关于老工业区国有企业现阶段区域性的发展模式转变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2:0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老工业区国有企业现阶段区域性的发展模式转变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老工业区国有企业现阶段区域性的发展模式转变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老工业区国有企业现阶段区域性的发展模式转变调查报告

福州大学思政课实践报告

关于老工业区国有企业现阶段区

域性的发展模式转变调查报告

——鞍钢生产协力中心实践调查

学号:040904108

调查人:高阳

调查时间:2011年8月8日至2011年8月19日

调查地点:辽宁鞍钢生产协力中心

调查人:高阳

调查背景:

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国有企业,尤其是以东北为中心的老工业区是建国初期发展的重要支柱,我的家乡鞍山市的鞍钢及其附属企业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其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60年来,鞍钢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使东北地区国有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更加良好的发展,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东北国有企业之首鞍钢,更应该遵循加快国有企业发展转型的方针与政策。我的这次暑期调查既是为了想亲身论证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的当代发展模式是否真正在老工业区得到了有效执行。

调查流程:

8月8日——8月10日:了解鞍钢发展背景,发展情况,与生产协力中心联系。

收集鞍钢及鞍钢及生产协力中心自成立起的的相关资料。

8月11日——8月17日:深入到企业进行参观,对部分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鞍钢及鞍钢生产协力中心的区域性发展及经济发展转变模式下的进程

8月18日——8月19日:对资料及参观采访结果进行整理,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形成报告。

一,鞍钢及鞍钢生产协力中心的区域性发展

鞍山这个城市最初的发展就是依赖于鞍钢这个龙头而起,几十年来,鞍

钢集团不仅仅致力于钢铁方面,更细致的更细致的将企业发展层次进行划分,建立了其他如鞍钢高中,鞍钢医院,鞍钢机总食品厂等一系列直属单位,这些单位几乎涵盖了整个鞍山区域的所有方面。未尝不是区域化发展的典型成果。

为了细致调查鞍钢在整个鞍山市发展的地位,我选择了鞍钢生产协力中

心进行调查。鞍钢生产协力中心是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直属单位。作为钢铁生产辅助作业单位,在钢铁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承担钢铁生产辅助作业、原燃料装卸、钢材制品剪切和吊装等作业任务。目前,生产协力中心下设6个工区和鲅鱼圈分部。

调查对象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在70%以上,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员工

约占90%,现阶段鞍钢员工仍以大专及本科学历为主

1,考察鞍钢生产协力中心在整个鞍山市的发展情况

鞍钢生产协力作为鞍钢生产辅助产业,责主要为总体厂服务。在我在生产协力调查的过程中,有工人反应在一条生产线上,部分操作自动

化设备的岗位均为鞍钢股份公司所有,半自动化或手工操作的生产岗位

全部定为生产协力岗位,这种情况一方面提高了主体厂的钢产量,另一

方面提供了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供给低学历人群和体力劳动人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人此部分人的就业生活问题。在生产协力中心,我也确实看到了很多外用职工。

2,生产协力中心与总体厂的相互作用

通过对企业背景的了解,我们知道,鞍钢生产协力中心。作为钢铁生产辅助作业单位,一切为主体厂服务,其中包括钢铁生产辅助作业、原燃料装卸、钢材制品剪切,吊装和设备维修等一系列作业。可以看出,没有生产协力中心,鞍钢总体厂的生产效率必会受到影响而下降,没有鞍钢总体厂,生产协力中心也不能作为独立的钢铁生产厂运作,二者相辅相成。

3,企业在当地的区域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企业自身的发展并不能证明什么,而能够带动周边,带动当地发

展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因为企业的存在就是依附于当地,那么发展也应该理所应当的为了当地。生产协力中心相比总厂成立时间并不长,却也大力扩大规模,已经下下设6个工区和鲅鱼圈分部,为当地甚至周边城市提供就业岗位,还在保障上做到了能做到的一切。鞍钢总体厂及所有直属厂都会给工人上下班提供通勤车,鞍钢职工子女就读鞍钢高中也有一定的优惠条件。

二,老工业区国有大型企业在经济发展转变模式下的进程

科学发展观说明了,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模式,升级产业结构,在生产协力中心参观的这几天,通过对一些负责人的采访,我亲身感受到了鞍钢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其所推行的“四个转变”。

1,在长大方式上,从投资新建为主向投资新建与兼并重组并重转变

鞍钢企业在以往投资了不少新建企业,这固然会加快企业的发展,加大

规模效应和区域效应,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冗余程度,甚至因此降低了人均钢产量而降低了公司业绩。但鞍钢组建鞍钢股份公司是为鞍钢股票上市和跻身世界钢铁五百强设计出来的,所以长久发展就需要新鲜血液,在不久之前,我们得知,其并购了攀钢的钒铁部门,这就是兼并重组的明显趋势,也是鞍钢企业加大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暗示。

2,在产业布局上,从内陆发展向沿海发展和国际化经营转变

沿海发展,最显而易见的既是鞍钢及鞍钢生产协力中心等直属单位在鲅

鱼圈成立分部。沿海发展有利于提高鞍钢在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吸引更多资金向该地区聚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而在国际化经营转变方面,Steel DevelopmentCompany、LLC(美国钢铁

发展公司)与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鞍钢)会同美国、意大利、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的几家合作伙伴共同签署了《合资公司运营协议》。鞍钢美国建厂计划终于冲破阻挠得以推进。根据《合资协议》,鞍钢将成为美国钢发展公司董事会成员之一,并提供美国钢发展公司技术和设备包的特定部分。虽然到目前位置,鞍钢在美国的投资仍存在争议,但合作如愿达成,中国钢铁行业将在美投资设立首家钢厂,鞍钢这次的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经营转变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

3,在自主创新上,从核心技术的“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

科技至始至终都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论证和

实践的。而我国目前企业的普遍发展趋势就是注重科学技术,注重人才,用自主创新带动企业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依赖外国投资和技术。这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方法。在生产协力中心,一位负责人高兴的告诉我,该中心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科技队伍建设、知识产权知识普及、开展公关活动作为拉动自身科技工作上台阶的“三驾马车”,取得了可喜成绩。这位负责人说,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该中心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职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中心积极鼓励职工总结技术诀窍、推广先进操作方法,将重大合理化建议成果产权化,使该中心专有技术数量快速增加。截至目前,该中心有7项技术得到鞍钢集团公司认证,成功申报《桥式起重机大车车轮安装的激光测量法》等5项专利。该中心不断完善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立项、评审工作,提高其科学性、实效性。去年以来该中心围绕改进工艺、完善吊车性能、提高操作安全性、节能降耗、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大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公关活动,创经济效益2700多万元。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去年设立公关课题44个,创效628万元;炼钢工区《降低钢水罐透气座砖轧钢频次》等11个QC活动成果获得了鞍钢集团公司以上奖励;冷轧工区《降低卧卷刮碰伤缺陷》等9个项目获得鞍钢集团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一等奖。年初以来,该中心重点在新投产项目的煤比、冲渣、吊车、大罐中包设备、火切等方面的技术改进上立项攻关,并继续开展科技改进项目承包活动。

4,在对外输出上,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转变:

这一点,中心负责人告诉我说,产品输出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但技术输

出方面,还依赖于鞍钢企业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依赖于鞍钢培养出杰出的技术人员。管理方面也是如此,都有待于更完善的发展。

三,鞍钢老工业基地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竞争多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已经表现为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成为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动力,并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顺应时代特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是事关鞍钢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鞍钢发展战略的核心。正是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为进入新世纪的鞍钢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06年,鞍钢成套交“钥匙”工程——济钢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建成投产,在国内钢铁企业中率先实现由“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的重大突破。2007年,鞍钢“1780mm大型宽带钢冷轧生产线工艺装备技术国内自主集成与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鞍钢完成了新建2130冷轧工程、1450冷轧工程核心工艺与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在冷轧工艺与自动化的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8年落成的鞍钢鲅鱼圈钢铁新区,是我国首个自主设计的新型沿海钢铁联合企业,也是采用当今世界钢铁工业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建成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该基地的整体工艺装备和产品居世界一流水平,在实践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上具有行业引领意义。

自主创新让鞍钢受益匪浅。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使鞍钢的底气更足,鞍钢所有大型设备均实现国产化,从工艺设计、计算机控制到软件开发均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四,总结

一切企业的发展都要实事求是,都要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国情,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理论,目前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就是科学发展观,而其中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更是当代企业成功的必经之路。

通过这次的实践,我更深入的了解了鞍钢对整个鞍山市以及周边城市的影响,也看到了鞍钢老工业够有企业为了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所做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信鞍钢会实现其目标,到2015,实现“全面腾飞”奋斗目标,即: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10位,成为钢铁业特强、多角化产业协调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作为鞍山人的我,也期待着鞍钢鞍钢重新崛起,重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的钢铁龙头,造福鞍山,造福辽宁,造福中国,希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们能够再现辉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企业文化,振兴中华!

第二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调查报告论文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摘要:在经历了30多年高速增长的发展后,如何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与政治协调发展的挑战以通往和谐之路,已经成为我国新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今天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如果不积极谋变,将有可能急速倒退。而谋变的关键在于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从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从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经济增长 模式 转变

1978-2006的27年间,中国GDP增长12倍,年平均增长率则高达9.7%,人均GDP从1978年的220美元大幅提高到2006年的1970美元。对外贸易总额2006年达到14219亿美元,从1978年的世界第27位上升到第3位。“中国经济”超越了亚洲“四小龙”最快速发展时期的增长速度,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火车头。而2010年,中国GDP已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一光辉时刻正是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的最好验证,也同时宣告着中国经济将毫无疑问成为世界经济的指向标,带给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和把握。

尽管中国经济在高速持续地增长着,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现象,诸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农村发展滞后,政府行为有待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等等。正如德国著名抒情诗人海涅所云: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如何解决这些不和谐因素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史,我们发现,以往过快经济发展还往往同粗放型发展方式结合在一起。众所周知,粗放型经济发展往往来得快,而且可用低成本投入。过快的经济发展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相互助长,前者迁就后者,后者支持前者,但却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37.7%的被调查者认为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平衡发展实为最好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在认为绿色经济为最好的经济发展方式上也占了28.6%。由此可见,在经济高速增长带给人们不断的物质满足的同时,人们也在迫切追求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资源为代价,不以牺牲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有44.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感受到了经济发展对他们的影响。的确,频繁不断的雪灾、地震、海啸、沙尘暴等灾难,使人们更加意识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加强自然灾害预防建设的重要性。决不能

忽视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必须把经济发展速度同经济上的相对平衡发展和民生需要统一起来,过快的重点突击式经济发展不仅会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而且往往会使人民生计出现较大问题。

倘若中国面对资源有限,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再不抓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尤其在当代国际竞争外部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式下,以粗放型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国际分工中难以取得有利地位。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要做到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首先要注意扩大内涵生产。要改变热衷于“铺新摊子”的做法,致力于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挖掘企业的潜力;要改变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做法,致力于通过扩大企业的科技投入来实现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以质取胜;要改变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次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比较小。根据经济普查的结果,2009年第三产业占比比2008年提高1.75个百分点,达到41.82%。但是,这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70%左右的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当然值得肯定的是,有73.1%的被调查者还是对目前的发展比较满意。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日本的一项数据令人震惊,在连续4个季度的衰退,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萎缩3.8%之后,日本这个当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09年一季度萎缩4%,GDP更是回到了1992年的水平。我们知道,日本所有一切经济构造都是为出口经济服务的。而为了走出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有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因为我国的外向型的出口经济模式收到了强烈的冲击。所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由外需拉动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70%,比一般发达国家都高。过度依赖进出口贸易,将使国民经济面临国际市场波动以及政治、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而潜伏较大的风险。出口量过大又会增加贸易摩擦,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努力开发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向内需主导型转变,并不是说我们不再需要扩大出口了,而是要在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用更大的力度来开发国内市场,使内需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并以此来增强抗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当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转变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这就带

来了另一个转型: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首先,必须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如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其次,必须大力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接着,必须严格资源管理。特别是对土地资源,我国应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管理制度。重点是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坚持耕地“占多少、垦多少 ”的原则,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程序,认真监督土地用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强化土地执法监察,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最后,必须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如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淘汰高污染行业,而对环境保护型企业或集团给予补助及扶持。

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还需要要由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我国以往转变增长方式成效不明,有体制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原因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进步跟不上,“技术瓶颈”制约,特别是缺乏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着力于自主创新,克服“技术引进依赖”,是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后,还必须对某些经济加大发展。首先农业经济。2008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08年”主要任务中提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此举无疑有利于推动农业关系调整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近几年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更是意义非凡。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建设的主体——农民的参与。社会村名的参与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其二是国有企业经济。国有企业不可能在“一枝独秀”,“无争”中求发展,“有争”才是正常现象,其中要既有内争,同时也要有外争,一定要树立“力争”意识。必须通过切实改革,确立有效防范机制,不断净化国有经济领域内部,坚持反腐败,确保国有经济的生存发展。还需管好国企内部的个人收入额度,形成合理分配制度,尽量避免国企利润增量受损。最后是民营企业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带动靠的基本上是乡镇企业的拉动,民营资本的激励。无论是对GDP的贡献率还是对宏观经济发展的活力,乃至于对市场的创新,这些珍贵的财富无不来自于民间资本。从这个层面来分析,在将来想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民营资本都将会是国家经济成长坚实的后盾。

但同时我们发现,民营资本要想真的持续为我国经济作出贡献,必须克服制约民间

资本成长的两大因素:制度因素和观念因素。就像57.2%的被调查者所表达的,提高全民素质才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当然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把货物买进卖出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更加稳妥一些。而与虚无缥缈的票据,债券打交道实在让人缺乏安全感。事实上,能否通过金融证券收入,把资本在未来的收入流变现,这对于弱势地位的民间资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同时也需要媒介的传播。最好的莫过于44.6的被调查者认为的电视途径。

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特征,不得不谈及政府。在过去的30年里,政府从社会中退出给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更大的自由,这成就了中国经济奇迹的起飞。而近年来,政府主导的经济干预则在我国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政府主导市场获得的长期经济增长也让人印象深刻。或许政府的作用变在于此,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在经济转型好发展的进程中,应推进服务型政府改革,让利于市场,放权给社会,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难以预测以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不过我们深信,在共同应对经济难题,思考经济发展方式,如何高效持续地让经济保持增长的困难面前,我们的政府会同我们一起,与时俱进,服务人民,共创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和谐相处的盛世。

参考文献:

[1] 张克中 《社会资本: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新视角》 人民出版社

[2] 叶檀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中信出版社

[3] 陈斯文 《中国经济猜想》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4] 孔经纬 《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 长春出版社

[5] 《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如何科学发展,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查问卷

1. 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了解多少()

A非常了解(7.1%)B比较了解(28.6%)C了解很少(56.1%)D不了解(8.2%)

2. 在以下转变方式中,您认为哪一项能最快发展我国经济()

A大力发展教育(11.2%)

B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3.9%)

C注重综合性人才的培养(28.6%)

D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16.3%)

3. 您认为转变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是()

A发展企业的技术水平(14.3%)

B增强全民环保意识(12.2%)

C加强经济监管(16.3%)

D提高全民素质(57.2%)

4. 您认为我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是()

A高考制度扼杀创新思维(26.5%)

B国家对创新研究的不够重视(7.1%)

C企业和个人缺乏创新意识,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62.2%)

D中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4.2%)

5. 如果你是国家主席,你会选择哪种经济发展方式()

A低碳经济(13.3%)B循环经济(20.4%)C绿色经济(28.6%)D前者的平衡发展(37.7%)

6. 您认为我国在实现经济发展发展转变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多选)

A人均资源少,人口多(73.5%)

B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底子薄,条件差(61.2%)

C中国传统思想束缚(40.8%)

D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各种制约(40.8%)

E经济发展过于依靠引进外资,产生依赖(41.8%)

7. 您是否在平时生活中感受到经济发展对您的影响()

A有(44.8%)B没有(27.6%)C不清楚(27.6%)

8. 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

A报纸(28.6%)B杂志(13.4%)C电视(44.6%)D与朋友聊天(13.4%)

9. 您对目前经济的发展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5.4%)B一般满意(73.1%)C不满意(21.5%)

10.您想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什么贡献()

A保护身边的环境(32.3%)

B宣传健康经济发展(17.7%)

C努力工作创业(45.8%)

D做科学研究(4.2%)

注:本次社会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收回98份,所有数据皆以98为基数。

第三篇: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探析

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探析

2012年12月26日

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探析

董峥

2012年岁末,中国民生银行携手郑州银行,建立了双方的信用卡战略合作。此次合作范围涵盖信用卡基本业务、还款渠道建设、增值服务及特惠业务平台搭建等内容,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合作,深度探讨与推广信用卡业务的新型合作模式,实现科技系统、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的集中经营管理。此次合作,更重要的是为区域性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探索一条出路。

区域性商业银行是以原各个城市商业银行为基础,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和特殊群体。其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到9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的城市信用社发展到了5000多家。90年代中期,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合并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12年11月,又经过了一系列的合并重组后,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38家。虽然城市商业银行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中央金融主管部门规范城市信用社经营、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物,但是随着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多重问题。

根据《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的报告,2010年底国内信用卡发卡银行共有86家,其中区域性商业银行就达到了60家,占到了发卡银行数量的80%;然而其发卡总量在2011年底却仅占了信用卡市场总量的1.18%。较为突出的也只是北京、上海、南京等几家银行。发卡银行和发卡总量两个数字一经对比,对于区域性商业银行而言显出天壤之别了。

然而,从信用卡市场实际发展的过程看,区域性商业银行涉足信用卡业务的时间却是非常早的,在被誉为“信用卡元年”的2003年,上海银行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代表,就已经跻身信用卡发卡银行的行列,而此时很多全国性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做好发卡的准备,之后的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包商银行等也纷纷开展了信用卡业务。

一、信用卡发卡银行类型

信用卡发卡银行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其二是新兴的股份 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探析

2012年12月26日

制商业银行;第三是区域性商业银行。

第一类银行基础雄厚,资产规模大,占据着较大市场份额。凭借经营网点、品牌、规模等市场优势,通过高成本、大投入的方式,短期即可获得一定规模的信用卡市场占有率,2011年底,仅五大国有银行就占了信用卡发卡总量的60%以上。但也因此需要在后期的账户管理和风险控制上仍需投入较高的维持成本,单位账户的平均盈利性较低。

第二类银行市场意识强烈,由于作为银行主要业务的对公业务较第一类银行尚有差距,更重视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来弥补盈利问题,因此信用卡战略非常明确,在初期采用高投入的方式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同时更愿意尝试创新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灵活。此类银行中以招商银行为典型代表。

第三类的区域性商业银行相对于前两类银行就显出非常大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受到规模、地域性限制。处于经济发达城市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势必受到前两类银行的夹击;而处于经济相对薄弱城市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又要面对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市场状况。而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类银行成立之初基础弱底子薄,相应的专业人才匮乏,也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因此区域性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难度要大得多。

二、区域性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困难与问题

区域性商业银行自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的城市中。除了诸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大连银行、盛京银行等少数城市商业银行经过数年的经营发展,已经获得了全国性银行经营许可权外,绝大多数的区域性银行还只能在所在地经营。然而这种限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1、不利于分散经营风险

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由于分布的城市多、城市经济规模分布层次搭配得当,信用卡发卡人群范围广,信用卡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式经营得到平衡,有效控制和管理经营风险。但是对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则只能在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当地经营,而该城市的经济条件无法选择,如果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区域,由于中小城市的经济结构、企业规模都受到极大限制,很容易带来风险隐患,而信用卡业务则面临着信用卡目标客户群过于狭窄的问题。持卡用户如果外出工作,针对这类用户发 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探析

2012年12月26日

卡,会提高风险控制管理成本,难以分散经营的风险。

2、不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

随着金融业的管制程度日益放松,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享受的待遇差距逐渐缩小。在此情况下,用“内外夹击”来形容城市商业银行的处境应当不为过。一方面,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经济发达的二三级城市分支机构的倾斜力度;另一方面,外资银行也在通过抢夺高端客户等方式慢慢蚕食这类地区的市场。这就让处于较为单一城市从事经营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夹击,同时由于专业人才较为匮乏,创新能力略逊,处于非常不利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从一些数据显示,发展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大致在8%~10%左右。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城市商业银行在当地市场份额达到8%~10%之后,就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这可能是各地金融市场份额的饱和点。而新的金融机构的进入,由于规模、品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又会令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却又无法向外地开拓市场。显然,这不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

3、不利于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

随着地区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金的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客户对银行服务和产品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尤其是需要商业银行能够跨区域为其提供金融服务,而这恰恰是城市商业银行的软肋。

尽管银行的ATM机均可实现银行卡跨行通用,从而使区域性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在地域上可以拓展到更多地区,但出于成本和方便的考虑,消费者还是愿意选择全国性商业银行,信用卡用户对这个问题更为挑剔。这对异地无网点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发行银行卡,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另外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区域性商业银行由于受到网点限制,开发银行卡业务的成本难以分摊,只能自己承担,而对于同样的开发成本,国有银行却能以众多网点回收投资。这也导致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的积极性不足,对于个人金融业务中的主力产品——信用卡业务,更是不敢放开手脚一搏。

正是上述这些不利因素,直接限制了区域性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空间。在已发卡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中,也已经拉开很大差距,以上海银行、北京银行为 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探析

2012年12月26日

代表的第一梯队发卡量已经突破了百万张,将其它同类银行远远甩在后边,这就是所处区域的优势条件所带来的结果。

三、区域性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优势条件

不可否认,区域性商业银行面临种种不利的市场因素,制约着信用卡业务的开展,但是也应该看到,区域性商业银行也同样具备一些优势条件。

1、地方经济交融的地缘性优势

由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崛起于所在地,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地缘优势和时效优势,对当地客户的资信状况、经营效果掌握得更详尽准确。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当地市场具有良好的品牌优势和客户基础。除了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外,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品牌、网点、规模、对当地情况的熟悉程度等方面,在地方市场并不占优势。这也为区域性商业银行提供了发展空间。

2、经营灵活反应快速的优势

区域性商业银行都是依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一级法人体制,经营地域集中,信息传递快捷、决策链短,相比其它银行二三级分行体制来说具有经营灵活、对市场变化反应快、决策迅速的特点,在当地对资金需求迫切的企业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立足本地差异化经营的优势

区域性商业银行区别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立足本地,实现差异化经营,在经营战略上注重“支持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建立市民银行”等作为发展方向,在大型银行的缝隙中寻求生机。据银监会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城商行的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55万亿元,占其企业贷款的比重达47.8%。不难看出,在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多重竞争压力下,区域性商业银行的错位竞争效果明显。

找准自身的市场优势做到扬长避短,是摆在区域性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方针,也是寻求自身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信用卡发展的方向才能清晰可行。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探析

2012年12月26日

四、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模式

由于受到规模、地域、技术、人才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区域性商业银行不可能制订与其它两类银行标准相同的信用卡发展战略,而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制订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战略目标,同样能够创出高效率、高收益的信用卡模式。主要原则是要立足本地,设计出符合当地市场特点的产品功能,吸引和保留用户减少流失。同时不以追求卡量及市场规模,而以提高单卡收益率最大化为基础,追求边际效益为核心。

1、市场定位准确是战略成功的基础

区域性商业银行都是崛起于本地,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市场品牌效应,很容易在当地建立良好的市场关系和口碑。以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客户群体应以当地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当地常驻居民为主,这类人群的主要特点是工作生活稳定,不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这有助于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控制工作。

2、产品服务设计是战略成功的条件

由于大多数区域性商业银行所处城市经济发达程度与发达城市有一定差距,消费者的收入状况和消费能力也有一定距离。根据这个特点,在信用卡产品设计中,减少积分兑换礼品的内容,更多地加入刷卡积分换领一些日常生活消费品的方式,同时在信用卡后期服务中,开发能够提供消费折扣的特惠商户,让持卡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对现有金融产品、服务进行捆绑,比如车贷、房贷、企业贷款客户,将信用卡业务和存款、贷款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3、非核心业务外包是战略成功的途径

事实证明,区域性商业银行不能走“大而全”、建立完备的信用卡中心系统的道路,除了抓住战略规划、信用审批、风险管理等核心业务外,对于产品中所涉及的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制卡及账户管理、金融数据处理、后期的账单处理、风险催收等业务环节,甚至包括积分兑换、分期商城等非核心业务,均可以采用外包方式,交由专业运营商负责管理维护。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初期的投资成本,节省宝贵的人力资源。

4、挖掘存量客户是战略成功的保证

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首先应该从现有存量客户中进行挖掘,可以 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探析

2012年12月26日

实现快速有效地切入信用卡市场的目的,同时这些存量的储蓄业务客户或贷款业务客户,一来有可供参考的完整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客户的综合情况,提高了初期发卡的质量,降低信用风险,节约后期账户风险管理成本;第二,通过信用卡所带来的创新性服务,增加客户的忠诚度;第三,可以积累经验,锻炼了信用卡业务的队伍。

5、跨业联合发展是战略成功的手段

有效地利用社会及市场资源,借助包括银联网络和各种信息共享平台优势,实现联合发展、多方共赢的局面,是区域性商业银行做强信用卡业务的手段。中国银联的平台,可以让区域性商业银行实现地域性限制的突破,克服了网点和区域上的劣势。银联的商户资源也同样是区域性商业银行可以借势的资源之一,用银行信用卡服务平台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开放,让社会资源通过信用卡服务平台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五、信用卡业务对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性

区域性商业银行在未来的业务转型中,信用卡业务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传统上,国内银行多以公司业务为主,零售业务是其弱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定位更为尴尬。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成为现实,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减弱,区域性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传统的公司业务未必守得住,而零售业务又随时会被已经深入区域性商业银行所在城市的竞争对手超越。因此,业务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方向只能是扩大个人金融业务的比重、改善不合理的收入结构。而信用卡业务因其具有可拓展性、小额消费贷款和支付工具的特点、较强的客户黏度和较高的信息化程度等特性,在零售业务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信用卡业务从其诞生伊始至今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是所有金融产品中载入服务内容最丰富的产品,它的延展性、可塑性非常强,是银行业务中最具有变化的金融产品。区域性银行通过大力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产品创新意识,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战略,在竞争激烈的信用卡市场也是可以展现自己的精彩。

2013年1月24日

第四篇: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选择与转变途径

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选择与转变途径

贾利

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经济发展方式的讨论从未间断过。传统的观点来源于马克思关于实现扩大再生产所采用的两种方法:“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的扩大;如果生产效率提高了,就是内涵上的扩大”,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应由依靠要素投入量扩大为主的外延型增长转向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内涵型增长。然而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增长形成注重数量和速度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粗放型特点。因此,中共中央在“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报告从优化结构的角度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但从改革开放30年具体实践过程来看,粗放型增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视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近年来,很多国内经济学者依据这一理论来评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入获得的,是不可持续的,提出放弃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模式,采用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的增长模式。然而,从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增长在不同国家、不同资源禀赋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增长动力将存在差距。美国经济学家把美国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末期的经济增长分为三个阶段:在向初级工业化转变阶段,增长主要靠劳动投入增加;在向高级工业化转变阶段,增长主要靠资本驱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占36%;在高级工业化阶段,增长主要靠技术进步和效率驱动,全要素生产的贡献70%以上。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文中,将经济发展分为六个成长阶段。刘易斯则利用二元经济模型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劳动无限供给阶段和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完毕阶段。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一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下面就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特点,以及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等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探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方式正在经历怎样的变革,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一、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土地投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有土地的投入量,我们选用当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近似代替。改革开放前,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保持逐年增加的态势, 1952年至1978年的27年间扩大了8848千公顷。改革开放后,农作物播种面积经历了下降——回升——再次下降的不稳定状态。1978年至1985年,从150104千公顷下降到143626千公顷。此后开始缓慢回升, 1999年上升到156373千公顷,之后再次下降, 2007年为153464千公顷。30年间仅扩大了3360千公顷,不及改革前的一半。这与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占用农业用地,导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紧密相关。

劳动力投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我们选用当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基础数据。首先,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总量来看, 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一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1952年至1991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从1.7亿人增加到3.9亿人,增加了2.2亿人,此后基本呈下降趋势。1991年至2007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从3.9亿人减少到3.1亿人,减少0.8亿人。

其次,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看,建国以来这一比重始终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52年至1970年,由83.5%降为80.8%, 18年间仅下降了2.7个百分点,此后加速下降。1978年降到70.5%, 1989年降到60.1%, 1996年降到50.5%,2007年降到40.8%。这表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廉价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弱。

物质要素投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劳动对象,我们这里重点考察农用化肥和农业机械的投入。1952年至1978年,农用化肥由7.8万吨增加到884万吨,增加了876.2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8.4万千瓦增加到11741.9万千瓦,增加了11723.5万千瓦。1978年至2007年,农用化肥由884万吨增加到5107.8万吨,增加了3752.6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1741.9万千瓦增加到76589.6万千瓦,增加了64839.7万千瓦。可见,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农业物质投入都是持续大幅攀升。

图1显示了农业土地、劳动力、物质费用增长率的变化对农业产值的影响。从中可清晰看出, 1990年以前,农业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和物质费用的投入。此后,农业经济增长更多地来源于物质费用的大量投入。在1990年至2003年的13年间,劳动力增长率和土地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劳动力增长率有9年为负增长,土地增长率也有5年为负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物质费用增长率自1990年开始快速增长,且在1993年至1995年连续三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与此同时,农业产值增长率也随着农业物质投入增长而呈快速增长态势。1994年物质费用增长率达到最高点13.79%, 1995年产值增长率也达到最高点9.65%。这一时期农业物质费用增长率与农业产值增长率同步波动,而劳动力增长率和土地增长率与农业产值增长率变动不同步。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后,受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加速,以及工业的快速扩张大量侵占农业用地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物质费用的投入。

二、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农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1978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中,种植业占80.0%,林业占3.6%,牧业占15.0%,渔业占1.6%。与1952年相比,种植业仅减少5.9个百分点,林业、牧业、渔业分别增长了1.8、4.5、0.4个百分点。中国农业在26年的发展过程中,单一的生产经营结构几乎没有改变,种植业始终占有绝对的重要地位。这与改革开放前,政府在农业生产中一直强调“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有关。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07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比重,种植业占50.4%、林业占3.8%、牧业占33%、渔业占9.1%。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减少了29.6个百分点,林业、牧业、渔业则分别增长了0.2、18、7.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间,农业生产结构有了显著的变化,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牧业、渔业发展较快,林业发展潜力巨大。

农业人口结构更趋合理。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为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总数还是在不断增长。1978年至2007年,人口总数由9.6亿人增加到13亿人,增加了3.5亿人。其中,城镇人口无论是总数还是比重,均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城镇人口总数由1.7亿人增加到5.9亿人,增加了近4亿人,比重由17.92%增加到44.94%,增长了近27个百分点。而乡村人口总数则呈先增后降的特点,但比重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78年至1995年,乡村人口总数由1978年的7.9亿人增加到1995年的8.6亿人,增加了0.7亿人。之后开始出现下降,由1995年的8.6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7.3亿人,减少1.3亿人,比重在1978年至2007年间一直呈下降趋势,由82.08%下降到55.06%。可见,改革开放后,推行的城镇化和鼓励农民进城打工等政策,使农村富裕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中国城乡人口结构明显改善。

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发展迅速。据农业部统计, 2006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69%、55%、42%和66%。果菜、畜禽、水产等鲜活农产品的优质率也有很大提高。农业部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结果显示, 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4.3%,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和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全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7.2%、97.0%,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检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7.5%。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在农业部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的增长中,大约有1-1.5个百分点是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所引起的。在农民纯收入的增加额中,来源于农业的份额在50%以上,而收入增加与农业生产结构的变革密切相关。

三、现阶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挑战

科技进步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低。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农田作业仍以手工劳动和畜力耕作为主,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3%,机播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7%,机收面积仅占收获面积的14%。如此低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导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Q/L(人均产量)与发达国家相比非常低。中国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年人均生产粮食1200-1300千克,肉类70-80千克。发达国家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粮食2万千克-10万千克,肉类3000-4000千克。二是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低。据科技部统计,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只有35%,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30%-4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这两项指标均高达60%-80%。三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一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水平的42.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资源浪费又相当严重。以水资源为例,我国对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不到10%,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不到40%,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达国家则高达70%-80%。这种高耗低产的农业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见表1。农业经济规模效益低。改革之初,农村推行以单个家庭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户超小规模经营的农业现状极大地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特点。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了土地的细碎分割,导致土地、资源配臵效率低下,难以产生规模效益。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截至2000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9.24亿亩,截止2006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2000年减少近1亿亩,人均仅有1.39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户均耕地规模为7.3亩。

政府支农支出不足。改革开放前,政府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50年的4.0%增加到1978年的13.6%,增加了9.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政府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图2显示, 1978年至2006年,农业支出占比由13.43%下降到7.85%,减少了5.6个百分点。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业自身存在局限性和市场调节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内在缺陷,若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农业发展难以与其他产业公平竞争。

四、相关结论及政策对策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农业发展方式正处于变革的时期,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经济增长的比重不断上升。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结构优化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尚不具备比较优势。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年均增长3.95%,其中农业总要素投入年均增长3.43%,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48%,总要素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88%,而总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只有12%。这表明中国农业经历了60年的发展,农业增长基本上还是靠土地、劳动力和物质资本投入拉动,而非全要素生产率,农业发展方式仍未摆脱外延型增长和粗放型增长的特点。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面临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为主的外延型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提升为主的内涵型增长转变;一是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单纯追求数量而不顾效益和质量的粗放型增长向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有机构成和使用效率的集约型增长转变。鉴于中国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技术积累和人力资本素质等还不足以支撑经济发展主要以内涵扩大再生产来实现经济增长。而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经济发展阶段形成的粗放型增长,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当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是从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高排放、难循环的粗放型增长,向主要靠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放、能循环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生产周期较长,且对自然条件依赖性较高,是高风险、低效益的弱质产业。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政府的一系列农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持。从国际经验和我国改革实践来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直接、最有效的农业政策是通过制度创新,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

加大农村科教投入,全面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在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已达11年,而我国则只有6.5年。对此邓小平曾指出“要狠抓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村尽快繁荣,农民尽快富裕。”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取决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因此,通过普及文化素质教育,让农民学习和掌握有效使用和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的技能。首先,真正落实九年义务教育,保证农村适龄儿童都有免费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力。其次,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体制。在农村开展多样化的高中等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接受各类技术培训,学习并掌握有效使用和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的技能。另外,在农业新技术推广方面,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鼓励农村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一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前提。根据联合国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指标,就是从事农业人口必须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15%以下,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一般只占据总人口的2%-5%。相比之下,我国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空间很大。这需要政府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如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同时还要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政策和措施,如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让进城就业农民真正享有公平的待遇和均等的机会,为促进农民离开土地,离开农村,进城定居创造条件。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利于我国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第五篇:我国服装面料行业发展模式将转变

目前,产能过剩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东莞嘉宏纺织助剂指出,为了消化高库存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我国面料行业开始向小而精的发展模式转变,低碳环保成为未来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表示,随着纺织工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产品创新所引领的绿色、低碳、文明、时尚的生活方式,将进一步挖掘出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纺织企业加快新型染色、印花、多功能后整理、自动控制及在线监测等技术在印染行业的推广应用,丰富了纺织面料的品种,提高了面料质量的稳定性和附加值。

纺织染整助剂,精练渗透剂,纺织软片,纺织硅油,防沾皂洗剂

近几年,面料成为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面料企业在进行设计创 作时往往缺少灵感,找不准定位,在后整理工序上也经常处理得不好,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档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消 费个性化需求日趋明显,当前纺织服装行业的产品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如今一款服饰从上架销售到下架往往仅有1~2个月的时间,而流行时装的生命周期则更加 短暂。

印染助剂,除油剂,软油精,酸性匀染剂,酸性防沾色皂洗剂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及出口国,具有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我国纺织行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高库存,产能过剩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东莞嘉宏印染助剂指出,为了消化高库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我国面料行业开始向小而精的发展模式转变。

下载关于老工业区国有企业现阶段区域性的发展模式转变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老工业区国有企业现阶段区域性的发展模式转变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