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项目发展规划(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2:1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业园区项目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业园区项目发展规划》。

第一篇:工业园区项目发展规划

工业园区项目发展规划

工业园区项目发展规划

根据“工业强县”指导思想,通过建设高质量工业园区,坚持扩张工业总量、提质增效总体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建立具有五原特色的工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按照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符合我县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工业项目,整合轻化工工业园区、有机食品工业

园区。两个园区总规划面积26642亩,其中工业用地规划面积21342亩,规划入园项目53项,工业项目占地13363亩,总投资167.13亿元,产值198.98亿元,利税38亿元。

轻化工工业园区:

规划总面积8330亩,其中工业用地7240亩:三类工业用地2234亩、二类工业用地2278亩、工业发展备用地2730亩。园区主要以轻化工产业为主。入园企业27户,总投资129.61亿元,产值131.6亿元,利税27.5亿元。

有机食品工业园区:

规划用地面积18312亩,规划入园项目26项,总投资38.03亿元,总产值67.46亿元,利税10.6亿元。有机食品工业园区分二块地界,一号地界位于真心区,入驻项目以食品加工业为主。二号地界位于鸿鼎区,入驻工业项目以葵花产业化加工项目为主。

轻化工工业园区

(三类工业用地项目发展规划)

表1.1

序号

项目名称

占地面积

(亩)

总投资

(万元)

总产量

产值

(万元)

利税

(万元)

同泰玻璃制品公司新建四座玻璃窑炉

160

6400

新增5万吨

9500

1000

玻璃模具生产线项目

2095

70000套

3000

926

新建日产180吨格法玻璃生产线项目

145

12000

54000吨

17000

2340

年产18万m2彩色水晶玻璃板材项目

3000

18万m2

5400

2200

年产1.2万m3泡沫玻璃项目

3125

1.2万m3

3600

1215

富源农产品公司扩建45000吨番茄酱项目

280

19000

45000吨

20000

4200

年产3万吨三聚氰氨项目

300

25000

30000吨

30000

4700

碳氨改尿素技改项目

120

5000

7万吨

7200

1300

年产10万吨复混肥项目

112

3000

10万吨

7800

920

年产10万吨甲醇项目

135

9840

10万吨

11124

3750

年产4.5万吨无水乙醇项目

147

10082

4.5万吨

25980

4764

年产3.6万吨淀粉降解餐具项目

180

11894

3.6万吨

30264

7500

蒙藏公司新建4×12500kva铁合金冶炼炉

7200

3万吨

12000

1600

新建钢筋砼制品项目

5500

5万m3

5900

1150

合计

1850

123136

188768

37565

轻化工工业园区

(二类工业用地项目发展规划)

表1.2

序号

项目名称

占地面积

(亩)

总投资

(万元)

总产量

产值

(万元)

利税

(万元)

第二篇:《藏青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规划—产业绿色发展规划》项目

《藏青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规划—产业绿色发展规划》项目 对外委托专题公开选聘承担单位申请指南 一、项目背景 藏青工业园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地处青藏高原,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区合作框架协议》下设立的工业园区。藏青工业园是深入推进产业援藏工作的载体,是西藏自治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破解西藏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制约、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驱动机,是实现藏青两省区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工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园区正形成以有色金属(以铜和铅锌为主)、盐湖化工(以西藏碳酸锂、硼酸、氯化钾资源为主要基础原料)资源加工转换产业主导,循环经济(以铜<铅锌>养酸<渣>,以酸<渣>促铜<铅锌>)和物流商贸产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产业体系,目标定位为“西部领先、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型工业园区,以及国家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青藏高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重点生态功能区。藏青工业园所在的格尔木市属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的防风固沙区,青海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的柴

达木绿洲农业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较高和环境容量一般脆弱的地区。格尔木市除了藏青工业园外,还有格尔木工业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生态环境状况呈改善的趋势,但形势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推进藏青工业园绿色发展,对减少区域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等各类资源消耗,促进固体废物“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和废水循环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推动落实“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 年 6 月,藏青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委托代理机构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为中标单位,编制藏青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规划。现根据项目需要,就“藏青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规划—产业绿色发展规划”专题,对外公开征集承担单位。

二、研究内容及成果要求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委托业务费管理的通知(环函〔2010〕388 号)》的规定,本次公开征集在明确经费额度的基础上,以技术择优为主,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专题承担单位,相关要求如下:

专题:

藏青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规划 — 产业绿色发展规划(拟支持经费 5 35 万元)

(一)

研究内容:

完成藏青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规划—产业绿色发展规划。根据园区总体规划中的产业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链、副产品综合利用,结合园区现有和拟建企业,园区周边园区(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之格尔木工业园区)及重要产业类型,参考国内外有色金属(铜、铅锌)和盐湖化工产业链的发展情况,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对铜冶炼、铅锌冶炼、盐湖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分别设置若干种情景;围绕园区内产业发展小循环、园区外(主要是格尔木市)产业发展大循环两个循环经济体系,按照循环经济“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要求,对硫酸等副产品提出综合利用方案。

(二)考核指标

提交《藏青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规划—产业绿色发展规划》1 份。

三、申报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最近两年无违约历史; 2.对铜冶炼、铅锌冶炼、盐湖化工等行业技术服务、规划、环境治理等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拥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3.能够准确把握专题的关键问题,技术方案科学合理,满足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要求; 4.本次公开遴选不接受个人申请。

四、申请受理 (一)申报文件

申请文件由申请函、项目申报书及其它支撑性材料构成(如相关研究成果、获奖情况等)。

(二)申报文件的格式

1.申报文件正文为小 4 号宋体字,1.5 倍行距,不得行间插字、涂改或增删。

2.申报文件外形尺寸应统一为 A4 纸规格,采用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侧面装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3.申报文件因字迹潦草或表达不清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由项目申报单位自负。

(三)申报须知

1.申报单位应准备申报文件正本一份,副本 4 份,电子文档 1 份(word 格式,发送到联系人邮箱)。如果申报电子文档与文字文件不符,以文字文件为准。申报文件的副本可采用正本的复印件。

2.申报单位应根据申报文件的要求,在申报文件适当的位置填写项目申报单位全称、加盖项目申报单位印章、签署

法定代表人的全名。

3.申报文件的正本必须用不褪色的墨水笔填写或打印,注明“正本”字样。

(四)申报文件的密封和标记

1.项目申报单位应将申报文件正本和副本分别装入信封后密封,并在信封上标明项目名称、项目申报单位名称和地址,及“正本”或“副本”,封口处加盖项目申报单位印章。

2.每一密封信封上注明“在评估日期及时间之前不准启封”的字样。

3.如果未按上述规定密封和标记,评估中心对申报文件的误投或提前拆封不负责任。

(五)申报文件的递交

1.递交申报文件的截止时间为:2018 年 9 月 29 日 17:00点。

2.申报文件送达地点: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3.项目申报单位应将申报文件的正本和所有副本在申报截止时间前递交到指定送达地点。在申报截止时间之后,项目申报单位不得对其申报文件做任何修改。

五、承担单位遴选准则 承担单位遴选主要考核技术方案、工作业绩和工作基础、组织实施能力。

六、项目管理和实施 1.本次公开选聘专题申报单位须严格按照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执行,保障专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评估中心将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的方案进行评审,择优确定承担单位,并在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进行公示。

2.专题申报单位应自行承担申报有关费用。

3.评估中心将指定专人负责专题的跟踪管理。公开选聘选定的承担单位,应按专题管理要求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相关配套条件、阶段进度等。

4.专题研究期内,评估中心将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组织承担单位对研究进展及阶段成果进行研讨和汇报。

5.承担单位应于 2018 年 10 月底前向评估中心提交正式研究报告及有关成果,若工作需要,成果提交时间会适当提前,由评估中心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6.项目所涉及的有关研究成果及其知识产权,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七、其他 本公告的解释权属于评估中心。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丁昱皓

刘 磊 电话:010-,传真:010--

邮箱:

leiliu2004@ 地址:蒙综合楼 208 室,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邮编:100012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2018 年 9 月 25 日

第三篇:晋中市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晋中市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大运高速公路经济带的战略部署,把我市建设成为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遵循工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工业布局,加快产业积聚,改善投资环境,扩张经济总量,实现工业的率先发展。现制定晋中市工业园区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

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是以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医药工业园为标志起步建设的,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年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大力推进,发展的思路逐步清晰,发展的规模逐步扩大,发展的速度逐步加快。工业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我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初见成效,形势喜人。工业园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日趋完善、园区特色逐步显现的各种类型齐全的工业园发展体系。以榆次工业园、安泰工业园、山西医药园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

1、榆次工业园

榆次工业园本着建一流园区、创一流服务的建园宗旨,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强化服务,开拓进取,成为山西省五个精品园之一。

园区道路、电信、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六通一平”和“园区园林化、道路城市化、通讯网络化、设施现代化”。三年来成功引进来自北京、江苏、浙江、河南、云南、太原等在内的省内外90多家企业和项目。

到2005年底,园区注册登记企业90户,注册资本4.6亿元,总投资23亿元,其中外资2500万美元。征地企业数73户,其中投产企业43户,开工在建的20户,未开工的10户。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实现14亿元。

园区以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为代表,已初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生物医药和高新技术、电气设备制造等五大支柱产业。

2、山西医药工业园

山西医药工业园是全省50个特色园之一,经过四年的倾力建设,山西医药工业园已具相当规模,园区道路、供热、供水、排污、电力、通讯设施齐备,管理服务体系健全,运转高效。目前已有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山西广生制药公司等15家医药保健品企业(项目)入驻,项目计划总投资近11亿元,全部建成达产达效后预计可实现年科工贸总收入46亿元,年利税约12亿元。截止目前,入园的15个项目中已建成项目8项,在建项目7 项,已完成投资4.9亿元。2005年已投入运营的企业完成产值1.85亿元,占开发区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4.3%。这批企业中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有3家,国家和省级推广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火炬计划项目9项;正在筹备上市的企业有2家,显示出整体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实力,已经成为展示山西现代医药产业形象的窗口和山西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

3、介休安泰工业园区

安泰工业园是我市确定的5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山西省环保局确定的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园区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提高效益为目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了独特的安泰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了多项资源综合利用。现有产业有洗煤、焦化、烧结、冶炼、炼钢、煤气发电和矸石发电、水泥等。

园区规划面积3000亩,投资总额40亿元,目前在建的项目有220万吨机焦,200万吨

特钢及配套的2×25MW发电项目,目前已达到110万吨大机焦生产能力,配套的2×25MW发电项目预计年内投产。200万吨特钢项目已形成1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2005年实现产值40亿元,标志着一个新型钢铁企业在我市崛起。

4、中煤九鑫灵石工业园

以200万吨机焦项目为龙头,规划形成30万吨甲醇、20万吨焦油加工和3万吨金属镁的生产能力。总投资42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6.5亿元,形成100万吨大机焦生产能力。

5、榆社化工园

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初步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信、平整土地“四通一平”。入园企业3户,即榆社化工公司、广生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榆社塑料编织制品厂。目前园区生产能力达到碳铵18万吨、聚氯乙烯20万吨、烧碱18万吨、医用PVC生产能力1000吨。年发电装机容量达8.9万KW。2005年实现产值15亿元。

6、平遥工业新区

平遥县工业新区为保护平遥古城,对平遥古城内及周边工业企业实施搬迁,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工业结构,提高工业的科技含量,优化投资环境,提供工业企业发展的平台,区内规划“一纵四横”的主次干路,已实现通信、供电、供水、排水、场地平整等“六通一平”。目前,已有九户企业入区建设。完成总投资2亿元,预计项目投产达效后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8亿元,新增利润8000万元,完成税金5000万元,解决就业5000人。

7、祁县玻璃器皿工业园

祁县玻璃器皿工业园区立足现有企业集中区域和环境条件相对宽松区域,结合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高标准、高起点规划,促进玻璃器皿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进一步集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祁县的第一支柱产业。

区内现有企业49户,其中玻璃器皿生产企业32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户,年生产能力

6.2万吨,年销售3.8亿元,年上缴税金2700万元,占全县玻璃器皿产业总产值的38%;占全县玻璃器皿产业上交税金的41%;直接创汇2800万美元;从业人员1.8万余人。

主要产品有酒具、茶具、咖啡具、蜡台、风灯、水升、果盘、花瓶、糖盒、工艺品等10大类5000多种产品。产品销售主要以国际市场为主,国内市场正在开发之中,98%以上的产品畅销五大州88个国家和地区。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性

工业园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工业园区建设,把服务、土地、资金、劳动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快工业化和工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1、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提高我市经济总量、实现结构调整明显见效的希望所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就是要实施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企业间的合作与渗透,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约化经营的良好格局,通过园区的快速发展,达到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

2、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

我市是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地区,受历史条件和技术装备的限制,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多,环境污染严重。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可为区域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通过统一规划道路、供电、供水、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利用,“三废”的集中治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

3、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扩大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的有效载体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硬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软环境的吸引力,形成综合竞争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构筑招商引资的平台和载体,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使我市工业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推进工业经济国际化。

三、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市工业园区建设还处在初创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对实施工业园发展战略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各部门对推进工业园发展的合力需进一步强化。

二是合理解决工业园发展用地是我市工业园发展目前面临的难点问题。

三是部分工业园规划滞后,对工业园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和有效指导。

四是部分工业园产业特色不够明显,产业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上下游产品分工和协作配套未形成产业链。

四、工业园区建设要坚持的原则

一是工业园区建设与调整工业布局紧密结合。根据我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结合各县(市、区)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的实际,认真规划工业布局,打破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线,以建设专业特色工业园为带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优化工业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是工业园区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紧密结合。鼓励企业将新的基建项目、技改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出口创汇项目入园建设。国债、省市县重点调产项目优先安排入园。特别要选择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项目入园。

三是工业园区建设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结合。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硬环境的承栽能力和软环境的吸引力,形成综合竞争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构筑招商引资的平台和载体,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使我市工业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推进工业经济国际化。

四是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园区规划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建设规划,既要顾及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今后工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五是工业园区建设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紧密结合。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要实行道路、供电、供水、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大力推广节能节水技术,努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是工业园区建设与发挥比较优势紧密结合。工业园区建设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形成工业发展的优势行业和优势产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五、我市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按照行业集聚、产业对接、资源共享、循环经济的要求,各县(区、市)都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市级重点规划建设最具特色的五大工业园。

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3—5年时间完成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水、供气、供热、通讯、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五年使我市工业园区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的总体要求,五大示范工业园区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占晋中工业经济总量的50%以上。

六、各工业园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1、榆次工业园

按照把榆次工业园区建成“山西最好、全国较好”的总体要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加快大项目引进速度和建设进度,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抓好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水平和产品档次,形成以传统产业为主

导,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产品档次高,产品关联度大,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到“十一五”末,计划建成总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20个,总投资500——10000万元项目180个,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出口总额3亿美元。

2、山西医药工业园

继续坚持以创造优良投资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和配套优惠投资政策为宗旨,发挥医药特色产业聚集优势,在产业链塑造、中介体系培育等方面进行规划,着力引导医药物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升级,使园区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十一五”期末,力求完成园区一期工程的建设开发,和驻企业达到 20家以上,培养2——3家上市企业,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以上,科工贸总收入25亿元以上,年实现税金1亿元以上,成为全省医药企业聚集发展的示范工程、集群化特色经济示范园区和现代化医药生产和流通基地。

3、介休安泰工业园区

结合山西省发展大公司大集团振兴经济的思路,以及晋中市“8553”工业项目三年推进计划,充分发挥安泰作为三大龙头焦化企业的优势和示范作用,联合外部周边优势企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宝贵的煤炭资源,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成熟清洁的转化工艺、有利于生态恢复的环保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推进和加速本集团本地区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把安泰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立足当地机焦的规模优势,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焦炉煤气资源、焦油资源和粗苯资源,吸引和联合外部企业共同在园区内开发生产煤炭深加工产品,如焦炉气制甲醇,甲醇制二甲醚、醋酸,焦油精制,粗苯精制等煤化工产品。

用3~5年时间,把安泰工业园区建成山西省年产值300亿元的大集团大公司,并使本园区内各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清洁生产指标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08年,通过合作方式,在工业园区建成全国最大的H型钢生产基地。

工业废水实现串用、回用和梯级利用,达到零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园区通过走循环经济之路,将形成年产250万吨机焦、170万吨生铁、200万吨特钢、12万吨焦油、3.5万吨粗苯、2.4万吨硫铵、11亿度电、30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年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年上缴国家税金10亿元左右。

4、灵石中煤九鑫工业园

以200万吨大机焦建设为龙头,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形成200万吨焦炭、2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20万吨电石、6万吨甲醛、3万吨1,4—丁二醇、3万吨金属镁的生产能力。到“十一五”末,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实现集中洗煤、配煤,集中煤焦油加工和煤气综合利用。

5、祁县玻璃器皿工业园

园区抓住规模扩张、布局优化、龙头培育、品牌打造、市场开拓、产业配套、政府服务等重要环节,打造全国一流的玻璃器皿工业区。

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工业区管理,强化基础设施和营销网络的建设,促进入区企业规模扩张,上档升级,通过技术、资金的集中投入,吸引一大批大项目,大企业入区建设,形成高、中、低档产品种类齐全,档次高,规模大,环保型的工业区。到2010年,新建60户企业,使入区企业达到100户以上,培养玻璃器皿骨干企业58户,从业人员达到46000人,工业区总产值突破30亿元,税金突破5亿元。建成可持续、协调、平衡发展的新型工业示范区。

6、榆社工业园

榆社化工园以榆社化工股份公司为龙头企业,抓住我市大力发展煤化工及乙炔化工的大

好契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规划建设 80万吨烧碱、聚氯乙烯,配套建设200万吨煤矿、重组华能电厂2×10万KW发电机组、100万吨水泥熟料、100万吨电石、5万吨PVC型材等项目,力争到“十一五”末,形成100万吨烧碱、聚氯乙烯,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

七、主要措施

1、科学合理规划,提高工业园区档次品位

规划是龙头、是关键、是基础。规划决定建设的规模、方向和品位。要围绕产业布局的合理、污染的防治、环境的优化和资源的共享,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宏观指导,一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要与城市化相衔接。把工业园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做到一次规划、严格实施、逐步到位,同时城市总体规划也要体现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的要求。二是要抓好工业园区内的规划布局。园区内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水、供气、供热、通讯、治污等要有专项规划。三是要严把项目准入,提高入园项目质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具有投机性质的资本进行圈地炒作,坚决杜绝没有项目支撑的空壳工业园。四是要按照“绿色大运”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工业园区向生态工业园发展。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工业园区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是当前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生命线。各园区要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招商引资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招商引资活动,积极主动地承接国外和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资本扩张,力求以园引资,以资建园,制定行之有效的引资奖励办法,重奖园区引资有功人员。要制定出更加优惠的入园政策,提供一流的环境,一流的入园服务,一流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入园。

3、创优环境,合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市经贸委作为全市组织实施工业园区建设的综合部门,负责指导全市工业园区建设的发展规划,综合协调工业园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区、市)经贸局都要把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协调计划、财政、土地、城建、环保、税务等部门,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投资环境。在硬环境方面,要突出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境优雅、具有现代气息的工业园区,为工业项目引进创造良好的硬环境。软环境方面,要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各项制度,让投资者对政策放心;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改变工作作风,减少项目审批程序,及时为在建项目协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篇:平阴县“十二五”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平阴县“十二五”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我县工业园区推进自主创新、实施“二次创业”,实现提质提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工业园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步伐,走出一条具有平阴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制订本规划。

一、工业园区的现实基础及重要作用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平阴县工业园区按照招商引资承载区,体制创新实验区,经济发展集中区的发展定位,狠抓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协调服务水平,有力推动了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和运行质量的稳步提升,实现了园区经济的第一次大飞跃。

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壮大。截至2010年底,园区共入驻企业141家(含东区、南区),比“十五”末增加72家,其中,规模企业59家,规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5.29亿元、增加值41.33亿元、利税16.79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83.99亿元、33.73亿元和14.3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0%、40%和48%。在工业的带动下,园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工业园区实现生产总值128亿元,比2005年增加93亿元,年均增长3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亿元,比2005年增加32.9亿元,年均增长67%,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2亿元,比2005年增加1.22亿元,年均增长38%。园区于2006年成功晋升为升级开发区。

二是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经多年滚动发展,形成了以齐发药业、鲁西化工、鸿瑞石化等为龙头企业的医药化工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形成了以伊利乳业、阿胶制品、董老大食品、天源玫瑰等为龙头企业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亿元。形成了以玫德铸造、济南二机床、东岳压缩机、济锅华源锅炉等为龙头企业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东部片区形成了以山水水泥、丞华建材、盖世物流管桩等为龙头企业的水泥建材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南部片区形成了以汇九集团、玛钢铸造、建昌机械等为龙头企业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

三是骨干企业不断膨胀。玫德铸造、山水水泥、伊利乳业、迪生电子等骨干企业不断膨胀,园区内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3家,比“十五”末增加17家,占全县的比重达到26%。其中,山水水泥、黄河特钢等4家企业销售收入过5亿元,玫德铸造、伊利乳业2家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截至2010年底,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9家,实现销售收入115.29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90%和268%。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其中,中心片区,建成区面积由4平方公里增加到1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建成11万输变电站一座,4.5万千瓦热电厂一处,日供水5万方水厂一处,日处理6万吨的污水处理场一处,修建形成了 “五纵八横”的道路框架,完成了主干道路和重要节点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东部片区,累计完成投资0.8亿元,先后修建完成了“二横五纵”道路,进一步完善了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南部片区,累计投资0.8亿元,先后修建完成了8条道路,扎起了“四纵四横”道路框架,完成水、电的配套建设。

五是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紧紧围绕“招商引资”这个中心工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招商成果显著,先后引进了包括济南伊利乳业、山东鸿瑞石化、济南机床二厂、大唐风电、丞华建材、盖世物流管桩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十一五”期间,累计引进项目45个,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的24 个,过亿元的 17 个,过5亿元的 1 个,累计合同资金 26.75 亿元,实际到位内资28.6 亿元、外资1944万美元。

六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明显加强,企业更加重视品牌建设和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共申请专利153件,其中国家级专利76件,省级专利77件,分别比“十五”期间增加85件、38件和47件;国家驰名商标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4个。截至2010年底,园区内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家,比“十五”末增加4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5亿元,占全县的比重达到15%,比2007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二)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的主阵地和促进就业的主载体。

——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010年,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全县的41%、39%、38%和31%,分别比2005年提高21、23、31、17个百分点,年均增幅分别比全县平均水平高18、24、46、12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十一五”期间,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内资50.6亿元、利用外资1974亿美元,分别占全县的44%和49%。

——促进就业的主载体。2010年工业园区新增就业人数达到800人,占全县的21.7%,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园区累计安排就业5370人,年均增长10%。

工业园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比较表

1、科学定位,采用了便捷的发展模式。采取“依托老城,发展新区”的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模式主要有三方面优势:一是能利用县城的公共设施为园区服务。通过城区道路的延伸、拓展,管线的铺设延长,能少花钱、多办事,在载体建设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利用县城的技术人才为企业服务,进区企业的投入运行,需要挑选使用大批有技术专长的员工,而县城充足的人力资源正好为新办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库。三是能利用县城的商贸设施,为员工服务。企业的生产运行离不开员工,而员工的生活离不开商贸流域,在开发区商贸区还没健全之前,可依托县城发达的商贸设施为员工的生活提供服务。

2、着眼长远,设计了宏伟的发展蓝图。在园区规划设计上坚持设计新、功能全、配套齐、标准高的原则,专门聘请了市规划设计院制订了《济西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对园区内10平方公里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了立体网络化规划,对园区内工业区、政务区、居住区、商贸区等功能区进行了合理布局,勾画出了工业园区建设的宏伟蓝图。

3、循序渐进,注重了稳健的发展步子。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开发一片,成功一片的发展路子,不图政绩,图业绩;不图数量,重质量;不图速度,重效益。在工作中强化了“三抓”,一抓项目引进,重点定位于“三高一无”企业;二抓在建项目速度,尽快让企业投产运营;三抓企业运行质量,让投产企业产生效益,发展壮大。

4、优化环境,实现了主导产业科学聚集。“十一五”时期,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积极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基本框架,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形成关联度紧密的产业链。形成了以齐发药业、鲁西化工、鸿瑞化工为主的医药化工产业集群,以伊利乳业、阿胶制品、董老大食品、玫瑰花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汽车齿轮、摩托车配件、压缩机、锅炉管系、钢管等为主的机械加工产业集群。

5、强化服务,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机制。“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已成为园区的服务品牌,在机制、体制方面,园区内实行“税外无费”、“封闭式管理”、“全程保姆式服务”,园区管委会和39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县政府部门共同办公,形成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良好格局。

二、当前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机遇

(一)制约因素

1、要素制约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金瓶颈制约。投入不足是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心片区虽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片区,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仍较突出,2010年中心区共需要建设资金6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000万元,资金缺口达3000万元。东区、南区资金制约更为明显,水、电、路、蒸汽、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不健全,致使部分项目落地困难或流失。二是用地瓶颈制约。随着园区建设的加快,规模的扩张,现有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

2要,用地矛盾日益凸显。同时,个别项目土地利用率不高,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率达不到要求,土地闲置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园区发展的重大障碍。三是人才瓶颈制约。一方面受省会“同城效应”影响,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相对滞后,企业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匮乏,“二次创业”缺乏足够的智力支持。

2、发展方式相对落后。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十一五”期间,园区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但与周边先进工业园区相比,经济总量偏小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首先,在产业布局方面,由于发展初期过于注重产业规模,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导致产业分布相对分散,企业协作能力不强,集群集聚效应难以充分发挥;其次,在产业结构方面,园区工业重化比例偏高,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给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截至2010年底,园区内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家,仅占全部企业的1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5亿元,仅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1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显不足,科技创新对园区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比较薄弱。

3、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园区主体地位落实难。根据省政府有关规定,园区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可以独立行使同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但事实上管委会的主体地位均未按要求落实到位,仅具备协调职能。二是运作机制需要完善。当前,工业园区“三区两园”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无论东区、南区还是阿胶产业园和炭素产业园,与中心区距离较远,而且一直是当地政府管理,如何实现统一管理,需要在运行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协调完善。

(二)发展机遇

1、宏观经济向好的机遇。未来几年,尽管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全球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向好的态势,确保经济强劲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优先发展的机遇。国家提出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集中1000亿元资金推动园区“二次创业”。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市也高度重视园区经济发展,把工业园区作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写入规划。县委、县政府把实现工业园区“二次创业”作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平阴经济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要素资源等方面向园区倾斜,为推动园区经济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提供了保障。

3、产业转移的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沿海向内陆地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加快。我县是省会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工业园区是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对重点承接地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项目,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为推动园区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国家注重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力度不断加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一系列区域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势必加大对平阴的幅射和拉动。特别是随着我县“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工业园区“三区两园”的建设,平阴对接和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步伐将明显加快,这对工业园区的加快发展必将产生巨大推力。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按照“一园多区”的发展思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和高端产业向园区集聚,努力实现园区经济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加快中心片区建设步伐,结合玫瑰湖湿地开发,努力构建县城西部宜业生态新城。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一园多区”,特色发展。按照“一园多区”的发展思路,实行行政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优势企业向优秀园区集中,着力发展“三大片区”和“两个产业园”。坚持特色发展,立足各片区(产业园)的产业基础和资源、区位优势,突出特色、科学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着力培育重点园区、特色园区。

2、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全面实施“创新发展、开放带动”战略,继续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园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依靠科技创新再造发展新优势,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实力。构筑开放平台,抢抓发展机遇,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抓好招商引资,以大开放促进园区的大发展。

3、坚持资源节约,绿色发展。加强园区用地管理,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严把环保准入关口,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生态,提高产业和企业的“两型”水平,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4、坚持科学统筹,协调发展。树立统筹发展理念,努力促进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园区建设与

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良性互动,形成城镇建设与园区发展“双轮驱动”,三次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三)主要目标

——经济总量目标。努力实现“三年倍增”,至2015年,园区入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家以上,比2010年增加91家,实现销售收入达到430亿元,年均增长30%,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25%,利税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27%。

——园区建设目标。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年均达到50亿元。大力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园区新增用地平均投资强度每平方公里25亿元以上,平均经济密度每平方公里15亿元以上,税收贡献率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5500万元以上。

——招商引资目标。实际利用内外资占到全社会的70%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内资170亿元以上,实际到账外资7000万美元以上,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0%以上。

——科技创新目标。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达到15个以上,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节能减排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水耗以及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全县保持同步下降。企业污染物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体制改革目标。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备,按照“园区事务在园区办结”的要求,强化园区经济管理和行政审批职能。抓好园区升级工作,力争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汽车配件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申报国家或省级科技创新基地、特色产业基地。

(四)功能定位

“十二五”时期,我县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为:平阴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省会产业转移的承载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和县城的西部宜业生态新城。

四、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科学完善园区总体规划。积极完善园区总体规划,根据园区现有的工业基础、资源状况,充分考虑市场、政策因素,结合平阴“十二五”总体规划,明确园区发展的功能定位,促进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坚持“三区两园”的总体布局思路,重点建设工业园中心片区、东部片区、南部片区“三大片区”和阿胶、炭素“两个产业园”,将园区打造成平阴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省会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加工配套基地、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基地、产业转移的承载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其中,中心片区,建成工业区为主,住宅区、商贸区、物流中心等为辅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分区明确的生态宜业新城;东部片区,建成以生活居住、产业研发为主导,为城市外延和山水工业园提供配套服务的现代工业新区。南部片区,建成生产、生活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功能布局合理、科技和体制创新的城市南部经济发展新区;阿胶产业园(东阿)定位为阿胶特色产业区,重点打造阿胶特色产业基地;炭素产业园(孔村)定位为炭素产业区,重点打造全国知名的炭素产业基地。科学编制园区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科学安排园区内各类建设用地的结构、布局和比例,提升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修编完善园区产业规划、环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工业生产区、生活服务区、居民安置区。科学编制道路、给排水、燃气、消防等专项规划,注重园区建筑外观设计,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

(二)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产业集群、要素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按照“一园多区”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三大片区”和“两个产业园”。

中心片区。完善现有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玫瑰片区建设进程,进一步提高项目承载能力。依托玫德铸造、济南二机床、东岳压缩机、济锅华源锅炉等骨干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打造玛钢管件生产基地和机械装备产业集群。依托齐发药业、鲁西化工、鸿瑞石化等骨干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加大科技创新,重点打造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伊利乳业龙头作用,依托阿胶制品、董老大食品、天源玫瑰等骨干企业,突出品牌建设,调优产品结构,重点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依托琦泉热电、亿佳小康太阳能等重点企业,加快推进30WM生物质发电、漂浮式无坝水利发电等项目,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总体规模和水平。力争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工业增加值50亿元,利税15亿元。

东部片区(安城)。依托山水水泥、丞华建材、盖世管桩等骨干企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入新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强化产业链的纵向配套和横向发展,努力打造水泥建材产业集群。依托大唐风电,发挥东部片区地势隆起、风能充足的优势,加快推进风电场一期(49.5WM)项目建设,打造清洁能源基地。依托东部区位和综合交通网络优势,积极推进二三产分离,大力扶持第三方物流和集团型物流企业,打造济南西部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依托元首纺织等重点企业,推进

410万纱锭1200台织机项目建设,采用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档次和规模,努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利税6亿元。

南部片区(孝直)。依托汇九齿轮、孝直玛钢、汇弘科技等骨干企业,建设引进配套项目,拉长加粗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机械加工产业集群。依托济荷高速出口的便利条件,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制造业主导产业链物流和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培育打造现代物流业基地。依托汇东蔬菜生产基地,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打造绿色蔬菜供应基地。力争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利税5亿元。

阿胶产业园(东阿)。依托福胶集团等骨干企业,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加快推进福胶集团阿胶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加快阿胶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阿胶发源地和历史名镇的先天优势,深入挖掘阿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快推进龙岗集团阿胶古城等重大项目,搞好综合开发,努力打造阿胶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工业增加值13亿元,利税4亿元。

炭素产业园(孔村)。依托海川、澳海、万方、丰源等炭素骨干企业,发挥已有市场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研发新型产品,推进生产工艺环保节能升级改造,推进炭素企业资源共享、集团发展。新增钢用炭电极、空气渗透性低炭素阳极、高石墨含量炭素阳极和光伏产业用石墨等产品,加快实施5000吨光伏产业用石墨生产等重点项目,努力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基地。力争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亿元,利税10亿元。

(三)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坚持“因园制宜、适度超前、逐步推进、滚动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重点完善水、电、路配套,提高园区硬件设施标准,加快建设安城、孔村、孝直、东阿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孝直东阿热源厂、孔村炭素和山水水泥余热利用项目,完善供电设施,保障入园企业用能需求。结合中北土等旧村改造、孝直东阿驻地社区、孔村中心社区以及淮海御墅小区建设,强化社会管理服务,建设健全公益事业,配套完善生活设施,提高园区配套能力。加快物流、信息等生产生活服务区建设,重点推进锦东物流园区和聊泰铁路平阴货运站“两大物流园区”及安城物流中心、东阿物流中心和孝直物流中心“三个乡镇物流中心”建设,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物流网络,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加快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要以园区“二次创业”为契机,加快园区规划的落实,大力推进园区内道路、供水、供电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入园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坚持不懈推进招商引资。“十二五”时期,招商引资依然是促进资本流动的重要措施,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引擎,是实现园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抓好项目开发和储备。精心开发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平阴产业规划、有利于形成园区特色的重大项目,高标准做好项目库建设。目前已入库项目25项,总投资78亿元,预计新增产值200亿元。

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思路。突出招商重点,明确主攻目标,以重大节会活动为载体,以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以建立和壮大产业集群为目标,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中介联动”的“以商招商”新格局。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积极引进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主动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联系,瞄准世界500强、上市企业、国内500强、央企和省内知名大企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支撑作用强、市场前景好、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突出优势聚集产业,实现产业向优势资源、优势条件、优势基础集聚。

三是扩大对外宣传。加大工业园区营销策划力度,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积极组织园区参加省内外各类重大节会活动,努力提高园区的美誉度。

四是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责任,确保项目落地。对重大投资项目,要成立主要领导牵头的项目工作组,明确专职人员,定期督促检查项目进度,千方百计破解制约项目落地的瓶颈问题,建立健全项目引进、落地、开工、投产的促进机制。

(五)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以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目标,以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积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废弃物回收资源化、生态环境有序化的根本转变,初步建成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坚持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将节能减排任务分解到园区,并纳入园区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督查和考核管理,确保各项节能减排指标达标。

二是设立绿色门槛,完善环境保护监管制度。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入园,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项目。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把好新上项目的能评、环评审批关。加强环境保护监管,严格执行工业园环境规划,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建设清洁园区,实现园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是加强政策导向,完善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发展低碳经济、扩大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对节能降耗、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逐步实行差别电价、水价政策,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促进化工、建材、医药等行业污染排放量的有效削减。

五、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全面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按照“政策上放权、工作上放手、财税上放活”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园区管理体制,充分授予园区的管理职权,落实工业园区的主体地位。一是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围绕“增强自主管理能力、自我发展功能”目标,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园区管委会的工作职能和机构设置,赋予管委会园区内的规划定点权、土地审批权、入园企业选择权、中层以下干部的人事任免、聘用和奖励权等,使之能够作为一级独立的行政主体。二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的领导班子和机构建设,为园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强化政府部门推进园区发展的责任,在园区机构建设、行政审批、计划和项目安排、发展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切实落实园区管理职能。按照精干、务实、高效的原则,主要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要设立园区派出机构,赋予相应的行政职能,按照“园区事务在园区办结”的要求,建立封闭式运行、一站式审批的管理机制。

(二)大力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园区发展从主要依靠土地、政策资源转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创业”。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研发体系,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贯彻“人才强县”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建设强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快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鼓励企业以“购买技术”、“并购企业”、“技术许可”、“国际合作”等开放模式,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再开发和再创新。认真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提高品牌意识,在巩固和提高现有品牌体系的基础上,鼓励、引导企业培育新的品牌,争创国、省名牌。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

(三)切实优化发展环境。一是优化政务环境。完善机构设置,健全行政职能,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提高行政执行力,完善入园项目“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确保“园区事务在园区办结”。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规范涉企检查、执法和收费行为,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二是优化政策环境。建立用地保障机制,实行新增建设用地向工业园倾斜,千方百计缓解园区用地供求矛盾。完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积极争取上级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资产抵押、动产抵押等信贷担保办法,化解园区融资难题。鼓励园区通过市场运作筹集建设资金,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鼓励劳动力就地转移机制,努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三是优化建设环境。积极协调和理顺园区与各方面的关系,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强揽工程、强装强卸等扰乱正常施工的违法行为,抓好征地拆迁安置,改善园区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四是优化舆论环境。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发挥我县报纸、广播、电视台、报道组等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网站、宣传册、视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平阴县情、园区现状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各界对园区建设的认识,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不断掀起园区“二次创业”的新高潮。

(编制单位:平阴工业园区管委会)

第五篇:工业园区项目建议书

玫瑰产业创新园

项目建议书

北京XX开发区

二零零六年十月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XX工业园

2、建设规模:项目占地200亩,建筑面积,投资规模,是否分

期建设等情况。

二、项目投资方简介:

该项目是由XX投资建设。XX是XX组建的,是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主要成员单位包括X个全资企业和X个控股及参股企业,注册资本X亿元人民币。新组建的XX将实现生产、科研、物流一体化,X成为XX龙头企业。

实验平台共享 检测平台统一

承建济南市玫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玫瑰迅速冷冻 玫瑰深加工生产线

集团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XX。

三、项目选址方案:

1、园区简介:

XX开发区是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批准予以保留的市级开发区。开发区地处XX

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项目推荐选址(附图):

四、建议理由:

(一)该项目符合园区以XX产业为中心,聚集技术交流、工业加工、商贸交易、展示销售、物流配送、教育培训、商务休闲功能,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定位。

(二)开发区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

(三)现有相关政策有利于集团的长期战略发展:

(四)抢占环渤海经济发展先机

五:结论:

所以该项目入驻XX开发对企业在产业聚集、资产整合、减少企业综合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下载工业园区项目发展规划(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业园区项目发展规划(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业园区项目合同书范本

    关于在瑞昌市工业园区投资创办项目合同书(合同号:N2010)本合同当事人双方:引资方:瑞昌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投资方:(以下简称乙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工业园区项目建议书

    XX工业园项目建议书北京XX开发区 二零零六年十月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XX工业园 2、建设规模:项目占地200亩,建筑面积,投资规模,是否分 期建设等情况。 二、项目投资方简介:......

    吉林市陶瓷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吉林市陶瓷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为充分发挥我市陶瓷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构想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和国内产业北移趋势,以桦甸经......

    金宝屯镇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金宝屯镇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目标:到2017年,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园区招商、运营、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的特色产业园区。创建通辽市了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也示范区。 以园......

    瓮安磷化工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本站推荐)

    瓮安县磷化工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项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简本) 编制单位: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二〇一一年 瓮安磷化工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建设项......

    回龙工业园区项目情况

    回龙工业园区项目情况回龙工业园目前共引进陶瓷、水泥、稀土三大项目,目前项目总投资达22亿元,2013年园区企业税收达两千多万,重点项目包括稀土分离厂、越堡水泥厂、金丰达陶瓷......

    工业园区项目落户流程

    工业园区项目落户流程 一、项目引进流程 (一)项目洽谈 1、投资者向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招商办(内资)或外贸局(外资)提供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投资意向书(含项目名称、投资意图......

    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泰之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河南泰之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 河南泰之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什么是可行性研究报告: 作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