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五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第二次周测试卷

时间:2019-05-14 21:2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钦州市第十五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第二次周测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钦州市第十五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第二次周测试卷》。

第一篇:广西钦州市第十五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第二次周测试卷

广西钦州市第十五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第二次周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神权与王权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读下图,图中的物品在秦朝主要用于

A.任免地方官员 B.监察郡守县令 C.调动全国军队 D.祭祀皇帝祖先 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称皇帝制《秦律》 B.置三公行郡县 C.焚书坑儒筑长城 D.统文字平南越 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三公九卿制

B.国家空前统一 C.皇位继承制 D.权力高度集中 6.我国封建社会皇帝制度的首创者是…()

A.夏禹 B.商王盘庚 C.周公 D.秦王嬴政 7.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①皇权至高无上 ②世卿世禄制

③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 ④ 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秦朝时,中央政府以下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是()A.郡 B.三公 C.县 D.封国 9.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以后()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县以下不再设立基层组织 C.地方家族势力已彻底绝迹 D.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1.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发展了社会经济 C.防止了外敌侵略 D.加强了民族团结

12.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

“甲兵之符,右在_,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13.对右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秦朝中央机构职责明确 D.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

14.一位历史老师在暑假期间参观了西安临潼秦陵兵马俑,拍摄了一些典型历史图片并在班上展览,引起了学生热烈讨论。学生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秦兵马俑一号坑 武士跪射俑 秦陵兵马俑二号坑 A.再现了秦朝的强盛国力 B.暴露了秦始皇的奢侈残暴 C.体现了秦民的勤劳智慧 D.反映了秦朝人的保守落后

15.秦统一后,并没有像西周那样分封诸侯,而是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体制的最高机构是

A.州 B.行省 C.郡 D.县 16.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 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C.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完全依法治国的国家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17.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主要反映了

A.修长城的艰难困苦 B.人民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C.长城的修筑不利于秦朝统治的巩固 D.人民不堪忍受秦朝暴政的一个缩印 18.李剑宏在其代表作《王权论》一书中,按照国家主权归谁来行使的权力划分标准,提出了“宗法社会”“王权社会”与“民权社会”之称谓。其中“王权社会”阶段我国政府官员的更换方式是

A.任免 B.世袭 C.举荐 D.考试 19.下列对右图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说明了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 B.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 C.表现了秦朝高超的制陶艺术 D.反映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

20.秦朝建立起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如右图所示。其中最能反映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是

A.皇帝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设立 C.少府、治粟内史等九卿的设立 D.地方分为郡、县、乡三级

二、简答题

21.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中央集权制度含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两个系统。简述秦、唐、明、清四个朝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

②在地方行政制度中,秦朝全面推行的郡县制和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各有怎样的开创性贡献

③对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评价在史学界有争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第二种意见则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你同意哪一种意见 试以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史实为例扼要加以阐述。(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两种都答按第一种给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B5、D6、D7、C8、A

9、A10、D11、A

12、A

13、B14、D

15、C16、C

17、D

18、A

19、A 20、A

二、简答题

21、①秦朝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习惯上称为三公九卿制);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初设立军机处。②秦朝通过郡县制对地方实行直接有效(或垂直)的管理;元朝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③同意第一种意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反对外来侵略;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修建大规模的工程(长城);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它保障了我国古代文明的持久性。同意第二种意见:沉重的赋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海禁等政策,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使中国与世界隔绝;八股取士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导致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绝对的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的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造成政治腐败。22、1)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郡县制实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2)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4)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控制和管理。

第二篇: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年级历史2018年秋季学期第一次周测试卷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年级历史2018年秋季学期第一次周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 孔子的“礼”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 宗法制 ④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2.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民本思想

D.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3.“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4.下列举措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首创意义的有

①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 ②汉武帝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③洋务派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④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我们认同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是因为儒家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下列儒家思想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包括

①尊师重教②存天理,灭人欲③天人协调④和谐和中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7.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8.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试卷第1页,总4页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9.《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 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10.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11.“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史,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1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13.《列子黄帝》中记载:“(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黄帝既寤,悟然自得。”材料中黄帝所悟出的治国之道是()

A.无为而治 B.以德治民 C.非攻尚贤 D.以法治国 14.《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该材料()A.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B.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C.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D.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15.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B.“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原则 C.儒家思想已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请回答:

试卷第2页,总4页(1)据材料,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孔子“仁”的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儒家文化? 17.阅读下列材料:

西汉时期的儒生董仲舒,把战国以来的道家、阴阳家等学派中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吸收进儒家思想。他非常强调“大一统”,他认为,全国人民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大一统”。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他还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他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天在人间设立了一个最高权力的“君主”即皇帝。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遂被接受。

《中国古代文化教学参考》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董仲舒观点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2)结合秦汉时期的有关史实,说明造成儒家在秦汉不同命运的原因有哪些?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

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浅释材料三的内容是什么?

试卷第3页,总4页(3)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是什么?从时代背景和客观作用两方面简要评析。

试卷第4页,总4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3、B4、A5、D6、B7、D8、D9、B10、D11、B

12、D

13、A14、D

15、B

二、材料分析题

16、(1)主要内容:恭、宽、信、敏、惠。主要目的:调节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都有积极影响。儒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并把它发扬光大。

17、(1)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实质: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受命于天,依照天意进行统治,神化君主权力,是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在当时对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安定起了积极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秦朝适应创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实行“焚书坑儒”、崇尚法家的政策。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黄老思想。随着经济的恢复,为解决诸侯王问题和汉武帝“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董仲舒改造孔孟儒学,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

18、(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实行君主专制,即把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 宣扬 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

(2)黄宗羲认为在君主专制统治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专制君主以人民的死亡和离散为代价取得地位和权力,并美其名曰“为子孙创业”。此 后专制 君主滥用权力以满足其淫欲,导致民不聊生,却认为理所当然。所以说专制君主是天下的大害。

(3)韩非子的观点,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地方分权和建立统一国内市场的需要,具有进步意义,成为秦统一后采取政治措施的理论基础。董仲舒的观点,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使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并促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黄宗羲的观点,在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反封建统治、反封建礼教斗争的要求,具有民主色彩,对以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影响。

答案第1页,总1页

第三篇: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二历史第三次周测试卷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二历史第三次周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2.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 4.如果有人向王阳明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C.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5.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分歧在于()A.“格物致知”与“发明本心”的矛盾 B.“理”是否是世界的本原 C.是否继承孔孟正宗治理国家 D.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6.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

试卷第1页,总4页

A.否定了传统儒学 B.创立了心学

C.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 D.说明了理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7.唐宋时期,儒、佛、道三教的关系是()A.水火不相容,互相攻击,尖锐对立

B.三教互相取长补短,已经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C.相互吸纳渗透,调和之风盛行 D.三教在不同的区域各自发展,自成一体 8.下列属于二程学说的是()

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②“心性论” ③“致良知” ④“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⑤“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 C.①⑤ D.②③④

9.两宋300多年间产生了许多哲学家和不同的学派,学术氛围也很浓厚,这()A.是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达的表现 B.是宋代新阶级力量产生的反映 C.表明封建统治思想已经出现危机 D.反映了宋代政治比较开明 10.关于宋代理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是二程一朱 B.从本质上讲是儒学的新发展 C.是儒学吸收佛、道两教的产物 D.在宋代就确立了统治地位

11.“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2.“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试卷第2页,总4页

13.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4.下图为《朱熹像》,下列关于朱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儒学的集大成者

B.在他的倡导下,中央政府首次设置了最高学府太学 C.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其后六七百年之久 D.他的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15.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此话意在()A.抨击理学对人的摧残 B.强调“理”大于“法” C.赞扬理学的积极作用 D.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二、简答题

16.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三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古语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

(1)《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其基本治国思想是什么?

(2)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宋代的儒学发生了什么变化?目的是什么?

(4)当前我们国家提倡的以德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与儒家的以德治国有何本质区别?

试卷第3页,总4页

17.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儒家学说里包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等著名的观点,这两段话是哪两位思想家最早提出的?

(2)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直到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才确立其正统地位。当时,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采纳?最终动摇封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新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4)明末清初出现了三位思想家,他们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18.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创造的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开放题)

⑴“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请依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

⑵朱熹发展了儒家思想,他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动,无所适而不在。……存天理,灭人欲”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儒家新发展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⑶1973年,罗伯斯庇尔指出:“自由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在下述言之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罗伯斯庇尔引用孔子格言的意图是什么?

⑷9月8日是孔子诞辰日。1914年,袁世凯在这天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朝圣的大丑剧;2005年9月28日,全国许多地方和海外的华人举行了纪念孔子诞辰的活动。你认为这两种“纪念”活动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

试卷第4页,总4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D4、B5、A6、D7、C8、B

9、A10、D11、D12、B13、C14B15、A

二、简答题

16、(1)《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治国思想:以德治国、以德治民,反对暴政和任意刑杀。

(2)秦统一后“焚书坑儒”,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确立了“独尊”地位,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新儒学理学。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目的: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4)含义: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补充,继承我国传统道德,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本质区别:当前强调的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与时代潮流接轨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

17、(1)孟子、荀子。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新文化运动。(3)儒学发展为理学。核心是“仁”。(4)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18、⑴提出“仁”的学说,提倡为政以德。

⑵发展表现:提出了三纲五常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把儒家发展为理学。消极影响:压制、扼杀人的个性,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统治。⑶反对特权,维护人权。

⑷不同:袁世凯祭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复辟帝制进行舆论准备;今天纪念孔子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

答案第1页,总1页

第四篇: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八年级数学181平行四边形同步测试卷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八年级数学18.1平行四边形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是CD的中点,AB=2BC,BM=,AM=,则CD的长为()

A. B. C. D.

2.在连接A地与B地的线段上有四个不同的点D、G、K、Q,下列四幅图中的实线分别表示某人从A地到B地的不同行进路线(箭头表示行进的方向),则路程最长的行进路线图是()

A. B.

C. D.

3.下列四个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C.两条对角线相等 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4.如图2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你在图中能找到的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2 B.3 C.4 D.5 5.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AB=CD,AD=BC B.AB∥CD,AB=CD C.AB=CD,AD∥BC D.AB∥CD,AD∥BC 6.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为x、y,一边长为12,则x、y的值可能是()

A.8和14 B.10和14 C.18和20 D.10和34

7.如图,在 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E,∠BED=150°,则∠A的大小为()

A.150° B.130° C.120° D.100°

8.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C.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9.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相等 B.互相平分 C.互相垂直 D.互相垂直且相等

10.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AD∥BC,∠ABC=60°,∠BCD=30°,BC=6,那么△ACD的面积是()

A. B. C.2 D.

1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内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1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C的中点.若OE=3cm,则AB的长为()

A.3cm B.6cm C.9cm D.12cm

二、填空题 13.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0)(0,2)(2,0),则在第四象限的第四个顶点 的坐标为___________。

14.如图6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B中点,G是对角线AC上一点,AG∶GC=1∶5,连结EG并延长交AD于F,则DF∶FA=______________.1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出序号)①对角线相等,且一组对角也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一边长为8 cm,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 cm和10 cm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边AB的中点,F是对角线BD的中点,若EF=3,则BC=

三、解答题

17.如图,M、N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两点。(1)若BM=MN=DN,求证:四边形AMCN为平行四边形;

(2)若M、N为对角线BD上的动点(均可与端点重合),设BD=12cm,点M由点B向点D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同时点N由点D向点B匀速运动,速度为 a(cm/s),运动时间为t(s)。若要使四边形AMCN为平行四边形,求a的值及t的取值范围。

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D=2AB,AC与BD相交于点O,点E、F、G分别是OC、OB、AD的中点. 求证:(1)DE⊥OC;(2)EG=EF.

19.已知:如图,在

中,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EF分别交AD,BC于E,F两点,连结BE,DF.(1)求证:△DOE≌△BOF.

(2)当∠DOE等于多少度时,四边形BFDE为菱形 请说明理由.

2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ABC=∠ADC,求证BC=DC.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3.D 4.B 5.C 6.C7.C8.B 9.B10.A11.B12.B

二、填空题

13.(-3,2).14.3∶1 15.③ 16.6

三、解答题

17.(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B,AD∥BC ∴∠ADB=∠CBD 又∵BM=DN ∴△AND≌△CBM ∴CM=AN,∠BMC=∠DNA ∴∠CMN=∠ANM ∴CM∥AN ∴四边形AMCN为平行四边形;(2)0≤t≤6且t≠3.. 18.(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与BD相交于点O,∴BD=2OD,AB=CD,AD=BC.

∵BD=2AB,∴OD=AB=CD. ∵点E是OC的中点,∴DE⊥OC.(2)∵DE⊥OC,点G是AD的中点,∴EG= AD;

∵点E、F分别是OC、OB的中点. ∴EF= BC.

∵AD=BC,∴EG=EF.

19.(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OB=OD,∴∠EDO=∠FBO,∠OED=∠OFB. ∴△DOE≌△BOF(AAS).

(2)当∠DOE=90°时,四边形BFDE为菱形,理由如下: ∵△DOE≌△BOF,∴DE=BF.

又∵ED∥BF,∴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DOE=90°,∴EF⊥BD. ∴ BEDF是菱形.

20.连接BD,根据AB=AD,可得∠ABD=∠ADB,再根据∠ABC=∠ADC,可证∠CBD=∠CDB即可. 试题解析:连接BD,∵AB=AD,∴∠ABD=∠ADB,又∵∠ABC=∠ADC,∴∠CBD=∠ABC-∠ABD,∠CDB=∠ADC-∠ADB,∴∠CBD=∠CDB,∴BC=DC.

第五篇:高一历史周练三测试卷(A卷)总结

高一历史周练三测试卷(A卷)命题:刘东斗

审稿:高一历史备课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记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千耦其耘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3.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是

A.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B.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

C.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雇佣关系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4.中华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弱到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通过观察下列两幅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你得到的答案是

A.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B.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C.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

D.北洋军阀政府的鼎力援助

5.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进入近代以后,“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洋布的大量输入 C.民族工业的兴起 D.洋务运动的影响

6.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7.从“工商食官”到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的丧失,这段历史应在

A.商周到宋元 B.西周到明朝 C.秦朝到清朝 D.汉朝到元朝

8.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 B.《宋代东京的辉煌》 C.《汴河两岸》 D.《坊墙倒塌以后》

9.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0.某位同学在阅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书籍时,看到下面两个(清初)至图二(清中叶)代表清朝 与某国贸易关系的转变。图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1.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出身贫贱低微,社会地位低下 B.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 C.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D.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刺激

12.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1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14.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时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英镑左右徘徊,l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图,图一中某国指

C.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英国输华商品在鸦片战争后头几年成倍增长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是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15.人士大夫是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阶层,也肩负着重要社会责任。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士大夫阶层作出的反应有

①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②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③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 ④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康有为说“中国人才衰弱之由,皆缘中西两学不能会通之故”、故“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然而,“今世之学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徒相水火,难成通才”。这表明他实质上要求 A.改革我国社会风尚 B.要向西方学习C.发展近代教育 D.承认西学比中学先进

17.洋务派关于教育改革的主张及其实践,在开创风气,激励后进,促进科学技术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是不可低估的。顽固派广立钧的一段话正好反映了这种情况。他说:“闻同治年间,朝士懵于洋务,偶有谈效法外洋之便者,群相訾笑”,可是到了光绪十五年,“几于人习其说”了。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洋务运动是一种先进的思潮,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B.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改变封建落后面貌,摆脱殖民压迫的愿望 C.这场改革与守旧的斗争,是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 D.洋务派在和顽固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18. 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 A.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C.开启了西式教育的先河 D.迈出了师夷长技第一步

19. “论者不察,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此说甚谬,夫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查西洋各国,数十年来,讲求轮船之制,互相师法,制作日新,独中国狃(拘泥,狃音扭)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根据材料判断作者应是 A.慈禧太后 B C.康有为 D.孙中山

20.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过程中提出“转石效应”的观点,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在实际变革中,带来“转石效应”的思想主张是 A.君主立宪 B.民主共和 C.中体西用 D.民主科学

21.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22. 1877年9月李鸿章批准了开平矿务设局招商章程十二条。章程规定:拟集资八十万两,分八千股,每股津平足纹一百两,……该局虽为官督商办,但煤铁仍由商人销售,一切照买卖常规办理,所有各厂司事由商股中选充;每年所得利是官利一分,后提办事者花红二成,其余八成按股均分;厂内督匠人等,均凭才干酌给薪水;股份二万两者,准派一人到局;司产之煤,照市价先昕招商局机器局取用,其余或在津售,或由招运别处销售等等。材料显示 A.开平矿务局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B.清政府放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 C.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严重依赖封建势力 D.开平矿务局具有明显资本主义特征

23.清末自强运动时,恭亲王有一段话,颇能反映其主张与做法,兹录於下:“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人;讲究以彻其原,法既明而用将在我。一则权宜之策,一则久远之谋。”请问恭亲王的“法”及“久远之谋”各指何而言 A.法指轮船、枪炮,久远之谋指建立造船厂与兵工厂 B.法指典章、规则,久远之谋指建立国会,实施宪政 C.法指国际公法,久远之谋指设立总理事务衙门,推展外交 D.法指知识、学问,久远之谋指设立学校,学习西学

24.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他把中国历史区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可能最适合

A.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 B.清朝1840年以后的中国 C.远古传说时期的中国 D.秦朝到明朝时期的中国

25.有史学家曾评论道“曾国藩是封建传统的忠实捍卫者。然而恰恰从他身上开始了传统的裂口。”下列可为此说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A.首派幼童赴美留学 B.筹建轮船招商局 C.创办了京师同文馆 D.开设发昌机器厂

26.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人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27.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28.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梓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末

29.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建国后修建的宝成铁路,结束了四川不通火车的历史,加强了四川与全国

其他地区的联系,这一铁路修筑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十年“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30.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31.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

GDP

能耗”变化示意图

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32.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

33.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3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35.《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

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哪一事件 A.百日维新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36.(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董仲舒)又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中国的农业虽然发生了细枝末节的变化,某些部分的规模或质量方面有了改变,但它的技术与组织,1911年与1870年相去不远.(甚至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它基本上仍保持不变。)这段时期的主要变化是:人口有了缓慢的、但是可以觉察到的增长,但耕地没有相应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每人平均田地面积的缩小,特别是华北更是如此;种植作物类型有了变化,这部分是人与地之比日趋不利所致,部分是对国外市场新出现的机会的反应:作为农民手工业的纺织业出现了绝对的和相对的衰落,……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三

照搬了苏联模式的中国,有多种统计口径下的多种数据,最保守的估计认为:自人民公社化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伟大的转折,二十年间,中国农业为中国工业化所提供的积累高达7千亿元人民币。参照当时的物价水平和人民币实际币值以及中国的农业状况,此贡献不可谓不惊人,——庞绍棠《“三农”问题渊源考》 回答:

(l)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处境艰难的主要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近、现代中国“三农”问题产生并日益严重的新因素主要有哪些?并据此分析近、现代“三农”问题的基本特点。(12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要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有哪些?(6分)

高一历史周练三测试卷(A卷)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36:

(1)

(2)

(3)

高一历史周练三测试卷(A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DBB

6-10 ABDCA

11-15

BACBB

16-20 BDABC

21-25 CDDBA

26-30

DADBC

31-35

DCADB 36.(30分)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少地或无地(2分);赋役、田租繁重,农民所受封建剥削、压迫沉重(4分);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低(3分);自然灾害和战乱频繁。(3分)

(共12分)(2)新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使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农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洋务企业、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建国后国家政策向城市和工业倾斜,人为地扩大了城乡、工农之间的差别。(每点2分,共6分)基本特点:在工业化背景下存在重视城市、轻视农村,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的倾向。(4分)

(共12分)(3)依据材料、言之有理的答案即可。如:调整经济结构,加大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力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大力发展生产力,走农业集约化的道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加大对“三农”的扶持,等等。(共6分,答到3点即给满分)

下载广西钦州市第十五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第二次周测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钦州市第十五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第二次周测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