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都 面临着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处于非常态下的危机情境中,我国公共危机 管理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共危机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为此,要增强危机意识;建立处理危机的权威机构和相关体制,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性;完善信息机制;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修正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防止出现虚假治理。
关键词:危机;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机制;政府绩效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危机预防与管理机制缺失
在“SARS” 事件之前,我国根本没有系统地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因此,危机预防与管理 机制缺失问题在“SARS”公共卫生危机期间集中暴露出来,比如政府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预防战略和政策规划;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训练、组织保障;缺乏整合和协调的机制,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欠缺;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缺乏制度化的财政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与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的合作有待完善等等。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公共危机预防与管理观念欠缺,应付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民众缺乏必要的危机应对培训,面对突发事件容易产生心理紧张,甚至是群体性的恐慌,从而使个人和整个社会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应对能力降低。(2)危机发生时反应不及时
反应及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一要则。由于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威胁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反应迟缓必然加重危机状态。美国 9·11 事件中,在遭受恐怖袭击后 45 分钟,布什总统就发表了电视讲话;2003 年美国东北部发生大停电后数分钟之内,美国国防部就迅速作出反应,半小时后纽约市长就召开记者会。在日本福冈地震发生后不到 1 分钟,电视屏幕上端已显示出地震震源、各地区震度以及有无海啸等信息;灾害发生 30 分钟内,政府各部门就在有序应对地震灾害了。相对而言,我国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反应是比较迟钝的,例如 2003 年“SARS” 事件之初,政府不仅没有反应,甚至掩盖事实真相致使事态进一步扩大。2005 年因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着火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但从爆炸发生到哈尔滨市宣布停水有整整 10 天时间,国家环保总局的污染报告记录却始终为零,而松花江沿江的各地各级政府均未采取任何有效应对措施。1600(3)危机应对的方法不科学 我国过去一直采用分部门、分灾种的单一灾情的救援体制和危机管理模式,大规模地区性自 然灾害迄今仍使用“人海战术”,投入最多的是部队,没有完全建立处理不同危机事件之间的协调机制。在公共危机的应对方法上,政府有关部门由于“责权利”等诸多因素,“金字塔”式的行政权力结构使得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往往采取上级拍板的处理模式,即事件发生后先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报告,上级部门和领导在了解情况后拍板如何处理。相对而言,美国等发达国家应对公共危机的方法则更为科学。美国政府于 1979 年成立了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直接向总统负责,报告并处理灾情。多年来,该机构已发展起一整套“综合应急管理系统”,以应对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天灾人祸。“9.11”事件发生后,该系统迅速启动,美国联邦政府的核心应对部门和相关支援部门都迅捷有序地采取措施全力开展救难工作,相互交织却有机协同,把恐怖袭击的伤害降到了最低限度。由此可见,科学的应对方法和策略是化解危机的关键。一旦多种危机事件并发,危机应对方法的不科学则可能会使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政策不能很好地得以贯彻实施,从而导致政府处理紧急事务的效率低下。(4)危机事后恢复不力
在危机事后的处理阶段,政府一方面需要妥善应对有关政治影响、经济损失等恢复性问题。另一方面还需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修正组织的日常决策和应急处理系统,因此需要一个完善的恢复机制。而现阶段,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缺位”状态,危机的事后恢复多依靠单方面的国家财政,缺乏多渠道多方式的恢复动员机制。除此之外,危机决策处理的事后校正机制也不够健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严重缺乏公共危机管理意识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建立健全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基本前提应该是转变观念。我国危机管理的宏观机制是非常欠 缺的,究其原因,就是认识不足。尽管在以往的种种公共危机中,我国政府采取了必要措施 而从容度过,表现出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胆略和智慧,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在平时,在于预 防,而不在于出现了危机之后的力挽狂澜。出现了危机之后再去应对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 的方面是建立起危机预防应对机制。我们现在对一些事故,比如煤炭瓦斯爆炸、空难等有安 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条列,平时加强防范工作,出了事故以后可以根据条例确定相应的责任,对事故的定性和处理有一套方法,但是,更加宏观的、系统的危机管理却没有提高到应有的 水平。
(2)缺乏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机构
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缺乏协调,效率低下。我国政府体制由于政府职能没有划 分清楚,许多事项管理上条块分割严重。在这种制度下,地方政府也很难协调各个部委、党、政、军系统关系。从整个体制上看,在危机时刻对一些重大事项谁负责、对谁负责的问题,谁也搞不清楚。即便中央政府下令,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也可能难以有效协调——大家基本 上都是各行其是。遇到非典之类特殊危机事件,更缺乏足够的处理和应变能力。这是不负责 任的体制、效率低下的体制、缺乏责任心的体制。国家行政学院杜钢建教授将目前政府管理 体制的弊端概括为: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3)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及媒体舆论的引导、沟通和监督作用发挥失效
当前,我国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有关危机事件的新闻宣传,必须掌握适度的分寸,以 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媒体向公众提供正确的信息,这是处理危机事件和其他社会热点问 题的有效手段。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主动采取积极的应 对措施,建立快速通报事件真相和工作进展的新闻发布渠道,尤其是通过主流媒体,组织正 面报道,及时向社会发布真实信息,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
媒体舆论的引导、沟通和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往往伴 随着种种小道信息的不断扩散。要使公众在众多信息中接受主流媒体信息,关键在于提高主 流媒体所刊发内容的公信度。我们应注意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舆情和社会心态,根据突发 事件的特点和群众思想反映,着眼于正面引导,加大正面报道力度,认真做好有针对性的宣 传教育工作,并提供最便捷畅通的传播渠道,让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通过主流媒体在最短 时间、最大范围内得以公开。同时,通过揭露谣言,澄清事实,解疑释惑,使因谣言造成混 乱被迅速制止,事态尽快平息。
(4)法治缺失
从南方雪灾、三鹿奶粉事件、玉树地震等一系列突发性公共事件可以看出,我国在公共 危机管理方面存在法治缺失。首先,在立法方面,缺乏一部统一的规定各种危机事件的“紧 急状态法”。为了有效应对各种危机事件,世界各国首要开展的工作就是制定相关法律,统 一规定各国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职权和职责,确定依法对抗紧急状态和危机情境的法治 原则。我国先后制定了《戒严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防洪法》和《消防法》 等,这些法律所规定的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不统一,每个单行的法律只能适用于一种紧急状态,一旦紧急状态产生的原因复杂,就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紧急状态下的指挥机制。其次,在危机 处理期间,依法行政有待加强。无论正常状态下,还是危机状态下,政府行为法制化和依法 行政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应变能力和行政管理的权威性、主动性,以及对社会整体资源的统一调配能力,不只是政府自发性的反应,同时也是法律规 范与授权的结果。否则即使措施再完备,也难保不出重大问题。最后,如何防止在危急状态 下公共政策侵害公民权利,如何进行有效监督也都是今后在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时需要 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完善我国危机管理体制的对策思考(1)增强危机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钱治病”。政府进行危机管理,不只是要在危机发生以后作出迅速反应和对危机局势进行严格控制,更 为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树立起较强的危机感和危机意识。它要求公共决策者要居安思 危,在和平、稳定时期要从战略的、长远的角度出发,预先考虑到社会可能面临的紧急状态 和潜在的危机因素,在物质和心理上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预先制定危机预案,以防在危机 发生时不知所措。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危机等相关知识的研究和信息的 收集,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信息处理机制。在危机发生之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按照先前制 定的危机预案,从容主动地应对危机。做好危机的识别和监控工作,将危机的发生视为常态,工作不仅要围绕危机本身来准备,还要加强对可能引发危机的相关因素的重视。(2)建立处置危机的权威机构和相关体制,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性
危机管理是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的共同责任。把危机管理的职能整合到各级政府和 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能体系之中、整合到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是十分必要 的。但是考虑到危机管理需要统一的领导、统一的指挥,考虑到危机管理需要协调和调动各 种资源和力量,考虑到危机管理需要常态的管理战略、政策和机制,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 调的危机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
(3)完善信息机制
当社会发生重大危机时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秩序受到威胁,心理上出现紧张、焦 虑甚至恐慌是自然反应。而对事件真相的模糊认知正是引发此种消极心理反应的导火索。提 高危机应对的能力,从完善信息方面来说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信息的公 开度和透明度。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是制止流言甚至谣言的最有效方式。知情权是公民重要的 程序性权利。政府可以通过新闻发言制度、通过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和网络向民众发布危机信息,让他们了解到危机的到来并没有造成政府的混乱,政府还是在正常的运转 和积极应对,同时也可以防止不正确的信息通过不正常的渠道传播,造成民众的猜疑甚至是 对政府的不信任。2007 年我国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信息的公开化提供了法律上 的保障,2008 年 5 月 12 日发生的汶川地震凸显了政府信息的公开与透明,使得广大民众对
政府更加信任,万众一心,共同应对灾难。其次,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危机具有突发性、多 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如果按照传统行政内部沟通渠道,层层上报落实,会贻误时机。因此 设立危机沟通的绿色通道是极为必要的。在危机发生时,危机发生地可以不受行政层级的约 束,直接将信息传输到高级决策层,决策层再通过这个通道将危机处理的原则、办法下达给 危机发生地。这样就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信息传播,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4)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首先,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在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里,危机带来的影响是广 泛的,威胁的是全社会的利益。虽然政府因其责任和能力,应成为危机应对的主导力量,但 认为应对危机只是政府的事是不明智的。政府已经被证明不是万能的,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政府要治理好公共危机是不可想象的。面对危机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要 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积极发展社会基层自治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在 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一种新的完善的体制尚未建立起来,一个成熟的 市民社会还未形成,城乡基层自治力量十分薄弱,这使危机应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加强城乡社会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十分迫切。在城市要加强社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在农 村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第二,积极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 一种重要组织,在很多方面和政府形成优势互补,在危机管理中大有作为。长期以来,我国 政府对社会公共事业大包大揽,结果使非营利组织对政府依赖过度,从而影响了非营利组织 的正常发展。为此,政府应该从一些不必要的社会领域中退出来,大力鼓励非营利组织的发 展,尽快建立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机制。第三,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发挥外部智囊的 作用。
结
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纷繁复杂的 环境中,发展的机遇可能平地而生,而灾祸也可能从天而降。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和非传统 的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使我们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增强危机意识;建立处置危机的权威机构和相关体制,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性;完善信息机制和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修正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防止出现虚假治理,这对于我国成功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和危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我国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范文)
我国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
一、总体情况。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事权均以地方为主。总体看,已经形成中央、省、地、县四级较为健全的公路管理体系,基本模式是: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公路工作,主要从事法律法规、宏观政策、国道规划、技术标准和业务上指导各地的公路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交通运输厅(局、委),负责辖区内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具体管理工作由交通运输厅(局、委)下设的公路局(处)、高速公路管理局等机构负责。各地市以下机构基本与省级机构对应设置,地市级、县级政府设交通运输局,在地市级交通运输局下设公路总段(局、分局、处)。县级设公路段(局、分局、站)。部分乡镇政府还设有交通运输管理站(所),业务上接受县交通运输局领导。
二、国省干线公路的管理体制。国道和省道(不包括高速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的事权均以地方为主,但是各省的管理体制差别较大。按照省、地市与县公路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全国有三种形式:
一是条条模式。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直接负责国道、省道及部分重要县道的建设、养护和其他管理。地市公路总段(局、分局、处)、县公路段(局、分局、站)的人、财、物由省公路局实行垂直管理。县乡道路以地(市)交通运输局为主实施规划、设计、建设和养护管理,省公路局给予技术指导和一定的资金补助。
二是块块模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只是在业务上对各地市公路管理机构实施归口管理和指导。地市公路管理机构的人、财、物均在地方政府,受各地市交通运输局管理。地市以下的公路管理体制由各地市人民政府确定,一般来说包括两种,即地市以下垂直管理和条块结合管理。
三是条块结合模式。一般是省公路管理部门将国省干线公路的管理下放到地市,但计划、财权在省公路管理机构。地市公路管理部门的包括人事权在内的行政领导归属当地政府。县乡公路仍由地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根据地市公路管理机构与县公路管理机构的关系,又可分为两种管理模式:其一,地市公路管理机构对县公路管理机构实施计划、财权的管理,人事权则归属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其二,地市公路管理机构对县公路管理机构的人、财、物实行垂直管理。
三、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是伴随着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5]的竣工通车相应产生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国家的政策、法规、措施密切相关。在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政策的指导下,高速公路建设筹资方式由单纯依靠政府投资,逐步发展到政策筹资和社会融资,从单一的公路规费、专项基金发展到利用银行贷款、向社会发行债券、股票和有偿转让公路收费权以及利用外资等多元化、多样化的格局,建立并坚持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有效地缓解了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状况,推动了全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于1992年3月印发了《关于交通部门在道路上设置检查站及高速公路管理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2〕16号),通知指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正在起步阶段,如何管好高速公路,需要有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因此,各地对高速公路管理的组织机构形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暂不作全国统一规定。”根据通知要求,部分省(区、市)在高速公路管理方面进行了改革试验,从最初的路段建设指挥部,到高速公路管理局,到高速公路路段公司,再到今天比较普遍的高速公路集团公司,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呈现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的模式呈现多样化,各省之间不完全相同,同一省份也存在多种形式。目前主要呈现以国有公路集团公司和高速公路管理局为主体,以非国有公司和上市公司为补充,多种模式并存的发展态势。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组建省政府授权并直接领导的国有独资或控股性质的高速公路总公司。这种模式下的高速公路总公司一般归省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直属省政府领导,省交通运输厅及其下属的行政管理机构依法负责高速公路的行业管理。二是组建由省交通运输厅领导的高速公路融资实体。省交通运输厅从融资角度将辖区内高速公路予以整合,成立独资或控股的高速公路总公司。三是组建事业性质的高速公路管理局或者其它类似实体的事业机构。这种管理模式下,省交通运输厅下设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对高速公路进行管理,高管局根据路段下设高速公路管理处,全面负责收费、经营、养护、路政和其它管理工作;其余路段由企业负责经营,高管局负责行业管理。目前多数省份实行“一厅两局”形式,即单独成立与现有普通公路管理局并列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此外,以转让经营权、BOT、TOT为代表的特许经营模式,例如某些高速公路路段由非国有独资或控股的民营、外资股份公司管理,另一些由经股份制改造并在资本市场上市的公众公司管理等,也成为以上三种模式的有益补充。
四、农村公路的管理体制(县道、乡道、村道的管理体制)。依据《公路法》,公路依据行政等级划分包括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公路法》第八条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长期以来,农村公路中的部分县、乡道公路(原来省管)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一起由地市、县公路管理部门代管,其余县道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由市、县政府负责,乡道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由乡镇政府负责。有些省份为了加强对农村公路的行业管理,在省公路机构专门设立农村公路管理处(科)或称地方道路管理处(科)。尽管我国村道总里程在公路网中占了很大比重,但是由于《公路法》颁发时没有明确其身份,村道主要还是由村委会负责建设,养护工作局限于群众突击和季节性养护,路政管理也基本未开展。200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国办发〔2005〕49号),明确指出,县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养护工作;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由县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这一文件是对《公路法》补充解释,也是体现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公路管理原则。目前,依据农村公路管理的职责划分和相应机构的设置情况,全国县、乡、村公路管理的模式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方面,按照县道是否部分上收管理分为两大类,一些省份将县道中的一些重要线路与干线公路一起公路管理机构养护、管理,例如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另一方面,按照农村公路是否单独设立管理机构分为两大类,一些省份市、县两级的公路管理机构有两套,分别负责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这种两套机构并行设置的省份包括安徽、江西、陕西、新疆、内蒙等。随着国办发〔2005〕49号文件的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出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农村公路管养职责。由于农村公路中村道的里程多,有些省份为了落实基层管理单位,在乡镇一级也设立了专门的公路管理机构,例如浙江嘉兴等市设立“乡公路管理站”,相关人员纳入乡镇事业编制,业务上接受县公路管理机构的指导。
第三篇:我国公共伦理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
一、我国公共伦理现状
1.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我国传统伦理观念造成了公共伦理观念缺失的思想和意识困境。一直以来, 主流文化观念对公与私的关系缺乏辩证认识, 具体表现在以公私对立、崇公抑私、公私两无为典型的公私关系的错误定位, 以重个人修养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私德关系而忽视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公德关系为典型的公共道德的理解偏差, 以私人关系的亲情伦理被泛化为整个社会的存在方式、符合情理而不合法理、送礼文化、礼深情重等为典型的公共伦理的理性缺失和以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文化导致的权力崇拜、与世无争为典型的公民参政意识的淡漠。
二、我国公共伦理问题
1.缺乏强制性制度约束力量的保障。
2.把“情”摆在首位,然后才是“理”、“法”。并且将官员个人道德修养看作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但是单纯的依赖个人修养,是不能达到重塑良好人格这一目的的。
3.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进行公共伦理建设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导致社会伦理道德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管理人员会有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冲动,败坏了社会的伦理道德环境,弱化了社会舆论力量。
三、我国公共伦理问题成因
1.社会上对于伦理问题尤其是公共管理伦理重视不够, 理论界对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伦理规范缺乏深入、系统、透彻的研究,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善、公平、正义等伦理范围缺乏可操作的、具体的解释, 这就导致了实践中伦理建设的具体目标不明确。
2.一些公共管理组织以赢利性组织的伦理规范进行员工选聘和管理, 处理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不仅导致了公共管理伦理水平的下降, 降低了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同时还激化了社会矛盾, 有的公共管理组织甚至以亲情伦理、教育伦理和职业伦理教育替代了公共管理伦理教育, 使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
3.伦理教育公益性特点不明显, 政府有关部门、大众传播媒体在这一领域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 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受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驱使的现象较为严重;
4.伦理教育体系不健全, 公共伦理范畴概念不明确、缺乏导向性和实践性, 教育内容陈旧, 体系不科学, 方法简单、手段落后,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仍在沿用传统社会道德伦理指导现阶段公共管理者行为;
四、对我国公共伦理建设的思考
1.推进公共伦理制度的法律化
公共伦理立法,是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道德良心作为软件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等硬件系统的功能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再好的道德体系也很难对社会产生现实的影响。
2.加强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
政务公开制度是实现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的有力途径。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可以确保政府机关时刻处于社会监督之下。唯其如此,才能防止权力滥用,及时有效地消除腐败,增强人民对国家政权的信赖,巩固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保证党
3.构建公共伦理制度建设的专门机构
对于违反公共伦理规范的公务员予以严肃惩处,是使公务员遵守公共伦理规范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强化公共伦理规范的执法监督,设立专门的行政伦理机关,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其职责和权限,负责对公务员从政道德行为进行监督并对违反从政道德行为进行惩处。
第四篇:广告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广告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摘要】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已是遍地开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然而在这比比皆是的广告中,虚假广告也随处可见,让消费者对媒体产生了信任危机。与广告相关的法规出台了很多,却在实践中遇到了不少尴尬,面对层出不穷的违法广告,社会在呼吁:广告法规,你何时对媒体动真的?
【关键词】广告管理体质 现状 存在问题
一、我国广告管理体制现状
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广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了保证广告界秩序的正常运行,保证广告业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健全广告管理体制。我国广告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内容:
(一)、广告监管体制
1.形成多层次的法制体制。有基本法(《广告法》)、地方性规定、行业规章、政策性文件等等;
2.从法律内容看,已基本构成广而全的法制体系。形成了商业广告为主体,兼融社会类、公共类广告的多方位调整对象,从多方面对广告进行规范;
3.从法律性质看,已基本形成多角度的法制体系,包括程序性规定(《户外广告管理登记》)、限制性规定(《酒类广告管理办法》)、政策性规定(《关于加快广告业发展的规划纲要》)。
不同的法律从不同角度对同一行为作出规定,形成竞合关系。所有涉及广告管理的,均应首先适用《广告法》,这是在广告管理活动中应掌握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是由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自发成立的民间行业组织,通过自行制定的广告行业自律章程、制度、工作守则、职责公约和会员守则等,对自身从事的广告活动进行自我约束、自我限制、自我协调和管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的要求。
中国广告协会成立于1983年,是经民政部批准登记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广告行业组织,其办事机构是国家工商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广告协会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指导下,按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对广告行业进行指导、协调、服务、监督。
(三)、社会监督
广告的社会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消费者对虚假违法广告向广告监管机关或者消费者保护组织投诉举报;其二,新闻媒体对虚假违法广告的舆论监督;其三,社会公众监督。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其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主要是揭露曝光虚假违法广告,把违法广告的伎俩和意图公之于众,对虚假违法广告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然而,由于体制的问题,中国消费者保护组织还远没有发挥其潜在的威力。作为广告发布者的新闻媒体往往为了自身利益,对虚假违法广告不仅视而不见,甚至串行合谋,置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于不顾,更放弃了对广告活动的监督之责。再加上,中国公民的消费维权意识不够强。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国广告的社会监督严重不足。
在我国的广告监管体系中,工商行政机关既是广告监管的主导机关,又担负着指导广告行业发展的职责。与行政力量在广告监管中的强势地位和作用相比,我国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明显薄弱。作为行业自律组织的广告协会,作为社会监督组织的消费者协会和新闻媒体,以及广大消费者和公民,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对广告活动的监督管理。
二、广告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广告管理体制简言之就是对广告业进行管理的体系与制度,进一步讲就是指对广告业进行管理的主体层次及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制度、原则、方法等。综观世界各国.特别是市场经济国度对广告业管理的主体层次不外乎三层,即国家对广告业的管理(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组织对广告业的管理以及社会群众性监督组织对广告业的管理。广告行政管理是国家通过国家机关利用政权的力量对广告事务进行的管理,旨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行业自律是广告业成员自己组织起来,对本行业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行为,旨在协调本行业自身内部矛盾.促进本行业发展;社会群众性监督管理,则是全社会成员自己组织起来形成对广告业的广泛群众监督,旨在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我国广告业的管理体系也是从这几个方面构架的,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
(一)就整个管理体系而言,各环节力量分布不平衡.配合性差
尽管我国广告管理具备行政管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个层次,但在我国广告管理实践中.后两者发挥的作用甚微。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广告管理基本上是单一的行政管理。而且主要是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广告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的。这种单一管理体制给广告业管理带来如下弊端:
1、管理效率低下。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广告经营单位已达7万多户.专业广告公司4万多家.从业人员64万多人。而我国的广告专管人员只有几千人,这与庞大的管理对象是很不相称的。广告管理部门对广告业事务的处理不免挂一漏万,对整个广告业的质量和发展问题顾及甚少。因此,其管理显得无力度,也难深人。再加之一些地方基层工商所的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使管理工作更难以铺开。
2、灵活性差。我国是一个拥有近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幅员十分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文化素质与民族风情也有很大的差异。而广告本身不仅是一种经济事务.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这就使得广告在不同地区应当体现各自不同的特色。在一些地方是禁止的现象,而在另一些地方则可能是允许的。这就要求广告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时应当因地制宜。但是由于我们管理体制的单一性使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决策部门制定的政策与法规是针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作为执行部门其管理主要是依据决策部门的文件,这种上令下行的必然结果导致管理古板,缺乏灵活性。
(二)广告行政管理的力度不够
就广告行政主管部门自身而言.在处理违法案件时,没有力度.也使管理显得脆弱,缺乏权威性,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这方面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缺乏必要的手段。一些广告违法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广告主管部门而言,缺乏必要手段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比如说我们管理部门对违法者有罚款的权利,但没有冻结其银行存款权,这就使违法者有可能有机会抽逃非法款项,化整为零.使处罚难以实现,这样管理就难奏效。
2、与其它部门的权力交叉问题。尽管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目前实现了省以下垂直.但工商工作仍不能完全脱离地方政府的约束,而且还要处理好与同级其他行政部门的协调工作。这样使许多地方工商机关履行职权时独立性差,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工作开展难度比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地方政府不正当干预。在我国财政包干的分灶体制下,许多地方政府缺乏全局观念,为本地区经济利益.大量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特别是在流通环节,一方面限制外地商品在本地自由流通;另一方面又不惜采取非法手段推销本地劣质商品,虚假违法广告行为得到地方政府的默许.致使工商机关处于两难境地。第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配合不力。广告业是一个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连接各个部门的纽带,广告业的正常发展需要许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管理。但目前在广告管理过程中,其它行政部门缺乏强有力的支持与配合,甚至干涉工商部门的工作,致使工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业务繁重.效果不佳。比如对户外广告的管理,需要城建、卫生、环保、变通等部门与工商机关共同参与管理,分工协作。其中工商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维护广告的合法性、真实性等;至于设置位置、卫生状况等则应当是其它部门的职责。但在许多地方工商部对这些琐碎的工作必须一揽无余,致使出现了卫生大检查时,工商部门全体出动打扫卫生的场面。
另外.一些行业主管部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庇护下属单位的违法行为,使工商部门无法开展正常工作。一些大的新闻媒介单位因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显赫位置.使工商部门在处理其广告事宜时不得不慎之又慎。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大众传播事业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我们也看到一种现象,就是新闻单位的权利在无形地膨胀。于是出现了在经济纠纷中受害人屡屡求助于新闻单位的怪事.其中包括许多虚假广告的受害人。这一方面说明了工商部门广告管理不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政企、政
事不分的现象仍很严重。作为广告经营单位的新闻单位无论位置如何优越,都应当无条件接受工商部门的监督管理.并应配合工商部门开展好广告审查工作以及广告宣传工作。
(三)行业自律组织不成熟
广告业自律是指广告业成员自己组织起来对本行业成员的经营活动进行的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自我完善的行为。行业自律组织一般是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最典型的是行会组织。我国最主要的广告业自律组织是中国广告协会以及地方广告协会;专业广告协会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由于我国广告业发展时间比较短.我国广告业自律组织不是在该行业发展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而是由政府牵头成立的。就中国广告协会和地方广告协会而言,目前实质上是国家工商局和地方工商局的一个附属部门。广告协会的工作只是工商机关广告管理部门工作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其职责是非常不明确的,独立性差。它缺乏行业自律组织天然的特质。所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有效的广告业自律组织,广告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徒有虚名。
(四)缺乏广泛的社会监督力量
社会各界对广告业及其有关经营活动的监督均可称之为对广告的社会监督管理。在我国发挥这方面作用的是中国消费者协会。但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职责是非常广泛的,它不是广告业专门的监督组织。因此它和广告主管部门的具体广告管理工作缺乏密切配合.在对广告业的监督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从这方面讲.我国也没有真正有效的广告社会监督组织。
【参考文献】
1.苗杰 现代广告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012-2016年中国平面媒体广告市场发展潜力研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中商经济研究院 2012(3)
3.郭晓云 中国广告业的管理制度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4.郭晓云 甘肃省广告管理的规章制度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2)
第五篇:我国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相关问题浅析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
我国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相关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和市场经济深层次变革,许多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可能引发各种危机的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增加,危机的危害程度大大提高。如何有效、及时、和平地处理突发性危机事件,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我国城市政府应当尽快建立一体化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汲取国内外应急管理建设的经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强化全社会协作能力,使城市更好地防御危机。关键词:城市应急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对影响城市各项功能正常发挥、危害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各种破坏城市公共安全的威胁因素起到预警、制约以至根除的作用,其作用是保障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并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成为现代城市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者认为,应急管理的对象一般被统称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指的是公民的生命、身体或者财产遭受到重大的威胁和破坏,或者出现非常可怕的紧急事态。其范围涵盖大规模的自然危机、重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由于它们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因而也被称为公共危机。当前,中国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还处于由单一灾种、单一防范的防灾模式向综合管理的防灾模式转变的时期,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综合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非典”事件、2008年年初南方诸省冻雨雪灾的出现及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汶川为震中的7.8级大地震更是暴露了中国现行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弊端。
一、中国城市建立新型危机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建立有效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是城市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各类危机损失几乎占到全球损失的25%,其中有近4/5的危机损失发生在城市及社区中。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城市将进入一个“突发事件高发期”。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
2.中国城市存在大量的突发事件的风险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
中国的城市当前具有数量巨大的地下管线和高楼,一旦发生危机,将会出现巨大的损失。此外,各个城市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公共设施事故及火灾等环境灾害和人为事故也越来越频繁,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所以非常有必要建立综合的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以便有效预防和抵御突发事件。
3.突发事件的特性决定了必须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
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对城市应急管理的要求。突发事件是城市安全受威胁的主要因素,它们既可能独立生成威胁城市安全的危机事件,也可以通过共同、交互作用,对城市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危机事件往往不是独立的,初级事故和事件可以诱发次级危机。像上海、北京等现代超大城市,构成其生命线系统的路网、水网、管线网错综交织,一旦发生事故,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建立成熟的、完善的、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有助于及时发现与确定公共危机事件,实施全局预警并采取措施,唯有如此,方能把城市的整体损失压制到最低点。
二、中国城市传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中国城市传统应急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危机处理而不是危机管理概念之上的
危机处理主要侧重于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应对,是一种传统的抗灾救灾观念。其过程更多地放在从危机发生到结果的处理上,其体制特征是消极被动的反应。一场典型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程序是:媒体曝光——领导人视察与批示、慰问受灾者、许诺不惜一切代价就任——对伤亡者进行抚恤、处理责任人——要求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种思维方式侧重于结果的处理,政府部门好像是消防队,那里着火那里救援。实践表明,此种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体系在避免重蹈覆辙的努力方面常常是事倍功半的甚至是无效益的。煤矿事故接二连三地发生就是最好的注脚。危机管理则与之相反,它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有目的地采取的对危机施加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具有计划性和持续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试图在一个更加宽广的时空范围内将危机所导致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乃至消灭危机于萌芽之中。侧重于预防是此种体制的重要特征,追根溯源、标本兼治、以本为主是其追求的明确目标。
2.中国城市传统应急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分散而不是综合的管理基础之上的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
在中国城市传统应急管理体系中,危机的管理是分在灾种、按部门进行的,这种体系设计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各种危机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因此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也是国外各国普遍的做法。然而,接下来的问题在于怎样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减灾抗灾工作,特别是当一种危机引发其他危机发生时,此种条条式的管理体系及暴露出其不足。譬如地震危机就是一种典型的综合性危机,同时还牵连到消防、环境、公安及卫生等部门。所以,地震危机的防治无论是事前,还是事中、事后,都需要统筹兼顾,予以全盘考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危机管理的一个主要经验就是专业分工与综合协调同时兼顾。基于危机管理属于一种非常态的管理,各国的危机管理体系趋向于集中统一。设立一个专门的协调性综合防灾减灾部门成为各国普遍的做法。中国城市传统应急管理体系不可避免地存在三个问题:其一,难以对危机作系统的研究和计划。中国城市的危机统计信息非常分散,在统计年鉴中只有交通事故和火灾统计信息,其他危机信息则没有。其二,防灾减灾资源分散,难以做到有效的整合。其三,协调成本大,有可能导致反应滞后。
整体来看,中国城市在公共危机的应对方面一直缺乏整体的考量,缺乏从公共政策和法律的层面对危机作综合的考虑,较多地是从部门与技术角度出发来应对各种危机。这种危机意识的一个明显的结果就是,多是行政官员、工程学专家、技术专家、自然科学家参与各种危机的应对,而行政学家、法学家与社会学家很少能够参与危机的应对,达不到集思广益、兼听则明的效果,反而容易陷入偏听则暗的窠臼。中国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完善亟需理念的更新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当前我们必须肯定危机管理中的非技术因素、非工程因素与技术因素、工程因素具有一样的重要性,在特殊的情况下甚至更重要。正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社会对危机的承受力是通过基本政策的决策而获得的,而不是一个技术性操作问题,具体操作不具备这种功效„„所有的防洪减灾研究应当遵循社会学和行政学项目优先的原则,重点研究和评估以往的政策和措施,以完善和指导今后的政策行为。只有具备了这种正确的认知,才能够克服城市传统应急管理体系的缺陷,进而确立起新型的现代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3.中国城市传统应急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动员行政而不是法治行政基础之上的
这里所说的动员行政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政府成立临时指挥部或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
者办公室,通过行政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全社会齐动员,相信人多力量大,搞人海战术。虽然这种体系从表面上看有收效快和效率高的特点,但是从成本——效益角度来分析,最后会发觉付出的代价却是相当高昂的。其原因有三:其一,这种动员体系常常是以打乱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为前提的。其二,这种动员体系的许多做法缺乏法律凭据,依法行政在公共危机时期成为一句空话,违法行政倒成为普遍的做法。在中国愈来愈重视依法行政的今天,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现行的动员体系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其三,临时指挥或领导机构的临时性不仅与依法行政原则相抵牾,而且难以使防灾减灾工作具备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4.中国城市传统应急管理体系是建于政府独揽而不是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的基础之上的
在中国城市传统应急管理体系中,政府部门是唯一的处理公共危机的主体。危机处理服务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其供应方只有政府,广大的社会民众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相当多的人士往往认为,应对与处理危机只是政府的义务,这样危机一发生,一切就依靠政府。更为关键的是,原来体系下的诸多努力也主要是从政府角度着眼。政府努力到何种程度,危机就处理到何种程度。以这种社会心理为基础建立起的危机应对机系常常导致政府疲于奔命、捉襟见肘、不堪重负,而普通民众的防灾救灾意识往往相当薄弱,更谈不上积极的、主动的、有效的防灾救灾减灾的行动了。
中国城市传统应急管理体系妨碍了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只依靠政府本身就是对政府不现实的预期假定。现代公共管理研究与实践达成的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政府能力的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就愈发显著。有鉴于此,在国外的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之外的非政府组织相当活跃。譬如,在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中,非营利组织快速、有效和灵活机动的救援行动与政府动作迟缓的救援行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给日本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不仅组织自愿者,实际参与到防灾减灾中来,而且就危机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展开研究,向政府部门献计献策,并向社会民众提供基本的危机信息和自救互救意识。社区、学校、工商企业都被要求制定相应的应对危机的预案。家庭与个人也要对各种危机有所准备。所以,政府的危机管理是以科学化与民主化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
为根基的。与此相比,中国的城市危机管理还比较滞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数量很少,质量又不高,其影响也非常有限。虽然有专家顾问团的存在,但是中国的政府咨询制度还很不完善,对涉及危机管理的一些重大问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世界上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没有被应用于城市公共危机应对上来。
三、完善我国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对策
1.强化危机管理意识
全社会要加强危机管理教育,树立居安思危意识。在我国,人们的危机管理意识薄弱,加强危机管理意识,进行危机管理知识的普及教育势在必行。而进行此方面知识的普及就必须充分利用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特点,开展全网式的危机管理教育学习。在我国城市中,社区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单位,我们应充分利用社区来宣传危机管理的相关知识,真正从基础做起,加强居民的危机管理意识。而不仅仅是空喊口号,要把危机管理真正的落到实处。这样,更有利于危机管理知识的普及,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
2.建立危机管理的核心机构,尤其是建立常设性机构
危机管理需要专门的知识和能力,需要能够适时的预警危机并在危机环境下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因此,政府需要建立专门的由各个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合作的危机管理核心机构,赋予其专门的权力并提供充足的资源。在政府组织的各个层级形成包括政府各个部门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协调联动系统,由此来收集社会预警信息,判断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在危机来临时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在危机管理中的活动以共同应对危机。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在1979年就成立了联邦突发事件管理局,它的职责是运用各种减缓、预防和恢复等手段管理各种人为的和自然的危机,在危机爆发时,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包括终止法律、中断交通、甚至在必要时逮捕和拘留公民。它使国家处在“有准备的状态”下,能够在全局的高度对危机进行处理。
3.建立危机管理信息咨询和预警机制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搞好网络信息建设。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和汇总各方面的信息,利用专业人员对各种危机情况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可能发生的各种重大危机,并针对具体情况,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设计方案和处理程序;对危机处理的过程进行各方面的监督;评估和总结危机造成的影响和处理危机中的经验等。这样在面对危机时,公众就可以及时了解各方面的防范措施,及时进行自救,政府也可以及时地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危机的扩大。例如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主要危机管理部门是联邦应急管理署,属国防部管辖,负责全国性的危机管理事务。该署设有全国危机应急管理学院,主要从事研究和培训工作,并承担全国危机计划的制订。同时,要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法律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各自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地方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因此各级政府要建立一个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体系,构筑一个完整的应急通讯、信息传输网络,以便于及时指挥调度、上下沟通,缩小决策与执行间的时间差异,确保重要决策在第一线迅速得到贯彻落实。
4.加大社会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在信息化时代,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信息,有利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利于形成抗击危机的良好氛围。“非典”让我们认识到了信息的极端重要性。“非典”危机的教训在于,初始阶段,透明度不够,导致决策层和公众对于危机严重性及其危害性的误判,不仅延误了战机,而且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声誉。4月20日之后,政府增加了关于 “非典”危机程度、危机处理和控制等方面的透明度。这不仅增强了公众的防范意识,消除了不必要的社会恐慌,而且还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度和国际形象。因此,政府要善于运用合理的方式来公布和澄清重大问题,加大社会透明度。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因此,人民群众有权了解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情况以及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只有在第一时间向人民公告,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了解已经发生的有关国家大事、地区大事,以及正在采取措施和要做的重大事情。及时和人民进行沟通,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增加人们群众对突发事件的了解,有助于人民群众及时从危机事件的冲击中恢复到正常状态,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危机,同时也有利于配合政府开展相关工作,减小危机事件的危害性。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 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34.[2] 魏礼群.中国应急管理报告(2010)[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11.[3 马凯.加强交流合作提高应急能力[J].中国应急管理,2010,(7).[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 姜平.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应急管理规律研究[J].理论探讨,2010,(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44.[7] 马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应急管理工作[J].中国应急管理,2009,(1).[8] 苏刚,王希志,吴新叶.关于常州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