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公选案例分析(新)
【2011年公选案例分析】怎样看当前领导干部的十大纠结?
生活百味杂陈,工作纷繁复杂,在理论与实践、知道与做到、对错与利弊、大事与小事、规则与创新、个人与组织、做事与做官、动机与结果、本色与角色、本能与境界之间,领导干部经常面对诸多的选择与顾虑,面对两难甚至多难困境,纠结在所难免。
理论与实践
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又指导实践。离开实践,理论是无源之水,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则具有盲目性。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是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执政兴国的一大法宝。但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容易,有时逻辑严密、说理充分的理论,遇到丰富的、鲜活的实践,显得苍白无力,而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却找不到理论依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个过程。领导干部用理论武装头脑,可以使自己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每到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特别强调理论武装全党。但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一事当前,一味翻“本本”,找“条条”,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是教条主义,会贻误大事。毛泽东说,教条主义者如同“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理论和实践往往不合拍。对实践进行总结、升华的理论滞后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理论超前于实践。这必然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困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找准结合点,即用传统理论、经典理论解决常规问题,用创新理论成果解决新问题。
知道与做到
领导干部要“知道”,包括知道理论、规则、程序、方法等,这些都是“做到”的条件,但具备了条件,不等于做好了工作。领导干部经常会陷入“知道”却“做不到”的苦恼。
“知道”和“做到”之间不能划等号。知道该做什么和真正做到之间需要有积极的态度和高强的能力。没有积极态度,就算有能力,“知道”也“做不到”。但如果没有能力,即使态度好,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知道“不该做什么”和真正做到“不该做的事不做”之间需要品德、修养,需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领导干部需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种种诱惑面前,拒腐蚀,清正廉洁。
对错与利弊
由于时空的转换,是非对错的观念和标准也会发生变化,领导干部要迅速适应环境,把握时代特点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正确地做出判断和抉择。但并不是“对的事就做,错的事就不做”,有时,在某种领导情境中,很可能对的事不能做,错的事不能不做。
是非对错具有主观性、相对性。主观上认为对的事,客观实践可能证明是错的,反之亦然。时间、空间变了,是非对错的标准也会跟着变。如果坚持“对的事就做,不对的事不做”,领导干部经常会无所适从,甚至会做错误的事。有时还会出现自己认为做的事是对的,但实际上却后果严重、代价巨大。
利弊可以计算,具有可操作性。所以,领导干部在进行行为选择、重大决策时,不仅要明是非,更要讲利弊。当然,利弊大小的计算是针对人民、针对公共利益而言的。这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大格局,站在全局想问题,立足局部做事情。
对与错、是与非,就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而言,没有现成的判断标准,众说纷纭。领导干部就要权衡利弊,作出决策,至于是非,留待历史评说、人民评说。邓小平曾经说,对新生事物“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
大事与小事
领导干部要做大事。“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庸官、不得人心的官不是不干事,很多情况下是日以继夜地做了下属该做的小事,结果让下属没事干,让组织的工作没有秩序、没有效率。
领导干部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但领导干部做小事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放手而不撒手,指导下属做好每一件小事,既保证大事做成,又使自己有更多的精力谋划大事。
领导干部要把握大事小事的衡量标准。否则,可能会把大事当小事忽视了,耽误大事或错过时机,也可能会把小事当大事抓,结果本未倒置了,导致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大事小事都是相对于实现目标的关联度而言的。如果是与“为实现目标创造条件、扫除障碍”这类工作的关联度大的事,就是大事,反之就是小事。创新与规则
创新主要表现为原来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原来有的要素重新组合。创新成本高、代价大,并且结果不可预知,无法准确预期,是极其昂贵的游戏,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却是一个组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能不玩的游戏。由于对新问题的处理和非常规工作的完成,没有现成的规则,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但是,创新经常需要打破规则,而在民主法治的社会中,规则是保持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的稳定与秩序的基本要素,遵守规则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既要创新又要遵守规则,要求领导干部厘清创新和遵守规则的前提条件。创新理念应该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需要创新。常态组织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常规性的,因此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必然强调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依赖规则、程序,强调按部就班。
坚持规则管理还是大胆创新取决于不同的工作与工作的不同阶段。面对新问题,要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就必须创新,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必须遵守规则以保持工作的秩序与效率。应该强调指出,规则管理时要求创新和应该创新时要求规则管理、按部就班,都会使组织发生混乱、付出代价。
个人与组织
领导干部个人的能力不突出,有时可能会导致武大郎开店,甚至会使组织患上侏儒症,有时可能会使组织由于缺乏领导权威、缺乏领导核心而造成组织的散乱和无凝聚力。因此,在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诸多素质中,能力虽然是其中之一,但尤其重要: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但是,领导干部个人能力强并不能必然保证整个组织的能力强。个人能力有限,组织力量无穷。领导干部个人能力强,应该体现在提高组织整体能力上。建设学习型组织、要求以领导者个人的智慧与能力来提高组织智慧与组织能力。这要求领导干部思想上引领组织成员,行动上指导组织成员,心理上融入组织成员,把“我”变成“我们”,使“我”与组织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之间形成稳定的合力。
成功领导者应通过规则制定与执行,通过利益公平分享,使全体成员形成对组织的认同与忠诚,从而使组织上下心理认同,步调一致。
做事与做官
做官必须做事,做事是做官的基础。把事做成与把官做大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当今民主政治时代,二者有着一致性。但这种一致性是相对的。
把事做成是有标准的,是可以量化的。把官做大中的“大”的标准则是相对的。同时,把官做大即晋升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起作用,干成事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是全部。
制度环境不好,潜规则起主要作用时,把事做成能否获得晋升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制度环境好,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有利于形成一种崇尚“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风气。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把事做成与把官做大二者一致的可能性变大。
但即使制度环境好,把事做成与把官做大也不能划等号。有时个人的运气也会起到重要作用。个人的运气主要包括:领导干部的能力优势被组织广泛认同,个性特点得到组织成员的普遍赏识;领导干部的实力与机会匹配,即在其实力上升的高点上机会来临,因而能够抓住机会,而不是在能力提高受挫时或跌入低谷时遇到机会,眼睁睁让机会擦肩而过。但无论制度环境好与差,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动机与结果
常规状态下,动机和结果不呈正相关也不呈负相关。良好的动机,不一定产生良好的结果,不良的动机,未必产生不良的结果。
在常规情况下,某种行为的结果好坏,往往不是取决于动机而是取决于行为过程中程序是否规范。虽然,程序规范,不能绝对保证得到良好的结果,但得到良好结果的概率是高的;程序不规范,不是绝对得不到良好的结果,但得到良好结果的概率是极低的。因此,我们追求好的结果,必须重视行为过程的规范性。
在非常规情况下,动机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行为的结果,端正动机能提高获得理想结果的概率,而端正动机只能依靠领导干部内在修养与品行磨砺。
本色与角色
每个干部都有其与生俱来的本色。如个性、性别。在领导活动中,性别通常并不具有天然的绝对的优势。但在不同领导环境中、不同的领导岗位上,不同的性别在领导活动中的绩效会有所不同。领导干部经常会遇到本色与角色要求之间的冲突,过份地强调保持本色,不能适应角色要求,会导致领导干部对工作的不胜任或周围人对其评价的下降。
领导干部的本色要与其角色要求一致。最理想的状态是领导干部本色天然地与角色要求一致,但实践中二者不一致是经常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能够自觉控制或弥补个性上、性别上不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部分,必要时打磨个性中与工作不适宜的部分,并模糊性别意识。虽然人的个性、性别很难改变,但领导干部可以而且能够依靠个人的毅力、修养等张扬或控制其某个方面的特点,使之与角色要求一致。
本能与境界
人在社会中生存必然具有一些本能,包括生理、安全、交往、尊重等方面的需求,对金钱、权力和名誉的向往等。领导干部的行为固然受本能支配,依据本能做事或许没有错,但境界崇高更具人格魅力。一事当前,考虑个人安危得失是本能,先人后己是境界。因境界高而产生的人格魅力更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让下属自觉追随、自愿服从,使权力行使更顺畅。
领导干部心系百姓,勤政敬业、清正廉洁是为官本能与境界的统一。完成这种统一,需要领导干部加强修养,包括政治坚定、高瞻远瞩,谋划全局、促进发展、谨慎用权,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也包括多吃两样东西——吃苦、吃亏,相信“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大厦万间,夜眠六尺;黄金万两,一日三餐”,把时间和心思用在做好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工作上。
在纠结中思考、在纠结中实践,是大变革时代领导活动常态。领导干部承认纠结才能解开纠结,才能引领、指导群众一道走向未来。
【2011年公选案例分析】怎样理解“视群众为父母”
在公选考试笔试时大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案例分析题:“为什么现在交通便利了,我们与群众的距离反而更远了?为什么通讯发达了,同群众的沟通反而困难了?为什么干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
公选专家认为,答题要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对于题目中所说的这种现象,恐怕还是缺在对群众的“真情”二字上。真情是开启人们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感情问题至关重要。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带着对父母的感情来对待群众。
没有群众就没有党。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党和群众的关系,是鱼水、血肉、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我们党是人民群众实现历史发展目标的工具,群众是使用工具的人;人民群众不用我们了,我们就不存在了。因此,对于党来说,如果群众不信任,那是最根本的危机;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如果丧失对群众的感情,脱离群众,那是最根本的危险。公选王
历史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期盼,对我们党、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当前,建立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机制,既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理念和目的,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了谁”的具体体现。没有群众的富裕,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没有群众的参与,发展就失去了依靠。以人民群众的富裕安康为己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密切相关的。分不好“蛋糕”,也会影响做大“蛋糕”。一方面,经济发展对民生共享提出了迫切要求。比如扩大内需,民生是发展最持久的需求动力,民生可以增加消费,民生项目还可以拉动投资,增加民生的投入对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和谐稳定也对民生共享提出了迫切要求。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最终都是发展问题、利益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民生问题相关。实现民生共享是经济,更是政治。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公选王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把人民群众视为父母,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上,必须牢记“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保障,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诗经》说:“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这里,“君子”指官员;“民之父母”的含义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待人民群众的疾苦上,要像孝顺父母、体谅父母那样,诠释父母官的新解新意,多办惠民利民的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和发展需求。
第二篇:公选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事例一:1998年春,某县主要领导决定在该县通向市里的主要公路沿线建设 “食用菌百里长廊”,要求沿路 7个乡镇铲除公路两边正在生长的小麦,把香菇架、椴木节堆放在公路沿线搞食用菌栽培,以便上级领导参观。次年5月,该领导加大了建设 “食用菌百里长廊”的工作力度,多次主持召开现场会,宣布哪个乡镇行动不力、完不成任务,书记、乡长就地免职,并明确表态,老百姓不搞,可以采取拉家具、牵耕牛的办法对付,这叫“逼民致富”。
事例二:某地有个县委书记为了提高该地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出要召开一个全国性黄牛工作会议。他把会场布置在贯通三县的公路边上,下令村民们必须在几天之内在公路两旁搭建很多牛棚,且每户必须牵一头牛到指定的牛棚里以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观考察。很多村民因为家中没有养牛,不得不花钱从外地租,每头牛每天租金10元。该书记曾说:“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而是要让领导看到政绩。”靠着这种做法,该县委书记先升任市委领导,后来又当上了省级干部。
事例三:某地一镇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再充当投资主体,先后办了8个公司。由于缺乏市场论证、技术管理人才和产品营销手段,没几年,众多项目仓促上马又半途而废,8个公司只运行了3年就被迫停办。该镇因大举借债办企业搞开发,欠下了1亿多元的“政绩债”。据测算,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该镇每年只能挤出近百万元用于还债,还清这些债务大约需要100年。
事例四:由财政投资近30亿元兴建的南方某国际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客运量和货运量只达到设计规模的1/3左右,航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置,运营5年累计亏损已达11亿元。如果停止营运肯定会影响到政府形象,而继续营运则必然加大亏损,有关部门陷入了两难境地。
事例五:为美化城市,东部某市有关部门在市中心广场修建了6座高大的雕塑。然而,雕塑建成后,专家和市民都批评这些雕塑设计水准不高,没有艺术性,缺少美感。于是政府便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决定将6座雕塑拆掉重建。这时群众又批评有关部门:才建成就拆毁,根本不心疼纳税人的钱,你们当初干什么来着!
根据上述事例,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评析)
2、在领导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决策?(启示)
下面是关于上述复杂案例分析题的简略分析解答。
这组材料反映的问题在近年来的领导工作中经常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都和领导决策有关,说明建立良好的决策机制,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特别重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危害非常必要。
结合案例分析题提供的材料依据领导决策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领导的决策机制、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的考评办法,我认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其一,错误的政绩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思想根源。在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下,干部任期较短,调动频繁,对干部一些政绩的考核尚无科学的方法和标准,一些干部急于制造“政绩”,以利升迁。这种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错误政绩观,导致一些干部草率决策、脱离实际决策。【党性修养】
其二,不对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决定性因素。有的干部不按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去做,决策前没有设计三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择优,对唯一的方案也没有充分征求专家、群众的意见,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试点就强行实施。【决策前】
其三,决策过程缺乏民主,主要领导搞“家长制”、“一言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决策民主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但有些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在决策时抛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违背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规定,盲目自信,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特别是听不进反对意见,致使决策存在先天不足。【决策中】
其四,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也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有的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先拍脑门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有的作风粗暴,方法简单,甚至对普通群众采用强制措施。【干部作风】
其五,缺乏决策失误的惩戒机制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决策失误并造成巨大损失后,对决策者缺乏党纪、政纪乃至法律层面上的处理,只把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交了“学费”,以后再用公共财政去填补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或把这些损失留给后任领导来承担,使得一些决策者没有决策失误的后顾之忧。【决策机制】
针对决策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领导者要做到正确决策,就应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决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领导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政绩观。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政绩观“和“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干部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落实好总书记提出的“三观”、“三不”,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充分考虑决策效益,做好长远规划,不草率行事,切实珍惜民力,把公共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用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业为民所创。
第二,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大四中全会把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掌握科学决策的理论,都要了解科学决策的机制。
第三,广开言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民主是最好的纠错机制。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逐步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要充分利用新型媒体,大力推行“网络问政”;主要领导要遵守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规定;决策时要发扬民主、博采众议、集中民智,不搞“一言堂”;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四,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调查更没有决策权”。要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拍脑门子,不摆花架子,彻底改掉官僚主义的陋习。
第五,依法建立健全决策失误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落实好官员问责制。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要坚持“情况不明不决策,未经专家论证不决策,未经民主讨论论不决策,不符合法定程序不决策。”要加强决策监督,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者的惩戒力度。
第六,善于辩证思维,提高领导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
总之,领导决策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决定领导工作成败的关键。要通过建立健全决策的体制、制度和机制,使决策者在决策时不想失误、不能失误、不敢失误。
【第二思路:
第一,领导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政绩观。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政绩观“和“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干部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落实好总书记提出的“三观”、“三不”,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充分考虑决策效益,做好长远规划,不草率行事,切实珍惜民力,把公共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用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业为民所创。
第二,决策必须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
第三,决策必须进行多方案综合评价、对比选优。可行性研究、不可行性研究都要做。“反对者的贡献最大”。
第四,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领导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
第五,建立和完善防范决策风险和失误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第六,善于辩证思维,提高领导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
第三篇:某市公选案例分析真题
(1)关于H城青少年宫,主要内容是H城青少年宫,修建于20年前,在这段时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长时间的经营不善和历史包袱原因,已经无法经营下去,40余名工人无法正常的发放工资,同时,该宫所处地点的建筑格局与城市总体规划不符,都面临拆迁的结局,该宫主管部门团市委,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过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新城内选址对该宫进行置换,现在有人提出了质疑,一是对该处进行置换是否值得,二是置换后该宫所发挥的青年阵地的作用是否会被弱化,三是你作为某分管领导,如何处理此事? 问:请问对该种行为的看法是什么?请问采取什么措施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二)某人被任命为某局的局长,在上任的过程中想大胆的进行改革,在没有征得部门人员的意见的基础上订立了各个岗位职责,并在民主生活会上宣布,要求执行,引起了手底下人员的抵触,半年后该局长,发现局中有王某、林某对其命令置若罔闻甚至有所对抗,因此向上级领导反应并要求将该两人调离该局,但此事引发了许多同志的不满。最后,组织部门找该局长谈话,并将其调离了该局。
问:该局长在任职过程中那些地方做法欠妥?如果是你,你将如何开展工作。
(三)某乡陈某欲在某地修建住房,在取得到国土部门用地许可和乡住建办房屋建筑许可证后,在该镇某某地点(县规划区域内)修建房子,修建日期为8月20日,在修建的过程中,县住建部门发现了陈某这一行为,于10月24日发出书面通知,要求陈某停止其修房行为,陈某并未按该通知执行,而是继续修房。县住建部门在书面通知到期之后请求法院强制执行陈某修房这一行为,并对其建筑进行拆除,陈某不服,向法院提出了行政复议。
问:
1、县住建部门这一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2、谁应该对陈某的损失做出赔偿?
第四篇:公选领导案例分析及论述题素材一
公选领导案例分析及论述题素材: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打开宽广之路
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前不久,23岁大学毕业生焦三牛担任副县级干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打开宽广之路,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打开宽广之路,首先要解放思想。当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思想观念仍是制约年轻干部成长与发展的最大障碍。有的地方在选拔使用年轻干部时经常是数年头、抠台阶,挑毛病、讲完美,搞平衡、求稳妥。要破除这些陈腐观念,必须树立压抑埋没年轻干部是过错,培养重用年轻干部是功绩的新理念,不拘一格选人才,敢为事业用人才,早给年轻干部压担子、搭舞台,让优秀年轻干部尽早脱颖而出。
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打开宽广之路,必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对年轻干部“逢提必疑”,一些人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带着偏激情绪群起“围剿”。年轻干部成长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他们应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少一分猜忌和刻薄;多一分关心和支持,少一分责难和打压。对那些有觉悟、有知识、有为人民服务决心,特别是在艰苦地区、基层一线创新创业的年轻干部,要积极鼓励、真心呵护。全社会都要关心、关注、关爱年轻干部,为他们健康发展助力加油,让他们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
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打开宽广之路,关键要创新制度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建立了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实践证明,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是选拔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也是经得起检验并为广大群众认同的方式。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在标准更高、程序更严的前提下,继续大力推进年轻干部竞争性选拔,研究优秀年轻干部破格、越级选拔办法,逐步打破年轻干部成长隐性台阶。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绝不允许借破格选拔之名,行“任人唯亲”之实。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站高望远,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及早把优秀年轻干部纳入组织视野,让千千万万年轻干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第五篇:新保险法案例分析
新保险法案例分析:
案例:
高女士为自己向保险公司投保了重大疾病险,保险公司予以承保,高在保险期限内患病,经三家医院诊断,一致认为其患有急性心肌梗塞。高女士心想自己刚好有保险,算是不幸中的万幸,随即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要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
保险公司明确答复:拒绝给付。保险公司认为高虽患心肌梗塞,但其病不符合其保险条款中关于:“心肌梗塞应同时具备的3项医学指标”的要求,故根据合同规定,如不能同时具备上述3项医学指标,保险公司应当免除赔付的责任。通过法医鉴定得出了不利于高的结论:她所患的心肌梗塞确有一项不符合保险条款规定的指标。高却认为,在订立合同时保险公司并未对“心肌梗塞应同时具备的3项医学指标”才给予保险赔付规定作出说明,自己并不知道3项指标的医学含义;特别是该份保险单在字面上没有对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做出着重说明,保险公司也未做清楚的交代。保险公司辩解说,订立合同时,本公司已将免责条款对投保人进行了口头说明,该免责条款是有效的。
分析:
本案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只有证明其履行了说明义务是才能免责。第十八条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保险合同一般为格式条款合同,是保险人预先拟定但在订立合同时未与投保人进行充分协商的条款。因此,对保险合同内容的把握,保险人与投保人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根据民法平等与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保险人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投保人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或者限制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予以充分注意,并按照投保人的要求对该合同中的责任免除条款予以说明解释。保险人对是否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应承担举证责任,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法院应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