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3-28
发布部门: 河北省卫生厅
发布文号:
各设区市卫生局、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厅卫生监督局:
根据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我厅制定了《2011年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三月八日
2011年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切实落实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的意见》(卫监督发〔2010〕103号)。以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和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为重点,加强部门协调与合作,依法履职,提高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能力和水平,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一、食品安全工作
(一)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按照省政府创建“食品安全省”和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做好食品安全整顿评估考核工作。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制定《河北省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推进食品安全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组织编写年度食品安全状况报告。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组织制定实施《2011年河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全面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加强风险监测质量控制和数据的管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建立省级食品污染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及时通报监测结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组建河北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引导媒体科学宣传和报道食品安全信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国际交流技术合作,提高食品安全评估预警能力。
(三)食品安全标准。制订《河北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加强企业标准备案
管理,提高备案质量和效率,开展备案标准跟踪评估。加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贯、培训和跟踪评价工作,提高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实施标准的能力。成立河北省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启动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统一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提升我省食品安全标准工作整体水平。
(四)食品安全事故查处。组织修订《河北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食品安全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通报制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现场卫生处理和流行病调查工作规范,加大食品安全重大案件督办力度。
二、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监管工作
(一)职业病防治。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河北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 年)》,加强职业病防治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强信息沟通,形成工作合力。扩大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覆盖面,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建设,制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加强培训效果考核,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修订《河北省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机构管理办法》,严格准入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质量控制。加强监督检查,依法规范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诊断行为。充分发挥职业病监测哨点作用,加大职业病监测工作力度,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扩大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范围,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加强专业职业病防治机构和基层职业病防治网络建设,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加强职业人群健康促进工作。
(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管理,继续开展放射诊疗防护专项检查,控制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保护。规范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机构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完善个人剂量监测网络登记与报告系统。
三、公共卫生及医疗执法监督工作
(一)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在全省开展城乡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和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风险因素抽样调查和监测,规范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建设。扩大城市饮水监测试点范围,提高水质检验能力。制定并实施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分类审查细则,对全省住宿、沐浴、美容美发和游泳场所全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二)消毒和涉水产品卫生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消毒产品和涉水产品监管责任制度,制定年度监管工作计划,对获得许可批件产品的监督覆盖率达到50 %以上。加强消毒、涉水产品生产现场审核,严把准入关口。组织开展消毒产品和涉水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和不合格产品。
(三)传染病防治和学校卫生监督管理。落实《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明确监督频次与覆盖率,强化职责定位,落实监管责任。联合医政部门,以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和疫情控制措施为重点开展督查,推动各地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开展。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完善学校卫生监管工作机制,强化对基层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全面加强农村等薄弱环节和学校饮用水监督检查,探索和改进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模式。
(四)打击无证行医。组织全省开展打击无证行医专项行动,建立打击无证行医监督信息平台。对大案要案实行挂牌督办,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无证行医案件查处力度。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衔接配合,落实联席会议制度、举报制度、联合办案制度。规范涉嫌犯罪的无证行医案件移送工作,加大案件移送力度。加强医疗执法监督培训,提高基层执法人员办案水平和能力。
四、完善卫生监督体系,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素质
(一)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卫生监督体系,贯彻实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改善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和执法条件。开展市、县卫生监督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推进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提高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卫生监督覆盖率。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整合完善现有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实现与国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数据对接。
(二)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卫生监督人员参照辖区每万名常住人口1-1.5名的标准配备。按照“2010-2020年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和“2011-2015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充分利用中央转移支付卫生监督人员培训项目,大力实施人才培养“三个一”工程,加大卫生监督专家型高端人才、学科专业人才和基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卫生监督机构按照行政执法机构,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积极推行卫生监督绩效考核,探索建立等级卫生监督员管理制度。
(三)卫生监督能力建设。在全省卫生监督系统开展“履职确责”活动,根据法律法规和“三定”规定等,全面梳理职责,明确任务,摸清底数,细化工作目标。制定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工作考核标准,促进各地全面履行卫生监督法定职责。推行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综合履行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控等监管职责,实现资源有效调配,切实提升监管效率。
(四)规范执法行为。贯彻实施《河北省卫生行政执法办案工作规范》,全面推行卫生行政处罚网上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落实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围绕行政许可等权力运行重点环节和重点工作,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
五、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省卫生厅党组开展创优争先活动的统一部署,将创先争优与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有机结合。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党员挂牌服务等,发挥广大党员在做好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岗位创佳绩,推动全省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工作上新台阶。
第二篇:江苏省2011年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要认真执行《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贯彻落实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体系标准化建设、卫生监督信息化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体制机制,制定并实施“十二五”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努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加强与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调配合,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制定并实施“十二五”食品安全规划。完善全省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组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队伍,组织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拟定《江苏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任务,做好两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考核评估,并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开展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调研工作,推动全省食品安全法制化管理工作开展。做好各地食品安全状况报告编写工作,承担好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针对本地的食品安全状况,积极探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新途径、新办法。制定2011年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有效落实全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开展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加强监测数据的管理,加快建立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食品中化学污染源及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菌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评估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共享机制。贯彻实施《江苏省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暂行办法》、《江苏省食品安全信息报告与沟通管理规定》(试行),加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订和宣贯培训工作,做好全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
三、加快全省卫生监督体系标准化建设、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今年是我省开展卫生监督体系标准化建设和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最后一年,各地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全省卫生监督体系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提升素质,规范行为,改善服务,严格依法行政。力争今年底,大部分市、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经省级评估验收,达到体系建设标准要求,同时有效地实现全省的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实现互联互通、上下联动。
四、依法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贯彻实施《江苏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认真完成卫生部职业卫生基本服务试点、职业病哨点监测和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试点项目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职业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进一步加强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对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检查。扩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覆盖面。组织开展公共场所、饮用水卫
生、消毒产品、涉水产品卫生监督抽检(查)工作。推进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网络建设,积极防范和科学处置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加强传染病防治监和非法行医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五、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和日常管理,完善卫生监督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制度化管理,将卫生许可、日常监督、举报投诉和行政处罚等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并加强工作稽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加强对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一线执法人员培训,以提高综合素质。
六、加强调研和交流,努力提高卫生监督综合管理水平。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与企业标准备案、卫生监督管理等调查研究和交流学习,拓宽思路,提高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工作水平。
第三篇:卫生部关于印发2013年卫生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2013年卫生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
1.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项目。
2.规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运行机制,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覆盖率扩大到90%以上。贯彻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规划,落实首席卫生监督员、卫生监督紧缺人才以及基层复合型人才等培养工作。
3.深入推进卫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试点工作。
4.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职业病诊断机构市(地)级覆盖率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县(区)覆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80%以上。
5.扩大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进一步规范放射诊疗防护工作。
6.实施2013年国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方案。
7.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确保实现量化分级管理率住宿场所和游泳场所达到100%,美容美发场所达到50%以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50%以上。
8.加强学校卫生监督,中小学校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80%以上。
9.做好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采供血。
第四篇:卫生部监督局关于印发《2009年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
卫生部监督局关于印发《2009年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
卫监督综便函[2009]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监督(法监)处(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监督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现将《2009年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日
2009年食品安全综合协调
和卫生监督工作要点
2009年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卫生监督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管理,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着力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卫生依法行政;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完善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处职责;围绕社会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强化以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为重点的公共卫生监管职责,以及医疗服务和采供血监督等医疗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一、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严格卫生监督队伍管理
(一)加强建设,不断完善卫生监督体系。
贯彻落实《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改善卫生监督工作条件,加快卫生监督机构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监督内设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推进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尤其是加快国家级信息平台建设。配合做好地方机构改革工作。
(二)强化培训,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素质。
贯彻落实《2005—2010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国家级卫生监督员师资交流和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培训,加强各级卫生监督员培训。举办全国卫生厅局长行政执法培训班和地市级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培训班,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的能力。逐步建立卫生监督员培训基础课件库,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严格管理,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
规范卫生监督队伍管理,提高卫生监督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卫生监督与刑事司法衔接问题的研究,规范卫生监督执法中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开展卫生监督专项稽查,指导卫生监督考核评议,落实执法责任制。组织开展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助理卫生监督员管理模式的专题研究。
二、完善机制,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一)加强食品安全政策信息工作。
1.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建立健全上下对口和相关部门协调的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在地方机构改革中,做好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移交和衔接,充实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力量,提高综合监督能力。
2.做好《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现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规章进行清理和完善;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等。
3.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整合目前分散在各部门、各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协调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权限,及时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工作。
1.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工作,收集和分析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基本情况,确定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原则和优先领域;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乳品质量安全标准制修订。
2.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制订工作。
3.开展食品安全标准宣贯工作,加强培训,指导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实施工作。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
1.筹建成立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和风险评估中心,建立由部级监测评估机构组织指导、省级卫生监测评估机构为基础,延伸到市、县的覆盖全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网络;加强省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能力培训,提高检测评估能力,扩大监测评估范围,提高监测评估效率。
2.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信息交流网络平台,开展食源性疾病症状监测;完善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测信息通报机制,做好食品安全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工作;完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加强有关部门食品安全监测信息沟通,积极开展对公众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四)加强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处工作。
1.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协调机制。
2.组织协调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
3.强化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落实食品安全监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开展对各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稽查。
4.对各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准备等工作进行督查;加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案件查处能力。
三、突出重点,做好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一)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1.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
2.完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等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规范服务行为;加强重点职业病监测哨点建设,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提高职业卫生服务覆盖率。
3.以存在粉尘、铅、镉、有机溶剂等职业危害的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大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健康权益。
4.进一步完善审批程序和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健全职业卫生专家库建设,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审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开展对各级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5.做好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责任意识,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依法执业意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强化放射卫生监管工作。
1.组织开展《放射诊疗管理办法》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工作,完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健康监护管理。
2.健全放射卫生专家库并加强管理,切实做好核设施、辐照加工装置、医用辐射装置等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监督检查工作。
3.研究制定核设施周围人群健康管理工作方案,深入、广泛开展公众辐射防护宣传教育工作。
(三)加强环境卫生监管工作。
1.以住宿业为重点推行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监督管理制度,促进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加强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
2.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做好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试点工作,推进全国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和数据信息平台建设。
3.进一步完善消毒产品和涉水产品卫生许可工作制度,规范许可行为。
4.组织开展公共场所、饮用水及消毒产品和涉水产品卫生监督抽检,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四)加强传染病防治与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1.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查处违法行为;配合做好《传染病防治法》宣传贯彻,开展相关执法业务培训。
2.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尤其是加强对农村乡镇中小学校的监督检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配合。
四、加强医疗执法监督,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
(一)做好群众投诉举报的受理、转办、督办和承办工作。把群众投诉举报作为发现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问题的重要线索。
(二)加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查院关于办理非法采供血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宣贯,做好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
(三)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建立有效治理措施。认真分析无证行医存在的原因,建立多部门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强化依法监管责任,加大医疗执法监督工作力度。
(四)加大卫生监督员医疗执法监督工作的培训力度,提高各地医疗执法监督能力和办案水平。
第五篇: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
鲁卫法监字〔2010〕5号
各市卫生局,四大企业卫生处,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省疾控中心,省医科院医防处,省职防院,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现将《2010年全省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二日
2010年全省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要点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实现深化医改近期工作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省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深化“两好一满意”为根本,以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重点、攻难点、强弱点、清盲点、展亮点,着力加强卫生法制建设,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着力推进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着力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卫生问题;着力探索卫生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全省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科学发展,为建设卫生强省、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积极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㈠认真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五五”普法总结验收,不断提高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时机,进行卫生法律和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卫生法律意识。
㈡加强卫生立法工作。结合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及时清理和研究制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保障法制统一。做好《山东省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等政府规章的起草调研工作,确保有关卫生立法项目如期出台。
㈢进一步做好卫生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㈠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积极做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组织实施的准备工作,争取地方配套资金,努力改善卫生监督机构房屋、执法车辆及执法装备等工作条件。开展卫生监督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卫生监督重心下移,进乡镇、进社区,加强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提高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卫生监督覆盖率。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㈡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按照要求完成卫生监督职能调整,稳定卫生监督队伍。认真贯彻《2005-2010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继续做好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开展卫生执法案件研讨和交流,全面提升我省卫生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卫生监督队伍的良好社会形象。㈢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完善执法管理框架,推动卫生监督执法考核评议的开展。结合卫生系统内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重点对涉及权力运行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环节开展专项稽查,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作用,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
三、突出重点,强化公共卫生及医疗执法监督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职业病危害、饮用水安全、环境健康以及本地其他问题较多的领域为重点,深入组织开展卫生监督各项工作,加
大监管力度,构建长效机制,提升监管水平。
㈠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贯彻落实《山东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按照当地政府部门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建立职业病防治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加强职业病诊断机构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设,逐步健全覆盖省、市、县的职业病防治网络,到2010年5月底前,各市至少有2家以上医疗机构具有职业病诊断能力和职业健康检查能力;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家以上医疗机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能力。全面推行职业卫生“四个一工程”,在组织对第二批试点县进行检查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提高企业自我管理能力。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认真开展职业病防治“六进”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责任意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依法执业意识和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组织开展粉尘和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对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健康权益。组织开展对各级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审查工作。加强对重点职业病的监测与预警,开展全省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摸清底数,适时调整监督重点。
㈡加大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和消毒产品、涉水产品监督管理工作力度。继续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2010年在全省所有游泳场所、济南和青岛市所有住宿场所及其他城市不少于80%的住宿场所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许可,开展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城市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做好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试点工作,推进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建设,不断提高饮用水卫生检测、监测能力。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状况专题调研,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监管模式并开展试点,保障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进一步规范消毒产品、涉水产品卫生许可工作,实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保障监管效果。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重点监督消毒单位的选址、布局、消毒工艺流程、使用的消毒产品等,以及消毒
餐饮具的产品包装和标签内容,并对集中消毒餐饮具进行监督抽检。针对当前突出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有重点地组织开展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监测,完善环境污染健康危害评价和处置规范。充实环境与健康专业队伍力量,加强部门协作,探索建立环境污染健康影响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继续组织开展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及消毒产品和涉水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完善抽检公示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和不合格产品。
㈢加强放射卫生监管工作。强化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及放射防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全省医用辐射安全卫生监测网,开展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监测哨点试点工作。开展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放射防护)乙级机构和个人剂量监测机构的监督检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监督管理。适时组织开展海阳核电厂周围公众健康监测工作。加强放射卫生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
㈣加强传染病防治与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围绕防控甲型HINI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和疫情报告的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和区县级疾控机构的疫情报告工作。配合科教部门对菌毒种保藏机构开展基本情况调查。与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探索学校卫生监管工作模式,加强学校卫生监督业务和执法能力建设,加大对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的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及学习生活环境的监督检查,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㈤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管。继续组织开展大中型医疗机构综合监督检查工作,推动大型公立医疗机构监管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采供血机构专项整治,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衔接配合,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办案制度等长效机制,建立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监督信息平台,共享信息资源,搞好大案要案查处,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认真做好医疗广告监测、公示和案件移送工作,加大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力度,净化医疗广告市场。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专项整治活动,保证该项技术合理应用,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