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理财内容看财务风险的来源及成因范文

时间:2019-05-14 03:3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企业理财内容看财务风险的来源及成因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企业理财内容看财务风险的来源及成因范文》。

第一篇:从企业理财内容看财务风险的来源及成因范文

【摘要】财务风险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企业财务风险来自它所依存的环境并且贯穿于企业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各个环节。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财务管理的日益重要,财务风险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因此,财务风险的管理在企业理财工作中尤其显得关键。本文从财务管理的内容出发,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来源,并提出了既强调目标管理,又重视过程管理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为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理财内容 财务风险 来源 成因

一、引言

企业是开放的社会经济技术系统,是在环境的巨大影响下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参与者的联合,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多种不同契约的连结(詹森,梅克林,1976)。而环境的变化给企业经营管理的许多方面都带来了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风险并最终反映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上,从而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并进而影响其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财务风险就是使企业不能达到预期财务结果或者遭受损失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支持企业战略、增加企业实现其目标的机会、创造并增加企业价值、避免因风险造成的收入波动以及帮助企业持续改进。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我国财务理论界盛行的资金运动论认为,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以资金为主体的财务活动是财务管理的内涵,财务关系则是该内涵的外延。它扩大了财务活动的范围,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财务活动联系起来。同时财务关系又为财务活动提供了保障。因此,从财务的内容出发,财务风险的来源和管理应该从资金运动和经济关系两方面来分析。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

从财务风险产生的来源看,财务风险有资金运动风险和财务关系风险。

1、资金运动风险

资金运动风险是财务管理在完成其基本功能如筹资、投资、利润分配和营运资金管理中由于决策失误造成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筹资决策风险。在资金筹集中关键问题之一是债务和权益之间的结构问题。适当地运用债务能够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放大企业的收益,同时财务杠杆的大小与财务风险的大小是同方向的关系,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利息负担也越大,偿债能力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较大的财务杠杆同时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放大企业的整体风险。在资金筹集中还存在负债的期限结构问题,指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结构,如企业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方式,或者用长期借款形式解决短期资金的需求,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

(2)投资决策风险。主要是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由于对风险估计不足而导致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小于投资现值而造成损失,或者由于夸大风险而放弃了原本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从而错失良机,再或者在证券投资中对系统性风险估计不当或者处理非系统性风险时决策失误造成企业价值减少,甚至使企业陷入危机的可能。

(3)收益分配风险。留存收益和股利分配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两方面,这两方面决策失误也会给企业的整体目标的实现带来风险。如由于留存收益过少会造成企业再生产和扩大企业规模的困难,或者由于股利分配过低而影响企业股票价值和投资者的信心。

(4)流动资产管理风险。主要包括现金持有量决策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决策的风险、存货变现风险以及与流动性与赢利性有关的流动资产结构风险。因为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流

动性风险会降低,但同时也降低了收益;反之,高资产收益而低流动性会使企业面临过大的流动性风险。

2、财务关系风险

财务关系风险是企业在处理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代理风险。代理理论认为,在两权分离的体制下,企业的所有者委托代理人经营他们的财产,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是不一致的,而这种目标不一致加上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信息迟缓等使得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可能利用权限恶意代理、无责任代理或者寻租,造成代理风险,或者说道德风险。而两权分离使得委托人对代理人监控比较困难,从而加大了代理风险管理的成本。

(2)供应链风险。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到用户从生产至成品交货的各种工作。这种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管理能带来诸多单个企业所不能提供的经济效应。但由于供应链上不同企业目标并不一致,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由此带来了合作风险。同时由于信息在不同企业与部门传递过程中发生扭曲,并沿着供应链流程逐级放大,产生“牛鞭效应”,导致了信息获得、理解和处置的风险。此外,还有由于供应商破产导致的违约风险等。由于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在业务上是紧密相关的,一个环节的风险会放大到整个供应链,给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带来损失。

事实上,由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它所依存的环境。而政府、债权人、所有者、投资人、被投资人、债务人、金融市场、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企业、管理者、员工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正是关键的环境因素。并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会不断地增加,企业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从这个意义上说资金运动风险的根本来源是企业与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财务关系。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应当在正确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

三、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建议

1、外部成因

指由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变化或由行业政策、行业发展状况和行业竞争等因素引起的风险、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购买力风险、以及由金融市场上的各因素如利率变动、汇率变动、证券价格波动等带来的风险。这种宏观层面的风险会波及到企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融资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企业的所有者、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都会带来损失,从而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及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在2007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对于外部原因带来的财务风险对企业来说虽然通常难以回避,但通过进行经济周期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行业竞争力分析、国内外金融市场等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防患于未然。著名经济学家富兰克·H·奈特认为“各种情况下包括的已知风险可以被看做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则可以轻易地转换为事实上的确定性,因为当这样的事例足够多时,人们就完全可以根据概率规律来预测结果,而且随着相同案例的数目增加,预测会越来越精确”。

2、内部成因

企业的诸多财务风险都是由企业自身的决策不当引起的。如筹资决策中不合理地运用财务杠杆,过高的债务比例影响企业偿债能力,一旦遇到经营业绩不善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是破产的危险;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对于指标的不恰当运用(如净现值指标中的现金流量的估计不精确、折现率的选择不合适等)导致项目决策失误而带来的风险;证券投资决策中投资组合的决策没有达到分散风险的要求带来更高的投资风险;利润分配决策中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股东利益之间的关系而导致的企业发展困境和投资者信心缺失等。

3、财务风险管理建议

财务风险是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就是用来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潜在事件,在经营者风险偏好的范围内管理风险,为企业实现其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过程。目前许多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停留在直觉判断上,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更没有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机制。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单靠管理者的经验判断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的。因此,建立一个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态度、选择最优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方案的执行、风险管理的反馈与控制等内容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该体系的构建应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符合企业自身特点。该体系也应该是动态的,既强调目标管理,又重视过程管理,并且能随环境的变化做出适时的调整,能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此外,还应注意财务风险管理也应体现在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如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并从制度上明确规定它与董事会、内部审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的责、权、利的安排,以防止企业内部因财务关系不明晰而造成的资金运动风险。

【参考文献】

[1] 郭复初:WTO与公司高层主管人员财务观念更新[J].财会月刊,2003(4).[2] 王小惠: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经济师,2006(3).[3] 汤谷良:试论企业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战略管理[J].会计研究,2004(11).[4] 伍中信: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5(10).[5] 周春生、赵端端:中国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4).[6] 张承惠: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现状与产生原因[J].中国金融,2008(1).[7] 陈工孟、芮萌、许庆胜:现代企业财务困境预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二篇:浅议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

浅议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

(胜利合行黄河路支行穆丹257000)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下称农信社)的各项业务迅猛发展,伴随而至的财务风险、会计核算风险、会计结算风险、出纳风险等问题,也成为合作金融业内人士乃至整个银行金融界需要冷静思索和认真对待的首要问题。本文现就农信社财务风险及成因分析如下:

一、农信社财务风险的成因

1、体制风险。体制风险是由于管理体制错位,造成的政策传导,管理方式、方法的错位而造成的农信社经营的风险。农信社建立以来,一直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去经营和管理,但是经过5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农信社并没有真正实现合作制这一最初目标和原则,而实际上行使的是相当于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这种名义上的合作制而实际上的“准银行”,必然造成政策传导,管理方式、方法上的错位,从而导致风险的积聚。而且农信社的“准国家金融机构”的形式承递了旧的计划管理体制下各金融机构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特别是管理体制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管理体制的每一次变化均对农信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实质上也就是现在农信社的体制风险的积聚过程。农信社与商业银行脱钩以来,不良贷款增加,财务状况恶化。表面看来是历年风险积累的暴露,而实际上是管理体制的错位所造成的,简而言之是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2、经营环境风险。一方面是政策因素影响所带来的风险。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政策引导着农信社资金的投向,地方政府扶持某项农业项目的发展,农信社的资金也相应投向那个项目,这样遇国家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农信社的经营就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引发了财务风险。二方面是农信社为国分忧,开办了保值储蓄没能得到补偿,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逐年消化,从而形成了财务风险。从微观上看,农信社面临的经营环境的风险越来越突出。一是地方政府部门对其贷款业务干预突出;二是农信社受体制、经营实力和人才的制约,在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务方面严重滞后,使其难以留住发展壮大起来的优良客户;三是少数农信社发生支付危机,使农信社信誉下降,业务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四农信社的经营环境决定了其资本金成本较高,各项存款中高成本的定期存款占到了60%以

上,其大量存放央行及同业款项利率严重倒挂,形成了亏损。

3、内控制度风险。一是农信社内控制约机制基础薄弱,系统固有的产权不明,机制不顺,基层网点业务开展、人员配置、费用核算、制度建设等不科学;二是内控制度建设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强,制度的制订和修改缺乏统盘考虑,影响了制度作用的发挥。然而制度保管分散,制度执行中往往只保留最新的业务制度,习惯于师傅带徒弟的告知形式,缺乏制度超前性和创新意识,拓展新业务中内控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三是员工的内控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到位。执行贷款“三查”制度中,普遍存在贷前调查深入不够,贷后检查跟不上等问题。由于农信社多数管理人员存在缺乏计算机运用知识,使计算机安全管理成为内控管理上的盲点;四是内部稽核监督的力度和范围不到位。县级联社的稽监人员配置存在问题,业务素质较差,有的对基层机构的经营合规、资产风险、安全保卫、业务核算等方面的整体情况掌握不够,内部稽检查往往局限表面上,稽查范围未能涵盖农信社的整个业务,造成事实上的监督不力。

4、财务制度风险。一是观念滞后,未能建立以利润为目标的财务管理机制。时至今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没有确立,勤俭办社的思想较为淡漠,铺张浪费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给原本很困难的农信社财务状况带来进一步恶化。二是农信社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存在财务制度亟待改进,职工教育经费计提和管理办法应创新,业务宣传费计提比例欠合理,粗放经营占用了大量不生息资产,并且这些不生息资产大部分是信贷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信社盈利水平的提高。三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农信社的会计信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附注提供的信息)披露结构不完备,使得财务制度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会计监督认识不到位,以“做好账、管好账”为标准的会计工作考核使内部控制如同虚设,有的农信社为完成上级任务出政绩等,不惜采取转移收入或费用、随意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人为调节利润、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报表等违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

二、降低农信社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首先,应创造农信社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规律将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起主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市场经济发展越是成熟,企业越是注重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随着深化农信社体制改革,促进企业不

断发展壮大。国家及省级政府就诚信与信用问题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使不守信用、欠债不还者再无市场。农信社在合规、守法经营的前提下,应注重自身的形象和信誉,建立良好而成熟的信贷、结算关系;通过优胜劣汰,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样,农信社的资产保全和财务收益有了可靠的保证,财务风险将会大幅度降低。其次,不断完善金融政策法规,使金融活动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走依法治国、依法治社的道路。金融法制建设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或从与世贸经济组织接轨的角度看,还不能适应要求。特别是国家至今尚未出台一部“合作金融法”,之所以对农信社的经营没有规范和保障。因此,今后应重点对企业借资产重组、分立、停产,破产、划小核算单位之机,逃避银行、农信社债务,转移、侵吞国家或集体资财的行为,制定更加完备的法律,对违反者坚决从重、从严惩处,切实保护农信社的资金安全,维护农信社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第三,切实加强农信社的监管力度,银监部门、各级管理者应针对农信社特点,建立一套金融预警机制,对农信社的资本充足率等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央行票据兑付时期,农信社应抓住改革的机遇,积极做好央行票据兑现前期工作。同时也应抓紧财政保值贴补,减少农信社的损失。第四,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提高结算有效能力,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为培养优良客户打好基础。

第三篇:南京恒昌p2p理财-从金融危机看风险管理体系 XL

几年前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空前的资产损失,多家著名金融机构倒闭,金融市场莫名的恐惧,各种机构相互指责……各国政府被迫采取了很多极端的干预措施。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场危机也给幸存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检验它们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机会。

金融危机之后,业界主要的金融机构开始将危机中获取的教训应用到改善和加强风险管理体系中去,尝试改造已有的风险管理平台,使其有能力减缓未来类似的极端情况带来的冲击。这是一个持续很久的过程。

首先,金融机构需要弄清楚传统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在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其次,它需要从最近的市场变化和政策变化中总结出与风险管理相关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之上,打造适应后金融危机形势的新型风险管理体系,其中包括风险管理的战略定位,风险文化建设,风险分析以及量化预测等。

风险管理的战略定位取决于一个公司在实现其战略目标过程中所能够承受的风险,其风险管理体系应该能够完整、全面、准确地发现所有相关风险并采取最适当的风险管理战术,来确保公司的运营在其预先确立的风险限度之内。

业界的专家对同一风险的量化看法可能很不同,但都一致认为风险文化是关系到金融服务企业长期成功的关键要素。尽管高层重视容易成为一种口号,但它仍然是风险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畅通的沟通机制是建立有效的风险文化的另一基石。不管信息技术平台多么先进,如果它产生的结果不能实时地传播到整个组织的话,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核心管理层应该倡导和鼓励关于风险讯息的实时的、透明的沟通。统一的风险文化可以让风险政策转化成流程,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

最近一次金融危机揭示了风险计量模型本身有很大风险。模型的风险指的是由于模型的结果和实际市场结果之间的巨大差异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使用错误的工具,或者错误地应用正确的工具,或者错误地解释正确的结果都可能引起模型风险。模型风险反映了强大的金融工具所描绘的愿景和现实之间的脱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对金融危机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如此,计量模型仍然是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如果当作一种辅助工具并使用恰当的话,这些模型是非常有价值的。前提是必须了解其局限性和恰当的使用条件。

金融危机揭示的另一个结构性的缺陷存在于风险报表及分析方面。某些公司的报表过于繁琐,而另外一些公司却过于简单。几乎每个公司的高层都在为收到太多未经过适当分析的、不具洞察性的风险数据而发愁。其实他们的问题很简单:今天的风险是否比昨天大,是否仍在期望的范围之内,是否已经与公司的风险偏好背离。但是大多数风险报表却不能回答这样简单但具有战略性的问题。

正确的报表系统应该能根据使用者角色和职级的不同进行个性化定制。董事会版本只需关注最重大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公司业绩和股东价值的潜在影响。管理层版本就需要有定量和定性的趋势分析,有无超出风险限度的例外等等。这类报表还应该就运营中的关键风险着重讨论并建议风险管理措施。具前瞻性和预测性应是这类报表的重要特性。在业务层面(或运营层面),风险报表需更细致地反映历史的经营情况、有无具体的违规操作等。对这类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至关重要。

在风险管理、政策监管以及很多量化工具都存在的情况下,金融危机仍然发生了。这说明理论和现实经常存在脱节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需要由公司高层有效地传达到全体员工,让大家有防范的意识。完全让公司免于下一个金融危机冲击的灵丹妙药是没有的。但是公司可以也应该做到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以往的教训来调整和改善其风险管理体系,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第四篇: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成因及化解对策

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成因及化解对策

宜宾电业局 唐庆平

内容提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网建设与管理力度的加大,企业廉政风险形势严峻。本文就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廉政风险,化解廉政风险和遏制廉政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供电企业廉政风险化解对策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廉政风险形势日趋势严峻。笔者现就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表现、成因及对策浅析如下。

一、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

供电企业廉政风险集中表现在主多分离、电网及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等方面。

1、主多分离存在廉政风险:供电企业主多分离工作中,廉政风险表现:多经无偿占用的主业资产;主业闲置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廉价租赁造成资产流失等风险。

2、电网建设、物资采购存在廉政风险:企业工程建设及物资采购中,廉政风险表现有:厂商互相利用,彼此“陪标”;打牌挂靠,形成“围标”;拉帮结伙,恶意“串标”;地方势力

1渗透,垄断废旧物资处理等。

3营销业扩报装、趸售电价测算存在廉政风险:业扩人员

与客户沟结,降低用电类别标准;个别职工在专变、公变搭接选择环节损害企业利益;电价测算中,提高农排电量比例而降低综合电价损害企业利益。

二、供电企业形成廉政风险的原因

形成廉政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

观原因。具体存在以下原因:

(一)制度不落实

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很多,但存在制度缺乏针对性、制度

执行不力等问题。如《关键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得不到落实。重点岗位人员长期不轮岗,这些人员视责任为权利,占山为王,中饱私囊。

(二)权利过于集中

个别企业搞一言堂,“三重一大”决策等事项主要领导定

板。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流于形式。企业中个别重要岗位人员认为:其位置是领导给予的,把感恩企业理解为感恩领导。领导咋说他就咋干,造成企业常出窝案。

(三)监督缺乏力度

监督制约不到位,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上

级监督“水中捞月”,同级监督“蜻蜓点水”,民主监督“雾里看花”;审计监督流于形式,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控。

三、化解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降低廉政风险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上强调:“加强反腐

倡廉建设,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拒腐防变教育作为第一道防线。”供电企业要降低廉政风险,必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努力构建以“干事、干净”为核心的廉洁文化氛围。

1、强化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强化教育预防机制。以“干

事、干净”廉洁经营为主题的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业意识。强化权力制衡机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强化“三重一大”执行情况的检查,防止权力滥用。强化监督、惩处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2、创新载体,改进廉洁文化教育。一是创新形式,全面渗透。以“五廉四进”活动为载体,培育“干事、干净”的廉洁文化理念。二是创新载体,寓教于乐。利用电视、廉洁短信、廉政信息网络等宣传工具,宣传廉洁从业的典型事迹。三是注重提高,实现转变。主要实现从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的转变、单向灌输教育向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转变、简单信息传播向多媒体传播的转变,努力提高廉洁文化建设水平。

3、结合实际,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深化企业廉洁文化建

设,主要做到廉洁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廉洁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廉洁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

(二)构建廉政预警机制,化解廉政风险

供电企业应加强预防和警示机制建设,主动化解廉政风险。

1、完善协同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由纪监、财务、审计,营销等部门,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各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廉政风险点,整合廉政信息资源。

2、完善廉政档案。建立企业干部和重点人员廉政档案。将具有廉政风险人员的财产收入状况、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等有关廉洁自律情况,记入个人廉政档案,全面动态地掌握其工作生活情况。

3、完善群众评议机制。不断完善信访举报制度,深化民主评议工作,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群众测评、征求意见等方法,了解被评人员的从业情况,准确评价廉政风险。

(三)加大惩处力度,遏制廉政风险

教育、监督是预防,惩处是警示。只防不惩,化解廉政风险很难奏效。企业要化解廉政风险,必须严惩违纪违法行为。

1、加大考核力度,实行经济和政治制裁。

在供电企业中,廉政建设同企业绩效考核、经营者年薪挂钩。但在考核中存在定量少、定性多,不具体、不严格的问题。因此,加大考核力度,切实达到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2、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坚持标本兼治。对违规违纪、造成社会消极影响者,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要严肃追究责任,实施惩处。通过惩处达到标本兼治。

3、加大办案力度,坚决遏制廉政风险。通过严肃查办案件,增大腐败的经济、政治及精神成本。消除怕出问题,怕查案件的思想,主动查办案件。通过查办案件,惩处违纪行为,遏制廉政风险。

第五篇: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成因及化解对策

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成因及化解对策

宜宾电业局 唐庆平

内容提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网建设与管理力度的加大,企业廉政风险形势严峻。本文就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廉政风险,化解廉政风险和遏制廉政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供电企业 廉政风险 化解对策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廉政风险形势日趋势严峻。笔者现就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表现、成因及对策浅析如下。

一、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

供电企业廉政风险集中表现在主多分离、电网及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等方面。

1、主多分离存在廉政风险:供电企业主多分离工作中,廉政风险表现:多经无偿占用的主业资产;主业闲置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廉价租赁造成资产流失等风险。

2、电网建设、物资采购存在廉政风险:企业工程建设及物资采购中,廉政风险表现有:厂商互相利用,彼此“陪标”;打牌挂靠,形成“围标”;拉帮结伙,恶意“串标”;地方势力

渗透,垄断废旧物资处理等。

3营销业扩报装、趸售电价测算存在廉政风险:业扩人员与客户沟结,降低用电类别标准;个别职工在专变、公变搭接选择环节损害企业利益;电价测算中,提高农排电量比例而降低综合电价损害企业利益。

二、供电企业形成廉政风险的原因

形成廉政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具体存在以下原因:

(一)制度不落实

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很多,但存在制度缺乏针对性、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如《关键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得不到落实。重点岗位人员长期不轮岗,这些人员视责任为权利,占山为王,中饱私囊。

(二)权利过于集中

个别企业搞一言堂,“三重一大”决策等事项主要领导定板。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流于形式。企业中个别重要岗位人员认为:其位置是领导给予的,把感恩企业理解为感恩领导。领导咋说他就咋干,造成企业常出窝案。

(三)监督缺乏力度

监督制约不到位,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上级监督“水中捞月”,同级监督“蜻蜓点水”,民主监督“雾里看花”;审计监督流于形式,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控。

三、化解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降低廉政风险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上强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拒腐防变教育作为第一道防线。”供电企业要降低廉政风险,必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努力构建以“干事、干净”为核心的廉洁文化氛围。

1、强化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强化教育预防机制。以“干事、干净”廉洁经营为主题的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业意识。强化权力制衡机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强化“三重一大”执行情况的检查,防止权力滥用。强化监督、惩处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2、创新载体,改进廉洁文化教育。一是创新形式,全面渗透。以“五廉四进”活动为载体,培育“干事、干净”的廉洁文化理念。二是创新载体,寓教于乐。利用电视、廉洁短信、廉政信息网络等宣传工具,宣传廉洁从业的典型事迹。三是注重提高,实现转变。主要实现从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的转变、单向灌输教育向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转变、简单信息传播向多媒体传播的转变,努力提高廉洁文化建设水平。

3、结合实际,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深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主要做到廉洁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廉洁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廉洁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

(二)构建廉政预警机制,化解廉政风险

供电企业应加强预防和警示机制建设,主动化解廉政风险。

1、完善协同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由纪监、财务、审计,营销等部门,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各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廉政风险点,整合廉政信息资源。

2、完善廉政档案。建立企业干部和重点人员廉政档案。将具有廉政风险人员的财产收入状况、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等有关廉洁自律情况,记入个人廉政档案,全面动态地掌握其工作生活情况。

3、完善群众评议机制。不断完善信访举报制度,深化民主评议工作,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群众测评、征求意见等方法,了解被评人员的从业情况,准确评价廉政风险。

(三)加大惩处力度,遏制廉政风险

教育、监督是预防,惩处是警示。只防不惩,化解廉政风险很难奏效。企业要化解廉政风险,必须严惩违纪违法行为。

1、加大考核力度,实行经济和政治制裁。

在供电企业中,廉政建设同企业绩效考核、经营者年薪挂钩。但在考核中存在定量少、定性多,不具体、不严格的问题。因此,加大考核力度,切实达到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2、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坚持标本兼治。对违规违纪、造成社会消极影响者,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要严肃追究责任,实施惩处。通过惩处达到标本兼治。

3、加大办案力度,坚决遏制廉政风险。通过严肃查办案件,增大腐败的经济、政治及精神成本。消除怕出问题,怕查案件的思想,主动查办案件。通过查办案件,惩处违纪行为,遏制廉政风险。

下载从企业理财内容看财务风险的来源及成因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企业理财内容看财务风险的来源及成因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