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代角度看退关操作及风险控制

时间:2019-05-15 12:0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货代角度看退关操作及风险控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货代角度看退关操作及风险控制》。

第一篇:从货代角度看退关操作及风险控制

从货代角度看退关操作及风险控制

摘要

货运代理企业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或授权,组织完成货物保管、转运、中转,为客户代办各种因贸易、运输所需要服务的业务,并收取一定的报酬。货运代理作为客户报关代理,为进口货物办理清关事宜,也为出口货物办理清关、订船等事务。在这些业务过程中,货运代理协助客户准备必要的进出口文件,帮助客户交付货物,收取相关费用并提供相关服务。

关键词 货运代理退关货物出口退关程序退关风险货代企业风险控制

随着国际贸易和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国际货物运输业务涉及的方面也越来越广,各种货运情况复杂,这使得贸易、运输当事人大多都无能力亲自处理和经营每一项具体的业务,这些大量的业务就需要委托代理人代为办理。

近几年来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种业务发展的需要,从目前已开展的业务看,国际货运代理人的基本特征还是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或授权,在组织完成货物保管、转运、中转等,为客户代办各种因贸易、运输所需要服务的业务,并收取一定的报酬。货运代理作为客户报关代理,为进口货物办理清关事宜,也为出口货物办理清关、订船等事务。在这些业务过程中,货运代理协助客户准备必要的进出口文件,帮助客户交付货物,收取相关费用并提供相关服务。

当然货物的出口也并不是一直十分顺利的,由于买卖双方的合同条款有变化、买卖关系的变动、货物报关需提供的文件证明缺漏、货物报检或者文件与目的地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冲突等等众多意想不到的细小因素,都可能导致货物退关,在这些情况中,货运代理企业就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对退关的有关手续流程和法律规定深入了解,及时规避因退关造成的经济损失,预防有可能因退关引起的各种费用,提高货运代理企业的业务操作能力,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最佳盈利。

一、货物退关的有关规定

退关货物,又称出口退关货物,是指出口货物向海关申报出口后被海关放行,因故未能装上运输工具,发货单位请求将货物退运出海关监管区域不再出口的行为。

与货物的出口海关申报类似,货物的出口退关,同样要走报关程序。对于出口货物的退关,国家规定:出口货物发货人及其代理人应当在得知货物未装上运输工具,并决定不再出口之日起3天内,向海关申请退关;经海关核准且撤销出口申报后方能将货物运出海关监管场所;已经缴纳出口税的退关货物,可以在缴纳税款之日起1年内,提出书面申请,向海关申请退税;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及其代理人办理出口货物退关手续后,海关应对所有单证予以注销,并删除有关报关电子数据。

二、货物退关的流程操作

对于货物运输代理企业来说,要对托运货物的详细情况知晓,也要清楚在报关退关过程中需要按哪些流程执行、办理哪些手续。特别在出口货物的退关上,应该要引以重视,及时跟客户和运输企业、海关沟通分享信息,避免给企业自身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费用。

(一)己经办理退税,退关退货的处理

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货后,出口企业必须向所在地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申报手续,补缴已退(免)的税款,如果退运的货物已经申报办理退税的,应分别依据以下情况予以处理:

(i)如出口企业将退关退运货物加工整理,更换相同规格型号的货物重新出口,或

将退运货物退给供货企业不再出口的,出口企业应持有关凭证到其主管

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出口企业将退关退

运的货物转为内销的,应持有关凭证到其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办理“出口

转内销证明单”,作为其内销时进项抵扣凭证。

(ii)生产企业在出口货物报关离境、因故发生退运、且海关已签发“出口货物报关

单(出口退税专用)”的,须凭其主管退税部门出具的《退运已办结税务

证明》,向海关申请办理退运手续。

(二)未申报退税,退关退货的处理

对出口企业尚未申报退税却已发生退关退货并转作内销的,由于有关原始单据

在企业,由出口企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原始单据,经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在书面申请报告及原始单据上签注“未办理退税”字样。

三、货物退关的风险及控制

货运代理企业在代客户办理货物报关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仔细,跟客户和运输企业多方及时沟通买卖货物信息,因为一旦造成货物退关,将会带来很多手续上的不便,下面就简单谈谈多种因货物退关可能带来货运代理企业的风险。

(一)出口退税的政策变化

由于出口退税一直是国家鼓励贸易出口的重要政策手段,很多劳动密集型的贸

易企业就是靠着这条政策生存,一旦政策变动或者停止执行,会给企业利润上带来很大影响。举个例子,贸易企业第一次货物出口的时候享受出口退税,从中获益,减少了成本,提高了企业利润,但是由于货物在海关申报通过后出现问题,导致货物退关,而再次申报出口时,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力度减小或干脆取消了,这样给贸易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如果货物的退关是货物运输代理企业造成的,那么贸易企业势必要向货运代理企业提出索赔纠纷,因此在实务中,货运代理企业要注意在跟委托人的委托合同和业务交流上要做到认真一丝不苟,减少自身原因造成货物退关的可能。

(二)出口货物退关手续的问题

货物的出口退关申报要经过一些程序,也是要由报关员去海关等相关部门办理,而在出口货物退关这方面,由于报关员扣分制度,报关员每年有30分,每次报关错误引起的改删单都要扣分,所以报关员要承受扣分的风险,会影响自身的报关资格,从而影响企业的报关业务。作为货运代理企业,一定要严格把关货物报关的管理,对报关员的进行系统有效培训,避免因报关员的原因造成货物的退关,带来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三)管理成本的增加

造成货物的出口退关,因货运代理企业引起的,委托人一定会向其就货物退关

手续费用的问题争论,不愿承担额外的这笔费用,这样货代企业自身就承受了额外的损失。如果是委托人或者非货运代理企业的原因,那么会增加货代企业的业务量,占用企业的相关资源,对于办理货物退关手续的费用,势必会与贸易企业发生争执和纠纷,互相推脱造成货物退关的责任,进一步带来诉讼等额外费用。

四、参考文献

廖进中《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风险分析与防范》 万长云《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责任分析》 周灵《国际货运代理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李爱红《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风险分析与防范》

第二篇:从经济学角度看银行风险控制

浅析银行业风险控制

2011-2-11 9:25 赵达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随着金融机构的职责和功能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正是获取利益,规避风险方法的不断进步。本文通过针对当前银行存在主要风险及其控制进行分析讨论。尤其针对信用风险和资本的防范。最后阐述了对监管者和商业银行的启示和方向。

【关键词】货币理论金融机构风险控制

随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加剧,银行、以及其他类似的金融机构无力偿付存款负债的案例屡屡发生。显然,政府及社会对银行的破产的关注程度要远远超过一般的制造和服务行业,银行破产似乎更引人注目。接下来,我们从货币经济学角度分析下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一、银行业的特质

(一)银行业是一种风险性产业,银行的风险具有行业传导性

金融产业与一般性产业不同。在一般产业中,一家公司的倒闭,除了老板受损失外,最多只影响到几家相关的公司;而金融机构则不同,一家银行倒闭可能在同业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其它金融机构发生危机。银行业的这种传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的银行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了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基于营业日结束时的多边清算差额的支付清算系统使得任何微小的支付困难都可能酿成全面的流动性危机;信息的不对称使债权人不能象对其它产业那样根据公开信息来判断某个金融机构的清偿能力,因此,债权人便会将某一个金融机构的困难视为其它所有有着表面相似业务的机构发生困难的信号,从而引发对其它金融机构的挤兑行为;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加重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金融创新在金融机构之间创造出远比过去复杂的债权债务链条,而达到天文数字的金融规模支付清算体系的脆弱性更严重了。

(二)银行业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产业

金融企业的公共性主要表现在:(1)金融企业的生存基础——存款,来源于广大社会公众。公众进入银行存款储蓄时,与银行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直接变成银行的债权人,银行则成为债务人向广大储户负债;

(2)银行把客户的钱贷给企业和个人,这些企业和个人成为银行的债务人,银行则变成债权人,广大客户向银行负债。在这两对关系中,金融企业面对的是社会公众,金融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行为、经营战略、经营成败都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前者直接关系到储户的债权安全,后者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债务条件(即能否得到公平合理的贷款)。对前者,银行经营的诚实性和谨慎性是保障储户利益的关键,对后者银行信贷条件的公开性和平等性是保障客户享受平等待遇的关键。

二、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

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银行内部由于管理不善、控制缺乏等方面造成的银行风险。风险的外部原因从宏观上看是由于国家的经济形势、市场要素以及金融监 管等因素决定的,宏观经济中经济周期变化以及金融外部环境等因素是银行风险的主要外部原因;从微观上看,银行风险的外部原因包括市场价格、社会信用度、同业竞争、借款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微观经济因素;同时战争、自然环境灾害以及潜在的电子网络技术风险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商业银行面临各种难以预计的风险。

三、当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金融风险

在世界金融自由化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的过程中,银行的经营风险呈上升趋势。从我国银行目前的经营与发展来看,存在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独立于银行金融机构之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能控制的自然、法律、国家政策、政治、人文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使银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或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如,地震、火灾等 自然灾害的袭击对银行产生的影响。另外,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的改变影响到某些企业的效益也会间接对银行产生影响。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风险形式。根据麦肯锡公司的研究,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仅各占20%。可见,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 目标。具体到我国,长期以来银行领域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信用风险极其突出,这种状况目前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

3.资本风险:资本充足率的管理资本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不能抵补各项损失和支付到期负债的可能性。2003年初,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到2007年 1月 1目,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近些年来的资本充足率(无数据显示的除外),除农业银行外,均达到了银监会的要求标准,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没有成熟,各项法律法规尚未十分健全,造成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严重漏缺,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资产比重较高,这带来的必然影响是抗风险能力差,银行信誉差,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比较大。《巴塞尔协议》把担保、承兑和备用信用证这类业务(对银行来说是或有资产,也称或有负债)的风险转换系数定为 100%,可见其风险是很大的。因此,要真实衡量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必须把帐外、表外及或有资产加以考虑。

4、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动会对金融产品的持有者或投资者造成收益或价值的波动(包括收益和损失),这就产生了利率风险 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就银行而言,利率风险无法完全避免,利率发生变动时,必然会影响银行的收入来源和其支出项目,即贷款和证券的利息收入,以及存款和其他银行借款的利息成本。

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主要是人员素质风险。对银行的从业人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业务素质,改善其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并使知识的更新速度跟得上金融发展的速度;二是避免职业道德风险,提高职业道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金融犯罪。

四、金融业的启示

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正如斯蒂格利茨等所指出的那样,“理解货币经济学的关键是可贷资金的供求……理解银行行为的关键在于了解银行化解风险能力的局限性,以及银行化解风险的能力和意愿如何随着经济环境和政府监管的变化而变化”。从货币经济学对不对称信息市场和信贷市场作用机制的强调中,中国银行业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

1、对监管者的启示金融监管是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外部,对金融机构实行管理、监督、约束、检查和制裁的行政管理行为。基于金融业的特质,仅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内部约束,是不足以防止金融风险的。

由于对“不对称信息”市场的开创性研究,斯蒂格利茨等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认为,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世界上普遍存在,在现代金融领域更为突出,在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尤为严重。因此,从根本上讲,信息不对称可能是我国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目前正在着力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例如,为了防止信贷发放过度而引起不良资产比率上升,中国全面实施了资本充足率监管;但是此举极有可能出现意外的结果:由于资本充足率监管针对的只是信用风险而不是市场风险,在逆向激励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减少贷款发放,增加对政府债券等的持有,这将导致经济中信贷可得性的下降,从而引起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加大,最后导致银行的信贷资产乃至资产组合的风险上升。

2、对商业银行的启示对于信贷风险,从技术层面上看,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信息平台;其次,应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原则,建立客户违约概率统计模型,更新客户内部评级体系;最后,在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以预期损失率为基础的12级分类系统,并引进KMV、Creditmetrics、Riskmetrics等国际上 成熟的工具软件。当然,从机制上看,商业银行应当采取斯蒂格利茨等提出的资产组合方法——目前,“基于资产组合分析的风险限额管理”作为一项先进实用的风险控制技术,在西方国家银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市场风险问题,商业银行首先可以采取上述的资产组合方法,在资产组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利率、汇率、证券价格以及实物资产价格等要素的敏感度设定风险值,并连续监测,根据其动态变化分级分类启动不同层次的预案措施。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应该采用经济资本管理的办法,从整体上计量、监测风险状况,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这将非常有益于中国的商业银行科学理性地处理规模扩张与价值创造、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辨证关系。

第三篇:从操作风险角度看银行内控制度建设0527

2011年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奖征文

从操作风险视角看银行内控制度建设

一、操作风险的内涵与影响

操作风险作为一种古老的风险类型,从银行诞生之初就一直伴其左右。2004年6月26日颁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操作风险的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错误的内部操作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进而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种类型: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佣关系、客户关系、产品以及业务操作、对物理资产的损害、业务中断及系统失灵、实施交付及流程管理。

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同,操作风险与报酬之间不一定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因而不能完全量化地得以体现,所以曾在银行经营活动中未引起足够重视,这种忽视所付出的代价是无比惨痛的。1995年的巴林银行事件是全球金融业历史中挥之不去的一抹黑色,它为世界各国金融机构敲响警钟,警示操作风险已经成为严重威胁银行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机构频频曝出一系列重大违规操作案件,也给金融界带来强烈震撼。数额惊人的财务损失、严重受损的机构声誉,人们愈加清醒地认识到操作风险在银行面临的诸多风险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就我国而言,随着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升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乘着入世的东风,中国正逐步融入国际金融大格局。全球化和

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必然是日趋复杂的风险形势,因而如何正确、有效识别操作风险,并从制度构建、落实执行以及外部环境上采取措施加以管理与控制,更是一道摆在我国银行经营管理者面前值得认真分析并加以解决的课题。

二、内控制度的失效是操作风险频发的原因

(一)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的关系

如果把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之间的关系表述的“哲学”一点,那么它们是一对矛盾。操作风险是矛,内部控制是盾。一个健全和完善的内控体系是识别、方法和控制操作风险的基础。1998年1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框架”被认为是与操作风险控制相关的文件中最重要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该文件的结论是:最近发生的诸多案件表明,松散的内部控制是导致银行产生重大操作风险损失的一个根源。这一结论与操作风险本身的特征密不可分。由操作风险定义可知,其具有较强的内生性,往往来源于制度缺失、系统缺陷以及人员舞弊等,因而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具有天然促进作用是不争的事实。且相较于外部监管与惩戒而言,依靠内部机制控制风险的好处不言而喻。银行往往对自身存在的制度缺陷更为了解,对风险点的把控更为准确,外部监管带来的高昂监管成本不一定会最大程度实现风险控制目标,“让最了解的人去进行管理”才是内部控制最重要的价值标准。

对银行而言,何为内部控制?我国2002年9月公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给出了较为清晰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

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方法、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以及监督评价与纠正五个要素。

(二)我国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这类特殊商品的经济实体,注定要比一般工商企业承受更高的风险,这就对其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稽核监督局曾对全国两千多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无论是思想认识、制度建设还是人员素质、实施执行都存在问题,从而使其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具体归纳起来,有如下问题:

一是内控制度建设不健全。一方面,规章制度缺乏严密体系,无法达到内控的预期目标。随着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强,与世界先进金融机构的交流、互动增加,我国银行业在制度建设方面也下了很大工夫。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多是伴随着某种特定的金融产品或某特定的业务领域而产生,仅局限于覆盖该特定区域的风险点,具有单一点状或单一线状的特征,不能形成一体化网络,业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与流程难以达到平衡制约或者相互支撑。这种制度的执行结果是局部风险得到控制与防范,整体上却缺乏统一性与连贯性,各个分散的内控制度“单打独斗”,最终导致总体控制不足或低效。

另一方面,制度构建滞后,无法与业务发展速度相匹配。金融创新已成为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各家银行正致力于提升需求

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和业务优势,合理地调配资源,最终形成自主创新产品和市场竞争力,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层出不穷。在业务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部分信息化系统和产品业务流程的设计缺乏充分的时间和知识储备,初始设计不够严密或未能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跟进与再造,对风险点无法实现全覆盖,出现“风险死角”,进而给欺诈事件可乘之机。

二是重设立,轻运行,内控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目前我国银行业多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形式,且通过层层授权来实现。决策层次过多,相关职能部门风险防范责任界限模糊,导致政策的传导和制度的执行力度会因各层级管理者的风险偏好或自身利益驱动而发生一定的扭曲或调整,规章制度的解释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执行力逐级递减。

三是内部稽核力量薄弱,日常检查监督效果不力。首先,每每有新的规章制度出台,银行内部会配合组织多次检查,但这种检查往往是基于外部监管要求而进行,缺乏“内生性”,因此不免流于形式,成为突击应付手段之一。其次,随着管理层关注的侧重点发生变化,内部检查多是不定时、非制度化的,因而最终的结果并非追根溯源地进行整改,多为“就事论事”,难以达到防范风险的预期目标。

四是风险意识薄弱,内控优先理念缺乏。片面强调业务指标和发展速度,利益指标的驱动导致对内控优先的忽视;人员风险意识欠缺,对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缺乏真正的理解与把握,依法管理、合规经营的责任观念不强,怕麻烦、图方便,碍于情面、疏于防范等现象时有

发生;日常风险教育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或缺乏针对性,使得风险文化基础薄弱,加之行为人本身自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薄弱,存在侥幸心理,在面对诱惑时往往铤而走险。

三、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操作风险

内控体系是针对将会遇到的风险而设置的,所以内控制度建设的第一步应是对操作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设计相应的内控体系,然后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去执行。最后,很关键也是常被忽视的一点是,还需要对内控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根据结果对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内控制度建设就是在“设计→执行→评价→改进”这个不间断的循环中得到持续的再造和重组,以确保建好的“模型”最大程度贴近真实的风险形势,使得银行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综上,并结合我国银行业内控制度建设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尽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进一步推进深化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充分利用公司治理理念,用“法治”代替“人治”,降低监管成本;

二是应意识到人是最大的风险,建立“以人为本”的风险管理文化,并形成“细节决定成败”的风险理念约束。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风险文化一旦形成,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行动结果。通过廉政教育、法律法规学习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活动,使员工对风险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增强案件形势变化的敏感性和案件防控工作的主动性;

三是加强授权体系管理,充分发挥多层、多部门之间职能制约与相互支持的效用,避免流于形式,背离设计的初衷;

四是通过业务流程跟进,及时完成风险制度再造;

五是加大内部稽查力度,对照相关内控和案防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认真查找制度执行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既自查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自查操作层面的问题;既自查有章不循的问题,又自查无章可循或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既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边查边纠,查找彻底,纠正到位;

六是加大信息技术手段在内控中的应用,有效减少人为识别错误;

七是开展日常风险点监控。特别是治理商业贿赂,将源头放在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上,结合业务找准切入点有效防范商业贿赂案件发生,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内控监督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兼职监察员队伍作用,把风险监控与日常内控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从内控角度看商业银行基层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从内控角度看商业银行基层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近几年均将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基础管理的重点之一。从总行层面,通过各种机制的建立,管理体系基本已形成。但从基层行来说,实际效果不甚理想。

为完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建立一个全面、完整、有效的内控管理体系,需要在以下方面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构建恰当的组织架构,营造科学的风险控制文化。这种组织架构如同一个三角的组织构架。三角的顶端是管理层,如分行党委。这需要管理层对本行的产品、业务过程和相关风险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通过自身的语言和行动将经营管理的思路和风险文化逐步注入每个员工的意识中去。在三角的左下方是风险管理部门,该风险管理部门是广义的管理部门,在基层行目前机构设置方面可能涉及风险管理部、信用审查部、人力资源部和计划财务部等。该风险管理部门有五大任务,分别为传达、选择合格的员工、合作、激励机制、存档。三角的右下方是合规管理部门,合规管理部门做好内外部的沟通和协调,以后督的角色确保程序和政策有效执行、架构运行良好。

加强内控管理基本制度建设。

在制度梳理方面,笔者所在基层行分行甘愿花费半年时间去专项开展制度和流程梳理工作,其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依据行情,有针对性地分层次有计划开展,第一阶段侧重于摸清制度建设的“家底”,第二阶段则侧重于对有效制度逐条进行合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梳理。二是通过流程图的构建去检验制度的缺失点和合理性,并将流程图逐步转化为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穿行测试。三是将制度建设发展成为全员参与的工作,下发全行征求意见,再通过法律与合规部的网点走访等,最终形成经得起考验的制度体系,同时无形中传达了全行内控风险管理的导向。

在制度执行力方面,制定检查管理办法,明确检查的频次、方式和处罚细则,并运用合规监测手段进行制度设计缺陷和制度执行缺陷指标体系的分析,达到对制度建 设、制度执行和制度保障的评价。

在后期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制度约束和核心系统、全面合规管理系统的控制,将制度和流程梳理作为常规性工作来推进,每季度全行开展一次制度清理工作,每季度召开合规经理联系会议,不断总结制度建设成果。

完善权力使用制约机制。第一,完善内部等级管理,分别授权的制度,如成立6个月以内的支行行长仅有在分行已审批业务项下文件的签字权,无任何信用业务审批权。第二,完善集体议事制度,基层行应成立内控管理委员会、信用审批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等集体议事制度,防止个人随意性和非理性行为对全行重大决策的影响。第三,完善离任审计和考核评价制度,高管人员在任职期满后,由上级行组成联合审计小组,对任期内合规合法经营情况、权力行使情况进行全面稽核。第四,提高业务主管部门对规章制度垂直管理的权威性,明确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得随意变通,不得越权行使。

强化内部控制的督查机制。近几年金融监管日趋审慎,笔者所在 的基层行也根据监管要求不断加强自查自纠的工作。从去年起,分行持续一年自觉自发地开展了“屡查屡犯”整改工作。一是明确思路、深化范畴、限时整改。全行力求实现以查促改、以改促建、全面检查、综合提升内控和案防管理水平的目标,通过不断收集、提炼和分析历次内外检查中出现的典型“屡查屡犯”问题及各条线重点或高风险环节问题,深化、细化“屡查屡犯”问题范畴。推进过程中,将每个问题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人以及督办部门,制定整改进度表,要求限时整改。另外,还强调执行,完善机制,其成效显著。

确立鼓励主动发现和报告风险的基调。要求从风险管理条线、合规管理等条线,每季度各分行、各支行和各部门分别报送风险管理报告和合规报告,并要求各支行和各部门通过全面合规系统直接在线报送,便于总行管理层直接得到最前沿的第一手资料,简化报送的路径,减少信息的缺失,通过建立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间有效的分工和合作机制以及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缩短操作风险的汇报路径。

依据监管要求建立完善的内控自评体系。一是求全面,保证内控评价自评不留死角。二是求细致,保证内控评价自评不留漏洞。

三是求准确,保证内控评价自评做到有的放矢。四是求认真,保证内控评价自评能够全面促进支行的内控管理水平。基层行通过内控评价标准自评,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隐患并加以整改,对检查中查出问题的违规操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以警示全行,从而提高全行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和操作风险防控能力。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法规、制度、系统(科技)、人员、思想、道德控制一起上,协调并举、人机联动,疏而不漏。基层行应经过薪酬改革,把高层管理人员的收益增长目标同银行的经营目标结合起来。对员工的责任、业绩进行量化,评判优劣。根据市场化原则设置分支机构和内部岗位,干部任免基于业绩,强化考核与监控机制,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同时,增强员工职业品德培育和警示教育,提升内控与员工的价值联系关系度。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程媚

中国会计报

第五篇:从经济学及侵权角度看知识产权

从经济学及侵权角度看知识产权

笔者从事知识产权代理工作多年,对知识产权对企业的作用多少有一些认识,以下对一些企业经营者及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对知识产权之于企业作用的困惑进行一些梳理。

企业者,以逐利为其存在之根本,无利不起早,可谓企业之本性。企业之利,有近利、远利之分,与生产、销售相比,知识产权更可归于企业远利之列。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态度,应有“百年树人”的心态。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应有经营之心态,经营不好,知识产权对企业可有可无;经营的好,知识产权可为企业带来十倍、百倍之经营效益。

经济学理论认为,只有当市场自我调节失灵的时候,政府才有必要通过法律或政策的手段来干预市场,因此才有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创新市场失灵,创新市场失灵主要在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以及创新后被模仿的可能性。

知识产权,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台湾地区翻译为智慧财产权。不同于天赋人权,知识产权是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赋予市场主体的一种法律权利。知识本来是公共消费品,一旦为其加上产权的后缀,便形成了独占性权利。

知识产权,主要类别是专利、商标及版权。

案例一:

2012年厦门乙企业申请了六项实用新型专利,于2014年发明厦门甲企业侵权,乙企业请求厦门市知识产权进行处理,厦门市知识产权进行现场取证后发现被诉侵权产品完全落入乙企业的某项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迫于压力,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如下和解协议:

厦门多诺知产

案例剖析:

在该案调查处理及调解过程中,笔者得知:

1、甲企业和乙企业相互熟知,所诉专利技术在行业内在乙企业专利申请之前可能大家都是如此做,但因该行业企业大都较少知识产权意识,因此乙企业申请专利后导致甲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不得不赔偿了事;

2、该行业在2014年之前市场较好,2014年因大环境所致,企业日子都不太好过,但乙企业依靠专利许可及维权获取了一定的收益,相对甲企业来说,在市场上更好过一些,得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通过此案件给我们带来了如下启示:

1、专利是国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授予权利人的独占权,企业要获取专利权,不管是委托代理机构还是自己申请,都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从本案中可知,乙企业2012年就申请了专利,在2014年才真正让其专利发挥效用,这期间企业要申请、获取、维护其专利权,均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对企业来说,不管有没有政府补贴、扶持,企业均应先期投入才能获得、维护专利权。

2、对甲企业来说,应时刻关注市场及竞争对手专利情况,在本案中,如果甲企业能够提前关注到乙企业的专利情况,完全可以提早准备,不管是提前搜集证据无效乙企业专利还是提前进行规避设计,避免落入乙企业专利保护范围,都可避免自己陷入被动。而且,笔者从实际情况分析也发现,如果甲企业进行规避设计,很容易跳脱乙企业的专利保护范围。

厦门多诺知产 案例二:

泉州丙企业于2014年申请某工艺品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于2015年授权,2016年初丙企业发现同位于泉州地区的丁企业接到国外一客商数千万大单,该客商原来是打算找丙企业下单的,于是丙企业向泉州中院起诉丁企业专利侵权,笔者同法官去丁企业取证发现,丁企业的产品属于对丙企业专利的进一步改进,并不落入丙企业的专利保护范围,且丁企业于2016年也申请了自己的专利。

在该案中,笔者了解到,丁企业的改进型专利实际上丙企业在2015年已研发出来,但丙企业认为其已经有了2014年申请的专利,所以不需要再申请后续改进专利,经笔者给丙企业解释了改进型专利与丙企业专利的不同后,丙企业懊恼不已。

案例剖析:专利申请要有持续性,并不可以一劳永逸,企业在发展,研发在持续,专利申请也要持续进行,要想持续开拓市场一样持续的进行专利申请,并在需要的时候让不同的专利发挥不同的效用,否则将像本案中的丙企业一样追悔莫及。

案例三:

泉州戊企业对其生产、销售的多个实用艺术品于2012年进行了版权登记,从2013年开始,陆续在展会及互联网上发现浙江戌企业的侵权行为,于是从2013年开始在浙江起诉了戌企业多次,每次均胜诉,但因地方保护等各种原因均未能执行,为此戊企业很是懊恼。

笔者与戊企业沟通后发现,虽然戊企业为维权花去了不少资金及时间成本,也未获得法院执行,但戊企业并未后悔进行版权登记及维权,这是因为,虽然花了不少成本,但也有效净化了市场,戊企业登记的版权还是为其带来了很大的间接经济效益的。

案例分析:也许大的法律环境并非十分完美,单纯靠知识产权本身的维权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完美的收益,但拥有知识产权可有效净化市场,未市场铺路,为企业经营带来更大更重要的收益。本质上来说,知识产权还是要为市场、为企业经营服务。

厦门多诺知产

下载从货代角度看退关操作及风险控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货代角度看退关操作及风险控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角度看货损货差问题五篇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角度看货损货差问题 【摘 要】如何解决物流各个环节中货物损坏和丢失问题,一直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以某企业为例,站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度,来......

    从几个案例看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

    1从几个案例看柜面操作风险防范 从几个案例看柜面操作风险防范从几个案例看柜面操作风险防范 从几个案例看柜面操作风险防范 1、 、、 、柜员挪用现金案件 柜员挪用现金案件......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及控制_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及控制(5篇材料)

    论文关键词:信用风险;风险;操作风险 论文摘要:传统的风险是指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事实上这两种风险很早就已引起机构的重视。按照巴塞尔银行业委员会的估计,在银行业所有风险中,操......

    从风险限额看集团客户授信的信用风险控制

    从风险限额看集团客户授信的信用风险控制(上) 为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实现信贷资源有效配置,2003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

    从风险管理角度看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差异

    从风险管理角度看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差异 在工作实践中,由于制度尚不完备等多种原因,始终存在着对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定位、税务调查中的举证责任分配、纳税评估中是否进......

    从生产流程及运输过程角度看中国自来水安全问题

    《环境学导论》课程论文 题目:从生产流程及运输过程角度看中国自来水安全问题 姓名:XXX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师范) 班级:2012级师范四班 学号:22201X3180111XX 教师:张......

    房产抵押借贷操作流程及风险控制1

    以个人住房设立抵押作为有关自然人之间民间借贷的担保、抵押贷款业务流程: 1)相关法律风险提示; 2)调查抵押房产权属状况; 3)通过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查询......

    同城票据交换业务操作示及风险控制要点

    同城票据交换业务操作示及风险控制要点(2010) 内容提纲一、业务处理模式二、业务管理要求三、业务操作提示及风险控制要点四、票据交换相关规章制度 业务处理模式?目前,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