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我国现行的领导体制分析
我国现行的领导体制分析
【摘要】: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共同组成了我国的国家机构,也领导着我国的各项事业。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的国家结构和行政领导制度,来阐述我国现行的领导体制。
【关键词】宪法 国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结构 领导体制
一、我国现行的国家机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家军事领导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此外,在我国还有人民政协、社会团体等组织,也被视为国家机构。
二、我国的国家结构
(一)单一制
单一制国家,就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全国只有一种宪法,公民只有一个国籍;全国按地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域,各行政区接受中央政权机关的统一领导;国家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也是国际交往中的单一主体。
中国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二)民族区域自治
(三)特别行政区
三、我国现行的领导体制
(一)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它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
(二)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
行政领导负责制是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它是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有机结合。
(三)一国两制
1、大陆各地区实行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内容的集权制领导。
2、港澳则实行分权制领导。拥有相对独立的人事、立法、司法、行政自主权。
(四)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1、我国行政领导体制在1982年之前一直是委员会制。
2、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3、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1)民主决策
(2)责任明确
(3)分工合作
(4)坚持党的领导
4、党内领导体制改革是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决定条件
5、建立合理、协调的领导权力运转体系,克服政府管理体制的过分集权
(1)权力分配合理:适当分权
(2)机构设置适当: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反对官僚主义
(3)工作制度健全
(4)法律保障有力
(5)自我调节灵活
6、明确领导职能,实现职能转变
(1)分清国家、政府与社会关系
(2)把握并适应现代政府领导职能及其发展趋势
(3)改革现行的政府运行程序和工作方式
(4)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7、领导体制应该科学化、法制化
(五)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优点和不足
1、优点:
(1)权利集中,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单位可以有较好的分工。
(2)较为民主。
(3)领导程序简单,决策迅速。
(4)国家财政资金较为集中。
(5)最适合本国的国情。
2、不足:
(1)解决问题得过程比较繁琐,造成效率低下。
(2)容易发生滥用职权,独断专行的问题。
(3)可能因考虑不周或精力不足而导致决策失误。
(4)监督力度不够,容易发生腐朽和夺权。
【注释】:
1、按照我国宪法第三章的规定
第二篇:校长负责制作为我国中小学的现行领导体制
校长负责制作为我国中小学的现行领导体制,它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时至今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则是我国继续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本文首先就我国有关“校长负责制”作了一个历史回顾,明确了校长负责制的理论依据、基本内涵;而后分析了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实行现状,并概括其实践特点与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紧扣问题——校长负责制的完善,着重探索优化和完善校长负责制的四个策略:优化内外部环境、建立科学的校长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校长领导决策行为、构建合理的权力监督机制。
校长负责制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校内领导体制。这一领导体制的确立是在经历多次变更和反复之后,才逐渐得以确立的。1952年,政务院批准,由中央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设校长一人,负责领导全校工作”,校长由政府委派,直接对人民政府负责。但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中小学的领导体制又几经变更。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再次提出:“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指出了在中小学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改革方向,并给定了校长负责制的大致框架。随后,国家的一系列文件和法规都对校长负责制作了肯定。一直到现在校长负责制走过了多年的历程,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的缺陷也为人所诟病。
一、校长负责制的缺陷
人们对校长负责制的批判集中的一点就是校长的权力过大,甚至有作者称校长负责制就是“一长制”,是福特主义,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虽然有些批判或许过于激进,但无不反映了我国现行校长负责制存在的一些缺陷。
(一)简单的权力转移,制造出权力“中心”
校长负责制在当初之所以重新成为许多学者呼吁的理想的学校领导体制,是与当时国内环境分不开的。“文革”之后,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校内领导体制为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合作制。这一体制反映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学校重视政治教育的传统,但同时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混乱。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校长和党支部书记之间权力和责任范围不明,往往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或领导与责任割裂的现象,既违背了管理常理,也不利于学校事务的管理,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对这一体制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具体怎样改革,为什么偏偏引入“校长负责制”而非其他领导体制,与中国当时的政治背景无不相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心工作由阶级斗争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主,在行政领域呼吁由专业人士管理专业工作,从而诞生了行政管理工作的“首长负责制”。这一转向体现在教育领域,就要求学校的工作也应以教学为中心,由专业人士来管理学校,也就是由校长而非党委书记对学校进行领导,从而“校长负责制”成为当时最为方便的选择。这在当时来说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而且在学校开初的转型时期也需要一个中心人物来对学校进行领导,事实证明这确实推动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但当初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主要着眼点是完成党政之间权力的转移,把权力由党政两点收并为校长一人领导,这种简单的权力转移和合并,就为校长的一人“专权”留下了隐患。
(二)法律建制不全,内控无力
遗憾的是,在完成党支部书记与校长权力的转移后,一直没有致力于学校内部民主机制的建立,使校长的权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制约,从而为校长的专权,甚至腐败,提供了条件。在提出校长负责制的时候许多学者也提出过校长负责制并不是校长个人说了算,而是包括“上级机关领导,校内决策指挥,党委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四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完整体制。但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中,对监督和民主管理这两方面都只有宏观的概念意义,却并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导。如,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为最初的“校长负责制”产生的依据,虽然也提出了设立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但对其设立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有条件的学校”条件是什么?“人数不多”应包括哪些人?“审议机构”有哪些权限?“校长主持”会不会使审议机构为校长所操纵,主持的含义是什么?等等。在民主管理上“建立健全教职工大会”,但对其权利也没有做出说明,而在民主管理中,除了教师外,家长、社区等因素并没有提及。这些问题在随后的各类法律法规中也没有得到解决。如,1991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中指出:“校长要全面主持学校工作”。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17条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0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其所举办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小学管理规程》第8条中规定:“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行政工作。”都没有对校长的权力及责任范围做出明确的说明,对于校务委员会的审议职责,党支部的监督职能,教代会的民主管理等都没有具体的权力和程序性说明。这就使“校长负责制”成为最抢眼的字眼,而其他组织机构都流于口号和形式。如许多学校并没有建立校务委员会,而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的现象也较普遍。据孙锦明对山西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现状的调查,在其调查的学校中,有34.5%的校长兼任书记,即使没有兼任,许多党支部书记也坦言“有监督责任而无监督程序”虚多实少。而许多学校的教代会、工会却成为了“福利机构”,与其应有的职能相去甚远。
(三)管理机制僵化,外控形式化
就在大家一致批判校长“专权”的同时,许多校长却自认很冤枉,认为自己的权力“太小”,上面的婆婆太多。这些校长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而形成这一悖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虽然在校内,校长可以一言九鼎,但是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却要受制于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因而在很多事情上,校长又不得不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马首是瞻,出现唯上不唯下的现象。首先,校长的任职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授权的,但在授权过程中上下级的管理权限却没有很好的理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中对校长的权力做了说明:“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包括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总务管理”。但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却没有明确界定,如人事管理是包括学校所有人员的招聘、解聘吗?还是只是其中一些人员?或者只有招聘权而无解聘权?都没有明确界定,这也就为上级主管部门随意变更授权范围和权限提供了条件,使许多校长认为自己的权力往往有名无实。既然校长的任职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授权的,那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这种授权自然拥有监督的权力和责任。但目前这种监督却形式多于内容,比较僵化。如在山西,每年由教育局有关职能部门对各校长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运用自我述职、座谈法、民意测验、财务审计等方式进行考核。这些方法固然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大多是形式重于内容,使许多校长抱怨自己整天被包围在各种评审,表格,检查中,而不能致力于学校的教学发展。而且这些考核大多是针对校长个人,而非学校的整体发展,因而使一些校长只为逢迎上级领导,却并不关心学校的实质发展。
(四)民主思想和民主机制的长期缺乏
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体制,素有“父母官”之说,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民主思想比较缺乏。谢金青认为中国单位组织中的员工有依赖倾向:组织的领袖拥有家长般的权力以决定组织的一切。他不像西方的管理者需要为决定做广泛的说明,许多决定、标准和方法无须经过公开、周密的检验、也认为是合法的,而不会期待去参与重要的决定。而据陈大超、刘兴春对普通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很少,程度很低,而在问道“您认为影响教师实际参与程度不高的因素有哪些时”,32.5%的人回答“校长的民主管理意识不够,有专制作风”,有20%的人回答“教师的参与意识弱”,有17.5%的人认为“校长负责制局限了这种参与”,10%的人认为“没有建立奖惩制度。”需要建立奖惩制度由外力来强制推动参与学校决策的教师实际上也是缺乏参与意识的表现。而认为校长专制无法参与实际上反映的是参与途径缺乏的问题。因而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即教师缺乏民主参与意思,参与意识淡薄(约占30%);体制不健全,缺乏参与民主机制(约占50%)。因此,可以说,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本来民主参与意识不足,而在现行校长负责制下由于民主机制的缺乏,其参与机会、程度更是大打折扣。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群体尚且没有“发言权”,那么,学生家长、学校社区对学校的管理参与就更少了,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参与。
二、对策
通过对现行校长负责制的缺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校长权力确实过大,而另一方面校长却又感到很多本应由学校决定的事情,却又不得不受制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形式化管理,觉得自己很冤枉。要改变这种两难的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逐步实行校长选举制和任期制
不同的校长遴选制度,对校长的权责范围、权力结构和权力比重都有很大的影响。上级授权任免的校长遴选制度,自然导致由授权机关实行监督,导致校长对上级负责为主。而实行选举制,也就是把校长的选择还权于学校相关公众,对其监督的重心也来自于学校内部相关群体,校长的主要负责对象在学校而非主管部门。实行校长选举制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明确校长的遴选标准和程序。
关于校长的遴选标准和程序,国外许多国家都有很值得借鉴的经验。如法国对校长选举的要求是教书5年以上,年龄30岁以上,参加校长资格考试合格后,须在两名导师的指导下完成2年的实习期,在参加选举时,还须提供一份3年期的办学规划方案等。而美国则要求校长具有权衡管理和领导这两个角色的能力,保障学生的学业成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利用数据资源对学生做出诊断,与社区保持良好的关系等。在选举程序上,美国是由校管会建立选拔校长的专家小组,地方教育委员会派人参与工作,选拔小组评审应聘人选,校管会根据选拔小组提交的材料,做出最后决定。德国则是首先刊登招聘广告,由区政府进行初选,申请人向区里的学校咨询委员会提出申请,咨询委员会选择出2—3名候选人,然后交由教师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校长,再由学校咨询委员会批准。
(二)完善行政管理体系,正确理清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存在管得过死,统得过严,形式僵化等问题。使学校的自主空间发展不大。而主管部门“好意”的管理或监督,却又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一方面,因为学校与主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学校往往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来规避上级的监督。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管理主要重视的是一些显性因素的评估与检查,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教职员工的学历水平合格率,学生的考试成绩等,而对一些关涉学校发展的隐性因素却很少也很难涉及。这就使得学校努力迎合上面的检查评估,把重心都放在一些学校发展的外在因素上,并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得到真正的实质上的改善,相反一味地迎合标准却使学校都“千校一面”,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甚至导致弄虚作假、腐败等现象。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适当地放权于学校(学校而非学校内的某一主体),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实行学校的自我管理。下放的权力包括:学校目标和政策制定权、财政预算权、人事安排权、课程设置权等。权力下放的同时也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教育行政部门应改变传统的对学校实行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的方法,转而通过立法、拨款、中介组织、政策引导、督导、信息服务等各种间接手段对学校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政府目标的实现和学校公正、合理地运用得到的权力。学校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必须为权力的使用及其结果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健全法制,完善学校内部机构建设
在我国往往存在“一收就紧,一放就乱”的现象,在学校的管理上也一样。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是由于学校内部建制的不全造成的。放权就意味着所放之权由学校中的个人所把握(在“校长负责制”下,一般就是校长),更促使个人专权而无人监督的局面的产生。因而要求放权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要建立起校内分权机制。而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在我国现行的学校体制中,学校的权力往往集中于校长一人,而其他民主机制却很不健全,因而加强学校的民主机制建设,实行学校内部权力的合理分配是完善现行校长负责制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法律上应明确校务委员的权力及权责范围以及设立的条件和标准,组成人员的特征、数量等,让其发挥决策审议的职能。明确党支部、教代会、工会等组织的性质和职责、组成、参与程序等。西方很多国家在中小学实行的都是校长与委员会相配合的管理体制,在这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如,德国除校长外,还设有学校咨询委员会和联席会议,联席会议由学校代表(校长1人、教师代表4人)、家长代表4人、学生代表4人,社区代表1人组成,每一个关于学校的决定都必须通过联席会中2/3的人认可才能通过,而只有在出现7:7的情况下,校长才有权决定采用何种意见。而在意大利实行的则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式,学校设有学校管理委员会,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主要负责除工资外的学校财务的管理;学校教师理事会,由全体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学校具体教学事务,由校长任主席;学生家长委员会,可提出建议,由学校管理委员会决定。而在新西兰则设立学校董事会,由校长1人、学生1人、教职员1人;学生家长5人和社区代表5人组成,行使雇佣教师、除工资外的学校财务管理、制定学校政策及发展规划等职能。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来看,校长的权力主要包含执行权、指挥权及学校现有设施的管理权等,其主要的职责是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有关决策权、财产权、人事权等一般都交由相关委员会决定。
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研究和改革均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这与社会的其它领域,教育的其它层类及高等教育的其它方面的改革所表现出的勃勃生机形成了鲜明对比。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此持疏远和冷漠的态度。可是,疏远并不等于问题就解决了,冷漠也不能使弊端自然消除。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整个社会向现代化方向转型,这一问题必将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是由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文明历程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本文也正是此种背景下对其进行探讨的。
一、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是指高教领导机构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的统一体,其核心是高教领导权力的基本配置方式。它包括高教行政领导体制和高校内部领导体制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其中高教行政领导体制是核心,是方向,它主要解决国家党政对高教实施领导权力分割和基本运作方式问题,即处理党、政府与高等教育实施机构(主要是高等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是基础,它主要解决高等教育实施机构内部党政之间、学术与行政之间的权力分割和基本运作方式问题,即处理高等学校党、政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是建国四十多年来积淀而成的,以高度集权与高度分权并存、党政不分、行政权力泛化与学术权力衰竭为特征的一种体制。这种体制是我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综合产物,它同时又深深植根于中国那数千年渐积而成的传统政治伦理文化之中。这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艰巨复杂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国各地存在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发展的不平衡,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差异性,势必要求多元化的分区而治的发展模式。以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社会的形成,要求高等教育为区域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与此同时,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走向国际化呼声的日益高涨,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扬弃,达到既去其糟粕又存其精华?怎样去建构新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如何保持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民族性?也需要高等教育有所为。
改革我国现行高等教育领导体制的紧迫性,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现行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是影响高等教育学术自由和学术繁荣的主要障碍
高等教育是社会最重要的学术中心。批判、保存、改造和创新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在当代社会和平建设的环境中,高等教育功能的充分挖掘和发挥更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场所中,不同的学术见解、理论观点的碰撞、争鸣,是司空见惯之事。学术性由是鼓励学术创见的根本机制,也是学术走向繁荣的前提条件。因此,能否保证学术自由,能否鼓励学者们畅所欲言并形成勇于捍卫科学、捍卫真理、捍卫学术的精神或态度,应作为衡量当代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科学与价值的重要尺度。我国现行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是奠定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直接领导思想意识形态的行政模式和建国后长期以来将政治、思想、学术研究三者相互混淆的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这种将思想、学术政治化和直接控制为基本特征的学术管理模式,是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创见方面)对高等教育在学术研究方面所提出的高要求的。客观地讲,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区分政治和学术研究方面已经有很大进步,这是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逐步走向繁荣的基本原因。但这并不等于阻碍学术研究自由的因素,特别是一些人长期形成的传统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的阴影已彻底消除了。事实上,仍有部分领导习惯于将学术研究与研究者个人的政治倾向、立场、思想境界混为一谈。这就不能不使得研究者在研究触及一些政治和社会敏感问题时心有余悸。因此,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当代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就必须革新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领导体制。只有这样,我国学术研究才可望更加繁荣、更富生机。
(二)现行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行政效率提高的核心因素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是一种高度集权的、党政形式分开但实质上不分的国家(中央和地方)直接经营型体制。这种体制有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主要表现在:(1)作为高等教育实施主体的各高等学校没有作为主体应有的法人地位,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它们的行为基本上决定于上级主管部门。(2)在高等学校内部普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校长只有法人代表之名而无其实。这种体制是一种党委集体领导的体制。因其职责权相分离,校长难以真正负责。党委集体领导往往使许多学校事务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3)现行高教领导体制采取党政组织分设、分管的办法,造成高等教育机构中部门林立、人浮于事、彼此推诿、互相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目前我国高教经费匮乏,除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外,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说与现行高教领导体制带来的这种机构重叠、冗员甚多有直接关系。此种状况,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人为地增加了高教管理中的矛盾与不协调。
(三)现行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是导致我国高等学校千校一面、缺乏特色个性的重要原因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它主要说明校长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翻开中外名校成长的历史,没有哪一面不蕴含校长们的睿智。在一定程度上说,一部学校发展的历史,就是校长们前赴后继的奋斗史。我国现代高等教育领导体制实行集体领导,校长作为这一集体中一员,没有了自主决策的权力,从而也就令其丧失了将其教育理论和抱负付诸实施的机会。而领导集体各成员间的不团结、不协调,甚至相互拆台、彼此猜忌等复杂的人际不良现象,更使得我国许多高等学校的校长们乐于为官、明哲保身、不求进取,以至于放弃了把兴学治校的教育理想当作自己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的人生价值观。
二、束缚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深化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会步履维艰?其中必然有各种各样复杂而深刻的原因。笔者以为,束缚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深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篇论文转自论文下载网
(一)观念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难得深入,与人们头脑中的一些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无关系,这些传统观念首先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由于我国在很长的时期内都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因而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切事务均应由党(各级党组织)来决定的思维定势。依此推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自然就会将其理解成是对高等教育的一切事务领导。高等学校中的党组织也就自然成了受党委托来对学校内一切事务行使领导权或决定权的机构,成了学校内的最高权力象征和决策指挥中心。从管理有效性的角度看,控制一个社会组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莫过于在该组织中设置一个能完全代表自己意志的机构或委派自己信得过的人员。这从党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的诸多史实中可以证明。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当党从一个革命党转变为领导数以亿计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执政党以后,党应该如何去行使作为领导核心的各种权力?是包揽一切行政事务在内的所有管理事务,还是只管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宏观决策?在笔者看来,作为执政党理所当然应该把工作重心摆在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大宏观问题的研究和决策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据此,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应该是路线、方针和政治思想领导而非具体行政事务领导。高等学校中的党组织应该对校(院)长履行全面领导职责起保证监督作用,而非凌驾于校(院)长之上的学校决策指挥中心。只有把上级党委与高等学校以及高等学校内部的党政之间的关系摆正了、理顺了,才可望在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另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就是混淆学术自由和自由化的界限,将二者等同起来。认为自由化是学术自由的必然结果。因而,有人常以反对自由化为名来否定学术自由。我们认为,此二者虽然存在某种关系,但并非必然的因果关系。学术自由如果不适当引导,就可能向自由化方面转化。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学术自由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推动学术发展和科学创见方面的重大作用,不能因为害怕狼就再不出门了。还有一种错误观念便是不正确地理解集体领导、集体负责、集体决策和个人负责的关系,人为地将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对立起来。认为个人负责容易走向专断独裁,脱离党的领导。把现代管理中的集体决策机制和集体负责的集体领导体制相等同,用现代管理中对集体决策机制的强调来证实我国现行的职权不清、责任不明、职责权脱节的高等教育集体领导体制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以上三种不正确认识成为制约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深化的观念羁绊。
(二)心理因素
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实质上是一种充满政治意义且涉及各种错综复杂关系处理的政治行政变革过程,同时,又伴随着复杂的社会政治心理矛盾变化过程。因此,心理因素也是制约变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层面。阻碍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社会心理因素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害怕失控的心理。许多人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者和高教主管部门非常担忧改革现行高教领导体制,实行以强化学术权力和行政领导职能为基本特征的高教领导模式会带来历史上诸侯割据常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与其将来控制不住,不如现在抓住不放。我国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提出向高等教育机构简政放权和为高校“松绑”,至今已近十年。然而,迄今仍没有将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种文件中写明的条款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之中。这不能不说与上述害怕失控的心理直接相关。另一方面是害怕犯错误的心理。一些领导虽然已经认识到现行高等教育领导体制的种种弊端,但因为害怕犯错误、担风险便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大都持等待观望态度,等待别人尝试或上级领导的部署。这两种心理因素影响了高教领导体制改革的步伐。
(三)利益因素
进行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就必然会损害一些既得利益者。尤其是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变革,所涉及的机构和人的面很大且利益非常具体。这就必然会增加改革的难度。具体来讲,就是改革下来的各类干部如何安置的问题。这是一个二难问题:如果这些干部得不到妥善安置,他们势必利用手中既得权力来阻挠改革的进行;而如果将他们逐一妥善安置,那么改革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我国每次机构精简总是越简(减)越多,其中缘由多与此相关。故利益因素的影响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深化的最大障碍。
(四)素质因素
阻碍我国高教领导体制改革深化的第四种因素是高教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在我国各类高教领导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高等教育的领导能力。他们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人:一部分是长期从事行政工作的党政干部;另一部分是从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提拔起来的教学科研人员。前者是纯行政官员;后者是纯专家学者;前者缺乏业务能力;后者缺乏行政经验。特别是他们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严格系统的管理专业教育,管理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均较薄弱。加之有些人只有为官之瘾,缺乏远大的教育理想和为教育作奉献的精神。所以,尽管当今仍不乏有一些具有远见卓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大学校长,但也的确不少唯唯诺诺和无德无能无识、滥竽充数的高等教育领导干部。有的大学校长甚至缺乏起码的负责精神,他们害怕实行校长负责制仅仅是怕自己一个人担当责任。因此,缺乏具有高等教育管理素质的行政官员和大学校长,也是我国高教领导体制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三、深化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几点设想 改革我国现行高等教育领导体制已势在必行。按照我国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去建构适应新形势的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为此,笔者认为,应着力考虑如下四点:
首先,必须推行校长负责制,并注意及时建立和完善集体决策与民主监督机制。
校长负责制是在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或高等学校董事会的领导下,学校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统一指挥的一种管理责任制。其最大特点是职权责明晰统一。在此体制中,校长是高等学校内部事务的最高决策者,同时也是学校事故责任的直接承担者。它有效地避免了现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经常出现的职权责脱节、有权无责而有责无权和指挥不统一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高校领导者的负责精神,提高管理效率。高等学校是独立的法人,校长是理所当然、名副其实的法人代表。而作为法人代表,他就必须具有代表法人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所必需的各项职权。否则,只要求其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却又不授予其相应的职权,那是不公平的。
本篇论文转自论文下载网
原文链接:
第三篇:《电力市场》论文我国现行电价管理体系分析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 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现行电价管理体系分析
二○一一年八月 摘要
电力市场的兴起使电价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电价在电力市场中起着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市场、促进流通、平衡利益等一系列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电力市场的基本知识与制定电价的原则、理论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着重梳理和分析了国内上网电价、输电定价的各种定价方法和销售电价的各种类型进行了阐述。希望能给电力工作者以帮助,促进我国电力工业改革的进行。目录
绪论┄┄┄┄┄┄┄┄┄┄┄┄┄┄┄┄┄┄┄┄┄┄┄┄┄┄┄┄┄2
一、我国目前的电价体系┄┄┄┄┄┄┄┄┄┄┄┄┄┄┄┄┄┄┄┄2
二、上网电价定义分析┄┄┄┄┄┄┄┄┄┄┄┄┄┄┄┄┄┄┄┄┄2
三、输配电价定义及分析┄┄┄┄┄┄┄┄┄┄┄┄┄┄┄┄┄┄┄┄3
四、销售电价定义及分析┄┄┄┄┄┄┄┄┄┄┄┄┄┄┄┄┄┄┄┄4
五、总结┄┄┄┄┄┄┄┄┄┄┄┄┄┄┄┄┄┄┄┄┄┄┄┄┄┄┄5 致谢┄┄┄┄┄┄┄┄┄┄┄┄┄┄┄┄┄┄┄┄┄┄┄┄┄┄┄┄┄5 绪论
电能作为一种自然垄断产业的商品,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电价改革要组成部分,对建立和培育电力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以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中国电价体系的现状,针对近年来电价改革中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环节的电价,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设想。
一、我国目前的电价体系 包括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的改革,产业链从上到下涉及能源交通行业、发电公司、电网公司和终端用户,而终端用户又区分为工商业、农业和居民3类主要消费群体。
2002 年以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与电价改革的多项政策文件。经过8 年多的探索,电价改革措施基本适应了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电力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厂网分开的目标基本完成,发电侧多家经营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然而纵观国内电力体制改革的现状,电价改革方面尚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建立与发电环节竞争相适应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出台开展电力双边交易所必须的输配电价,改革销售电价形成机制,实行有利于节能环保的电价政策是今后一段时期电价改革的主要目标。
二、上网电价定义及分析
1、上网电价
上网电价也称为发电电价,它是发电企业与购电方进行上网电能结算的价格。
2、上网电价分析
2004 年12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即在上网电价及时反映电力供需关系的前提下,当煤炭价格涨落幅度较大时,上网电价与煤炭价格联动。上网电价与煤价联动后,销售电价再与上网电价联动,且工商业电价调整得多一点,但居民生活电价与农业生产电价要保持相对稳定。在2005 年5 月和2006 年6 月,国家发改委先后实施了2 次煤电联动,有效地保障了能源安全和缓解了煤电价格矛盾。能源市场与改革近年来,随着电煤价格的持续上涨,而上网电价保持不变,使发电企业普遍出现亏损,经营状况不断恶化。为了缓解电力企业经营困难并疏导电价矛盾,2008 年7 月和8 月,国家发改委对电价进行了2 次调整,全国上网电价平均提高了4.14 分/(kW•h),输配电价平均提高了0.36 分/(kW•h),而销售电价平均只提高了2.61 分/(kW•h),这让电网企业承担了巨大的经营压力。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2009 年前9 个月公司亏损160.50 亿元,虽然200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将全国销售电价提高2.8 分/(kW•h),但由于输配电价长期受到挤压,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05年的61.9%上升到2010年7月的65.7%,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较大影响。这些电价调整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煤和计划电”的问题,发电企业的燃料成本上升仍然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传导,电网公司也承担了巨大的政策性亏损。另一方面,这几次调价方案都对居民生活用电、农业和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做调整,这也使销售电价的交叉补贴更加严重,显然不利于理顺电价结构、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建节约型社会。煤电联动问题的实质还在于能源机制的定位,真正需要解决的是要形成煤电双方正确的交易机制,并通过市场供需关系来调节煤电矛盾,而不是煤价上涨引起电价上涨,而又导致煤价上涨的恶性循环。从长远而言,只有理顺电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倒挂引发的电厂亏损和“电荒”困局。国内煤炭价格虽然已经逐步走向市场化,但上网电价仍受政府监管。为了促进煤电双方的协调发展和理顺煤电产业链的运作机制,煤电联营与煤电一体化成为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困境的有效途径。
三、输配电价定义及分析
1、输配电价
输配电价是指电网经营企业提供接入系统、联网、电能输送和销售服务的价格总称。2009 年全国平均输配电价约为0.125 元/(kW•h),占销售电价的23.45%。
2、输配电价分析
厂网分开后,我国的电价形成了由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2 个环节电价组成的体系,没有独立的输配电价,输配电价空间依赖于电网企业的购售电价价差。尽管已经出台了电价改革中有关输配电价的实施办法,但是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还远没有形成。输配电价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合理核定输配电价将有利于落实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和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动机制,使销售电价能及时反映上网电价的变化,并形成各类用户各电压等级的合理销售电价水平,也可以减少用户间不合理的交叉补贴。从长远来看,输电价和配电价需要分别进行核定。输电业务大致可分为点对点服务和网络服务2种类型,价格核定的方式有所不同,即输电价不仅可以体现按电压等级制定的网络服务,也可以体现输电业务的位置信号,以利于电网和电厂的协调与优化建设,并促进跨区输电,避免由于没有指导性的输电价造成存在跨区电网,却没有合理的输电价使电网企业不愿担负跨区输电成本而不跨区输电,致使能源格局陷入困境,电能有富余地区,有贫乏地区,造成大面积地区出现“电荒”。配电服务主要是网络服务,价格可以按照配电区域进行核定,且相同电压等级执行统一价格。近期在我国输配电网实行统一经营和管理的情况下,输配电价可以捆绑核定,但对于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输配电价,可区分不同电网功能而采用适当的定价方法来制定价格。
四、销售电价定义及分析
1、销售电价
销售电价是指电网经营企业对终端用户销售电能的价格。销售电价由购电成本、输配电损耗、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构成,对用户的销售电价是按照用户性质和用电特性来分类的。2009 年全国平均销售电价约为0.534 元/(kW•h)(不含政府性基金和附加),比2008 年增加2.07%[5]。从2009 年全国各省区的销售电价可以看出,各省区的销售电价水平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明显特征。其中,广东、上海、北京、海南和浙江的平均销售电价位居全国前5 位,且这些地区的平均销售电价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国内各行业的电价水平来看,工商业用户补贴居民和农业等用户的现象十分严重。大用户本身由于接入系统电压等级较高、用电量大、负荷率高,所以工商业电价应该低于居民电价。
2、销售电价分析
终端销售电价是整个电价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电价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改革目标是有利于公平负担,兼顾公共政策目标,便于与上网价格联动。改革方向是全部用户自由选择供电商,由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就销售电价改革来说,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莫过于销售电价是涨还是降。目前我国的销售电价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并需要采取相应一些调整措施。(1)销售电价结构与电价水平不合理,交叉补贴问题十分严重目前,我国的销售电价存在严重的交叉补贴,主要包括不同地区(城市补贴农村地区),不同行业(工商业用户补贴居民和农业等用户),不同电压等级(高电压等级用户补贴低电压等级用户)和不同负荷率(高负荷率用户补贴低负荷率用户)等类型的补贴。用户电价不能合理反映真实的供电成本,也起不到引导用户合理高效用电的作用。为了减少交叉补贴,应完善销售电价的形成机制,即让销售电价能有效反映供电成本与供需关系(包括用户的用电量、最大需量、受电电压、用电时间、负荷率、负荷同时率与供电可靠性等因素),具体措施包括:①将部分省电力公司的趸售电价水平调整到合理价位,以减少省电力公司对趸售县电力公司的补贴;②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并适当降低工商业电价和提高居民电价,重新划分用户类别,逐步将现行非普工业、非居民照明、商业电价归并为工商业电价,并在此基础上将销售电价分为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和工商业及其他用电3类;③条件具备的地区可按用电负荷特性制定不同年用电小时或负荷率档次的价格,以便用户自行选择。实际上交叉补贴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它利用扭曲相对价格来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也包含了一定的普遍服务义务。目前我国短期内还难以完全取消交叉补贴,但随着电价改革的逐步推进,电价中的交叉补贴也应该逐步减少或取消。
(2)两部制销售电价仍不完善,其主要表现为:①适用范围偏小,比重偏低;②两部制电价中基本电价长期偏低,基本电价和电度电价比例严重扭曲,失去了两部制电价的作用;③两部制电价中基本电价计价方式不科学,目前大部分用户实际上均按照变压器容量计费,不能促使其降低高峰负荷。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有:逐步将两部制电价的执行范围扩大至受电变压器容量在100 kVA 以下的工商业用户,并适当提高基本电价占销售电价的比重,鼓励基本电价按照最大需量计费。
(3)积极推行需求侧管理的电价机制,全面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根据各电网的供需情况与负荷特性因地制宜地划分峰谷时段和调整峰谷价差,并进一步扩大峰谷电价的执行范围。可考虑在负荷季节性强的地区试行季节性电价以平衡季节性负荷;在水电比重大的地区试行丰枯电价以促进水火互济;在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中试行实时电价;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还可试行尖峰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等电价形式,以增强用户的可选择性,引导和激励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实施需求侧管理需要政府性的基金支持,但目前国家尚无政策使其具备规范的资金来源。为了继续推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促进节能降耗,应给予地方政府筹集需求侧管理短期资金的适度空间,例如在设置尖峰电价的地区,电网公司由此增加的收入部分,就可用于支持需求侧管理。
五、总结
毕业设计是在完成了理论课程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总结,是工科学生完成基础课程之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设计,终于完成了我国现行电价管理体系分析课题的设计任务,使自己把近三年函授学习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本人的设计水平,使自己在实际工作的专业知识更能有效的应用。在设计过程中,虽然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供查阅,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仍感觉吃不透,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实践,扬长避短,发扬严谨的科学态度,使所学的知识不断升华。
六、致谢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学习到了很多电价专业上的东西,我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日后的工作中。在毕业设计完成之际,我衷心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和建议,使得本课题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参考文献 【1】唐振飞•《电力市场输电定价》•中国工程电机学报•2003 【2】段文燕《建立合理电价机制稳步推进电价改革》•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 【3】王志毅•《电力市场中的电价问题研究》•山西电力2003 【4】吴娟《浅谈营销电价改革》•电力技术经济•2004 【5】2001-2010年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报表
第四篇:我国现行音乐教育课程论文
摘要: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直接影响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思想、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宏观系统地审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改革方向,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音乐教育 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第一年,指导基础教育音乐课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了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现行音乐教育课程透视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行课程的基本框架是建国初期照搬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形成的,这种课程模式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材,开扩了中国音乐文化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音乐生活。50多年来,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学生的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主要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的模式。“按照这一思维逻辑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
体系之外。”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纵身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师范院校而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专业性是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基础性是指为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我国高师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国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缺乏选修课,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而发达国家的课程大都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自然科学,且学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修课程,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目前,高师的音乐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学生明显存在着学科之间的知识割裂,曲式、音乐史、声乐、器乐各是一回事,学生很少将这些知识与表演性和欣赏性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其结果,难免落得一个理论、技术理论和表演技术各自为政的匠人”。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三多三少,即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盲目模仿者较多,而自觉将教育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生活方式的主动参与者,勇于探索者,积极创造者较少;怀抱着旧惯例,热衷于操作训练,满足于技艺水平的较多,以审美的心态从职业生活中确认生命的价值,体验存在的意义,享受创造的快乐的教师较少”。目前一些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实行的“主修”制出发点是好的,似乎体现了一专多能,但由于认识出现了误差,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只瞄准了“舞台”,而忘掉了“讲台”过于强调一专而忽视多能。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面对要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教育专业课程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这主要是受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学科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课时比例来看,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占7%,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30%、35%;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通常一次性完成即在毕业前,时间短,平均每个学生3-5节课,甚至1-2节课,内容窄,模式单一,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则在20周左右,且分数次进行,突出了实践课程,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观念陈旧,知识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还有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等。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致使专业课的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经常因人开设,而非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目标来开课;严重脱离中学实际,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脱离培养目标,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至于学生毕业后有相当的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二、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21世纪,人类社会将更趋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需要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来指导。(1)从全球的宏观视角来看,新的音乐教育观也就是包含有三个导向: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文化创造。首先,文化价值
就是音乐人类学家公认的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念,其内涵:第一,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第二,学习音乐是理解世界上各民族的一个途径;第三,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第四,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第五,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第六,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其次,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单一倾向将被多样性、有机性的生态文明所取代,新的音乐教育体系应建立在音乐文化生态的保护和音乐文明思维框架之上。最后,西方传统科学理性的确定性真理在当今受到质疑,对音乐教育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为民族音乐的教育在未来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人们必须尊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创造性和成就模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哲学价值的当代文化意义,也将被人们所认识”。(2)我国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尤其是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体现了音乐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基础教育,音乐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等。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对于音乐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认识,经历了将音乐课作为德育和娱乐性教育到审美教育,再到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理应是中小学或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综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造就合格、新型的音乐教师,已成为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美国全国音乐学校协会是对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专业进行审批的机构,它们早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音乐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其一,个人素质:音乐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能联系其他学科和艺术;能确定和评价新的思想;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能理解教师的作用。其二,音乐能力:音乐教师能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水平表演;能伴奏;能演唱;能指挥;能评价他人的表演;能为个人的表达而组织声音;能通过原作和各种风格的即兴表演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有表现出具有确定和解释比较满意的作品和不太满意的作品的能力;能为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表演而记录和改编音乐;能确定和解释用于全部音乐的创作手法;能评价创作手法的情感效果;能描述用于音乐中的声音产生的方法。其三,专业素质:音乐教师必须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和教育观;能表明自己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运用有关音乐作品的广泛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实例展示全面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献身于教学的思想。这充分表明:一个成熟的音乐教师应能明显的表现出具有作为音乐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能力。因此,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它不仅应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还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样,音乐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这是培养21世纪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音乐课程设置还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世界,用全球的宏观视野,高标准、严要求,保证音乐师资的高质量,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当前,针对过去某种程度上存在的重技能技巧、轻音乐文化,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重某些专业音乐创作流派的音乐作品、轻多元文化的倾向,应当提倡培养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以求其专为目的,而求其全。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以专向为主,而需全面发展;不以求其深,而求其正,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求其根本质量。” 音乐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重视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重在整体化。为了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音乐艺术本质就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为
其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音乐的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下才能体现出来,故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单纯的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音乐具有终生性和社会性,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无论人自觉或不自觉,音乐会自始至终的伴随着我们,她作用于人的听觉,潜移默化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无限的潜能。人不能缺少音乐,故音乐教育是为人终生服务的,是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的;音乐艺术又具有集体性,音乐善于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并提倡集体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的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东西方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认知,要破除以往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音乐教育状况,要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所以,音乐学科的课程体系应大力强化中国音乐的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平衡课程内容,摈弃多年的重西轻中,即重视西方音乐,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的现象和以西否中的错误观念。
3、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理应密切关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指导基础教育;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将关系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音乐教学是一门学术性事业,音乐教师的教育活动应和其他职业科学家的活动一样去探索、创造,师范学术水平不仅包括音乐学术水平,更应包涵音乐教育教学的学术水平。所以,高师应师范性和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文化并重,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发展,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首先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纳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确立扩展课程;最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1)强化教育类课程,一是增加教育课程门类时数,二是加强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可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研究等课程;(2)拓宽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
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应减少原公共基础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有利于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将音乐表演、音乐技术、音乐学内容结合起来,构建以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为宗旨的综合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育人环境。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即音乐审美类课程,音乐表现类课程,音乐创造类课程,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五大类课程。“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互相关联、互相贯穿的课程体系。”调整必修课、选修课门类,精减课程内容,压缩课时,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便会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加快音乐学科的教材建设,充实课程内容,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的最新成果。变粗放式教学为科研式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主体式教学,变注入内化式教学为生成建构式教学,改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水准,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这样不但不会降低专业水平,而且有利于形成高师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地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加强音乐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增设了中学所必需的选修课程,技巧课也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形式转为小组课或集体课,虽然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但这些有益的尝试,必将有力地推动高师音乐教育的整体课程改革。
总之,对教育来说,21世纪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世纪。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与国际的全面接轨,我们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重视教师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教育的“工作母机”的作用,坚持“三个面向”,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为培养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杨晓宏 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刘 沛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中国音乐, 1997(1), 39-43;
李其龙,陈永明 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 .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80-386;
戴定澄 音乐教育展望[C]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美]马克 当代音乐教育[M],管建华、乔晓冬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261-262;
王耀华 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1),15-22;
管建华 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270-276;
姚思源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文选[C]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84-394;
[9] 王耀华 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3(2),21-23.
第五篇:我国现行电价管理体系分析
我国现行电价管理体系分析
电力市场的兴起使电价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电价在电力市场中起着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市场、促进流通、平衡利益等一系列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电力市场的基本知识与制定电价的原则、理论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着重梳理和分析了国内上网电价、输电定价的各种定价方法和销售电价的各种类型进行了阐述。希望能给电力工作者以帮助,促进我国电力工业改革的进行。
电能作为一种自然垄断产业的商品,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电价改革要组成部分,对建立和培育电力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以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中国电价体系的现状,针对近年来电价改革中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环节的电价,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设想。
一、我国目前的电价体系
包括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的改革,产业链从上到下涉及能源交通行业、发电公司、电网公司和终端用户,而终端用户又区分为工商业、农业和居民3类主要消费群体。
2002 年以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与电价改革的多项政策文件。经过8 年多的探索,电价改革措施基本适应了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电力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厂网分开的目标基本完成,发电侧多家经营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然而纵观国内电力体制改革的现状,电价改革方面尚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建立与发电环节竞争相适应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出台开展电力双边交易所必须的输配电价,改革销售电价形成机制,实行有利于节能环保的电价政策是今后一段时期电价改革的主要目标。
二、上网电价定义及分析
1、上网电价 上网电价也称为发电电价,它是发电企业与购电方进行上网电能结算的价格。
2、上网电价分析
2004 年12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即在上网电价及时反映电力供需关系的前提下,当煤炭价格涨落幅度较大时,上网电价与煤炭价格联动。上网电价与煤价联动后,销售电价再与上网电价联动,且工商业电价调整得多一点,但居民生活电价与农业生产电价要保持相对稳定。在2005 年5 月和2006 年6 月,国家发改委先后实施了2 次煤电联动,有效地保障了能源安全和缓解了煤电价格矛盾。能源市场与改革近年来,随着电煤价格的持续上涨,而上网电价保持不变,使发电企业普遍出现亏损,经营状况不断恶化。为了缓解电力企业经营困难并疏导电价矛盾,2008 年7 月和8 月,国家发改委对电价进行了2 次调整,全国上网电价平均提高了4.14 分/(kW•h),输配电价平均提高了0.36 分/(kW•h),而销售电价平均只提高了2.61 分/(kW•h),这让电网企业承担了巨大的经营压力。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2009 年前9 个月公司亏损160.50 亿元,虽然200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将全国销售电价提高2.8 分/(kW•h),但由于输配电价长期受到挤压,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05年的61.9%上升到2010年7月的65.7%,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较大影响。这些电价调整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煤和计划电”的问题,发电企业的燃料成本上升仍然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传导,电网公司也承担了巨大的政策性亏损。另一方面,这几次调价方案都对居民生活用电、农业和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做调整,这也使销售电价的交叉补贴更加严重,显然不利于理顺电价结构、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建节约型社会。煤电联动问题的实质还在于能源机制的定位,真正需要解决的是要形成煤电双方正确的交易机制,并通过市场供需关系来调节煤电矛盾,而不是煤价上涨引起电价上涨,而又导致煤价上涨的恶性循环。
从长远而言,只有理顺电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倒挂引发的电厂亏损和“电荒”困局。国内煤炭价格虽然已经逐步走向市场化,但上网电价仍受政府监管。为了促进煤电双方的协调发展和理顺煤电产业链的运作机制,煤电联营与煤电一体化成为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困境的有效途径。
三、输配电价定义及分析
1、输配电价
输配电价是指电网经营企业提供接入系统、联网、电能输送和销售服务的价格总称。2009 年全国平均输配电价约为0.125 元/(kW•h),占销售电价的23.45%。
2、输配电价分析
厂网分开后,我国的电价形成了由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2 个环节电价组成的体系,没有独立的输配电价,输配电价空间依赖于电网企业的购售电价价差。尽管已经出台了电价改革中有关输配电价的实施办法,但是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还远没有形成。输配电价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合理核定输配电价将有利于落实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和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动机制,使销售电价能及时反映上网电价的变化,并形成各类用户各电压等级的合理销售电价水平,也可以减少用户间不合理的交叉补贴。
从长远来看,输电价和配电价需要分别进行核定。输电业务大致可分为点对点服务和网络服务2种类型,价格核定的方式有所不同,即输电价不仅可以体现按电压等级制定的网络服务,也可以体现输电业务的位置信号,以利于电网和电厂的协调与优化建设,并促进跨区输电,避免由于没有指导性的输电价造成存在跨区电网,却没有合理的输电价使电网企业不愿担负跨区输电成本而不跨区输电,致使能源格局陷入困境,电能有富余地区,有贫乏地区,造成大面积地区出现“电荒”。
配电服务主要是网络服务,价格可以按照配电区域进行核定,且相同电压等级执行统一价格。近期在我国输配电网实行统一经营和管理的情况下,输配电价可以捆绑核定,但对于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输配电价,可区分不同电网功能而采用适当的定价方法来制定价格。
四、销售电价定义及分析
1、销售电价
销售电价是指电网经营企业对终端用户销售电能的价格。销售电价由购电成本、输配电损耗、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构成,对用户的销售电价是按照用户性质和用电特性来分类的。
2009 年全国平均销售电价约为0.534 元/(kW•h)(不含政府性基金和附加),比2008 年增加2.07%[5]。从2009 年全国各省区的销售电价可以看出,各省区的销售电价水平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明显特征。其中,广东、上海、北京、海南和浙江的平均销售电价位居全国前5 位,且这些地区的平均销售电价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国内各行业的电价水平来看,工商业用户补贴居民和农业等用户的现象十分严重。大用户本身由于接入系统电压等级较高、用电量大、负荷率高,所以工商业电价应该低于居民电价。
2、销售电价分析
终端销售电价是整个电价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电价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改革目标是有利于公平负担,兼顾公共政策目标,便于与上网价格联动。改革方向是全部用户自由选择供电商,由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就销售电价改革来说,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莫过于销售电价是涨还是降。目前我国的销售电价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并需要采取相应一些调整措施。
(1)销售电价结构与电价水平不合理,交叉补贴问题十分严重目前,我国的销售电价存在严重的交叉补贴,主要包括不同地区(城市补贴农村地区),不同行业(工商业用户补贴居民和农业等用户),不同电压等级(高电压等级用户补贴低电压等级用户)和不同负荷率(高负荷率用户补贴低负荷率用户)等类型的补贴。用户电价不能合理反映真实的供电成本,也起不到引导用户合理高效用电的作用。为了减少交叉补贴,应完善销售电价的形成机制,即让销售电价能有效反映供电成本与供需关系(包括用户的用电量、最大需量、受电电压、用电时间、负荷率、负荷同时率与供电可靠性等因素),具体措施包括:①将部分省电力公司的趸售电价水平调整到合理价位,以减少省电力公司对趸售县电力公司的补贴;②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并适当降低工商业电价和提高居民电价,重新划分用户类别,逐步将现行非普工业、非居民照明、商业电价归并为工商业电价,并在此基础上将销售电价分为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和工商业及其他用电 4 3类;③条件具备的地区可按用电负荷特性制定不同年用电小时或负荷率档次的价格,以便用户自行选择。实际上交叉补贴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它利用扭曲相对价格来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也包含了一定的普遍服务义务。目前我国短期内还难以完全取消交叉补贴,但随着电价改革的逐步推进,电价中的交叉补贴也应该逐步减少或取消。
(2)两部制销售电价仍不完善,其主要表现为:①适用范围偏小,比重偏低;②两部制电价中基本电价长期偏低,基本电价和电度电价比例严重扭曲,失去了两部制电价的作用;③两部制电价中基本电价计价方式不科学,目前大部分用户实际上均按照变压器容量计费,不能促使其降低高峰负荷。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有:逐步将两部制电价的执行范围扩大至受电变压器容量在100 kVA 以下的工商业用户,并适当提高基本电价占销售电价的比重,鼓励基本电价按照最大需量计费。
(3)积极推行需求侧管理的电价机制,全面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根据各电网的供需情况与负荷特性因地制宜地划分峰谷时段和调整峰谷价差,并进一步扩大峰谷电价的执行范围。可考虑在负荷季节性强的地区试行季节性电价以平衡季节性负荷;在水电比重大的地区试行丰枯电价以促进水火互济;在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中试行实时电价;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还可试行尖峰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等电价形式,以增强用户的可选择性,引导和激励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实施需求侧管理需要政府性的基金支持,但目前国家尚无政策使其具备规范的资金来源。为了继续推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促进节能降耗,应给予地方政府筹集需求侧管理短期资金的适度空间,例如在设置尖峰电价的地区,电网公司由此增加的收入部分,就可用于支持需求侧管理。
五、总结
毕业设计是在完成了理论课程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总结,是工科学生完成基础课程之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设计,终于完成了我国现行电价管理体系分析课题的设计任务,使自己把近三年函授学习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本人的设计水平,使自己在实际工作的专业知识更能有效的应用。在设计过程中,虽然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供查阅,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仍感觉吃不透,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实践,扬长避短,发扬严谨的科学态度,使所学的知识不断升华。
六、致谢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学习到了很多电价专业上的东西,我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日后的工作中。在毕业设计完成之际,我衷心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和建议,使得本课题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唐振飞•《电力市场输电定价》•中国工程电机学报•2003 【2】段文燕《建立合理电价机制 稳步推进电价改革》•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 【3】王志毅•《电力市场中的电价问题研究》•山西电力2003 【4】吴娟《浅谈营销电价改革》•电力技术经济•2004 【5】2001-2010年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