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时间:2019-05-14 03:4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第一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主备人: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3-11

第五周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一、教材简析

《梦圆飞天》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力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全文共20个自然段,可以分四段。

第一段(1--5)讲2003年10月15日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地为“神舟”5号飞船和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第二段(6--15),讲“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第三段(16--19)讲杨利伟从太空中向地球发回问候,想儿子描述他严重的太空和地球。

第四段(20)讲浩瀚的太空从此留下可中国人民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成真。

课文第二、三段是教学重点,应着重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共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过地球和火星相比较提出两者是“孪生兄弟”这一概念,从而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第二至五自然段科学家根据火星上发回的照片和对火星岩石钻孔分析推想了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第六、七、八自然段则阐述了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课文语言通俗易懂,层次清楚,把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又复杂的科学道理以“孪生兄弟”的表达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既有趣又亲切。

课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弄明白把火星成为地球的“孪生兄弟”的道理,并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的把道理说清楚的。

二、教学目标

《梦圆飞天》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三、教学重难点

《梦圆飞天》

课文第二、三段是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四、课时划分

《梦圆飞天》„„„„„„2课时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2课时

五、作业安排

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册

六、说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梦圆飞天》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三段是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

(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1)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2)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学生读。

二、新授

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词

2、齐读生字词

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

4、学生描红

5、请大家再拿起你的课文,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6、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

(1)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2)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7.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好好读读文字材料,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好好地读读。

8.师生交流

你们想看看这幅场面吗?

播放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看到这样的场面还想读读这段话吗?

还有没有其他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们自豪吗?让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读这段话。

9.值得庆幸的时,神州五号已经发生成功,想看看太空中拍摄到的画面了吗?

(1)播放课件(让老师来圆你们第二个梦)

(2)看了这样一个画面,想说什么吗?

(3)说到这里,你们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吗?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

1、组词

桥()划()执()

侨()画()势()

2、收集神七飞天资料。

第二课时

一、歌曲导入,读题入情。

1、播放《超越梦想》歌曲。

2、揭示课题,学生读题。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2、请同学们读读课文2-5自然段,你从送行的场面中感受到什么?

3、交流发言,4、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

5、杨利伟叔叔又是怎样的呢?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二、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1、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梦。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并感受。

2、师生交流读书体会。

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3、点名读,分角色读。

4、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

三、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1、让我们听听来自太空的问候。

轻声读一读,体会杨利伟的心情。

2、播放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美景的录像片段。

你们想说什么吗?指导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色。

3、这么美的景色,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你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呢?杨利伟也有很多话要对我们说,他会说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激励学生。

1、神州五号成功了,神舟六号也成功,神舟七号的发射也成功了。让我们读响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振奋的话语。(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2、最后,让我们在雄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也预祝我们祖国在今后航天事业上越走越完美,更希望同学们能承载着祖国新的梦想,扬帆起航。

五、作业设计。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神舟号”飞船的信息?将你收集的信息整理一下,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梦圆飞天

送行

发射无比喜悦与自豪

问候

梦圆

第二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二学期

主备人: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3-18

第五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周包括了2篇课文,分别是《月亮湾》《快乐的节日》。《月亮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第三篇课文,本课文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课文的第二第三是重点段,从村前到村后具体的描述了月亮湾的美丽。《快乐的节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第四篇课文,本课是一首诗歌,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欢度节日的场面,歌唱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全文以乐为线索,表达了心情之乐,理想之乐,成长之乐。是一篇培养学语言表达和感悟能力、陶冶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材料。同时,还 要注意识字教学。此外,课后的练习设计,体现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紧扣课后的练习,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在学生刚开学不久之后学习,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因此编者安排的是春光篇,内容清新活泼,健康向上,且每篇课文都精心配了彩图,非常适合也很吸引孩子的阅读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初步学会了在一定语境中进行识字。然而,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细节的敏感性较弱,比较容易犯粗心大意的毛病,在书写生字时,容易出现错别字。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积极性高,表现欲望强烈。必须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展开教学,使该课的识字教学妙趣横生。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以识字、学词学句和朗读背诵训练为重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以读为主,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的方法。利用文中插图,课件中配乐朗读等方法为学生创设美丽的春天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鲜艳、理想、祝贺、健康、丰满”这些词语。

2.技能目标: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继续引导学生进行

词、句的积累。会用指定的一组词语,写几句话。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想象,感受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幸福,激发学生

热爱祖国的感情,从小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远大理想。

四、教学重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五、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它们都说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的意思。

2.结合课文第三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教育学生要从立志这

天起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报效祖国。

六、课时划分:

《月亮湾》:两课时

《快乐的节日》:两课时

七、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创设情景法。让学生通过老师创设的情景,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2.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

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合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课件播放《快乐的节日》

2.猜猜这首歌是歌唱谁的呢?有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3.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

4.小结过渡:这首诗歌又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诗歌。

2.检查自读情况

3.默读诗歌,说说每节说什么?(读后交流)

4.齐读诗歌,说说诗歌写了什么?自由说,教师适当点拨。

5.教师小结: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欢度节日的场面,表达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6.过渡:孩子们在“六一”这一天是怎样欢度自己的节日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去好好地读诗歌去体会。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找出左右结构的生字,出示:艳、健、敬、敢。

自由记忆。

3.交流,学生教生字。

艳:左右结构,左边“丰”的三要稍微有点斜,右边是“色”。

健:左右结构,左边是窄窄的单人旁,右边的横较多,注意要扁,建字底要舒展托住上面的字,最后写建字底。

敬:左宽右窄。右边第三笔的撇不能在横的末端起笔。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每个小节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设计

1.读读写写。

祝贺敬爱鲜艳丰满勇敢红领巾

歌唱希望健康理想感谢白杨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

2.填空。

()的红领巾()的小鸟()的白杨树

()的时光()地成长()地飞翔

()地流出来()地观察()的节日

3.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和课本中的小朋友欢度节日,去分享节日的快乐。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节。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A.看到小鸟。

B.师:小鸟不是人,课文怎么说“小鸟在前面带路?”引导学生体会小鸟边飞边欢唱的情景。指导学生朗读。

C.看到少先队员。

师:课文中写的是“我们”,从哪儿看出是少先队员?(鲜艳的红领巾)

D.在这节日里,少先队员们怎样欢度自己的节日呢?指导学生练习说话。

(3)指导朗读这一节。

(4)读后指名上台表演朗读。全班男生读,女生表演。

2.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这一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同桌交流,指名试说。

(看到花儿向我们点头祝贺,白杨树向我们歌唱。)

(3)朗读:小朋友,课文中写了“花儿向我们点头„„”把花儿、白扬树、小鸟当成什么来写?

(4)小结:作者把花儿、白杨树当成人来写。作者这样一写,渲染了节日的气氛,烘托出孩子们愉快的心情。

(5)指导理解句子:

出示: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

自由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的意思。

交流,体会“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6)有感情朗读这一节。

3.学习第三节。

(1)交流。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什么理想,打算怎样报答祖国。

(3)范读这一段,自由练习朗读,体会孩子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齐读这一段。

4.学习第四节。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观察。

小朋友看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

(2)交流:图中的小朋友在花园里过节日。他们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手拿气球放气球,有的在放声朗读课文„„

(3)师小结: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啊!跳啊!他们是多么开心、多么快乐啊!

(4)朗读感受师生共同庆节日的欢乐心情。

(5)看图背诵这一段。

三、熟读课文,体会感情。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播放《快乐的节日》歌曲,听歌感受节日快乐的气氛。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

贺爱希勇康巾

2.学生观察分析字形。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贺、希、勇”(“贺、希”两字上小下大,“勇”字上大下小)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仿写。

五、作业设计:

1.用下列偏旁组字再组词。

色()广()贝()友()

2.用部首查字法查“贺、希、勇”三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我们来到花园草地

花儿白杨小鸟祝贺歌唱

感谢祖国

老师伙伴飞向理想共度美好时光

第三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0-2011学第一学期 主备人: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10-8

第五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研读。

1.体现课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能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表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练习2》的《爱之链》就是为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安排的。

2.教材地位:

语文即生活。脱离生活的语文学习,不但缩小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而且限制了语文实践,是毫无生机的僵死学习。随着年级的升高,苏教版(国标本)小语六年级教材特别注重对生活语文资源的开发,着意引导教师落实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六年级教材从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

3.编写意图:

本单元围绕着“恪尽职守”这一主题安排了文章。这些课文让我们胸中涌动着敬佩之情,为他们的胸怀、勇气,为他们的精神与爱心。也更让我们懂得这些美德在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3.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尝试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揣摩课文题目在表达文章思想感情中的作用,学习通过丰富合理的想象来深化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4.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交流感受。

练习2

1.辨析同音词,并加以运用。

2.诵读汪国真的诗《我不期望回报》,感悟人生的价值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采访。

5.学写毛笔字。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2.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尝试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揣摩课文题目在表达文章思想感情

中的作用,学习通过丰富合理的想象来深化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3.品读文本的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浓浓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五、课时划分。爱之链二课时

练习1二课时

5、爱之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

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给予无

私的帮助。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传承诵读:

一、复习导入。

1.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

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吗?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师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

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

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速读第一至八自然段。

(生读、找)

2.出示一段话(与课文进行比较)

乔依很卖力地为老妇人修车,他不顾一切地修着,手冻僵了,脚磨破了,满脸满手都是油污„„

“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3.同学们,我们平时在作文中,读到的经常是这样一些概括性强的语言。可是这篇课文中的这段话却用事实来说话——通过乔依的动作、来神态表现乔依的卖力,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是乔依帮助老妇人的具体过程,会读书的同学会将一段话读成一幅画,甚至是一组画面,在这段话中,隐藏着许多画面,请大家再读读,你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呢?等会请你向大家

描述一下。

4.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用笔精细,将深深的感情融入每一个文字之中,读来备受感染与熏陶。认真读读第一部分的其他小节,找一找还有哪些细节描写的句子,从

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读作批注与文本对话

5.自由交流阅读体会,学生各陈己见。

6.出示第六小节

师:乔依生活贫困,又面临失业,他需要钱吗?可他为什么会愣住了?

交流,理解“天经地义”。(预设: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自然段。

7.小结:

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

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

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同学们,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你们自己来学习。

请同学们自读9~11节,完成填空。

2.[出示填空]

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

3.这一部分中,你还从哪些不经意的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

四、学习第三部分。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初读课文的结尾,你感到意外吗?有什么意外?

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读懂了什么?

请将省略的部分写出来。

五、小结升华。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应该明白课文为什么以“爱之链”为题?

(真情互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

多真情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

链”作课题的道理。)

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

2.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屏幕出示歌词)

六、拓展延伸。

1.填空

爱是雨天里的一把伞,爱是(),爱是()„„

2.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 乔依(帮助)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帮助

乔依

关爱帮助

女店主

第四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0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二学期

主备人: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4-17

第十周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

一、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

这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埃及的金字塔》

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4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交待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概貌。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外观和结构特点。

第三段(第四、五自然段),介绍了这样宏伟壮观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六自然段),写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

二、教学目标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5、学习作者在观察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6、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埃及的金字塔》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2.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学习作者在观察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四、课时划分

《秦兵马俑》„„„„„„„„„„2课时

《埃及的金字塔》„„„„„„„„„„2课时

五、作业安排

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册

六、说教学流程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5、学习作者在观察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6、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2.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学习作者在观察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2、板书课题:秦兵马俑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读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昂首挺胸若有所思

跃跃欲试久经沙场绝无仅有身材魁梧惟妙惟肖战车千乘

三、朗读感悟,抓住特点

(一)、快速自读,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

(二)、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1.从文中找出表现规模宏大的句子。

2.汇报,出示句子。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3.学习写法:

4、出示幻灯片,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5、齐读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6、秦兵马俑规模如此宏大,怪不得文章的作者这样写到(齐读)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四、小结。

五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2、实际上,兵马俑的类型比文中介绍的还要多,如除高级军吏俑外,还有中级、低级军吏俑等,这么多种兵马俑真是类型众多啊!

3、重点学习将军俑

(1)站在这支胜利之师最前列的,正是运筹帷幄的将军。(出示图片)

(2)文章是怎样描写这位将军的呢?(出示文字)

(4)小结

4、指导自学

(1)将军手下的神兵是什么样子的,各自具有怎样的个性呢?请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俑,介绍一下。

(2)汇报。

武士俑:威武凝重、训练有素、高大威猛、英勇善战

骑兵俑:勇猛善战

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弩手:箭术高超

马俑:跃跃欲试

小结:

5、有了观察,有了想象,有了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秦朝大军浩浩荡荡,所向披靡,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宏大场面,怪不得文章的作者这样写到:(齐读)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地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恢弘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6、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建造秦兵马俑的古代劳动人民说?

7、教师小结:

四、课外拓展

准备以导游身份,将课文编成导游词,结合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向周围人介绍秦兵马俑。

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谁来读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生词。谁来读一读?

2、指名6人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这些方面,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什么呢?

3、交流:有没有介绍金字塔的由来?在哪一小节?

写金字塔的特点主要是哪一小节?

建造方法是哪小节介绍的?

我们看最后一小节,介绍了什么?这些都是它的意义。

三、精读第一段

1、这就是“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金字塔。好好读这两个词,感觉到了什么?(雄伟壮观、宏伟、气势非凡)

2、“金黄色的沙漠”是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小结。

五、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语

2、回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谈谈埃及的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讲读二、三段

1、讲读第2小节

(1)自由读,思考:古埃及人民为什么会建造金字塔。

(2)集体交流。

(3)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2、讲读第3小节。

(1)自由轻声朗读。想想胡夫金字塔是怎么样的,你会用什么词形容?指名交流。

(2)想一想,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胡夫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小结:

提问:你又是从哪些句子里读出了金字塔的坚固?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想一想,金字塔为什么这么坚固呢?

小结:

引读第7、8两句,“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提问:你又从中读出了什么?

(4)小结: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用无数血汗才筑起了一座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人民的骄傲。让我们一起来表达自己对埃及人民的崇敬之情。

(5)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3、讲读4、5小节。

(1)默读,思考上述问题。适时指点第4节写运石方法,第5节写垒石方法。

(2)小组讨论:他们想出的方法科学巧妙吗?动手演示运石、垒石方法。

(3)集体交流,当众演示。

(4)引读。表现方法的巧妙,表达自己的佩服之情。

三、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说。

2、它们不愧为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怀着无比自豪的感情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第五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1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二学期 主备人: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5-2

第十一周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音乐之都维也纳》、《习作四》、《练习四》。

一、教材简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五课《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

课文分三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交代了“音乐之都”的地理位置;第二、三、四自然段为第二段,从世界著名音乐家在这里的创作生涯、城市的建筑与装饰以及维也纳人对音乐的酷爱这三方面叙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第五、六、七自然段为第三段,介绍了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金色大厅”的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其中第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就这篇文章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简洁、明快,优美,如第二段中,对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它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介绍,语言简洁明快。第四自然段,作者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维也纳人酷爱音乐的特点,使人感受到夏日夜晚,音乐随晚风飘逸、回荡在街头巷尾,仿佛整个城市都沉浸在音乐之中;

2、层次清晰、明快,有详有略,如音乐般急缓有致。全文以总分结构一以贯之,每一节也是如此。

3、手法灵活、变化多样。全文内容不长,然而选材的代表性(内容上、结构上),描写的点面结合、动静搭配等均是学生读写结合的范文。这也是编者要求学生背诵课文3、4节的意图吧!

4、文化底蕴丰厚,其地理风貌、尤其是名人名曲,也是陶冶学生性情的一个有效载体。

二、教学目标

《音乐之都维也纳》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2.学会字词,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习作四》

1.鼓励学生走近山川河流,“行万里路”,领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无限风采。

2.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诗意的思考,从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3.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4.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重点

1.读通课文、读好长句、用多种方法理解关键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3.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感悟书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四、教学难点

1.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述维也纳的。.2.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3.学好毛笔字。

五、课时划分

《音乐之都维也纳》„„„„„„„„„„2课时

《习作4》„„„„„„„„„„„„„„„ 2课时

《练习四》„„„„„„„„„„„„„„„2课时

六、作业安排

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册

七、说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2.学会字词,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读好长句、用多种方法理解关键词语。

教学难点: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述维也纳的。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第三课时: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板书设计: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之都维也纳 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乐曲,谈话导入

1.欣赏世界名曲《蓝色的多瑙河》。

2.猜猜这座城市的名称。

3.齐读课题,质疑。

二、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

(1)字词。

(2)读书情况。

(3)质疑解疑。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分段,并交流。

三、学习第一、二小节

1.抽读第一小节,说说告诉我们什么。

理解“摇篮”一词。

2.学习第二小节,可补充音乐家的有关资料。

四、作业

1.《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第二部分——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独特之处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思考问题: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每一自然段的结构怎样?用浪线划出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3)反复朗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并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2.交流。

3.展示:

(1)课文是从音乐摇篮、音乐装饰、享受音乐、国家歌剧院四个方面来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每个自然段以总分的方式。

三、精读第三段——感受音乐之都的风采

1.出示三副图片,分别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金色大厅和在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的场景图。

2.从中选择一副自己喜欢的,结合课文内容来欣赏,并习文。

3.交流:

(1)从“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金碧辉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闪闪”„„等感受到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2)作者是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写的。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维也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时,你想说什么?

五、作业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述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迁移练习。照样子,写句子: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的摇篮。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迁移练习

1.读第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维也纳歌剧院的。

(1)介绍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设施、规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响。

(2)从哪可看出歌剧院的规模宏大?

(3)介绍了歌剧院的哪些设施?

(4)按什么顺序来写歌剧院的?

2.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教学大楼。

(1)外观的形状。

(2)规模,设施。

(3)按一定顺序描写。

3.学生写一写。

4.习作欣赏。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

1.用“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这一组词语描写自己看到的景观。

2.开展“维也纳——音乐之都”专题研究,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自行选题。

3.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下载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