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看高考:当高考已成往事(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04:5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看高考:当高考已成往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看高考:当高考已成往事》。

第一篇:大学生看高考:当高考已成往事

当高考已成往事——大学生看高考

相信高考是许多同学从出生以来经历过的最重要的事情,12年学习生涯弹指一挥间,我们踏上高考战场为梦想战斗。我们都是高考的幸运儿,在高考的战场上博得了胜利。高考已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在生命的笔记本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黑色六月即将到来,又是一年高考时,从高考中走出来的我们是如何看待高考的呢?下面就跟随笔者一起探寻大学生的高考记忆。

苦并快乐着

“如果时间有颜色的话,高考那段时光肯定是黑色的,暗无天际的黑色,看不到任何光明,总给人一种透不过起来的压抑感”,这是一名大学生回忆自己高考经历时说的一句话。

谈到关于高考的感受,管理学院10级吕同学这样说“高考前的那段时光是最难熬的,每天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在题海里奋斗挣扎”。许多同学为了高考几乎放弃了一切课外生活,甚至连睡眠时间都挤出来用来学习,将100%的精力投入到高考中。每天无休止的听课、背诵、做题,生活单调乏味,“真的太苦了,有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就快撑不住了”,吕同学补充道。高考是12年学习的最终检验,“一锤定音”式的模式让很多同学不敢松懈,怕是一松懈,12年的努力学习就化作泡影。

但再苦的生活里都会有难忘的甜,“虽然很苦,但感觉很充实,每天心里装着梦想,有前进的动力,那种感觉很好”,讲到这时,吕同学脸上有了微笑。每天忙碌的学习让许多同学有了一种充实感,还有就是为理想奋斗的幸福感。“从来不会感到无所适从,心里明白自己的目标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每天想着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感到无比的快乐。”法学院09级的王同学这样对笔者说道。

站在高考这座分水岭上

高考是一座分水岭,许多同学在高考中成功突围进入了大学殿堂,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涯。那当站在这座分水岭上看大学生活与那段高考岁月有什么不同呢?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啊”,说起自己高考前后生活的变化,电气学院08级林同学叹道,“刚到大学时,感到很兴奋,什么都是新鲜的,但当新鲜劲过去后就有

一种空虚感了”。许多同学觉得经过了痛苦的高考,在大学里就应该好好享受一下自由的生活,但过度的放松就会带来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现在也是,总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每天不知道要干些什么。记得高考前的那会,每天忙的要死,实在是痛苦,就盼着高考快点结束。但现在想起来还是高考那段时间幸福,起码很充实。”高考前,每位同学都有明确的目标定位,所以也会有不竭的动力去奋斗,生活中的每个部分都是满满当当。但进入大学后,一下子就闲下来了,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没有了以前那种明确的理想和目标,生活没有了方向,仿佛一下子堕落了。“我终于明白了那句话:大学是堕落者的天堂”,林同学苦笑着说。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人文学院10级梁同学就不这么认为。作为一名复课生的他对高考有着更加深刻的感受,“为高考奋斗的那段经历弥足珍贵,通过高考我成长了许多。”高考对他有很深的影响,“高考让我学会了奋斗,让我懂得了怎样去面对现实,怎样去实现理想。”现在,梁同学已经决定转到会计专业,为了能够转专业成功,他现在每天除了很努力的学习本专业之外,还花很大精力去学习会计学的专业知识。当周围许多同学都迷失在大学里时,他却仍然走在自己的理想之路上,“是高考的影响让我可以每天这样奋斗下去,我要感谢高考。”

深层次的高考透视

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无缺的,高考也不例外。可能有许多同学不认同高考这种“一锤定音”式的选拔方式,认为高考制度存在太多的弊端,但它作为当前中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考试制度自有它的合理性。许多同学也给出了自己对高考制度的深层次见解。

机械学院10级刘同学认为高考只是一个高中学习成果的检验,它只能代表一个人在高中阶段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项考试制度来说,高考的确起到了选拔人的作用,但是否是真正的选拔人才,“中国的高考制度就是培养出一大堆为了高考而读书的机器。回头想想,高考是对考生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土木学院的万同学这样说。或许万同学的观点有些偏激,但仔细想想也颇有道理。高考的题目离现实生活太远,实用性差,这种现状的出现与中国的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性有很大的关系。另外,高考是一次性的选拔考试,并不把学生平常的学习情况考虑进去,正如生工学院10级黄同学说的,“一次考试,一张卷子,一个人的一生就被决定了,对于那些非常有实力却因为意外原因没考好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虽然高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也会对一个人的一段时期产生巨大的影响,最起码能决定一个人能否被大学录取或被什么档次的大学录取。

相对于上面批评的观点,人文学院10级梁同学则认为不然,“高考能给人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的确有许多同学通过高考展现出了超强的学习能力,从而进入一所很好的大学学习,最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取得了成功。这也说明了高考在选拔人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但仔细想想,是高考制度造就了他最后的成功吗?假设没有高考,他也许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只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徘徊前行,他也许会在其他更多方面展现出非凡的潜力而不是被牢牢嵌在应试教育的框架里,他也许会变得更加

优秀。

我为高考制度开副药

“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很狭隘,限制了人的发展,造成思想僵化、闭塞,没有创新能力,像我现在除了学习之外再没育什么别的特长了。”人文学院古同学这样评价高考制度,他认为高考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产生的弊端要比利处大得多,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首先改变高考制度在目前中国教育中那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也要改变高考在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地位”。一定要摒弃那种高考决定人的命运的价值观,把高考从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考试变成一场检验性考试,不要完全否定它的价值,只是在此基础上加入对学生平常学习情况的考核,相信这样综合起来考量学生会更有说服力。

物信学院的黄同学在讲到自己关于高考的看法时说,“对我而言如果没有参加高考我也许就结束我的学习生活了,因为现在提供上大学的途径太少了,希望国家能尽快解决好教育问题提供给学生们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目前情况来看,黄同学的说法很合理,中国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而通过自主招生、自学考试等其它方式进入大学的学生比例小的可怜。国家应该在高考之外开辟新的人才选拔方式,拓宽人才选拔渠道,这样对国家加强人才储备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考制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相信高考制度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合理。

回首高考,细数那些点点滴滴的珍贵记忆,拿出高考的拼劲在大学里创造舒雨自己的新辉煌。

第二篇:当信任已成往事

当今社会,经济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更是处于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更为迅捷的时期,交通工具日新月异,将人与人在时间上拉近;通讯工具遍布全球,将人与人在空间上拉近。人们的生活呈现极其良好的态势,但又有谁知,人心与人心的距离正渐行渐远,信任,在人与人之间似乎已荡然无存。

信任,已成往事。

那天,我正走在街上,突然一个陌生人向一个路人借手机,那人鄙夷地、象避瘟神一样打量了他一眼,然后摇了摇头走开了,我看见后,就将手机借给了他,他打了一个电话后,向我致谢,然后走了,不一会儿,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说是找刚才那人,又紧跑两步,追上那个陌生人,把手机拿给他,让他接听,事后,那人对我说:“你人真好!”我不禁纳闷,只是这么一件举手可做得小事,咋就能看出一个人好呢?是不是在社会上人与人连相互间的信任都没有了呢?

古时候,孔子不听子贡一面之词而信任颜回的佳话,今日早已不见;古时候,刘备将一家妻儿托付于赵云一人的举动,今日再也难寻,古时候,太子丹将刺秦大计托付给荆轲的事情,今日再不会重现。今日更多的冷漠,是“厚黑学”之说。

可,社会中难见就没有信任了吗?

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托付给党和国家,他让我们失望了吗?没有!党和国家面对我们的信任,付出了实际行动,做出了骄人的业绩,创造了世界上的奇迹!

不光如此,其实在日常小事中,我们也能发现信任的踪迹。面对陌生人问路时耐心的讲述,对素问谋面的遇难者的帮助,与萍水相逢之人的一个会心微笑,„„。

信任,其实无处不在,要有一双发现信任的眼睛,要有一颗阳光的心。

当信任已成往事,要坚守自我,信任他人;当信任已成往事,要发现信任,乐观向上;当信任已成往事,要有善于善于改变现状的行为,把信任变成现实。

第三篇:高考往事

高考往事

很早都想为高考写点什么。

究竟写些什么,我一直没有拿定主意。

我的思绪回到了30多年前的中小学的时光,我的眼光似乎又穿过30多年的时空隧道,看见了那个读书无用论的狂热和焦躁。

先是批林批孔,学校也一起跟风。学校提供标语纸、毛笔、墨汁和报纸参考资料,让学生们大字报。那时学校上课安排上午文化课,下午是劳动课,晚上则是写大字报的时间。我小时候不善言谈和交往,比较内向和自卑,但因为在那时成绩在班上好一点,或者说挑尖一点,所以,写大字报的任务就交给了我,也不知那时候懵懵懂懂都攻击了那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呵呵,倒是作文水平见风而长,班里交流时,十有八次都是以我的作文为范文在班上由老师朗诵分析,有时老师不分析还不知道,自己写的作文了,倒不知道当时构思的意图,老师一讲读,自己好像猛然间也站得高看得远,有点高瞻远瞩未卜先知的水平。批林批孔对我最大的收获是在那个年代我有幸第一次接触了《水浒传》。同桌的父亲是村里的支部书记,很慈祥慈善的一个长辈,我到现在都对他怀着一种崇高的敬意。我在同学家看到了《水浒传》和最早的《电影文学》之类的书刊,《水浒传》中关于关于晁盖关于吴用关于宋江关于林冲关于鲁智深等等,几乎上水浒中108位好汉,我都能如数家珍。只是我读了《水浒传》的感觉似乎和批林批孔材料上评论对不上号,他们大批特批的所谓的投降派人物,对于我来说,反而是令人崇拜和尊敬的大英雄。

那时,学校还要下发一系列学习材料,我记得最清楚的有学习小靳庄的学习材料,全部是农民诗人创作的。我记得很清楚的一段是:

林彪喊“复礼”,我的心中怒火起: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我从十岁当奴隶,忍饥挨冻受打骂,泪成河呀伤遍体。

伟大领袖毛主席,把我救出活地狱

之后便是反击右倾翻案风。这个右倾翻案风的主角就是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者和缔造者。我记得当时喊得最响的是读书无用论和宁要无产阶级的草、不要资产阶级的苗的言论。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决裂》,以极大的讽刺手法阐述了无产阶级可以是文盲阶级的理论,能否上大学要手上的老茧,呵呵,世界真实颠倒了,于是,我就跟风写了一篇作文,标题是《五七道路我们走定了》五七道路是什么道路我不知道是只知道好像读书无用,劳动实践更有用,我在作文中也调侃一些知识分子韭菜麦苗分不清,而实际上,那时的小麦产量每亩只有200-300斤左右,而改革开放后,正是依靠这些韭菜麦苗分不清的知识分子,小麦产量达到了每亩上千斤,中国终于解决的温饱问题。

在我结束初中生活的前一年,“四人帮”被粉粹了,随后,便是高考制度的恢复。

我读小学时,母亲经常向我传授的一个理念是:从小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下苦心。但是文革的冲击,我对母亲说的这些感到怀疑,上大学是不需要读书的,读书人是不需要尊重的。可是等到粉粹四人帮的惊天春雷一响,我好像醍醐灌顶:知识对于人类来讲,无疑是比生命还重要,没有知识的人类,应该是人类进化的倒退。人生的起步好像还是要从高考起步,就好像在中国延续的几千年的科举一样,没有科举,平头百姓不可以脱颖而出,高考给了人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于是,我开始拾起课本,开始了那个高考梦的酝酿和准备。

高中是高考梦的萌芽。

这个萌芽在春天的沃野里日日见长。

很感谢改革开放的设计师,正是他对恢复高考制度这一不经意的设计,中国的教育由此揭开的了划时代的篇章。多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学子由此登上大学的殿堂并由此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农民身份,挤入了知识分子的行列,也正是这样一个身份的转变,中国才真正迈入了科教兴国的大国复兴之路。

我的高中是位于虎狼爬岭之上的一个偏僻的地方,四周不见村庄,由此,高中的校长在开会时不无忧虑的用文革语言去描述当时的形势,并且谆谆告诫学生:学校是山岗野地,阶级斗争很复杂。

老师刚刚被摘掉臭老九的帽子,其工作热情比任何时候都高涨。为了一节自习课,两位老师竟然翻脸斗嘴要校长评理。

老师很朴实,再也找不到像当时那样朴实的老师。

和蔼、亲善、慈祥、敬业。

学生也是很朴实的学生,目标很明确,就为了高考。

生活的艰巨恐怕是出生以来最艰苦的岁月。

很多学生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个吃红薯面馒头的岁月,馒头方方正正,颜色黑中带黄,那是添加了太多碱面的缘故;很难忘那个一天从头到晚喝玉米糁的岁月,早上中午是玉米糁,晚上是玉米糁掺面条。每周都要从家里带一些自家蒸制的馒头,那是偶尔用白色玉米面做馒头可以以假乱真的白玉米面馒头。

但是,学习的热情似乎不减,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一个上大学的梦想。

两年的高中生活很快便结束了。

高中是个非常残酷的战场。

有人用这样的对联进行励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但是,不一定人人都会高考如愿成功。

面对高考,多少人黯然心伤。

有的人,为了高考甚至复习到8--10年以上,被人戏称为“八年抗战”

有多少人在失望中哭泣

有多少人在悲观中迷离

有多人在碰壁后奋起

更有多少人在落榜后抑郁

几家欢乐几家愁

高考成了高中学生永远的快乐永远的悲哀和永远的追忆。

当30年后,我们这些高中学生又一次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谈起高考,有的同学是唏嘘着泪水,有的同学则是感叹着无谓,更有的同学则是对高考有一种莫名的愤怒。

终于要走进考场的时候,那是一种很忐忑的心情。

那时实行预选制,高考前夕先来一次预选,分数低的,考试的机会都没有。

第一次参加高考,怀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激动。

在刚刚粉碎“四人帮”的日子里,带着非常薄弱的基础去上高中。高中的第一学期,学校举行一个数学竞赛,给学生们出100道题,然后让学生围着球场转圈做题,那数学题今天看来极其简单,差不多是今天小学四年级的水平,但是我,一个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竟然只考了40多分。我清楚的记得其中有小学三年级的有理数加减,但是,我不会做,我知道,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我脚步我的目光正梭巡于教室外边那片青翠高山和高山上边那飘动的白云。

走进考场的不是我,它是我灵魂;

走进考场的不是我,它是我的影子;

走进考场的不是我,它是父母殷切期望下的我的梦想;

走进考场的不是我,它是我少年的一个结;

走进考场的不是我,它是我的一个宿命。

高考太神奇了,吸引了那么多人为之前赴后继。

终于,我完成高考

虽然很不理想,但是我不得不上。相比于那些没有完成高考和为高考奋斗了十几年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档次较高大学的考生,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为自己庆幸还是为自己提前较低起步的高考收获而悲哀。

高考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今天,当我们再一起回忆当年的高考的时候,我们才发现,高考竟神奇了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综观今天驰骋于官界的人员,大部分是高考的受益者。

但是,高考也有自己失败的地方。

当高考成功之后进入的大学教育以它刻板的教学方式,像流水线一样培养他的学生的时候,它同样在犯一个错误,他把他的学生雕刻成了一个古板的呆滞的工具。这个工具,失去了激情失去了自我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反而是有些没有受过刻板教育的落榜生,以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不按游戏出牌的特立独行做事准则,成就出了一番番惊天动地创业故事。

我很感谢高考。至少我是高考的受益者,因为除了高考我别无选择。

由于高考,我走出了封闭了我的故乡

由于高考。我终于改变了自己的身份

由于高考。我终于可以自己选择职业。

由于高考,我不必去考虑: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由于高考,我不必去伤心:昨日入市中,归来泪满襟;满身罗衣者,不是养蚕人。

感谢高考,它推动一个时代的进步

虽然如今高考已浮华不再。

当年那个一考定终身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在实现双向选择的今天,高考已逐步走近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平民性教育。

感谢高考。

第四篇:回忆已成往事爱情诗歌(本站推荐)

回忆已成往事

远去的背影

回忆已成往事

相伴旅途

留恋风景

笑声回荡山谷

一起数星星

心中的太阳照亮了夜空

携手跋山涉水

游戏情也浓

风雨冰雪夜

心与心相互取暖

遮风挡雨

坎坷艰难岁月

心与心相伴不弃

远去的背影

回忆已成往事

相伴旅途

误会矛盾不少

协调沟通情更深

一个人的伤

一起流泪

一个人的喜

两个人的笑

问题同心协作解决

难言心中情

伤心失落

温馨的语言在耳旁

远去的背影

回忆已成往事

相伴旅途

不见一时的担心牵挂

气候变化时的问寒问暖

坏心情时的幽默逗笑

分享胜利是的喜悦心情

独自行动时的千叮万嘱

身体欠佳时的无微关怀

远去的背影

回忆已成往事

相伴旅途

多少欢乐和泪水

仿佛昨天的事

挥手的泪水

心知道

第五篇:当博爱已成责任

当博爱已成责任

——曾都区青年道德标兵包艳珍女士先进事迹材料 认识包艳珍的人很多,为什么呢?因为她这几年的身影都在公益事业场合出现。大家都说她是位能干、善良、孝顺、富有爱心的人。什么无偿献血志愿者、助残志愿者、公益活动志愿者,等等。对了,她还是位孝顺媳妇呢。

包艳珍,女,1972年出生,小名包幺。她以前在工厂上班,由于改制,后来下岗,下岗后不依不靠,决定自主创业学美发,凭着她的执著追求最终成功创业,终于有了她自己的美发店。从2011年开始,包艳珍同志参加随州市志愿者队伍,组织并参与一个个志愿服务活动,无偿献血达2000毫升,义务志愿服务达1600个小时,由她发起的扶困救残活动达5件次,个人捐款达2000余元。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人默默的用她的爱传递着爱,让正能量在随州大地传递。包艳珍女士用善良质朴、豁达乐观、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着一名爱心志愿者的价值,携爱前行,她用实际行动撑起一片天。

“找儿媳妇就找包幺这样的人”

“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艳珍就是这样一位讲孝道的人。父亲在她很小时就去世了,生活的艰辛教会她很多做人的道理,也让她体贴了母亲的不易,她曾用她那稚嫩的肩膀分担起家庭的重担。对母亲很是孝顺,哪怕平时工作再忙再累,时间再晚也要抽空去看看母亲,陪陪母亲,真真做到“常回家看看”。在娘家,她不愧是一位好女儿!而在婆家,她是邻里众所周知的“好媳妇”,更是邻里的热心人。包艳珍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包艳珍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孝顺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婆家,她把婆婆当作自己的亲妈,她把“老爹爹”当作自己的亲爸。从来就是“妈”“爸”不离口,这样的亲昵称呼营造了浓浓的亲情氛围。由于二老都已过古稀之年,身体上经常有个三病两痛的,所以在家中的家务总是包艳珍抢着干,买菜做饭,洗衣打扫,等等,大家总是看到她来去匆匆的身影。尤其是老爹爹,身体多病,在他住院期间,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这些劳累繁琐而又必须的日常护理工作包艳珍总是抢着干,从无半点怨言。因为患病,老爹爹胃口不好,包艳珍总是费尽心思,迎合老爹爹的口味,不重样地给老爹爹做饭菜,让老人家吃好。所以,在小区里,包艳珍是个好儿媳妇,是“榜样媳妇”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哪家要是为儿子找媳妇,媒人要是问“找个么样的”,主人家会说:“就找个包幺这样的!”

俗话说“媳妇难做”,可包艳珍用自己的行动默默的诠释着“孝道”的真谛,让二老觉得这个儿媳妇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婆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啊!”

在包艳珍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孝敬老人、夫妻和睦、执著无悔、积极乐观、勇担责任的优秀传统美德。她用自己的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感染了一个个家庭,传递了正能量。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她却在平凡中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她孝老爱亲的高尚品德。

关爱“病残”,她是阳光,是雨露,是天使

有着博爱之心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包艳珍在工作之余,参加了“奇龙户外”运动团队,这个团队都是富有爱心的人士,很多都是社会公益志愿者。有一次,“奇龙户外”和志愿者组织联手为均川镇重病患者范福清在大十字街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募捐活动。这三天,包艳珍总是来得早,去得晚,顶着烈日,坚守“阵地”,热心参与募捐活动,自己第一次也捐了100元,这对于没有工作的她来说,也不容易。但内心里不仅有着为范福清一家病重遭遇的同情与焦急,更有着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成为了自己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这一次经历,完全触动了包艳珍的博爱心弦。从此,她对社会上“不幸的人”开始关注起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关于“玻璃娃娃”兄弟的故事,包艳珍耳有所闻。在肢残协会余登科主席的带领下她接触了“玻璃娃娃”兄弟。来到他们兄弟俩家,才知道,一家四口人,都很不幸,母亲是侏儒症并且还拄着拐杖,父亲的一只眼睛残疾。唉,这一家人怎么过啊!包艳珍心里很是酸楚,当即从口袋里拿出200元钱塞给他们。看到“玻璃娃娃”兄弟俩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现状,包艳珍心急如焚。后来,包艳珍在空闲时间,隔三差五的就去看望他们,每次去都会带上水果点心,并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经常给兄弟俩理发。后来,在得知兄弟俩准备去天津治疗后,包艳珍带上几名志愿者把他们兄弟俩送到火车站,由于他们行动不便,又从站外把他们一个个抬进车站,送上列车。虽是寒冬时节,但等把他们兄弟俩送上列车,大家都已经是大汗淋漓了。临别时,包艳珍也不忘给兄弟俩嘱咐和鼓励的话语,面前的兄弟俩仿佛是自己的亲人一般。直到列车即将开动,她才离去。期间,包艳珍多次打电话询问兄弟俩的治疗情况。一个月后,兄弟俩治疗归来,当接到肢残联合会余主席的电话时,正在因感冒打点滴的包艳珍拔下针头,急急忙忙用电话联系了几名志愿者赶往火车站,担心去晚了,兄弟俩不好办。她们跑进站台,又把兄弟俩抬出站台,直到安顿好他们,才各自回家。2013年8月,包艳珍在《楚天都市报》上看到一篇关于三里岗白血病患儿陈述珍的报道后,包艳珍和“1元爱心基金”组织者陈汉青及随州义工协会在大十字街为陈述珍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募捐活动。这次募捐共筹得善款二万七千余元。在募捐的同时,为了达到更大的爱心宣传效应,包艳珍在她所在的户外运动QQ群进行宣传,呼吁大家献出爱心。为了更好的救助陈述珍,包艳珍专门建立了一个爱心传递QQ群,还同湖北经济电视台媒体联系,以扩大宣传范围,在全省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陈述珍,救助陈述珍。如今,在爱心人士的关爱下,陈述珍的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每当看到自己付出的行动最终有所成效时,包艳珍的心里才能踏实,而这些,更增添了她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包艳珍这样帮助“不幸人”的故事一直在上演着。方红艳是何店镇三岔河村人,她是名精神病重度患者。因两度受到感情上创伤的打击,加上现在又有一个五岁的女儿,方红艳在精神和物质上完全被击垮了,她变得严重自闭,枯瘦如柴。由于丈夫与她离婚,现在她只好住在娘家,在得知她的情况后,包艳珍组织了几名志愿者去看望方红艳,又联系了残联的余主席展开救助活动。冒着夏日的炎热,包艳珍多次跑民政局,帮她申请低保,并得以审批。包艳珍又用募捐来的3000元钱安排方红艳入院治疗,由于病情特殊,医院几度拒绝收治,包艳珍不辞劳苦,多次奔走,向院方求情。在她的感召下,医院总算让方红艳入院治疗了。

笔者向包艳珍打听这些帮扶故事时,包艳珍讲述得是那样淡定,当你向她打听故事中的细节时,她说她记不起来了。因为这样的故事她经历得太多了,在她看来这些很平凡,不值得一提,但我看到了一名志愿者内心的热情、执著和对“不幸者”的拳拳关切之情。

热心“公益”,她是蜜蜂,是春蚕,是火焰,作为一名志愿者,包艳珍是一名“多重身份”的人,她不仅给那些“不幸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她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对于公益事业,她一样是走在前面的人,爱“出风头”的人。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在市中心街头,在偏僻乡镇,包艳珍或组织宣传,或无偿献血,她总是走在队伍的前列,成为最为活跃的分子。当然,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亲自献血是最有力的行动,包艳珍多次献全血、成分血,总献血量达

ml。有一次她自己做了节育环取出手术,身体很是虚弱,可在手术不到半月的时间,她为了作好表率,又不顾自己的身体再次献血。同行劝她不要这样不顾自己,她说:“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要带头献血,才能更有说服力,才能起到表率作用,才能树立公信度,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况且现在医院里的血液都呈紧张态势,这对那些病人来说就是生命的希望。”相信这是发自肺腑的话语,因为她用行动已经证明了这些话。包艳珍加入志愿者队伍虽然时间不长,但“质”和“量”都达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成绩。(此处续写热心公益活动——火车站公益,最后顺带提下文化公园神农节公益等)

这就是包艳珍的故事。当你读完这篇并不详尽的材料,相信你的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对这样一名默默无闻志愿者的崇敬之情。包艳珍是有着博爱之心的人,她是“爱管闲事”“闲不住”的人,她是大家公认的“公益天使”。她似乎天生不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那些“不幸人”而活,更是为大众而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并从中获得快乐与幸福。在我们看来,这种快乐和幸福感是在她的无私奉献中得以实现的。而她早已把这种在我们看来的“无私奉献”当作了一种责任和义务。

感谢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包艳珍这样的人!

下载大学生看高考:当高考已成往事(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看高考:当高考已成往事(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看《高考1977》

    我看《高考1977》 1977年12月10日是一个改变人一生命运的日子,这一天高考恢复了,不再是只有工农兵大学生才能通过审查上大学,而是公平的选拔,没有政治门槛。30多年后当我们回首......

    大佬们的高考往事(精选多篇)

    百度CEO——李彦宏 从戏曲少年到高考状元 生于山西阳泉的李彦宏并不觉得自己小时候有多么大志向,像所有心都玩野了的孩子一样,每天看上去也都是忙忙碌碌的,但都不过是在“随大......

    【往事】三十年前那场高考(片断回忆)

    【往事】三十年前那场高考(片断回忆) 最近,同学说要聚会,主题是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年,觉得那场高考很久了,真的需要回忆回忆,要不然,真是要忘记了…… 回忆中,有些片断,还在大脑的某个角......

    高二作文:当回首已成温暖

    高二作文:当回首已成温暖 当夜幕在最后一丝橘红中拉上幕帘,琉璃光彩在霓虹中漫布街道。繁华未随夜幕而掩饰,相反,一幅繁荣的景象正要上映。 辗转于大大小小,零零散散的街巷,热烈......

    当卓越已成习惯的演讲稿

    以当卓越已成习惯为题的演讲稿应该如何写呢?具体内容该写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以当卓越已成习惯为题的演讲稿,希望大家喜欢!当卓越已成习惯的演讲稿成就一个人的一......

    看《台湾往事》有感

    观《台湾往事》有感之前一直没有看过《台湾往事》,但在脑子中一直有着对这部影片名字的模糊记忆,忘了是听朋友说过还是它获得华表奖的原因,总觉得熟悉的很。今天静下心一口气把......

    [我的大学梦征文]往事已成风范文

    [我的大学梦征文]往事已成风 寒窗苦读十几载,只为了那改变命运的一刻——高考。 回首高中走过的三年,三年的生活仍历历在目。远离高考已有两月的时间,宅在家中过着浑浑噩噩的生......

    高考须看的电影

    放放电影 罗拉快跑 天使爱美丽 天上草原 凤凰琴 暖 泥鳅也是鱼 天狗 茉莉花开 看上去很美 我们俩 伊莎贝拉 红颜 世界 孔雀 阿司匹林 刮痧 腊梅花开 向左走向右走 生旦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