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食用油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关系到人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食品供给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品种丰富, 数量充足,供给有余。在满足食品数量需求的同时, 质量却存在着严重不足。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危及人类健康、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令人防不胜防,新技术影响食品品质,环境恶化导致农牧渔产品受到污染,以及境外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影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性日益提高的公共卫生问题[1]。全世界的政府都致力于改善食品安全性。这些努力是对不断增长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消费者的日益关注作出的反应。
一、食品安全的现状
1.1国外的食品安全问题
疯牛病
1986年在英国发现,90年代流行达到高峰。2000年7月英国有34万个牧场的17万多头牛感染此病,已屠宰焚毁30多万头,流行趋势于90年代后期明显下降,但发病率每年仍以23%的速度增加,并由英国向西欧,全欧和亚洲扩散,受累国家超过100个。目前病人约100例,有科学家推测处于潜伏期的病人约50万人,发病后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记忆丧失,共济失调,震颤,神经错乱,最终死亡。1997年专家预计人类发病流行颠峰大约是在2015年,届时每年将有20万人死亡,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可能会有1000万人最终死于“雅克氏症”,2002年这一预计数字降为5万人[2]。
二恶英
1999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相继发生因二恶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恶英的事件。二恶英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它的致癌性极强,还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病和伤及胎儿[3]。
O-157事件
自1996年6月从日本多所小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而发现元凶为疠-157”大肠杆菌以来,日本全国至当年8月患者已达9000多人。其中7人死亡,数百人住院治疗。“O-157”是一种长约千分之二毫米、宽约千分之一毫米的杆菌。“O”是德语对这种细菌称谓的第一个字母。大肠杆菌因其抗原抗体反应不同,截至目前被分为173种。“O-157”于1982年被美国科学家定为第157种而得名。感染上大肠杆菌“O-157”的患者往往都伴有剧烈的腹痛、高烧和血痢。病情严重者并发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HUS)和脑炎,危及生命。“O-157”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近年来不仅在日本,而且在美国以及欧洲、澳洲、非洲等地也发生过。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O-157”在美国每年可造成2万人生病,250至500人死亡[4]。丙烯酰胺
2002年4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科学家发布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包括炸薯条在内的多种油炸淀粉类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这份报告指出,1公斤炸薯片的聚丙烯酰胺含量是1000微克,炸薯条是400微克,而蛋糕和饼干中的含量则为280微克。丙烯酰胺这种物质人们并不陌生,在诸如塑料和染料等许多材料中都有使用。动物试验证明它有致癌危险,但2002年以来的多项研究却又陆续证实,在对土豆等含有淀粉的食品进行烤、炸、煎的过程中也会自然产生丙烯酰胺,这就逐渐开始掀起了一场新的食品安全**[5]。
1.2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后果
经济损失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可观。英国自1986 年公布发生疯牛病以来,仅禁止牛肉出口一项,每年就损失52 亿美元。为彻底杜绝“疯牛病”而不得已采取的宰杀行动损失300 亿美元。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污染事件不仅造成了比利时的动物性食品被禁止上市并大量销毁,而且导致世界各国禁止其动物性产品的进口, 这一事件造成的直接损失达3.55亿欧元,如果加上与此关联的食品工业,据估计其经济损失达13 亿欧元。
政治后果和贸易纠纷 比利时政府因二恶英事件,使欧洲乳、鸡、牛肉等食品的出口在全球范围内受因,而造成内阁倒台.2001年德国因疯牛病导致卫生和农业部长辞职。欧洲消费者当前反对转基因食品在很
大程度上是反映了对政府的不信任。从国际上的教训来看,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使所在国在经济上受到严重损害,还可以影响到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乃至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6]。
2、国内主要食品安全事件:
1987年12 月至1988年2 月,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性流行事件,30万市民染上甲肝。
1996年6月27日至7月21日,云南曲靖地区会泽县发生食和散装白酒甲醇严重超标的特大食物中毒事件,192 人中毒,35人死亡,6人致残。
1997年6月底至7月上旬,云南思茅地区发生群众自行采食蘑茹中毒事件,共有255人中毒,死亡73人。
1998年2 月,山西省朔州、忻州、大同等地区连续发生的多起重大的假酒中毒事件,有200多人中毒,夺去了27人生命。
1999 年1月,广东省46名学生食物中毒; 同年6月,某省一医院接受了34人中毒事件,中毒原因都是食用带有甲胺磷农药残留的“蔬菜”。
2001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60多人到医院就诊,症状为心慌、心跳加快、手颤、头晕、头痛等,原因是食用了含有“ 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7]。
2001 年,江苏、安徽等地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 H7 食物中毒,造成177 人死亡,中毒人数超过2 万人[8]。
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市部分小学生及教师饮用豆奶引发食物中毒,其中涉及2556名小学生(中毒人数达292人),豆奶食物中毒的原因是,活性豆粉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等抗营养因子未彻底灭活[9]。
2.2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一是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最重要因素[10]。据卫生部提供的信息,2003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与2002年比较,重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196.1%、80.7%、134.1%[11]。但是,在我国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中,大量肠炎、痢疾等散发食源性疾病病例以及病毒、寄生虫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并不包括在其中。我国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现状表明,由肠道致病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污染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及疾病散发是直接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主要食源性危害[12]。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5%以上[8]。因此,在我国,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对健康的严重威胁。
二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0]。最近几年, 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停止生产和使用部分剧毒化学农药的法规[13]。2000 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3 周年总结会上, 农业部门将采取措施, 停止批准新增甲胺磷、对硫磷等5 种剧毒农药的登记;部分省市决定在农药用药高峰之际, 全面禁止在蔬菜区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然而, 在2001 年2 季度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 已被禁止使用的两类高毒农药甲胺磷、氧化乐果检出率依然很高[14]。农药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已不仅仅停止在专家呼吁和社会关注的程度上了。二恶英及其类似物的污染在国际上一直受到关注,因其具有明显的致癌性、生殖毒性和免疫毒性。科技部“十五” 重大攻关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显示,日前我国每人每日二恶因膳食摄入量为72.48pg,按体重折算成每日膳食摄入量为1.21pg/kgbw每月膳食摄入量为36.24pg/kgbw,这一污染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使用垃圾焚烧技术造成的污染水平相当,也接近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暂定)的每月耐受摄入量70 pg/kgbw[15]。
三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新的食品包装材料)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10]。近十年来,以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在农业和食品领域显现出极大的生产和市场潜力,丰厚的利润和高额投资使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16]。生物安全所致的食品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用传统的毒理学试验方法和危险评价程序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的诸多困难,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还不能肯定转基因食品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四是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10]。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不断发展,2001年全国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比1995年增加12.6%,达432万户,从业人员比1995年增加5%,达到门17万人。另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8%,其中食品加工业占食品工业增加值的29.48%。食品行业涌现出一批达到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有实力的企业,出现了采用定牌加工(0EM)模式进行跨省合作的大型企业,他们以完善的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做技术保证,不断开拓市场[17]。但是,食品行业中达到GMP的企业所占的比重现还较低,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加工设备落后、卫生保证能力弱的家庭作坊、食品摊点等仍然是影响食品卫生水平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食品行业特别是饮食业吸纳了大批城市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但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设施简陋、卫生知识缺乏、操作技能不熟等,也给食品卫生带来隐患[18]。
五是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犯罪或恐怖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7]。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破坏活动的案件越来越多,2002年9月发生在南京的特大鼠药投毒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2003年因投毒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起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是引起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投毒的物质主要是剧毒急性鼠药(大多数为毒鼠强),高居中毒致死原因的第一位。2003年全国共报告重大剧毒鼠药中毒75起,1316人中毒,121人死亡,病死率为9.2%[11]。这类破坏活动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是扰乱了社会的稳定团结。
六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10]。自建国以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就致力于卫生队伍的建设,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拥有10万人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和20万人的技术队伍,但是,这与432万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1117万人的食品从业人员相比,卫生监督资源显得十分有限[17]。
二、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1、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安全战略
2000 年5 月第53 届世界卫生大会的决议(WHA 53.15)在WHO 的历史上首次将食品安全列入全球公共卫生的重点领域。并于2002 年提出WHO 全球食品安全战略计划。目标———降低食源性疾病对健康及社会的影响。措施———①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②改进危险性评价方法;③创建评价新技术产品安全性的方法;④提高WHO 在法典中的科学和公共卫生作用;⑤加强危险**流和宣传;⑥增进国家、国际协作;⑦在发展中国家加强职能部门的建设[19]。医学全在.线
2.改善和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主要对策
2.1 加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系统。包括人力建设与各部门之间的分工。
2.2 持久开展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为摸清“家底”和评价控制措施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2.3 将危险性分析用于食品安全立法,包括标准的制定。这是WTO 有关协定中特别强调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基于科学和协调一致。
2.4 大力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这是摸清“家底”和在国际贸易中保护国家利益的技术保障。
2.5 强调企业的自身管理。因为从农场到餐桌的食物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中,企业应为食品安全的主体
[20]。
2.6建立有效保证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21]。
2.7重视宣传教育。包括对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的广泛、持久的宣教[20]。
向您推荐[国内资讯国际资讯] 食用油安全问题浅析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也是指可食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来源的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豆油、花生油、菜子油、棕榈油、橄榄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和芝麻油等等。不同种类的食用植物油的成分含量各异,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据有关部门测算,2006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约2100万吨,2007年在2250万吨左右,比10年前增长了1倍多。目前国内食用植物油年人均消费量17公斤左右。由于食用植物油消费呈刚性增长,加上国内养殖业对豆粕需求量的增加,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逐步扩大,近几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增长较快。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838万吨,比上年增加169万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种心血管“富贵病”也随之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危险的疾病,在全球每年约占总死亡总数的30%-70%,我国约占40%左右,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达210-300万,估算到2020年,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将达到2000万。心脑血管疾病来源于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又来源于人们日常的饮食结构不均衡,这其中尤其是脂肪的摄取不均衡、不科学、不合理所致。因此食用油安全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是否食用植物油真的因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导致油的品质有大的差异,转基因油料生产的植物油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怎样食用食用油才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呢,笔者主要从专业的角度,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析。
从油料来源的角度
由于从国外进口的大豆多为转基因产品,消费者对此有清楚的认识。转基因是一项新兴技术,其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这些年来一直是各国科学家研究和争论的焦点。欧美各国要求直接将食物成分是否含转基因标注出来告诉消费者。在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甚至禁止生产和进口转基因食品。我国农业部和质检总局也发文,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将原料中所含的转基因成分明确标示在产品外包装上,让消费者在享有足够知情权的情况下自主选择。
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生物技术,将某个优良基因从生物中分离出来,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形成新品种的转基因生物。它克服了天然物种生殖隔离的屏障,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再转接到另外的生物细胞内,从而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新的生物功能和类型。如转基因大豆就是把一种微生物的基因植入到大豆内生产出的,它在抵抗力和含油量上都比普通大豆高出许多。国外一些转基因的玉米已经被证实含有过敏原,对人体有害,但据有关大豆加工专家介绍,一般用转基因大豆原料制取食用油,都要按严格的操作程序进行,其安全性与非转基因大豆原料制取的食用油相同。转基因改变的是植物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构成蛋白质,所以,转基因技术改变的是植物的蛋白质成分,而转基因油料的植物油成分没发生任何改变,因此在油料的加工过程中,转基因成分基本上都集中在了豆粕当中,精炼之后的植物油中的转基因成分大可忽略不计。
从制取工艺的角度
目前,植物油的制取工艺主要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压榨法是通过机械作用把植物细胞破碎,把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
来,属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该方法出油率低,豆粕中残油含量高;浸出法是根据相似相容原理,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溶剂,通过溶剂与处理过的固体油料中的油脂及部分脂溶性物质接触而将其萃取溶解出来,并用严格的工艺脱除油脂中的溶剂,得到油脂。与压榨法相比,浸出法制油具有粕中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生产条件良好、油料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等优点,是现代油脂加工的主要方法。
制油原料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不同的油脂制取工艺。一般来说,高含油油料采用预榨———浸出法,如油菜籽等;低含油油料采用直接浸出法,如大豆等;而某些油料中可产生特殊风味的油脂,为保持其产品不失去原有的风味,多采取压榨法,如芝麻油、花生油等油脂的生产。与压榨法相比,浸出法残油少,充分利用了油料资源,出油率高,价格也便宜。不过,不管采取什么工艺,得到的油都只能是原油(也叫毛油),原油不可以直接食用,必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精炼工艺,达到各级油品的标准才能上市销售,所以无论是浸出油还是压榨油,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脂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就都是安全的。“压榨油比浸出油更健康”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违反了国家食用油标准。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会长王瑞元曾指出:“一些厂商和销售人员,在竞争中采取了不合理方式和不择手段的办法进行所谓的竞争,在宣传自己产品时贬低他人的产品,说什么浸出法制取的油有毒,宣称压榨法油品质量要高于浸出法产品等等。这些错误的做法和说法,严重误导了消费者,也危害了油脂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食用油标准对这两种工艺都予允许使用。由于两种工艺不同,油的风味各有不同。为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国家还特别规定了食用油需要标明生产方式,便于消费者根据各自的喜好进行选择。
从食用比例的角度
植物油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低,故植物油在室温下一般是液态的,所含的必需脂肪酸也比动物油高,不含胆固醇,而含豆固醇、谷固醇等植物固醇。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高,故动物油在室温下一般呈固态。一般认为熔点高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凝固、沉淀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硬化,但动物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k、b6、b12等,这些维生素与人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国外营养学者研究发现动物油中还含有“脂蛋白”,它有延长寿命的功效与作用。
根据动物油、植物油的特性可知,食用过多的动物油会导致高血压和肥胖病,并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症状;但是食用过多植物油也不适当。因为,植物油中主要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易氧化成过氧化酯质,可增加饮食致癌的危险性。为了身体健康,应适当取舍荤素油的利弊,要动物油、植物油兼食。按照我国营养学家的意见,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认为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应该保持一定比例按1:2搭配食用较为合适。而且不宜单食一种植物油,应该几种甚至多种植物油交替食用,避免疾病的发生。
从战略的角度
以上主要是从食用油本身进行的分析,但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食用油如果受制于人,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本是油料生产大国,油菜、花生、芝麻等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大豆、葵花子的生产也名列前茅。但近年来,种植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后下降更快。据统计,最近5年,全国油料年总产含大豆维持在4300-4800万吨,国产植物油年产量仅维持在900-1000万吨左右,其中菜子油和花生油之和占国产食用植物油的70%以上。另一方面,全国植物油消费总量从1740万吨上升到2235万吨,消费的增长远远高于生产的增长。进口油料占国内消费总量六成。2007年以来,食用油价格不断攀升,成为消费者和政府共同关注的一大问题。原料短缺乃食用油价格上涨主因。油料已成为对国际市场依存度最大的大宗农产品,年进口花费1000多亿元,是造成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的主要根源。中国工程
院院士傅廷栋指出:“油料需求的刚性增长和油料或食用油脂总产量增长缓慢之间的供不应求矛盾,是我国油料产业发展存在的核心问题。发展油料生产,保证食用油安全,已是当务之急。”
食用油是百姓餐桌上的必需品,油价上涨所带来的生活成本的提高等诸多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只有油料定价权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我国才能“手中有油,心中不慌”。而掌握油价的唯一途径就是扩大油料种植面积,提高油料产量,将油料的供给立足国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国家13亿人口的食用油问题,保证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受威胁。
除了人们担心的上述问题之外,一直困扰人们生活的食用油掺假问题也屡禁不止。食用油造假猖獗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不法商贩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二是有些职能部门不作为、不尽职、不负责,助长了制假贩假的不法行为。相关部门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给食用油安全问题多加一道“安全门”。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也是指可食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来源的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豆油、花生油、菜子油、棕榈油、橄榄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和芝麻油等等。不同种类的食用植物油的成分含量各异,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据有关部门测算,2006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约2100万吨,2007年在2250万吨左右,比10年前增长了1倍多。目前国内食用植物油年人均消费量17公斤左右。由于食用植物油消费呈刚性增长,加上国内养殖业对豆粕需求量的增加,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逐步扩大,近几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增长较
者:中华粮网 李娜
据报道,外资种子开始由蔬菜、花卉向中国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进军,扩张速度明显加快,业界人士普遍对此感到忧心忡忡。从当前看,外资给中国市场带来了优质的种子资源,却并未带来国内种业急需科研成果、管理经验等核心竞争力。外资垄断蔬菜种子后产生的高价格、高风险“苦果”已逐步显现,业界普遍担心,一旦外资控制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可能会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证券时报刊登时评人张魁兴文章表示,粮食安全问题不只是民生问题,更是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但现实是中国的粮食安全越来越受到威胁。前几年被国内很多媒体关注的大豆和食用油问题,已经“尘埃落定”,中国70%油脂加工厂为外资或合资企业,80%大豆压榨能力被跨国粮食企业控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大批倒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最担心的大豆悲剧会在其他粮食作物上重演,然而,外资正在蚕食中国的种业。目前,中国一些种子产业的“排头兵”企业已纷纷被外资并购,中国水稻种子市场排名第一的湖南隆平高科,也已进入外资的并购视野。
文章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资并购是一种必然的经济行为,我们不必害怕。然而,外资对中国几乎是全面进攻,接近70%的中国传统品牌消失了。中国的高端制造业许多“排头兵”企业也纷纷落入跨国公司“囊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和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几个行业,外资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了70%。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外资市场控制率警戒线标准(通常为20%,一般行业为30%,少数竞争性行业50%)来衡量当前外资对中国产业市场的控制率,亮起红灯的行业已经很多。
如今,中国种业又正在走向被外资垄断。本来外资给中国提供优质种子,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控制中国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外资大幅提高种子价格,甚至出现了“1克种子1克金”的天价种子,使农民饱尝国外高价种子苦果。不只是蔬菜、花卉,外资已开始进军中国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种业,一旦种业被外资垄断,民族种子企业必然生存艰难,农民就不得不向外资购买高价种子。种子是农业之母,种业被外资控制,谁还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不出问题?我们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啊。
专家称国际粮商操纵致我国食用油价大涨大跌
近年,食用油价格为何屡次大涨大跌?昨日,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洪指出,“我国虽为食用油消费大国,但其定价权却在国际粮商手里”。
据悉,目前,国际上大宗商品买卖大多以期货价格为基准。国际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控制了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原料市场及全球运输和仓储系统,因此期货市场的定价权易被跨国资本操纵。
我国是大豆原产地,却在2000年开始成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并逐步丧失大豆的定价权。2004年国际资本运作大豆价格先涨后跌,国内一些企业对套期保值缺乏经验,结果高位被套。近七成企业停产,大量企业倒闭,造成了中国的“大豆危机”。乘此机会,四大国际粮商大举进入中国,通过低成本兼并重组,已控制全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
资料显示,在鲁花、金龙鱼等一些知名品牌背后,都浮现着外资的身影。其中,“丰益嘉里系”独占中国食用油一半的市场份额。国际粮商巨头凭借资本和品牌等优势,从原料供应、期货贸易、生产加工到市场渠道等,对国内食用油基本实现全链条控制。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博导赵思明介绍,眼下,国人偏好食用的大豆油,其原料六成来自进口。在国外如美国,农业机械化使大豆生产成本较低,加上有政府补贴,其成本远低于我国。
我国油菜籽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2002年以前,菜籽油是我国百姓的首选食用油;随着大豆、豆油进口的增加,国内菜籽油消费开始退居老二;其后随着棕榈油进口的增加,2006年起菜籽油消费退居第三位。目前,仍呈下行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指出,去年,国内油菜籽价格暴涨暴跌,油菜籽加工企业普遍亏损,不少企业套在高位。中国食用油自给率只有40%,要防止油菜重蹈大豆覆辙。
第二篇:中国食用油市场现状
中国食用油市场现状
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煮食原料,在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该市场达3000万吨左右的消费规模,国内上规模的食用油加工企业达数千家。虽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有一批小品牌企业被淘汰,但这却并未影响该行业激烈的竞争状态,粮油巨头的发展依然强劲“食用油行业的洗牌已然开始,一些零利润的小企业将难以为继,行业进入寡头时代”中研普华研究员邱少梅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我国主要的食用油品种为豆油和菜籽油,两者占国内油脂消费的76%左右。“去年受油粕价格偏低影响,多数压榨企业处于亏损局面。”油脂分析师卢宁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中小企业而言,很难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去降低运营风险。且由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加大了龙头企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多重压力下,部分中小食用油企业步履维艰。伴随着人们对食用油的消费观念变化、国际食用油价格下降,以及来自于国际资本市场等的压力,迫使国内的中小型油企加快其品牌升级和技术创新。
事实上,去年和前年已经有10家左右的企业退出了食用油行业。且自2014年开始,随着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大豆的价格也随之出现了大幅度波动。许多企业都面临市场价格不振以及贷款困难等问题。这些都是致使油企停产甚至直接退出品牌市场的主要原因。卢宁还告诉记者,今年4月下旬起,随着进口大豆流向监管严格,无进口资质的小油厂无法采购到低价的进口大豆,而采用国产大豆成本较高,目前他们还面临着原料短缺的桎梏。
中小企业应重视品牌建设我国的中小粮油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之所以举步维艰,在邱少梅看来,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食用油价格不断下跌,对我国食用油市场造成的压力,盈利空间较小的中小型企业濒临“无利可榨”的困境。另一方面,人们对国际大品牌或者国内大牌的信任度更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食用油政策的开放,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市场,致行业的竞争加剧。”邱少梅补充道。但部分食用油企业对于原料的控制力差也是导致其发展遇困的原因之一。卢宁强调称,龙头企业可以集中采购原料、合理控制成本。但以小型大豆压榨的企业则多数无直接进口大豆的资质,致其面临原料短缺的风险。之所以如此依赖进口,主要还是由于国内的大豆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滑坡。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对大豆的需求也呈快速增长态势,这致使国内的生产不足,多靠进口以弥补国内的需求。有数据表明,1996年我国从大豆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大豆的净进口国。2000年大豆进口量就已达到了1000万吨,2010年达到了5000万吨。而2013年、2014年、2015年这三年则连续突破了6000万吨、7000万吨和8000万吨的水平。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此前曾指出,去年大豆进口达到了8169万吨,这是我国国内生产量的6.8倍,大约是世界大豆贸易量的70%,是国内消费量的87%,这在所有农产品中进口依存度是最高的。当然,流通区域受到局限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卢宁指出,集团企业多数为全国布局根据各区域供需情况,灵活调配货源,而中小粮油企业产品多数在近厂区域消化,流通范围有限,受阶段性、局部性的市场风险营销较大。但这些在她看来却是远远不够的,“由于集团企业的营销方式较为多样化,部分龙头企业采取多品牌战略,扩大市场影响力,而多数中小企业的品牌影响范围较小,在终端市场的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
卢宁对记者说道。面对重重困境,许多中小食用油企业希望可以通过抱团取暖来改变这种境遇。然而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可能性似乎并不大。目前来看,由于行业的集中化是很多产业的发展趋势,抱团群暖在一定程度上类似螳臂挡车,难以阻挡行业发展的步伐。正如卢宁所说,小油厂受区域局限性,抱团的可行性确实是存在一定难度。中小食用油品牌想要真正改变当前的困境,邱少梅提出,相关企业还是应注重品牌的建设,这个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长期实践。同时,还应学习国际品牌的标准以及技术,进行创新,提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粮油巨头称霸天下在中小食用油企业面临重重困境的同时,粮油巨头却发展强劲。数据显示,2014年金龙鱼的销量再次增长11.6%。2015年,福临门的销量也出现了10%以上的增长。对此,邱少梅分析指出,现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健康生活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因此,消费者在选购食用油时更倾向于大品牌,对小品牌的不信任则日益严重,从2014年-2015年的食用油增长情况看,食用油市场有向巨头集中的趋势,未来将出现几个巨头并存,寡头垄断的局面。
另有数据显示,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前十大食用油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粮油巨头们已经占据了食用油行业的大半壁江山。卢宁表示,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预计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仍将呈现小幅增长趋势。业内人士指出,不同的品牌有其不同的优势,企业应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改善自身的弱势,努力将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这需要企业更加注重其综合竞争力的建设。
我国目前的食用油市场规模巨大,行业竞争激烈,邱少梅认为,未来我国的食用油行业发展趋势会随着人们对消费需求的提升,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且在该行业竞争加剧的形势之下,以及国外资本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卢宁则认为,行业的集中化、产业链化将更为明显。以中粮为例,目前在积极和国际企业合作、收购重组,预计将利于企业对南美大豆采购成本的降低。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食用油行业还将积极发展小包装。由于小包装的价格相对稳定,且利润尚可,食用油企业也开始积极提升小包装的比例。“企业还将向多品种、高端化方向发展。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变化,橄榄油、葵花籽油等小品种、高端油脂品种,也成为食用油发展的趋势。
第三篇:中国食用油十大品牌及食用油品牌策划
中国食用油十大品牌及食用油品牌策划
中国十大食用油品牌
1、金龙鱼 益海嘉里集团
2、福临门 中国粮食食品集团
3、鲁花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4、多力
上海佳格食品(葵花油)
5、盛洲
厦门中盛粮油
6、汇福 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7、海狮 山海良友海狮油脂
8、民康 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
9、红蜻蜓 重庆油脂公司
10、鹰唛 中山市鹰唛食品
玉米油十大品牌
1、长寿花 邹平三星油脂公司有限公司
2、西王
山东西王沙渥拉油脂有限公司
3、金龙鱼 益海嘉里集团
4、福临门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
5、融氏
上海融氏业有限公司
6、海狮
上海良友海狮油脂
7、道道全 湖南巴陵油脂有限公司
8、鹰唛
中山市鹰唛食品
9、大满贯 金光食品(宁波)有限公司
10、优沃
吉林正望油脂有限公司
十大花生油品牌
1、鲁花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2、金龙鱼 益海嘉里集团
3、龙大 龙大集团有限公司
4、福临门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
5、喜燕 青岛天翔集团
6、星河 河南省星河油脂有限公司
橄榄油十大品牌
1、多力橄榄油
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 葵花油
2、欧蕾lamasia 西班牙
橄榄油
3、品利-亿芭利 西班牙 橄榄油
4、阿格力斯argolis 希腊 橄榄油
5、阿西娅橄榄油 青岛阿西娅商贸有限公司 进口
6、欧利雅兰 意大利
橄榄油
7、鲁花橄榄油 山东鲁花集团 橄榄油
8、田园乐-优尼雅 希腊
橄榄油
9、金色橄榄油 地中海 橄榄油
10、克里特大地 天津维多福食品贸易有限公司
植物油食用油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名单
1、鲁花
鲁花集团
2、得尔乐
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3、胡姬花
嘉里粮油(青岛)有限公司
4、盛洲 厦门中盛粮油企业有限公司
5、金浩JINHAO 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6、长康
湖南长康实业集团
商务部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名单
1、金龙鱼 嘉里粮油(青岛)有限公司
2、鲁花鲁花集团
3、胡姬花
嘉里粮油(青岛)有限公司
4、九三
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5、元宝 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
6、爱厨 河南爱厨植物油有限公司
7、海狮 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
8、富虹 富虹集团有限公司
食用油品牌策划数据整理
行业概述:
1、发展迅猛,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2、小包装市场渗透率和消费者接受度不断提高;
3、高端油种市场增长迅猛,油种品类间竞争加剧,但共同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4、市场呈多元需求,高中低端市场均获得良好发展,但城乡(周边)差异仍然明显
产品概述
1、高中低呈多级发展,油种品类繁多
2、产品同质
3、产品功能概念化逐渐形成
4、高中低端产品在竞争中呈现逐级替代,随着原料成本的波动,低端产品的利润率不断下降,甚至出现负毛利。
竞争概述
1、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空间较大,区域性品牌城战迅速
2、竞争状况区域差异化明显
3、价格竞争已不单纯成为一种手段,产品差异化竞争已突出,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有利行业的发展。
品牌发展状况
1、竞争多停留在价格层面,品牌发展较为迟缓
2、多满足消费者浅层次的产品利益需求
3、多未能完成其自身的品牌差异化建设
4、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多运用多油种战略
5、产品差异化竞争将大大促进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渠道概述
1、现代渠道(卖场、超市)、传统流通渠道(批发、集贸市场)和特殊渠道(福利团购)
2、各地渠道发展差异化明显
3、终端(卖场、超市)的资源的争夺将越发激烈
小结:
1、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正在逐渐形成,各品类均获得较大发展,特别是高端油种。
2、产品差异化竞争逐渐成为主导
3、市场竞争的额不断升级,品牌也将获得快速发展
4、品牌的差异化和渠道的占有率是市场竞争汇总两大决定因素
我们的市场机会发现
1、公司积极发展多油种战略,品类间竞争加剧,如何利用有利机会,发展和完善自身产品线,迅速建立高端油种的绝对优势?
2、单一品类产品随着价格竞争的加剧,其抗市场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有限,如何依靠多油种战略提高盈利能力进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3、整体小包装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和品类间的竞争与发展信息相关的,积极发展和培育高端那是公司的发展方向。
4、消费者普遍对油脂知识缺乏了解,科学普及教育将是品牌拓展的有利机会。
5、公司如何借助领导品牌的有利地位,抢先建立行业标准,以引导、规范行业和竞争的发展,抢占市场制高点。
6、鉴于特殊渠道(福利团购)仍占有市场重要地位,特殊渠道拓展(综合品牌拓展),值得考虑。
品牌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品牌定位与发展尚需完善
2、品牌发展的延续性和整合性不够
3、品牌差异化不够,极易被模仿
4、产品差异化不够
5、营销管理手段和水平的趋同性
6、多油种战略发展与定位
多油种战略定位和发展,各油种突出自身功能定位:“营养均衡、美味健康、纯净健康、心血管健康、血脂健康”,“健康”大众品牌形象的整合略显不足。因此我们定位的品牌策略核心是:以品牌整合和品牌拓展为主线,坚持走中高档品牌路线,增加品牌利益和附加值,稳步提升品牌差异化和渗透率。
波士顿矩阵分析(现金牛调和油、死狗类色拉油、问题类花生油芝麻油、明星类粟米油)新品上市:(葵花油、菜籽油、山茶油、玉米油)
分析结果:中档高档市场几乎贡献了食用油行业的全部利润。可以说谁在这两个市场拥有优势,谁就讲成为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的领导者。
相反,抵挡市场几乎无利润,反而是行业亏损的主要来源,应尽量减少对该市场的涉入。
中档、高档市场的销售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低端市场。潜在需求也在中端市场。
高档食用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油、山茶油、芝麻油)、中档食用油(第二代调和油,是主打产品)
低档食用油(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AE色拉油)
从健康来说分为(色拉油、调和油、葵花哟、山茶油)
从风味来说分为(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
第四篇:中国现状
中国现状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197条河流中,半数受到硝酸氨、过锰酸盐和石油的严重污染;在监测的287个大中城市中,只有的空气质量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另一种说法是,全国只有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上述环境污染是表面上的,是以城市或工业地区密集人群为中心生态危机的。实际上,那些“远在深山”的生态退化更加危险。环境污染了,国土还在,还有修复的可能。但一些致命的生态破坏则很难修复,如消失的物种不能“死而复生”,损失的土壤不能回到原位,干涸的湿地难以再现生机等等。中国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
生态系统全面退化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由上世纪60年代的300公斤/亩下降到100公斤/亩以下;地下鼠量由过去的8~10增至30只/公顷;土地裸露率由不到10%增加到30%以上。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红树林由历史上最大面积2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不足1.5万公顷。
水土流失急剧
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亿吨。随土壤流失的还有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N、P、K三种元素总量约4000万吨,超出了2003年全国的化肥需求量(3990万吨)。
濒危物种增加
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中国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重要原因。1988~2000期间,黑龙江省嫩江县天然林斑块数由240上升为343,平均斑块面积由80公顷下降为68公顷。由于三峡工程实施和环境污染,长江上已难寻觅白鳍豚的踪迹,科学家承认该物种已功能性灭绝。湿地消失
天然湿地大量消失
在北方,河北省过去50年来湿地消失了90%,即便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陕西关中一带30多个县,几十年来消失上万个“涝池”(池塘)。生态危机
在南方,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状况更不容乐观:内蒙古阿拉善盟,由于上游地区过度开发黑河水,进入绿洲的水量由9亿立方米减少到目前的不足2亿立方米,致使东西居延海干枯,数百处湖泊消失。湿地被誉“地球之肾”,“肾”萎缩大大降低了其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旱涝灾害。
人工林树种单一
几十年来,大量发展人工纯林的传统不但未有改观,反而愈演愈烈。以杨树为例,原来的“南方杉家浜,北方杨家将”,现已发展成了“东西南北中,全是杨家兵”。如今,杨树已经南下江南,接近了南岭。整个大西北、华北平原,甚至江南一些地区,也以杨树为主。高密度、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对国土生态贻害无穷,单一树种形成的种群实质上是一种生物多样性极端下降的“绿色荒漠”。第六,农业生态系统退化危及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基础。现代农业过分强调技术,用地而忽视养地。“化学化”尽管带来了产量的快速提高,但土地出现退化,食品安全受到冲击。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激素、添加剂、农膜,甚至反季节种植、转基因技术滥用,使得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病虫害加剧、产量下降。以前要一年才能长大的猪,现在四个多月就能催肥。两只翅膀的鸡,在激素的作用下可长出3~6只翅膀。这样的食品进入食物链的生态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中国生态危机现状还包括生物入侵、全球变暖、海洋生产力下降等等。政府要像重视环境污染控制那样高度警惕生态危机带来的隐患,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解决这个难题,还中国一个真正的蓝天。只有生态退化遏制了,环境才能够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编辑本段保护措施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巨资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生态环境总体上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还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
1、进一步加强恢复生态系统工程。停止砍伐森林、全民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木还草、恢复湿地、禁捕禁猎、治理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实现全处理,这些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系统工程,国家、企业和全民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力量,当作头等大事,可以毫不过分的说,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是同等重要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各界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是生态保护工作的必备群众基础。应大力推进全民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让公众了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国情、省情,使“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观念深入人心,使绿色环保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时尚。
3、加强生态监测。在中国单纯的水环境、气环境和工业污染监测已趋于成熟,并已经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生态环境还在起步阶段,还没有系统的监测技术和形成完整的监测网络,生态环境方面的有关数据还是采取从各部门东拼西凑的方法获得,其准确性和时效性均较差,已经制约了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必须建立和开展有效和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
编辑本段相关数据
生态危机的后果比战争更危险,是毁灭性的,包括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历史的经验说明,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我们现在只要翻开一下世界地图就可以看到,现在世界上那些最荒凉、最贫苦、最穷困的地方,在古代都曾经是最繁荣、最昌盛的地方;现在世界上那些生活最穷苦、最艰难的人民,在古代,他们的祖先在某一段时期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由兴而衰、由富而贫哩?我们再看一看世界文明发展史:从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从古印度文化;从中美洲的玛雅文化;到中国的楼兰,我们研究一下这些文化的兴衰,都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事实,就是这些文化的兴衰都和它们所在地区的森林数量、质量和植被的分布有关系再请看下面的事实吧!如果不是事态严重,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政见的政府首脑们怎么会坐到一起(1992年在巴西和2000年在约翰内斯堡)共同研究世界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呢?如果不是事态严重,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政见的政府又怎么会乐意参加、制定并执行那么多与环境有关的国际公约呢?世界上的事情已经够联合国头疼的了,如果不是事态严重,联合国为什么要在1973年成立环境规划署这样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和协调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呢?下面我们改用一些数字来叙述,因为数字的表达能使概念量化,往往比文字的表达更为具体而清晰。200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说明地球上有20亿的人没有适当的安全饮用水供应。在第三世界由于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2.5万人死亡。受污水危害的儿童,每天有6000名,相当于每天有20架大型客机坠毁死亡的人数。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现象,有的国家已经靠买水过日子。德国从瑞士买水,美国从加拿大买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日本只要花100吨水就可换1吨石油。在我们中国的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由于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中国古文明中心的发源地——黄河,目前年断流最长达227天。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人民币,相当于20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2003年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我国由于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574亿!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害在内。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年仅气象、海洋、地震等7大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折合成1990年价格),就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约480亿元;20世纪60年代570亿元;20世纪70年代590亿元;20世纪80年代690亿元;20世纪90年代前5年约1190亿元;1996年仅因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200亿元;1998年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3007亿元。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的一项统计报告分析,中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8%。这个数字既不包括其它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包括1997年以后我国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所造成的损失。意思就是说:到2002年实际损失的数字会更大。而2002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8%左右,这一年增长8%的实际数字是10万个亿,10万个亿呀!坦率地说,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如果我国的环境损失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那就意味着全国人民一年的血汗所创造的财富全被生态环境的破坏抵消了,白干了!如此下去,我们怎样才能富国强民、怎样才能全面进入小康!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人们,能够认识、理解、需要、并接受生态化了。因为,20世纪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环境灾难,人类再也无法承受起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以及由此给人类带来的人地之间、人际之间、和代际之间的种种极度紧张关系。在我国,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正确理解生态化的深刻含义,说不定有些人还在利用生态化的号召力达到赢利的目的。但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却在忧心忡忡。2002年,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生态环境问题时,语气沉重:“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认为:“局部环境的破坏可能引发全局的环境问题,甚至会使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条件受到威胁”。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自然保护司杨朝飞司长答记者问时说:“我国面临的生态压力仍然很大,在生态方面,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2000年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首次全面地提出了树立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大多数有识之士确信:生态化转换是关系到生存、发展、健康、幸福的根本,是各行各业以及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它将
成为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唯一选择,并在行动上付诸实施。“生态化”不仅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时代性、创新性、战略性、方向性的词汇、还是一股不容回避的洪流、是人类社会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编辑本段黄河流域的生态危机
黄河流域大部分处于干旱地区,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据统计,黄河拥有水资源只有580亿立方米.而且,黄河水因泥沙太多,每年16亿吨泥沙至少需200亿立方米的水来冲刷,其可利用之水还必须减去200亿立方米.这样黄河实际拥有的可利用水量是每年300亿立方米.3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供沿河9个省区及河北.天津两省市使用,本来已经供不应求,再加上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水资源,使得水资源浪费的状况越来越严重.缺水,成为黄河面临的一大难题.1979年,黄河领域有154个城市缺水,1988年,缺水城市增加到300个,总缺水量高达54亿立方米.进入90年代以后,缺水城市每年都在增加.城市膨胀,流动人口剧增之后,城市用水不得不挤占农业用水,或在城市完全不顾后果地大量超采地下水,出现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地下水质恶化等.因为缺水,华北粮仓河北省一方面年年旱灾,另一方面农田保积年年降低.全省1986年的水田浇灌面积较1980年减少了900万亩,粮食产量长期徘徊不前.宁夏,甘肃,因为严重缺水,大量人口生活在温饱线以下,无法摆脱贫苦困.黄河流域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特别是近20年以来下游断流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而且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据《黄河志》记载,1761年黄河花园口最大流量为3.2万立方米,1958年7月17日为每秒200立方米。据水文资料记载,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60亿立方米,黄河入海水量占径流总量的比率,50年代为79%,60年代为60%,70年代为,80年代为。1972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现象,当年断流17天,1991—1995年间平均每天断流620公里;1997年断流13次共226天,断流河段长683公里。黄河可能成为季节性的内陆河。在断流的地方,昔日黄河帆影已成无水之舟。断流使下游沿黄城市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东营,滨州,濮阳等城市对居民实行定时供水,家家户户蓄水备荒,摆满了坛坛罐罐。沿黄两岸禾苗枯焦,断流时间一长,便颗粒无收。断流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例如:年产30万吨尿素合成氨的”中原化肥厂”,因黄河断流影响,不得不停产。总之,因断流给沿黄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都非常严重。仅以山东省滨州为例:滨州地处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北濒渤海,是黄河入海的必经之地。这一地区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地下均为咸水,很难食用,因而这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主要依靠黄河水,黄河水是其经济命脉
第五篇:食用油知识
食用油知识
字体大小:大小 hsy
发表于 05-11-28 23:04 阅读:1644 评论:0 文章出处:搜狐财经
1、什么是油脂?油脂对人体有何作用?
油脂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其化学组成为甘油三酸酯的混合物。它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自然界的三大营养成份。
人体摄入油脂有四大作用:
① 为人体提供热量;
② 提供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③ 供给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
④ 提供食品风味和制作功能(烘焙用油、麻油香味等)。
2、目前市场上油脂一般如何分类?
① 按新国家标准分:
一级油、二级油、三级油、四级油。
调和油不是油的等级,它通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和而成的。各企业生产的调和油多是执行其各自的企业标准,用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芝麻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制成的。
② 按油的品种分:
1、动物油脂
2、植物油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
③ 按脂肪酸类别分:
1、饱和脂肪酸类油脂:动物油脂;
2、单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菜籽油、橄榄油等;
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
3、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油品种有哪些?
现在的食用油市场上除传统的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芝麻油等外,还有亚(胡)麻籽油、核桃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棕榈油、橄榄油、红花籽油、米糠油、蕃茄籽油、月见草油、麦胚油、山茶油、花椒籽油、杏仁油等很多新增品种。
4、精炼油/精制油、高烹油、色拉油、调和油有何区别?
精练油/精制油是一个习惯性说法,国家并无明确规定,通常说的精炼油/精制油介于一级油和高烹油之间、质量不够稳定。
高烹油和色拉油是在二级油、一级油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而得的。相比较来讲,色拉油比高烹油要高级一些。色拉油的烟点要高于高烹油,色拉油颜色略浅,气味更好,在0度以下冷却5.5小时不凝固。
调和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根据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油种,现在市场上的调和油大多由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添加花生油、芝麻油调配成,不仅香味好,而且营养较为全面。
5、哪种油脂具有多种营养功能?
油脂中具有多种营养功能的是食用调和油。调和油顾名思义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品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调配而成的。常见的调和油由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花生油、芝麻油三种油按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能够扬长避短,保持营养和必须的脂肪酸,从而有利于健康。在口感上具有香醇可口的气味和滋味,具有花生油和芝麻油的复合香气,绝无菜籽油的气味,可增进食欲。
6、从健康角度出发,如何选择适宜的食用油?
营养保健专家指出,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红花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适量(每日1-3汤匙)食用,对心脏病患者有益,但食用过量却可导致某些癌症及胆结石。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容易遭受氧化破坏,而可能成为某些心脏病和癌症发病的诱因。
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茶籽油,多作烹饪用油,其中,以橄榄油为最好,它不但不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可增加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
7、食用油是否越清澈越好?
很多人吃油都有这样一个误区,即越清澈的油品质越高,越益于人体健康。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食用油精炼的程度越高就越呈现清澈透亮,但在精炼的脱胶、脱酸、脱溶等过程中,在脱去损害健康的杂质如黄曲霉素等的同时,油中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等成份也被除掉了。如果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脱去,此时的精炼油就如同蒸馏过的纯净水一样,不再向人体提供任何营养成份。福临门精炼食用油工艺采用长混技术,经过八脱精炼的油品,能全面地脱去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同时有效地保存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份。
8、同一规格油品的液面高度为何有所不同?
造成灌装油液位线不一致的原因有三:
① 包装容器的容积有差异:如PET瓶,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会发生容积变小的现象,故先生产的瓶与后生产的瓶容积不一样;
② 油品温度:温度对油的体积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油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十分明显。通常温度越高,油的密度越小,相应体积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冬天生产出的油与夏天生产的油液位线肯定不同。
③ 灌装精度:由于连续生产,不同瓶的油由不同的灌装头灌装。而不同的灌装头有着不同的灌装精度。
9、PVC简介
PVC是食用级聚氯乙烯的英文缩写。PVC具有透明的优点,但吹塑时成形困难,瓶壁不均,不耐低温,易破裂。目前,福临门2Kg、3Kg系PVC材料。但因为其含有微量游离出的氯离子,对人体有害,故该包材在国外已属逐渐淘汰的食品包装。
10、PE简介
PE是聚乙烯的英文缩写。PE具有不易破裂、易运输、便于油品储藏(不透明),但强度相对较差,不易造型。目前,福临门5Kg系PE材料。
11、PET简介
PET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的英文缩写。PET具有透明、质轻、无害、不易破裂等优点,是未来的油品包装材料。目前,福临门300ml、500ml、1.8L、2.5L系PET 材料。
12、镀锡薄钢板简介
镀锡薄钢板俗称马口铁,具有便于油品储藏,呈现高档次的优点,但成本较高。目前,北海生产的2.5kg、16kg系镀锡板包装。
13、什么是胆固醇?
胆固醇是一种高熔点的醇,在人体的胆汁、神经组织和血液中含量较多。血清中主要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呈游离形态的醇在血清中非常有限。当高熔点的动物脂肪在饮食中占据优势时,则形成的胆固醇将是高熔点的,既不易乳化也不易在动脉系统中流动,从而在血管中形成固定的沉淀,导致血管硬化,甚而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
亚油酸是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在膳食中摄取,是导致血胆固醇浓度下降的主要脂肪酸。它可以促进体内多余胆固醇变成胆汁酸盐,阻止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因而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的功能。
食用油都是纯植物油产品,都不含胆固醇。
14、什么是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人体维持健康所必需、且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等。
家庭用油常识
1、炸过鱼的油有腥味怎么办?
炸过鱼的油有一股腥味,这主要是来自鱼肉中的三甲胺成份。三甲胺溶于油脂中,不易分解和挥发,去腥的办法是:把炸过鱼的油放如锅内烧热,投入葱结、姜片和花椒炸焦,然后锅离火,抓一把面粉撒入或淋些湿淀粉浆或放马铃薯于热油中,淀粉受热潮化沉淀,吸附了溶在油里的三甲胺,从而除去油中的大部分腥味。
2、调制凉菜、沙拉比较适合的油品是什么?
1)调制凉菜比较适合用芝麻油。
2)调制沙拉只需用单种油品即可。也就是说,大豆色拉、花生油、芝麻油等都可以作为调制沙拉的重要调料。
3、油品产生异味的原因和存放条件是什么?
油品产生异味的原因,大致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开封后的油品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进行化学反应,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在质量检验指标上,成为过氧化值;过氧化值的大小,代表氧化的程度。
第二种原因:油品在经过加热后,酸价升高。
以上两种原因是导致油品异味的常见原因,这种异味俗称“哈喇味”。为了避免油品产生异味,油品应该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4、油脂中为什么会有“油哈味”?如何在选购和使用时防止“油哈味”?
油脂出现“油哈气”,是变质的表现。储存过程中,游离脂肪酸、过氧化值、色泽等呈现上升的趋势,最终导致变质而不宜食用。选用食用油应注意生产期限,另外在开启后要注意保存方法,尽量将油保存在密封和低温干燥地方。
5、油脂到何种程度不宜继续使用?
油脂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尤其是经高温加热和接触空气中的氧气,而发生氧化作用;接触食物中的水份,而发生水解作用,最终导致油色变黑,气味和滋味都有异味,则不能继续使用。油脂储存中类似现象也不能继续使用,此时已产生有害身体的物质。
由于食用油不适宜长期保存,应随买随吃,并将油品存放在避光、低温处。尤其不要把食用油放在铜、铁器皿中,以防止其加速氧化。
6、炒菜时油为何会冒烟?
由于油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易挥发物质如:游离脂肪酸、醛、酮等。在加热过程中这些易挥发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呈现冒烟现象。各种油脂冒烟的温度由低到高为:毛油<二级油<一级油<高烹油<色拉油,因此食用色拉油不仅有益于健康,还可改善烹饪环境。
7、煎炸时油为什么会飞溅?
煎炸时油温很高,遇到煎炸食物时,由于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水份,而水与油的比重不同。油比水轻。水从高温的油中迅速汽化而溢出,带出油珠而飞溅。例如炸鸡腿、薯条等时,由于其本身含有大量水份导致飞溅,这并不说明油中所含水份过高。
如果油花飞溅,以下窍门可以处理:
1)立即往油锅中投放几粒花椒;
2)往油锅里放一小撮盐;
3)往锅内轻弹几滴冷水,一阵起爆后即可消失。
8、为什么煎炸时油锅会起泡沫?
特别是毛油、二级油等含磷脂较高的油脂,遇高温时易起泡沫而影响正常使用。其原理是:磷脂极易吸水,且磷脂本身是一种良好的表面活性剂,使油水乳化,产生丰富的泡沫而四溢。精炼油因为已经基本去除磷脂,所以几乎无此现象。
9、食用油是否要加热到冒烟时才可使用?
许多人使用食用油时有一个误区,认为必须把油烧到冒烟时才可食用,这是错误的。以前食用的油都不曾经过精炼,要烧得冒烟才算油熟了,才能食用。经过精炼的油,只需稍作加热即可食用,甚至可以凉拌。而且经过高温加热会使油品中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遭到破坏,同时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也会因氧化而被破坏。
10、冬季储存中的油脂为何有絮状物等凝结现象?
因为油脂种类不同其凝固点有高有低,所以不同的油种呈现的凝固状况也不同。
花生油:在冬季很容易出现絮状物等凝结现象,因其中含有20%的饱和脂肪酸,属于油脂本身的物理变化,受热即可熔化恢复澄清透明的状态。对于其品质指标无影响,也不影响使用性质。由此造成使用花生油调配的调和油也会在低温下出现凝冻现象。
色拉油:国家标准规定0℃时5.5小时不出现絮状物为合格,超过5.5小时或温度低于0℃出现絮状物或凝固,亦属正常现象。
11、哪种油最适于煎炸?
一般的植物油脂中,最适于煎炸的油种是棕榈油,由于其特有的脂肪酸结构,而使其在持续高温和接触空气时不易氧化变质,且其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次数,从一定程度上节约油脂。
从精炼程度上讲,色拉油最适于煎炸。因为其烟点较高,操作环境较好,从而避免了油烟对人体的危害,也减少了厨房污染。
12、有什么简单方法可以辨别食用油的品质吗?
下面几种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分辨植物油的品质:
看颜色: 豆油和麻油是深黄色;菜籽油呈金黄色,或黄中带绿;如果油的颜色发深或发黑,则说明油的精炼程度不够,油的质量不高。
观透明度:优质油的透明度高,清亮无杂质,无悬浮物;反之则是劣质油。
闻气味:不同的植物油有不同的气味,但都无异味。变质油常常会产生一种难闻的怪味,如油哈味、臭味或其它异味。
品滋味:优质油入口有浓郁的香味;劣质油入口有苦、涩、辣、焦臭或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