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添镇农业机械化发展走上新台阶
新添镇农业机械化发展走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新添镇以爱兰薯业公司大坪村马铃薯千亩基地为示范,带动全镇农作物机械化种植快速发展。
走进新添镇大坪村,首先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远处广袤的天地里,农民们正在驾驶着大型马铃薯播种铺膜一体机,熟练的播种着。笔者看到,操作人员将机器开进地里,再将一整袋马铃薯种子放到机器顶部,打开袋口,接着把黑地膜的一边压到土里,随着机器的开动,种子均匀的被种到土壤中,地膜也被铺的整平无比。按照机械化种植模式,只需要6个人,每天就能完成50亩的种植任务。其他人集中起来仔细地挑种子、切种子、给种子拌农药,忙的不亦乐乎。大坪村马铃薯千亩基地的播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据了解,截至今年4月份,新添镇群众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共购置各类大中型拖拉机35台,马铃薯种植铺膜机械12套,完成马铃薯机械化种植7800亩,有效的推动了全镇农业机械化发展走上新台阶。
新添镇通讯员:桑凡萍
第二篇:农业机械化及发展
农
业
机
械
现
状
及
发
展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学号:#####
姓名:######
农机机械现状及发展
###
摘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力学,农业物料学和控制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现代农业工程是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农业机械的设计与检测等方面的能力。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力学和机械工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拖拉机实习等。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基础工程农机业 农机产品
0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和国内外平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使国内农机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农机装备业已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科技、开发、生产体系和比较完整的推广示范体系,农机产品进出口增长趋势明显,我国农机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机遇期。为此,就我国农机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路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机械化为稳定和发展农业与畜牧业做出了贡献,并通过转化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水平和效益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中央1号文件系统部署了建设现代农业各项工作,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
2国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1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现状
目前欧美国家水田生产已经高度机械化,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生产体系与配套机具。但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和农业生态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产增收为目标的新的农机化技术和机具还会不断产生,20 世纪70 年代德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其动力机械进一步向大功率大型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同时复式作业和联合作业机具有了新的发展,开发出了免耕深松灭茬施肥播种1 次完成的机具,以适应保护性耕作多种高性能机具前后挂接进行联合作业。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一体化,牧草收获机械集收,割,捡,机械大幅度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而且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这一新的发展趋势,生产出了一些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的农业机械。如有利于保护性耕作的深松灭茬圆盘,有利于节水的喷灌机械及节约种子的精密播种机等。并推出了液压旋转双向犁,同时卫星定位激光制导等高新技术也被应用到农业中。例如
(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人均耕地较多。在种植业中,主要发展大规模集约化经营所需的大型高效农业机械,如74 340kW 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宽幅耕整地播种,病虫害防治,机械青饲料联合收割机等。
(2)英,法等国则为中等规模集约化经营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机械以中型为主。意大利是当今世界农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销售国,其生产销售的拖拉机大部分为四轮驱动
73.5kW 以上的大功率产品,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在各国履带拖拉机生产日渐减少的今天,意大利在20 世纪90年代末的履带拖拉机仍占拖拉机产量的一定比例。
2.2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状况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将高新光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上来使农业机械向智能化发展例如将激光技术应用于拖拉机利用激光计算机导航装置在室内荧屏前一人可操纵多台激光拖拉机进行耕作将产量计量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在收割作物的同时准确地收集有关产量资料绘制各田地的产量分布图将超声波应用于挖土机将微波技术用于杀死昆虫及干燥谷物等除此之外由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研发出了可代替人或犬放牧羊群的牧羊机械狗能辨别出苹果是否成熟的摘苹果机器人还有无人插秧机无人驾驶拖拉机使用3S 技术等这些产品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
3国内农机业的现状
目前,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十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各级政府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各地加快了农机立法进程,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制修订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规章,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农业机械化法律体系。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继续加大了补贴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机械化上,形成了依法促进农机化发展强大的推动力和政策引导力。与此同时,国内农机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不少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抓住了自身发展的机遇。
3.1 国内农机业存在的问题
国内农机业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主要是还不能适应全部的市场需求,如品种数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市场急需的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水稻、玉米等作物种植、收获机械,牧草机械,农产品深加工装备等供给不足,还要依赖从国外引进。另外,产品可靠性还不尽如人意,产品制造质量还有待于提高,流通体制改革快于生产体制变化等。
国内农机业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农业装备开发的难度大;二是农业装备制造行业的利润低;三是目前的大部分农业装备制造企业是中小型企业,研发能力很差;四是行业管理水平有待于改进。但大多数农机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等状况。农业机器作业期短、功能单一,农业装备技术水平含量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这也是我国农机行业的现状。国内农机业的发展趋势对农机企业而言,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若要满足市场需求、吸引用户,走高品位、低价位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把握用户的真正需求,开发出热点农机,从而抓住市场的制高点。因此,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必须要走符合国情和国际装备制造业潮流的道路。
3.2、国内农机业的优势
3.2.1机遇期
我国农机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机遇期:一是农机化促进法在2004年出台;二是农机化行政编制增加;三是农机化的国家项目增加。农机化促进法涵盖了农机化工作的方方面面,制订原则是“淡化管理,立足促进”.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各地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挖掘机、装载机和吊装设备等农村工程机械需求量成倍地增长;保护性耕作支持政策使得保护性耕作机具得到了快速发展;设施农业装备和节水设备在各地示范性项目的带动下需求不断增长。
3.2.2建立工业体系
建立了从科研、开发、制造到销售、服务比较完整的农机工业体系。农机产品服务对象涵盖了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等整个农业领域。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
条件与经济情况不同,我国农机产品门类复杂、品种多。到目前为止,我国已能生产14大类、95小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对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增产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了显着作用。同时,建立了包括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三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整机生产和配套件生产企业组成的生产体系、企业与农机销售公司结合的销售与服务体系以及农机技术推广部门与企业结合的推广示范体系。
3.2.3增强国际交流
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近年来,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同时,国内一些大型农机企业,不断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了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在中国举办展览会,也是农机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
3.2.4可持续发展
走绿色化产业道路,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走“绿色化”产业道路,融合高新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装备,力争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标准。从政策方面讲,发展节能农机,是“十一五”的重点领域。发展节能型拖拉机,注重技术投入、开发新型产品、减少能耗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由于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节能产品的要求更加迫切。从市场可以看出,用户对节能型的农机要求主要体现在:农机达到环保要求和具有节约能源的性能。这一要求将直接主导我国未来的农机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节能型农机正逐步推向市场,同时受到用户的高度关注。我国农机企业将重点发展满足水田机械化、旱地保护作业等方面的产品,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的农业机械产品,达到与国家政策、市场走向、用户需求、自身发展同步。
3.2.5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
农业机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国外农机业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作业方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高效节本农业的有效途径。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在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作业机械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场上数量和价格的相对优势。我国农机业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缩小我国与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业机械装备方面的差距。这样国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很高的农机装备才不会占领我国市场,也不会使我国农机行业陷入困境。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打下了基础。并且在拖拉机产品上,实现了计算机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系统(RS),高精度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等与拖拉机产品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第1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GPS的智能变量播种、施肥、旋耕机”研制成功,已在上海松江泖新农场试用。国内第1台GPS收获机已经在福田重工诞生。
4结合生产实际,产、学、研、推、管相结合。
要想加强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突出关键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着力解决农机科技创新滞后、技术供给不足问题。坚持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减少和淘汰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落后机具,做到产、学、研、推、管相结合;通过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通过市场拉动,引导农机企业加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和市场机制,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和良性循环发展的推广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和国内外平
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将使国内农机快速发展,农机工业装备农业能力不断增强,农机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内农机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新的发展趋势及时地调整发展策略,使农机行业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局势,促使我国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
5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生物技术的科学化,如不断培育和推广应用各种新的高产优质抗逆品种,利用普及新的耕作栽培、饲养护育技术;二是劳动手段的机械化,即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体系,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与劳动力形成配套的关系,从田间作业、运输到精选、烘干、入库、加工等全部过程都实现机械化;三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将农业生产从缺乏分工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区域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形成一个产、供、销密切联系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核心技术组成,农业机械化始终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如进行的“白色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等科技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将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手段与载体,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提高粮食增产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机械化收获、粮食产后烘干、粮食初加工等都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支撑着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是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及装备替代人力劳动,彻底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新时期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总战略的需求,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有效的装备保障,从技术角度支撑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机械化最终要在农业现代化中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农机制造业尽快实施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尽快发展耕作栽培、收获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等,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
6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和国内外平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将使国内农机快速发展,农机工业装备农业能力不断增强,农机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内农机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新的发展趋势及时地调整发展,使农机行业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局势,促使我国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是放飞梦想的地方。首先,学好专业,注意修养。为使自己三年之后能够插上知识的翅膀飞翔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我必须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增加就业能力。既已定下目标,便有前进的动力,我会勇往直前。不管地经历有多少风雨,我都会风雨兼程。
第三篇:农业机械化发展
关于自治州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升自治州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积极探索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5月17日至21日,州政协副主席贺耀荣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四县市10个乡镇,对自治州农机化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全州拥有拖拉机6.42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100马力以上)2173台,占总台数的3.38%,中型拖拉机(25一100马力以下)12060台,占18.79%,小型拖拉机49967台,占77.83%。目前,全州农机固定资产总值19.15亿元,农机总动力163.4万千瓦。经营收入累计达12.85亿元,利润总额4.84亿元。种植业耕、播、收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9.06%、92.01%、54.74%,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6%。分别较全疆和全国机械化水平高出
3.4、29.6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机使用效率不高。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和“三高三低”现象,即: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常规耕作运输机械多,收获专用机械和高性能机械少。耕种环节机械化水平高,收获和产后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畜牧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果业机械化水平低;平原区机械化水平高,山区机械化水平低。1
农机化整体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基层农机站体制不顺,基础设施简陋。我州多年来,乡镇农机站“人、财、物”归乡镇管理,致使大部分乡镇站的办公场所、经营服务设施、试验基地被挤占、拍卖、流失,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几乎一无所有。全州有65个站,其中34个站无办公室,尤其是农机工作人员大部分被乡镇机关挤占和借用,在编不在岗,专人不专业,农机技术队伍呈现出知识老化,人材断档,新老比例失调,青黄不接的危急状态。如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农机管理站,借用农科站办公室办公,只有一老一少两名工作人员,根本无法从事对600多台拖拉机的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及服务等工作。
(三)农机化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推广经费严重缺乏。近几年来,自治州财政每年补贴农机专项经费仅有100万元,大部分县市财政对农机投入就更少。导致农机具更新换代步伐缓慢,与当前面临的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的大趋势很不适应。加之金融信贷政策缺失,社会资金吸引不够,使得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机械装备难以推广使用,阻碍着农机事业发展。
(四)农机合作组织不健全,服务功能弱。现行农机户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作业信息闭塞,机械种类少、规模小、利用率低、效率差。形不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格局,难以承载大型农机作业项目。农机服务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功能弱,不能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要求。
(五)小规模土地经营现状影响了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
用。小地块、小条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了大型农机具作用的发挥,面积小,插花田、作物杂,导致了农机作业难度增大、作业效率低、能耗增加,严重阻碍了大型农业机械效率的稳步提升。
(六)农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作业质量不高。现有农机手绝大多数过去仅从事小农机具操作,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地专业技能培训,对先进的大中型农机具掌握不熟练,突出表现在技术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操作规程不规范,作业质量低下,严重存在着下铧不力,起铧不稳,深翻不透,沟播不直,行距不端等质量问题,与兵团农机作业水平和质量相比,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与精耕细作和一穴一粒的精播要求仍有不小的距离。因农机作业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面对农机大户一业独大的强势,有相当数量的农户无奈的选择了顺其自然,造成了机主与农户事实上的价格偏移和心里失衡,农机节本增效的优势难以体现,老百姓意见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要科学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的目标和重点。种植业机械,要以发展大马力拖拉机为主体,配套发展高架调幅犁、动力驱动耙和大型联合整地机为主的耕、整地机械,激光平地机械,节水灌溉机械,积极推广大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械,棉花、番茄收获机械、残膜回收机械。要大力推广并重点发展以土壤深松、少耕和免耕等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畜牧业机械,突出发展牧
草收获和饲草料加工机械,配套奶牛机械化清粪、投料,机械化挤奶、鲜奶保鲜、储藏、运输等机械,大力推广猪禽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线,使全州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基地的80%达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养殖水平。林果业机械,重点推广挖穴机械、移栽机械和管理植保机械。设施农业发展,重点推广卷帘机、微耕机械等。
(二)加快体制改革,理顺体制关系。一是认真做好乡镇农机管理站“三权归县”工作。各县市尽快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构与建设的意见》[新政发(2010)25号]文件精神,将乡镇农机管理站收归县市农机局管理,从而真正使农机系统成为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有机统一体。二是积极争取农机购臵补贴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加快基层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的改善。按照自治区农机局每个站补助30万元的标准,用三年时间完成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工作。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建立绩效挂钩的工作责任制。放活科技人员,鼓励创收,激发活力,调动农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解决“无心干事、无钱干事、无人干事”的问题。允许农机科技人员有偿为农机合作组织提供服务;允许农机科技人员入股参与农机专业合作社搞经营服务;允许乡镇农机站参股共同经营农机合作社。有条件的乡镇站,应把公共服务职能同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积极鼓励乡镇农机站围绕农机化开展有偿服务,增强基层站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机化建设步伐。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农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资
金投入。按照新政发[2010]25号文件要求,“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地方财政预算中农机专项推广经费不得低于自治区每安排5000万元经费的30%,建议州、县市人民政府,将乡镇农机站的推广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现阶段州、县市农机推广经费标准应与农业、畜牧系统站所同等对待。同时,要加大农机信贷和农机保险工作力度。采取政策性奖励、财政贴息等措施,吸引金融资本、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对农机化的投入,优化农机结构,逐步构建起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为支持、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投入机制。
(四)加强新型农机合作化服务体系建设,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要求。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助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通过机具、技术、劳动等要素的合作,建立农机专业协会、农机合作社、股份(合作)制农机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扩大服务规模,增强服务能力,引导有一定规模的农机服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营造富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扶持发展一批农机服务龙头企业,不断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要求。同时,要加强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维护农户的利益。
(五)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改变土地小规模经营模式,实行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采取“示范带动、培育改造、规范提升、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农民将分散的土地采用反租倒包,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向种田能手、家庭农场和各种合作经济组织集聚。以农业机械化推动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农村劳动力的大批转移推动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形成互动式良性循环格局,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搭建广阔平台,促进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
(六)实施人才兴机战略,为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关部门要把农机人才培训纳入自治州人才整体培训计划和职教计划,落实专项经费。加大基层农机工作人员和农机操作手的教育培训力度,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力争2015年达到文化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及技术等级均有明显改善,促进自治州农机化服务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七)尽快制定出台自治州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推进自治州跨越式发展,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关键手段。建议州人民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尽快制定出台《自治州加快农机化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进一步突出农业机械化在自治州“科学跨越,富民强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农业机械化实现新的跨越。
第四篇:广西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广西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区着力推进农机工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优化农机产品结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广西农业机械化得到较快发展。
一、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情况
广西现有农业机械生产企业200多家,其中80%以上是民营企业或个体,产品主要有小型多功能拖拉机、微型手扶拖拉机、耕整机、水稻插秧机、水稻收割机、甘蔗种植及收获机械等。目前,我区已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农业机械产品,如南宁五菱桂花的甘蔗割铺机和剥叶机、广西农机研究院和广西柳州汉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广西开元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贵港联合收割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适合广西水田特点;桂林桂联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背负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桂林高新区科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创新开发的小型农机具系列具有特色和巨大的市场前景。
2015年,我区农机工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农业机械工业总产值约为96.8亿元,同比增长12%;销售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12.8%。小型拖拉机产量为21.23万台,同比下降5.6%;收获机械产量为11400台,同比增长53.5%。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农机生产企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并推进项目加快实施,带动我区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主要项目有:
1.广西玉柴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年产1000台甘蔗联合收割机装配涂装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贴息120万元。项目按年产1000台套甘蔗联合收割机生产能力规划新生产基地的厂房及配套设施,购置添加关键重要设备,建设装配线。项目可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整体质量,提高产品批量生产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2.百色市为农农机有限公司年产3万辆田间机械及拖拉机产品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2亿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贴息160万元。项目主要建设拖拉机总装、农用车厢、车身和大梁等4大车间,购置剪板机、大型油压机、等离子切割机、数控车钻床、悬挂式点电焊机、固定式点焊机、机动卷板机、空压机、冲床等生产检测设备,自制部分关键的模具生产设备,多功能拖拉机总装生产线和产品加工工艺先进,测试手段齐全。项目完成后,可使企业具备各类农用车厢、农具、田间机械、微耕机及各种拖拉机等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能力。
3.广西都安建兴机械有限公司年产2000台环卫装备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3700万元,自治区财政贴
息100万元。新建厂房和库房,购置冲压、焊接、涂装、组装、工艺工装设备及送电、风、水、排污等辅助设施,建设一条环卫装备生产线。项目主要产品有清洁低速货车、洒水低速货车、洒水车低速货车、垃圾收集中转拖拉机、方向盘式垃圾收集中转拖拉机等,年产2000台以上。该项目完成后,可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提供更多的适合在我区农村使用的多用、专用环卫装备产品。
(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鼓励企业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新产品,推进实施了一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企业通过项目的实施,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主要项目有:
1.广西河池市锐驰车辆有限公司LT184A小型多功能拖拉机的研发项目。项目总投资300万元。LT184A小型多功能拖拉机是企业根据农村市场的需要和山区的特点而开发的一款农机产品。项目新增一批检测设备、试制设备和工装器具等,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产品检测和试制能力。
2.广西博白汽车底盘厂多轴大功率耕作机研发项目。项目总投资620万元。耕作机采用七轴设计,配置合金旋耕刀,传动箱体采用冲压成型,板金冲孔后焊接工艺,变速箱采用全齿轮传动技术。项目内容包括多轴大功率耕作机设计、样机制作、机器的性能测试和技术鉴定,以及可靠性验证等。
3.广西五丰机械有限公司旋磨式深耕粉垄多功能机械研发项目。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内容包括市场调研,产品的技术和工艺开发,样机试制、验证,产品技术鉴定,以及深耕深松粉垄作物栽培效果(效益)对比试验等。项目申请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4.广西贵港动力有限公司1GYF-200型甘蔗叶还田机开发项目。项目总投资80万元。通过对引进的甘蔗叶粉碎还田机核心技术与设备在广西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坡度类型对比试验,从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使粉碎率由原来的90%提高到92%(甘蔗叶段长度≤20㎝),降低作业成本5%。
5.百色市为农农机有限公司1WGH6型多功能微耕机的研发项目。项目总投资600万元。产品采用前驱后滚结构,旋耕箱采用齿轮传动,且正反可调节,可进行中耕、培土、施肥、开垄、松土、除草、运输等旋耕作业,其关键结构设计进行了专利申请。产品适用于平原、山区以及坡度不大的丘陵地带、水田、旱地等田间管理工作。
(三)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快发展 一是以规划指导产业发展。根据产业规划引导农机企业重点发展水稻种植、水稻收获机械、农用内燃机、甘蔗种植及收获机械、小型拖拉机、耕整机及其它畜牧饲料机械,喷灌机具、微滴灌设备、渗灌设备等节水灌溉机具,以及水果
保鲜、储运、加工设备等先进适用产品。二是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研发新型适用的农机产品,鼓励农民购买本地农机产品,促进我区农机工业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品技术水平不高。我区农业机械企业数量多,但普遍规模不大,工艺装备相对落后,抗风险能力差,技术力量薄弱,许多同类产品同质化严重,容易出现过度竞争甚至恶意竞争现象,严重制约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足。除南宁市鼎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柳州汉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柳州华力等少数企业外,其余企业多数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优势和资金实力,创新投入不足,研发条件差。
(三)产品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尤其甘蔗种植和收获机械起步比较晚,目前虽然在深耕、深松、播种施肥、中耕施肥、中耕培土、收割(分段式)及蔗叶粉碎还田等技术已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但这些只适宜在少部分比较平坦而且地块较大的蔗区应用,大部分蔗区的小块坡地及丘陵地要靠小型机械才能作业,甘蔗收获机械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还要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优化农机产品结构,适应现代农业需求
结合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生产的发展趋势,优化农机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改变目前高端产品不足和进口依存度高、低端产品过剩和质量差的局面。鼓励农机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成套装备集成为主转变,积极开发生产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智能化、资源节约型农机,重点突破水稻插秧、玉米收获、甘蔗收获机、节水灌溉设备、小型抗旱排涝机械、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机械等
(二)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依托农机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抓紧建设拖拉机、多功能收割机等重点农机产品开发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公益性的农机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凝聚优秀研发人才,加快急需的关键性农机和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机械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三)提升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
加大农机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改善企业研发和生产条件,应用精密成型、智能数控等先进加工装备和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农机制造工艺及工装水平;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提升农机产品质量,逐步淘汰消耗高、污染
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
(四)扩大农业机械产业国际合作
鼓励农机制造企业与国外合作开发和建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生产等方式,提升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发能力;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加入我区农机行业,加快研发制造人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实施农机装备“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项目,扩大优势农机产品出口,引导有条件的农机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
五、相关建议
(一)加快广西面向东盟的农业机械产业基地建设。广西是农业大省,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机产业规模与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差距很大,农机产业的发展有着较大上升空间。东盟国家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与广西相近,甘蔗机械、半喂入式微型水稻收割机、插秧机和其他小型农机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建设广西面向东盟的农业机械产业基地的任务十分紧迫。
(二)积极规划农机产业发展和农机产业园区,吸引一批区内外有实力的农机企业入园,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农机配套产业。一是在开展编制我区机械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升农机工业的地位,把做大做强我区农机工业发
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二是要支持农机产业园区的发展,加快已有或在建的农机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同时规划布局好新的农机产业园区,吸引竞争力强的主机企业和主要零部件配套企业入园。
(三)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机企业做大做强,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改变我区农机企业“小、散、乱、差”的局面。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机企业符合条件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提升企业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二是支持农机企业组建集团,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第五篇:关于镇基层农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钱场镇基本情况
钱场镇是京山县南部门户重镇,处在大洪山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地貌,版土面积215.2平方公里,辖25个村(场),6724农业户,2.8万多农民,耕地面积6.9万亩。早稻种植面积3.2万亩,中稻种植面积3.1万亩,晚稻种植面积3.4万亩,全镇全年水稻种植面积9.7万亩。获“全国万亩水稻机插
秧核心示范区”,获“荆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
二、钱场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利好因素,各级党委、政府“强基础,重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决策引导,从到是农村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从小型手扶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到手扶式插秧机,钱场镇的农业机械拥有量有了跨越式发展。截止6月底,全镇插秧机从的70台增加到今天的560多台,钱场镇的插秧机保有量在全省乡镇中是位居第一。全镇现有大型联合收割机165台,大型旋耕机135台,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小旋耕器)多台,现有排灌台(点)1200处,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5.6万千瓦。全镇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全镇小麦机收率达92%,早稻、中稻机耕机整率达93%,早稻机插面积达1.9万亩,中稻机插面积达1.3万亩,机插率达51%。全镇上半年机械作业平均率达78.6%,水稻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三、钱场镇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农业机械利用率低,农机具维修保养不到位。
“有机户无田种,无机户种田难”。这种现象使得农机具的利用率不高,建议鼓励无机户把农田“托管”给有机户,推动土地流转,让农机大户变成种粮大户,让有产业的农民不再为自己的几亩田操心,轻装上阵,专心自己的产业。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农机具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保养,在农忙正准备作业时“趴窝”,也降低了机械利用率,建议农业机械销售商增加售后服务,特别是享受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的农机具,不是“一卖了之”就完事了。
2、农机合作社的社会效益不强。
钱场镇现有“亲农”、“源发”、“银华”等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社员一般都是单兵作业,个人结算,各自为战。合作社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够,制度不完善,建议本着农机户自愿,组建有特色、小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托管”、“代管”本组、本村的闲散田为主,实行规范化、规模化农业机械作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国家农机购置惠农补贴指标太少。
因国家政策的利好因素,加上大型收割机4-5年就要淘汰,所以现在农村购买各类农机具的热情持续高涨。以今年第一批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例,全镇有48位农户申请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而落实享受国家惠农政策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户只有20人。建议向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倾斜农机具惠农补贴政策,实行“普补”,以实际购机、实地作业、服务周边农户,得到认可后,再“以奖代补”奖励购机户,间接提高农机具利用率。
4、乡镇农机公益服务中心力量单薄。
在京山县的综合机构改革中,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撤销,成立“农机服务中心”,人员由9人减少到1人,人员身份也转变成社会聘用人员。乡镇农机人员是负责基层农机推广的最前线,为千家万户服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特别是水稻机插秧新技术,要求农机与农艺的高度结合,这些都对服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增加农机经费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定期组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系统提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5、农村农业基础综合配套设施老化。
乡镇农村的机耕道还是上世纪70年代修的,经过这些年使用,已是残缺不全,有些大型农机具根本到不了农田,只能是“望田兴叹”。农村的水渠也是老化漏水,难以畅通,而机插秧是薄水浅插、栽后回水,这样就对水源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严重抑制了农机化的发展。建议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把农村机耕道、水渠网络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没有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