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书

时间:2019-05-14 04:5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书》。

第一篇: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书

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

创新能力合作协议书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实现我国2020年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决定建立会商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加强科教协同,深入推动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两部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经协商,科学技术部、教育部拟共同推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积极支持并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合作的优秀团队。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目标。支持高校发挥多学科和人才汇聚的优势,大力开展跨学科、面向未来的科学研究,围绕重要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深入开展研

究。国家主要科技、教育计划的组织实施要进一步优化科教资源配置,着力培养一批有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和多学科合作的科研团队,引导科学家把自由探索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力争在国际科学前沿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持高校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进科技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营造潜心研究、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良好条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并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成果。

2.加强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校在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围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深入实施,建立高校、企业与地方协同创新机制,使高校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让更多的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惠及民生。充分发挥高校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作用,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或参与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研究,支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并引导高校积极参与广东、江苏等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支持高校和地方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基地,促进地方新兴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支持高校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引导高校探索公益性大学农技推广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3.完善政策体系,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完善高校技术转移政策体系,推动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税收、知识产权、奖酬金、股权等激励政策,激发高校及科研人员从事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强化高校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大学建立相应的技术转移机构,将技术转移成效纳入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及科研人员业绩考核评价管理体系。健全高校科研成果的管理机制,加强高校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对技术合同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通过政策突破和引导,推动高校参与技术转移集聚区试点建设,加快形成高校技术转移新格局。

4.建立开放共享机制,提升高校科技资源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重点建设高校率先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料等面向普通高校、企业和社会开放,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并积极作为企业技术研发的公共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支撑。建立和完善科研平台开放共享机制,把开放共享纳入高校科技创新考核和绩效评估范围,采取稳定支持或根据服务水平给予后补助等有效措施,促进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实验技术人才和开放共享服务保障队伍建设。进一步整合高校科技平台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的潜力,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提

高使用效率。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落实高校科技项目管理的法人责任,加强科研经费监管。

5.促进科教深度结合,增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实施力度,进一步发挥“千人计划”专家的作用,支持高校在科学前沿和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建设科学家工作室,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水平科学家、中青年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高校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科研人员的双向兼职和流动,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双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研究贯穿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通过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博士后工作机制,研究生招生计划要向国家级科研基地倾斜,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业实践活动,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支撑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

6.扩大开放交流,提升高校国际科技合作水平。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创新科技合作方式。支持高校积极参加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重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力争发挥骨干和主导作用。围绕全球变化、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和科学前沿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选择部分高校建设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鼓励高校建立境外研发中心,与世界先进

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在若干学科领域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期刊,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及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为落实本协议,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决定成立“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领导小组,负责协商两部合作的有关工作方案,决定有关重大事项。领导小组由两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担任成员。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及日常工作等。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将加强政策措施的协同配合,有效集成资源,共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发展,为实现我国2020年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

2012年7月26日

第二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共山东省滕州市委 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政府

滕州市地处山东省南部,面积1485平方公里,人口156万,是“科圣”墨子的故里。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立足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努力构筑经济和科技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70.7亿元,增长20.1%;财政总收入14.6亿元,增长23.7%;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第三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一、坚持实施“科技兴市”战略,优化科技事业的发展环境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发挥科技进步在引导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坚持不懈地把“科技兴市”作为重大战略,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科技长入经济的良好环境。一是全面推行领导干部科技目标责任制。成立了市主要领导挂帅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以一把手为主的科技工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实行党政领导科技成果推广联系点制度,35名市级领导和65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建立了1—2个村或企业作为科技帮包对象;同时强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大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政策环境。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财政扶持资金、技改投入和技术创新奖;实行领导干部重大科技项目帮包责任制,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效 1

益显著的科技项目,领导精力和财政优先支持,并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市财政拿出500多万元对实施好、进展快的帮包责任人及法人重奖。三是实行专家科技顾问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按照“一个专家建立一个基地,一个基地形成一个优势产业,一个产业搞活一片经济、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思路,先后聘请中国科学院、山农大的两位教授担任科技副市长,两位院士和10多位专家学者担任市科技顾问。通过优化环境和服务,把专家的教学、研究、试验、示范基地吸引到滕州。山东农科院研究员孙慧生二十年如一日帮助指导我市马铃薯生产,建立形成了省级科技特色园;工程院院士余松烈多年来在我市进行小麦精播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全市87万亩小麦单产达931斤。银丰化工公司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先后开发新产品16项,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6项,成为我市利税大户。同时我们还聘请市内110位专家学者组成科技顾问团,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四是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为主、多元参与的新型科技投入体制。市财政坚持优先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增长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以上。

二、突出科技的现实转化,构筑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

1.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立足构筑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载体,强化科技引导,对农业影响大、效益明显、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给予连续重点支持。为把马铃薯产业培植成为强势产业,先后实施科技计划26项,扶持资金300多万元;投资1650万元,建立了生物组培中心和配套完善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今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50万亩,产值达12亿元以上,主产区农民纯收入4602元。为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加强科技项目的后备培养和龙头企业的持续技术开发,先后9次立项,扶持资金60多万元,筛选出白硬冬2号等优良品种,我市被列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县(市)。投入技改资金1.3亿元,培植壮大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了东谷面粉、益康食品、春藤肉制品等一批工艺先进的骨干企业。国家级星火外向型企业山东盈泰食品公司,去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发展标准化养殖基地216个,养殖户年纯收益万元以上。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对科技发展的反哺和推动能力。一是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立足实际,发挥优势,选择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材料、精细化工、环保节能等产业重点发展,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发

展活力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膨胀规模,带动相关企业尽快形成产业化。全市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2.5%,有5个项目列入国家技术创新基金计划。二是实施“科技联姻”工程,加速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与200余家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技术合作关系,近年来实施科技项目75项,其中国家、省级科技项目16项,取得科技成果86项,获得省科技奖励12项。三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严格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开发体系建设。对新建国家、省技术开发中心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科研开发补助。全市建立厂办科研机构9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自主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2.76%,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入达3.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以上。

3.完善示范带动机制,大力构建科技发展示范平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规划建设高科技示范园,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项目39个,完成投资7亿余元。积极培植科技“高税”示范,选择基础好、潜力大、技术创新度高的企业,重点培育扶持,发展形成26家技术实力较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示范企业。建立完善党员科技帮带机制,在农民党员中评选出万名政治觉悟高、具有专业特长、技术能力较强的“党员科技示范户”,从中优选出千名“科技明星”,给予表彰奖励。全市1.3万名有技术优势的党员,与16万户农民结成了帮带对子。农民党员薛冰利用养殖新技术致富后,与周围16户农民结成帮带对子,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使农户年均收入增加6000元。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突出科技人才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引进、培养、使用并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完善人才开发的政策,鼓励技术、成果等生产要素以30%以上的股份参与资产、收益分配;实行重奖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市财政投入20万元重奖科技人员,对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有功人员,优先推荐为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享受政府津贴;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良氛围。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开发工程,启动了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设立了学科带头人培养专项资金。加强技术人才引进,先后引进日本、荷兰、以色列等20余名国外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开发;聘请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位专家进行科技合作。强化人才教育培训,全市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8520人。目前全市具有专

业技术人才达到47672名,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18人;培养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5名。同时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人才培训的重点,建立了集科技服务、现代远程教育与党员电教于一体的市、镇(街)、村(居)、家庭四级科技培训网络,建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受站点1169处。先后培训农民30余万人,其中有1.07万人考取了国家农民专业技术资格“绿色证书”。

第三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课题组:彭留双 姜中华 陈瑾 梁青建 董含星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为系统深入地把脉分析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查找不足,提出对策,我工委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走访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听取了市科技局专项工作汇报和市经济开发区关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比较参照先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路径和科技创新平台运作模式,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一、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趋于良好。以创优环境为先导,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宏观推动,专门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深入开展创新型在全市营造浓烈 的科技创新氛围;一手抓政策驱动,结合本市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常州市的一系列科技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对企业实施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税收政策、奖励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立项审批等方面,加大了扶持优惠力度,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二是产学研合作日趋活跃。为了适应企业日益迫切的产学研合作需求,我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服务、企业发展,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思路,以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模式,不断开拓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式,大力提高产学研的组织程度和合作层次,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从政府层面上看,政府与重点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日益紧密,我市与浙江大学等5所科研院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浙江大学溧阳合作服务中心、产学研专家数据库,通过组织有效活动、提供有效服务,为市校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大学的技术成果向溧阳转移。近年来市政府共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12次,签订合作项目150项,引进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信息5000条,中国溧阳茶叶节“科技合作项目签字仪式暨信息发布洽谈会”等正逐步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二是从企业层面上看,主动寻求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显著增强,全市企业与全国百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45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具有产学研背景,其中三分之二的企业与多家高校、院所有合作关

系,85%的科技成果、90%的省级以上科技立项均有技术依托单位,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

三是创业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推进区域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投巨资兴建了创业孵化园、规划建设了天目湖高新科技园,着力增强资源整合、产业集聚、承载项目的能力,积极吸引信息、技术、资金、人才为在孵中小科技企业服务。先后有50多家企业入孵,年入驻企业的实际孵化面积使用率达90%以上,已有20多家企业出孵,其中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在孵和毕业企业申请专利共计58件,通过ISO9000论证的企业10余家,累计开发新产品60多项,多项产品获各级科技部门的火炬、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累累成果促使市高创中心今年一举通过省级孵化器认定,创业中心助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各类服务平台日臻完善。一是技术服务平台雏形初显。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科技咨询服务等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了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天目湖基地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融资平台运行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行政推动型投融资体系。政府投入以策划包装项目争取各级科技经费支持为主、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为辅,近年来,全市实施科技项目1000余项,争取经费达5990万元,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2680万元。政府投入带动效应明显,引导企业投入3.1亿元,政府每投入1元,带动项目投入10多元,政

府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放大。三是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成绩斐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良好的宜居环境吸引高层次紧缺人才,以完善的配套服务留住人才,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加快向溧阳流动,2007年全市引进硕研及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创新人才127名,引进海归高层次人才15名。

五是“一站两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坚持突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发成果的转化两个重点,加快建设“一站两中心”,切实增强企业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创造业绩的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三级创新平台26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家。

六是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效应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分布于45家高新技术企业内,这45家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了全市企业研发活动的91.2%,承担了88.6%的省级科技计划,分享了去年上级科技经费的77.45%,一批如正昌公司的SZLH858制粒机、生物质成品燃料产品及装备开发等项目入选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序列,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链不断 做长做粗,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快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2007年全市4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撑起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当前制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企业处于竞争弱势地位,惧怕创新风险,重视固定成本,不在意风险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产生的汇报,导致内在的创新动力不足,其外在的表现为安于现状,小富即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强,对建设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不够、信心不足,新产品开发仅仅停留在跟随和模仿上,强调“短、平、快”,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科技创新人才地位不高、结构不优、总量不足。企业人才观念陈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投入不足,企业科技开发人员地位和待遇偏低,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三是创新投入不足。投入渠道单一,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能力较弱,风险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全市R&D占比和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远远低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尚不明显。四是区域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基本空白,尚未形成有效的创新要素整合机制,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缺乏技术支撑,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五是创业中心建设相对滞后。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服务内容单一,孵化功能不尽完善,仍处于粗放型、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六是企业创新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主体创新、载体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政府的激励政策特别是服务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当前,我市正处在“建设高水平小康溧阳,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发展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

场疲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扬以及宏观调控中货币、土地、节能减排“三道闸门”继续从紧等诸多不利因素,我市工业经济经受了巨大冲击,部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行业和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以上情况充分表明,企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优者更强、劣者更弱,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现象尤为明显。凡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赢得了发展的新机遇,拓展了市场的新空间;反之,则步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因此,作为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作为苏南经济版块中次发达地区的溧阳,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向溧阳转移、到溧阳转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苏南优化发展的大潮中赢得主动、构筑优势。要着重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解放思想,在观念转变上实现突破。各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解放思想,同心协力,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溧阳实现跨越发展的最大机遇来抓,全力以赴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聚政策资源,结合工作实践,从政策层面上将好的经验和成熟做法不断系统化、规范化,为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既突出导向性,又突出实用性,更突出可操作性,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发挥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效益,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创新的合力。引导企业突破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思想

束缚,以长远的眼光制定打造百年企业的规划,塑造创新精神,将自主创新视为企业的生命线,突出创新平台的龙头地位,瞄准行业前沿尖端科技,强化新产品研发,促进产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培育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提升功能,在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涵盖创业平台、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业中心建设要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设施规模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资源网络化、运行市场化、发展专业化、功能效益化”方向发展,依靠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控制企业的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二是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要强化政策引导,搭建合作框架,完善共享机制,整合创新资源,立足我市规划打造的六大产业集群,组织建立技术联盟,加强产业源头技术的开发,继而辐射带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三要重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形成网络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创新机制,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上实现突破。实现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完善的机制,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创新资源良性循环模式。就政府而言,传统的“静态合作”机制过于形式化,不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规律。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要积极搭建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机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前沿阵地和后方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把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和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就企业而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关键要坚持项目为本,以项目为纽带,以企业创新平台为载体,紧紧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激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量,加强信息双向交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面向企业展示成果、对接成果、转化成果,努力构建务实高效、开放灵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四)多元投入,在融资规模上实现突破。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要建立“政策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政府扶持”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加强政府投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的结合。一要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增加财政投入,优化资金投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和社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良性格局。二要建立贷款推荐制度,加强银企合作,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贷款支持。三要建立健全资本运作机制。鼓励高成长型企业上市,改善企业财务结构,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实施“双轮”驱动政策,大力扶持本地有实力企业组建风险投资公司,着力引进外地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壮大我市风险资本市场。四要继续全力以赴地做好科技项目的挖掘、包装、策

划和组织申报工作,使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能够享受科技资金扶持。

(五)完善政策,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学习借鉴先进地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营机制。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并落实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尽力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营造适合科技人才成长、发挥专长的环境,将我市打造成吸引外来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二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科研工作站,完善人才柔性管理机制,引进本地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紧缺人才。三要整合市内外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专业人才的素质,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四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开发人员的创新激情,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

(溧阳市人大常委会)

第四篇: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支撑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支撑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的进步,科技创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提出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作为“三农”工作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淡水渔业必须贯彻实施中央1号文件,落实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渔业科技工作者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生态环境、水产生物技术、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工程与装备、渔业信息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为渔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央1号文件的发布,对水产科研院所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把握渔业科技发展趋势

近30年来,我国渔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896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4568亿元,水产养殖总产量3412万吨,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9%;我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首位,占我国动物性食物产量的30%,其中近70%来自养殖,水产品出口也已占农产品出口净收入的50%以上。渔业已经成为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渔业科技在推进我国渔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作为在淡水养殖发展中起到领军作用的水产院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在水产种质资源保存、遗传育种、濒危水生动物保护、渔业资源调查评估、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水产养殖基础生物学、养殖技术、鱼类营养、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等领域开展了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为基层渔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和支撑。

进入21世纪,渔业可持续发展已为世界共同关注,水产养殖已开始成为包括部分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快速发展的新型产业。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渔业科技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现代渔业发展和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等四个方面满足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要紧紧围绕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在“水产主导品种培育、重大疫病防控、健康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技术”等六大方向上开展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解决渔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产业效益,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强化渔业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渔业已经进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新时期,进入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渔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科技创新已成为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最关键、最根本的途径。**所将担负起长江中上游地区淡水渔业科技创新的重任,强化自主创新、科技产出、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有效支撑渔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立足产业需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渔业科技的进步需要满足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现代渔业发展、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渔业科技的需求,要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长江濒危鱼类保护技术研究、水产养殖品种培育、池塘养殖生态工程和人工湿地生态净化技术、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水生动物重大疫病及新技术疫苗研制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成果。

(二)围绕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本着“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引导、鼓励和支持青年科研骨干快速成长。切实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健康养殖、遗传育种、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学科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所整体科研实力。

(三)着眼长远发展,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做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按照“一个中心、二个基地”的建设目标,逐步完善功能配套的武汉研究中心、荆州实验基地、重庆实验基地的建设,同时加强优势学科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对我所重点实验室和野外观测试验站的建设,拓展和深化研究方向,进一步发挥我所研究特色,构建国际技术领先的流域性资源生态研究平台。

三、加速成果转化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是提高渔业生产效益的最终途径。**所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让专家服务渔业、让成果助力养殖产业,在服务中推动研究成果的创新、在研究中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值,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地方渔业发展保驾护航。“十一五”以来,**所根据地方在水产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规划,建立健全水产养殖病害预警预报与防控体系,保护水体环境安全,帮助地方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是**所为我国渔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直接途径。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整合我所相关科技资源,以“中华鲟保育和增殖放流中心”、“鲢遗传育种中心”和“窑湾试验场”为基础,把生命周期长、科技含量高、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顺应市场需求,在鱼病防治、饲料开发、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水产新品种开发等方面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推动渔业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

(一)鱼病防治

结合实践,围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一些实用、高效的防治措施和新工艺。加强疫苗和新渔药的研制工作,加快“中华鳖等淡水养殖动物细菌病疫苗”的注册工作,尽早满足渔业生产需要;

(二)池塘升级改造

对池塘生物净化、水质改良、养殖用水零排放和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推广实验;

(三)品种改良与推广

重点加强超雄罗非鱼、鳙新品种选育和鲢新品种鉴定的工作,并通过推广得到生产验证。结合长江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和渔业资源养护的工作,进行长江鱼类驯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全人工繁殖的研究,把有经济价值的品种推向市场,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四)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扶贫

大力做好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扶贫,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基层试验平台。利用本所专家与有关省、县、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所)建立的技术合作、咨询、计划、论证等关系,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活动。仅2010年一年,科技下乡26次,培训农渔民3300人次;2011年,科技下乡60次,派出科技人员95人次,培训农(渔)民532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560余份,扶持渔业示范户4968户,辐射带动示范户9537余户。

实现渔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根据渔业科技创新需求,按照立足近期、着眼长远、全面提升、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对全所科技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科研条件和设施水平,为渔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撑。加强以农业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长江流域水生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等为重点的基础应用研究平台建设,以“中华鲟保育和增殖放流中心”、“鲢遗传育种中心”和“窑湾试验场”等为重点的科技服务、示范转化平台建设,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创新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第五篇:九所高校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九所“卓越人才合作培养”高校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2011-11-09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1月8日电(记者仇逸)记者7日从同济大学获悉,9所“卓越人才合作培养”高校进一步达成了开展深度合作的共识。

这些共识主要是:搭建各个领域以实验室为平台的协同机制,实现实验室群共同发展;依托国家工程中心,面向行业需求,形成以任务为导向的重大科学问题协同攻关机制;以9校为主体,联合各自对口支援高校,积极参与到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支持东部率先发展的进程中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科技工作中促进人才培养,形成以项目群为渠道的高端人才交流和培养机制;建立协同创新研究的指导和服务保障机制,打造9校科技工作质量体系。

据介绍,2010年11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开展全方位合作。11月30日,重庆大学也签署加入框架协议。9校的合作基于共同的基础:均以理工见长,同属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并多为教育部与欧洲工程大学教育联盟共建的“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方成员。从而为通过合作,进一步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断加强与欧洲工程类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悉,9校按照《卓越研究生生源合作协议》有关条款,首次在2012级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中开展合作。截至10月底的统计数据表明,9校实际接收来自合作高校的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数量较往年显著增长。

“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不久将启动学生交流、名师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工作,试行优秀留学生互换,开放共享各校全英语课程。

下载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陈圣,闫昱,熊泉,雷雳,张建,吴黄军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大力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获得他们最先进的东......

    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请注意看说明 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在线考试 70分答案 单选部分: 说明:字体为红色的是正确答案,黑色的是错误答案,用##号连接的是我两次答题的不同答案......

    创新机制提升能力

    创新机制 提升能力 努力开创卫生改革与发展新局面 哈尔滨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慕莹 2012年2月7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 的主要任......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召开第二届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 2010年7月9日上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第二届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在该校体育馆......

    河南农业大学2011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河南农业大学2011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级别:2010级 学号:1006108057 姓名:王坤河南农业大学2011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内容提要:为贯彻落实......

    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我县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强。企业专利申请多数是实用型或外观型的,发明专利不多,特别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

    支持医院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支持医院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近日,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童孟进,政策法规与基础研究处处长王占波、副处长杨梦琳一行莅临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就该院肿瘤表观遗传......

    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情况汇报

    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 感谢各位领导在新春后不久亲临我州检查指导科技工作,这充分体现了省科技厅领导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现在我就**科技创新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