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秋季学期主观题复习重点
主观题复习重点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试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5.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6.试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7.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8.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9.如何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10.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11.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确立的依据何在?
13.怎样理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14.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5.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6.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8.试述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重要意义。
20.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21.试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22.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3.如何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5.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温馨提示:(还请各位任课老师强调并说明理由)
1.请同学不要将答题纸粘在一起,可表明共几页。
2.选择题一定要在第一页答题纸上,并按试卷题号顺序答题,若有不会答的,要表明题号并留有空白。
3.辨析题要先判断对错,然后再做答。
第二篇:主观题复习重点
主观题复习重点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试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5.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6.试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7.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8.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9.如何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10.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11.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确立的依据何在?
13.怎样理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14.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5.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6.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8.试述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重要意义。
20.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21.试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22.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3.如何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5.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6.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7.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确立的依据何在?
29.怎样理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30.试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温馨提示:(还请各位任课老师强调并说明理由)
1.请同学不要将答题纸粘在一起,可表明共几页。
2.选择题一定要在第一页答题纸上,并按试卷题号顺序答题,若有不会答的,要表明题号并留有空白。
3.辨析题要先判断对错,然后再做答。
第三篇:主观题复习教案
思品主观题专题复习
黄陂区李集中学宋华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分专题复习了思品的四个核心专题。基本上掌握了专题知识要点。但从课堂以及课后检测情况来看,学生在主观题的答题上还存在较大问题。问题主要有:对不同类型的主观题的答题要求和答题方向没有弄清楚;对四个专题的知识要点与不同类型的主观题的联系没有把握住;答题不规范;少数学生甚至出现空而不答的现象等。
知识目标:
1、了解各类型主观题的题型特征。
2、明晰不同类型主观题的答题要求和基本答题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运用的能力。
2、锻炼学生准确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根据问题要求正确联系知识要点。
3、帮助学生弄清主观题的解答要点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思品主观题,消除学生对主观题的畏惧和抗拒心理。
2、培养学生审慎思考、冷静分析、细心答题的良好答题习惯和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弄清楚主观题的答题要点、答题方向以及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准确地掌握各类型问题的指向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流程:
一、引言导入:
同学们,距中考只有二十几天了,大家紧张吗?其实我们无须紧张,做好每一门功课的复习,找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它就好了。相信自己,我能行!
思品课在近几次测试中,同学们都考的还不错。但也有问题,主要体现在知识要点掌握不够牢固和不能答好主观题两个方面尤其是主观题的答题。今天我们就来专题解决这个问题。
二、复习基本知识要点
学生根据学案上的提示,说出学案上所列要点的具体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扑克牌,随机答题。
三、分类探讨思品主观题的答题
1、思品主观题的基本类型:
分为两大类:
⑴ 收敛性主观题,又可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
⑵ 开放性主观题。
2、单一型收敛性主观题
⑴ 单一型收敛性主观题题型特征。
设问简洁,运用某一个概念的名称作为设问载体;常见设问形式为 “是什么”。这类问题的答案通常直接指向某一个基础知识要点。
⑵ 命题方向上的专题知识要点。
设问范围涵盖学案上要求展开的知识要点以及其他定义、定型类型的知识要点。
⑶ 例题1(2012年四月调考33.1)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
想一想:此题问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作出了那些说明?
⑷ 学生回答例题,师生共同评价。
⑸ 单一型收敛性主观题答题方向和答题要求。
答题方向:
根据关键名词答题。
根据限制说明性文字答题。如:现实、根本、首要、关键、中心、核心、落脚点等。
答题要求:
审题要准确,排除干扰信息,把握关键词语,答出正确完整的知识要点。⑹ 教师点拨及展开。
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这方面,隐含强调的是综合实力的问题。提高综合实力的最关键工作当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了。
如果换一种问法,如:建设文化强市,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或:创建工程设计之都,加快武汉经济转型升级,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又该怎样考虑呢?
⑺ 失分答卷分析。
最关键的工作是科技创新。方向错误。
最关键的工作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选用知识点错误。
关键是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武汉进步。
表述不清楚。
⑻ 巩固练习。
近年来,“中国制造”让世人刮目相看: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天河一号”、国产大飞机C919„„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1、当前,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愈发激烈。这种竞争的落脚点是什么?
2、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有何重大意义?
3、我国正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跃进。其现实原因是什么?
学生选题作答,师生共同评价。
3、复合型收敛性主观题
⑴ 复合型收敛性主观题题型特征。
设问形式多样,但一般都比较抽象。问题通常植根于某一现象、政策、做法等。设问形式可以归纳为:
“为什么”类(原因、理由、重要性、意义)、“怎么样”类(国家/政府、个人/青少年)。
答案要点分散在教材各个章节,以某一话题为载体,彼此间存在着紧密联系。⑵ 命题方向上的专题知识要点。
“为什么”类之原因、理由:背景、国情、基本认识等。
“为什么”类之重要性、意义:所达目标、基本认识等。
“怎么做”类 :基本国策、战略、应对策略等。(分国家政府、个人两个角度)
⑶ 例题2(2012年五月调考33.2)
新华网“您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调查中,缩小贫富差距、稳物价保民生、食品安全监管是关注度位列前三的民生热点。怎样有效解决这些热点民生问题,请你任选其中一方面提出好的建议。
想一想:这是前面所讲的哪一个类型的问题?应从哪一个角度思考?
⑷ 复合型收敛性主观题答题要求。
读清材料和问题,根据材料内容和问题的关键词,准确把握设问角度,将相关知识要点进行有机整合,全面解答问题。
答案要完整,知识点要全面,答题要规范。
“为什么”类的设问一般回答角度:
现状(背景国情)+重要性(是„„的需要;是„„的要求)+意义(有利于 „„)
“怎么做”类的设问一般回答角度:
国家、政府:发展观、路线、国策、战略、精神、制度;加大、加强; 青少年、学生:理想、责任感、学习与技能、精神;宣传、斗争; ⑸ 学生回答例题,师生共同评价。
⑹ 失分答卷分析。
答案单一,要点不全:
关于缩小贫富差异:应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
语言混乱,说明不清:
食品安全监管:不定期到食品厂进行调查检验食品是否安全,对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方向错误,文不对题:
缩小贫富差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⑺巩固练习。
建设“幸福武汉”,是未来5年武汉市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幸福”,2011年一个备受关注的热词,意味着富足,意味着和谐,意味着魅力……
☆富足之城☆彰显武汉实力,必须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加快发展步伐,打造富裕城市。
打造富裕城市,为什么要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和谐之市☆提升幸福指数,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城市。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选题作答。师生共同评价。
4、开放性主观题
⑴ 开放性主观题题型特征。
通常采用构建一种与材料相关联的活动情境,要求学生进入该情境之中,根据题目所给出的任务,按照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有个性的解答。
此类型题的设问方式和角度灵活多样,答案多元化。
⑵ 例题3(2012年四月调考34.3)
“2012中国城市榜——全球网友推荐的最中国文化城市”网络票选活动即将展开。为帮助武汉入选“文化城市”,请你创作宣传武汉独特文化魅力的微博短文(不超过140字),将武汉的特色文化资源推荐给全球网友。
想一想:回答本题时要注意题中的哪些词语(信息)?
⑶ 开放性主观题答题要求。
读懂题目内容,审清题意,明白题目要求自己做什么。
答案不要求扣住要点,但要求尽可能用思品学科术语作答。
既要大胆创新,形成个性化答案,有要确保所答内容的正确性。
答案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充分满足题目要求。
⑷ 学生回答例题,师生共同评价。
⑸ 失分答卷分析。
武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四有”公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答题方向错误,没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
武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之城,武汉有历史悠久的黄鹤楼的自然景观,武汉科技进步、社会和谐,武汉乃花木兰之家,快来参观吧。
答案有知识性错误。
武汉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又好吃的当地热干面,有名扬中外的名胜古迹黄鹤楼,有风景优美的江滩,充满文化气韵,值得一看。
答案过于简单,没有达到题目的要求。
⑹ 正确答案示例。
武汉三镇依次而建,因桥而美,武汉长江大桥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示武汉桥文化之美;武昌乃教育圣地,见证了武汉科学文化的发展;汉阳以其重工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工业武汉;汉口以其独特的饮食、服装文化享有盛誉。三镇的和谐统一,汇出一个美丽的大武汉。
⑺ 巩固练习。
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0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自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都要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科技人员。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11年来,共奖励3378项成果,近三万人获奖。其中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18人。
⑴ 为使青少年成为创新型人才,请你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⑵ 你认为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⑶ 为增强大家的创新意识,请你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学生选题作答。师生共同评价。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完成学案上的学习小结。
2、学生代表汇报自己的小结。
3、竞赛活动成绩小结。
五、实战演练:
从国际性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到今年的两会,“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词汇,低碳生活简单地说就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也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低碳”正在渗透到百姓生活、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我们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改变着固有的生活习惯,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1)倡导低碳生活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为此,我国必须实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2)学生小雨经常将用过的参考书整理好送给低年级同学、八同学们扔掉的矿泉水瓶收集起来、草稿纸重复使用„„有同学不理解她的行为,认为这是抠门的表现。
请你对小雨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3)低碳是态度,是责任,更是行动。请你围绕如何做低碳一族,续写下面的低碳生活歌。(续写两句)
珍惜水,节约电,节约能源要牢记;
骑单车,爱公车,绿色出行最时尚;
第四篇:2011秋概论课主观题复习重点
2012年元月4日9:00-11:00
主观题复习重点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试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5.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6.试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7.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8.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9.如何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10.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11.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确立的依据何在?
13.怎样理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14.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5.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6.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8.试述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重要意义。
20.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21.试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22.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3.如何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5.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温馨提示:(还请各位任课老师强调并说明理由)
1.请同学不要将答题纸粘在一起,可表明共几页。
2.选择题一定要在第一页答题纸上,并按试卷题号顺序答题,若有不会答的,要表明题号
并留有空白。
3.辨析题要先判断对错,然后再做答。
第五篇:秋季现代管理科学(复习重点内容)
只整理了重点,了解部分自行整理 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 【了解】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社会活动过程。特性: 类型: 功能:
在理解管理概念方面,应该把握住主体、环境、目标、资源、职能等几点要素(参见课本第7页);
现代管理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科学管理理论时期、行为科学理论时期、现代管理理论时期各种主要的管理理论。【重点】
重点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各种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在管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把握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一般逻辑。
答:主要理论流派有:
1、管理过程学派,2、社会系统学派,3、系统管理学派,4、决策理论学派,5、经验学派,6、权变理论学派。
主要观点及其在管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17-19页
一般性了解管理学的基本常识,能够区分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
答: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如下:
第一,目标不同。公式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的,而企业管理则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第二,实质不同。企业管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更多着力于提高效率上,而公共管理不仅要注意到效率问题而且还得研究公平问题。
第三,特性不同。与企业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更强调责任。第四,监督方式不同。公共管理要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而企业管理的监督主要是来自于企业的内部。
第五,权力来源不同。公共管理中公共组织的权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大众所给予的公共权力,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则大都是私人授权。
联系:企业管理包括了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它的一种职能,公共管理是间接帮助企业管理的方法。
第二章 组织 【了解】
组织的概念:是按特定的结构形式和运动规律所结合起来的一群事物的统称。
构成要素:
1、特质要素:如人员、经费、物质材料、房屋、设备等;2形式要素,如组织上的权力、再现、纪律、指挥、领导、服从、分工、合作等;3环境要素,如组织形成或成立时的环境与起因;4目的要素,如组织所要完成的任务,所希望达成的目标不,以及所遵循的宗旨。组织的功能:
组织结构的概念:是指构成组织的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也就是组织各部门、各层次之间所建立的人与事、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结构。控制幅度和组织层次: 同时还要掌握几种典型的组织模式:1直线型组织;2职能型组织;3直线职能型组织;4事业部制组织;5矩阵型组织;6多维立体型组织; 组织管理体制:
组织变革的原因、类型、阻力和策略: 组织文化: 【重点】
本章是学习的重点章节。需要重点理解的有矩阵式组织的含义:27页
答:矩阵型组织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项目,或服务等)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使同一个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即在直线职能型组织关系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关系。 组织文化在管理活动中的功能:38-39页
答:组织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功能,引导组织成员按照组织目标的要求,来从事自己的组织生活。
2、约束功能,通过制度文化、伦理道德规范等组织成员的行为。
3、凝聚功能,通过尊重人的价值,珍惜人的感情,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促进组织内部的团结,增强组织观念,把全体组织成员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心协力,形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组织共同体。
4、激励功能,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通过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达到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作用。
5、组织文化的公关功能,也就是组织文化的对外具有辐射作用。 特别要重点掌握的是关于组织变革的知识,对于组织变革的含义,促进和阻止组织变革的各种要素能够深刻理解,并能够结合现实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给予分析。这样的问题一般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请大家注意平时的积累。32-33页
答:组织变革的含义:任何一种组织,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动作和发展着的,和环境之间进行着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交流,必须和组织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相互适应性。因此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不断地适应和完善,适时地进行组织变革,从而提高组织的效能,使组织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就是组织动作和发展中的一项基本任务。促进组织变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包括组织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1、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
2、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3、激烈竞争的影响。
4、社会态度与价值观转变的影响。
5、组织变革的内部因素。阻止组织变革的的主要可以来自以下方面:(1)利益差别。主要指组织变革结果对不同行为主体的不同影响。主要包括权益、地位和既得经济利益等。(2)习惯性。是对一定工作方式和环境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或某种较为持久的认同,对变革阻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职业认同感,二是对变革更新的潜在不安全感。(3)认知。主要表现为由于对变革的目的、方式、后果的不完全的、模糊的、主观臆测的了解和理解,而对变革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再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
第三章 决策 【了解】
决策的概念、功能和种类,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等决策类型;四种决策模型,需要深入掌握;决策过程的4个主要阶段,即发现和确定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设计决策方案,分析论证决策方案;头脑风暴法等决策方法 【重点】
本章的基本概念比较多,要在相关概念比较的基础上加以把握。重点需要理解的基本概念有:风险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48页: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是由西蒙提出,他认为,传统学所信奉的纯粹理性决策模型,只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在组织实际的决策过程中,由于决策都所遭遇的种种主客观的限制,根本不可能按照纯粹理性模型的决策思路进行决策,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渐进决策模型49页:由美国政治经济学家C.E.林德布洛姆对H.A.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作了挑战性批评后,所提出的一个决策模型。他认为,决策者的决策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经由渐进变迁的过程,进行逐渐的、缓慢的变化。 对于风险决策还需要掌握其展开的基本条件45页:
答:风险型决策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有需要达到的明确目标;
2、有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
3、决策问题的解决面临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变化不定的客观条件或自然状态,即不可控变量或自变量;
4、有不同的方案,并且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其得失损益可以计算出来,即有可控变量和因变数;
5、各种自然状态在未来如何出现,有以统计为依据的概率可循。在风险型决策过程中,一般原则是先找出损益期望值,即求出每种方案的损与益之和,然后加以比较,采取其中较为合理的方案。
第四章 领导 【了解】
领导的概念、领导权力的构成、领导个人素质结构与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领导方式。【重点】
本章的知识比较简单,对管理活动中的领导现象及其内涵、结构、方式等给予一般性的了解即可。
答:领导的内涵59页:是指一个组织中处于主宰或统治地位的合法的或实际的首脑,通过命令、指示或其他方式,为组织指引方向,并劝说、影响、强迫或监督组织成员的行动,以达到组织目标,实现组织功能的管理活动。
需要重点理解的是领导在管理活动中的功能。61页
答:领导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指挥功能。组织领导者的首要功能是指挥功能,确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并凝聚起全体组织成员的智慧和能力,去共同努力完成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2、激励的功能。组织是由具有不同需求、欲望和态度的个人所组成,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冲突。领导的任务,就是通过领导功能的有效发挥,使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组织成员全力以赴地为实现组织目标作出贡献。
3、协调的功能。在组织实现其既定目标的过程中,组织成员个人之间、组织各部门之间,发生各种矛盾冲突,或者在行动上出现偏离组织目标的情况,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组织领导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活动,保证各个方面都朝着既定的组织目标,步调一致地行动。
4、沟通的功能。领导者是组织的首脑和联络者,在信息传递和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信息的传播者、监听者,发言人和谈判者,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目的是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组织环境,使整个组织在信息充分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双向沟通、对称平衡的组织关系结构。
第五章 人事管理 【了解】
人事管理的概念和一般管理过程,任用、考核、培训和工资制度等内容。【重点】
人事管理是比较复杂的内容,知识含量很大,需要我们掌握的要点比较多。重点是需要对人事任用中的两种基本方式(选任制和委任制)的区别和联系加以深刻理解:70-71页 答:选任制是指通过选举的方式来选拔任用工作人员的任用制度。一般地,选任制的运用,由于组织现有的普通成员在组织人员任用过程中,有决定的权力,因此就将组织领导者与普通成员的利益有机地关联了起来。因此选任制的任用方式,使组织的管理过程中,普通组织成员的利益要求和意愿能够对组织管理发生重要的影响。选任制的缺点是被选者的专业素质往往被忽略。选任制一般是定期举行的,任期任届也都有明确的规定。有效运转的选任制,还必须是竞争性的。选任制一般适合于组织领导者的选拔。
委任制是指由有任免权的组织机关,按照有关组织规范,直接指定下属工作人员的制度。委任制的优势是权力集中、指挥统一、任用程序简单明了,有利于领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组织有关政策方针的贯彻实施。缺点是掌握委任权的机关和个人,容易任用私人,形成特权小集团,同时也可能因为掌握委任权的领导者的个人更改局限性,而影响决策的质量。委任制在公共管理中,主要适用于一个组织的副首长和职能部门的首长的产生。
对工资制度中的职务工资和资历工资的含义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加以区分。76-77页 答:职务工资是根据所担任的职务支付工资。是在弄清各种职务的内容繁重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所必备的知识、经验、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职务评价,定出职务等级,然后,按等级决定工资标准。职务工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职位相对稳定,工作有明确的规范,能够进行评价。
2、有合理的提升制度。
3、有稳定的工资基金来源。
4、职工有成熟的职务意识。
5、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资历工资是将组织成员个人的资历作为确定工资的主要依据,个人资历包括年龄、工龄、学历等。工作人员的工资主要取决于这些个人的资历因素,而与其所担任的工作关系不大。它具有以下特点:
1、基本工资按年龄、工龄、学历等因素决定,与劳动贡献没有直接关系,并且基本工资是退休金、退职金和奖金的计算基金。
2、起点工资低,工资差别大。
3、定期增薪,随着工龄的增长,每年增加一资工资。
第六章 冲突、协调和沟通 【了解】 冲突的概念: 原因和种类:
沟通的概念和类型: 沟通障碍的克服方法:
协调概念和主要的协调方法: 【重点】
要对管理活动中的冲突、沟通和协调的相关知识作系统的了解。重点掌握的概念是非正式沟通,对该概念的掌握要与正式沟通结合起来,在比较的基础上加以把握,以凸显“非正式”的特质。84页
答:非正式沟通是正式渠道以外的沟通,信息发布者一般不代表组织和上级,主要是通过个人之间的接触进行的,是由组织成员个人交往过程中,由于感情和动机上的需要而形成的信息交流,其传播的范围能远远超越正式组织部门和层次之间的限制,具有随意性、非正规性、并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由于非正式沟通不必像正式沟通一样,受到规定程序或形式的种种限制,比较灵活方便,非正式沟通能够发挥正面作用的基础,是正式组织中良好的非正式组织结构,在相当程度内,非正式沟通对于信息沟通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其负面影响。(此段为书本原文,自行归纳)
第七章 激励 【了解】 各种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理论模型。【重点】
激励理论在现代管理科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关于激励的理论层出不穷。大家要对各种理论的内在本质和相互区别有所理解。并在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予以掌握。91-92 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1、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
2、人的需要的实现是有次序的。
3、对于管理者来说,必须针对管理对象需要实现的程度,采用相应不同的刺激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保健因素及其功能。
2、激励因素及其功能。
3、保健因素的缺乏,之所以会使员工不满意,是因为人们具有改名不满意的需要;而激励因素之所以能导致人们的满意,是因为人们具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两类性质不同的需要,是彼此独立不同的。
4、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第八章 控制 【了解】
控制的概念、特点、类型和方法等。【重点】
控制是现代管理活动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对于管理绩效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有效控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具体的实现途径有哪些?这些都需要大家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社会实践加以思考,能够给出自己的回答。由于这样的问题一般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请大家注意平时的积累。答:实现有效控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遵循科学的控制原则:
1、统筹全局,突出重点。
2、经济原则。
3、适应性原则。
4、客观性原则。
5、垂直控制与自我控制相结合原则。
具体控制原则的实现则是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实现的:
1、政策与法规控制;
2、正式组织结构控制;
3、财务控制;
4、审计控制;
5、网络控制;
6、质量控制。(再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
答疑的重点:
★ 名词解释:非正式沟通(第六章),矩阵组织(第二章)★ 简答:
组织文化在管理实践中的功能?(第二章)
比较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第三章)风险决策要什么条件展开(第三章)领导在管理活动里的功能(第四章)
职务工资和资历工资的区别和联系(第五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七章)
选任制和委任制的区别和联系(第五章)★ 论述题:
1、组织变革的问题,组织变革在整个社会生活里经常出现的现象,任何的组织变革既有推动的因素,也有阻止的因素,要结合政府、企业组织的变化。第二章
2、如何实现有效的控制,基本原则,实现的途径,要结合什么样的途径实现展开作答,结合社会实践作答。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