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秋季学期四年级科学复习教案(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16:0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2014学年度秋季学期四年级科学复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2014学年度秋季学期四年级科学复习教案》。

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秋季学期四年级科学复习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秋季学期四年级科学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一、复习内容: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复习相关的探究方法与程序,特别是观察的方法与顺序。

(二)进一步培育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及研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自制地图一张,卡片若干。

四、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技能,又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他们的科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并能运用自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但目前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四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过的一些概念已经遗忘,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通过4个月来的努力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即将结束,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踏上“小科学家之旅”吗?(出示地图)看,这就是我们即将进行的科学之旅。大家可以自

由选择科考路线,自愿组成科考小组,然后到老师这里取卡片,参考卡片上交待的任务进行考察。别忘了20分钟后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的考察成果。

(二)展开复习

1.溶解单元

科学概念:

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通过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科学实验:

(1)过滤实验

要点:需要材料: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2)怎样加快溶解?

要点:对比实验。记清楚哪些条件相同,哪些不同。

(3)液体与气体的溶解。要点:研究计划。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见《作业本》第6页

(5)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见《科学》书第15页。

2、声音单元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

声音以波的形成传播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

开物质。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科学实验: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3)控制发声罐的声音。变响的方法。变轻的方法。

(说明:本单元书中介绍的仅仅是几个最为典型的观察活动,但观察、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因此,我鼓励学生继续寻找新的研究问题,注重方法的运用,而不是重复记忆简单的知识。)

(三)归纳总结

1.各组汇报考察结果。(回答略)

2.总结归纳,建立知识体系。

师:我们今天的旅程虽然各不相同,但仔细想一想,它们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你发现了吗?(学生回答略)对,这就是我们这本《科学》书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内容: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复习相关的探究方法与程序,特别是观察的方法与顺序。

(二)进一步培育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及研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自制地图一张,卡片若干。

四、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技能,又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他们的科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并能运用自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但目前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四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过的一些概念已经遗忘,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通过4个月来的努力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即将结束,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踏上“小科学家之旅”吗?(出示地图)看,这就是我们即将进行的科学之旅。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科考路线,自愿组成科考小组,然后到老师这里取卡片,参考卡片上交待的任务进行考察。别忘了20分钟后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的考察成果。

(二)展开复习

1.天气单元

科学概念: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风和气温。天气是不断变化着的,天气变化时可以观测和预测的。

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下午的温度最高。

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有力量。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13个等级。见《科学》书第52页。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降雨)多少的装置,“雨量等级表”见《科学》书第55页。

不同的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是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

科学实验:

(1)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2)小组制作一份天气日历,以后进行一个月的天气观测并作记录。

2.我们的身体

科学概念:

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人体外观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知道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科学实验:

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示描述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

(说明:本单元书中介绍的仅仅是几个最为典型的观察活动,但观察、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因此,我鼓励学生继续寻找新的研究问题,注重方法的运用,而不是重复记忆简单的知识。)

(三)归纳总结

1.各组汇报考察结果。(回答略)

2.总结归纳,建立知识体系。

师:我们今天的旅程虽然各不相同,但仔细想一想,它们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你发现了吗?(学生回答略)对,这就是我们这本《科学》书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反思:

第二篇:2013-2014学秋季学期五年级科学复习教案

2013-2014学秋季学期五年级科学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一,复习内容: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

(一)生物与环境

(二)光

(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四)运动和力 二,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在复习阶段认真落实以上两个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把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查漏补缺,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定义和其他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把各部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综合应用,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对于本册中种子发芽的几个对比实验;蚯蚓生活环境的两个实验;物体反光能力和吸热能力与物体颜色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关系的实验;岩石受到冷热作用的实验;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与土地侵蚀程度大小的关系的实验;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运动方式关系的实验,作一回顾并整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技能,又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他们的科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并能运用自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但目前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五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过的一些概念已经遗忘,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通过4个月来的努力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四,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光,运动和力

复习难点:运动和力

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即将结束,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踏上“小科学家之旅”吗?(出示地图)看,这就是我们即将进行的科学之旅。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科考路线,自愿组成科考小组,然后到老师这里取卡片,参考卡片上交待的任务进行考察。别忘了20分钟后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的考察成果。

(二)展开复习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第二单元

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说明:本单元书中介绍的仅仅是几个最为典型的观察活动,但观察、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因此,我鼓励学生继续寻找新的研究问题,注重方法的运用,而不是重复记忆简单的知识。)

(三)归纳总结

1.各组汇报考察结果。(回答略)2.总结归纳,建立知识体系。师:我们今天的旅程虽然各不相同,但仔细想一想,它们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你发现了吗?(学生回答略)对,这就是我们这本《科学》书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内容: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

(一)生物与环境

(二)光

(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四)运动和力 二,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在复习阶段认真落实以上两个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把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查漏补缺,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定义和其他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把各部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综合应用,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对于本册中种子发芽的几个对比实验;蚯蚓生活环境的两个实验;物体反光能力和吸热能力与物体颜色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关系的实验;岩石受到冷热作用的实验;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与土地侵蚀程度大小的关系的实验;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运动方式关系的实验,作一回顾并整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技能,又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他们的科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并能运用自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但目前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五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过的一些概念已经遗忘,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通过4个月来的努力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四,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光,运动和力

复习难点:运动和力

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即将结束,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踏上“小科学家之旅”吗?(出示地图)看,这就是我们即将进行的科学之旅。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科考路线,自愿组成科考小组,然后到老师这里取卡片,参考卡片上交待的任务进行考察。别忘了20分钟后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的考察成果。

(二)展开复习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 特点

平原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7.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4.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5.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说明:本单元书中介绍的仅仅是几个最为典型的观察活动,但观察、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因此,我鼓励学生继续寻找新的研究问题,注重方法的运用,而不是重复记忆简单的知识。)

(三)归纳总结

1.各组汇报考察结果。(回答略)2.总结归纳,建立知识体系。

师:我们今天的旅程虽然各不相同,但仔细想一想,它们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你发现了吗?(学生回答略)对,这就是我们这本《科学》书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反思: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

1、认真复习练习,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三、复习时间:8课时

第1-2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天气单元

科学概念:   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风和气温。天气是不断变化着的,天气变化时可以观测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下午的温度最高。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有力量。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降雨)多少的装置,“雨量等级表”见《科学》书第55页。不同的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是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科学实验:

1、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2、小组制作一份天气日历,以后进行一个月的天气观测并作记录。简答题:

1、能用网状图表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会用不同图标表示的天气。见《作业本》第20页。

3、用箭头标出风的方向。见《科学》书第32页。和预测的。

13个等级。见《科学》书第52页。

4、会统计天气信息,并能够分析数据。见《科学作业本》书第25页。

第3-4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溶解单元

科学概念:

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通过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科学实验:

1、过滤实验

要点:需要材料: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2、怎样加快溶解?

要点:对比实验。记清楚哪些条件相同,哪些不同。

3、液体与气体的溶解。要点:研究计划。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见《作业本》第6页

5、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见《科学》书第15页。简答题:

1、面粉溶解了吗?(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

2、海水怎么变成盐?见《科学》书第18页。

第5-6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声音单元 科学概念: 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

声音以波的形成传播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科学实验: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3、控制发声罐的声音。变响的方法。变轻的方法。简答题:

1、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棉线、胶管。

2、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7-8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我们的身体 科学概念:

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人体外观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知道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科学实验:

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示描述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简答题:

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增加?

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会增加?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举例说明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的联系。

四、措施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3)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第四篇:四年级科学复习教案1

四年级科学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梳理、归纳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2、熟记书中知识点,并能理解和运用。

3、复习动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动员

1、对一学期的学习非常重要,短时间容易出成绩

2、考好了大家都高兴,能过一个好年

3、闲着还难受,还不如认真复习,虽然忙一点,但很充实、很快乐

4、使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更全面、更系统。

二、复习第一单元

方法:谈话、讲解、提问、学生读、记

一单元知识点:

1.全身骨头分为组成、手上的骨头有几块、人体骨头206块

2.骨骼的概念、骨头的特点、内部构造

3.骨骼的作用

4.什么是关节、关节的作用、关节的类型及其活动方式

5、肌肉的重量、块数、作用和工作方式、不运动时活动的肌肉

6、骨骼和肌肉怎样保健、各种体育运动的锻炼效果、怎样注意运动

中的安全

三、复习第二单元

方法同上

知识点如下:

1.蚕的一生有哪些变化、身体的特点、变态

2.怎样抽丝、丝的长度

3.养蚕的收获

4.蚕蛾和蝴蝶的不同

5.养蚕的悠久历史

四、复习第三单元

方法同上

知识点:

1、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选择参照物不同对物体是否运动及速度的判断也不同

2、理解一切都在运动中

3、速度、运动的两个要素、缓慢运动的判断

4、运动方式的分类、分析运动方式

5、小车运动的快慢和什么有关系、实验设计

6、摆的快慢和什么有关系、实验设计

复习教案2

教学目标:

1、梳理、归纳第四、五单元知识点。

2、熟记书中知识点,并能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四单元

方法:谈话、讲解、提问、学生读、记

第四单元知识点:

1、力是无形的,可以看到力的作用效果,力对物体的影响

2、力的单位和测量、力的两个要素

3、什么是弹性和弹力、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弹性的应用

4、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

5、摩擦力、阻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功与过、怎样减小摩擦力及实验

设计

6、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及实验设计

二、复习第五单元

方法:谈话、讲解、提问、学生读、记

知识点:

1、调查能解决的三类问题、调查法的分类

2、什么是推理和解释、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的推论、三、学生分组考、读记

复习教案3

教学目标:

1、检测学习中的漏洞,查漏补缺。

2、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1、讲述模拟考试的意义和要求

2、模拟考试。

3、收卷。

复习教案4

教学目标:

1、查漏补缺

2、考前指导

教学过程:

1、讲解卷子中问题多的地方。

2、根据模拟考试中的问题有针对的复习。

3、考前指导

(1)带用具;铅笔、尺子、橡皮

(2)画图、连线用铅笔,线要直

(3)有信心,发挥更出色

(4)先做简单的、在做难的(5)不会的也要做,敢碰就有机会,做了就有可能对

(6)检查:做完了没有,做对了没有。

第五篇:2013-2014学秋季学期三年级科学复习教案(推荐)

2013-2014学秋季学期三年级科学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一、复习内容: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突出科学探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遵从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合理的科学知识体系,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感悟,在研究中获得。

二、教学目标:

(一)复习教材中关于植物、动物、我们的身体、水、纸、米饭和淀粉的知识,通过分析归类,知道它们分别属于生命世界与物质世界。

(二)复习相关的探究方法与程序,特别是观察的方法与顺序。

(三)进一步培育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及研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自制地图一张,卡片若干。

四、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接触科学课的学习,还处在学习方法的摸索阶段,但经历一学期的初步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技能,又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他们的科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并能运用自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但目前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三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过的一些概念已经遗忘,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通过4个月来的努力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即将结束,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踏上“小科学家之旅”吗?(出示地图)看,这就是我们即将进行的科学之旅。本次科学考察可供选择的路线共有6条,分别是植物之旅、动物之旅、身体之旅、水之旅、纸之旅、米饭和淀粉之旅。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科考路线,自愿组成科考小组,然后到老师这里取卡片,参考卡片上交待的任务进行考察。别忘了20分钟后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的考察成果。

(二)展开复习

1.植物之旅

师:在植物之旅中,我们将来到一片茂密的树林里,关于大树,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满足自己的这些好奇心?

(说明:这一单元包括《我看到了什么》《我的大树》《各种各样的叶》和《一片完整的叶》四课。复习时,可以鼓励学生应用本单元中学过的观察方法去研究新问题。如有的学生想研究怎样根据叶形来鉴别大树,就可以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根据观察大树的方法来研究此问题。)

2.动物之旅

师:动物之旅充满了新奇与刺激,你共找到了多少种小动物?了解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吗?你是怎样做到的?

(说明:本单元包括《寻访小动物》《蜗牛》《蜗牛和蝗虫》《蚂蚁》《我的观察研究》五课。我在地图上画出了蜗牛、蚂蚁、蝗虫三种研究过的小动物,目的也是引导孩子们回忆研究这些小动物的方法,进而鼓励他们对其他常见的小动物,如蚯蚓、蜜蜂、瓢虫等,展开新的观察和研究。)

3.身体之旅

师:身体之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丁解自己。在不弄伤自己的情况下,你发现了身体的哪些秘密?你的方法科学吗?

(说明:本单元包括《观察身体》《我的手》《运用感官》三课内容。书中介绍的仅仅是几个最为典型的观察活动,但观察、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因此,我鼓励学生继续寻找新的研究问题,注重方法的运用,而不是重复记忆简单的知识。)

(三)归纳总结

1.各组汇报考察结果。(回答略)

2.总结归纳,建立知识体系。

师:我们今天的旅程虽然各不相同,但仔细想一想,它们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你发现了吗?(学生回答略)对,我们把像动物、植物、人体这样有生命的物体构成的世界统称为生命世界;像水、纸、米饭和淀粉这样没有生命的物体所构成的世界统称为物质世界。这就是我们这本《科学》书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设计理念: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突出科学探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遵从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合理的科学知识体系,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感悟,在研究中获得。

二、教学目标:

(一)复习教材中关于植物、动物、我们的身体、水、纸、米饭和淀粉的知识,通过分析归类,知道它们分别属于生命世界与物质世界。

(二)复习相关的探究方法与程序,特别是观察的方法与顺序。

(三)进一步培育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及研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自制地图一张,卡片若干。

四、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接触科学课的学习,还处在学习方法的摸索阶段,但经历一学期的初步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技能,又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他们的科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并能运用自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但目前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三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过的一些概念已经遗忘,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通过4个月来的努力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

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即将结束,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踏上“小科学家之旅”吗?(出示地图)看,这就是我们即将进行的科学之旅。本次科学考察可供选择的路线共有6条,分别是植物之旅、动物之旅、身体之旅、水之旅、纸之旅、米饭和淀粉之旅。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科考路线,自愿组成科考小组,然后到老师这里取卡片,参考卡片上交待的任务进行考察。别忘了20分钟后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的考察成果。

(二)展开复习

1.水之旅

师:水,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物质了,它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在水之旅中你发现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关于水的知识?你愿意告诉同学们吗?做给大家看也行。

(说明:本单元包括《一杯水的观察》《各种各样的液体》《比较水的多少》三课。我在复习中有意引导学生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关于水的问题,强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的重要性。)

2.纸之旅

师: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今天的纸之旅中,你想和同学一起研究什么样的有趣问题?怎样把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呢?

(说明:本单元内容包括《纸的观察》《我来造一张纸》《不同用途的纸》《做一辆纸车》四部分。重点是观察、比较和动手制作。其中制作的内容可以作为实践考查的内容,但要注意区别科学课的制作,往往不同于平常的手工制作,它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

3.米饭和淀粉之旅

师:今天吃米饭了吗?没吃也没关系,只要告诉大家什么食物中含有淀粉,什么食物种中不含就行了。你是用什么方法检验出来的?这可不能保密。

(说明:这一单元包括《米饭的观察》《淀粉的踪迹》两部分。由于时间关系,通常作为选学课。实际上。它是典型意义的实验课。复习时仍然要突出观察和实验,可以适当扩大观察和实验的对象。另外,培养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描述观察对象的特征及实验现象,也是复习的重点。)

(三)归纳总结

1.各组汇报考察结果。(回答略)

2.总结归纳,建立知识体系。

师:我们今天的旅程虽然各不相同,但仔细想一想,它们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你发现了吗?(学生回答略)对,我们把像动物、植物、人体这样有生命的物体构成的世界统称为生命世界;像水、纸、米饭和淀粉这样没有生命的物体所构成的世界统称为物质世界。这就是我们这本《科学》书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反思:

下载2013-2014学年度秋季学期四年级科学复习教案(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2014学年度秋季学期四年级科学复习教案(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秋季学期初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秋季学期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 本学期,我以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一、明确本节课的复习要求。二、复习汉语拼音。 1、指名背声母,并在练习本上默写。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复习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液体,气体,固体的热涨冷缩,并且能够利用热胀冷缩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技能目标:......

    科学复习教案

    四年级科学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知道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 2.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并能作出书面探究计划,会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随时记......

    四年级上学期成语复习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成语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对学习过的成语尽兴梳理、归类,并能初步解、运用。 2、通过这次专题复习,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提高学生......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课题:冷和热 复习内容:第16页至第29页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 冷和热是生......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课题:骨骼与肌肉 教学内容:第2页至第12页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

    四年级科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吸取教训,放扬优点,今后不断提高进步,,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