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4 04:5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在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其本身亦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这严重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其应有的作用。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就我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来看,必须突破传统人才培养的束缚,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课程安排等,在很多方面大都沿袭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不可避免的有照搬照抄“普教”的嫌疑。这也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并没有突破理论教育这一内涵,在职业教育内强调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无实际的操作能力。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企业的需求。最终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导致了企业、市场在招聘人员时,宁愿选择普通院校毕业生。它们普遍认为,现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并没有到达企业、岗位的要求,而招聘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只要稍加培训,即可达到岗位的要求。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市场上并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只有进一步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出路,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更有生命力,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技能型、技术性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迅速的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类人才身上体现着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能够针对某一岗位群,结合自身掌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的胜任本岗位的工作,实现自身和企业的双赢。

围绕着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改革现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首先,正确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次等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业失败者、社会地位低下者以及经济能力不足者无可奈何的选择。它应该而且必须为不同层次、职业、手工业者提供更高层次的教育。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对高职教育的定位,由于理论上的模糊,导致实践上存在定位不清的现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定位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类型上,才能有正确的逻辑起点。

其次,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只有在正确的、清晰的培养目标引领下,它才能顺利健康的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都是技术型人才。即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的人才;是为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服务的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层次,可以有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但是,统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都由以前的大专、中专转变而来。但是其本身的教学、师资等并没有相应水平的提高。同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严重缺乏研究生、博士生层次的教育,不同水平、层次的毕业生流通不畅,向更高层次流动比较困难。此种状况严重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完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的正确导航。

再次,转变高职课程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应重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协调。在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上,应重视科类、职业门类之间的结合。在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实施上,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重视调查、实训和实验研究。在课程设置方面,十分注重增强课程的弹性,兼顾理论和实务。广泛增设选修课数量,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职业适应性的需要。在课程内容方面,注重围绕社会的需要,坚持以职业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求为课程内容的依据,重视课程的职业功能性。同时,许多国家为使学生能适应以后工作的变化,满足转换不同职业岗位的需要,广泛实施“通专多能”(多接口)人才的培养模式。

最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保证。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办学,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利用双方的优势,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实践场所方面的资源共享,缩短高级专门人才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加速了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的紧密结合,可以使学校最快的接受来自企业、市场等方面的需求,以便于迅速的对自身的不足做出调整。从未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是市场、企业所需的人才。而企业由于与学校的近距离接触,可以更好更快的应用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等,反馈各种有效信息,通过这种人才培养形式,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转变。

改革和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适应社会现实、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对就业形势严峻性的必然反应。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马宪超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1)

摘要:通过了解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状况,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造成对电子商务的理解走进了误区,最终导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陷入了困境,而取消电子商务专业是摆脱中国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困境的根本途径,也是必然趋势然。最后在取消电子商务专业后如何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企业需求 认识误区

自教育部2001年首次批准13所学校开始电子商务本科教育招生以来,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截至2006年,已有近300所普通学校本科批准了这个专业。不仅如此,全国各地的中等职业类学校也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在校本科生已有七万名,专科生已达到20多万,与教育界高涨的培养热情相比,电子商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却遭遇了就业的寒冬——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20%,远远低于全国70%的平均水平。而另一方面,近几年中国电子商务却高速发展——2005年,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网商已超过2000万户。2002年,人力资源专家预测,未来四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口将在二百万左右。行业的高速发展与电子商务毕业生的低就业率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这到底是为什么?笔者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人才如何培养,课程如何设计等展开了课题研究。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现状

1.1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

由于电子商务的覆盖面非常广泛,金融、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等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都会有不同的侧重。对于专业的电子商务公司来说,需要的是懂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及其业务知识的人。作为一名电子商务师,除了要了解目前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一些情况外,还必须要有服务意识,特别是电子商务对安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网络安全知识也是电子商务师所必须了解的。

1.2具备开拓能力的业务型人才

现在电子商务领域,尤其是专业的电子商务公司,最缺乏的是那些能够将商务网站平台的优势介绍给客户,负责将网站推销给他们,并将这些客户最终锁定为忠实客户源的市场开拓型的业务型人才,因为这部分人最终肩负着将商务网站的技术和产品转化为利润的任务。

1.3既懂理论又有实际能力的管理型人才

企业心目中的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有每天都学习电子商务新知识的意识,熟悉计算机及互联网使用的基本技能,能懂得贸易知识、消费心理学、互联网知识、行业知识、谈判技巧、客户关系管理、营销学、国际贸易、商业法律等,具有这些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人才。目前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上的认识误区

2.1把电子商务当作一个专业来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电子商务涉及到信息技术、经济、金融、市场营销和管理等诸多知识,但学生的精力有限,要求样样精,结果样样都不精。这种“万金油”的专业,最终培养的是脱离行业和就业岗位的泛泛之辈的“庸才”。

2.2主张广博的知识结构而忽视专业化的定位

如前所述,“商务”的内涵过于庞大,其本身不能作本,需要寻求更专业化的支撑点。博而不精的人才必然失去就业竞争力。

2.3脱离“专业化”而大谈“复合”

许多学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脱离“专业化”而大谈“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社会所需要的复合是立足于特定行业和岗位,需要的一技之长的基础上的复合。人才市场上需要大量的专才,入门的岗位首先需要的是“专”与“精”,而不是在所谓“博学”基础上谈“复合”。

2.4脱离“复合”而大谈“创新”

电子商务要求各学科高度融合,电子商务工作者要有起码的技术和商务方面的复合性的知识结构。在电子商务领域,市场需求推动网络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推动模式创新。所以,没有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科技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就难以开发出流行的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法

3.1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将通才和专才的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即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使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在中年级进行商学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相关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立足于本专业;针对电子商务领域内技术和商务高度融合的特征,学校可在高年级安排些相关的网络技术的课程套餐,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和专业方向自由选择,以了解电子商务在本专业领域内的应用情况;在专业化学习和复合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2坚持传统专业的划分原则,在专业化的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各专业领域内的电子商务的应用性学习和研究

(1)传统商务专业学精本专业,在各自专业领域加深电子商务化学习与研究。

应该说,传统的商务专业(如国贸、营销、会计、企管等专业)体现了社会岗位专业化分工的要求,这种专业细分的原则仍须坚持。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职业经理认证办公室研发中心郑培民主任的曾说过:“我们学习电子商务,首先就要培养自己的电子商务感”。这个“电子商务感”就上要求传统商务专业学生在各自的学习领域内和今后的岗位上都能意识到要用电子商务的手段来帮助解决问题。如国贸专业可进行国际电子贸易方面的研究,会计专业可进行电算会计与网络财务方面的研究等。

(2)非商务类专业学精本专业同时,针对本专业与电子商务的联系扩展普及相应的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

通过研究电子商务的内涵,它与计算机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从事电子商务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IT行业等相关行业转换过来的,其中,由于信息技术人才与IT行业有关,所以计算机专业可以针对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技术型人才,专门开设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课程辅以商务类基础知识的计算机商务专业。

3.3教师在各自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普及电子商务理念

随着信息化在各行业中的推进,可以说商学各学科都能找到与电子商务研究的结合点。电子商务理念在商学院学生培养中的渗透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点,各专业教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说,一些教师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很肤浅。一些《电子商务概论》的基础书籍仍将“电子商务”狭隘理解为“网销营销”或仅限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方面的电子商务应用的论述,而未深入到企业内部的管理的信息化。所以,教师必须深化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才能成为合格的电子商务的布道者。建议成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研究所,在教师之间建立有效的科研交流机制,深化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3.4学校应积极为学生电子商务实践创造条件

学校通过安排简单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来代替实际操作,这个有点不妥,因为真正的电子商务人才是实践的产物。学院应主动与企业界联系,积极承接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项目,组织各专业的学生参与项目的实际操作中。就一份商业策划书来说,需要懂得网络技术、宣传、会计、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通过一个项目的实践,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结语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无形的革命——这场发生在全球的信息化的浪潮将席卷世界上每个角落,使世界变得更加平坦。在这场革命中,“只要有宽带,只要你有恒心,不管你在哪里,都不会被边缘化,竞争的立足点平等了,小虾米和大鲸鱼可以平起平坐了”;在这场革命中,社会经济结构将会发生巨大的变迁,一些传统的岗位将会消失,这将会影响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同时又会催生一大批新的岗位和新的商机。我们每一个学科学生都应该做引领信息化潮流的新时代“海燕”,以大无畏的积极姿态来推动各自领域的电子商务化。我们应该翱翔在这新经济时代的最高空大声欢呼——让电子商务的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参考资料:

[1]李利平.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初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3)

[2]何丰如.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3]何锐鹰、黄玉杰.网络环境下的商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4]李伍荣 , 林航.取消电子商务专业——关于目前高校电商人才培养的反思.电子商务.2007,(3)

[5]项保华.电子商务泡沫.企业管理.2002,(12)

[6]国务院发改委.《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6.2

5[摘 要]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近几年电子商务教育体系虽已初步形成,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一、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状况

1.电子商务人才的总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各行业和各领域都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活动,电子商务持续、广泛、深入的发展导致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据预计,我国未来10年将有1万亿资金投入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由此将会引发超过200万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缺口。因此,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之根本。

2.电子商务人才类型分析

从层次来看,电子商务人才可分为:实务层、实施层、策划和决策层。实务层是指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中的实务操作层次;实施层是指电子商务项目的实施过程。项目实施能力是岗位的主要要求;策划和决策层是指能够根据环境和企业的具体条件策划其电子商务规划,并能辅助论证、决策重大项目。

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来看,电子商务人才可分为:技术型操作人才、商务型实务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技术型操作人才主要指信息技术领域、信息服务领域中的专业技术开发人员,以及传统企业中的软件人员、硬件人员和网络人员。这类人才要求具有娴熟的信息技术开发、配置、维护能力,还应该对企业的流程、管理需求以及消费者心理有一定了解,懂得“如何做”电子商务;商务型实务人才主要从事企业网络营销业务、网上国际贸易、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支持系统的推广等工作。这类人才是网络虚拟市场的使用者和服务者,是企业或部门中的一般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他们既要熟悉网络虚拟市场下新的经济规律,又要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操作,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综合型管理人才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整体规划和综合管理工作,以经营管理为主,兼懂信息技术知识。这类人才需求量不大,他们是从宏观上把握商务网站发展的高、精、尖人才,既要对计算机、网络和社会经济有深刻的认识,又要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具有前瞻性思维,懂得“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这类人才的培养途径一般是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

从职业资格来看,电子商务人才可分为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师和高级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员和助理电子商务师主要从事网页设计、信息收集、网络使用、电子交易的操作性和分析性工作:电子商务师在传统企业中可以从事企业信息化、企业商务管理工作,在中小企业中可以作为总经理助手负责企业信息化和商务事务,在大型企业中可以在信息部门和商务部门服务,参与领导决策;高级电子商务师主要从事网站与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实施与管理等工作。

3.电子商务岗位分析

从社会需求来看,电子商务人才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和传统企业领域,以及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信息技术领域中是指专门从事与电子商务应用有关的系统软件开发、为传统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在IT企业工作:在信息服务领域是指专门从事公共信息网络经营服务的业务技术人员,一般在新兴的网络企业工作;在传统企业中是指从事实施信息化改造、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等工作;在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是指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科研和教学的专业人才。

从电子商务岗位产生的来源来看,电子商务岗位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岗位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岗位,如网络营销和推广人员;二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而产生的新岗位,如网站设计师、网站美工等新型岗位。

从对技术和商务要求的侧重点的不同,电子商务岗位可划分为三大类:一是以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岗位。如网站设计和数据库维护人员等;二是以商务为主的电子商务岗位,如网络营销、网络市场调查等岗位;三是电子商务项目经理、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研发员等岗位。

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近几年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现已初步形成由大中专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远程教育构成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1.大中专院校的学历教育

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2001年首次批准13所普通高校开展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招生工作。到2005年全国共有27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700余所高职院校、上千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此外还有许多非电子商务专业也开设了电子商务方面的课程,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体系,大中专院校成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主力军。

2.教育培训机构的短期培训

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将电子商务职业岗位设为4个等级: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师、高级电子商务师。从2001年起。全国许多教育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始推行电子商务师培训和认证工作,培养了数万名电子商务员和助理电子商务师以及数百名电子商务师。

3.远程教育

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许多在职人员无法参加集中培训和大中专院校的学历教育,采用远程教育就成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又一方式。利用Internet,学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电子商务课程,可以在网上与专家讨论、与学员交流、完成作业、直至网上考试。通过网上培训,既可以节省学员的培训时间和成本,又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培训服务。如二十一世纪电子商务网校、FM365网校等远程教育机构,在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滞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方向不明

电子商务是个新兴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需要的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电子商务人才。许多学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时缺乏严格而科学的论证,对电子商务概念的界定、理论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方向不明。培养的是学术型的电子商务人才,还是技能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是网站设计和数据库维护等技术型的电子商务人才,还是网络营销、网络调查等商务型的电子商务人才?毕业生能做什么工作,适合哪些就业岗位?对这些问题有的学科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也说不清。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出现需求旺但就业率低的矛盾也就不足为奇。

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不明、定位不准,导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盲目性,课程体系缺乏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在课程建设上或注重电子技术内容,或注重商务教学,或把电子技术和商务课程简单叠加和重组,缺乏融电子技术与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如何针对电子商务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取舍、优化整合,做到该弱化的弱化,该强化的强化,在这方面改革力度不大,往往是将传统的电子技术类或商务类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

3.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转行而来,另一部分是从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教师转行而来。他们基本上是通过自学、参加有关电

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班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两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都存在着缺陷,计算机方面转过来的教师对商务了解得少,懂商务的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又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教师缺乏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

4.实践条件欠缺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学校内部使用模拟教学软件,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以及操作流程。但模拟软件的功能还不太完善,升级换代不及时,与电子商务的实际环境差距较大,显然,仅靠这种方式学生难以实现“零距离”就业;二是校外实习,主要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但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国内真正实现网上交易、网上业务处理、网上支付的企业很少,所以学校要建立电子商务实习基地还比较困难。

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焦点在于:学校应根据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考试大收集整理

1.加强专业建设,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群的电子商务对人才要求的标准及其类型是不一样的。因此,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必须树立多元意识,着眼培养多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根据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从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应用和需求看,大专院校应该立足于培养技术型、技术偏管理型和管理偏技术型人才,而商务型实务人才主要依靠中等教育、职业培训、成人教育进行培养。理工科院校适合设置技术型和技术偏管理型电子商务专业,而管理类的院校适合设置管理偏技术型电子商务专业。学校还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不同要求进一步细分专业方向,使不同专业方向对应着不同的岗位群。一所学校还可以设置几种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专业,或者在一个电子商务专业之下设置几个电子商务专业方向。

2.按“厚基础、宽口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厚基础”的目的是使学生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把握科学的研究方式方法。所设置的课程不是针对某单一职业岗位,而是针对相关岗位群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专业技术的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人才培养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宽口径”的目的是使人才满足多样化、实用化的需求状况。课程和教学内容要适应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要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以就业为导向,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强调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有关院校及社会团体举办的培训班,或以进修方式攻读电子商务研究生课程:第二,组织教师参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的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学术交流;第三,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电子商务课题研究;第四,建立高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研发;第五,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支持高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4.加强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商务实践,如网上市场调研、网络广告设计与实务、网络营销方案设计等;二是模拟电子商务全过程运作的实验,即电子商务模拟实验:三是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实验。目前,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第一,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实践机会;第二,建立校内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室。校内电子商务实验室至少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以电子为主演示商务流程的功能,使学生在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对有些专业课程进行实际操作,二是初步模拟商务流程的功能,学生通过模拟教学软件来理解电子与商务的关系;第三,将一个教学班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开设网上网

店,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积累从事电子商务的实战经验。

5.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教师可以在企业挂职锻炼,丰富实践经验。企业可以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进行岗位培训、产品开发和设计、市场调研等。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训,可以提高操作技能,积累实战经验,有利于“零距离”上岗。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校企合作:一是学校与实施信息化改造的传统企业或IT企业进行横向合作。学校为传统企业开发、建立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与企业合作开发电子商务项目,解决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实际问题,将IT企业的电子商务方案引入教学,让学生实习和应用;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如到大型连锁超市、物流企业、IT企业、局域网健全和网络技术应用广泛的企业参与企业电子商务业务活动;三是学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电子商务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来源:考试大-

第三篇: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题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的技术性、培养手段的多样性的特性,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Abstract: The article from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to start the connot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with a senior-level talent, knowledge, professional ability,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means the diversity of features, from a professional Set up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management, process control and evaluation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so begin a series of links from high training goals starting to build model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training model;personnel training

前言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是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胆地在实践道路上勇往前行还是适时停下脚步进行理论反思是每个高等职业教育者都可能面临的困惑。

一、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研究其模式,必然要从其构成要素入手,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内容。

二、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它都必须通过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获得,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它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它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应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应考虑到以下几点:⑴所设专业是否和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对所需求的人才相适应;⑵学院与区域、相关行业联系是否密切、是否能根据人才币场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学院能否完成当年招生计划;

⑶所设置专业均有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逐步提高,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⑷所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与基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有科学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岗位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等。通过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确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目标,培养方案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专家论证意见是对设计方案的审定,三个环节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三)教学改革与管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1.理论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恰当设置课程;基础课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⑵基础课与专业课。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⑶初步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地位、边界、目标清晰,课程之间衔接合理。

2.实践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都应构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实施效果良好;⑵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受到与现代

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际业务训练;⑶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会操作、会应用软件、会上网、会应用计算机收集与处理信息”(简称“四会”)的计算机教学目标;⑷每个专业的实习、实训、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⑸高职高专应逐步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⑴高职高专应全面开发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教师应能够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适应高职高专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⑵课程教学应使用投影、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4.实践实训方面: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情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践,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教学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

过程控制是指在实施教学计划全过程中,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手段,它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过程控制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

设备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图书资料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信息资源配置、教学过程控制与监督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有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来保障,同时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构成教学过程控制保障体系。

学生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立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性目标。学生评价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学生日常行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基础理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毕业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品德、基础理论、职业技能、毕业考核,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和确立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学生评价保障体系。

(五)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高职高专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⑴着力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既冥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⑵应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⑶应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教师队伍在数量上逐步满足的同时,要严格标准和要求,逐步提高质量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确保教师质量整体提高。

第四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探讨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探讨 时间:2010-03-07 22:0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08次

[摘要]如近的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而教育和社会作为这个复杂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简单的讲,教育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的进度,同时,教育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一种很重要的组织形式,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来讲,要遵守职业教育中的内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和适应我国国情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中,从国内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及现状中,探讨相关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职业教育内涵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义

(1)从宏观来讲,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技术应用型技能职业能力,进而使人们能够在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中就业,并且在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中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教育的形式,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来讲,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而进行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的应用人才。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它成为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以“技术技能”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类型。“技术技能”导向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2)简单的来讲职业培养目标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人才的问题。现今社会人才主要分为四类: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技术和技能型人才,而职业教育人才的目标也就是要培养出这两类人才。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特点及必然性

(1)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数量在不断发展,而教育层次也在不断的提高。18世纪欧洲最早出现职业教育,19世纪中叶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先后设立了不少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上世纪7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仅中等层次的学校迅速增加,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等层次的学校。

随着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和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古代是职业教育的萌芽期,其特点是没有正规的院校,不系统和不正规,受教育的人数非常有限,且根据不同的师傅有不同的差别;近代职业教育的发端,其特点是职业教育进入了正规教育的阶段,政府更多地干预职业教育,开始形成制度,且产生了多种专业分类,当主要的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阶

段后,职业教育又产生了分化。工业革命引起的技术发展,从而导致一方面对技术工人及高技术工人的大规模需求,另一方面职业分类更加吸化,使得职业教育规模和种类都空前增加,而后政府介入,使得更加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2)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所促进的,这中间还有教育和社会的原因。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以及社会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并不是仅仅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当进入了80年代之后,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就不再仅仅立足于经济和技术的层面,职业教育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平衡社会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由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政府救济一方面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弱势群体虽然得到了社会救济,但是他们依然不满意无工作、无社会地位的生存空间,所以政府需要做的是让这些群体能够拥有一技之长,获得相应的工作从而获得相应的社会尊重,从而职业教育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及现状

(1)国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国家教委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市场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这一规定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即是:接受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应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实践的具体操作者,是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型人才。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于发展高职教育意义重大,它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等。诸如一直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轻视,对技能型人才的漠视,高职教育者本身对受教育者文化素质的苛求,都导致了教育目的的错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型人才,是对传统的中国教育的挑战。

(2)国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国家已将高职教育发展的重心从扩大规模为主转为以提高质量为主。学术型、应用型人才主要由研究生和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职业型人才则主要由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

现在我们来分析现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思想观念缺乏科学性。与社会上普通存在的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重普教升学率,轻职教就业率等现象。有些院校办学定位不准,追求上规模,而不下力气在高职层次办出自己的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些院校重视应试性的理论教学,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压缩实践教学课时;有些院校办学思想封闭,对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导致毕业生职业技能不高,就业适应能力不强。

第二,专业设置缺乏适应性。高职教育具有教育及经济的双重属性,其人才培养工作既要遵循教育规则,又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由于专业设置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监测,造成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跟风”的现象,也带来了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离轨道的我问题。第三,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高职业人

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得以实现的。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还不成熟,故长期以来其课程多以沿袭高等专科教育为主,或是本科课程的“压缩型”。

第四,师资队伍缺乏实践性。随着近几年的扩招,高职院校规模与数量急剧扩大,教师规模也迅速增加。许多教师来自原中职、中专或大专等学校或者是刚毕业高校的年轻教师,前者一般水平与综合素质偏低,后者大多缺乏实践能力和职业训练。

四、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

(1)服务社会是美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立身之本。美国的高等教育主体是多元化的,由于地区和国家的不同,同一种模式又有不同的发展。

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

CBE模式分为四个阶段:职业分析形成DACUM(DevelopaCurriculum)图表、学习包的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评价。北美,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运用较为广泛,20世纪90年代初逐渐在各国推广,现在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运用CBE教学模式。

CBE模式特点是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计划。办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和严格的科学管理。课程可以长短不一,随时招收不同程度的学生,并按自己的情况决定学习方式和时间。毕业时间也不一致,易做到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

(2)澳大利亚政府在大学教育以外,建立全国性的教育与职业培训体制。这种体制重要表现在:国家教育协调管理的一致性;由政府组织建立以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目标的培训指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实施体系保证了培训指南的有效贯彻;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了很大变化。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观念已成共识。

(3)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专修学校。专科学校以国立为主,培养具有较深的专门科技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必需的工作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其特点是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与国民经济、科技的需要紧密联系。短期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在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高深的专门知识教育,培养职业上或实际生活中所必须的能力或提高教养水平为目标。

(二)德国在德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这一专有名词。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由两类学校所构成,即技术(职业)学院和专科高等学校。

(1)培养模式:技术(职业)学院是政府与企业合作举办的借鉴“双元制”教

育模式的高等教育学校。技术(职业)学院与通常所说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后者是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而技术(职业)学院是招收文理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为企业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及中高级管理人员。

(2)培养目标:通过“双元制”教育模式在第三级教育中的应用,使学生经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职业教育,成为比技术工人更高一层次的实用人才。柏林西门子技术学院培养的是工程师的助手(相当于我国的专科教育层次),在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之间起桥梁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使学生获得广泛的专业知识、跨专业的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和面向国际的职业资格,成为高级实用性人才。

(3)培养模式的特点:倡导整体性教育,与工程学士相通的培训模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双元制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职教模式。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根本标志是学生一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面在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公立的)中接受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内的义务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特征,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成功模式。德国高职教育特点是:通过严格的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从职业学院的办学层次、法律地位、到学生考试毕业取得学历等所有问题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校企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方法,是德国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职院结构布局和内部机构设置,是德国高职院校迅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稳定畅通的国家资金投入渠道及合作办学企业的大力资助,是德国高职教育稳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区域经济促进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慨念。同时也是一个区域性慨念,由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存在性,我们需要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培养出开放式人才。

我国东部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有些地区几乎赶上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高职的培养目标应于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大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服务于在职的高技能人才;中部地区仅次于东部地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于型人才培养为主,对于条件好的院校,适量地培养智力含量较高的技术型人才;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为了配合西部大开发的人才需求,高职培养目标应于较短的技能型人才,并加强第一产业内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东北地区仅次于东部地区,高职培养目标应于强技能型人才及第一、第二产业中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地方经济假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技能的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高技术向各生产领域广泛应用。高等职业学校主动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多层次、高

质量、广适应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度;高职院校通过自身智力、信息和软科学研究的优势,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重大建设工程等提供管理咨询和可行性论证服务,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成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素质做出重要贡献。反之地方经济发展也对高职教育提高办学经费支持、扩大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市场、增强了对高职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据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6000多万名毕业生,极大地改变了劳动者队伍的素质结构,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还有数以亿计的城乡劳动者接受了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是一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是一项关系民族利益和千秋基业的服务行业。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强调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所有要求。所以,不论是政府还是行业企业和社会必须正确评价职业教育.【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1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

〔2〕胡旭辉,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J〕1中国高教研究,20041

〔3〕王纪安1德意志共和国高等职业教育慨览—德国高职教育考察述评之一〔J〕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学报,20021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1998 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简介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2]和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但时至今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困惑及其改革创新的出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服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我国高校、学界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并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近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事。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中,其内容是关于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也有一些高校和实践工作者继续讨论医学及经济学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未明晰何为“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模糊。由于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理论工作者也逐步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试图界定其内涵。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出直接表述,是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周远清);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钟秉林);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刘红梅,张晓松)等等。这些观点有一些相同的含义,即基本上都是指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但也存在着分歧:在培养模式的指向上,存在强调培养目标还是强调素质结构的差异;在培养模式的属性上,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一种静态的“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上,少数学者认为包括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一些学者则把人才培养模式限定在“教学活动”中,此外,更多的则持中间立场。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它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但人才培养的过程又不是毫无边际的,在现代大学中,有许多与人才培养无直接关系的管理活动,如后勤管理、大学科技园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个结合又不是一个呆板的组织样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人才培养模式要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技术技巧或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是一个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又是一个诸多环节相互交织的动态组织。这其中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我们主要探讨第二层次即高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困惑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亟待改革。但是,改革的进程却又面临着诸多束缚、制约及困境。1.理念的束缚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只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才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才有人才培养模式可言。否则,就只能是一些教育要素毫无章法的拼凑。

在高等学校中,教育思想表现为“大学的理念”。大学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束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办学理念的惯性束缚。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直接管理、封闭与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中,高校没有自主性可言,按照政府的规定办学,难以形成自身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制度已有变化,但思想却依然表现出极大的惯性和惰性,一些高校只是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重视规模扩大而忽略理念提升,没有探索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以至于跟风似的人云亦云。第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兴办学理念缺位。现代社会,科技革命更加迅猛,全球化更加明显,信息流动更加迅速……身处这样的社会中,高校需进行相应的变革,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人才的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全面素质,但是,不少高校却没有及时变革自我,特别是在理念层面。目前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学术自由、国际化、通识教育等理念。而多样化、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等理念,则基本上停留在学界,还没有被高校很好地付诸实施。

第三,缺乏对高校教学整体改革的理性思考。长期以来,高校缺乏战略思考,缺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大学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才,没有很好地、系统地进行思考。高校似乎在忙忙碌碌办学,但真正如何办学,如何育人,育人的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如何真正引导教师的长远发展并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的创新,如何真正满足师生的旨趣,这些问题都没有去进行认真的规划设计。现在形成了一个怪圈,受评价、资源因素的影响太大,高校围着政府转、教师围着领导转等怪现象愈演愈烈,反倒把真正的育人根本任务置于不起眼的位置。

由于理念的制约和困惑,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者呈现出趋同化,没有与自身的条件、定位相结合;或者纷纷把各种“好的”词汇都拉进来,进而组合成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毫无主导思想,甚至各思想之间还是相互冲突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是一些被悬置的装饰,而不可能被很好地付诸实施。2.制度的羁绊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制约是制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内部权力的失衡与错位。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已经有了较大的权力。可是,高校内部却存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不平衡。目前多数高校依然按照行政管理的思维和模式管理大学,按照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大学的内部构造。学校多数事务也都由“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各教学单位基本上都是在遵循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要求运行。行政权力还通过隐蔽的方式,带着面纱以虚化学术权力。如我国大学,像西方大学一样,也成立了校级学术委员会,以决定学校的学术事务。可是,其组成人员多数是由学校、院系以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很少有“布衣教授”参与,他们更多地是从行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视了学术考量,虚置了学术权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事务,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但是,学术权力的缺失,阻碍了教师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只能流于形式。

二是高校评估制度不完善。对教学和科研的评价失衡,对科研的评价具体、实在,而对教学的评价则空洞、不具体。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的评估以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评估为主。行政性评估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科评估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但基本上与教学模式的改进无多大相关;对于“真正的教学”的评价指标则不具体,对改善大学内部教学的影响有限。另外,教学评价还存在单一化、数量化的倾向,忽视了教学特色、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估。

学术权力的不足弱化了教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和能力;高校评估制度的单一化,使得高校容易采取趋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估的数量化则导致各校普遍重视科研,而忽视难以测量的教学,更容易忽视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3.资源的约束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有不少的高校提出了诸多新的培养模式。可是,它们往往陷入表面化、口号化,或者仅仅是培养模式要素的局部改变,而不是整体变革。这与人们对于培养模式理解的偏差有关,与制度的束缚有关,同时也与教育资源的匮乏相关: 首先表现为教育经费不足。教学改革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自1998年始,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校规模迅速膨胀,而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以至于高校普遍负债运行。即使获得了一些贷款,也主要用来购置校园、修建“大楼”、增添设备,而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经费则很少。

其次表现为师资建设较弱。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受思想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影响与制约,教师真正投入教学,潜心教学改革,真正研究教育教学这门“大学问”的不多。教师没有从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动力和内驱力。从外部来讲,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重显性成果。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科研成果容易测量,产出也立竿见影,而教学的好坏则难以评价,况且育人的周期本身就长,人才要真正到社会上发挥作用也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而且还会受到很多动态因素的影响。这导致教师觉得教学改革的推动似乎应该是高校领导的事,是教务处、人事处的事,自己没有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投入与回报也不成比例,得不偿失。从内驱力来讲,教师似乎对教学没有足够的热情,教学成为了例行公事,而不是自己神圣的职责。做不做改革,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好像激励与约束的机制都失效、失灵了。所以,教师能上课堂、能讲课好像都了不起了,至于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学问题,从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出发,注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则似乎是一种奢望。

再次表现为课程资源不足。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成长的载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条件。可是我国高校的课程却存在严重的不足。中国大学在课程广泛性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大和清华,但都仅在3000门左右。而美国多数高等学校都几乎达到人均一门(次)课程。即5000人规模的本科院校要开设5000门(次)左右的课程。资源不足对于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虽然与政府的评价及社会其他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但是,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性责任。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并以此为最高追求,做好顶层设计,整体建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本,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研究人才成长的条件,改善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有效的创造实践、内外因综合效应、竞争与合作、共生效应等等。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如活动与环境、竞争与合作、期望与激励等。高校要重视对这些复杂因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教育条件,创设理想的教育环境。研究人才成长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其培养方法也不同。人的发展除了具有阶段性之外,各类型人才、各层次人才的最佳发展年龄是不一样的;人的各项素质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关键期,等等。在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深入探索人才成长的这些规律,使人才培养有科学的依据。

以学生为本,就要真正追寻学生的兴趣、特长,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面对生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的特征,如何推动所有的学生走向成功,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不亮”,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是由于教育教学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继续建构自己的心理图式。不研究学生、不针对学生的教学是单向的、无意义的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做一个专家型教师,去探究、追寻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去激发学生的热情,推进个性化教育,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的愿景,最终使得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高校教学要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此外,以学生为本,还要实现几个重大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单一课堂教学转向校内校外全方位育人;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等。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弄清楚理想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是不一样的。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有不竭的动力。新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制定后,还要与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找出改革的重点、难点,并积极实施新的培养模式。

2.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多方协商的结果,政府以及学校行政权力影响过大,而教师、学生及社会组织没有机会参与。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则须建立社会、教师及学生和高校多方协商的机制。

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向性。现代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而融入了社会,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身处社会中心的高校,必然要采取一种“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改变社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中缺位的现象。这就需要完善我国社会用人需求的信息系统,因为“我国人才市场反映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薄弱,统计指标与数据长期处于粗放状态”。对于高校而言,则要主动地联系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社会中介等,获取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并及时把社会需求的预测反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

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是人才培养模式决策与设计的重要参与者。可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教务处统筹规划、各院系教学领导具体设计的。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往往没有机会参与,而只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要改变这种自上而下的路径,确立教师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考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征求教师的建议,也可以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学校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

赋予学生改革的话语权。传统的观点认为,学生是高等学校智力不成熟的过客,不能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可是,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校的“产品”,而这种“产品”是自己生产自己。学生应该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自己的评价权、选择权。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赋予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上的话语权。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更要调查一下毕业生对它的评价,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表达,所培养的人才也就更接近于人们的期望,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较为理想了。

3.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奠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高校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资源不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在资源缺口不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跨院系、跨层次的课程共享率低。学生的选修,基本上还限定在本院系。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资源共享的比例就更加微乎其微了。至于高校之间,我国已经建立的一些大学区,但除了图书资料及部分选修课有共享之外,包括课程在内的其他方面的共享没有什么进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整合校内的课程资源,打破门户之别,学校统筹安排,营造共享文化,加强共享管理,改进共享技术,解决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收益等利益之争。对于高校间,则要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主牵头而成立的开放教育资源联盟便使很多高校在网络上共享了教育资源,我国政府通过网络也在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除了网络资源外,利用地域优势,实现校际资源共享空间很大,充分利用别校的优势专业、优势课程,本校学生既可受益,也可节省出盲目求全发展所花费的资源,以加强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

加强教师资源的共享。当前高校师资存在两种情况:第一,随着扩招的推进,高校纷纷出现了师资数量整体不足,且存在学科和地域的结构性差异。第二,师资素质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师资资源的共享,取长补短。在解决师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上,杭州的做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2005年开始,依照《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管理办法》,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开始实施师资互聘。即使是一所高校内部,也可以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力量。高校内部,还可以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发展。通过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及时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都能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多元发展。对于师资总体数量及师资素质而言,则可以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同时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加强教学设施的共享。目前,高校内部各院系的教学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其他各教学单位一般不能使用,这导致了很多教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除了院系间资源的共享外,还要加强对产业界设施的利用,开展更多的富于成效的、深度的合作。

下载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培养模式(本站推荐)

    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依托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平台(包括研究院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办学实践出发, 经概括、归纳、......

    人才培养模式

    8、十七大对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如何阐述的?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简单说就是人才的培......

    中等职业教育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5篇)

    摘要: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旅游中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中职教育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培养方式,它几乎是高校专业培养模式的微缩版。本文以旅游专业为主要研究样本,深度考察其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在中等职业学校试行“1+2+3”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具体实践经验,即以学生技能提升为抓手,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为主线,全面推进学生职业能......

    关于就业导向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教育论文

    摘要:分析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试图通过借鉴国际上几种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教育:人才培......

    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构建华德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刘学聪 21世纪是一个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作为承担高等教育重任的......

    理解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学院办学思想和定位,积极探素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按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专业教师与技师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