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影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doc
浅析影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影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加以分析,从而进行改进,以提高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此同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对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长远的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影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的几十年,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外部环境与工作对象迅速变化的几十年。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体制也随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民群众的大众生活由相对封闭向全方位开放转变,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高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事业迅猛发展等等,这些广泛的变革都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一系列变化。
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外部环境的改变,使社会环境以前所未有的状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经济体制改革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强大冲击、市场经济出现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进,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利益观念;随着国际上各种思潮的涌入,出现了国际国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碰撞的局面,这一现象的出现带来了思想观念多维化的趋向;多方面环境的迅猛变化发展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利益背景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良莠不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出现偏差等,从而直接导致了原有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模式与变化了的环境与对对象不相适应。
总之,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变化造成了高等院校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因素也随之变化,进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同程度弱化的原因也反映在多个方面。而本文就影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进行一下研究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态度不严谨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实践中经验的不断积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加上交叉学科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固有的属性的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建立了十分密切的联系,甚至是要借助其它学科的理论进行自身的补充发展,比如说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这就造成了很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领域的概念十分模糊,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在研究过程中,只要是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都往这个学科里边填充,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失去常态化和规范化。就目前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理论体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与作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任务、内容、原则、方法、机制和载体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创新研究”等。①
当然还存在其他一些原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如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高等院校管理者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投入科研资金少、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待遇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在高等院校被边缘化,而高等院校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发地,严重阻碍了学科建设;再如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整体素质低,科研能力弱,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带来影响。这些在后边都有详细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的支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导向,所以任重道远,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提出更好的对策,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
二、思想理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科学的运作
(1)教学方法老套
教学方法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手段,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现今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法,还是以灌输教育为主,一味的灌输,以提高分数为目的,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产生厌恶感,从内在抵制思想政治① 张耀灿,许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84.理论的学习,灌输教育导致实践的缺乏,加剧了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实践的检验,灌输法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一种契机。它有效地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并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能用科学的方法论去指导,为我们占领高等院校这块意识形态的阵地指明了方向。但是这种方法是在战争年代,并且是在人民整体素质不高的背景下适用的,从长远看,灌输教育如果作为现今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当今的社会情况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当今的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多,各种思想充斥在校园中,各种新的观念交织在一起,长此以往,如果不改变以灌输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脱节
在现今的高等院校教师招聘机制和学校管理体制的情况下,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往往和高等院校做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是分开招聘,在入校招聘的时候就已经把各自的工作分开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只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工作;在管理体制上,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是教职人员,而辅导员是隶属于行政人员。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与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整合起来,才是一个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过程,这样的机制致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脱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脱离学生生活,不了解学生,不能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造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制定的教案不适合学生的思想现状,处理学生思想问题时,工作方法不得当,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高等院校内部也没有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辅导员搭设一个可交流的平台,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与辅导员互相交流,及时掌握情况。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等院校课业繁重,科研任务量大,教师工作压力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之间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沟通,高等院校也没有提供一个可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进行工作经验交流的平台,造成理论教师之间的思想、观点、教学方法、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沟通,严重的会导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之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不统一,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面对不同的老师,对于相同的问题接受不一样的观点,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这样的问题在形势与政策课上表现的最为明显。
三、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机制导致受教育者理论学习与实践
相脱节
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机制是评估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取得实效性的标准,但如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明确的评估标准可供我们参考,所以现今高等院校基本还是以理论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的成绩也成为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成绩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从受教育者方面来讲:现有的考核机制使他们产生了功利主义的思想,只要思想政治理论能过关,就能拿到学分。而且思想政治理论如果能拿到高分,还有利于学期的评优,导致了受教育者只注重理论的学习,不注重实践的锻炼,尽管很大一部分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他们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但是为了眼前的功力,是不会自己主动去寻找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从教育者方面来讲:现有的考核机制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虽然教学任务中规定有学生要参加实践,但是为了绩效考核,实践活动都成了形式主义,社会实践不能在思想上得到重视,造成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即使个别学校存在社会实践,也仅仅局限在小范围的课程实习、程度较浅的社会调查等范围。并且这些隔靴搔痒的社会实践,不在课堂时间进行实践,会导致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成为了一种形式主义,或者是只有实践,没有引导和反馈的环节,所谓的小范围实践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不称职
高等院校一般实行的都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主抓教学,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的作用,负责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实行党委负责制主要是想让党委从高等院校的日常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抓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种格局的运行,充分发挥了党委的政治核心的作用,加强和改善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使高等院校各种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等院校内在的格局和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院校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在单一的进行,一直处于为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去工作的状态,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之中,使行政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弱化。把思想政治教育一整块的功能,人为地切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等类型,而且每一块都是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分管,使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整体性的规划,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各级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的总和。“管理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核心的作用,具有导向性和权威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决策、计划、指挥、协调、监督的职能,所承担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决策是否正确,关系到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②由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原因,就有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在其位不称其职的情况,也就出现很多问题,如:高等院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边缘化、管理者工作能力低,科研能力不强,不能制定科学的决策、缺乏实践,处在领导地位,和学生缺乏沟通,不了解学生现实情况等。高等院校管理者不称职,自身修养低、素质低、就不能发挥党委应有的旗帜和标杆作用,就不能统一指挥、宏观决策、更不能保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计划等环节也会缺乏科学的引导,没有正确的总的舆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环境得不到改善,没有可供工作时参考的规范的框架和总体原则,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陷入混乱,缺乏一个统领全局的工作的向导。② 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参考文献
1.吴计生,池卫东.浅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J].教育探索, 2012,(11): 69, 79.2.龚红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8.1.3.闵永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4.李彧宏,罗匡.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反思[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8(4).5.张文学,陈君.大学生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08.6.6.赵邦,韦波,王前强.医学生人文医学技术培训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C].医学与人文,2011.7.陈婷婷.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J].管理观察,2010(11).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一、研究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纷纷撰文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
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
1、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成因分析。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失效现象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和影响,包括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动击、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党和社会出现的极少数腐败现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在于大学生价值取向上主流和支流的冲突,主体意识和自我化倾向、务实意识与实用化倾向、进取意识与功利化倾向、创业意识和投机化倾向。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源于家庭、社会、学校、学生个体四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是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不足。
2、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的学者认为一是应该正确认识全面贯彻党和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二是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人文关怀,三是重视几种文化的冲击。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与时俱进,认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确立新思路、探索增强实效性新举措。有的学者认为要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方法四要素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从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从新媒体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3、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分析。多从认知评价方面、目标评价方面和过程评价方面进行。评价框架从各方面建构评价评价标准。
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概念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概念。
成因分析多,并且是宏观分析多于微观分析。
实践层面总结多,理论层面总结少。
二、必要性和前提: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有待于提高,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是党和国家的需要,2004 年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完善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理论还不完善,有待于丰富、发展和完善,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系统理论,三、研究意义和价值: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2、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4、保证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三篇:农林高等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东北林业大学于1954年始设立林学和林工研究班,标志着研究生教育的开始。截止至2011年9月,我校现有在籍研究生为583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为912人,硕士研究生为4921人。另外,我校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学科建设组组长单位。一直以来我校十分重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立足“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根据农林院校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系列有针对性、创新性、发展性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 加强研究生的党的理论知识教育,以研究生党建为中心,积极发展优秀研究生党员。不断加强研究生的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理论指导,不断加强对研究生的党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尤其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当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例如我们开展了第56期、57期研究生党员积极分子教育,邀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教育,累计参加研究生积极分子为1346人,使大家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当前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等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广大党员积极分子的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开展研究生的党员建设工作。首先,我们针对实际进行了创新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随着研究生党员不断增多,原有学生党支部以年级划分方式下,同学间相互不了解,对党建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且在原有支部管理模式下支部在研究生毕业的同时即告解散,更新较快,好的经验无法传承等等问题。研究生部党总支打破原有模式,将党支部建设由横向改为纵向,将支部全部建在学科上,即由年级划分党支部改变为以学科为单位组建党支部。通过改革,同一学科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党员以学科向心力和共同的学习的平台为支撑开展支部活动,极大地加强了支部的稳定性和支部委员的传帮带作用,使流水支部变成了拳头支部。支部建在学科上后,积极分子的考察理顺了,民主评议积极了,真正优秀的同志也被推荐到各级党校培训或纳入了发展计划。一年来,学科班、团支部、党支部“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党支部已经逐渐成为学科研究生的领导核心。其次,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和谐支部促进和谐党建。建立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制度,探索党建模块化管理,将全校研究生党员根据各个学院设立相应的党支部,同时以研究生党总支为中心,这一机制为各支部间横向交叉交流提供了畅通渠道,也加强了研究生部对研究生党建的指导和管理。3 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吸收和发展优秀研究生党员,扩大党员在研究生群众中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例如,我们文法学院的法律研究生党支部积极开展进社区、走基层的法律援助活动,先后援助哈尔滨对口社区多达12个,很好的使研究生党员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另外,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很重要的一点是支部委员的培养。为保证研究生支委做好支部工作,在支部书记选拔方面我们深入学生党员中间,了解个人品质、工作能力等相关信息,甚至与其毕业院校、院系联系进行综合考察,同时定期组织支部委员培训班,从“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原则,到“入党自愿、个别吸收”的具体措施,真正选拔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研究生党员。
二 引入创新机制,积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积极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针对我校研究生数量大,专业辅导员少,辅导员工作量大等实际困难和问题,我们对现有的工作进行了更加明确的分工,细化工作内容,并且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责任。其次,我们也有计划地逐渐加强队伍人员素质的提高,积极引导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校举办的几次政工干部培训中,要求辅导员必须参加培训,并且积极参加省内高校以及国家级高校辅导员培训活动,真正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2引入创新机制,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从去年开始,我们尝试选聘了七名研究生辅导员助理,所有助理均为在籍研究生学生,并且分别负责相应学院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在更好的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与学生的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为重要的是,这项制度能够根本上缓解研究生数量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 强化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水平。
针对当前个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我们认真组织研究生开展各种学术道德教育活动,促进研究生正确认识科研道德的严肃性和科学精神的严谨性,大力倡导严谨踏实的优良学风,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腐败。在对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也积极采取措施,大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水平。1我们积极举办各种学术教育活动。作为我们学校研究生的品牌文化活动——《成功在路上》和传统活动709——院长论坛、Journal club等多次举办,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讲述他们的学术成果、人生经历等等,激发了研究生热爱科学研究、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示作用。
2我们积极支持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例如,我们设立了专项的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和优秀论文培育基金。2011年研究生科技项目资助评选活动,共资助研究生科研立项60余项。具体博士研究生资助金额为15万/人,每年1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1-2万/人,每年50人左右,从而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提供坚实了经济支持,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积极性。
3公派研究生工作。2010年,派出研究生14名,2011年已派出研究生 17名,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我们今年把国家留学基金委最近几年和国外签约合作的科研院所信息发给了所有学生,并积极沟通和争取国外高校,增加我校研究生出国深造的机会,从而为我校研究生学习国外先进科研技术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渠道。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五 强化典型意识,通过典型事迹影响、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进步。2010年两位同学被评为梁希学子奖,关桦楠、吴晓敏等12名研究生获得全国林科十佳、优秀毕业生。在获得这些殊荣的同时,我们又在校内积极宣传这些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极大地鼓舞、激发了在校学生的科学研究的热情。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 文献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一门科学,它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而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的现状相当普遍,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特点,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高校环境日益多样和复杂,如何使思想政治更具有实效性,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历永弥新的重大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中心环节,而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的现象相当普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产品也大量涌入我国文化市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第一部分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即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思想认识不到位、价值观念偏差大、思想教育手段落后等。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主要表现为“三个主义”,即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简单粗暴的主观主义和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一切围着上面转,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疲于应付、杂乱无章、缺乏计划性。不注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往往凭主观意志办事,搞主观武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定的形式,但有些人却本末倒置地单纯追求形式,在具体工作中,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去造声势、追求表面的热闹,其实,并非活动搞得越多,思想工作就做得越好。应该把思想工作做到实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由于处于职业教育的相对较低层次,从教师到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也处于急剧变革中,文化与思想的多元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学生接受价值观念与思想感染也表现出多元的倾向。由于思想的不成熟和对教育学习认识的不到位,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较大偏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看,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内容过于老套,与学生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部分阐述了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原因。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失效现象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和影响,包括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动击、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党和社会出现的极少数腐败现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在于大学生价值取向上主流和支流的冲突,主体意识和自我化倾向、务实意识与实用化倾向、进取意识与功利化倾向、创业意识和投机化倾向。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源于家庭、社会、学校、学生个体四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是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不足。正确认识和判断工作现状和薄弱环节,是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取得工作实效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薄弱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两个方面。当前学生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挑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
要表现在:从教育思想上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尚需深化;从教育的整体性上看,系统性、层次性、连续性不够,缺乏总体、科学、系统的规划和长远的打算;从教育的层次上看,缺乏分层次教育和连续培养的过程,对教育规律、学生的成长规律缺乏研究,教育缺乏层次性、针对性,“一统化”的现象较明显;从教育内容上看,不能很好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存在着与学生成长实际脱节的现象;从教育方法上看,没有完全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教育方法呆板;从队伍的素质上看,辅导员的数量与质量、能力和素质与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使得教育效果不佳,工作落实不够到位;从机制确定的有效性上看,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考核评价机制与实际工作完成情况结合不够紧密,不能有效地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理论研究上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载体、工作机制创新结合不够,使得理论研究成果不能够有效的指导实际工作;从教育环境上看,还没有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
第三部分指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必须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其感召力和渗透力,即要充分发挥人格力量,注重运用情感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在工作实践中运用激励机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即转变观念,求真务实,联系实际,真抓实干;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水平;从实际出发,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促进解决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问题:另一类是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总要求、总目标。前一类工作必须作为一项任务来落实,这一点要毫不动摇,但问题在于以什么方式完成;科学地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真正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是要与教育者的中心工作联系起来,看学校内部的凝聚力,师生的精神面貌;看师生的积极性、自觉程度、参与意识;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职业道德状况。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要防止以经济效益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倾向。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不可能完全用物质量化的形式表示出来。我们既要看现实的、直接的效果,又要看潜在的、间接的效果,要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
参考文献:
《教师职业道德》 主编王兰英黄蓉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论述》 薛豪勇
《现代教育理论》 主编扈中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靳小平内蒙古农业大学 《理论与实践》2008.8
第五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学校是培养各类重要人才的摇篮,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评估是进行德·智·体·美全面评估。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的全面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而现代大学生应当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高职院校应确立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应 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表面上的,应付诸于实际行动。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整体来看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其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都要进行改进创新,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当前影响大学生群体变化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阶段。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主流是:“健康、开放、上进、务实”的,但规模急剧扩张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二是社会变革,体制转轨。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体制转轨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经济结构、信息传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处在这一新的社会背景下,必然受到影响,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活动方式、就业方式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需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子、新举措,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健康发
展。目前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时我国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化,结构的多样化也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目前大学生思想上存在很多 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理想·信念·意识比较淡薄,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比较重。有很多学生对国家·党和民族的利益考虑的比较少,特别是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学生能从网上第一时间获取社会的负面新闻,对学生的思想造成负面影响,还有一些消极的社会言论等,有时,学生甚至会对老师的正面引导的可信性表现出选择的态度,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抵消作用越来越大,这种原因,增加了高校对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相对于本科学院而言,高职高专的情况更加复杂,学生成绩差,无理想,思想放任,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力求针对性和有效性上取得突破,在工作方式上进行一系列新的尝试和探索。
第一: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实效,不仅把它的教学定位于思想道德这一核心素质,更要定位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上,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气象,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应认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并把它付诸于实践,如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社会实践的教学时数,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结合教学具体情况,在巩固原有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基础上,进
一步完善活动机制,强化其素质培养的功能,让学生在其中获得经验,学得知识,还可适当增加社会实践中参观考察内容,如通过参观工厂,能使学生对体制改革·现代企业规划·股份制等有较深的理解,通过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历史博物馆·听模范事迹报告,能够较好的增强大学生爱国爱民的责任感,形成学楷模,树立理想的良好风气。也可以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如社会再就业·西部大开发等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增强责任感,每年假期学校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考察,并在回校后,组织召开座谈会,汇报会,来进行交流讨论,以影响带动更多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也可将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从大学生切身利益出发,对大学生群体中进行职业发展的同时开展思想教育,应使大学生思想教育不仅停留在说教上,还应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投入到现实生活中,突出实效性。
第二:充分发挥党·团和学生组织的优势,拥有覆盖面广,体系完整,深入基层的党,团和学生组织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使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着力加强班级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可尝试将学生党建的工作主动覆盖到学生生活园区,——以楼栋为单位,按照寝室就近,关系就熟的原则,一个党员联系五个入党积极分子,一个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五个普通学生,以楼层为小单位,将学生紧密联系起来,统一受楼栋党支部管理,形成“树干”“树枝”“相互依托”的分散型党建工作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校园空间的全面覆盖。
第三: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增强“两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首先就对两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理念时,教师才会自觉地围绕大学生素质的培养观,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的调整,教学模式的改革,除了具备从事教学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底蕴,很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对政治,文化,经济,思想的深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厚积而薄发,不是仅仅满足于教学任务,而是应琢磨怎样才能让学生爱听,怎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功能,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不是大学校园可有可无的装饰物,而是与他们身心健康乃至整体素质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课程。大学生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参加活动,从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深化所学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对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科学思维方法,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修养,健康心理品质的培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只有加强以上这几点,才能够更好的完善和改造我们当代的大学生,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