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思想政治教育是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必须根据我军的历史使命,针对官兵不断变化的思想实际,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深入调查研究,真正摸透官兵思想变化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前提是加强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些教育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官兵的真实思想没有摸透,对不同类型官兵的思想脉搏没有号准,教育无的放矢,肯定收不到实效。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军队改革突飞猛进,新信息、新知识目不暇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影响官兵思想变化的因素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士兵的思想变化具有快速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要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必须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由于士兵思想变化的复杂性与表现形式的非直接性,要求各级领导和机关必须深入基层,不能只听领导汇报,更不能只看成绩不看问题,要和基层官兵打成一片,这样才能真正知道战士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要真正掌握官兵的思想,调查研究一定要全面,这是由部队专业和兵员发生的巨大变化所决定的。从部队的专业结构上看,过去我军军兵种比较单一,部队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共同点比较多,而现在我军专业则复杂得多。从士兵的构成成分上看,过去部队的兵员大部分来自农村,现在的士兵不仅来自农村,而且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学校,有的曾经有过打工的经历,有的则从经商的闹市走到军营。这样的专业构成和士兵结构的深刻变化,使战士的思想千姿百态,像过去那样解剖一两个“麻雀”便可以分析出全面情况的做法,已经不可能了解和掌握全情,所以必须进行全面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必须经常。这是社会和部队发展变化节奏加快提出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的更新,社会变革的加快,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新的社会观念不断涌现,所有这些都必然导致战士思想观念的变化,只有经常调查才能了解新情况,掌握新问题,适应官兵思想的新变化。如果说过去通过一两次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管一年半载,现在调查了解掌握的情况只能管一阵子。这就需要勤于调查,经常调查,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加大情感投入,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是转变官兵的思想、净化官兵的灵魂、提高官兵觉悟。然而,官兵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凡是社会存在,都可能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兵的许多思想认识问题,多与对利益的需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有直接关系,包括物质文化生活、权益保障、个人成长进步等方面。这就要求在分析官兵的思想行为时,要从多方面去分析,不能孤立地观察认识问题;要从深层次上研究官兵的思想行为产生的原因,把官兵的思想作为一种复杂的现象来考察,不能只从表面看问题。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官兵着想,切实做到尊重官兵的权益,理解官兵的处境、愿望、心理和性格,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道理讲实在,就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起到解扣子、长见识、促进步的作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关心官兵的生活,帮助官兵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关心官兵物质文化生活、成长成才,为官兵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
树立大教育观念,在部队建设的各项活动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人们的意识和思想,精神境界和精神状态,道德情怀和情操,是在客观环境的多种条件和各种因素影响下,经过主观改造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决不仅仅在书本、在课堂。革命战争年代,用大块时间搞教育并不多,但是官兵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忠于职守的使命意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先人后己的高尚道德情操,等等,形成了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靠在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在冬练三
九、夏练三伏的训练中,在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行政管理中,在与官兵朝夕相处的生活中形成的,而不只是靠在书本上、课堂上培育出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大教育观,运用社会环境这个大课堂,运用军事实践这个大舞台,使官兵在军事活动的实践中学习,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高,在上下级和谐相处中净化,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说服力。比如军事训练,这既是掌握军事本领的实践活动,也是提高觉悟、培育作风的平台。邓小平同志提出,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他指出,部队要加强政治教育,加强纪律性,要从勤学苦练当中学本领。军队的好传统、好作风,也要从苦练当中恢复和培养起来。又比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已成为个人成长进步的资本和途径,也越来越成为官兵的第一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问题,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思想境界,还能够立德立志。许多干部战士成长进步的实践表明,是非明于学习,正气源于学习,动力来于学习,进步得益于学习。学习搞好了,知识丰富了,道理精通了,才能提高思想素养和精神境界,才能胸怀宽广,品德高尚。有的人无所作为,甚至出问题、犯错误,究其原因就是长期不学习造成的。坚持身教言教结合,通过理论和人格的双重力量增强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要靠理论说服人,更要靠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感召人,而不能依靠行政命令压服人。诚然,军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建立正确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下级服从上级,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服从命令,是必须坚持的。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讲过,对思想问题,只能用说服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而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压服的结果往往是压而不服。战争年代,官兵遵守纪律,服从命令,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是建立在领导干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表率作用的感召力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威力,根植于理论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之中。领导所讲的道理与现实中的行动是统一的,官兵听了就会明白该怎么想、怎么干;看到了领导的行动就知道了应该做什么,从而实现了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有机结合。现在,广大官兵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往往注重现实、注重领导者的行动。在他们心目中,讲得好听固然重要,但做得好更会让他们佩服。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效果,有时会被个别干部所做的一两件违反原则的事冲得一干二净。有的干部讲课没有说服力,就是因为自己的模范作用差,官兵听了口服心不服。这就说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进一步加大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一方面,教育者要放下架子,改变那种“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心态;本着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教育战士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坚持以平等相处的态度,多做换位思考,站在被教育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采取研究式、讨论式的方法,在思想观念的碰撞中启发战士独立思考问题,以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有的战士讲,领导讲得好听,做得好看,我们口服心服;讲得好听,做得不好,虽然我们嘴上不说,但心中决不服气,甚至感到是在受骗。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我军宗旨、保持清正廉洁、学习科学文化、提高履行职责能力等方面,为受教育者做好样子,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
第二篇: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上下功夫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上下功夫
思想政治教育时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威力,就必须在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我们正处于社会变革、军队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针对性、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性是前提,实效性是目的。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就失去了意义。坚持在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是坚持求真务实作风的必然要求,是对教育者能力素质的实际检验。
针对性,就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就是官兵的现实思想认识问题,“矢”就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武器。“的”不仅千变万化,而且千差万别。找不准“的”或选不准“矢”,教育都难有成效。如果既不研究“的”,也不研究“矢”,对官兵的现实思想不了解、不掌握,不知道战士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教育就肯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实效性,就是求真务实,讲求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手段,其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它奉行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一切着眼解决问题,怎么有利于解决问题,教育不怎么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无疑要有一定的形式,上课、搞活动是
必要的,但不能满足于这些形式上的东西,而是要看官兵的难点疑点化解了没有,模糊认识澄清了没有,思想觉悟提高了没有,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了没有。总之,是否取得实效,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惟一尺度。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必须增强质量和效益意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一定的数量不行,特别是军委、总部统一部署的重大教育,必须保质保量完成。但是,不能层层加码,认为教育搞得越多越好。成功的教育往往很管用,但不能指望什么问题都靠教育来解决,也不能指望一次教育解决所有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讲效益,讲“投入产出“。多而滥不如少而精。看准了的、确实有必要搞的,就下决心搞好;可搞可不搞的,不如不搞;可以合并的,就合并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加法”是加强,有时做“减法”也是一种加强。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必须把道理讲实,把工作做实。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道理,看起来是“务虚”,但虚不等于空,越是看上去“虚:”的工作,越要做深、做细、做实;越是“虚”的道理,越要讲贴切、讲具体、讲实在。只有把大道理与小道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普遍性问题与解决个别问题、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入耳入脑入心,收到应有的效果。有的政治教育不受战士欢迎,不是道理本
身不对,而是没有针对官兵的现实思想做好“结合”文章。实践证明,一“结合”就具体,就实在,也就更有效。这样做并不是把标准降低了,实际上要求更高了。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多年来,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都要很好地坚持。同时,要根据形势任务、社会环境、兵员成分的变化,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找新对策、新办法。在创新问题上,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几种倾向:一是不愿创新,因循守旧,怕苦偷懒,习惯于重复老办法、老方式;二是不敢创新,怕出问题,怕担风险,这也不敢度,那也不敢闯;三是不会创新,甚至将花花点子当成创新。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之源。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仅要真正从思想上解决愿意创新、敢于创新的问题,而且要在实践中解决善于创新的问题。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切实加强对部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把官兵的现实思想脉搏摸准;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网络手段,丰富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善于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开展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活动,改进教育方法;以实际效果为标准、论优劣,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总之,只有坚持在继承在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效果越
来越好。
第三篇: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三议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三议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时代主旋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普及,高校思政工作呈现出新特点,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为了迎接时代赋予的新挑战,我们要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探讨与思考新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针对性实效性要面对新形势的挑战
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关注和认识面临的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一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性与渗透性使得经济活动和经济领域都超越了现实中的民族国家疆域范围,淡化国家概念和削弱国家职能,使爱国主义存在的基本前提受到影响,进而使爱国主义精神受到挑战。二是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碰撞。信息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将更加激烈,西方敌对势力的“淡化”、“腐化”、“丑化”等策略继续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在强调其融合与共存的社会大背景下,使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的影响。三是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多样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渠道多样化,必然引起人们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及不良风气,更直接、深刻地冲击当代青年的心灵,使部分青年学生迷茫、困惑,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面向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其次,要关注高等教育自身新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挑战。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看,大致经历了由“封闭系统”到“整体系统”的发展,目前正向“开放系统”变化。传统教育是一种使受教育者在封闭的环境中完全被动地接受由教育者依据教育目标规定而形成一维教育影响的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习惯于将“老实听话”、“循规蹈矩”、“老成稳重”等作为教育模本,以“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的灌输式为基本教育形式,“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为传授方式,以“重视学习在继承人类文化成果,传递生活经验方面的独特作用”为教育功能。它限制了受教育者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封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被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迅速向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模式转变:(1)既注重继承与适应,又强调创新和发展,实现由传承型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转变;(2)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鼓励他们自信、自强、自立,激励学生走个性化成才之路,实现由模本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3)帮助学生从正确的政治立场出发,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对现实状况和思想问题进行辩证剖析,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辨明是非,实现由灌输式教育向辨析式教育转变;(4)敞开大门,让适应时代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新成果进入教育视野,引导学生分析、选择与吸纳,实现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转变;(5)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智力开发,实现由依赖课堂、依赖老师、依赖书本、依赖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向自主型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转变。这种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呈现出三大变化趋势:一是开放性与虚拟化并存;二是虚拟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三是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贯通。
二、加强针对性实效性要形成教育合力 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影响教育实施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整合各种影响因素,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主导性原则。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主导性原则就是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把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有机统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坚持主导性原则,首先要用“三个代表”作指导。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武装学生,使之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反对和抵制各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和倾向;通过大量的优秀精神产品来弘扬主旋律,占据主阵地。其次,要有高度的关注意识。要站在党和国家命运的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关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守土”有责意识。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再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环境建设。将改造传统环境与建设现代环境相结合,将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关联起来,将思想理论、传播媒体和文化设施环境关联起来;注重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综合性的统一,强化功能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2.整体性原则。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诸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来对待。充分注重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排斥的辩证运动,做到系统各要素在主导目标下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一,处理好系统主导价值一元化与系统诸因素道德价值观念多元化关系。在坚持主导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同时,又要正视和允许多元道德价值观的存在。因为就个体人的思想道德观念而言,一方面是分化的,每个人的头脑中往往存在多种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另一方面,它又是整合的,每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是在主导价值影响吸引下而现实存在着。我们需要把握的是如何把非主导性观念的量限制在主导价值观念能够控制的范围内,从而不使系统有整体上质的改变。第二,增大合力。整体性原则要求有序和协调,才能显现最大合力。通过自然致序和外力致序,使各方面的因素在整个系统调控中位置恰当、主次分明、配合默契,各自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3.能动性原则。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具有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主性。自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条件,又是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的结果,它表现出对系统调控和建设的一种自主意识、自主选择过程。自主意识是主体对系统的独立意识、主人意识和驾驭意识而不是属从。主体只有具有自主意识才能在系统调控和建设中具有能动性,对系统因素进行自主选择。自主选择是主体对系统变化的自主把握,对系统因素的自主分辨,对系统需要自主取舍的过程。自主把握、自主分辨、自主取舍的相互联系,充分体现了主体对系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创造性。创造性是教育者主体对客观环境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能动反映,既包含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出发,对一些还没有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象心理发展的积极因素进行创造;又包含对已经给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象带来不良影响的环境进行改造。在认识上树立“事关大局”,指导上树立“争取主动”,部署上树立“重中之重”,安排上树立“切实加强”的思想创新;从实际出发,进行满足学生需要、受学生欢迎的理论体系创新;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手段,积极吸取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的加大科学含量上的创新。积极拓展外部环境和外部空间,充分利用一切有用资源,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
三、加强针对性实效性要创新应对方略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承担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重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也必须创新。
1.进行观念创新。敢于突破常规和传统的思维模式,把握社会思想命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增强目标意识、创新意识和表率意识。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为目标价值取向,依据转型期出现的新变化、新要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发现问题要有预见性,认识事物要有敏感性,解决矛盾要有创造性。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趋势,深入调查研究,打破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思维定势,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总结出带规律性倾向性的新经验。教育者要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防腐拒变,不贪心、不私心、不偏心,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者良好的人格力;要勤学、勤教、勤工作,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榜样影响力;要虚心、要关心、要有爱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2.创新教育机制。加强管理模式创新,建构一种适应社会转型多样化趋势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结构合理、体系开放的创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把个人目标与单位目标、部分目标与整体目标有机结合,并保持高度一致,体现责、权、利相结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政、团、工、妇、学等各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发挥作用。加强教育载体创新,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环境育人的要求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和文化活动等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形成渗透性教育载体,又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学和活动的开展,做到渗透性与专题性相结合。虚拟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校内校外教育相结合。加强教育方法创新。改变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单一说教方法,增强学生在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体验,实现说教法和体验法相结合;教育者既要善于研究分析大学生思想现状、心理成长变化规律,又要以自身的言行和精神追求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实现研究法与人格法相结合;要对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积极因素及时加以表扬、奖励,给予外部激励,又要帮助学生在正确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取得进步与成绩,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实现激励法与成就法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立言”与“立行”相贯通,律己与律人相结合,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相统一。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一、研究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纷纷撰文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
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
1、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成因分析。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失效现象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和影响,包括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动击、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党和社会出现的极少数腐败现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在于大学生价值取向上主流和支流的冲突,主体意识和自我化倾向、务实意识与实用化倾向、进取意识与功利化倾向、创业意识和投机化倾向。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源于家庭、社会、学校、学生个体四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是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不足。
2、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的学者认为一是应该正确认识全面贯彻党和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二是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人文关怀,三是重视几种文化的冲击。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与时俱进,认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确立新思路、探索增强实效性新举措。有的学者认为要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方法四要素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从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从新媒体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3、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分析。多从认知评价方面、目标评价方面和过程评价方面进行。评价框架从各方面建构评价评价标准。
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概念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概念。
成因分析多,并且是宏观分析多于微观分析。
实践层面总结多,理论层面总结少。
二、必要性和前提: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有待于提高,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是党和国家的需要,2004 年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完善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理论还不完善,有待于丰富、发展和完善,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系统理论,三、研究意义和价值: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2、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4、保证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新形势下增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新世纪新阶段,公安边防部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加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这要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紧贴工作任务、紧贴官兵思想实际开展教育,切实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一、新形势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社会上一些腐朽思想对官兵影响较大。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部队所处的社会环境,官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尤其是边防检查站,总是有一些不法分子企图拉拢、腐蚀执勤官兵,企图达到走私、偷渡等非法目的。我们站目前对监管区内停靠船舶实行梯口监护,船下只有一名哨兵站岗。一些船供、船长为逃避海关,私自将货物、旧电器拉上船,曾经多次企图贿赂船下执勤哨兵或中队干部,均遭到拒绝。如果不是经常性思想工作及时有效地跟进,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中也不乏有一些腐朽思想文化冲击官兵思想。在这种影响下,少数官兵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容易下降。
(二)公安边防部队面临的任务繁重。公安边防部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者、建设者,无论。
单位分布较为远散、执勤任务重、营区所处位置不方便外出。受客观条件影响,开展教育时,极易出现注重课堂集中授课,忽视其它教育方法的现象,严肃性有余,趣味性不足,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我站主要执行旅客检查和货船检查任务。旅客检查每周有4天勤务(含周日);货船检查是24小时值勤,由于人少事多,串休时间经常被占用。个别基层单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个软指标,不像其它任务那样急,不重视不会出问题,搞好了也不能一时见成效,重视业务工作的完成,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个别基层单位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被挤占,内容被压缩的情况。
(三)政工干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站政治教员的整体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官兵的现实需求。大多数政工干部年龄偏低,非部队生长干部,缺少与兵打交道的经验,从事政工业务的时间短,理论知识欠缺,亲合力不够。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只会简单的说教,不会深入实际调查研讨和分析解决问题。教育方法单一,片面地注重理论灌输与说教,不注重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大众传播工具开展工作,大道理讲不清、讲不透、不敢讲。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及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我站在增强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坚持做到“五要”。即,思想上要摸清底数、内容上要找准重点、方法上要力求创新、教员素质要全面提高。
(一)摸清官兵思想底数。要想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解决目前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与官兵思想实际贴得不紧的问题。当前,我站400多名官兵中,30岁以下青年官兵占80%。这部分人,心理上大都不够成熟,变化无常,思想疙瘩解开了又极易出现反复。要想摸清这部分官兵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需要政工干部多和他们谈心、座谈、交流,了解掌握他们的内心世界,熟悉官兵家庭、社会关系、政治背景,做官兵最信赖的朋友,在真诚交流中捕捉官兵思想动态;积极发挥“三互”小组的作用,利用集体的力量,把握其思想变化规律;结合特殊时期把握官兵思想变化规律。如在入伍转退、季节变更、阶段工作转换、个人荣誉进步受挫、家庭出现变故等时期,官兵思想都会出现不同程度变化,抓住这些时机搞好调查研究,也便于掌握官兵思想变化规律。
(二)贴近官兵需求和单位任务,找准教育重点。不同单位,官兵会有不同的思想状况,执行不同的工作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总队每年布置的教育内容,是从宏观范围考虑的。如果对上级布置的教育内容死板执行,到了基层科、所、队就会变成毫无针对性。因此,对上级政治机关部署的教育,不能依样画葫芦,照搬照套,要在全面领会,正确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任务和官兵思想认识的发展变化确定教育重点,精选教育内容,制定教育方案。我站今年部署教育计划时,先是吃透总队精神,认清当前边防检查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制定了适应边检任务需要、贴近官兵思想实际的教育计划。在开展“弘扬公安边防精神”主题教育中,我们紧密结合“春风”行动部署要求,加深官兵对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和勇争第一的过硬精神的领会。在落实教育大纲内容中,突出提升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教育,组织官兵重点学习职业道德和执法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加深官兵服务理念的理解,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与一线实战紧密结合,才能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目前,我站官兵思想稳定,工作积极性较高,出入境旅客、服务对象满意率达100%。
(三)结合形势发展,创新教育方法。增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做到“多管齐下”,传统手段与高科技手段相结合。一方面,我们抓住课堂教育主阵地,加强对教育者开展授课、讨论和小结的传统课堂教育方法的基本功培训。另一面,借助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社会资源等平台和手段,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一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育功能。我站各基层单位均通过电视与电脑连接,实现电视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