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用油市场检查
**县工商局四措施加强节前食用油市场整治 为进一步强化流通环节食用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自治区工商局和地区工商局“百日市场整治活动”要求,**工商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于1月8日起启动为期15日的以严厉打击销售“地沟油”违法犯罪行为为重点的流通环节食用油执法行动。
一是突出检查重点领域,打好“攻坚战”。以粮油批发市场、粮油批发企业、集贸市场、销售食用油的商场为重点,开展拉网式逐户排查。检查中着重查看有无过期、变质、“三无”、无“QS”认证食用油;依托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查看食品批发商索票索证和进货台帐制度的落实情况,按照“倒查”的原则,重点检查食用油批发商使用“一单通”建立进货、销货台帐情况,是否做到了建帐全面、规范。对无证无照经营、无标签标识、无检验合格证明、来源不明及进货价格明显偏低的食用油一律立即下架退市、就地封存,追根溯源。
二是加强部门协作,严把商品质量关。通过和质检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协作配合和信息互通,形成市场监管执法合力。突出检查重点,落实经营者主体资格及检验证明制度。通过“经济户口管理”和市场巡查,强化对辖区内食用油经营企业的动态监管,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同时督促引导经营者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销货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等。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消费环境。采取发放宣传资料、通过市场公示栏发布警示、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宣传食用油市场整顿情况,增强食用油市场经营者的法制观念、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注意查看相关检验证明,检查所购买食用油油的清澈度,在发现经营户有违法行为时,主动向执法部门反映,以此形成执法部门和广大群众共同营造安全消费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是突出整治违法行为,严把监管执法关。对在专项检查中,发现在流通环节销售“地沟油”、非正规来源食用油和劣质食用油等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坚决不得以罚代刑。
第二篇:流通环节食用油市场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流通环节食用油市场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用油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年来,园区工商局一直把食用油市场监管工作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认真做好食用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对食用油市场的监督检查,较好保证了食用油的质量安全,基本做到了让广大消费者吃上了放心油。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将检查工作落到实处,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了专项检查工作组,落实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检查的主要目的,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的方式以及工作要求,为深入有序开展食用油市场专项检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宣传,增强意识
检查组在积极开展专项检查的同时,把宣传和检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检查和宣传,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积极引导食用油批发、零售经营户依法经营,消费用户明白消费,营造公平、竞争、秩序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专项整治工作深入人心。
三、加强协作,及时通报
为认真做好食用油市场监管工作,我局在整治过程中,与镇政府、卫生所、派出所等部门加强协作,做好信息沟通,巡检过程中如有发现经营户生产、加工、使用、销售不合格及来历不明的油或油脂,按照监管职责分工及时通报有关部门,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打击力度。
今年的工作中,我局检查共计出动执法员246人次,出动车辆17车次。检查食用油经营户462户次,农村市场31次,暂无违法案件发生。在明年工作中,我局将继续加强对食用油市场的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将“地沟油”作为食用油使用的不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辖区内食用油市场秩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第三篇:中国食用油市场现状
中国食用油市场现状
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煮食原料,在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该市场达3000万吨左右的消费规模,国内上规模的食用油加工企业达数千家。虽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有一批小品牌企业被淘汰,但这却并未影响该行业激烈的竞争状态,粮油巨头的发展依然强劲“食用油行业的洗牌已然开始,一些零利润的小企业将难以为继,行业进入寡头时代”中研普华研究员邱少梅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我国主要的食用油品种为豆油和菜籽油,两者占国内油脂消费的76%左右。“去年受油粕价格偏低影响,多数压榨企业处于亏损局面。”油脂分析师卢宁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中小企业而言,很难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去降低运营风险。且由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加大了龙头企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多重压力下,部分中小食用油企业步履维艰。伴随着人们对食用油的消费观念变化、国际食用油价格下降,以及来自于国际资本市场等的压力,迫使国内的中小型油企加快其品牌升级和技术创新。
事实上,去年和前年已经有10家左右的企业退出了食用油行业。且自2014年开始,随着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大豆的价格也随之出现了大幅度波动。许多企业都面临市场价格不振以及贷款困难等问题。这些都是致使油企停产甚至直接退出品牌市场的主要原因。卢宁还告诉记者,今年4月下旬起,随着进口大豆流向监管严格,无进口资质的小油厂无法采购到低价的进口大豆,而采用国产大豆成本较高,目前他们还面临着原料短缺的桎梏。
中小企业应重视品牌建设我国的中小粮油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之所以举步维艰,在邱少梅看来,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食用油价格不断下跌,对我国食用油市场造成的压力,盈利空间较小的中小型企业濒临“无利可榨”的困境。另一方面,人们对国际大品牌或者国内大牌的信任度更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食用油政策的开放,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市场,致行业的竞争加剧。”邱少梅补充道。但部分食用油企业对于原料的控制力差也是导致其发展遇困的原因之一。卢宁强调称,龙头企业可以集中采购原料、合理控制成本。但以小型大豆压榨的企业则多数无直接进口大豆的资质,致其面临原料短缺的风险。之所以如此依赖进口,主要还是由于国内的大豆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滑坡。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对大豆的需求也呈快速增长态势,这致使国内的生产不足,多靠进口以弥补国内的需求。有数据表明,1996年我国从大豆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大豆的净进口国。2000年大豆进口量就已达到了1000万吨,2010年达到了5000万吨。而2013年、2014年、2015年这三年则连续突破了6000万吨、7000万吨和8000万吨的水平。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此前曾指出,去年大豆进口达到了8169万吨,这是我国国内生产量的6.8倍,大约是世界大豆贸易量的70%,是国内消费量的87%,这在所有农产品中进口依存度是最高的。当然,流通区域受到局限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卢宁指出,集团企业多数为全国布局根据各区域供需情况,灵活调配货源,而中小粮油企业产品多数在近厂区域消化,流通范围有限,受阶段性、局部性的市场风险营销较大。但这些在她看来却是远远不够的,“由于集团企业的营销方式较为多样化,部分龙头企业采取多品牌战略,扩大市场影响力,而多数中小企业的品牌影响范围较小,在终端市场的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
卢宁对记者说道。面对重重困境,许多中小食用油企业希望可以通过抱团取暖来改变这种境遇。然而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可能性似乎并不大。目前来看,由于行业的集中化是很多产业的发展趋势,抱团群暖在一定程度上类似螳臂挡车,难以阻挡行业发展的步伐。正如卢宁所说,小油厂受区域局限性,抱团的可行性确实是存在一定难度。中小食用油品牌想要真正改变当前的困境,邱少梅提出,相关企业还是应注重品牌的建设,这个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长期实践。同时,还应学习国际品牌的标准以及技术,进行创新,提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粮油巨头称霸天下在中小食用油企业面临重重困境的同时,粮油巨头却发展强劲。数据显示,2014年金龙鱼的销量再次增长11.6%。2015年,福临门的销量也出现了10%以上的增长。对此,邱少梅分析指出,现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健康生活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因此,消费者在选购食用油时更倾向于大品牌,对小品牌的不信任则日益严重,从2014年-2015年的食用油增长情况看,食用油市场有向巨头集中的趋势,未来将出现几个巨头并存,寡头垄断的局面。
另有数据显示,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前十大食用油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粮油巨头们已经占据了食用油行业的大半壁江山。卢宁表示,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预计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仍将呈现小幅增长趋势。业内人士指出,不同的品牌有其不同的优势,企业应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改善自身的弱势,努力将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这需要企业更加注重其综合竞争力的建设。
我国目前的食用油市场规模巨大,行业竞争激烈,邱少梅认为,未来我国的食用油行业发展趋势会随着人们对消费需求的提升,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且在该行业竞争加剧的形势之下,以及国外资本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卢宁则认为,行业的集中化、产业链化将更为明显。以中粮为例,目前在积极和国际企业合作、收购重组,预计将利于企业对南美大豆采购成本的降低。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食用油行业还将积极发展小包装。由于小包装的价格相对稳定,且利润尚可,食用油企业也开始积极提升小包装的比例。“企业还将向多品种、高端化方向发展。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变化,橄榄油、葵花籽油等小品种、高端油脂品种,也成为食用油发展的趋势。
第四篇:金龙鱼食用油市场情况调查问卷
商务管理第一小组
金龙鱼食用油市场情况调查问卷
您好!
我们是武汉船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商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做关于食用油市场情况的调查,为金龙鱼食用油市场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想占用您2~~3分钟的时间帮我们完成这份问卷,您的意见对我们调查课题的完成十分重要,感谢你的支持与协助!
1.您购买过食用油吗?()
A.是B.否(结束调查)
2.您经常购买食用油的品牌是?()
A.金龙鱼B.福临门C.鲁花D.多力
3.您使用该种品牌食用油的原因是?()
A价格B质量C品牌C功能E工艺和原料F其他
4.请问您平时购买食用油时更注重哪些因素?()
A 产品的品牌,知名度等因素B 产品的香味、口味等因素
C 产品的功效、特征等因素D 品的价格、包装等因素
5.您一般购买哪种类型的食用油?(多选题)()
A 调和油B 大豆油C 菜籽油D 玉米油
E 花生油F 色拉油G 葵花油
6.您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食用油产品的?()
A 广告B 亲戚朋友介绍
C 营业员推荐D 促销活动
7.您平时在哪些地方购买食用油?()
A.大型超市B.小超市C小卖部D农贸市场E.就进购买F其他8您一般购买多大包装的食用油?()
A 5升装B 2.5升装C 1.6升装D 其他
9.健康的食用油价格高于普通油,您会考虑购买吗?()
A.会的,有益身体健康B.不会,感觉营养差不多C.看价格高多少
10.促销活动对您购买油是否有影响?()
A.有B没有C.无所谓
11.您多久更换一次使用油的品牌?()
A.半年B 1年C 2—3年D.基本不更换
12.如果更改品牌,您会选择购买金龙鱼食用油吗?()
A会选择B.不会选择C.不知道
13.您认为金龙鱼油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被访问者的年龄:性别:
(访问到此结束,谢谢您的合作,预祝您节日快乐!)
E其他
第五篇:换一种思想开发食用油团购市场
换一种思想开发食用油团购市场
马上又到“春节”团购旺季了,在此有些食用油团购开发的新设想,适用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团购工作供同行们参考。
大型企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多、机构部门多,在福利品的发放上不像小型单位那样由一把手直接决定,而是由后勤、工会、劳保、党委、行政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参考职工意见选品定项,再报呈一把手批准。一般来说,大型单位的一把手不大过多干预职能部门选具体什么产品作为福利,而基层职工的团购要求总是各式各样的。这里,如何抓住这些中间的职能部门就尤为重要。
1.经常有团购单位的职工或职能部门的领导提出这样的意见:发了几年的×××牌食用油,是不是换换其他牌子?或者是发了几年的调和油,这次是不是换换花生油?往往这一换,以后再想争取回来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在团购工作中,鼓动基层团购受众来影响单位的职能部门,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推介工作的针对对象应放在这些职能部门的身上,并进一步将职能部门的考虑范围从“发哪个品牌的食用油”内控至“发×××牌的哪个油种”。
2.通过其他类别产品的中间商介入目标单位内部。除固有的客情资源外,还可考虑的有效渠道有办公文具供应商、劳保用品供应商、车辆出租公司(尤其是轿车)。
相对而言,这些供应商与目标单位的职能部门都是长期性、连续性地打交道,对单位内部的人事状况、经济效益、财务流程、团购习惯等情况都较为熟悉,且客情关系良好,沟通成本低。相比之下,与这些中间商联手的利润基本接近,成功率却要高的多,并可积累一手的团购客户资料,有利于长线发展。
从中间商的角度而言,他并没有为此多付出代价,而且通过这一次与单位经办人员的“紧密合作”,双方都有收获,更加强了感情基础,且有关的促销宣传活动、送货、售后服务等都由食用油的经销商来负责,无后顾之忧。
3.职能部门的具体经办人在整个团购操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购大部分的方向性因素都在他们控制范围内,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决策层的最后批复,所以我们大部分的努力都是为这些经办人员创造良好的操作空间。
4.在团购操作流程上,首先是按片区和行业确定目标团购单位,如果有固有客情资源,则利用固有客情关系资源安排辅助促动方案。如果暂无固有客情关系资源,则需要:
(1)查出目标单位其他采购商品的长期供应商(中间商),确立与其的合作关系(明确双方的工作范畴、发票、送货、售后服务、促动方案等)。
(2)通过中间商会见目标单位的具体经办人员,了解内部信息,分析三方的合作,推进促动方案。
(3)安排针对基层受众和针对决策层的促动方案,传递信息,包括品牌档次、价格等。针对基层受众的促动可通过在厂区、宿舍区的现场宣传促销和内部报刊软文宣传等方式进行,针对决策层的促动则要突出软文和其他已购单位名单。
需要留意的是:
(1)在大型单位内部一般都有食堂,而食堂里的厨师在品牌及油种选择上无形中起着一种专家顾问的作用,也影响着一部分职工与中层领导。在做客请拜访或是进行企业内部的推广活动时,可别忘了他们。
(2)现在单位职能部门的经办人员在敲定大笔团购单之前,都会到卖场去摸查价格,也就必定会到卖场设立的大宗客户服务处去。食用油厂家的业务人员应加强与卖场大宗客户服务处的沟通,保持客情关系。有条件的分支销售机构还可考虑在卖场的大宗客户服务处设立食用油产品的专属陈列,配合宣传品,加深前来洽购客户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