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江苏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4 04:5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就业导向的江苏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就业导向的江苏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研究报告》。

第一篇:基于就业导向的江苏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研究报告

基于就业导向的江苏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研究报告

提纲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标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分析

1.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分析

2.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变化

3.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分析

(可以列举各层次中专业就业前10和后10位进行对比分析)

二、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2002-2012)

1.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层次结构分析

2.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科类结构分析(69类)

3.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结构分析

4.江苏省公办和私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三、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四、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江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情况分析

一、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

1.院系调整与江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2.“八字方针”与江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3.大众化阶段江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二、江苏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查

1.江苏省普通高校数量地区差距变化(苏南、苏中、苏北)

2.江苏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地区间差距变化

3.江苏省每 10 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地区间差距变化

4.江苏省普通高校布局结构的基本特征

三、江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查

1.江苏省高等教育层次增长总体态势(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三个层次)

2.江苏省高等教育各层次变化关系比例分析

3.江苏省高等教育分科类的层次变化分析

4.江苏省高等教育层次变化的基本特征

四、江苏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查

1.学科增长态势分析

2.学科发展比例分析

3.本专科专业点的学科分布变化

4.本科专业数地区分布趋势

5.科类结构的基本特征

五、江苏省高等教育形式结构调查

1.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总体发展趋势

2.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增长趋势。

3.形式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相关性的模型建构

二、江苏省高校各层次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三、江苏省高校各科类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四、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五、江苏省公私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六、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需求分析

一、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查及趋势分析

1.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现状

2.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3.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

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1.江苏产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情况分析

2.江苏省产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分析(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的纵向变化趋势模拟推算未来5-10年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具体方法:运用灰色关联法(或其他模型)预测高校毕业生需求,建立GM(1,1)模型,选取个年份的毕业生总人数、就业率、已就业人数(及其增长率)三个关键指标。

(1)总需求预测

(2)层次需求预测

(3)科类需求预测

(4)区域需求预测

3.江苏省主导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1)总需求预测

(2)层次需求预测

(3)科类需求预测

(4)区域需求预测

4.江苏省新兴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1)总需求预测

(2)层次需求预测

(3)科类需求预测

(4)区域需求预测

第五章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案例分析

一、国外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研究

1.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改革:以美国为例

2.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改革:以欧洲博洛尼亚进程为例

3.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改革:以日本为例

4.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改革: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例

5.国外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基本经验

二、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

1.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2.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研究

3.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经验总结

第六章 江苏省高校结构布局的问题与调整策略

一、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存在的问题

1.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结构整体匹配问题

2.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产业结构匹配问题

3.江苏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问题

二、江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策略

第二篇:高等教育及其就业形势

而很多技能实用人才,与这些大学生相比,却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宽泛的选择性,他们所拥有的一技之长,正是现代企业所需要的,他们的技术、素质得到企业、社会的认可,在职场上能够“大笑江湖”。从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毕业的罗文亮,没有大学文凭,有的是一流的烹饪技能;没有虚高学历,有的是烹饪技能证书。正是他这些朴实的资本,让他在毕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成功当上了一家星级酒店的主厨。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平均维持在80%-90%,2011年的数据虽然尚未出炉,但根据笔者从各大校园招聘会、人才市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然而相反的是,我国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5%左右。

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能够轻松超越高校毕业生,得益于职业院校采取的不同于我国现行大学教育的方式。在大学校园里,老师上课一般是演算公式、讲理论等,然后学生做笔记、参加考试等。这对大学生的操作能力的提升其实并无帮助。与此相对应的是职业教育学校则将操作放到首位,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实操课超过80%,而且大部分课时是在国际先进的实操大厅、模拟酒店进行,学生一边学技术,一边进行实战模拟。积累大量经验之后,毕业生就能很快适应酒店的工作模式,迅速地发挥个人能力。这也是绝大部分成都新东方毕业生能在几年之内成为各大饭店、酒店的重要住处人员、管理人员的原因所在。

在笔者看来,如果中国大学的教育方式依然不进行有效改革的话,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继续低迷下去。毕竟,实践操作能力一流的职校毕业生成为大学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一现状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第三篇:就业研究报告

为人生导航

——个人就业问题研究报告

花开,蝉鸣,叶落,雪飘,四季周而复始地交替变换着,从小学到初中,到技校,再到大学,我由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逐渐长成一个青年,也使我渐渐懂得了人生不是得过且过,未来有无限个未知等着我们,人生需要导航!

大学生,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被视为先进知识的载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群体,我们正站在校园与社会的边缘,我们肩负着重任!时代和社会是不断的发展着的,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能好高务远,也不能自卑,更不能骄傲,头脑清醒的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不能妄想打擦边球来蒙混过关。

在当今的热门话题就业问题上,我们大学生尤其应该注意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来看问题。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得到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60万人,2009年611万人,2010年631万人,从数据上我们可知每年应届的大学毕业生人生在不断攀升,加上每年还有数百万中专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加上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以及每年余留下上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人数,2000多万人在找工作,这是何其的“壮观”啊!

对于我自己的未来,有期待更有担忧,根据我调查的结果,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并非那么的乐观。所以,我针对个人自身条件、性格、能力等进行研究,试图寻找出一个适合我个人的就业方向和职业。

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就象人们常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应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只有这样,在择业中才能树立良好的心态,获得理想的职业。

一、个人分析:

(1)自身现状:

普通话流利,沟通表达能力较强;有会计证,会计专业扎实、了解相关方面知识;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有计算机高级工证书;思维敏捷,表达流畅;人际交往方面,人缘较好;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和能力。

(2)性格:

文静内敛,时而活泼。

(3)体质:

瘦弱,从事粗重工作较为困难。

二、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前景与就业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业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将来的分工也会越来越细,未来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目前该市场不仅没有饱和,而且需求会越来越大。不过,需要真本领,过硬的技术,精通这些方面的专业型人才。所以将来的竞争肯定越来越激烈!

三、个人就业方向

(考虑到我个人自身体质问题,在就业方向上,我所从事的工作必须轻便些,粗重的工作不适宜。)

(1)从事本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工作。

(2)从事相关会计方面的工作,如公司的会计员、统计员或是出纳等。

(3)做教师,我校本就是培育职教师资的,所以从事教师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从事跟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如公司文秘等。

(5)创业(相对与男生而言,女生的创业不是那么宏伟,通俗点讲就是父母投资创业资金,开店做生意)。

四、我从多数毕业生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找工作为什么这么难呢,主要是因为大学连年扩招,导致人才的富余,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国情。那么这么多富余的人才要如何安置呢?这就关系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来了。我们很多大学生找工作难并不是因为没有工作岗位,很多是因为看不上目前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一直被当作娇娇子的我们,毕业后难免希望有一番大作为,然而我们毕竟年轻,经验不足,在没有办法得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时,有些大学生相信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些都是不注重实际,没有看清现实造成的。

我个人认为,我们要想在这样一个社会上立足就必须适应它的变化,理论联系实际。在就业上,就要权衡自身实力和社会状况,实事求是,寻找就业出路。这就是要让我们放弃原有的“理想念头”——专业对口、高薪等,脚踏实地,找一个有前景的行业,从基层做起,干一行爱一行,我们受过高等教育,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也能体现我们的价值。关键就是别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很多用人单位反映现在有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在工作中比较浮躁在虚心动不动就辞职,我看这就是太高估自己的结果。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其实什么技能都不会,或者说技能有限,有的只是理论知识和学习的能力,更应该在工作岗位中努力地去磨练自己,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关注所学的专业知识,更要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把目光开拓到专业知识以外,把思想解放到国内国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上,多了解实事新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早已不再适用。解放思想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切实的思想上的重要武器。

五、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

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方面,我要通过自己必修的课程,学精自己喜欢且将来有用的知识。选择喜欢的且对将来生存有用的知识,学精、学透!掌握几项技能并取得部分证书,如: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导游证、网站设计师证等资格证书。然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这样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时,就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

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所以在平常,我要加强体育锻炼。

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除了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其次,加强社会实践、体验职业。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或打打工,可以去公司做实习,也可以通过做职业相关核心工作来体验,还可以和从事这个工作的员工联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总之,我要在实际的体验中了解职业、岗位,从而最终确定要做哪个职业,日后要从事哪个岗位着手求职。职业和岗位的典型、核心工作内容是体验的重点,因为我是否喜欢这个职业或岗位,就体现在你是否愿意做哪些核心工作内容。如果我的体验验证了我的选择,那么就要注意自己与职业之间的差距。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我可以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我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我始终坚信: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持续努力,你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你没有,只能说明你的努力还不够!这份对自己就业的研究报告会让我更明确目标,朝着自己理想的就业方向前进!

第四篇:高职就业导向分析

高职就业导向分析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委托,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于2003年12月10日至2004年1月10日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7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少量的普通本科院校的高职学院、成人高校,进行了200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截止2004年1月10日,共收到28个省市自治区347所高职高专院校(近19.4万名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反馈。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率(6月底一次派遣就业率和12月底的实际就业率)、未就业率和不就业率等三个项目。各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未来三年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就业情况预测,也作为这次调查的内容。

从就业情况看高职教育3大特点:培养模式创新 开展产学合作 拓宽就业渠道

面向需求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调查表明,部分高职学校、专业之所以能保持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办学有特色,就业受欢迎。

特色,就是区别于其它普通高校的一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是全新的形态,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是能力本位的方向。这种不可替代性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解决或正在解决着因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工艺、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匮乏的需求矛盾。

(1)从专业设置切入,力求实现“产销”链接

调查表明,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环节是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要求。很多学校搭建与市场需求这一链接的第一步,就是从专业设置切入。专业设置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由行业、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否。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应运而生,如“会展策划”、“微电子技术”、“软件工程”、“商务日语”、“商务韩语”、“通关管理”、“工程监理”、“产品营销与商业策划”、“机电技术操作”、“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机械电子”、“眼镜技术”等——这是很多学校保持较高就业率的一个必备的前提条件。

通过这种产销链接的形式,学校专业设置的定向是明确的,专业建设的目标是清楚的。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进行专业调整、改造,同样需要这种产销链接的形式,给予专业建设以新的内涵。很多学校一些传统专业的改造、专业外延的扩大、专业内容的整合、专业方向的拓展,甚至一些专业的撤销或停止招生,同样是这种产销链接的形式在发挥着作用,如“秘书/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纺织工艺/工业外贸”、“机械设备及自动化/工业外贸”,“机电一体化与市场营销”、“服装工艺与国际贸易”、“广告设计与企业策划”、“纺织品检测与国际贸易”等复合型专业的设立,以及“仓储管理”调整为“物流管理”、“国际商务”调整为“报关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调整为“国际贸易与日语”等情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这些专业瞄准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培养用人单位急需的技术、工艺、管理、服务岗位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所以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能找准就业方向,较快地进入到工作岗位。

(2)从培养模式做起,努力打造订单培养方式

调查表明,很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做起,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努力打造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在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方面迈出了卓有成效的步伐。

——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整合。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结构安排正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内进行调整,取而代之的是“2+1”的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训)、企业介入的方式(即根据企业需要,调整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课程整合的方法(即调整部分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增加技术基础课,安排技术含量高的实训课程)等。

——实施订单培养试点。鉴于一些学校的办学管理体制本来就隶属于相应的产业集团,他们积极利用这种天然的联系纽带,进行订单式的培养试点;另外一些学校瞄准市场需求,主动根据用人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包括实施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等各方面的调整,适应了企业技术岗位对技术、工艺、技能性专门人才的需要,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能进入职业环境,适应技术要求,安心岗位工作,用人单位非常欢迎这类订单培养方式。

——推行毕业设计、岗位训练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方法。以往的毕业设计方法正逐渐被毕业设计、岗前训练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三合一”方式取代。毕业设计环节大都放到企业中去进行,同时进行上岗前的训练,企业通过这一环节,了解毕业生并作为企业接收的考察过程。

——开展各种技术竞赛、科研训练等活动。无论是教育部与信息产业部每两年一次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还是各省的技术、技能大赛,高职高专院校逐渐成为主角。高职高专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参与竞争,提高了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一些高职高专学生积极参加由教师承担的科研与科技服务等活动,对提高自身的实际技能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社会性的竞赛,尤其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和学生,正在受到用人单位的特别关注。

(3)从双证培养入手,搭建企业需求人才的桥梁

双证培养在一些建校时间较长的高职高专院校早有实践,并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取得了很大成效,一些学校的毕业生接受双证书培养的比例达到90%,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

——逐步扩大提高 双证书培养制度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些学校由原来起步阶段(技术等级培训)初、中级的3-5个工种,逐步扩大到以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10-20个职业岗位,从而加大了培训的技术含量,提高了适应要求。

——逐步引入规范 双证书培养制度从无到有,现已在更多的学校内实行。但是,每个专业如何对口社会需求以及实施哪几个相应的职业资格培养还在摸索,这是一个尚需逐步完善、健全的工作领域。目前,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的学校正在深入进行研究、调整,其结果会是专业性更突出,适应性更明确,对毕业生就业会更具有拉动作用。

——逐步纳入计划 随着双证书培养制度的不断完善,高职高专院校在总结自身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将双证书培养制度化,即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组织评估,检查双证书培养的实际成效。目前,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的,均为试点时间较长、具有工作基础且社会基本认可的一些职业岗位资格证书。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在一些学校做得很有成效。如在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内蒙古自治区,2003年7月初全区2000余名高职毕业生的签约率仅为36.7%,而青城大学毕业生此时签约率为100%。原因是,青城大学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进行技能培训,313名毕业生在校两年内共考取了1327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整合资源 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调查结果反映,很多学校已经认识到:高职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他们通过积极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

初始阶段——一般性的参与合作。企业参与接收学生实习、选用优秀毕业生、给予一些资金支持、开展联谊等活动。从调查中反映出,这类较浅层次的合作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影响不大。

过程之中——协助性的介入合作。企业介入高职教育的办学过程,参与新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开发、课程开发、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等环节,同时接收毕业生实习训练。这种协助性的介入合作,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推动与促进的作用。调查表明,很多学校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最终目标——互动性的产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这种形式是在前两种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动性产学合作。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协助企业完成营造“学习型企业”的任务。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这种形式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已初见端倪,并赋予了合作双方更积极、更有活力的合作空间。当然,这种形式目前只是在少数一些学校和具有行业主管隶属关系的学校内能够实施,但它无疑会在更大程度上推动订单培养方式的实施。

拓宽渠道 扩大毕业生就业的领域

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走向基层,走向一线,走向西部,这应该是必需的。

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既有国企、三资企业、事业单位,又有民营、股份、个体等企业,而后者愈来愈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在基层,在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就业岗位主要是一线的技术、工艺、技能方面的管理与操作人员。

就业状况反映4大问题:办学不适应社会需求 地域差异影响就业 突发情况延缓就业 尚未得到社会认同

调查表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学校办学不适应社会需求

一些学校与专业之所以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与市场需求脱离,无论是办学指导思想,还是人才培养模式,都沿袭了普通高校的传统办学思路,其根本点是没有面向市场需求,没有把就业作为导向。

地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就业率

调查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是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反之,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本身对人才吸纳的能力有限,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依据对2003年12月底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新疆为60.8%,四川为64.6%,安徽为61.64%,而北京则为84.5%,广东为88.9%。

突发情况延缓了毕业生的就业

“非典”疫情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特别是导致了一些服务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好。

另外,2003年是我国1999年本科扩大招生后的首届毕业生就业年,本科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冲击,影响了就业率。

社会不认同高职高专学历

调查反映出,社会对高职高专的认识还是存在着很多偏差。在许多地区的招聘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声明“高职高专毕业生免谈”。这种情况既有高职高专不适应需求的一面,也有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用工制度、毕业生待遇等因素的影响。而现实的情况是:各个行业(基层)急需大量的具有实际技能的新生劳动者,而大批高职高专毕业生找不到适合自己发挥作用的岗位。

2003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状况

根据347所高职高专院校的有效数据统计,截止2003年12月底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87.6%,未就业率平均为11.7%,不就业率平均为0.7%。其中,“就业率”项目中5个具体栏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签约率平均为56.8%,待签约率平均为18.4%,上岗率平均为7.7%,升学出国率平均为11.2%,自主创业率平均为5.9%。

此次调查还反映出,2003年6月底的毕业生一次派遣就业率平均为60.9%,未就业率平均为37.9%,不就业率平均为1.2%。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2003年12月底较6月底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大幅攀升。

另据此次调查反馈的347所高职高专院校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学校有153所,占调查反馈学校总数的44.1%。其中,对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较高的专业调查统计,就业率在95%以上的专业共有383个。

同时,部分高职高专院校2002年12月底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200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较2002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有一定的提升,增幅为1.9个百分点。

另外,2003年12月底与6月底高职高专男女毕业生的就业比,调查统计分别为:1.22∶1和1.29∶1。调查表明,由于管理方法的不同步,毕业生的就业率不等同于签约率。

高职高专毕业生往往首选三资、大型企业等用人单位,之后再向民营、私企等中小企业应聘,其签约时间必然拖后;同时一些民营、私企根本不办理就业协议,这样的情况出现了:一方面毕业生已经走入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仍然没有办理协议手续。

有的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0%以上,而此时的签约率仅为1%;一次就业率高出同期签约率10倍、20倍、30倍的院校在广东并不是少数,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广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东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广州市职工大学、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这说明,签订就业协议已不再是毕业生就业与否的惟一标志。

2003年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

数控机床操作,汽车维修,生产线设备维护,微电子技术组装、检修,机电设备管理、调试、安装、维修、操作,生产线操作,功能测试技术,品质检验,生产工艺,计算机应用,会计,酒店管理,农资经营,农产品加工,园林绿化,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监理,产品营销与商业策划,通关管理,各类综合文秘,各类艺术设计岗位。未来三年高职专业需求情况

根据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提供的情况,下列地区未来三年的专业需求较大。

华北地区 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广告设计,文秘,物业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建筑装饰,数控技术等。

东北地区 工业电气自动化,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物业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数控技术,装潢,农业实用生物技术,畜牧兽医,保护地园艺,平面形象设计,建筑装饰,市场营销,旅游酒店管理等。

华东地区 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数控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电子工程,机械制造,旅游管理,工民建,市场营销。

中南地区 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模具制造,数控技术,机械电子设计、制造,汽车维修,工民建,建筑装饰,艺术设计,市场营销,宾馆管理等

第五篇:六盘水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六盘水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胡志军

〔内容摘要〕 本文就我市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并通过对主要产业的测算,勾勒出了我市产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研究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产业结构是地区产业之间关联的动态反映,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决定因素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作为资源转换器的产业结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调整态势不同,具有的经济整体效益也不同。就某一地区而言,产业层次的高低,决定着其经济素质和实力的强弱;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则决定着这一地区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健康、较快增长。

一、六盘水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六盘水市经过数十年建设,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生产总值由“三线建设”时期的4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30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34:42:24调整为7:59:34,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结构逐步改善、协调性逐步增强的良好态势。但从六盘水资源禀赋以及发展水平来看,经济结构高度依赖煤炭资源、原材料工业,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

(一)产业结构单一

传统支柱产业煤炭、电力、钢铁和建材占据全市经济主导地位,2007年四大行业对全市GDP贡献率达到54.89%,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超过60%。四大行业都是属于资源初级消耗型,受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大,一旦政策出现变动,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

(二)产业关联度不强,产业链短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支柱产业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高技术、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少;产品技术档次,深加工类型少,附加值低,知名品牌少,整体市场竞争力弱。尚未形成一条具有紧密联系、门类齐全的主导产业链,工业企业分布零散,行业间的生产联系和协作配套差,成本高,资源浪费大,产品链和市场链薄弱。

(三)优势产业和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为经济总量的7%,工业增加值161亿元,为经济总量的53%,作为农业人口比例逾70%的城市,城乡二元结构越显突出。

二、六盘水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及重点产业发展

(一)六盘水市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工业化不同阶段市场条件和资源条件变化的要求,扬长避短、推陈出新、新旧交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是否适应于市场、是否符合本地资源优势发挥。所以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是:符合市场导向,发挥优势资源,实现效益富民。按照这个原则,就不必过多在意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调整的重点就不不必在重轻还是轻重工业上过多讨论先后顺序,而应当重点放在分产业、分行业的项目选择上。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将经济发展分为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提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成熟推进阶段、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从发展状况和指标来看,我市处于由传统经济进入现代化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起飞阶段,要实现经济的持久发展,必须确立增长型的主导产业并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以替代目前单一性的资源型支柱产业结构型式。从我市资源禀赋和以及产业的净产值率、技术进步速度对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产业关联系数(推动系数加带动系数)、需求收入弹性等指标综合考虑,能源原材料工业仍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六盘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围绕煤炭、煤炭衍生产品、冶金等几个优势产业门类延长产业链发展配套关联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地方经济总量的积累,以此推进“以工补农”和“以二(产)带三(产)”;加快推进农业和工业的产业关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业,促进产业门类的多样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增大产品和装备工业的科技贡献率,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使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均衡协调发展,实现六盘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六盘水市产业发展重点

按照以上产业调整的思路,重点是要确定主导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板块。根据我市实际,应在三次产业门类中重点实施“六八五”产业发展战略,即:一产发展草食畜牧、无公害蔬菜、马铃薯、富硒茶、烤烟和中药材六大产业;二产发展原煤、电力、煤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机械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八类产业;三产发展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旅游文化休闲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五类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腿,基础条件薄弱,产值低,既有先天的缺陷,也有后天的不足。但从我市农业发展状况来看,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紧紧围绕“转变、提升”,做好农业这篇文章,一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转变传统种植,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马铃薯、富硒茶、烤烟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发展立体种植、盆栽花卉、休闲观光等新形态农业,大幅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积极发展草食畜牧,通过品种改良、规模化养殖,大力提高肉、奶产量。二是努力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实现农产品的再次增值。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扩大种养殖规模、提高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发展成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1、畜牧业:草食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我市具备气候、草地、饲料等优势资源,在发展生猪、羊、肉牛方面具有较好条件。大力发展养殖专业户,鼓励规模化养殖,提高养殖业专业化水平和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力支持和引导各类饲料生产厂、屠宰加工厂、畜禽饲养场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和扶植畜产品龙头企业,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加快产业化进程。力争在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肉类总产量达到18.64万吨,产值约20亿元;到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肉类总产量达到35万吨,产值约40亿元。

2、马铃薯:加大推广良种良法和标准化生产,加强脱毒原(良)种薯生产基地、菜用商品薯生产基地、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建设,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和加工基地。到2010年,马铃薯产量达230万吨以上,加工率达25%,综合商品率30%以上;到2020年,马铃薯产量达400万吨以上,产品加工率达35%,综合商品率50%以上。

3、无公害蔬菜:充分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以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与周边地区形成错季生产,一方面满足当地需求,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开拓周边市场。着重发展西红柿、黄瓜、白菜、莴苣、瓜类、豆类等新鲜即食蔬菜,同时积极抓好辣椒、山野菜、磨芋、生姜、花椒等特色系列产品的种植,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原料。到2010年,蔬菜种植达到25万亩,产量50万吨,其中生姜种植面积达7万亩,产量13万吨。到2020年,蔬菜产量达到80万吨。

4、烤烟:做好烤烟生产规划,配套烟水、烟路、智能化密集型烤房等工程建设,配置烟机设施,提高烤烟种植机械化程度,提高烟叶质量,推动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在生产方面实现“三步走”,即2009年力争产量达到30万担,2010年达到50万担,产值达3.5亿元,跨入重点烤烟种植地区行列;到2020年达到80万担的烤烟基地,烤烟产值达到5.6亿元以上。

5、富硒茶产业:合理调整茶叶产业布局,加强茶园培育管理,以名优绿茶为主,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把茶叶产业建设成为绿色优势产业。重点抓好无公害茶、有机茶认证及QS认证、茶叶标准化建设及茶叶加工、茶园基地建设;配套加工设施,提高加工技术;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现有茶叶加工企业,实施“富硒”品质战略,打造国内知名品牌,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在抢占本地市场绝对份额的基础上,拓展沿海茶叶产区(如浙江)、北方茶叶产销区(如天津、大连)和西南地区的销售渠道,巩固扩大的市场份额。到2010年,茶叶产量达2600吨,其中名优茶产量占40%,茶叶产值超过1亿元;到2020年,茶叶产量超过4000吨,产值超过2亿元。

6、中药材:积极发展特色中药材生产基地,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建立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优质无公害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杜仲、喜树、鱼腥草、半夏、黄柏、厚朴、天麻、金银花等市场前景看好的特色中药材。完善中药材营销和加工体系,依托贵州神奇、益佰制药、贵州汉方等制药龙头企业,力争成为其原料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发展本地中药材制药产业。

第二产业: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我市立市之本、兴市之道。一是要提高现有我市能源原材料工业产业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改变我市现有工业产业初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高污染的现状;二是紧紧围绕煤炭、电力、钢铁和建材四个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机械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形成新的八大工业支柱产业。三是发挥这八个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通过这八个主导产业的壮大,衍生出其它新兴加工业,促进我市工业门类多元化。

1、原煤:煤炭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尽管我市还处于资源型城市成长期,但煤炭资源枯竭的危机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我市原煤产业一定要采取集约开采利用,加快扩大原煤本地加工能力,发挥更大效益。一是要实施规模化集约型开采。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煤矿产能和数量,对煤矿资源实行有序开采,提高煤炭资源保障能力。做大煤矿规模开采能力,对布局、产量不合理以及生产工艺落后的煤矿,要加快关闭整合和技改进度,重点建设30万吨以上矿井和1000万吨以上矿区。二是提高原煤加工能力,延长煤炭资源产业链,大力挖掘煤炭产品附加值。根据煤炭资源的分布结构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发展具有洗选加工、焦化、瓦斯发电等综合能力以及“煤—电”联合、“煤—化工”联合的大型煤炭综合企业,提高原煤本地加工率。到2010年,全市煤炭生产能力要达到7000万吨,其中大中型煤矿产量占70%左右,煤炭平均回采率提高到50%以上,产值约350亿元,增加值160亿元。力争2020年全市煤炭生产能力达13000万吨,煤炭平均回采率提高到60%以上,实现产值超过800亿元,增加值约360亿元左右,70%实现就地精深加工。

2、电力:发展电力产业,是将我市基本建成西南地区重要能源基地的主要举措,是我市发展成为西南重化工基地的必要能源支持。发展电力要充分考虑国内、西南、珠三角这样的大区域、大环境内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以及国家对贵州地区能源建设政策。“十一五”期间,电力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国家政策对贵州建设大型坑口火电给予政策支持,其装机容量将实现较大的跨越,到2010年全市电力装机由现有的约5600MW发展到8000MW左右,其中以大型坑口火电为主约占88%、水电约占6%、风能、瓦斯及其他发电约占6%,发电量将逾570亿kWh,电力产值将达到150亿元左右,实现增加值70亿元以上。2011年~2020年,预计全国电力需求将会出现阶段性饱和,因此我市在发展电力方面应采取稳健措施。在适当发展火电的基础上,电力发展重点应放在小型水电和风力发电上面,力争到2020年,全市装机容量达到12000MW,其中火电约占85%,水电和风电约占15%,发电量超过850亿kWh,电力产值约200亿元,实现增加值约100亿元。在基本满足周边地区对电能需求的的同时,应加强我市电能的就地消耗能力,大力发展各类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大型能耗工业,增强电力就地调济能力,实现电力产业链的就地再延伸。

3、煤化工:六盘水发展煤化工具有别地无可比拟的煤炭、煤层气和丰富的水资源等组合优势,将煤炭资源开发与新型煤化工多联产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是扩大本市煤炭消费量、拉动煤炭以及后续生产,促进本市化工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举措。通过推进“六大煤化工基地”建设,引进先进煤化工技术,重点发展大型煤焦化以及后续深加工产业。在“十一五”期间,以大型焦化为核心,年消耗2500万吨原煤,实现1200万吨大型机焦生产能力以及50万吨煤焦油和相应焦炉气深加工能力,生产包括焦炭、甲醇、苯等25类产品,力争产值达到300亿元,增加值90亿元。到2020年,实现新增1600万吨原煤、16.2亿立方米煤层气深加工能力,在焦化产业的基础上,完善焦化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丰富焦炉气后续加工生产醋酸乙烯等以及煤焦油深加工体系,生产低碳烯烃轩项目,逐步发展PVC、聚氯乙烯、复合功能肥料、二甲醚等下游产业,力争产值达到600亿元,增加值240亿元。

4、钢铁:在现有30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能到1000万吨以上,其中水钢扩建为500万吨,引进首钢500万吨钢生产线,产品由现在的线材向板材、钢结构发展,由普通钢向合金钢、特种钢发展。到2010年钢产量力争达到400万吨,产值240亿元,增加值56亿元左右;到2020年钢产量达1000万吨,产值650亿元以上,增加值超过160亿元。

5、有色金属冶炼:我市电能资源丰富,除本市用电之外,大部分通过贵州电网统筹调剂输往两广、重庆、云南和湖南,例如2005年全市发电量为88亿kWh,但本市用电总量为46亿kWh,外输电力达到总发电量的近50%。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旨在承接富余电能就地消化,实现我市电力工业产业链延伸,促进我市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0年,有色金属冶炼业产值达140亿元左右,增加值超过42亿元;到2020年,有色金属冶炼业产值超过314亿元,增加值约100亿元。其中,电解铝:以双牌铝业为扩能重点,扩大电解铝生产规模,由现有的电解铝锭产品延伸到铝板、铝材、铝箔、型材等,由初级铝产品向建筑材料、包装容器、电子、电气业、机械制造业等用铝发展。到2010年初级铝生产规模达到35万吨,年耗电能49亿KWh,实现产值约80亿元,增加值约25亿元;2020年原铝生产规模达60万吨,其中深加工铝量不低于50万吨,产值达133亿元,增加值约40亿元。电解锌:整合规模以上炼锌企业,提高锌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提高技术装备,以湿法电解锌技术为主,到2010年电解锌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其中深加工锌量不低于5万吨,年消耗电能12亿KWh,产值达15亿元,实现增加值5亿元;到2020年电解锌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实现80%含锌废料回收,再生锌产量达4万吨/年,黄铜、压铸锌合金和镀锌用锌合金年产量分别达到8万吨、5万吨和15万吨,锌产业产值达70亿元,增加值达21亿元。铁合金:以六枝特区为中心布局,发展以硅铁、硅锰合金、中低碳锰铁、工业硅为主的铁合金产品,为水钢等企业提供所需铁合金产品,并为电解铝、电解锌产业链的延伸创造条件。以此为基础,延伸发展铁合金下游产品,扩大精深加工度,综合利用铁合金废渣发展铸石项目,调整工业硅产能,发展下游产品,扩大化学级工业硅产能,以及废渣高附加值利用。到2010年,硅锰合金、硅铁、中低碳锰铁和工业硅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万吨/年、10万吨/年、10万吨/年和20万吨/年,年消耗电能42亿KWh,新增产值约44亿元,增加值约12亿元;到2020年,新增0.5万吨多晶硅生产项目和8.5万吨有机硅项目,全市铁合金总产值达68亿元左右,工业硅及深加工产品总产值达到43亿元,铁合金及工业硅加工项目增加值约达30亿元。

6、建材:加大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废钢渣等工业废料再生利用,加速淘汰和改造传统建材产品污染严重、能耗高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扩大建材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推进建材制品的技术进步。2007年我市大约有近400万吨的粉煤灰、900万吨煤矸石、40万吨废钢渣产生,并且随着下一步煤炭开采、火力发电、钢铁冶炼的规模扩大,到2010年预计将有约650万吨粉煤灰、1600万吨煤矸石、50万吨废钢渣和超过100万吨脱硫石膏的工业副产品产生,到2020年,预计将有超过900万吨粉煤灰、2600万吨煤矸石、100万吨废钢渣和200万吨脱硫石膏的工业副产品产生,这将为我市发展和扩大建材业提供最基础的原料支持。力争到2010年,建材产值达50亿元以上,增加值12亿元,工业废料回收使用率达到40%;到2020年建材业产值达到70亿元,增加值18亿元,工业废料回收使用率达到65%。要着重发展三个产业,一是水泥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大力发展特种水泥、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在“十一五”期间,淘汰现有机立窑、回转炉等落后生产工艺和小规模生产企业,通过改造和新建达到800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实现产值40亿元左右,增加值10亿元左右。到2020年,全市水泥生产能力扩大到1000万吨左右,占据周边区域市场70%左右份额。实现产值50亿元左右,增加值13亿元左右。二是墙体建筑材料,对现有的制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水平,淘汰3000万块/年以下生产规模的烧结砖企业,加速开发页岩粉煤灰和煤矸石为原料的空心制品,积极开发以脱硫石膏、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石膏块、板以及纤微瓦、复合板材等墙体材料。到2010年,墙体材料生产规模达到5亿块左右(折标砖),到2020年生产规模达到8亿块左右(折标砖)。三是化学建材及其制品,如塑料门窗、管道、内外墙涂料、地面材料等新产品及其配套配件。

7、机械装备制造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是我市发展成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关联产业,境内的水城钢铁(集团)公司和首都钢铁集团可提供原材料供应,并且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其发展潜力巨大。要加快现有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的联合重组、改组改制、技改扩能,提高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形成主导产品突出、分工合理、各有侧重的联合机械制造及设备加工基地。至2010年,机械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增加值6亿元左右。其中: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式系列化电机车2万吨/年、单体液压支柱、液压支护、井巷支护、带式输送机、刮板机、矿车、铲车、卷扬机、电机、化工设备及其他金属制品等10万吨/年,丁基胶塞5亿只/年。到2020年,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科技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机械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增加值15亿元左右。一是对六盘水煤矿机械厂技改扩能,主要生产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式系列化电机车、单体液压支柱、井巷支护拱圈(包括铲车、卷扬机等);二是水矿集团机械制造分公司技改扩能,主要生产液压支护,各类带式输送机、刮板机、矿车、绞车、机电、水泵、扒斗装岩机等;三是六枝工矿宏狮机械制造公司技改扩能,主要生产各种带式输送机、液压支护、各种刮板机、各种矿车、减速箱等;四是加快盘县红果化工设备制造厂布局,主要生产煤化工的各种化工设备制造。

8、轻工业:以红山石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加工制造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做大啤酒、农产品加工等食品工业,稳步发展制药、皮革工业,有序发展印刷包装、塑料制品等行业。啤酒业:依托“山城”品牌,进一步扩大产能和本地及周边地区市场占有份额,力争在2010年达到10万吨生产规模,到2020年达到30万吨生产规模,成为“山城”啤酒主要生产基地。在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发展口味纯正、淡爽(醇厚)的高档啤酒;开发不同类型、不同风味特点和使用不同修饰技术的啤酒,使品种更加多样化,改进产品包装,向多样化和小型化发展。发展听装酒,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马铃薯加工业:在提高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上下功夫,重点抓好马铃薯全粉及综合利用、淀粉及综合利用、鲜薯分选与包装、油炸薯片及综合利用等深加工项目。通过新建和对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技改扩能,实现大型机械淀粉和薯片加工,到2010年实现马铃薯淀粉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薯片生产能力达到7000吨;到2020年达到20万吨,薯片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皮革制造业:随着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到2010年,预期我市猪、牛、羊出栏数为142万头、19万头和37.5万只,年产生牛皮17万张、羊皮21万张,加上周边毕节地区和兴义地区产量,预计皮革总产量达到70万张以上,为皮革加工提供了很好的原料条件。皮革制造业需要的畜皮、电力和人力三类主要资源得到有效供给,将为承接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皮革制造业转移提供接纳空间。通过规划专业园区,聚集产业,引入国内外知名皮革制造品牌,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关联度、集中度和竞争力。到2010年,力争我市皮革制造和深加工规模达40万张以上,到2020年达到100万张以上。中药材加工业:大力发展本地中药材深加工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扩大规模。规划建设医药工业园区,引导制药项目向园区聚集。新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对我市现有的大华制药、宏奇制药进行改建扩建,扩大本地深加工规模。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尽快建设中药材专业贸易市场和六盘水中药材网络化信息平台,为生产者、经营者和加工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为该产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产业:随着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发展服务业不仅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也可以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是城市中最具富民潜质的产业,应当大力发展。发展我市服务业要做好“两手抓”,一手抓生活服务业,一手抓商务服务业。一是发展生活服务业,打造休闲“凉都”。生活服务业的各产业,围绕人们的吃、住、行展开。依托凉爽的气候资源,以旅游作为休闲活动的主线,完善城市观光休闲服务项目,让休闲成为城市的氛围,为外来者和本市人、老人小孩和青年人等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人,满足不同的休闲需求。二是发展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聚合具备知识型产业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即具有附加值高、低有形资产投入的特点。以金融业、物流业为核心,积极发展现代信息咨询中介、会展服务等其它服务业,围绕企业的融资、管理、销售、宣传等活动,提供全套的商务服务,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打造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商务中心。围绕以上内容,可将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旅游文化休闲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五个产业列为为我市服务业重点发展内容。

1、商贸流通业。结合我市城市规划、重点城镇发展的思路,以各市、县市场为中心,以乡(镇)集市为基础,以多元化的流通组织和规范化、规模化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为纽带,选择重点行业率先突破,抓紧建设依托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以“钢材、建材、矿产品、绿色食品、文化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日用百货商品、凉都粮油物流网、物流金融、机电产品”等为主导的物流园区和商业网络。加快商品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贸工农一体化、代理制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推进连锁、超市、专卖、便民店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大力发展社区商业,逐步形成商业布局较合理、服务功能较齐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以“万村千乡”工程为主要载体,重点支持农村市场、物流基地建设。

2、房地产业: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仅新增人口计算,按照六盘水市规划,到2010年城镇化率为35%,城镇人口为112万人,从2008年起年均新增城镇人口约7万人,以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计算,到2010年将新增住房面积525万平方米,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折算为建筑业增加值约为13亿元。规划2020年城镇化率为48.5%,城镇人口为170万人,2010-2020年需新增城镇人口58万,年均增长5.8万人,以小康标准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计算,需新增加住房面积1740万平方米,按固定资产投资折算为建筑业增加值约为43亿元。

3、旅游文化休闲业。紧紧围绕“中国·凉都”品牌的打造,突出城市个性,完善服务功能,发掘夜郎文化。以休闲度假产品为重点,以娱乐、康体、探险等特色为突破口,以农业、工业旅游作补充,以市区为中心,沿北盘江大峡谷实现梯级推进,构建以北盘江峡谷园区,碧云洞溶洞群园区;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盘县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落、金盆天生桥景区、韭菜坪黔之颠景区、阿勒河景区“两大园区、五大特色景区”的旅游发展格局,抓好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加快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积极发展城郊度假休闲,实现立体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链。加快星级宾馆、交通运输业等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与周边主要景区的联系,共同做好旅游产业的推介与宣传,不断开拓客源市场,推销我市的旅游特色。到2010年,旅游收入达到22亿元;到2020年,旅游收入达到82亿元。

4、社区服务业。以社区为依托,加快对现有社区服务体系的整合,完善便民、健民、安民、乐民等功能,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维修服务、接送服务、幼儿和养老服务、保健服务,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专业公司和连锁家政服务公司,实现社区服务专业化、产业化。建立以市场运作为主导、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

5、金融保险业。工业资本的扩张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撑,新型制造业更需要金融资本的扶植。要以构造现代金融资本为轴心,全力打造与新型工业化相匹配的多功能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以市区为中心、以四大商业银行和中国人保等为龙头、以多类资金以及股份制金融机构为依托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地方信用体系,有效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做强城市商业银行,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探索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融合的途径,培育金融产业集群。

以上19个产业为我市三次产业主体框架,通过抓好这19个主导产业的发展,将引导其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新兴产业的诞生,逐步完善我市产业结构内容。根据以上粗略测算,假如原煤、电力、煤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和机械装备制造业7个产业能达到预期生产规模,在2010年和2020年仅这7项产业增加值就超过400亿元和800亿元,我市GDP亦将超过800亿元和2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20亿元和300亿元,对于加强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将有充足的财力以保证实施。

三、关于促进六盘水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一)加强功能园区规划,促进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产业集群,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向集约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做好我市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区规划建设,通过园区实施外引内联,形成关联企业的集聚,完善产业链的形成,促进各项资源的耦合,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

(二)以项目为结构调整的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要加快实施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业大项目,以煤电化气项目为重点,拉长我市主导产业产业链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创新项目建设机制。要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加强对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特点,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三位一体、协调推进的科学的项目研发、生成体系,不断提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产业素质、优化经济结构的项目,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项目生成机制,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项目支撑。

(三)采取有效措施,软化瓶颈产业约束

对六盘水这样的资源型、欠发达地域而言,其经济发展存在着多种约束因素。比如产业演进所需技术、资金与人才短缺的约束、国家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限制的约束等。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自身实力优势,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起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利用资源优势的聚集作用,通过多元化融资手段、有效的利益驱动和积极的政策引导,打破资金、技术等障碍。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执行和运用国家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和投资支持,比如积极争取省将我市列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环保化新上符合我市市情的产业,使之稳定、有序发展。

(四)通过社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资源配置实现优化发挥更大效益,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决定着产业调整效果的好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交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只有实现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才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变,客观上创造了新的社会岗位,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流动的需要。作为加快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加速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流动,从农业劳动者向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个体工商户、专业技术人员等更高阶层流动。只有加速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动,才能在客观上推动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形成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下载基于就业导向的江苏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就业导向的江苏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