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石油化工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0618
关于进一步加快大庆高新区石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讨论稿)
为加快大庆高新区石化一体化、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汽车配套化学品、化学制药等重点产业发展,推动石化产业升级,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使石化产业到“十三五”末期实现千亿元产值目标,针对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投资强度超过7000元、产值超过1亿元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石化企,特制定本优惠政策。
1、土地出让金。企业入区后,土地出让金除上缴省级财政外,高新区财政本级收入部分的70%用于企业及企业周边基础设施配套。
2、土地使用税。入区企业实际缴税额超过该企业上缴土地使用税额的,企业所缴纳的土地使用税,按每平方米超出4元以外的部分扶持企业。企业综合缴税额不超过企业应缴土地使用税的,不适用本条款。
3、行政收费。对入区企业,建设期间免收高新区事权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经营性收费按下限收取。同时,执行哈大齐工业走廊内新建、扩建行政审批项目和行政事业型服务“零收费”政策。
4、综合税收。企业上缴的国税,自上缴之日起,3年内按高新区财政留成的60%扶持企业发展。企业上缴的地税,自上缴之日起,3年内按高新区财政留成部分的85%扶持企业,第4年至第8年,按高新区财政留成的50%扶持企业发展。
5、资金支持。设立高新区石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龙头性、重大节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用地费超1亿元的投资企业,给予投资总额8%的财政资金扶持,并给予企业投资项目贷款贴息支持,贴息额度为贷款利息总额,连续贴息不超过3年。
6、技术创新。支持石化企业技术创新,对采取新技术、新工艺的石化企业,年新增税收2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一次性不低于50万元的技术创新资金支持。
7、存量升级。扶持现有骨干石化企业转型升级,提升高新区石化产业存量。在“十三五”期间,对年度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且年度纳税超过1000万元、高新区新增财政留成超200万元以上的石化企业,高新区给予企业领导班子每年奖励80万元。企业连续增长,奖励连续,且不超过5年。
8、现代服务。支持石化物流、石化金融、石化设计、石化咨询策划等石化高端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年缴税额超过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的,按企业缴纳税额高新区财政留成的70%给予企业扶持,连续扶持不超过5年。
9、奖励政策。企业自行争取到国家、省、市专项资金,企业成功上市融资,企业对高新区财政收入有特殊贡献,高新区将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议”的方式,给予企业特殊扶持政策。
10、适用范围。自本政策发布之日起执行。达到上述条件要求的、且注册在高新区的石化企业均可享受本政策。
11、本政策由大庆高新区石化产业发展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关于促进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关于促进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新材料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部署,培育我省新材料产业的新优势,形成支撑制造业强省建设的战略产业,制定本政策。
一、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必要性
新材料产业作为当今科技和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呈现出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已成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提升企业、地区竞争力的源动力。近年来,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08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6700多亿元,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871个,涉及材料及新材料研究开发的高校、科研单位近30家。我省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前列,高技术陶瓷、特种纤维、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在国内占有优势地位,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出了一大批材料企业龙头和一批新兴新材料企业。但从我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对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和要求上看,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产品技术水平不高。除少数产品外,大部分新材料产品处于中低档次,很多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尚未突破。二是产业链条短。基础材料生产能力相对较强,材料应用和后续加工少,制品加工能力较弱,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综合配套能力不强。三是产业聚集度不高。我省新材料领域布局比较分散,集群优势难以发挥,影响了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的发挥。四是新材料产品的市场开拓不够。特别是对一些产品比较新、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新材料产品,市场开拓工作相对落后。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是培育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是加速我省工业调整振兴的关键环节,是转方式、调结构的迫切需要。去年,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经贸委等部门《山东省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鲁政办发〔2009〕35号),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指导意见,集聚力量,全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努力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发展目标
鼓励、支持和引导优势资源向新材料产业聚集,突出新材料的应用,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汽车、船舶、石化、电子信息、纺织以及风电、核电设备、医疗、体育器械等领域,加快我省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的陶瓷新材料、高性能纤维、特种新材料、建筑新材料和服装纺织新材料5大类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加快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实现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突破关键技术,拉长产业链,支持通过拉伸产品链进行合作,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联合体,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加工体系;加强产学研联合,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构建新材料技术创新平台。到2012年,我省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水平总体上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13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20%以上;培育聚氨酯、有机氟、有机硅3个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陶瓷新材料、高性能纤维、服装纺织新材料等特色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开发600项重点新产品、新技术,其中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我省新材料产业领域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2个;新培育1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高性能纤维、氟硅材料、服装纺织新材料等领域再建设3家行业技术中心等公共技术创新平台。
三、发展重点
(一)陶瓷新材料。
1.结构陶瓷。发展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碳化硅等氧、氮、碳化合物陶瓷制品。在应用方面,扩大陶瓷挤压模具、陶瓷内衬件、陶瓷轴承、刀具和活塞等产品的规模。
2.功能陶瓷。重点发展红外隐身、热敏、压电等材料,在应用上发展陶瓷过滤器、尾气净化材料及陶瓷传感器、陶瓷汽车制动材料等系列产品。
3.电子陶瓷。发展陶瓷真空开关管及管壳、氧化铝陶瓷基片、陶瓷压力传感器等产品;加快节能环保陶瓷研究开发,积极推进无铅、无镉以及纳米基瓷料的研究和生产。
(二)高性能纤维。
1.芳纶。着力发展下游产品,重点开发长丝、短纤、浆粕等对位芳纶系列产品和间位芳纶差别化生产技术,以及高温过滤材料、蜂窝结构材料等系列间位芳纶制品。到2012年,对位芳纶产能达到1000吨,间位芳纶达到8000吨。
2.碳纤维。重点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制品,加快推进碳纤维在医疗器械、体育器械、建筑材料、纺织机械、机械加工制造设备、风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等领域的应用。到2012年,碳纤维产能达到4000吨,碳纤维预浸料产能达到1500万平方米及机织物产能达到50万平方米。
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重点解决高效环保萃取、高倍高速热拉伸工艺等关键技术,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无间断连续化生产。到2012年,形成年产达到50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1000吨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满足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远洋渔业、体育用品、个体防护、医疗器材等产业领域的应用。
(三)特种新材料。
1.聚氨酯。重点开发第四代新型MDI成套技术,大型DNT-TDA-TDI产业化成套技术、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关键生产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到2012年,MDI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年。加快发展高性能聚氨酯材料下游产品,开发高附加值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汽车及高速列车等用高性能聚氨酯表面材料、水性聚氨酯树脂及绿色聚氨酯发泡剂和催化剂等产品。
2.玻璃纤维。加快电子级玻璃纤维以及节能产品的研发,发展低介电玻璃纤维、超细电子纤维、聚丙烯复合纤维纱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突破玻璃纤维燃烧节能技术、大卷重拉丝机与自动化控制等前沿性和关键性技术;提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示范线。
3.全氟离子膜。重点是加快全氟离子膜应用,提高产业化水平。围绕盐化工、能源等产业,加快ETFE膜、PVF膜、PVDF中空纤维膜、锂电池用PVDF复合膜、溴化物等新型阻燃剂的发展。加快燃料电池全氟离子膜和太阳能电池封装膜研究,为燃料电池和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建筑新材料。
1.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节土、节能、利废、环保、多功能墙体材料。重点发展多孔模数空心砖、陶瓷釉面瓦、工业废料空心砌块、轻质石膏板等内外墙体屋面材料,提高墙体材料的保温、隔热和防渗性能。
2.建筑节能玻璃。采用超薄技术、在线镀膜、氧气燃烧、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现有生产线,加快发展优质浮法玻璃,开发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平板玻璃、电致变色玻璃等高科技深加工产品。同时积极适应新型建筑需求,发展易洁镀膜、低辐射镀膜、TCQ导电基板、光复建筑一体化玻璃。
3.环保型涂料。开发高着水性、耐气候变化性、抗污染建筑涂料及其配套的高性能胶粘剂,积极发展调湿涂料、灭虫涂料、高级萤光乳胶漆、多彩花纹涂料、彩绸幻彩涂料、天然真石漆等新品种。
(五)服装纺织新材料。
1.特种纤维。重点发展氨纶等特种纤维。开发超宽重型帆布、特种高强低伸聚酯传动带等产品,进一步拓展在运动器材、劳动防护用品等民用领域的应用。到2012年,氨纶产能达到4万吨,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及帘子布产能达到45000吨。
2.生态纤维。加快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国产化技术研究开发。加快高性能壳聚糖纤维、海藻纤维、麻材粘胶纤维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化生产。围绕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抗菌保健防护服装发展,开展生物质纤维的纺织染整技术和应用研究。到2012年,壳聚糖纤维产能达到1100吨,海藻纤维产能达到600吨,麻材粘胶纤维产能达到45000吨。
3.新型化纤。加快材料和成品一体化开发,支持开展对新型聚酯、可降解聚乳酸纤维、大豆蛋白系列化纤维、工业用非织造布、新型医用纺织材料及新型蓬盖材料等新材料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生产。到2012年,超纤革产能达到1000万平方米,醋酯长丝产能达到1万吨,功能性复合纤维产能达到8000吨,再生涤纶长丝产能达到6万吨。
四、财政扶持政策
(一)设立扶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财政投入,2010年到2012年,每年省级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加大对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对新材料领域开发的核心技术取得专利、成果实现产业化、市场前景好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加大对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重大产业化项目。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支持新材料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对研发能力强、成果储备多、在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和产品研发上成效显著的省级以上重点技术创新平台,及列入国家和省新材料重大技术创新的专项项目,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给予奖励;对上下游产品带动作用强、能够实现链式发展的新材料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支持。
(三)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对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良好、能迅速实现产业化的新技术和产品给予资金奖励;制定和完善新材料产品标准体系,及时将新材料的创新优势转变为标准优势,对企业标准采纳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给予资金奖励;支持鼓励公共设施建设积极采用新材料产品,在同等条件下,提倡优先选购和使用省内新材料产品,并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
五、金融支持政策
(一)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提高对新材料生产企业授信额度,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新材料生产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特别是对国家和省重大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要积极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对新材料产业实行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原则上不得上浮。
(二)鼓励多渠道融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投入。金融机构应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及股权质押融资,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发展私募基金、中小企业互助担保、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推动高新园区内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权转让系统。
六、税收扶持政策
(一)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对新材料生产企业在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过程中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的150%摊销。对相关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相关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能免则免,不能免的按最低标准收取。
(二)加大政策宣传和贯彻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充分用好用足税收政策,落实技术开发投入政策、新产品财税返还政策、技术开发装备折旧政策、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免税政策。
七、其他政策
(一)实行优惠的土地政策。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新材料项目,实行划拨供地;对符合《山东省优先发展产业和农林牧渔业产业农产品初加工业项目目录》且用地集约的新材料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对符合省级规划的新材料重点项目,保证建设用地需求并优先办理用地手续。
(二)落实各项激励政策。落实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等,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相互兼职和挂职,科技人员在被选派服务企业期间,原单位保留其职务、工资福利和岗位。允许科技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分享创新收益,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按照规定实施期权、技术入股和股权奖励等形式的股权激励。
省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据本政策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各市人民政府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促进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
第三篇: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在高温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促动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产品品种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耐火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当前我国耐火材料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耐火材料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差距较大,存在诸多问题:耐火材料总量过大,普通产品比重大,优质、节能、长寿、环保型产品少,某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进口;耐火制品的出口量虽逐年增加,但耐火原料的出口量仍占相当数量;耐火材料企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国内耐火材料企业已近两千家,大量的中小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稳定性差、劳动条件和环保措施落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面对国内高温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加入WTO对我国耐火材料工业所形成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质量、数量上满足高温工业发展的需要,瞄准世界耐火材料前沿科学技术,加速提高行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耐火材料生产工艺和品种系列。今后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钢铁等产业发展政策,制定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以指导耐火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一章 政策目标
第一条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展耐火材料工业。重在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集约化经营、降低消耗,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综合竞争力,使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从生产、消耗、出口大国转变为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耐火材料强国。
第二条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以绿色耐火材料新产品为导向,到2010年,实现普通产品大幅度下降,2020年我国耐火材料更长寿、更节能、无污染、功能化的产品有大幅度提高,产品满足冶金、建材、化工以及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耐火材料单耗约为每吨钢消耗25公斤左右,到2010年,要力争达到20公斤以下,到2020年降至15公斤以下。
第三条 通过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企业发展,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
第四条 根据国内外高温工业的技术进步,各工业部门耐火材料使用单耗的降低、耐火材料生产总量的减少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引导一批优势耐火材料企业实事求是地走出传统耐火材料生产领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拓展行业的发展空间。
第五条 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到2010年,围绕各原料产地的特点,形成与资源、市场、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各自不同特色的高技术产业群。
第六条 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推广扩大使用不定形耐火材料和不烧制品。提高用后制品回收再利用率。
第七条 到2010年以前,所有耐火材料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要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符合地方环保部门核定的控制指标。
第八条 努力降低能耗,耐火材料的原料煅烧和制品烧成是主要耗能环节,通过炉窑燃料结构合理化,逐步淘汰固体燃料(焦炭、煤)炉窑和高耗能电熔炉,煅烧精料和烧成优质制品必须坚持采用低灰分液体燃料或高热值气体燃料。应用富氧燃烧和各种节能技术,推广煤气化燃料。第二章 产业布局调整
第九条 耐火材料产业布局调整综合考虑矿产资源、市场分布、能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等条件。
新建耐火材料企业必须符合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耐火材料产业原则上不再增建新的企业。应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组织结构调整,在原料、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着重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第十条 现有耐火材料企业基本上靠近矿产资源地。今后应结合产品市场和矿产资源情况,以矿定产,以产品结构调整和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最终形成地区有分工,大型企业产品有特色、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分工协作的格局,淘汰落后企业。
辽南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镁质资源,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碱性耐火材料基地。加强矿山管理,根据不同原料矿山资源状况,开发推广大结晶、高钙硅比、高体积密度、高纯烧结镁砂,白云石砂,尖晶石合成砂等高技术镁质原料和制品及各种镁质不定形耐火材料。
山西、河南、贵州等地有丰富的高铝矾土原料资源,该区域内现有企业应合理利用资源,搞好综合利用,提高各级高铝矾土熟料质量。重点开发、发展烧结板状刚玉、矾土基尖晶石、低成本结构陶瓷原料(如Sialon、Alon、Aln等)等优质原料,Si3N4-Sic砖、Sialon-Sic砖、sialon结合刚玉砖及建材、陶瓷行业所需的各种优质制品。
山东、江苏等地根据本地资源情况和市场、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不同形式的新型高技术的滑动水口、连铸用制品等功能型耐火材料。
中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配合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建设,适当发展为钢铁服务的大宗耐火材料。
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地资源、运输和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耐火材料工业。
第三章 产业技术政策及准入条件
第十一条 为确保耐火材料工业产业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对耐火材料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准入条件规定如下,现有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努力 达标:
(一)经济规模:
优质粘土高铝砖车间年产量3万吨及以上; 镁炭砖车间年产量1万吨及以上; 碱性砖车间年产量1万吨及以上; 滑动水口砖车间年产量1000吨及以上;
长水口砖(连铸三大件)车间年产量1000吨及以上; 不定形耐火材料车间年产量2万吨及以上。
(二)企业年销售额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三)生产的产品品种必须符合技术政策的规定。
(四)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保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控制在地方环保部门核定的指标内。
第十二条 境外企业投资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必须符合我国耐火材料产业政策,结合国内耐火材料企业的调整、改造和搬迁实施,带入技术、管理、市场、资金,实现双赢。
第一节 原材料政策
第十三条 进一步提高耐火原料质量的稳定性,发展优质合成原料。推广使用和开发红柱石、硅线石、兰晶石,锆英砂,以及均化高铝矾土熟料,烧结板状刚玉,低成本结构陶瓷原料,尖晶石,大结晶、高钙硅比、高体积密度、高纯烧结镁砂,镁钙砂等优质高效合成原料。2010年建设5~10家万吨级优质合成原料专业生产厂,2020年建设15~20家万吨级优质原料专业生产厂。
第十四条 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有偿使用。我国有优质菱镁矿、铝矾土矿等耐火矿产资源,但同样急需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加强矿山管理,限制开采总量,矿山企业必须做好矿山规划,按合理的开采计划组织开采生产。珍惜保护矿产资源,对乱采滥挖行为要给予必要的处罚和进行整顿。
第十五条 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建设若干供矿基地和选矿厂,以提高矿石品级,合理充分利用资源。
第十六条 限制能耗高、污染大的电熔原料、烧结原料如电熔镁砂、碳化硅、一般镁砂、一般高铝矾土熟料等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
第二节 提高制品质量,发展新品种,加速耐火材料品种结构优化
第十七条 所有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技术指标,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新产品也要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或与用户商定验收标准。结合企业创优质名牌产品,组织制订推广行业绿色产品标准。为适应冶金。建材等高温工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加速培育耐火材料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产品、技术开发和科研机构,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备技术和产品。支持企业研究、开发采用用于大型水泥回转窑、钢水炉外精炼、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的尖晶石、白云石等无铬碱性砖及各种碱性不定形耐火材料,超微孔炭砖,低碳、无碳等洁净钢用耐火材料,新型高技术滑动水口,近终型连铸、薄板坯连铸等技术用制品,Si3N4-SiC砖、Sialon-SiC砖、Sialon结合刚玉砖及建材、陶瓷行业所需的各种优质制品。
第十八条 发展节能型经济,大力开发、推广使用各种优质节能高效不定形耐火材料,开发各种优质高效隔热保温耐火材料,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到2010年,不定形耐火材料占耐火材料总量的40%,2020年达到60%以上。
第十九条 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开发用后耐火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到2010年用后耐火材料利用率达到60%以上,2020年达到80%以上。
第三节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第二十条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各种高效破粉碎设备、细磨、超细磨设备、自动配料车、高效混合设备、液压成型设备、高温节能隧道窑、节能型梭式窑等。
第二十一条 加强耐火材料生产过程的节能系统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第二十二条 进口技术和装备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国产设备和技术,减少进口。对今后量大面广的装备,如大型压砖机等要组织实施本地化生产。
第二十三条 推广计算机在生产和管理系统的应用。
第二十四条 鼓励开发、推广使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烘烤机具。
第二十五条 2006年淘汰干燥炕、手工成型、土焙烧窑、土煅烧窑、烧固体燃料的反射炉、无环保设施的焦炭竖窑。
第二十六条 各生产企业均应建有可指导生产的理化检测设备及相应检验技术人员的化验室。大、中型企业应建有一定研发能力的试验研究室,开发研究新产品和产品应用技术。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二十七条 耐火材料厂的主要污染物是粉尘、烟尘、噪声等,不加强治理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有生产企业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严格执行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规定,对超过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和总量的,不准生产运行。反射炉、坚窑、回转窑必须设置烟气净化装置,烟气净化后排放要达到国家标准。沥青浸渍装置必须配备沥青烟气净化装置,烟气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
第二十八条 禁止新建烧煤倒焰窑。2007年以前,完成改造现有烧煤倒焰窑为烧气体燃料。
第二十九条 现有多数中小耐火材料厂的生产操作环境的粉尘、噪声危害相当严重,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爱健康是现代企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方面。各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设置有效的防尘、减震、防噪声设备。所有生产企业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的规定。对超过容许范围的,不准生产运行。
第三十条 要加强减少到最终停止生产使用镁铬砖、镁铬质不定形等含铬耐火材料。
第四章 企业组织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十一条 支持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减少企业数量,实现耐火材料工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
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为龙头,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入,以产品为龙头,产权作纽带、跨所有制、跨地区的强强联合。到2010年形成两个销售额达30亿元人民币(耐火材料)、若干个20亿元人民币(耐火材料)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第三十二条 支持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度,国家在主辅分离、人员分流、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第三十三条 耐火材料企业以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开拓资源的综合利用,向建材、化工、镁合金、镁化工等行业发展。逐步提高非耐火材料收入比例。
第三十四条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由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修订,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并监督执行。
第四篇: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2006年5月23日
在高温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促动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产品品种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耐火材料单位消耗逐年下降。当前我国耐火材料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耐火材料产业在整体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差距较大,存在诸多问题:耐火材料总量过大,普通产品比重大,优质、节能、长寿、环保型产品少,某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进口;耐火原材料的出口量虽逐年增加,但耐火原料的出口量仍占相当数量;耐火材料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在继续,国内耐火材料企业已近两千家,大量的中小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稳定性差、劳动条件和环保措施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面对国内高温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加入WTO对我国耐火材料工业所形成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质量、数量上满足高温工业发展的需要,瞄准世界耐火材料前沿科学技术,加速提高行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耐火材料生产工艺和品种系列。今后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制定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以指导耐火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章 政策目标
第一条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展耐火材料工业。重在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集约化经营、降低消耗,通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来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综合竞争能力,使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从生产、消耗、出口大国转变为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耐火材料强国。
第二条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以绿色耐火材料新产品为导向,到2010年,实现普通产品大幅度下降,2020年我国耐火材料更长寿、更节能、无污染、功能化的新型绿色耐材产品有大幅度提高,产品满足冶金、建材、有色、化工等高温工业及其他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耐火材料单耗约为每吨钢消耗25公斤左右,到2010年,要力争达到20公斤以下,到2020年降至15公斤以下。
第三条 通过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企业发展,鼓励实现强强联合,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
第四条 根据国内外高温工业的技术进步,各工业部门耐火材料使用单耗的降低、耐火材料生产总量的减少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引导一批优势耐火材料企业实事求是地走出传统耐火材料生产领域,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拓展行业的发展空间。
第五条 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到2010年,围绕各原料产地的特点,形成与资源、市场、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各自不同特色的高技术产业群。
第六条 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力争实现“零排放”。推广扩大使用不定形耐火材料和不烧制品。支持开发用后耐火材料的再利用技术,提高用后制品回收再利用率。
第七条 到2010年以前,所有耐火材料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要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符合地方环保部门核定的控制指标。
第八条 努力降低能耗,耐火材料的原料煅烧和制品烧成是主要耗能环节,通过炉窑燃料结构合理化,逐步淘汰固体燃料(焦炭、煤)炉窑和高耗能电熔炉,煅烧精料和烧成优质制品必须坚持采用低灰分液体燃料或高热值气体燃料。应用富氧燃烧和各种节能技术,推广煤气化燃料。
第二章 产业布局调整
第九条 耐火材料产业布局调整要综合考虑矿产资源、市场分布、能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等条件。
新建耐火材料企业必须符合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耐火材料产业原则上不再增建新的企业。应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组织结构调整,在原料、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着重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第十条 现有耐火材料企业基本上靠近矿产资源地。今后应结合产品市场和矿产资源情况,以矿定产,以产品结构调整和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最终形成地区有分工,大型企业产品有特色、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分工协作的格局,淘汰落后企业。
辽南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镁质资源,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碱性耐火材料基地。加强矿山管理,根据不同原料矿山资源状况,开发推广大结晶、高钙硅比、高体积密度、高纯烧结镁砂,白云石砂,尖晶石合成砂等高技术镁质原料和制品及各种镁质不定形耐火材料。
山西、河南、贵州等地有丰富的高铝矾土原料资源,该区域内现有企业应合理利用资源,搞好综合利用,提高各级高铝矾土熟料质量。重点开发、发展烧结板状刚玉、矾土基尖晶石、低成本结构陶瓷原料(如Sialon、Alon、Aln等)等优质原料,Si3N4-Sic砖、Sialon-Sic砖、sialon结合刚玉砖及建材、陶瓷行业所需的各种优质制品。
山东、江苏、湖北等地根据本地资源情况和市场、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不同形式的新型高技术的滑动水口、其它连铸用制品等功能型耐火材料。
中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配合地区经济建设,适当发展为钢铁等高温工业服务的大宗耐火材料。
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地资源、运输和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耐火材料工业。
第三章 产业技术政策及准入条件
第十一条 为确保耐火材料工业产业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对耐火材料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准入条件规定如下,现有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努力达标:
(一)经济规模:
优质硅砖、粘土砖、高铝砖生产线年产量3万吨及以上; 镁炭砖生产线年产量1万吨及以上;
碱性砖生产线年产量1万吨及以上;
滑动水口砖生产线年产量1000吨及以上;
长水口砖(连铸三大件)生产线年产量1000吨及以上;
不定形耐火材料生产线年产量2万吨及以上。
(二)企业年销售额人民币3000万元以上。
(三)生产的产品品种必须符合技术政策的规定。
(四)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保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控制在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核定的指标内。
(五)必须达到规定的节能指标。
第十二条 境外企业投资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必须符合我国耐火材料产业政策,结合国内耐火材料企业的调整、改造和搬迁实施,带入技术、管理、市场、资金,实现双赢。
第一节 原材料政策
要积极开发利用不同品位的矿石资源,加工制造用于不同用途耐材的多品种、牌号的系列耐火原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第十三条 进一步提高耐火原料质量的稳定性,发展优质合成原料。
推广使用和开发红柱石、硅线石、兰晶石,锆英砂,以及均化高铝矾土熟料,烧结板状刚玉,低成本结构陶瓷原料,尖晶石,大结晶、高钙硅比、高体积密度、高纯烧结镁砂、镁钙砂及用于发展优质节能、隔热耐材的优质高效合成原料。
2010年建设5~10家万吨级优质合成原料专业生产厂,2020年建设15~20家万吨级优质原料专业生产厂。
第十四条 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有偿使用。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小,菱镁矿、铝土矿、鳞片石墨矿等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优势矿产资源,但同样急需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建议地方政府要严格按照“矿产资源法”和“行政许可法”监督管理耐火矿产资源的开发、生产,加强矿山管理,限制开采总量,矿山企业必须做好矿山规划,按合理的开采计划组织开采生产。珍惜保护矿产资源,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乱采滥挖行为要按规定给予必要的处罚和进行整顿。
第十五条 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建设若干供矿基地和选矿厂,以提高矿石品级,合理充分利用资源。
第十六条 限制能耗高、污染大的电熔原料、烧结原料如电熔镁砂、碳化硅、一般镁砂、一般高铝矾土熟料等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
第二节 提高制品质量,发展新品种,加速耐火材料品种结构优化
第十七条 所有企业生产的耐材产品必须有标准。国家实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三级标准体系。鼓励支持企业自行制订代表本企业特色和水平、有高度竞争性的,供订货用的商业性企业标准。结合企业创优质名牌产品,组织制订推广行业绿色产品标准。
为适应冶金、建材等高温工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加速培育耐火材料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产品、技术开发和科研机构,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备技术和产品。支持企业研究、开发采用用于大型水泥回转窑、钢水炉外精炼、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的尖晶石、白云石等无铬碱性砖及各种碱性不定形耐火材料,超微孔炭砖,低碳、无碳等洁净钢用耐火材料,新型高技术滑动水口,近终型连铸、薄板坯连铸等技术用制品,Si3N4-SiC砖、Sialon-SiC砖、Sialon结合刚玉砖及建材、陶瓷行业所需的各种优质制品。
支持、引导企业开展耐材应用技术和优化窑炉结构技术的研究,增强为下游企业提供综合供应和服务的能力。
第十八条 发展节能型经济,大力开发、推广使用各种优质节能高效不定形耐火材料,开发各种优质高效隔热保温耐火材料,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到2010年,不定形耐火材料占耐火材料总量的40%,2020年达到60%以上。
第十九条 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开发用后耐火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到2010年用后耐火材料利用率达到60%以上,2020年达到80%以上。鼓励利用其它高温工业的废渣及矿渣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第三节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第二十条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各种高效破粉碎设备、细磨、超细磨设备、自动配料车、高效混合设备、摩擦液压成型设备(含优质模具)、高温节能隧道窑、节能型梭式窑和先进的检测控制装备等。
第二十一条 加强耐火材料生产过程的节能系统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第二十二条 进口技术和装备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国产设备和技术,减少进口。对今后量大面广的装备,如大型压砖机等要组织实施国产化生产。
第二十三条 提高关键工艺环节的自动控制水平,推广计算机在生产和管理系统的应用。
第二十四条 鼓励开发、推广使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烘烤机具。
第二十五条 2006年淘汰干燥炕、手工成型、土焙烧窑、土煅烧窑、烧固体燃料的反射炉、无环保设施的焦炭竖窑。
第二十六条 各生产企业均必须建有可指导生产的理化检测设备及相应检验技术人员的化验室。大、中型企业应建有一定研发能力的试验研究室,用来开发研究新产品和产品应用技术。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二十七条 耐火材料厂的主要污染物是粉尘、烟尘、噪声等,不加强治理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有生产企业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严格执行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规定,对超过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和总量的,不准生产运行。
反射炉、竖窑、回转窑必须设置烟气净化装置,烟气净化后排放要达到国家标准。
沥青浸渍装置必须配备沥青烟气净化装置,烟气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
第二十八条 禁止新建烧煤倒焰窑。2007年以前,完成改造现有烧煤倒焰窑为烧气体燃料。
第二十九条 现有多数中小耐火材料厂的生产操作环境的粉尘、噪声危害相当严重,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爱健康是现代企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方面。各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设置有效的防尘、减震、防噪声设备。所有生产企业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的规定。对超过容许范围的,不准生产运行。第三十条 要通过实行生产许可,制定使用条件等强制性规定,建立残砖堆放申报和付费制度等措施以加强减少到最终停止生产使用镁铬砖、镁铬质不定形等含铬耐火材料。
第四章 企业组织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十一条 支持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强联合、兼并收购、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减少企业数量,实现耐火材料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
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为龙头,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入,以产品为龙头,产权作纽带、跨所有制、跨地区的强强联合。到2010年形成两个销售额达人民币30亿元(耐火材料)、若干个人民币20亿元(耐火材料)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第三十二条 支持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度,国家在主辅分离、人员分流、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第三十三条 耐火材料企业以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开拓资源的综合利用,向建材、化工、镁合金、高新技术材料等行业延伸,向冶金辅料延伸,逐步提高非耐火材料收入比例。鼓励有综合实力的企业发展耐材总包等先进的营销模式。
第三十四条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由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修订,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并监督执行。
第五篇:贵州省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
贵州省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
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是培育和壮大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按照“基础构建、集群聚集、创新突破”的思路,科学规划大数据产业布局,建基地、引人才、聚企业、抓应用、保安全、促创新,建设信息资源聚集地,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新高地,推动大数据产业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到2017 年,形成1—2 个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引进和培育30 户大数据龙头企业,聚集500户创新型大数据相关企业,通过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3000 亿元,引进大数据领军人才100 名,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5000 名,建成全国领先的大数据资源中心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示范基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大数据基地建设
(一)加快实施《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 年)》,重点推进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等园区开展大数据基地建设,加快建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贵安数据中心项目,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我省建设数据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建设大数据应用服务园区。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云计算、大数据龙头企业,汇聚一批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加工、应用等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创新型研发平台,突破一批大数据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消费、文化创意、先进制造等领域新兴业态。
(二)大数据项目用地优先列入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对数据中心项目实行土地“点供”政策。
(三)在基地建设投资10 亿元以上的数据中心项目,涉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按规定计提各种专项资金后的土地出让收益市、县留存部分,用于支持项目建设。
二、大力引进和培育大数据企业
(四)通过引进行业领先企业与培育本地企业相结合的模式,着力拓展大数据产业链。推进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开展数据存储服务,形成数据资源洼地。支持有较强集成能力的信息提供商建设大数据服务平台,提供大数据分析公共支撑、重点领域应用等集成共享服务。支持软硬件企业和服务企业垂直整合,与信息内容服务相结合,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延伸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供应体系。
(五)投资1000 万元及以上的大数据企业,从企业投产运营之日起3 年内,企业所交纳的省级以下税收地方财政留存增量部分,由企业所在地市、县政府全额补助给企业,用于支持企业发展;投产运营3 年以上、5年以内的,以减半方式给予支持。
符合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大数据企业,经认定后可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