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读《惠州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试行)
解读《惠州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来源:东江时报
马铃薯四季豆不能进学校食堂
我市出台《办法》规范学校食堂经营
马铃薯是老百姓家庭餐桌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蔬菜,然而这种蔬菜却不能在市各学校的食堂餐桌上出现了。近日,市教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粮食局等多部门已联合印发 《惠州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下简称 “《办法》”),针对学校食堂经营、食品原料采购、安全和后勤服务进行监管,其中就提到禁止向师生供应马铃薯等食物。《办法》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经营管理
食堂承包期一次不超5年
《办法》要求学校完善食堂经营管理机制。实施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食堂必须学校自主经营,已签定承包合同的,在合同到期后必须收回学校自营。非营养改善计划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应坚持自主管理。
在食堂经营方面,《办法》中提出应建立经营食堂退出机制。食堂承包期原则上一次不超过5年,如有特殊情况超过5年,应报主管部门备案。对经营期间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并由有关部门责令或按承包合同约定限期退出学校食堂承包经营:
1.经营期间发生师生食物中毒,或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且造成严重后果的;
2.因食品价格、质量、卫生和服务态度而引发学生罢餐、静坐、游行、上访、网络投诉、打砸等群体性事件,影响恶劣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掺杂作假,销售劣质、有害和无证食品等违规行为的。
●安全监管
禁止向学生供应冷荤凉菜
在安全监管方面,《办法》指出,对于食品成分和来源不明的成品、半成品和熟食尽量不采购,对加工环节易出问题或含有天然毒素的食物(如四季豆、青皮红肉鱼、马
铃薯等)要禁止使用。禁止向学生供应冷荤凉菜、非本校食堂加工的散装馅料、肉串及散装熟肉制品。完善学校(食堂和商店)食品安全责任险。
记者昨日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从过往曾发生学生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来看,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于学生食用四季豆、马铃薯等一些本身带有毒素的食品,而出现腹泻、呕吐等情况。“过往,我们也跟学校强调过,尽量少购马铃薯等食物,但是没有明令禁止。”市教育局和市食药监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地表示,为了让这一类型的事故不要再发生,这类食品已禁止向学生提供。
《办法》还提到,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食堂的操作间、储藏室等重点部位,无人分发的米饭、汤水要安排值班员看管,加强水源安全管理,餐厅、操作间等重点部位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个人自带食品严禁留置食堂。
不得发行乳饮料对于食品验收,《办法》也进行了严格把关。要求食堂向供货方100%索取相关证件。其次是牛奶发行遵循市场决定作用和家长自愿原则,认真查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行纯牛奶为主(占发行量比重60%),调制乳(调味乳)和发酵乳为辅,不得发行乳饮料。食用调和油包装上要标明转基因或非转基因,并附有各油品比例含量表(调和油的棕榈油含量不得超过30%)。
●后勤服务
每学期应安排一次开放日活动
针对学校食堂后勤服务,《办法》要求各学校开设特色餐厅,满足学生合理需求。每学期安排一次开放日组织家长、媒体和学生参观和体验等活动,落实校领导值班和同餐交流制,有条件的可开展阳光厨房活动。食堂要设有食谱、成本公示栏、意见箱和回音壁。抽查师生满意率达80%以上方可参加评优评先活动,师生一块就餐,食品要同料同质同价,不搞区别。
此外,各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各类特殊的服务如病号饭,照顾少数民族学生、特殊体质学生不同饮食习惯的饭食,为贫困生提供部分免费充值等。
家长有话说
《办法》很好希望能坚持
《办法》发出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学生家长。家长洪萱认为《办法》切实从学
生的利益考虑,规定的各方面都很详细,对学校的食品安全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也有些家长觉得《办法》虽然详尽,但可行性很低,实施难度较大。家长张伯民担心,大多学校只能在初期严格遵守,时间久了,就会松懈下来,敷衍了事。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一如既往做好监管工作,并定期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布相关信息。
相关新闻
“师生满意度低于60%食堂承包方出局”被取消
在今年2月印发的《惠州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曾提到,教育局调查统计师生对学校食堂的满意度低于60%,或师生集体性要求中止经营合同的,将按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取消其经营资格,责令食堂限期退出。在此次正式印发的《办法》中,已将这一规定取消。
市教育局一名黄姓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制定这一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食堂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但经过与市法制局等多方面沟通,食堂中途因满意率不达60%而退出,会涉及到《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合同签订等问题,并且未能找到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执行“满意率不达60%,食堂就必须退出”这一做法。因此,市教育局取消了此项规定并作出相应调整,改为“抽查师生满意率达80%以上方可参加评优评先活动”。该工作人员表示,变成抽查、满意率达80%可参加评优的形式,对于市教育局而言,更具有可操作性。记者曾酉璇 实习生谢婉月通讯员许魁
第二篇:甘肃省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甘肃省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学校食品提供者经营行为,保障师生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甘肃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问责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学校,包括甘肃省行政区域内所有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中学、小学、幼儿园和托幼机构。
第三条 学校食品是指在学校内生产、加工、销售供师生食用的各种食品。
第四条 学校食品提供者包括学校食堂、校园内食品生产经营者以及向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供应单位。
第五条 校园内食品生产经营者指除学校食堂外在校园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第二章
学校食品安全责任
第六条 学校食品安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总责,包括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以及完善、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改善基础条件,为学校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第七条 学校承担校园内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学校法定代表人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监管人,学校有责任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的要求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确保食品安全并符合一定的营养要求。第八条 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并监督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
第九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责任,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开展日常监督执法,查处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条 公安、工商、质监、城管等相关部门依照各自法定职责承担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职责。第十一条 各地要建立学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导致学校发生食品安全责任事故、造成社会影响的,追究学校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的单位及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第三章
学校食品提供者基本要求
第十二条 学校食品提供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依法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为师生提供食品。
第十三条 学校食品提供者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依法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 学校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并经辖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学校食品经营活动。凡患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十五条 学校食品提供者应当应用食品安全电子追溯平台,建立并严格落实食品及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实现食品可追溯。
第十六条 学校食品提供者经营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禁止采购、销售《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食品。
第十七条 学校食品提供者必须严格食品添加剂管理,不得超剂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餐饮单位所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按规定在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并严格执行“五专”(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管理。第十八条 学校食品提供者贮藏食品必须按储存要求和条件进行放置。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变质、超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主动下架并做好相关记录,并由学校和属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
第十九条 学校食品提供者经营即食熟食,应当划定独立销售区域,采取防尘防蝇等措施,设置相应的温度调节、洗涤、消毒和存放设施设备,设置隔离设施和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
第二十条 学校食品提供者购进外单位加工制作的即食熟食并进行销售的,所购进食品的加工制作方必须为具备合法有效主体资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第二十一条 学校食品提供者应建立餐厨废弃物管理制度。餐厨废弃物应由相关收运单位或个人收运,并与其签订合同,索取其经营资质或身份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并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台账。
第四章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第二十二条 学校食堂原则上应由学校自主经营,统一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各类学校食堂应以校长为法定代表人、乡镇中心学校所辖的村小(含教学点)食堂应以中心学校校长为 法定代表人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同一建筑物内原则上申办一个《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学校食堂食品处理区应设置在室内,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应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
第二十五条 学校食堂餐饮加工过程应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本办法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学校食堂应设置专用且构造符合规范的餐用具洗消保洁间,上下水通畅,餐用具应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和保洁。餐用具消毒应采用物理消毒,禁止化学消毒。第二十七条 学校食堂要严格执行明厨亮灶要求,在粗加工、切配、烹饪、餐饮具洗消等区域安装视频监控,将监控信号接入学生就餐场所、校门口、校长室、教育行政部门等地方,实施操作环节全程监控,接受监督。
第二十八条
学校食堂提供的每餐次食品成品必须留样,并严格执行留样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条 学校统一为学生订购学生餐的,应选择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且量化分级管理等级B级(含B级)以上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并对供餐单位的食品安全条件、供餐能力、运输车辆、检验室以及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职责履行情况等进行实地查验,且学校应提供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分餐和就餐场所。第三十条 严禁高等院校以外的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冷荤凉菜,严禁学校食堂违规购进、贮存和使用监管部门明令禁止的相关食品、食品原料、添加剂等,严禁各类学校食堂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制作食品。
第三十一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学校制定统一规范的学校食堂采购管理制度,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应通过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和定点采购的方式确定供货商。
第五章
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第三十二条
连片特困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原则上应实行食堂供餐,并具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第三十三条 采取校外供餐模式的学校,供餐单位必须是食品安全信用等级B级以上的企业,且具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相适应的仓储运输等供餐条件,不得选择未纳入营养改善计划的供餐企业(单位)、托餐家庭(个人)。
第三十四条 家庭(个人)托餐仅适用于偏远地区规模较小、不具备供餐条件的学校或教学点。
第三十五条 学校每学期要组织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对校外供餐者进行两次测评,测评结果上报县级营养改善计划主管部门。第三十六条 纳入营养改善计划的供餐企业(单位)、托餐家庭(个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学校要及时上报营养改善计划主管部门,经核实后停止其供餐资格。
(一)供餐企业(单位)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被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吊销或注销相关许可证的;
(二)供餐企业(单位)、托餐家庭(个人)签约人无故更换的;
(三)出现违反供餐合同行为的;
(四)供餐期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
(五)供餐期间有克扣、减量、服务态度恶劣、打骂(体罚)就餐学生等行为,情节较严重的;
(六)在协议供餐期间停止供餐的;
(七)在学区或学校组织的测评中连续两次不合格的。
第六章
校园内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第三十七条 校园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师生食品安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第三十八条 校园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具有一定规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管理水平较高,食品安全状况较好,且证照齐全。
第三十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校园内食品经营者履行以下管理义务:
(一)积极协调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及其他经营证件,不得为无照无证食品经营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
(二)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食品安全责任,定期对校园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
(三)要求供餐企业定期不定期的组织有关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档;
(四)配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工销售合格的食品;
(五)禁止小作坊、小摊贩和无照无证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校园内兜售食品;
(六)配合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对校园内食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并建立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配合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执行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第四十条 学校发现校园食品经营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要建立校园内食品经营者退出机制,对加工操作不规范的行为,及时督促整 8 改,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拒不整改的食品经营企业,依规收回其经营场所。
第四十一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依法监督管理校园内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严格许可准入,落实巡查责任,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经营者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要求。
第七章 应急处置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指挥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四十三条 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事发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及时启动应急反应,会同卫生计生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妥善处置。
第四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有权向学校了解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情况,要求学校食堂及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封存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
(二)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三)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监督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第四十五条 学校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当发生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一)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二)协助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人员救治;
(三)保留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四)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五)落实各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计生部门要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发布前的沟通和论证,及时、客观、准确发布权威信息,避免恶意炒作,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安全和政府形象。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强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规范校园内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第四十八条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定期组织教育、食药监、公安、工商、城管等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食品行为,努力净化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环境。
第四十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校食品安全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明确管理责任,严格工作纪律,落实管理措施,有效促进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第五十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内外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现场实施现场监督检查;
(二)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
(三)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违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设备;
(五)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六)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五十一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做好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加大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小商店、小超市、小作坊等生产经营重点品种的抽检频次,特别是学生消费量较大的冷热饮品、膨化食品、麻辣食品、雪糕等食品。
第五十二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记录学校食堂及其他经营者许可颁发及变更情况、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
第五十三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对学校食品提供者全面实施食品安全信用等级评定,推行食品安全状况“外置化”管理,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十四条 对学校食堂连续两个量化分级等级评定为C级或管理不到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学校,取消评优资格。
第五十五条 学校应督促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商超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切实履行服务职能。
第五十六条
学校应加强校内食品经营者房屋租赁管理,严禁向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出租房屋用于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违规出租房屋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十七条 学校应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提高广大师生的辨识能 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打造诚信经营、健康消费的校园食品安全环境。
第五十八条 健全和落实举报投诉制度,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定期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和学生委员会成员、新闻媒体等作为社会监督员,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监督学校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协调通报和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督查机制,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不间断地督查指导,采取横向比较、纵向排名的方法进行定期通报,强化整改落实,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条
学校饮用水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有效期5年,有效期满自行失效。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惠州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惠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68号)
《惠州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业经2009年9月16日十届10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李汝求
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惠州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城乡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90号)、《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6号)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建档案是指在城乡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模型、声像、电子文件、缩微片等不同载体形式的文件资料。城建档案是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及信息资源,是依法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建档案的收集、报送、整理、保管、利用和管理
第四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各建设单位和个人,应从城乡发展的整体利活动。
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管理好本单位和个人形成的建设工程资料,并按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有关城建档案资料。
第二章 城建档案的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城建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市城建档案管理部门,业务上接受市档案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县、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城建档案管理部门,业务上接受同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建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城建档案事业列入城乡建设发
第七条 市、县(区)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展规划,保证城建档案机构、人员和经费的落实,使之与城乡建设事业协调发展。
(一)组织实施有关城建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编制并组织实施城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三)组织实施城建档案工作的业务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八条 市、县(区)城建档案馆(室)和乡镇建设管理机构(以下统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是具体负责城建档案管理的机构,受市、县(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建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一)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接收和保管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形成的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城建档案资料。
(二)参加纳入城建档案接收范围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参加市、县(区)和乡镇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工程、公用设施工程、地下管线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三)对接收管理的城建档案资料,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科研等工作提供服务。
(四)广泛征集、收集各门类城建档案资料,利用各种载体保存等手段,加强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有关城建档案资料的积累和收集,不断丰富馆藏。
(五)市、县(区)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对县(区)、乡镇城建档案工作进行技术业务指导、检查和监督。
(六)定期组织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资料员和施工员进行城建档案方面知识的培训。
第九条 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制度,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漏城建档案中涉及的国家秘密,并应具备相应的档案管理和城建方面专业知识。
第三章 城建档案的接收范围
第十条 凡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城乡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档案材料,有关单位和个
第十一条 城建档案包括各类城乡建设工程档案、业务管理与业务技术档案、城乡基础资人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料以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档案局确定的其他城建档案资料。
(一)各类城乡建设工程档案:
1.城乡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各类工业建筑与住宅、办公、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商业、金融、保险等建设工程档案;
2.城乡基础设施工程,包括道路、桥梁、广场、停车场、照明、涵洞、排水、泵闸、污水处理等建设工程档案;
3.城乡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包括给水、供气、供电、公交场站、轻轨、电信、邮政等建设工程档案;
4.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建设工程档案;
5.城乡园林建设、风景名胜工程,包括公园、游乐园、城市绿地、古树名木、风景名胜区、城市雕塑工程档案;
6.城乡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档案,包括城乡公厕、垃圾站、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填埋池等建设工程档案;
7.城乡环保、防洪、水利、抗震、人防工程档案;
8.军事工程档案资料中,除军事禁区和军事管理区以外的穿越城乡的地下管线走向和有关隐蔽工程的位置图。
(二)城乡规划、管理、建设各专业管理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包括城乡规划、管理、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园林、环卫、公用设施、房地产管理、人防等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
(三)城乡基础资料,包括城乡历史沿革、地名、水文、自然、经济状况;有关城乡规划、建设及其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计划、统计、技术规程规范方面的文件、科学研究成果;城乡建设发展史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第四章 城建档案的移交时间和要求
第十二条 应当由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的档案,其形成单位按下列时限移交:
(一)建设工程档案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移交。
(二)规划建设管理系统的各业务行政管理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应根据不同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的特点,遵循方便组织,有利于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并方便利用的原则,正确地确定移交时间。
第十三条 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的城建档案,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城建档案资料应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字迹工整,有利于长久保存,案卷质量应当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07)规定的要求。
(二)城建档案资料应当是原件。
(三)竣工图图样清晰,与建筑物实体相符,并加盖竣工图章。
第十四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单位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同时给建设单位发放《建设工程档案编制及移交告知书》,明确编制、报送城建档案内容、范围、时间、程序和责任。
建设单位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应当明确收集、编制、移交建设工程档案的责任、要求等内容。
第十五条 在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通过之日起3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一套符合规定要求的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出具《建设工程城建档案接收证明书》,载明建设工程项目名称、移交单位、案卷总数、档案存管机构等内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时,应将《建设工程城建档案接收证明书》作为必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文件材料之一。没有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出具《建设工程城建档案接收证明书》的建设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第十六条 凡建设工程档案不齐全、不准确的,移交单位应当根据与实物相符,能准确记
载工程建设主要过程和现状的原则,进行补测、补绘后报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第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房产管理部门在审核颁发房屋权属证书时,应当核验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将《建设工程城建档案接收证明书》列入房产产权产籍档案。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工程产权登记时,应将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加盖“与原件相符”核对章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作为申办材料之一。
第十八条 城乡地下管线普查和测绘所形成的地下管线资料,应当在普查和测绘工作结束后3个月内移交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城乡地下管线进行变更、改造的,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应当据实修改、补充和完善原地下管线档案,绘制现状图,并在变更或改造结束后30日内及时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对弃用、停用的地下管线,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报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备案,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做好地下管线信息更新工作。各地下管线专业单位或管理单位应当每年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本单位地下管线专业图。
第五章 城建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第十九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接收或者收集的城建档案资料应当及时登记、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做好城建档案的保管、鉴定、统计、编研、保护和利用工作,对破损或者变质的城建档案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保密制度,第二十一条 城建档案馆(室)建筑应当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国家严防城建档案散失和泄密。不得擅自销毁城建档案。
标准,保管城建档案应有适宜安全保存的专门库房,库房达到防盗、防火、防震、防雷、防水、防潮、防高温、防霉、防虫、防光和防污染的“十一防”要求。库房面积应当符合城建档案工作业务规范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用品和装具,逐步配备温湿度
第二十三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馆房建设、设备购置等所需经费应当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第二十四条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需要,编制必要的检第二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凭居民身份证、工作证或者单位介绍信等有效证明,自动控制、监控、计算机、声像等设备,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计划,日常经费由同级财政统筹安排。索资料和参考资料,向社会提供服务。
经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城建档案。其收费办法依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市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城建档案收集、保护、管理、提供利用和研究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无故延期或者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归档、报送的。
(二)单位和个人损毁、丢失、涂改或者伪造城建档案的。
(三)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城建档案损失的。
第二十八条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移交建设工程档案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补报;逾期6个月不补报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发布部门:惠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7日 实施日期:2010年04月01日(地方法规)
第四篇:甘肃省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
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甘食安办〔2011〕20号
关于印发《甘肃省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市、州人民政府办公厅(室),省食安委会成员单位::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基础上,制定了《甘肃省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现将《甘肃省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甘肃省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甘肃省食品安全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制度是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运用监管手段,根据生产经营单位不良行为记录,将其列入“黑名单”,通过新闻媒体或者网络向社会予以公布,并实施重点监督检查的管理制度。
第四条“黑名单”管理制度遵循依法监管、客观公正、及时准确、惩戒过失的原则。
第五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不良行为之一的,列入“黑名单”:
(一)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
(二)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用回收食品为原料生产食品的;
(三)滥用食品添加剂或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的;
(四)故意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的;
(五)一年内发生两次以上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的;
(六)拒不接受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督管理、抗拒执法的;
(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其他规定情形的;
第六条省级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抓好落实。
第七条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由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照监管职责具体实施,“黑名单”期限原则上为一年。实行“黑名单”管理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信息采集。通过事故调查、食品安全检查、群众举报等途径,对符合本制度第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由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收集,并记录违法单位名称、案由、违法违规行为等信息。
(二)信息告知。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符合列入“黑名单”情形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三)信息公布。经确定列入“黑名单”的,由省级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过新闻媒体或者各监管部门网站对外公布。原则上每年公布两次。
(四)信息删除。列入食品安全“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在“黑名单”期限届满时,由其监管部门组织检查,在“黑名单”期间未发生本制度
第五条所规定情形的,由省级监管部门将其从“黑名单”上删除,删除情况在原媒体或者网站上予以公布。
第八条对被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并实施以下监管措施:
(一)生产经营单位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期间,必须每个季度向所在县(市、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一次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情况。
(二)对被列为“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由县(市、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列入重点监管对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督查检查,并随时追踪整改情况,直至整改达到要求。
(三)省级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黑名单”企业向金融机构、进出口管理、旅游管理等部门进行通报,将企业信用与金融机构信贷、食品进出口、重大活动或旅游食品保障等政策挂钩。
(四)对列入食品安全生产“黑名单”的生产经营企业,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三年内不得参加各种评先选优。
第九条列入食品安全“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再次被列入“黑名单”或者在“黑名单”期间整改不力的,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予以从重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对不具备安全生产经营条件的,依法予以关闭。
第十条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人员信息库建设,对恶意生产销售不安全食品的企业责任人坚决逐出食品市场,列入“黑名单”,终身禁止从事食品行业。对聘用在库人员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各级监管部门不得发给其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已经取得许可证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第十一条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鼓励对违法违规生产销售食品的行为进行举报。建立专项资金,对经过查实的食品安全案件举报人予以重奖。各级监管部门要设立投诉举报中心,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把群众监督食品安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违法行为无处躲藏的氛围。
第十二条强化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和问责。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指导和督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网络,消除死角盲点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解读《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SFDA解读《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时间:2005年07月18日20:18 作者:张国民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将于2005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出台会对保健食品行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为什么要制定本办法?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有哪些内容作了修改和增补?哪些问题需要重点说明?记者为此于近日采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有关负责人。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办发[2003]31号)明确,原由卫生部承担的保健食品审批职能划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据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9月与卫生部进行了保健食品的职能移交,并于2003年10月10日开始开展保健食品的受理审批工作。截至2004年5月31日,该局共受理新产品的注册申请1160个和变更申请302个。经审查,共批准了703个新产品注册申请和230个变更申请。
同时,在全面总结保健食品审批工作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该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卫生部过去制定的有关保健食品审批的法规文件进行了认真研究,起草了《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制定《办法》的必要性
我国对保健食品实行审批制度,依据的是1995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二条。依据该条款,卫生部先后制定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保健食品标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些法规文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促进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保健食品产业迅猛发展,保健食品的注册申报量急剧增长,给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已有的有关保健食品审批的法规文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亟需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定《办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批主体改变了。200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通知》明确规定,原由卫生部承担的保健食品审批职能划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03年10月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正式履行保健食品审批职能。但是,已有的有关保健食品审批的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审批主体均为卫生行政部门。因此,目前实际履行审批职能的主体与法规文件规定的审批主体不一致。
二是法律背景发生了变化。2003年8月27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由于已有的有关保健食品审批的法规文件都是在《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前制定的,因此,《行政许可法》中确立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设立的一些基本规定,在已有的有关保健食品审批的法规文件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并且,有些规定还与《行政许可法》中的规定相悖。
三是已有的有关保健食品审批的法规文件零散、不完整。目前我国并没有一部完整的有关保健食品审批的法规文件,已有的有关保健食品审批的规定是散在多个文件之中的,由于颁布的时间不同,有的文件内容前后矛盾,使执行者无所适从;有的规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有的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审批制度只是作为内部文件掌握而没有公开颁布,由此给行政相对人带来很大的不便。
■起草《办法》的基本原则
——依法制定的原则。《食品卫生法》只设立了保健食品审批的事项,但对如何实施审批未作出具体规定。因此,本《办法》主要依据《行政许可法》设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就保健食品注册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的程序、时限、权限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具体规定。《办法》依据《食品卫生法》第三十六条和《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三)项,确立了对保健食品检验机构的确定制度。《办法》中的许多条款充分体现了《行政许可法》中确立的公开、公平、公正、高效、便民和救济的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一是允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研制、申报保健食品,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组织和调动各种社会主体进行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二是允许开发新功能。鼓励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满足人们对保健食品功能的需求。三是允许使用新原料。鼓励新资源的研制和开发,推动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保健食品的低水平重复。四是允许保健食品技术转让产品注册。
——保持政策法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办法》尽量保留了已有的行之有效的一些规定和做法,主要针对突出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保健食品如何实施注册管理?既不采取美国式的备案制,也不照搬日本严格的审查制。根据我国国情和我国保健食品自身的特点,实事求是地制定我国的保健食品审批制度和技术要求,在保证人民群众食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引导保健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办法》主要修改和增补的内容
与已有的法规文件相比,本《办法》主要修改和增补了以下内容:
一、提高了保健食品注册申请的技术要求,加强了对申报资料真实性的核查
1.《办法》规定申请人在申请保健食品注册时,必须提供产品研发报告;申请新功能的,必须同时提供功能研发报告。
2.在审查过程中,增加了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试验情况和样品试制情况进行现场核查的程序,以确保实验数据和样品的真实性。
3.增加了对样品进行样品检验和复核检验的内容,以确保申报样品的质量标准与申请注册产品的质量标准一致。
二、为申报新功能、使用新原料留下了空间
已有的法规文件规定受理和审批的功能必须是卫生部公布的27种功能,不在公布范围内的功能不得申报。本《办法》允许申报不在公布范围内的功能,但是申请人必须先自行进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检验机构提供功能研发报告(包括功能学评价方法等),确定的检验机构对其功能学评价方法和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后方可申报。
已有的法规文件规定保健食品原料只能是卫生部公布的名单内的物品,公布名单外的只允许使用1个,总数不得超过14个。本《办法》规定不在公布范围内的原料也可以使用,但必须提供相应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报告及相关的食用安全资料。
三、简化了审批程序,明确并缩短了审批时限
保健食品审批职能移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后,根据已有法规文件的要求,所有变更内容都必须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这既影响机关工作效率,又增加管理成本,同时还加重了企业负担,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本《办法》对变更事项进行了分类,对不需要技术审评而且可以通过事后监督的方式来解决的变更事项采取备案制。
已有的法规文件对保健食品注册申请没有明确审批时限。一个新产品的注册申请在不需提交补充资料的情况下,从受理到审批至少需要8个月的时间。本《办法》不仅对保健食品受理、审批、检验的时限作了明确规定,同时还将新产品的注册时限缩短为5个月。
四、规定了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有效期,增加了再注册的内容,对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实行动态管理
五、根据《行政许可法》,专设了一节“一般规定”,体现公正、公平、公开、高效、便民和救济的原则
六、根据《行政许可法》,专设了一章“法律责任”,明确了申请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确定的检验机构的法律责任
■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一、关于保健食品的定义及其与普通食品、药品的区别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等特殊剂型;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可以标示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的标签不得标示保健功能。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是,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保健功能,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而药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并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应,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二、关于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内涵及其与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区别
国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是产品的批准证明文件,类似于新药证书。申请人可以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它的取得只需提供技术资料和样品等,而不需具备生产条件。证书取得后,如需生产,必须向当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其生产条件进行核查后,对符合要求的,核发卫生许可证。
国产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包括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类似于新药证书。
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与《进口药品注册证》一样,系允许产品进口并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
三、关于技术审评与行政审查时限的问题
保健食品的审批程序是,先由专家进行技术审评并提出审评意见,然后由保健食品审评中心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初步审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后进行行政审查,并作出审批决定。
由于保健食品的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查都含有组织专家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进一步论证的内容,因此,保健食品的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查的时限是很难截然分开的。
《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五条规定,需要通过检验和专家审评来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审查时限内。尽管《办法》将保健食品的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查时限合并计算,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仍将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审查时限,认真履行保健食品审批职能。
四、关于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的问题
目前,保健食品技术转让申请与日俱增。《办法》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关于技术转让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允许技术转让没有法律依据。理由是《食品卫生法》中没有规定技术转让的内容,而《行政许可法》第九条规定:“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当允许技术转让。理由:一是技术转让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应当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现实需要,而不应通过行政手段加以限制,只能进行规范和引导。二是允许技术转让可以使技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三是卫生部长期以来明确规定允许保健食品技术转让。经过研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采纳了第二种意见。为了不与《行政许可法》冲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技术转让这一章设定的是对证书进行审批,而不是对技术转让进行审批。即企业先通过合同自行进行技术转让,然后再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新的批准证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这一特定的产品注册申请,设定特定的申报审批程序。
五、关于保健食品命名的问题
目前,我国市场上保健食品的产品名称五花八门,非常混乱。有的带有明显虚假、夸大的词语,如“脑白金”、“脑黄金”、“生命泉”、“宝钙金刚”、“大救星真元剂”等;有的带有庸俗以及具有封建色彩的词汇,如“天子养生”、“神驹仙芝”、“神功酒”、“金龙护宝”等;有的甚至与已经批准上市的药品重名。为了加强在注册过程中对保健食品名称的审核,本《办法》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规定了保健食品的命名原则和名称要求。
六、关于组织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的问题
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不需要经过审批,但是必须在完成动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和动物功能试验后方可进行,其试验的对象以产品的适宜人群为主体,绝大部分为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多数情况下不需在医疗机构进行,即便是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的,也不要求进行临床住院观察。而药品的临床研究必须经过审批,在获得临床研究批准证书之后方可进行,承担临床试验的单位为确定的医疗机构,临床观察的对象必须是住院治疗的患者。
在《办法》征求意见过程中,对如何组织人体试食试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对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的人体试食试验,应当由医疗机构独立完成,而不应当由检验机构来组织,对不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的人体试食试验可由检验机构组织进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人体试食试验应当全部由确定的检验机构组织进行。经过研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采纳了第二种意见。因为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的方式与药物临床研究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大多数不需在医疗机构进行。而且,一直以来,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由确定的检验机构来组织完成的,如何实施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确定的检验机构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医疗机构由于承担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的任务不多、经验不足,目前还不能完全独立承担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
七、关于检验机构的确定问题
《食品卫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可以确定具备条件的单位作为食品卫生检验单位,进行食品卫生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依据该条款,卫生部于1996年开展了保健食品检验机构的确定工作。但是,由于职能转移等诸多原因,此项工作尚未全部完成。本《办法》规定,保健食品检验机构在保健食品研发和注册过程中,具体承担保健食品试验和注册检验工作。检验机构出具的试验和检验报告,是保健食品技术审评的重要依据。因此,检验机构的资质对确保试验和检验的质量至关重要,应当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三)项和第二十八条规定继续开展对保健食品检验机构的确定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需与有关部门协调的问题
一、保健食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修订和颁布问题
根据《标准化法》和国办发[2001]5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目前,保健食品的质量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而保健食品审批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审核。但是,在实际中,企业有时会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的质量标准报送到质检部门进行修改,造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的质量标准和实际生产的质量标准不一致。因此,就保健食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修订和颁布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必要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行协调,以保证质量标准的一致性,确保企业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的质量标准生产产品。
二、保健食品审批与生产、市场监督衔接的问题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只负责保健食品的审批,而卫生部等部门负责保健食品的生产和市场监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如需生产,还必须到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因此,就保健食品审批与监督衔接的问题,例如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标签说明书的管理以及生产和市场监督中因违法违规行为撤销批准证书的程序等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必要与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确保人们的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