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与思路(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4:4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与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与思路》。

第一篇: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与思路

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现状与思路

宁强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农艺技师—杨小平张文成一、概况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汉中西部,南与四川广元、旺苍毗邻。西接甘肃,自北而东依次与略阳、勉县、南郑等八县相毗邻,地界三省。108国道贯穿县境71.5公里,省道27公里;西汉高速公路纵贯本县南部地区,境内设出入口三处,向北四小时可达西安,向南四小时可抵成都,向东1小时可到汉中。有十余条地方公路沟通了县际和省际,在建的西成高铁贯本县南部地区,在城南设有高客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极为方便。

我县大部分海拔在1000─1800米,最低海拔520米,最高海拔2103.7米,属于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北部气温高,降雨少,而南部属中高山区,气温较低,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1200毫米,山地资源十分丰富。高山蔬菜以本县巴山镇和二郎坝镇为主,巴山镇地处宁强县城以南34公里,位于北纬32°40′─46′,东经106°08′─19′,年平均气温12.5℃(±3℃),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10.3℃,全年无霜期230─240天,平均降雨量1156.4毫米,平均海拔1403.5米,最高海拔1827米,最低海拔980米。地域面积103.26K㎡,耕地面积10125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9%,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十分优良。村村通水泥路,距京昆高速入口12公里,交通便利。

二、发展现状

发展高山蔬菜对于进一步调整山区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帮助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1年在巴山镇、二郎坝镇开始种植高山蔬菜,依托两镇高山气候和生态资源的优势,其中巴山镇以关口坝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四个村组,种植 “寒将军”甘蓝1233亩,“种都5号” 辣椒300亩;二郎坝镇在杨家山村种植红皮萝卜100亩。两镇当年总产量达到6795吨。2012年种植面积扩大,巴山镇种植“寒将军”甘蓝1883亩,“辣秀”线辣椒153亩;二郎坝镇种植红皮萝卜200亩。蔬菜总产达到8553万公斤,总产值达到955.85万元。高山蔬菜优势凸现,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所产蔬菜经省市农产品安全检测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

三、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差:以前主要种植旱粮作物,缺乏蓄水、排灌设施,菜地多为山坡地,蔬菜生产周期短,水肥的需求量较大,而在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灌定根水,才能保证成活。在小苗移栽期由于缺少水源,大部分农户没有浇定根水,导致缺苗严重。在生长前期该浇水时没有水,限制了菜苗的正常生长,菜苗恢复慢,生长迟缓,死苗严重,严重影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造成减产和品质低下,影响产量和成熟期不一。靠天等水的现象极其普遍,致采收期延长。

2、缺少技术支撑,种植技术掌握不全:目前技术服务主要通过县、镇开展定期的技术培训和不定期的田间示范指导,但在生产中仍然缺乏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如育苗时间、栽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加之种植户多为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3、道路狭窄,运输困难:虽然村村通了水泥路,但是路面窄、坡度大,弯道多,不利于菜商的大型车辆通行,只能用小吨位的小型车辆运输,加大了运输成本,制约了外销的通道。

四、发展与思路

发挥生态、季节优势,拓展市场发展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产品品质,推进产业化建设,促进高山蔬菜健康持续发展。由于高山蔬菜的产出时间刚好是平川蔬菜的收获末期,属于蔬菜产出淡季,因此利用我县的高山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既丰富了城镇“菜篮子”,同时为发展山区经济、致富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增加了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1、合理规划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以巴山镇为中心,逐步将种植范围发展到毛坝河、禅家岩、二郎坝四个镇。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高山蔬菜的种植面积,到2015年保持在5000亩范围内。逐步掌握基地发展经验,总结市场规律,争取在2016年建成万亩高山蔬菜基地的设想。“十三五”加快发展步伐,以每年3000亩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底全县发展到20000亩。实现亩产值平均达到6000元(早春萝卜亩产4000公斤,每公斤1.0元,计4000元。甘蓝亩产5000公斤,每公斤0.6元,计3000元),总产值9000万元的目标。每亩的产值将比种一季洋芋和玉米(洋芋亩产2000公斤,每公斤1.4元,计2800元,种一季玉米亩产500公斤,每公斤2.0元,计1000元)相比,每亩将增加收益2200元。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山区的灌溉条件直接影响着高山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针对高山蔬菜遇旱易灾的突出问题,修建适宜山区的灌溉设施,改善高山蔬菜的灌溉条件,提高抗灾保菜能力,解决靠天等水的情况。建议:①、建储水池,利用山地固有的坡度地理位置,修建微型蓄水池,形成的“微蓄微灌”系统,该系统适宜在地势不平、田块狭小、灌溉困难的山区旱地农田上使用。微型蓄水池可把山区白白流失的细小水源蓄积起来,依靠自然地形高差形成水压,用塑料输水管把水输送到田间。②、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使高山蔬菜生产向无公害、标准化方向发展,广泛应用新型灭虫设备,每15亩安装一台太阳能杀虫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③有效解决公路急转弯及坡度大的地方,大型货车无法进村的问题,加宽通往基地公路或加设临时会让车的地方。④适当新建蔬菜保鲜库,解决因为积压、滞销、大雪封山时蔬菜的保鲜存放问题,延长蔬菜的保质期。

3、加强新优品种的推广应用,丰富蔬菜品种:①、加大新优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通过试验示范,选择出适宜高山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为品种的更新换代、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逐步引进新优品种,如娃娃菜、西兰花、花菜等进行试验示范,丰富蔬菜新品种。

4、合理安排种植茬口,提高经济效益:根据目前的种植模式来看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低,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自然优势。通过两年的种植及探讨,通过试验和示范,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总结了一些经

验,应该从单一品种的种植模式改为多品种多元化模式,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改一年种植一茬为两茬。如:① 早春萝卜——秋甘蓝,用进口白皮萝卜品种,甘蓝品种用日本寒将军或者国产品种;②早春萝卜——豆角(或豇豆)或早春萝卜——辣椒(线辣或牛角椒),使基地不空闲,一年四季都有产出,即可降低市场风险,又可综合增加经济收入。

5、加强技术培训,设立技术服务体系

镇农技干部要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包点、包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活动,并经常到重点菜区进行现场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努力提高菜农的科学技术水平。健全蔬菜技术研究和推广体系,充实蔬菜产业科技人员,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蔬菜技术服务网络。

6、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

山区空气新鲜、水质洁净,发展无公害蔬菜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高山蔬菜产区应围绕当地主导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建立高山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化、操作规范化、产品品牌化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作为生产样板和宣传窗口,引导、带动广大菜农开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面和应用水平。

五、拓展销售市场延长产业链条

1、积极培育营销队伍,培养营销人才:高山蔬菜的销售是影响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高山蔬菜产区要在广招外地客户的同时,积极培

育以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高山蔬菜运销队伍,提高蔬菜的运销能力,解决销售瓶颈,把市场做大、做强,进一步巩固现有的市场,努力开拓外省市场。

2、努力打造高山蔬菜品牌,积极申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逐步向绿色食品方向发展。

3、开发蔬菜采后保鲜技术,提高蔬菜产品质量:高山蔬菜上市正值夏秋高温季节,在常温下进行运输、销售,蔬菜保鲜期短、损伤大,易污染,影响高山蔬菜产品质量及销售, 使用采后保鲜技术,可以大大减少高山蔬菜在运输和销售环节中的损耗,有利于销售和延长货架期。创立优质品牌,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引进或自建蔬菜深加工项目,利用自产的蔬菜进行深加工,如:萝卜干、盐渍、干豇豆、干豆角、萝卜丝下饭菜、豇豆下饭菜、脱水蔬菜等,提高蔬菜的附加价值。

第二篇:安徽宁国高山蔬菜发展情况汇报

安徽宁国高山蔬菜发展情况汇报

安徽省宁国市菜篮子办公室

一、宁国市基本情况

宁国市地处皖东南,天目山北麓,东邻苏杭,西靠黄山,连接皖浙两省七县市,距沪、宁、杭三大城市仅160—300公里,天目山脉、黄山余脉分别自东和自西延伸入境,交错形成南高、北低、峰峦叠嶂地势形态,森林覆盖率达74%。全市辖13个乡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8万,市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平方公里,山场面积1830平方公里,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被列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市,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市,全省十大特色蔬菜基地县,拥有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等美誉。综合经济实力多年位居安徽省县(市)首位。

二、宁国高山蔬菜发展历程及现状

2008年全市森林特色蔬菜总面积达22万亩,其中食用笋面积15万亩、高山蔬菜3000余亩、山野菜6万余亩。大田蔬菜播种面积达5.8万亩,蔬菜总产量8.9万吨。

宁国高山蔬菜起步于1993年,由当时健宁公司与山区农民签订种植订单而发展起来,种植品种主要有青花菜、荷兰豆、芦笋等,市场主要是出口到日本、韩国等。规模有1000余亩,位于我市的高海拔乡镇—杨山乡、云梯、方塘等乡镇。海拔都在600—1000米。在各级支持下,地方政府因势利导,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高山蔬菜

面积逐步扩大,涉及万家、仙霞、云梯、方塘、青龙、中溪、霞西、胡乐等乡镇,在高山蔬菜公司、凤形农林公司、锦天公司等龙头企业及大户的带动下,最高峰发展到5000余亩,产值达1500余万元。品种包括番茄、茄子、四季豆、瓠子、萝卜、花菜、西瓜、辣椒、豇豆、板栗南瓜、香菇等。平均亩效益达3000元,市场除满足本地伏淡供应外,主要外销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除在山区高海拔地种植外,我们也选择山区较冷凉的、海拔在200-400米左右,通过选择抗性较强、耐热的品种(如安吉青皮瓠瓜、杭茄、红花四季豆)种植蔬菜,补充伏淡、伏缺市场,极大的增加了山区老百姓的收入。

三、宁国高山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不大。

由于受地域的局限性,高山蔬菜基地面积不大,一般在几亩几十亩之间,最大的连片面积只有一百多亩,加上交通不便,管理难度大,缺乏政策扶持,农户种植积极性受到影响,面积发展不大。

(二)生产品种单一。

有的是林间套种,有的运输条件限制,还有的农民种植习惯及订单原因,菜农可选择的适宜品种不多。主要有瓠子、番茄、茄子、香菇等。

(三)基础设施落后

适宜发展高山蔬菜的地方,一般离主干道较远,往往车辆不能到达,增加了运输成本;另外,山地种植,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弱,排灌不便,收入难以保证。

(四)科技支撑不强。

我地由于规模不大,产业的关注度不高,相比邻县浙江安吉、临安等地,科技意识、科技投入及研发等方面亟待提高。

(五)产业化滞后。

由于经历个订单失败的教训,老百姓的风险意识、品牌意识不强,高山蔬菜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有些是菜农合作销往苏浙沪市场,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近几年来,高山蔬菜由于生产环境优良,产品质量好而受到市场青睐,不仅可以解决本地夏季市场伏淡、伏缺,提供花色品种,而且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从而推进了我地山区新农村建设。我市位于皖东南,全市海拔千米以上山峰20座,800-1000米山峰有60座,均座落在境内东南和西部。最高点龙王山海拔1587米,最低海拔港口镇40米,一般区域海拔200-500米。适宜发展高山蔬菜的山地有近2万亩,发展潜力还很大。下一步,我市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搞好合理布局,加大资金投入。

市委、市政府已将高山蔬菜发展纳入我市五大优势产业之一,并出台“583”产业发展规划。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已将高山蔬菜作为重点基地予以合理规划、优先发展,出台产业化扶持政策,纳入争创有机农业示范区行列。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高山蔬菜开发。

(二)坚持效益优先,积极引导

在发展高山蔬菜时,政府要积极引导,相关业务部门要及时指导,相关企业和农业大户要带头,一要因地制宜,二要遵重农民的意愿,种什么,怎么种,让农民按效益优先的原则自己选择。

(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发展高山蔬菜时,首先要有环保意识,对国家明令禁止开垦的坡地荒山或生态林不要开垦种植。对种植方式,品种搭配,轮作换茬等要合理选择。忌大面积连作,忌施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免造成病虫害严重发生和环境污染,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埋下隐患。

(四)强化高山蔬菜产业科技支撑体系

蔬菜属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必须加强蔬菜科技队伍建设,蔬菜主产乡(镇)必须要有专门的蔬菜技术服务队伍,专业村要培养一大批蔬菜科技示范户,依靠大户带动生产发展,依靠科技增产增收。农技部门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基地,种植的主要品种,严格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并积极申报绿色、有机认证。

(五)建立完善的流通体系

一是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保护蔬菜经营企业、个体营销、外地客商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靠营销业带动蔬菜产业的发展。二是建立蔬菜信息服务网络。主产乡(镇)、蔬菜产销企业、个体户都应建立和完善蔬菜信息网络,依靠信息,拓市场、促销售、增效益。三是加强绿色通道的建设。

(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重点扶持从事蔬菜种植营销的企业,从资金、设备予以扶持,鼓励企业在蔬菜深加工上进行研究探索,协调好各方矛盾,力争蔬菜龙头企业有一个突破性发展,以促进我市高山蔬菜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七)加强宣传,树立品牌

政府、主管部门要担负起这一职责。一是对内宣传,宣传我们的优势、我们的特色、以及这一产业对社会的贡献等,以加强社会各界,政府各部门对这一产业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帮扶这一惠农产业。二是加强对外宣传,宣传我们的品牌,宣传我们的服务,以扩大我们的影响,吸引外地客商。在宣传过程中,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打造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发展山区特色的“生态蔬菜”品牌。

二00九年八月七日

第三篇:宁强旅游产业发展

宁强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2013-03-29 10:56:28 来源:宁强县政府办

宁强县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景区建设,强化宣传推介,加强服务管理,多举措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该县围绕建设“旅游名县”,按照“挖掘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思路,着力发展以羌族文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观光为主的特色旅游项目,做精 做优青木川古镇游、汉水源生态游、羌博园文化游三大品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加快实施游客中心、星级酒店、停车场所、观景步道等基础 工程,重点建好青木川4A景区、汉水源3A景区和羌博园文化产业园区。加大项目策划、包装、促销力度,深度开发名优特产、羌服刺绣、特色工艺等旅游纪念 品,主动到周边大都市宣传推介,强化区域旅游合作,积极融入陕川旅游大通道。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优化旅游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加 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规范从业行为,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季度,该县共接待游客27.23万人次,同比增长26.01%,旅游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7.16%。

第四篇:印江自治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印江自治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近年来,我县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蔬菜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了长足的发展,蔬菜生产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其产品加工量、外销量都有了显著提高。根据省、地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就印江自治县蔬菜产业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研与探讨,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状况

印江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位于北纬27°35′23″——28°20′53″,东经108°17′53″——108°48′15″。辖区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303省道过境我县,与周边县份均已实现通油公路,是铜仁到德江、沿河、思南等县份的交通枢纽。县内已实现村村通公路,随着杭瑞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杭瑞高速过境印江),今后我县的交通将更为方便、快捷,境内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积温达5980—6144‴,平均气温15.9—16.8‴,无霜期265—295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全年日照时期为1288小时,生产区域海拔高度在380—1020米左右,海拔差异较大,呈垂直分布,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森林覆盖率在49.5%以上,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无公害商品蔬菜,以及绿色 蔬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境内土壤类型多为黄壤,肥力中上等,无工业污染,为生产无公害以及绿色商品蔬菜奠定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二)社会经济状况

1、农业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印江自治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县,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又主要以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生产为主导产业。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117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增速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其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区快4.1、1.6、0.7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5318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485万元,比2008年增长6.8%,其中:农业产值7967万元,增长2.8%;林业产值1871万元,增长24.7%;畜牧业产值59851万元,增长11.0%;渔业产值261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475万元,增长9.2%。实现农业人均收入3772.48元,人均占有粮371.44公斤。

2、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据印江自治县2009年统计年报,全县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习惯面积)18600公顷,其中11867公顷以水果树为主,年未有效灌溉面积11164公顷,当年新增灌溉面积776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5.24万千瓦。农作物播种面积52540公顷(含复科数下 同),比上年增加2130公顷。其中:粮食播面35280公顷,油料播面8613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46200吨。

3、人口及劳动力

全县辖17个乡镇,347个行政村,3103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43.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36万人,全县乡村有劳动力252801人,主要从事以农业、工业、建筑业及服务业等为主。外出务工计11万人,占劳动力人数的43.5%。

二、蔬菜产业现状

(一)全县蔬菜生产基本情况

至2009年止,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3万亩,其中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绿色山野菜生产基地0.3万亩。蔬菜总产量6.5万吨,总产值1.128亿元,其中:销售商品蔬菜3.947万吨,销售额7120.1万元,调出蔬菜0.724万吨。

全县种植蔬菜人数4.231万个,种植蔬菜人均产量达1536公斤。我县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6个、协会14个,200亩以上蔬菜种植大户有10个,50亩以上蔬菜种植大户有17个,其中从事冬春早熟蔬菜生产的大户有12个,夏秋蔬菜生产大户有15。目前全县共建立商品蔬菜示范基地10个,面积1万亩,其中分别以海拔在380—500米生产区域为代表的早熟蔬菜示范基地4个,面积3000亩,种植品种以茄果类、瓜类、豆类为主,主要分布在峨岭镇、朗溪镇。以800—1020米生产区域为代表 的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基地6个,面积7000亩,种植品种以番茄、辣椒、白菜、豇豆为主,主要分布在缠溪镇、沙子坡镇、朗溪镇、木黄镇、新寨乡、新业乡。

(二)蔬菜生产加工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6家企业从事蔬菜产品加工销售,年加工需原料:鲜辣椒600吨、干椒80吨、芋荷420吨、豇豆100吨、山野菜180吨、红薯1000吨,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印江土家油辣子”,印江泡辣、糟辣椒、酸芋荷、酸豇豆、薇菜、红薯粉等系列产品,产品种类达30余个,其中有3家企业印江农家食品厂、印江土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印江梵净山西园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8个产品均已取得国家QS认证,产品畅销省内,同时也远销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蔬菜产品年销售量达1300吨,年销售额1000万元,创税收200万元。

(三)去冬今春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从去年9月份起,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整合资金600万元在我县板溪镇建设商品蔬菜示范基地,面积1500亩,在县扶贫办、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和当地镇政府的通力合作下,至今年3月份止,共建好生产育苗单体钢架大棚42个,面积1.344万平方米,钢架连体大棚6个,面积1.42万平米,排灌沟渠长8公里,防洪提长13公里,生产便道长15.4公里,机耕道长3.7公里,灌溉水池12口,补助生产物资折资金30万元。在农业局技术干部的蹲点指导与技术培训下,目前商品蔬菜示范基地各类蔬菜长势喜人,从5月5日起陆续有蔬菜上市,基地现种植番茄200亩、辣椒400亩、黄瓜150亩、豇豆200亩、苦瓜45亩、菜玉米300亩、西葫芦135亩、西瓜70亩。预测整个蔬菜基地今年将产商品蔬菜3000多吨(按平均每亩两季蔬菜计)产值将达400万元。板溪镇商品蔬菜示范基地分属1家企业和5个种植大户,为保证蔬菜产品的销售顺畅,在农业,工商等部门的帮助引导下,板溪镇政府成立蔬菜办,抽调精兵强将帮助基地生产大户跑市场,搭建蔬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同时引进外地蔬菜经纪人来基地实地调查,目前已初步鉴定1000吨蔬菜产品购销合同。

三、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资源优势

印江自治县境内由于地处武陵山主峰梵净山西麓,形成了地形独特,海拔高度差异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县城年积温6144‴,平均气温16.8‴,海拔在800米以上地区7月份年平均气温则在30‴左右。无霜期平均达295天左右,年降雨量1057—1100毫米,平均雨日158天,雨季明显,全年日照时数为1288小时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土壤多为黄壤土、沙壤土、粘壤土等类型,土壤肥力中上等,有机质含量1.5—2.5%,水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有积雨面积20平方公里,河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0余条,多发于梵净山,县城周边均无工业厂矿,无“三废”污染,优越的自然条件及优势,适宜不同种类蔬菜的生长。

(二)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近几年来,无公害生产的“菜蓝子”工程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引领和发展蔬菜生产给予了大量的政策资金扶持,从种子、种苗到栽培设施的建造,配套设施的建设,政府及相关业务部门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强力支持。

(三)建蔬菜生产示范点,以科技促发展

以示范促推广,近年来我县缠溪镇湄坨村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点、峨岭镇坪兴村、甲山村、中坝乡夫子坝村、小河村冬春早熟蔬菜生产示范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每亩最高单产6000余公斤,最高产值达1.1万元,给当地农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对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积累了技术储备。

(四)蔬菜产业在农村经济增长中作用明显

蔬菜种植的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量好,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用明显,露地栽培蔬菜每亩净收入一般为1000—2500元左右,大棚蔬菜一般常为2200—4500元左右,价好的年份亩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提高了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五)交通便利,通讯网络覆盖率高

我县位于铜仁地区西部,是我区西五县重要的交通枢纽,铜遵303省道穿城而过,印德线、印松线、印沿线三条通县公路可直到各县城中心,随着铜仁机场的通航和渝怀铁路的建成通车,南来北往交通更加方便快捷;无线通讯网络覆盖率高达90%以上,构筑和搭建了信息化平台。

(六)蔬菜产业在市场中的潜在优势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无公害蔬菜生产,国内外蔬菜消费呈营养化、多样化、优质化、均衡化发展的趋势,蔬菜产品在市场的潜在优势十分广阔。我县距省城及相邻的地州市交通便捷,产品可远销省城及相邻城市,有利于发展无公害适销对路的鲜销蔬菜生产。另外,我县具有种植历史悠久的地方特色蔬菜品种优势,如甲山白萝卜、夫子坝胡萝卜,以梵净山丰富地山野菜资源开发其绿色产品,培育好市场,使其在广阔的蔬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七)劳动力资源充裕,劳动者素质逐渐提高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7.6万亩,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农村劳动力22.4万人,外出务工人员11万余人,青壮年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蔬菜生产的发展前景,种菜技术、产品质量和市场意识逐渐增强,劳动力素质逐渐提高,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广大菜农的迫切要求。

四、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蔬菜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及思路

重点打造梵净山旅游公路沿线生态农业观光带,实现以旅游促进农业发展,以农业带动旅游业兴旺。依托梵净山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发展绿色山野蔬菜,挖掘和培育多个山野菜品种,扩大到5000亩以上。

1、稳步发展冬春早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在原有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利用2—3年时间,完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产地认定5000亩,产品认证4个,稳步推进将冬春早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扩大到5000亩,基地建设达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实现无公害化,管理实现科学化。

2、抓好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 我县海拔在800以上的乡镇,夏秋季节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好,适宜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主要种植区域在东至缠溪镇、洋溪镇、北至天堂镇、杉树乡、沙子坡镇、南至新寨乡等乡镇,种植的蔬菜种类以茄果类、豆类、根茎菜类、白菜类等为主,产品在保证本县市场及企业加工所需原料供应的基础上,依托铜仁市等周边县份市场,加工型蔬菜方向发展。

3、重点发展地方特色蔬菜生产基地 印江梵净山薇菜、竹笋、红薯粉、甲山白萝卜和中坝乡夫子坝葫萝卜,是我县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蔬菜品种,力争在3年时间内将我县特色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1.5万亩以上,同时重点抓好印江绿色蔬菜生产及加工,将绿色山野种植规模扩大到5000以上,利用国家项目资金扶持企业迅速状大,扩大其加工能力,达到年加工量5000吨,从而提高我县地方特色蔬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我县财政税收,也同时提企业的知名度和增加其净利润。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蔬菜产业发展政策。县委、县政府成立印江自治县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局、扶贫办、农办等涉农单位为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业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进行管理、指导、督促和协调等工作。各乡镇同时成立相应机构开展工作。

为抓好和落实印江蔬菜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切实及时制定印江自治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多渠道融资方式发展蔬菜产业。

集中捆绑使用各类涉农资金投入蔬菜产业发展,采取向省、中央财政申请,地方财政匹配、部门整合、农户自筹多渠道融资,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夯实蔬菜产业发展基础

按照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每年安排水利、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沼气建设、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等项目向蔬菜产业倾斜,着力解决蔬菜产业发展中的水、路、沼气等配套建设问题,积极推行畜—沼—菜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促进我县蔬菜产业向无公害和绿色产品方向发展。

(四)依托科研部门,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新技术的推广。我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生产建设,紧紧以省、地等国家科研部门为技术依托,聘请省知名专家指导我县蔬菜产业的建设,与权威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建立科研基地,不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蔬菜新技术的推广力度,生产出名、优、特蔬菜产品。县、乡级业务部门要狠抓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更新和新技术的储备,选派技术干部到专业院校学习、培训,学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建立乡镇、村科技培训点,有重点地培养当地农村青年技术骨干,发挥他们在生产中的带头作用。

(五)扶持和引进蔬菜加工企业

我县现有以蔬菜为加工的企业6家,已生产的加工产品如印江酸芋荷系列、辣椒产品系列、野菜系列、腌菜系列、薯粉系列已远销省内外等大中城市,政府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促 进加工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同时,引进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能与菜农形成利益共享的外来蔬菜加工型企业,以此促进蔬菜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

(六)支持和鼓励建立多功效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化。

积极培育和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蔬菜产业实施乡镇一村建立一个蔬菜生产合作社,推行“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全县蔬菜生产由原来的分散型、低层次经营逐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七)培育蔬菜产销市场,打通绿色通道。

以县城市化建设为契机,新建1—2个以蔬菜产品为主的贸易批发市场,在县东郊、西郊区域新建农贸市场,打通东西大门的贸易通道;以网络市场信息为平台,充分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社产、供、销一体化的自主运作功能。在省内外蔬菜市场建立信息网络和产品销售窗口,实现蔬菜产品市场化。

(八)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和农产品质量监测。蔬菜产品无公害化是蔬菜产业发展的保障,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并积极作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认证工作;同时,发挥农产品质量监测机构 的职能,从蔬菜生产源头到产品严格按照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坚决杜绝农药残留量超标,让广大消费者真正吃到放心菜、保健菜,使印江无公害蔬菜产品在省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2010年5月9日印江自治县农业局

第五篇:电力企业的发展与思路

电力企业的发展与思路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电力行业加强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为了尽快建立起符合本企业特点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推动我公司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快与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的目标接轨,现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制定公司企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自身为主题,科学管理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科技进步为支撑,把加强企业管理贯穿始终,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科学管理体系,顺利实现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向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蜕变。

二、规划年限

本规划是从二0一二年到二0一五年,为三年短期规划。我们要以开拓创新的姿态,按照目标要求,在三年的时间内达到现代化管理标准,实现科学化管理,使企业迈上新的台阶。

三、组织保障

为了扎实推进我公司的现代化管理工作,有效的保证工作循序渐进的开展,为实现科学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和监督,我们应成立以企业法人代表为现代化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成立,为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指挥保障。我们将全面落实企业管理计划,结合各部门分管的业务,实行目标分解管理,坚持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的分工管理责任制,管理成员要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增强责任感,切实抓好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通过现代化管理,实现我局最佳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总体目标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科学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扩大信息服务范围,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管理系统;积极推进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促进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力争达到集团公司一流供电企业的目标。

五、具体目标任务

(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机制

1、转变观念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丢掉陈旧保守的传统思维模式,逐渐形成开拓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与发展的新思维。现阶段我们作为县级供电企业,思想上的保守落后是制约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企业生存的根本是市场,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电力行业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更加要以市场为中心,抛弃陈旧的面对政府的“等、靠、要”的旧观念,树立自负盈亏、行业竞争、优胜劣汰的观念;战略致胜、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观念;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并重,争取最佳经济效益的观念;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观念。

2、建立新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是经营观念、组织体制、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总和。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就是使企业改变对政府的依赖,下决心自主自立、走向市场、自负盈亏、优胜劣汰。以市场为中心,制定经营发展战略,形成掌握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决策程序科学、追求效益、避免风险的机制;形成市场反应敏捷、营销策略灵活、客户服务周到的机制;形成根据市场竞争需要适时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不断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机制;形成既能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又要规范各自行为、依法从严治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面向未来集约发展,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

(二)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

1、建立权责明确的领导体制

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要通过建立权力机构、决策和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协调和制衡的关系,并通过企业的章程加以确立。实行局长负责制,建立层次明晰的领导责任体系,一层对一层负责,每一管理层次责权对称,集中决策和民主管理相结合。领导体制要精干、高效并具有权威。要从体制上和制度上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防止决策失误。

2、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机构。

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是为了最有效地配置企业自身可以掌握的各类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既要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效能,以利于企业迅速发展,又要保证有效的激励和监督,避免效益流失,是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要合理设计管理层次,职能部门的设置,在横向,要机构简洁,职责明确;在纵向,为提高组织效率,管理层次应减到最少。各层次间的集权与分权程度,应服从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监督体系的设置要做到企业内没有一个不受监督的组织,没有一个不受约束的管理者。企业组织形式必要时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合理的组织机构,还要有科学的规章、严密的程序作保障。形成顺畅的运行机制,发挥企业的整体功能。

(三)把战略管理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

1、提高经营决策能力,搞好经营发展战略。

要树立战略致胜的观念,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市场形势、竞争对手、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基础条件的前提下制订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要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研究上,并对战略的制订、实施和调整实行全过程管理。企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模仿他人,保守经营,最多只能在有限的市场中争得一块份额,而一个创新的思路将可能把市场潜在的需求充分的挖掘出来,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天地。要制定市场营销、科技开发、机构调整、人才调整、人才开发等战略条件。实施品牌战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2、以严格的计划管理来保证经营发展战略的实现。

在企业内部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落实经营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要制定实施步骤和措施,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提高在市场竞争中驾驭企业的能力。

(四)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结合,促进经营

1、以技术创新寻求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的有效结合是实现企业集约经营的根本途径。把发展的着眼点放在科学管理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上,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通过研制和必要的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拓宽服务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加强技术进步的管理

要根据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发展趋势和本企业的优势,以投入/产出效益为原则,通过科学论证,选好技改项目,加强技改工程的管理,确保技改项目收到预期效果。要培植自主的技术开发能力。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在通过引进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要加强技术改造的市场研究,提

高成功率,提高技术改造的技术含量;要落实项目责任制,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严格控制投资预算,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快产出。在引进技术装备的同时要引进管理技术,在进行工程设计的同时要进行管理设计,同步推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3、壮大技术进步力量,改善技术进步环境。

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自身技术开发力量的基础之上,没有自己的专有技术和独立的品牌就难于立足市场。

为此,要珍惜人才,改善管理,聚集资金。建立健全科技开发体系,大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要加快培养科技人才,壮大科技开发队伍,充分发挥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广大科技人员投身于企业的发展。

(五)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管理系统

开发计算机应用管理:计算机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通讯、媒体等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我们不仅要完善我们的软硬件环境,还要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应用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对于计算机应用方面来讲,在未来的几年中主要是调度自动化、营销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库房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六)加强营销管理,积极开拓市场

1、把市场作为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树立用户至上的市场营销观念,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应服从和服务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2、改进和强化营销管理。

要建立灵敏的信息网络,加强市场研究与预测。深入调查市场容量,分析市场动态,了解竞争对手,选准目标市场,搞好市场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采取合法促销手段引导消费、扩大市场。要全心全意替用户着想,加强营销网络的管理,建立稳定的客户网络,搞好售后服务。加强营销队伍建设,选派业务骨干上营销第一线,培养高级专业营销人才,强化对营销队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

(七)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大力降低成本

1、认真贯彻«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按照«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规范。依法建帐、严格核算,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掌握经营脉膊,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充分利用“两则”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提供的空间,合理增提折旧,注意补充企业自有资金;发挥会计监督功能,维护国家、投资者、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预算控制,落实财务目标和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加强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加强资金管理,大力降低成本

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和调度,要树立资金使用成本的观念,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运营率和获利水平;增强投资风险意识,没有把握盈利的项目绝不投资;增强偿债意识,注意资产负债结构,使资产负债率保持合理水平,提高企业信用。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紧紧抓住降低成本这一关键环节,推动各项管理和技术进步。要以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确定目标成本,加强内部价格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并将目标成本分解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严格考核,大力降低物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下载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与思路(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与思路(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山有机蔬菜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高山有机蔬菜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山蔬菜适宜生长在夏秋季节凉爽的高山上,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等特点。......

    高山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及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版]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高山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及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大山顶村依托优......

    优势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我县是农湖业大县,生态环境优良,渔湖资源丰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利用我县特有的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

    创新农贸市场发展思路与方法

    创新农贸市场发展思路与方法 ————对于创新来说 ,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除了新型业态超市和连锁专卖店,农贸市场仍是市民日常购物......

    龙口市农机化发展现状与思路

    龙口市农机化发展现状与思路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效益不断增长,农民的人均收入也逐步提高。同时也给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快农机......

    高效农业及其与发展思路5篇

    《高效农业及其发展思路》,《中国农学通报》2010第7期第一作者简介:王建法,男,1965年出生,农艺师,建湖县建阳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获“江苏省农林系统先进工作者”、“市政......

    生活部发展思路与规划

    生活部部门职能和发展方向 生活部是一个以为同学服务为宗旨的部门,顾名思义,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学生会这个组织中尽管可能更多时候做的事一些幕后的工作,但仍然不......

    贫困村扶贫发展对策与思路

    一、贫困村扶贫发展对策(措施) 1、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子、吃透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