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超速行驶屡禁不止的原因、危害及治理对策
动车因其体重速快在交通肇事时属强势群体,作为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则在实现道路安全畅通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驾驶人违法驾驶则是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引发交通肇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强化对机动车驾驶人违法的治理,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关键一环。那么,怎样才能使超速违法行为得到有效的治理呢?笔者认为,必须首先找出形成超速违法的原因,其次查清超速违法对道路交通安全形成的危害,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方能奏效。
一、形成超速违法的原因
1.受利益驱使。由于受目前公路货运运输呈车多货少、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运费偏低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货车车主或驾驶人为多赚钱就多拉快跑,客运车为争客源抢点运行,一旦上路就恨不能让车插上翅膀。
2.受特权思想支配。一些官车和自认为自己在社会上有些地位的人及一些公安、司法部门的驾驶人,驾车上路目空一切,逢车必超,以显霸气。
3.心装紧事,急不如快。一些驾驶人自身或乘车人(特别是乘车人系驾驶人的领导或亲人时)为去办急事或在行车途中突接到急事、大事,如家中有人生病、住院等信息时,就开车急不如快、快不如飞。
4.争强好胜,开斗气车。一些驾驶人,特别是年青驾驶人在驾车行驶中当有车超过时,就感觉心里不服气、脸上无光彩,为争一口气而强超强会,在公路上展开汽车方程大赛。
5.心无主见,受人纵容。有些驾驶人受不住乘车人“试试你的车好坏,看它究竟跑多快”、“他超你、你就赶,说啥也得超过他”等语言的挑逗、纵容就高变档、大油门,来个能跑多快就多快。
二、超速违法的危害
1.速高惯性大,如遇突发情况刹车来不及。超速行驶,车的惯性大,如遇紧急情况时车随惯性闯、刹车距离长,易发事故。
2.高度疲劳,易发故障。机动车长期超速运行,发动机及传动结构部位处于长期疲劳状态,极易发生故障,一旦机动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车辆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出事。
3.影响驾驶人视力,超速行驶造成驾驶人视力下降。有实验表明当汽车时速达到72公里时,视力为1.2的驾驶人将会下降到0.7,驾驶人视力受到影响,突发情况难发现,增加了肇事机率。
4.容易侧翻碰撞,加重事故损失。另据实验证明,车速增加一倍,转弯时车辆的离心力增加两倍,冲击力增加一倍,机动车超速行驶不仅极易发生侧翻、追尾事故,且会加重事故损失程度。
三、治理超速违法的措施
一是提高对治理超速违法重要意义的认识。超速违法,扰乱了道路交通秩序,影响了公路的安全畅通,其肇事率之高,对人民群众及国家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亲民爱民之情把治理超速违法作为当前交管工作的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下大力气进行专项治理,且务求实效。
二是要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普及力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机动车超速违章的处罚标准为“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上述法律条文,我们不仅要在机动车驾驶人中进行宣传,而且还要在车主、各级领导、机动车驾驶人的亲属及广大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妇儒皆知。驾驶人自觉守法不超速,领导家属、车主提醒驾驶人遵法不超速,靠自觉、提醒与监督进而有效控制超速违法。
三是用超速违法而引发的肇事量,死伤人数、经济损失等血淋林的数字和重特大典型案例,来教育警示广大机动车驾驶人,让他们打消超速念头,摆正生命与效益,损失与效率的关系,自觉不超速,努力保安全。
四是要严格执法。对超速违法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罚一起,用足法律高限处罚,使广大驾驶人想超而怯步。
五是要增加对路面监控装备的投入,以监控装备的高科技化来提高监控水平。如各路口的电子警察,主干线的车速自动监控装置的配备使用,会大大提高监控到位、发现纠正及时、处之有据的执法水平,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超速违法、减少道路交通肇事、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的目的。
第二篇:浅谈超速行驶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浅谈超速行驶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十次事故九次快”,这是人们从无数次血的教训中得出的结论。2011年10月19日,公安部召开治理超速、超载、超员及疲劳驾驶电视电话会议,为期五个月的治理“三超一疲劳”全国专项行动从此拉开帷幕。
一、超速行驶的主要危害。
(一)影响驾驶人的视觉。人们的视觉是受大脑直接支配的动感器官,它不具备机械的稳定性。因此,车辆在行驶中,驾驶人的视野、动视力、周边视力都随着车速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测试,时速在40公里时,驾驶人可以观察到左右90度到100度范围内的物体;时速为100公里时,就只能观察到40度内的物体了。时速在40公里时,一般驾驶人可以看清前方200米以内的物体;时速为100公里时,就只能看清160米以内的物体了。因此,超速行驶使驾驶人的视野变窄、视力减弱,对前方、左右突然出现的险情,难以及时、准确、妥善地进行处理,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二)驾驶人不能正确感知车内外的变化。行车安全依靠的是人的感知,如果时间太短促,人就无法感知。如汽车以50公里的时速行驶,0.1秒前进1.39米,车窗外事物一掠而过,而人在视野内感觉一个目标要0.4秒,看清事物平均需要1秒钟。如果速度太快就无法获取足够的道路信息,当感知与现场情况接近时,靠经验还能安全驾驶,但在陌生
道路行驶时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三)驾驶人对速度的判断能力下降。超速行驶的车辆要经常超越正常中行驶的车辆,如果道路上车辆流量较多,超速的车辆势必经常处于加速超车的状态,长时间超车,必然造成驾驶人对速度的判断力下降。此外,驾驶人在高速行驶时,不但对所驾车辆速度不能正确判断,而且对行人、非机动车、其他机动车速度也会低估。在超越前车时就易低估对来向车的速度和距离,同时低估要超越前车的相持距离,发现情况往往措施过迟,易发生相撞或刮擦事故。
(四)造成驾驶人采取措施不当。驾驶人在超速行驶中,如果遇到突然意外的情况,心理就会产生极度紧张情绪,手足无措。慌乱之中,根本无暇冷静思考、准确判断,采取紧急措施往往是顾此失彼,交通事故在慌乱的瞬间就发生了。
(五)极易使驾驶人感到疲劳。超速行驶时,驾驶人要集中注意前方动态,不断超车、会车。每次超车、会车都要将注意力由车外转移到车内(操作制动、离合、转向、加速)和检视仪表,车内外情况应接不暇,驾驶人心理能量和重量能量消耗很多,易感到疲劳,时间一久还会瞌睡,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六)车辆制动非安全期延长。车辆的制动距离主要受行车的速度制约。测试证明:在同等条件下,时速分别在40公里和60公里时,同样在距离物体25米处采取紧急措施,制动安全期,时速40公里为21.6米,而时速60公里则为39.1米。也就是说,时速为40公里时,距离物体21.6米以外是安全区,而时速60公里时,距离物体39.1米以外才是安全区。
(七)影响车辆操作的稳定性。超速行驶会使车辆操作稳定性恶化,特别是在弯道外行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使车辆向回转中心外侧滑或倾斜。通过测算证明,在同等条件下,车速提高一倍,其离心力就会增大三倍。过大的离心力会使车辆变得极难驾驶甚至失控。因此,如果在路面附着系数较小的道路上行驶,就可能侧滑导致撞车或撞路边物体;如果在路面附着系数较大的道路上行驶,就可能造成翻车等交通事故。
(八)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超速行驶,破坏了车辆在特定环境工作中的指数,加大了车辆的工作强度和负荷,加剧了机件的磨损和损毁。特别对车轮更是不利,跳跃性、拖滑性磨损不说,还提高了摩擦温度,轮胎极易老化和变形,引发爆胎事故。同时,超速行驶会使车辆的制动难度系数增大,刹车毂和刹车片之间的摩擦系数也同时增大,这样会自然导致刹车系统的加热、打滑、甚至失灵,造成失控的车辆像脱缰的野马肆意横行。最后,必然是一场惨不忍睹的车毁人亡。
二、治理超速行驶违法行为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对驾驶人的职业道德教育。交警部门要结合“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督促驾校在科目一考试前切实把好初学驾驶人的职业道德教育关。经常组织民警到辖区运输单位进行座谈,教育他们不能忽视对驾驶人的职业道德教育,使驾驶人明白开快车、超速行驶是一种违法行为,促使驾驶人用法律和良好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礼让三先”、“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开斗气车、不开“英雄”车,使广大驾驶人认识到超速行驶所带来的危害性,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动员全社会遏制超速行驶违法行为。首先,交警部门要把住路面行车秩序整治关,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增设限速标志、减速设施、测速、监控等措施,加强路面查纠巡逻管控,坚决把超速行驶违法行为控制在萌芽之中。其次,交通、运输、安监等职能部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在政府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整体合力。第三,社会各界都要认真负责地管好自己的车,管好自己的人,开展经常性的遵章守法教育,使所有驾驶人知道超速行驶的危害,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紧守生命时速,做到不违法、不超速行驶。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守法意识。针对正在开展的全国治理“三超一疲劳”专项行动,交警部门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一要加强对客运企业的宣传。车
管部门要组织民警深入客运企业,组织企业负责人、客运线路负责人、客车驾驶人进行面对面的安全教育,通报近期因超速行驶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切实提高客运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乘车群众的防范意识,自觉抵制超速行驶违法行为,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二要加强主流媒体宣传。要积极协调当地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积极同广大市民进行交流沟通,共同探讨治理超速行驶的方法和对策,营造全民参与抵制超速行驶的良好氛围。三要加强“窗口”宣传。要利用车管、事故、交通违法处理室等“窗口”单位,采取摆放图版、悬挂条幅、播放宣传光碟、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超速行驶的危害,提醒广大驾驶人、办事群众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四要加强社会宣传。要根据“10.19”会议精神,及时收集超速行驶方面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制作成宣传资料或展板,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企业、社区、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超速行驶的危害,扩大宣传教育的范围和效果。
(四)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管理效果。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级公安交警部门都在积极改进装备、改善民警的执法条件、发挥科技手段在遏制超速行驶违法行为中的作用。交警部门应当投资兴建交通指挥自动化系统,实现执勤直观监控,使组织勤务工作更加严密,检查勤务快速高
效。同时,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可以随时掌握城市街道、公路及各卡口的行车秩序信息,监控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及时发出处臵指令,防患于未然。通过配臵移动式雷达测速仪,建立固定式电子监控设施等有效设施形成点线结合、动静结合的监控网络,实现对超速行驶车辆全方位的实时捕捉,既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又达到了治理违法行为的效果。
第三篇:超速行驶的危害及治理对策范文
超速行驶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机动车超速行驶,已成为众多交通事故的一大诱因。车辆速度越快,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越高。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车辆超速是指高于当时路况所允许的安全时速。
超速行驶的危害:一是超速行驶时驾驶人不能全面、正确地感知车内外的变化。确保行车安全,首先是依靠人的感知,如果时间太短促,人就无法感知。如汽车以50公里的时速行驶,0.1秒前进1.39米,车窗外事物一掠而过,而人在视野内感觉一个目标要0.4秒,看清事物平均需一秒钟。如果速度太快就无法获取足够的道路信息,当感知与现场情况接近时,靠经验还能安全驾驶,但在陌生道路行驶时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是驾驶员视力随着车速加快而下降,判断车辆前方情况受到限制。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密切相关,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注意力随之引向景象的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
三是超速行驶时,驾驶人对速度的判断能力下降。超速行驶的车辆要经常超越正常中速行驶的车辆,如果道路上车辆流量较多,超速的车辆势必经常处于加速超车的状态,每超一辆同方向行驶的车辆后驶入原路线,就增加了一个交织点;超车时超越车辆一般都占据在中线位置,有的还占据在道路的左边,超速的车越多,与对面来车交会时形成的冲突点也越多;此外,车速越快,车距应越大,但超车时车距却不断减少,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会。
四是超速的车辆加大了自身侧滑的可能性。速度越快的车,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越大,车辆所受的横向力也加大,离心车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在急转弯时容易出现车辆侧滑翻车事故,特别是雨雪或路面结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行车,在高速公路上行车,车速过快极易发生侧滑。
为此,建议应采取以下预防对策:一是加大对驾驶员的宣传教育力度。各地车管部门、宣传部门应该加强“五进”宣传力度,教育他们超速行驶的严重危害性,并用大量案例进行宣传,使驾驶员明白开快车、超速行驶是一种不良行为。对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教育,促使驾驶员用良好道德观念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礼让三先”、“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开斗气车、不开“英雄”车、不为了利益,急功近利,不讲驾驶道德。真正使广大驾驶人认识到超速行驶所带来的危害性,树立良好的驾驶习惯,全面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强化执法管理力度和密度。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科学安排警力,确保有足够警力参与路面巡逻检查,加大路面行车秩序整治,采取多管齐下和依法严管重罚等措施,从而起到威慑作用。三是发挥科技优势,加大专项投入,提高管理效果。通过配置移动式雷达测速仪,建立固定式电子监控设施等有效设施形成点线结合、动静结合的监控网络,实现对超速行驶车辆全方位的实时捕捉,既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又达到了治理违法行为的效果。
第四篇:农村商品市场假货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商品市场假货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商品市场假货屡禁不止,不仅是因为农民是市场上最大的消费群体,还存在着诸多原因:
一、农村商品市场环境更适合假冒伪劣商品的生存。农村是制假售假的重灾区,因为与城镇相比,农村市场更适合假冒伪劣商品的生存。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执法部门在城市也加大了打假的力度,使不法商家在城市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有越来越大的风险,往往是得不偿失。所以,很多不法商家就把在城市无立足之地假冒伪劣商品销售向农村,以至于农村市场出现了品种繁多、数量庞大的假冒伪劣产品。
二、农村消费者辨假能力差、消费水平低、维权意识不强。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民识假辩假能力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大多数农民不会联想到他们身体不健康是和假冒伪劣商品有关,而是听天由命,承受痛苦。
三、执法监管还不完善。1、市场法治还不健全。目前在我国虽然制订了许多有关打假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有些法律法规制定的还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2、各种监管缺失。农村幅员广阔,点多线长,一些地方部门,为谋取地方利益,在工作中徇私舞弊,给制假售假者通风报信,互相勾结,纵容包庇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甚至会直接参与制假售假等也增加了打击制假售假者的难度。
针对农村市场假货横行的现状要采取治理对策主要包括:
一、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既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行为,为市场经济有序、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基础,也是体现我党执政为民的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它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营造良好市场和投资环境的需要。
二、加强农民消费者的教育。
提高农村消费者的整体素质,使其对商品和服务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合理、文明健康、适度适量的消费。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帮助农村消费者掌握生产消费所必须知道的常识。加强消费者识假辩假和维权的能力。让农村消费者知道假冒伪劣商品为什么不能买,买了又该怎么办。不断提高他们的品质和维权意识。让消费者了解假冒伪劣商品给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危害。
三、加强法制法规的建设,加大处罚力度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制假售假的行为的处罚有如隔靴搔痒,对制假售假的企业的处罚与其所获得利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根本起不到震慑的作用。正因为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制假售假的纵容,假冒伪劣商品才会在我国屡禁不绝,才使得制假售假的企业层出不穷,甚至有的企业更是屡犯不改。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法制法规的建设,加大对制假售假商品企业的惩罚力度。对于制假售假商品的企业,一旦发现,不但要没收其非法所得,还要处以高额罚款,罚款的数额应足以使其破产,同时还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另外,还可以设立终身追究,让企业对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承担终身责任。无论何时何地,企业一旦被发现涉及假冒伪劣都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只有如此才能使制假售假的企业得不偿失,不敢以身试法。
四、发挥舆论的监督,形成良好的打假风气。
加大执法宣传力度,树立典范,弘扬正气。通过宣传法律法规,提高经营者的自律能力,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识假拒假,进一步规范媒体行为,让其充分发挥群众眼睛的重要作用,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等各种形式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曝光,警醒消费者不要购买,打击制假售假道德嚣张气焰,在全社会形成打假治劣的良好风气。
第五篇:当前赌博风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一、××县狠刹“赌博风”情况
××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党风政风建设,近年来,县委出台了狠刹“赌博风”禁令的“四不准”,即不准在公务时间和公共场所打牌赌博;不准在下基层检查指导、调查研究时打牌赌博;不准与服务对象和管理对象打牌赌博、输赢财物;不准以任何方式赌博敛财。××县纪委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狠刹党员干部赌博歪风。一年半来,对××乡干部下乡期间赌博案、××镇财政所干部借生日之机赌博案、××乡干部打牌赌博案等赌博案等予以严肃查处,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及组织处理×人,其中副处级干部×人,科级干部×人,一般干部处理×人。在全县干部队伍中起到了强烈的震慑作用,赌博风得到有效遏制,作风建设取得了成效。
二、赌博风屡禁不止原因
从查处的几起案件分析,赌博屡禁不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少数干部思想境界不高,宗旨观念淡漠。少数干部意志衰退,对工作缺乏革命的热情,对事业缺乏奋斗的激情,不守纪律,损害了党政机关的威信和形象。党员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应严格要求自已,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和县委颁布的“党员干部二十条禁令”,但×乡×名干部打牌赌博案中,包括乡党委书记、乡长、两名副书记在内的众多官员都栽倒在赌博“陷阱”中,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二是少数干部心理失衡。大多数赌博者认为通过赌博可能获得暴利,成为他们参加赌博的内在动因。当今社会上出现了贫富悬殊较大的现象,国家公务人员仅有微薄的工资收入,一些人不能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强烈的致富愿望和现实收入的巨大反差,使他们心理严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重失衡,于是就把目光投向具有投机性质的赌博犯罪上来。如××乡党委书记等赌博案中,赌资动辄上万元,在一些人眼中,赌博成为“发财致富”的捷径。
三是少数干部心存侥幸。乡镇生活条件较为艰苦,部分党员干部精神生活空虚,业余生活单调乏味,为了打发时间,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天高皇帝远”,偶尔打打小牌也没什么问题,不会受到处理。如原××乡乡长××等在传达县委“禁赌令”的当天下村检查工作时,就参与打赌注为几元钱的麻将,原以为打几元麻将不过是玩玩,却受到严肃处理。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的支柱,是以德从政的灵魂。要紧紧抓住这个根本,结合当前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树党政干部”形象集中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
(二)强化党纪法规学习,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对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纪政纪法纪的学习,让党员干部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自觉遵守中央纪委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同时,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和禁赌教育。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邀请有关人员旁听县纪委和法院审理的赌博案件,充分利用典型事例教育党员干部,达到警示目的。
(三)增加硬件投入,丰富基层业余文化生活。
多方设法筹集资金,为各乡镇建立活动室、图书室等,购置运动器材不定期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丰富乡镇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强化对赌博犯罪的打击力度。
整顿执法队伍,强化和规范文化娱乐和餐饮的市场管理,适时地对赌博犯罪进行集中打击。对长期在一处工作的地方领导干部和政法干警,应当异地交流换岗。另一方面,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严惩赌博犯罪,对情节严重者,应以赌博罪从严判刑,并从重判处罚金。符合劳动教养的,及时送交劳动教养,以正社会风气,铲除引发各种刑事犯罪的土壤。同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监督职能,对赌博犯罪以罚代刑或贪赃枉法等行为及时依法查处,有效打击和惩治赌博犯罪,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