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计划以及建议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计划以及建议
课文介绍,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后继者发展了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同时,这也是我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认识的第一点,在高中生活中,我了解的马克思主义仅仅限于课本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是只知道世界是物质的,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等浅显的层面。在大学所开的课程中,让我有机会真正的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以下是我通过学习而明白的马克思主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况
19实际40年代,共产主义这一名字被首次使用,并被称为革命的科学。1872年至1883年间,被称为科学的社会主义。而在1873年,“马克思主义”作为贬义词被反对者使用。而从1883年开始,恩格斯在正面意义上作为同义词使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主义”,至此,这两个词被广泛传播并且规范使用。
而不得不提马克思主义的中文译名的溯源。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接触介绍马克思主义,但这只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而在十月革命之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并研究马克思主义。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的消息传入中国,1899年二月,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文译名出现在《万国公报》上,“德国讲求养民学者有名人焉,一曰马克思,一曰恩格斯”从现在看来,当时的翻译水平还是相当高的。1900年12月,《译书汇编》介绍了马克思的生产思想情况,而在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的“马克思研究”专号上连载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可以这么说,李大钊在中国树立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大旗。1920年夏,毛泽东在自传中写“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到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被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从阶级的角度来说,早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法国、德国相继发生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但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武器,不可避免的,这个时代的无产阶级运动失败了。以及后来的巴黎公社运动的失败,都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对理论指导的现实的迫切需要。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来看,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促进新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该制度所固有的深刻矛盾,即会产生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1825年,英国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这不可阻止地扩散到了世界范围内,即1929~1932年的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从此看来,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客观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就思想方面看来,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
而就理论本身而言,马克思主义汇集了优秀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容。它批判地吸收进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在已有的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是在综合人类思想和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马克思生存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表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在于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160多年来一直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 1
思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些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一直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因素。
二、我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的计划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自马克思诞生以来,它指引了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科学社会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成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强大武器,一直发挥着它超强的生命力,而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既有的马克思前提下,积极开拓创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优秀思想的产生更是使我们在共产党的指导下取得国民胜利、取得民族独立。而且,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正朝着更加强大的方向走去。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当中,还有很多未知的事物需要我们去认识。只有马克思主义能领导我们深刻的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解决新问题的本领。
作为一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每个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习计划
总的来说,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首先,要在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并不似=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因为大多数哲学经典相对于我们而言,是晦涩难懂的,是枯燥无味的,在本来就没有接触过太多这方面内容的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要想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真真正正得读懂那些先人的哲学,我必须在著作阅读方面狠下功夫。并且要端正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现在有很多人在没有读过马克思主义有关的著作的情况下,却对马克思主义报以错误的态度,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已经不适合世界的发展之类的言论是错误的是完全错误的。因此,我要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后才会也才有资格说出我对马克思的看法。在认真阅读马克思基本理论著作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把经典论作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看,这才是一个认识正确的方法,并且结合现实来加深自己的体会,努力分清精华与糟粕,哪些是必须破除的错误思想,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我认为这是每个学习马克思主义者的必经之路。
其次,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所接受的理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创新的过程中丰富理论内容和思想,促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不仅仅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理论,我们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离开世纪的理论是不可能长期存在并被我们所学习利用的,更何况是一门指导社会进程的学说。我们在为人处世或者处理重大问题时,都应该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认识理解社会问题。小小提一下最近闹得火热的全国三四十个有游行保钓的行为,就我看来,这些行为看似合情合理但却不合法,无可否认,每个人都有游行示威来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但是这都是在符合国家法律前提下进行的,我们对日企的打砸,看起来很泄愤,但是这给我们国家在与日本纠缠钓鱼岛问题上的主动权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一旦我们失去钓鱼岛问题的主动权,那么争取钓鱼岛的行为更是难上加难了。而如果是一个理性的爱国者,他是绝对不会人云亦云,跟风去打砸的,在国际形势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下,只有真正的去观
察分析社会真实情况,这才是最正确的行为。这与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行动,不能当你某一天方现有很多人在反对马克思主义,我们也就茫茫然地跟着去反马克思,这是十分荒谬的。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任何一门科学在其发展的过程,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小瑕疵,因此,我们既不能完全的否认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不能完全追从它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做到自觉把思想认识从哪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四,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自觉分辨和抵制各种不良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自己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当中去。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光是掌握一门理论学硕士远远不够的。作为90年代出生我们,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我们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更应该有远大的报负,为祖国奉献我们的青春,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同时,我们要客观地正视思想文化多样化的现实情况,把追求真善美,作为自己明是非为人行事的座右铭;我们要自觉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国家联系起来,努力学习,提高本领,坚决成为掌握新本领的时代先锋,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建议
要在学习过程中琢磨著作内容,并联系当前实际,在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分析问题的同时,积极吸取老师以及名家的论断,进一步通过不断地练习,形成一个有个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系统。用开放的态度对待其他思想,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博采众长。
第二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姓名:### #####学院: ##############班级:###########日期: ################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包括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长达90年的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胜利。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经济政治社会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应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大旗继续谱写新的华丽篇章。作为党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边缘化坚定信念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通过参加在天津城建大学开展的第二十三期业余党校,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组织给予我这几次党课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学习,积极参加讨论,悉心聆听了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彩报告。下面我就马克思主义论述一下我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当中提到: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与马克思恩格斯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的态度的不同情况是,现在有一些人根本没有学习拟或是接触马克思主义读物,就发表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没有时代意义的论断。我们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在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结合起来。
一、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化
21世纪的今天,资本主义社会日趋成熟走向顶峰,而社会主义社会还在成长探索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受到资本主义物质功利思想的侵蚀,尤其是在当下,随着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出国深造机会的增多,和一系列西方文化潮流来袭,青年一代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再愿意学习其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主导地位、影响范围、指导作用被削弱的“边缘化”危机。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理论学习上,一些领导干部更多的关注出国考察和经济增长指标,很少学习马列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等经典著作,甚至在有些大学中课程中马列主义原理已被作为选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西方政治学等宣扬资本主义优势的著作代替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在理论研究中,有些人千方百计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的对象,以博得“理论创新”、“观点新颖”的名号。在学术的认同标准上,有些专家学者盲目地以西方标准为标准,照搬照抄的生拉硬拽的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为参照物。从培养干部来说,各级党校在着力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思想指导下,在经济增长指数作为政绩的评价标准之后,大量的实用性课程代替了马列经典著作,充斥培训班的内容规划中。新成长起来的基层干部和广大大学生村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程度和实际掌握的水平大大降低。
这些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是新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不再熟悉马克思主义,他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不再将马列主义作为引领国家发展的旗帜。基层干部不再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势必作风败坏,纪律涣散,安于现状不再奋斗思进取。
以上这些马克思主义边缘化所引发的后果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期望的,亦是他们对中国不断进行意识形态破坏的根本目的。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在韬光养晦的外交原则指导下,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坚持在互利共赢的前提条件下建设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为建设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在一心一意加紧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不断进行渗透破坏活动。一些国家插足中国国内事务,他们花样繁出,用各种形式对我国进行丑化、妖魔化,最终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而在国家内部有些领导干部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客观上对马克思主义边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也不乏一些处心积虑地推动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人存在。
二、与时俱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
有些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某一个特定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结论,拟或是在现实改革过程中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不能提供解决的药方,就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做出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过时论调。这些刻意宣扬“过时论”的人,最大的失误在于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与时俱进。这种品质来源于: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一个理论的出现必然是迎合现实环境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和发展孕育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当时时代和实践的需要,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应运而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的继承前人的成果。科学理论的形成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并非超然象外,他们是在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基础上,是在吸收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性地吸收和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形成的超越前人的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创立发展。毛主席曾经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任何经验、理论均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在同工人阶级解放运动中得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中,在深刻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四)、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自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世界上第一支无产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一大批真正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革
命斗争,经历了无数考验,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其中建立了众多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如前苏联、东欧、古巴、中国等等。20世纪发生的最为震惊世界的事情莫过于柏林墙倒塌、东德与西德合并及其前苏联的解体,正是由于前苏联的国家领导人及其国内学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致使引导苏联的社会主义走向了歧途,最终断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而与此相反的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致力于从理论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阐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遇到现实问题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对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问题作了正确的合适宜的判断。正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才使得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可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
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滞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是回答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以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使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中国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从而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第三篇: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高三时对政治的疯狂背诵,所以现在学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是什么呢?首先,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问题,而不是世界某一局部、某一领域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在目前条件下,所有哲学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理,当然也是相对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科学水平比较高的阶段,随着当时工业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如数学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又出现了胚胎学等新的学科。自然科学由原来的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到“整理、分析和加工材料的科学”,以研究自然物质发展的新学科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当时世界著名的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前提和强有力的论证。再加上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实践:亲自参加和领导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不断地思考总结当时工人运动的经验,吸取有关的教训,在大量实践证明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他们创立的唯物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基于彻底唯物主义之上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两大部分,其辩证法又包括有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规律,五对基本范畴,实现了基本规律与基本范畴的有机结合,从而全面地揭示了客观世界辩证发展的过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完整、科学、严密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人们认识领域中的具体运用,认真分析,科学地揭示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总结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证明了人类认识的目的是实践,而且只有通过实践,人类才能实现正确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也是认识的归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全过程充分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几个基本范畴,都在认识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运用得非常充分。所以,将唯物辩证法运用到认识和实践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是非常科学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绝对不是哲学,而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某一领域的问题上的运用和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又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而且不断地用实践来检验认识正确与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属于认识范畴,其产生和确立同样也必须遵循认识规律。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要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他不断地从
研究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现世界的普遍规律,再把已经总结出来的规律反过来运用到人类历史发展的研究中去,反复进行检验,即符合其认识规律,也促进其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伟大学说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的诞生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思想本身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和人类自身的命运。
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邓小平提出并实践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的创新自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以后,经济学的发展以此为基点分两条道路进行:一条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批判传统资本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为主题的发展,代表人物有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还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我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都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条则是以均衡价格与效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源配置与经济运行机制为主题的发展,其中以马歇尔、凯恩斯及凯恩斯以后的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为代表。经济学的发展分别以两个不同基础、不同主题发展起来,各自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与阶段,也都遭遇过不同的命运。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及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挫折,经历了一个深刻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与变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包括研究主题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以计划经济为主题,转变为以市场经济为主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重点批判资本主义经济不合理及资源配置低效率性的传统阶段转变到了重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阶段。因此,当前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也面临二条道路。一条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国外经济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丰富实践,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另一条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科学价值,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意义,否定中国改革开放的独特的经验和理论,主张全盘西化,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改造中国经济学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都正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广泛传播,从新自由主义在西方的长期统治到新保守主义的后来崛起,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流变到“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兴起,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到罗伯森的“文化全球模式”等,令人目不暇接。西方敌对势力借助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极力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推向世界,社会主义中国始终是其重点。而我国高校历来是各种社会思潮聚集和交流的前沿阵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剥夺行为使人们对此深恶痛绝,社会中的有识之士,知识分子如圣西门 傅里叶欧文等人以此即与资本主义种种制度本质相对立的方向来设想更加优越、先进 的社会(尽管是处于空想阶段,但却是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开端)正如马克思所说“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正是由于现实中的压迫,人们才渴望没有压迫,这便是社会主义来源的现实存在基础,即资本主义的压迫。这体现了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这一哲学命题。社会意识是具有独立性的,即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 即遇见与推测未来,可说明社会主义这一意识产生的哲学基础。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即主体人 即被压迫或对被压迫者富有同情心的人,对客观社会现状即生产方式的反映,人的趋吉避害的生物的固有本性,是这种反应不仅仅停留与他本身,而是不可阻挡地转向它的对立
面的模糊而又不具体的改变欲望,或是更进一步的深刻的,即认识、改造这一现状的原理方法等。马克思所提出的对资本主义本质深刻揭示的剩余价值理论还有反应社会历史演变规律的唯物主义史观,为人们展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即其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揭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必然产物。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力量,这样就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肯定了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斗争的必然性。我们进一步掌握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总之,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之后,让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可以帮助学生处理好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从而掌握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将知识为智慧、变智慧为能力,培养我们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作业
学院:文学院 班级:汉语1102班 姓名:唐瑜婕 学号:20112521130
联系方式:***
第四篇: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已经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也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进入大学之后,我对马克思主义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谈一下我所认识的马克思主义。具体分以下几点。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很大程度上受到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它是当时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2.马克思主义如何运行
其实,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怎样运行马克思主义,首先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就是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要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有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是在各式各样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反动思潮、同国际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反复斗争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
3.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在苏联,马克思主义发展出列宁主义。在中国,中国领导人根据中国的国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以上就是我所认识的的马克思主义。
第五篇: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及学习意义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及学习意义
学院:艺术学院
姓名:吴梅青
学号:***529
不得不说马克思主义是非常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从中学到大学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记得刚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还是很懵懂,虽然很多的理论知识都了解了,但是却不是非常明白其中的深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和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开始愈加深刻起来。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也更加严肃认真起来。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基本认识: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创立的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也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更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了三个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它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学。由于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最终出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它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个世界由此开始走向全新的光明的道路。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基本理解: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蕴含深刻的道理。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同时,唯物史观并不是一种封闭的、主观思辨的逻辑体系,它没有穷尽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宽广的道路。它必然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换言之,就是唯物史观同样是一种时代的、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同样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新的内容。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的传统,是一种真理相传、真理积累和真理探索的传统。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和继承这个传统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这个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富有生命力的、不断发展着的传统。没有创新,它的生命就要终结,这一传统就不能够延续。创新是这个传统的本质特征。所以,继承这个传统是实现创新的前提;而创新则是这一传统延续生命力的保证。继承传统又突破传统,正是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而自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后,就开始了在中国的创新历程。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及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都是创新。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且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反应了普遍真理,是科学的,完整的历史观: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感性活动和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一方面揭示了意识能动性的真正的、现实的根源,具体而非抽象地发展了意识的能动的方面: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意识显现的事物和现实的真正的客观性和自在性。这样,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便解决了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问题,并由此解决了西方传统哲学。且只有用实践观点去理解事物和现实,才能用实践观点理解人本身。
3.辩证法是马哲的基本精神。辩证,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辩证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是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持否定、批判和超越的态度。所谓批判就是否定,但这种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辩证法意义上的扬弃。正是因为坚持不断的自我批判吐故纳新,不断地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理论才不会成为仰之弥高的僵化教条,才能够继续前进,在不断的刷新中向更新层次跃进。真正批判的世界观,意味着必须具有严格的科学精神和探索创新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价值判断的根本准则。
三: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意义:上面也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条条僵化的理论,而是不断发展着的真理。自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实践发展和理论体会,我们不难发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内涵为代表,从实质上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尤其是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现状,我们更应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当然,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是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大力发展创新的理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面对的实际问题。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懂得用批判的精神对待事物,尤其更要懂得自我批判,更要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觉完善自己。且当代大学生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更应该要认真系统的学习,为中国社会主义前途不断奋斗,并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