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埔军校与现代中国的学生知识分子
黄埔军校与现代中国的学生知识分子
[摘要]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中共革命,领导层基本上都是小知识分子。
在20世纪中国,有两所学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所是众所周知的北京大学,没有北大就没有“五四”的新启蒙,20世纪中国文化的历史就要改写;另外一所却往往被人忽视,那就是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在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的政治、军事产生了巨大影响。活跃在20世纪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的重要将军们,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很多都是黄埔军校出身。虽然他们曾两次在战场上厮杀,似乎是面对面的敌人,但他们却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分享在黄埔所得到的共同教育,这使得国共在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未来还有第三次合作的可能。当我们研究20世纪的中国时,不要忘记这所与北大一样重要的学校。
关于黄埔军校,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我想着重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来看黄埔的学生们。北大是一所大知识分子云集的学校,而黄埔可以说是以小知识分子为主体,更确切地说,是以学生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学校。黄埔的历史和活力都与学生知识分子的性质有关。1925年开始的国民大革命,事实上也是一场以学生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革命。
三个历史背景
要了解黄埔军校的产生,首先要了解三个历史背景。
1905年的科举制度废除。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说,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重要性完全不亚于辛亥革命。读书人原本与国家制度密切相关,晚清时期的很多读书人,即使从事其他职业也依然继续考科举,甚至同盟会里的一些年轻成员,一边搞革命也一边考科举。科举制度的废除使读书人的发展有了多元的可能,读书人开始分化了:其出路不仅是读书做官,还可以从事不同职业,其中很重要的是从军。宋代以后,中国军人的地位一直不及文人,所以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军人的地位一直受皇权压抑,军人战功再显赫,也不及文人在皇帝面前吟一首诗。这个状况到晚清后开始出现变化。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而崛起的湘军、淮
军的出现,意味着军人的地位开始上升。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加深,在“军事救国”的号召下,大批读书人到日本、国内的军事学堂求学,军人成为非常热门的职业。
民国以后,新式学校替代了旧科举。新学校培养出大量新式知识分子,数量比以前从科举制走出来的秀才、举人要多得多。但当时现代化还未充分发展,社会需求并未同步增长,民国之后很多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一些回国的留学生,也有找不到自己心仪职业的。这些学生受过新式教育,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各种乌托邦式的期待,希望向上流动却得不到机会,又看到社会的种种黑暗面,这些对社会不满、充满潜在革命性的学生知识分子恰恰是黄埔军校的主要生源。这个群体实际上属于游士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凡到乱世,就会有游士阶层和游民阶层出现。相应地,两个阶层的出现以及互相结合就预示着乱世的到来,社会必将经历一场大**或大革命。民国初年恰恰具备了这些条件,这些学生知识分子后来成为黄埔军校的核心成员,影响着20世纪的中国革命。
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学生的爱国运动,同时也是一场公民的社会运动。现在讲到“五四”,较多强调五四运动的爱国意义,但当年“五四”的领导者如傅斯年、罗家伦,更多地强调这是一场公民自觉的社会运动。这场运动一无武力支持,二无金钱支持,但竟然取得胜利,这是从未有过的。五四运动的胜利带来了“双重发现”:一方面,让学生发现了社会。民国初年知识分子普遍将希望寄托在政治之上,但五四运动让学生发现了社会具有强大的改造动力,特别是上海六三运动的支持,让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社会运动来改造中国。另一方面也让社会发现了学生,当时各个党派,无论是国民党、共产党、青年党还是梁启超的“研究系”,都发现除了依靠军阀外,还可以依靠学生,通过观念的力量动员民众来获得胜利。五四运动之后,各派政治力量都开始积极争取学生,谁争取到学生精英,谁就掌握了革命的主动权。国民党也开始注重学生工作,注重舆论宣传和观念引导,通过这种方式争取革命主动权。
1925年的五卅运动。在此之前,有个很重要的事件,就是1923—1924年,南北政府先后取消了法统,即取消了国会。孙中山建立了大元帅府统帅军事和政治,北方则成立了段祺瑞执政府。这个重要的变化表明民国初年以来以国会为核心的法统失去了合法性,新的政治合法性何在?革命于是呼之欲出,代替法统成为新的政治合法性。革命高潮到来之前**汹涌,其中有50%发生在中学,学生群体政治意识高涨。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开始,社会各阶层都积极参与。
经历了这三个事件,可以看出,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前夕,社会已经开始动荡,学生已成为这场社会运动的核心和主体。一场大的社会运动需要主义,需要动员。受五四运动启发,革命者意识到革命不仅需要“枪杆子”,还需要“笔杆子”。过去的军校,无论保定军校还是云南学堂,都只有“枪杆子”而没有“笔杆子”。但黄埔军校与它们不同,黄埔的特点是“枪杆子”加“笔杆子”,除了军事之外还有主义,因此,黄埔需要从社会中游荡的大量学生知识分子中寻找自己的生源。
学生知识分子的黄埔
黄埔军校的招生条件明确说明,报考条件是高小毕业且在中学读书一年以上。我们可以看到,黄埔时期的黄埔学生,即黄埔前六期的学生除个别有大学背景外,大部分都是小学毕业,或在中学读过几年书,然后经由各种社会关系介绍报考黄埔,他们基本都是中小知识分子。
从家庭背景看,有的学生来自书香门第,有的是城镇居民,有的是乡绅子弟,但大部分是农民的孩子,而且很多来自中下等生活水平的家庭,甚至有一小部分家庭贫困,生活艰难。黄埔的学生可以说是“有些知识但又没有充分知识”的学员,这和北大完全不同。北大以大知识分子为主体,大知识分子在民国以后居于权力和文化中心,但已经开始与社会脱离,部分还与上层结合。小知识分子则不同,他们处于权力与文化的边缘,介于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有知识又接近社会,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接地气”。所以他们更容易有革命性,也更容易与他们要发动的对象——工人、农民打成一片。
并非巧合的是,黄埔军校是1924年创办的,在前一年,北方著名的保定学堂停办了,大批知识分子纷纷南下到黄埔从军。这样一来导致南北方失衡,北洋政府很难再争夺到优秀的年轻人。而大革命期间的广州可以说是“学生的广州”,国民政府的领导者多数也是学生出身,因而被称为“学生的政府”,南方军队也被称为“学生的军队”。
20世纪中国的三场大革命: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中共革命,其领导层基本上都是以小知识分子为主体。他们一开始在政治和权力的边缘,逐渐走向中心。黄埔军校的小知识分子们,从黄埔出发,逐渐走向中原,在中心大舞台上扮演了核心角色。
“地方性”的超越
辛亥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地方对中央的革命。辛亥革命后,各地封建割据,形成了民国初年强烈的“地方性”特征。受此影响,民国初年很多学校都具有“地方性”。但黄埔不同,虽身居南国,却面向各地招生,类似今天的国家重点大学。当时黄埔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以黄埔四期为例,学生不仅来自全国25个省份和地区,还有归国华侨,甚至有朝鲜人和越南人。以黄埔为中心的国民党军打破了湘军、淮军和北洋军队的地方主义,是一支以党为核心、由五湖四海精英组成的军队,它已超越了“地方性”。这也是它最后能战胜北洋的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如此,传统的血缘、乡缘和学缘关系还是以各种方式渗透到黄埔学生中,因为最初学生们多数都是通过亲戚、同乡、老师和同学等介绍来报考黄埔军校的。过去的历史研究中,较多地强调黄埔内部的分歧是国共间的分裂、意识形态的分裂,但仔细研究发现,黄埔学生内部之所以形成不同的团体,不仅有主义的、党派的分歧,血缘、地方、学缘的因素也同样重要。过去过于强调黄埔内部党派的区别,而实际上黄埔内部的地缘网络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这方面的研究现在还相当薄弱。地缘网络在中国革命当中始终潜伏,成为影响革命内部分化组合的重要元素。
黄埔的革命精神
黄埔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是有自己的精神,即所谓黄埔的革命精神。这个精神从哪里来?乃从主义而来。五四运动后,决定中国政治的不仅是“枪杆子”,还有“笔杆子”。到了五四运动晚期,启蒙运动已分化为各种各样的主义。当时最流行的是各种新式的主义。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知识分子,有思想有信仰,并且掌握白话文,便于动员民众。1920年代是主义的时代,各种主义如雨后春笋。
说到主义,我想特别强调黄埔学生中的理想主义精神,这是今天非常稀缺的一种精神。理想主义可以说是一种青春的精神或学生的精神。这个精神源自“五四”,而黄埔学生很好地继承了五四精神。我们可以看到黄埔军校虽然条件简陋,但学生个个精神饱满,生气勃勃。黄埔一期、二期的学生是东征主力军,他们不怕死的战斗状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作支撑。
黄埔军校当年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力”:第一是军事力,第二是组织力,第三是动员力。军事力一般军校学生都有,组织力则不一定,而动员力,即动员民众的能力,只有黄埔学生才具备。这个动员力很大程度来源于俄国。黄埔军校模仿苏俄的党军体制,在军队内部设立政治部,配有政治教官,具备很强的动员力。这是北洋军队没有的。北伐之后,很多北洋军队倒向国民军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赶快派政治教官来”。
当年的黄埔学生有这么强的动员力,他们的信仰是什么呢?过去的研究经常强调,在黄埔时期,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已产生各种分歧、内斗,但这个说法被夸大了。实际上在1927年国共分家之前,黄埔内部各种主义的争斗并非主流,因为在1920年代中期,国家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新思潮不断涌进,孙中山都认为它们与三民主义是一致的,而对大部分黄埔学生而言,其实全都是“拿来主义”,兼容并包。他们并不清楚这些主义之间的细微差别。黄埔为何有如此强的战斗力,以黄埔学生为主体的国民革命军为何能取得北伐的胜利,这既是国共合作的结果,也是各种主义相互包容的结果。
不同的主义越是能够互相包容,中国就越有希望;相反地,1927年以后,主义分裂了,国共分裂了,革命也就终结了。黄埔军校的历史告诉我们,主义携手,黄埔就有活力;国共合作,中国才有希望。
第二篇:士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11121439张志北
士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转变)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扰扰,王室式微,诸侯纷争,社会与文化发生着剧烈的变动,各个利益集团进行着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局势中,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悄然应时局而生,这就是士阶层。
先秦之士的身份多少有些尴尬,他们介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是最基础的贵族,如庶子张仪、范雎、韩非等;也是最高级的百姓,如门下战国四君子的众多门客、杀猪的朱亥等。他们并没有大的势力和显赫的地位,但他们的知识能力,他们的能量,以及他们的社会作用,却颇受统治者的关注,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也得到了当时以及后人的一致承认和肯定,封建社会时期的所谓“士农工商”便可见一斑。礼贤下士。先秦朝代的更替和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政策、谋略之得失,而政策、谋略主要出于士。士承接着上下层的联系,统治者为了自己地位的稳定不得不尊士礼士。魏公子信陵君无忌屈身拜请侯赢,孟尝君好士,“饮食、衣服与之共”,《战国策·秦策三》载:"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而欲攻秦,秦王忧”由此足见士的威力。上层统治者需要士,而士除少数追求某种理想外,多数人则企求步入仕途。他们下可做乡里小吏,上可为布衣卿相,是官僚阶层的候补者。“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著名的如不辱使命的唐雎、慨壮刺秦的荆轲、自荐的毛遂、自刎的侯嬴、毁容吞炭的豫让等人,“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鲜明的特色,为主上排忧是他们的荣耀。
总的来说,先秦之士范围广,百姓中门客、敢效死命者、谋略者,基层贵族等皆称为士。
汉以后的士含义与范围开始变小并明确。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使士有了特定阶层的含义,正如现在生孩子要有出生证一样,大小之士皆由官府确认且多为世袭。隋唐以后,世袭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开科取士成为士的最主要来源。宋以后的士主要指文人知识分子,再也不见了仗剑甚至“袖四十斤铁椎”的士。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
士彻底从广义的社会大众之士转为特定的文化之士,即知识分子。
第三篇:参观黄埔军校旧址
记我院财金信息管理系参观黄埔军校旧址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3月23日,我院财金信息系党支部书记苏建贤、学工办副主任毛拓艺和一众辅导员带领我系第26期优秀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党务小组成员前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旧址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
据悉,黄埔军校是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展馆基本陈列有黄埔军校史迹展和黄埔群英油画馆,分别通过照片、文物和油画生动再现了黄埔军校的辉煌和将帅名人的英雄事迹。
在随后近2个小时的参观学习交流中,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军校校本部、孙中山故居以及孙中山纪念碑等多处具有教育意义和历史韵味的旧址。讲解员详细地为参观人员介绍了黄埔军校成立创建的背景、经过以及组织架构,也介绍了黄埔军校的主要学员的光辉事迹以及军校成立的伟大意义和成就等各种情况。加深大家对革命先烈英勇奋发事迹的了解,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更加深刻,使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行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以革命、爱国为核心的精神;以团结、友爱、奉献、牺牲为支柱的精神;以严格的军事教育,坚定的政治信念铸就”的黄埔精神感动了所有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们。参观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黄埔军校铸造的“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卫民、不怕牺牲”的精神却深深地印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随行参观的林同学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真正给我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永葆先进性的党课。”同时,同学们都表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不断发扬黄埔精神,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在学校建设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第四篇:参观黄埔军校有感优秀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用心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户外,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参观黄埔军校有感优秀范文,希望你喜欢。
参观黄埔军校有感优秀范文1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创立于1924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其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
我们要参观了解一座历史遗迹,首先要清楚它创立的历史背景。黄埔军校的建立存在国内外因素。于内,建校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认识到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是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成果的,一系列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在革命斗争中,组建一支忠于革命的队伍及其重要。于外,苏俄革命的成功也使孙中山的到极大的启示,他决心效仿苏俄红军建军经验创办军校。此外,苏联、共产国际的帮忙和国共两党的努力也是军校创立的动力和支柱。
走进军校大门,能够看到欧式风格的门上“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平添几分庄严与肃穆。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那是军校师生不为名利,家国至上的职责感与使命感。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从中也可看出其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及自身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做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说“要从今日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明白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从中也可看出其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及自身所肩负的重大使命深刻认识。
校本部的建筑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它是两层砖木结构,有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整齐的房舍且以走廊连通,棕色的墙壁给人古朴雅致的美感。大门西侧有一幢砖瓦混凝土混合结构两层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总理纪念室。东征烈士墓园坐落在军校西南的平冈,是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为纪念因讨伐陈炯明等叛军而阵亡将士修建的,安葬有国共两党516位烈士遗体。北伐纪念碑矗立在长洲岛平岗,是一座高10米的花岗石碑,为纪念北伐阵亡的军校生建立的。
黄埔军校曾是中国革命军队的摇篮,其中名将辈出,人才济济。如国民党将士杜聿明,关麟征及黄维等,共产党将领左权、林彪、罗荣臻等,周兴指出:“黄埔师生出身的国共两党将士在东征、北伐和抗战中的出色表现,共同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齐建树了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历史丰碑。”在参观黄埔军校后,联想到两次国共合作中的精诚合作,能够说,在这期间,体现的是一种“黄埔精神”不论你是何种党派,在民族处于危难之时,精诚团结,亲密合作,临危受命,为国家统一大业共同抵御外侮。虽然在时代风云变幻,但黄埔军校永在,黄埔精神永存。
参观黄埔军校有感优秀范文2
20__年8月14日,工业城党委组织工业城全体党员参观了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共有60多名党员参加了这次活动。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此行的目的,我们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用心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在军校门口前我们群众合影,把难忘的瞬间停留下。在“陆军军校学校”几个大字前面留下了我们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记忆,也让我们置身感受那庄严的气氛,这也启示了我们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发奋”苍劲有力地题写在门口两边的白色墙壁上,异常醒目,坚信它曾激励着中华子孙一代又一代人向前发奋奋斗。走进各个展览厅,听着导游有条不紊的详细讲解,霎时使我更加对历史的了解,历史的那一幕幕似乎在眼前重现了,仿佛那炮声,冲杀声在耳边回绕着。同时对那些在战争中立下了不朽荣功的先烈肃然起敬,佩服他们的勇敢,佩服他们为国牺牲的可贵精神。他们的辉煌战绩在中国史册上永垂不朽,何以让人忘怀
归途的路上,随之浮想,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梦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而历史已经证明,仅有把个人的梦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历史啊,让我们铭记。
参观黄埔军校有感优秀范文3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东南的黄埔区长洲岛上,恰和中科院南海所的新洲码头隔江相望。实验结束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时,我们一行十余人,随摆渡而前往参观了绿树丛中静谧的军校旧址。
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校门两侧的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的大字。走进首道校门,具有传统岭南风格的祠堂式建筑群映入眼帘。房屋很高大,因骑着战马可从楼下穿堂而过,俗称走马楼,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二门之内,前后四进,东西两边各有四栋房子,形式一致,布局对称,错落有致。
来到黄埔军校,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用心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1924年,国共两党首次携手,国民革命风起云涌,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的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即国立广东大学和黄埔军校,前者即是这天的中山大学。而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当时是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走出展厅,顺着漆木扶梯走上二楼。那里重现的是军校师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管是教师的办公室、会议室还是餐厅、学生宿舍,摆设都十分朴素简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宿舍,宿舍中满是大通铺硬板床,每间容纳五六十名学生,基本上最大的两间,一间就是一个学生的连队。当时,学生进校的时候虽然不用缴纳学费,可是由于军校的经费十分的紧张,每一位学生只能发两床薄薄的毛毯、一套军服和一双草鞋,不能换洗。
走过蒋介石的校长会客室,对面墙上的一副对联十分醒目,上书“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这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赠给蒋介石的。遥想当年,蒋介石或许曾透过山墙眺望校门前波涛奔流的黄埔水面,不忘戎马军机,力求问鼎中原,一统天下,最终却是黄梁一梦。
即将走出军校大门的时候,注意到门两边的内壁上高挂着的八个木质条幅,上方用黄色的烫金字书写着四副对联,左右各两幅,从右向左依次是“炎黄大帝开天地,国父中华创共和”、“军政行伍文韬莫测,官兵运筹武略堪夸”、“军政诹诚为祖国,学校训诂报精忠”和“文能武能能文能武,武可文可可武可文”,这是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时海内外的“黄埔人”捐赠的。最终这一联抒写的是黄埔军校不为外界熟知的文武兼备。其实从黄埔走出来的不仅仅有风云战将,也不乏文坛巨子,如教官中的沈雁冰、郭沫若,学员中的臧克家,均属一代风骚墨客。
回到的路上,脑中浮现出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数段场景,随之浮想,不管是之后的文匠还是武将,也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梦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而历史已经证明,仅有把个人的梦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
参观黄埔军校有感优秀范文4
8月28日,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但对于我们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学子来说,却是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我们将第一次离开父母,去广州黄埔军校参加三天的军训。
早晨,我们六年级的同学早早地来到学校集合,差不多两个月没见面了,久违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激动,似乎要去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随后,教师在学校嘱咐我们一些细则之后,我们大家就满怀期待地出发了。
一路上,大家热热闹闹,有的商量着去到军校有什么好玩的,有的则在讨论午饭有什么好吃的......每一个人都无比兴奋与期待。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军校。哇!这气派可不小。过了一会儿,教官就派给我们每人一套军服,命令我们立刻回宿舍换。当我们还在“憧憬”着宿舍的舒适时,不得不理解事实:一间宿舍有20多张床,全是双层的,简陋但却十分整齐。
换好衣服到外面集合。炎炎烈日立刻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193人齐刷刷地站在太阳下练军姿,这可真不好受。教练要求异常严格。我们只要稍微动一下,就要被罚。稍息,立正,提指尖转法,敬礼,齐步走......这些看起来简单的动作在太阳下变得异常的困难。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汗流浃背,汗水顺着脸颊流下,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好不容易熬到午饭时间,大家懒洋洋地坐下,教官不满意,让我们再起来。看着桌上用饭盒盖住的菜,我想着必须又是什么好吃的。“坐下!”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我们这次快多了。最终能够开饭了,可结果却让我们大失所望:桌上仅有几碟瓜,冬瓜、南瓜、节瓜......平时挺能吃的几个同学只装了一点儿饭。大家都勉勉强强把饭给咽下去。
习惯了在“蜜罐子”里生活的我们,平时在家、在学校与黄埔军校的生活动简直没法比。顶着烈日训练,排队等洗澡,吃并不可口的饭菜......这一切的一切,我都在黄埔军校一一体会到了。这并非是故意刁难我们,而是给我们一项巨大的考验,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做坚持,什么叫做知足。短短的三天时间,竟能让我们明白那么多,既锻炼了自我的独立生活本事,又锻炼了身体,还锻炼了思想品质!虽然吃了一点儿苦,可是我觉得这是人生中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参观黄埔军校有感优秀范文5
星期五晚上,爸爸说星期天带我们去参观黄埔军校,我好高兴,真想快点去。
好不容易挨过了一天。星期天早上,我很早就起床去叫姨爹他们一齐去吃早餐,吃完早餐后,我们就乘坐566次豪华大巴前往鱼珠码头乘949号军舰抵达黄埔军校。来自:作文大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最终到了鱼珠码头,但我们不明白怎样去码头乘军舰过江。想了一会儿,聪明的爸爸首先提议。叫我们去问别人,好!
这个主意好。我们一行人去附近的一家商店买了几瓶纯净水顺便问了一下路。那个老板很热情,爽快地给我们指了一下路。我们就按她指的路线去找……来源:作文网zw.最终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地方——黄埔军校!
此时,由于先前的奔波,我已有点“体力不支”了。
进入大门,首先是两行由孙中山先生写的字。右边是“革命尚未成功”,左边是“同志仍需努力”。经过这两句话,使我充分领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谦逊,勉励。之后进去,就是黄埔历史馆。里面全是将军用过的东西。看着那些破旧的棉袄,毛线袜,全是打了补丁又补丁的,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是完好无损的。还有那毛笔,砚台和写满了字的纸,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那时的人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是那么爱学习,确实使人受益匪浅。而我们此刻的学习环境比那时好多了。但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高举着民主革命的旗帜,进行了反袁,护法和北伐战争,但都因各路军阀的阻挠和破坏而失败,正当孙中山在失败中徘徊,搜索革命新道路之际,中国共产党和苏联伸出援手,帮忙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和创办军官学校。1924年6月16日,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东郊黄埔长洲岛上正式成立。”看到这段文字,我深深感受到黄埔军校的创办是多么不易。在这些困难下,这所学校出了想陈毅,聂荣臻以及徐向前等杰出的将军,还出了像郭沫若那样杰出的学者。参观完黄埔军校,我深感我的疲劳是值得的!
参观黄埔军校有感优秀范文
第五篇:周恩来与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
周恩来与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2008-10-24 14:07:53)转载▼标签: 论文黄埔军校政治工作周恩来中国革命文化 分类: 学术
关键词:黄埔军校政治工作周恩来
内容提要:1924年6月,孙中山在黄埔设立陆军军官学校,即众所周知的黄埔军校。经由此项划时代的创举,国民党才得以巩固广州革命基地,进而东征、北伐,统一全国,以及使中国获得对日抗战的最后胜利。所以说,黄埔军校的建立,堪称中国国民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黄埔之前,中国便已有很多的军事学校,比如说民国初期就成立的山西武备学堂,但为什么唯独黄埔有此殊荣呢?想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就必须充分认识黄埔军校区别于其他军事学校的特质。而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黄埔军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而正确的开展。本文要论述的便是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它的主导者,周恩来同志。
正文:
华夏文明经历千年的荣光,走到了屈辱的近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船坚炮利面前,腐朽的统治者选择了屈服,而不屈的中华儿女选择了奋起。含着热泪翻阅中国近代史,我们难过,我们欣慰。难过是因为千年的文明在列强的铁蹄之下惨遭蹂躏,欣慰是因为无数先驱勇士在沉沦的洪流中呐喊着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在公车上书,在辛亥革命。
一、黄埔之立
然而,在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国却屡战屡败,似乎这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是给中国来走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改良还是革命,这是个问题。然而实际上问题的根本并不在此。维新百日而败,革命的果实又被窃国大盗袁世凯卑劣的盗取,然后军阀割据,有如战国重现。百姓无辜,却要惶惶不可终日。乱世之中,惨痛的教训极大地激发了国人整军经武的决心,中国的社会状况尤其注定了会出现一大批军人走到历史的前台并成为时代的骄子。少年叶剑英作文时就写过一句令人振耳发聩的话:“兵之物,大矣哉!”
作为辛亥革命的领袖,中华共和缔造者的孙中山以及他领导的革命民主派,长期以来却认识不到,“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桎梏着人民群众,政治生活没有起码民主可言的近代中国,打破现存社会秩序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这也是他们从事的革命活动长期没有取得彻底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民主革命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到来,孙中山“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地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提到新的高度:以革命精神诠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合作,推进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形势与斗争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革命化的军队,于是,1924年6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在中共、苏俄共同推动下,以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代表,吴稚晖为政治部主任的陆军军官学校便在黄埔成立了,这就是注定光辉于史册的黄埔军校。
二、政工之始
陆军军官学校,黄埔不是第一个。早在没落腐朽的清王朝欲以一场欺人欺己的新政拯救其摇摇欲坠的统治时,便有了如雨后春笋的众多新式学堂,其中很多是陆军军官学校。这些新式军校的教育,不可谓没有成效。它们向广大的进步青年传授了西方先进的军事与政治理念,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腐朽清王朝的掘墓人。然而,它们还有不足,那便是,它们培养的军事人才,最后往往会由一个个热血沸腾的革命青年堕落为一个个拥兵自重的新式军阀。换句话说,那一干旧式的军事学校培养出来的所谓革命人才,其实是根本没有坚定的革命信仰的。孙中山开始没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对这一部分人的器重反而成了他屡战屡败的根源。当他开始认识到这一点时,便要想办法补救了。而这,正是黄埔军校所要做的。
军队国家化是很久以后,重庆和谈时国共争论的话题。共产党要求保留对军队的领导权,是当时国民党政府断然不能容忍的。然而我们只能说蒋介石为了达到他不可告人却又路人皆知的政治目的选择性的遗忘了一些事情。作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不应该不记得,黄埔军校创办的最初目的,便是创建一支国民党自己的军队。的确,黄埔军校是由国民党中央创办的,其系统并不隶属于政府。孙中山就是要“以革命党的精神,来训练这一批革命青年,使他们成为本党的骨干,做本党武力的基础”。后来黄埔军校第一任国民党代表廖仲恺曾在《在中央干部会议第十次会议上的报告》中说:“徒恃军队,必至为兵所制,不能制兵也。因为做事不能不赖力,一方虽赖军力,然一方不可不有一种力量,能制服军队之力量,即党是也。”于是,国民党借鉴苏联建军经验,在中共帮助下,创立了党代表制。1926年3月《国民党代表条例》便明确规定,党代表的目的是“灌输国民革命之精神,提升战斗力,巩固纪律,发展三民主义之教育”。
这是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开始,也是黄埔军校成功的开始。
三、恩来之功
然而,创立党代表制度只是黄埔军校开展政治工作的一部分。《黄埔军校史稿》中有这样的记载:“政治训练为本校之特点,本校之所以异于其他军事学校者,即在于此。盖本校系党立之军事,学校为本党革命之大本营。本校之学生,不仅教其运筹帷幄、决胜疆场、冲锋陷阵、杀敌致果之本领,尚需教之认清敌人,辨是非、明利害、知礼仪、尚廉耻,而要言之,即灌输学生之政治常识及本党主义,而培养其革命之精神,实现明耻教战之古训,故有政治部之设立。”由此而知,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开展,更大程度上依赖政治部的组织实施。
政治部的设立,实际也是国民党在仿照苏联红军的模式。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是国民党人吴稚晖,但是他不想和共产党人共事,没几天便辞职了。继任者是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也没干几天,第三任政治部主任是邵元冲,也是国民党人,但他把这个职务当成官做,将政治部弄的死气沉沉的。所以说,黄埔军校“政治部创立之初,只是个空架子,学校也没有多少真正进步的政治工作可言”。这一切,只有等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到来时才得以根本改变。
其实,称得上中国共产党黄埔第一人的并不是周恩来,而是举荐周恩来的中共元老张申府。只不过,周恩来在政治工作方面要明显比他的前辈,一直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徘徊,很难
找准自己位置的张申府要强很多。没有孙中山便没有黄埔军校,但没有周恩来便没有那个独一无二的英才志士辈出的黄埔军校。可以这样说,政治工作是黄埔军校之魂,而周恩来是黄埔军校政治工作之魂。
对于周恩来,我们并不陌生,应该说是非常熟悉。他便是自幼便知“中华不振”,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大江歌罢调头东,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少年志士,也是纵横国际,叱咤风云,为新中国死而后已的敬爱周总理。但我个人认为,他还是一个从小便表现出极强政治天赋的人。1916年11月,还在南开中学读书的年仅18岁的周恩来便发表《中国现时之危机》一文,指出当时青年学生的任务:“呜呼,危险之期,困难之境,孰有过于今日之中国耶?然而国诚危矣。吾党青年际世时势,知之可,欲奋起而救之而力有未足,恐谦让未遑,故吾今日之言,愿吾最可敬可爱之同学,闻有兴鸡鸣起舞之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念。” 1922年他在德国组建旅欧支部时提出新团员入团应当宣誓,有代表以宗教色彩反对之,周恩来解释说:“我们宣誓不是宗教信仰,而是带有政治约束力。”由此看来,周恩来的政治觉悟要远胜常人,自然能够在政治工作上成就非凡。
1924年,国内的革命形势翻天覆地的变化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党需要大批的干部。收到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张申府的推荐信,身在欧洲的周恩来复信表示愿意回来。1924年9月初,周恩来抵达广州,两个月后,继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接下来便是一段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
翻开法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浪漫的法国人在战争面前总是显得软弱无力。对于他们来讲,失败是家常便饭,胜利反而是件极其稀罕的事。然而,我们同样不难发现,法国也有一段在欧洲所向披靡的历史,那便是拿破仑时期。作为历史的阅读者,我们知道,那是因为当时的法国士兵心中开始有一股民族情感在激荡。他们终于明白他们是在为祖国而战。
军阀与革命者的区别也正在于此。军阀的战争没有目的,所以他们总在为一些不值一提的很小的目的战争不息。作为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便很睿智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告诉每一个学院员,你们是在为人民而战,于是他让每一个青年都变成了革命者。
周恩来认为“军队不是阶级,是一种工具”。他在1925年发表的《军队中政治工作》中说:“军队的组织更有重大的意义,这军队便是实现我们理论的先锋!”而在同年东莞商务分会及市民联欢大会上,他发表演说:真正的革命军是“为人民所用的军队”,“打战是为人民打的,若非为人民而打之战,彼等必不去打,能如此者为党军,不能如此者非党军”。让士兵明白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这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有了这样的信念,士兵的战斗信念与革命理想才不会动摇。周恩来紧紧抓住这一点,使黄埔军校学员的思想觉悟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同时周恩来在黄埔学员中强化革命政党对军队有领导权的思想灌输。他说“要使官佐士兵及一切群众晓得党的理论主义政策”,“晓得革命军的使命”,“晓得时代政治”,“确实其革命观念”,“在革命进行中,一定要遵党的政策”。为加强革命军中革命党的建设,他制定一套有12项具体规定的严密制度,而这些规定,加强了革命党的建设,保证了党的领导,使党的理论方针能更好的贯彻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周恩来还从更细节的方面抓了黄埔军校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定革命军要“守严格的纪律”,而且让学员明白,革命纪律应当是自觉的,“是各同志甘心愿意遵守的”。同时强调密切军民关系,反复宣传“军民一家”,“军民合作”的思想。他说:革命军,“若无人民的援助,乃不足负重大责任”,并主持编写了《爱民歌》。
至于周恩来同志作为一个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中国共产党员,利用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在黄埔军校广大师生间播撒社会主义的火种,为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积蓄更多的力量,便是理所当然的事,研究也比较充分,本人就不再画蛇添足,多做论述了。
结论:
由此而知,黄埔军校成功的原因很多,但关键在于其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一批有革命理想的革命骨干。而黄埔军校成功的政治工作,则要归功于它的第四任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周恩来一系列首创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才使得黄埔学员变成一个个有理想,有信仰的革命虎将,才有了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的辉煌战果,也才有了永远被历史铭记的以爱国革命、团结合作、勇于牺牲为主要特征的“黄埔精神”。
在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周恩来同志在黄埔军校做政治部主任时的很多治军思想,在其后我党的革命军队建设过程中,都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与广泛的实践。有研究说,目前发现的原始资料表明,周恩来是中共第一个具有独立建军思想的人。那么我们可以猜想,也许正是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这个特殊的历史经历,使周恩来同志的革命思想趋于更加成熟了。从这个角度讲,不仅是周恩来成就了黄埔军校的辉煌,黄埔军校同时也成就了周恩来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陈以沛、邹志红、赵丽屏《黄埔军校史料·续篇》广州人民出版社
2.何虎生、陶军谋《孙中山大传》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9
3.陈建华《黄埔军校研究第二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8
4.徐万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0
5.刘炎《中外学者论周恩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6
6.南新宙《周恩来一生》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