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治贫”理念 增强发展内力

时间:2019-05-14 05:4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化“治贫”理念 增强发展内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化“治贫”理念 增强发展内力》。

第一篇:强化“治贫”理念 增强发展内力

强化“治贫”理念 增强发展内力

河池市属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片区,11个县(市、区)有7个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个属于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全区平均水平的80%左右,还有100多万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全市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仅分别为全区平均水平的50%和30%多一些,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市委三届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强化治贫、治乱、治政的“三治”理念,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并采取超常规措施大力治贫,千方百计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治贫”务必党政同心、干群同力。心志不济,则九牛无力;心志能及,则泰山可移。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干部要形成克难攻坚、推动发展的强烈自觉;全体市民要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广泛积聚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治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善谋发展之策,敢为发展之事,增创发展之利。干部群众要齐心奋力,以岗为荣,干事为先,共同在建设幸福新河池宏大事业中有所作为,贡献力量。

“治贫”务必转变思路、创新模式。在认真总结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和做法基础上,河池市确立了“锁定目标、两段分进、基础提升、产业带动、能人带领、教科引领、保障支撑、易地发展、连片推进、生态维系、责任保证、机制健全”的新时期扶贫工作总体思路,变传统的主要依靠外力扶助脱贫为主要依靠内力发展治贫。

针对河池贫困面广的实际,狠下决心连片“治贫”。在全区率先创新探索实施整乡推进开发扶贫工作,选择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作为试点,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等进行整乡规划和整乡推进,力求一举解决全乡脱贫问题。大安示范区实施两年来,共整合各行业资金2.85亿元,实施完成扶贫项目288个,项目涉及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土地综合整治、易地扶贫搬迁、扶贫产业覆盖、村容村貌改造等,全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整乡推进示范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2014年,全市11个县(市、区)借鉴大安乡整乡推进示范建设的成功经验,各选取一个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乡镇作为试点予以组织实施,强力推进。同时,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开发扶贫“十百千”示范工程,推进东巴凤国家旅游开发扶贫试验基地建设。整市推进扶贫产业、整乡推进开发扶贫、探索旅游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称为“三大扶贫创新”,具有全国首创意义。

随着一系列扶贫措施的深入实施,河池市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扶贫产业发展规模逐步壮大,贫困群众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事业逐步发展,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治贫”务必发展产业、改善民生。2012年河池市明确提出把核桃、糖料蔗、桑蚕、火麻、油茶、高淀粉薯类、香猪、瑶鸡等8大产业作为新阶段的扶贫产业,并制定颁发了8大产业的规划文件,集全市之力以会战形式予以推进。针对石漠化严重的实际,河池市高度重视石漠化治理与开发扶贫攻坚的有效结合,把核桃产业作为整市推进的扶贫产业来抓,2012年全市新种植核桃56.76万亩,全市核桃总面积达70万亩;2013年完成核桃整地挖坎面积90.86万亩,目前,全市核桃种植面积突破160万亩,是前10年总面积的12倍。按规划,到2015年全市核桃种植面积将达200万亩,2020年将达500万亩,使核桃产业真正成为河池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石漠化地区贫困群众长期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第二篇:治贫原因分析

贫困户致贫原因

1、因病;

2、因残;

3、因学;

4、因灾;

5、缺土地;

6、缺水;

7、缺技术;

8、缺劳力;

9、缺资金;

10、交通条件落后;

11、因婚;

12、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扶贫帮扶措施参考样本

1、医疗帮扶: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

2、种植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培训种植技术,例如种植大蒜、大葱、甘蓝、韭菜、芦笋、柿子、黄瓜、西瓜、苹果、葡萄、牡丹等小麦玉米之外的高效经济作物,增加收入;

3、养殖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培训养殖技术,例如养殖鸡、鸭、鹅、猪、牛、羊等其他规模养殖增加收入;

4、务工就业帮扶:介绍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到XX地方XX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

5、技术培训帮扶:培训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学习养殖技术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

6、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XX产业,增加收入;

7、政策帮扶: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五保,协助办理计划生育奖励资金,争取危房改造资金;

8、土地流转帮扶: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收益,增加收入;

9、产业帮扶:光伏产业、面粉加工、服装加工、发展牡丹产业、瓶盖加工、绑扫帚、藤椅等家具加工、纸袋加工、小饰品加工等,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

10、捐助慰问帮扶:志愿帮扶、社会捐助、民政救济;

11、加入电商帮扶:发展农村淘宝,在网上进行买卖交易;

12、旅游农家乐帮扶:利用池塘、沟渠发展垂钓休闲娱乐,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

13、教育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

14、创业帮扶: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例如磨豆腐、卖豆芽、炸油条、摆地摊、小规模经营商店等;

15、基础设施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村庄修路等(针对基础设施较好的村庄可填此项);

第三篇:增强小学生的国防意识,强化小学生的国防理念

增强小学生的国防意识,强化小学生的国防理念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中心小学郭政委

国防教育是国家按照一定的国防目的,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法律、道德等方面对公民施行长期影响的有计划 有步骤的培训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学校,国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国家安全、民族利益的灵魂,是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提高公民国防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在我们当代的中国,加强小学生国防教育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需要,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需要。

登上泰山,才知道什么叫做高峻;来到故宫,才懂得什么叫做雄伟;目览黄河,才知道什么叫做壮阔;游览长城,才体会什么叫做巍峨。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一个令十三亿中国人都甘愿为她流血流汗的伟大国度。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小学老师曾经给我讲过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就镌刻下了郑成功这一民族英雄的形象,让我知道了一个伟人是如何维护自己祖国的利益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走过了小学、中学,我知道了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人民英雄志愿军战士誓死保家卫国的光辉事迹,让我懂得了捍卫国家利益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在那个时候,做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戍守边疆,成了我儿时的最大理想。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并没有站在祖国的边境线上值勤站岗,而是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站在七尺讲台上挥洒青春。我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实现儿时的梦想而感到失望与遗憾,因为我知道,教师这个职业,一样可以成全我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心愿。讲台虽小,可这的确是发散思维,传播知识的大舞台,我会向我的学生们讲述我们的祖国如何伟大,激活他们每一个人的爱国细胞,真真正正的上好国防教育这堂课。

而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使得一些有想法的国家感到了震动,一些和我国关系比较紧张的国家纷纷加紧了扩军备战的步伐,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局面。当然,我国政府采取了灵活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可是光靠外交是不够的,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前车之鉴“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是前人用血和泪换来的!因此,加强校园里的国防教育,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小学国防教育的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增强小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防意识是以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为标志的群体意识和潜意识。强化小学生的国防意识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必要条件。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近百年来,我国屡屡遭受欺凌,历经劫难,究其历史根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缺乏对国民施以国防教育,国民缺乏必要的国防意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多极格局是世界局势发展的趋势 但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战争的硝烟远未散尽,因民族、宗教、领土、海洋争端、恐怖主义等因素引发的局部战争从未间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和统一。国家安全、民族强弱与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国防责任意识和献身精神密不可分。大学生有了强烈的爱国热忱、正确的国防责任观念和国家利益观念,就会对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这种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就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

2、培养高质量的国防后备兵源,强化国防战争潜力。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是当今世界各国巩固国防的共同选择。特别是对地域、海域辽阔、周边环境复杂的我国来说,在现役部队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强大的、高质量的国防后备力量更是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所不可或缺的力量。学校国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将来为解放军培养预备役军官和专业技术士兵,储备后备力量,增强国防战争潜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八章第43条规定:学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可以接受基本军事训练。在科学技术

飞速发展、高新技术武器不断涌现的今天,要想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仅需要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更需要具备熟练掌握和操纵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秀军事人才。因此,一支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预备役队伍是未来信息化战争所需要的。

3、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国家建设和捍卫国家安全的合格人才。国防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范畴,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塑造合格的优秀人才。学校国防教育不仅具有综合育人的功能,而且在学校教育中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发挥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对小学生人生观、理想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是军事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产物,对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有重要作用。

校园里的国防教育,在当今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开拓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是新世纪的创造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持久、深入的开展国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对我的学生们讲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的不屈不挠的坚韧品格,讲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的祖先为保卫自己的国家创造的世界奇迹,讲故宫博物院外那宽广的护城河,讲八路军战士的英勇善战„„当然,我更不会忘记给他们讲旧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承受的侮辱,讲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我们国土上的随意践踏,讲我们的同胞所受的蹂躏,以及南京大屠杀中无数无端灭亡的冤魂。这些,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中华民族也永远不会忘记!炎黄子孙永远不会忘记!不,是不能忘记!

“落后就要挨打,强盛才有尊严”这是几千年来通过实践总结出的一条客观真理。要想使国家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就必须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我们这群之中工作在三尺讲台上的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加强他们的国防意识,告诉他们要不忘国耻,把握今朝,扬帆急进,破浪远航!我们还应该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誓死保卫国家”的种子播进学生们的心田,让它们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美好的未来!

岁月流淌, 心中总有一个念想——爱我中华,心系国防!

第四篇: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

老区治贫有良方万元增收谱新篇——沾益县播乐乡选准路子谋发展,“万元增收”出成效

“这个药材整得成……”。播乐乡的药农尝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甜头,种了几亩药,卖了多少钱,成了农民群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中药材产业成为播乐乡落实“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实施“万元增收计划”的有效载体,发展老区经济的一剂良方。

播乐乡是省级革命老区,也是一个贫困农业山区乡,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776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893元。在“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中,市委作出实施“万元增收计划”的决策,播乐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立足全乡矿产资源丰富、饲草充足、气候土壤适宜中药材生长的实际,制定和实施“粮烟稳乡、畜牧兴乡、煤炭强乡、三产活乡、药材富乡”五大富民工程,为全乡3万多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增收平台。特别是在发展中药材产业方面,通过建基地、引龙头、拓市场、强服务,探索出一条山区农村实施“万元增收计划”,加快“三村四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新路子。

——上下求索找出路,全面推进寻突破。中药村是播乐乡的传统产业,也是新兴后续产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成片种植过,但由于政策不配套、市场开拓不力、规模小,属自发性分散种植,虽经多年发展,但始终未能形成气候。

为改变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广大群众寻求脱贫致富之路,乡党委、政府引导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上下求索,尝试过除虫菊、魔芋、放养山鸡等路子,但最终都没有形成优势产业。200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播乐乡经过多方调研,号召全乡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由于多次挫折,群众心存疑虑,乡党委、政府决定由乡机关干部带头试验、示范,建立科技示范园,引进20多个中药材品种进行种植试验。通过两年的精心试验,从中筛选了适应当地土壤、气候、长势良好的当归、黄芩、白术、板兰根等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并总结出了当归一年完成生产过程的独特种植技术,使平均亩产达800余公斤,且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高达0.425%,是国家药典标准0.050%的8倍。播乐乡种植的药材品质优良,深受药商的青睐,为扩大种植规模奠定了基础。2006年,全乡种植中药材8000多亩,实现产值2100万元,平均亩产达2000元以上,药农人均增收746元,仅中药材一项就为全乡农民人均增收313元,全乡农民种药积极性空前高涨。2007年全乡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第一批准备10000亩的当归种子不到10天就被药农抢购一空,全乡中药材产业步入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典型引路谋发展,因地制宜搞规划。试验取得成功,为让老百姓重新认识和接受这个产业,乡党委、政府认真总结过去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中药材种植不搞“一刀切”、“一步到位”,采取扶持大户、典型带动的办法,由乡产业办经验丰富、种植技术老到的干部对全乡10个村委会460名党员干部进行当归、黄芩种植技术培训,发放种植技术资料,党员干部以户均1亩的标准试种,科技人员严把选种、育苗、装袋排苗、移栽、中耕管理和成熟采收“六道关”,使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种下的中药材当年就受益,旁观的群众对这个产业有了新的认识,2004年,全乡共种植中药材2000余亩,亩产值达1500余元,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为合理布局,提高效益,乡党委、政府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退有所进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对全乡6万余亩耕地根据土壤结构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粮、烟、药种植面积,中药材的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和示范带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2002年的460亩迅速发展到2006年的8000余亩,种植户增加到5000余户,全乡涌现出13个种植专业村和300余户种植大户,中药材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科学种植增效益,龙头带动强产业。一是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立播乐乡中药材种植协会,在各村委会设立分会,加强对中药材生产的技术指导、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逐渐形成了“支部 协会 农户”的生产服务体系,推动全乡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二是中药材试种成功后,为提高中药材生产水平,乡党委、政府选择群众基础较好的三个村民小组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引路作用。三是将乡产业办、农科站及全乡种药能手组织起来,分批到基地进行培训和交流。同时,组织科技指导小组,深入实地,对中药材的生长习性、温湿度要求进行讲解,结合各阶段生产实际对种植规格、病虫害的防治、日常管护等进行跟踪指导,逐步提高了种药群众和村组干部的种植和管理水平。

为建立销售网络,让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促进产业长远发展,乡党委、政府领导多方奔走,寻找营销客商。安徽亳州伟虹中药材种

植公司实地考察了播乐中药材品质和种植水平,与乡政府签订了种植销售合同,确定了当归干品每公斤5元和黄芩干品每公斤8元的最低保护价,筹建了“安徽亳州伟虹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播乐收购点”,实行定单生产,现金收购,解除农民种出药材来怕无销售出路的顾虑。2005年引进资金200万元,成立了益康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建立中药材初加工厂,直接收购鲜

药,解决了老百姓烘烤难、晒制难的问题,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2006年益康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又投资2000万元建成中药饮片厂,进一步提升了中药材的增值空间,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万元增收”得实惠,和谐发展见成效。实施“万元增收计划”中,乡党委、政府调结构、找门路、引项目、促发展,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烤烟布局,做大畜牧业和经济林果业,重点培育中药材产业,加快对乡属煤炭企业的改制,对乡内储量丰富的膨润土、赤铁矿、高铝土等矿产资源进行开发,组织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输出转移。储备和启动开发项目5个,扶持发展养殖大户58户、种植大户300多户,转移输出富裕劳动力3898人(次)。中药材产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突破口,2006年实现社会生产总产值4041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6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2195元,净增419元,全乡人均经济总收入达万元以上的户数增至403户。

如今的播乐人都在算这样一笔帐:按照传统的单种模式,一亩包谷、洋芋也就五六百元的收入,而科学轮作,粮烟收入一分不减,中药材一亩平均有2000元以上的进账,生产技术水平高的一亩可高达4000多元。洒宇村村民顾小付的话引人深思:“我家今年减下两亩包谷、两亩洋芋,改种4亩当归,卖得13215元,我这辈子种地还没有收获过这么多钱,这条路走对了”;农户温小花2亩当归实现产值5600元;种植专业村母扎76户人家,2006年种植中药材218亩,户均达2.8亩,村民李云堂一户就种植中药材6亩,成为播乐乡单户种植中药材最多的农户。

有了钱,农民自愿捐款修路,将自家的房子、院子粉刷一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年关,家家户户买彩电、购摩托,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平时打麻将赌钱的人不见了,家庭为经济上的纷争少了,今年的药材刚卖掉,就赶紧谋划明年的生产,积肥的积肥,烧地的烧地,都在为明年的生产做准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强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老区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了。

——打造“药乡”树品牌,展望未来有奔头。能否把中药材产业做强做大,打造“珠源药乡”,延伸产业链条,乡党委、政府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着手谋划。一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乡政府成立了中药材生产领导小组,确定1名主要领导具体负责中药材产业工作,每个基地村落实1—2名机关干部包村负责产业生产,确定3名产业技术指导员对全乡中药材产业分片进行技术指导,明确各基地村的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主抓药材生产,严格实行技术服务包干责任制,做到技术人员、技术措施、技术推广经费三落实,为药农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二是建立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与有关信息机构、农业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准确收集分析市场现状和变化趋势,及时向药农提供信息。同时,严格实行合同制订单种植销售,防止销售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和龙头企业利益的现象发生。三是积极筹建优良种苗培育基地,在各村选择气候、土壤较好的地块建立种苗培育基地和连片种植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提升药材品质,并以此壮大村级组织集体经济。

中药材种植助推革命老区播乐成为珠江源头名符其实的“药乡”,省、市、县领导多次深入播乐乡调研指导中药材生产。2007年,全县有6个乡(镇)引进播乐乡中药材技术和经验,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计划产值4500万元以上。在未来的3-5年中,播乐乡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万元增收计划”目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将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实现产值6000万元,人均创收2000元,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乡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为实现县委、县政府“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种植品种40个以上,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

第五篇:强化现代农业理念 促进蚕茧产业发展

强化现代农业理念 促进蚕茧产业发展

高县蕉村镇镇长 丁昌洪

2007年蕉村镇五届一次人代会作出决议:“五年内全镇实现蚕茧产量一万担目标,集中力量建设以德坪和幸福村为中心的产茧5000担产值400万元蚕桑核心区!”。对此,笔者对蕉村镇养蚕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发展现代农业,提出发展壮大蚕茧产业的一些想法。

一、蕉村镇蚕业基本现状

蕉村镇地处高县、珙县、筠连县三县交界处,地势比较偏僻,距高县县城27公里,幅员面积为85.76平方公里,辖16个村1个社区1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50户33255人,农业人口8030户32504人,耕地面积33895亩,其中土面积17385亩。全镇现有桑园6440亩,其中投产桑3460亩,2007年养蚕基地村7个,主要集中在龙潭片,养蚕户1698户,发种11484张,产茧5700担,蚕农收入410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的村2个,30万元以上的村4个,10万元以上的组6个,1万元以上的组35个,收入5000元以上的户71户,收入万元以上的户6户,蚕桑产业已成为我镇农业产业的支柱性产业。

二、发展蚕桑产业的意义

1、蚕桑产业是我国的大产业。丝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人们誉为“纤维皇后”。国内外丝绸市场蕴藏着很大的消费潜力,且我国的茧丝绸无论是生产量还是贸易量出口量均处在国际垄断地位。2007年全国桑园面积约1428万亩,同比增长11.2%;桑蚕茧产量77.9万吨,同比增长5.3%;桑蚕丝产量预计10.8万吨,同比增长16.4%;真丝商品出口36.1亿美元,蚕丝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的75%,绸缎出口量占世界的50%以上,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印度、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地,作为我国的一个大产业,国家也正在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

2、蚕桑产业是“短平快”的产业。发展“一步成园”需栽植桑苗800至1000株,每株成本价0.5元左右,直接投入400至600元,当年栽植,当年见效,一次栽值,多年受益。同时养蚕时间短,蚕从蚕卵孵化到上簇结茧共5个龄期,一般只需26-28天时间,群众养蚕谚语称“十个工,一张蚕,一十八天见现钱”。其次是见效快,一亩桑进入丰产期全年可养3至4张蚕,每张蚕产茧平均按35公斤计算,可产茧100公斤以上,每公斤单价15元计算,收入1500元以上,若在桑园行间间作大蒜、洋芋等作物,亩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蚕沙可以可养鱼,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桑园修剪的桑枝既可作燃料,也可销售给纸厂用原料。袋料栽培香菇等食用菌的极好原料。

3、蚕桑产业是兴村富民的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是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要有增长点,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我深知对于我镇红岩土层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是当前抓好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桑树有较强的抗灾能力,特别是抗旱能力,专家们把桑树称为“晒不死的农业”,且四季养蚕可以克服其它经济作物“一季打倒全年无收”的境况。

4、蚕桑产业是稳定收入的产业。针对目前外出劳动力增多的现状,而蚕桑对劳动力使用的余地比较大,不一定非要强壮劳力,老人、妇女、儿童都可以从事养蚕生产,能够满足现在大多数家庭一想外出找钱;二想不丢掉家里的产业收入。且蚕桑服务体系健全,产业链条完备,县上建有龙头企业——凯华丝绸,并建立了蚕茧最低保护价制度,村成立了蚕业发展协会,增强了蚕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群众得到的实惠上讲,栽桑养蚕已成为我镇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

三、发展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

二十多年来,由于受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又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从2002年起我镇蚕桑产业进入持续稳步发展,栽桑和养蚕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去年全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年”活动,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共发展桑园4043亩。虽然我镇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上还处在低层次、低水平、低效益的状态,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合力。部分组干部和党员对发展蚕桑产业在增收富民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视程序不够,没有把蚕桑产业发展摆到应有的位置。部分群众没有把蚕桑产业当作主业,而是副业,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加之对蚕茧市场变化心存疑虑,特别是在去年下半年丝绸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发展产业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没有完全形成大办蚕桑产业的强大氛围和合力,而且养蚕户占全镇农户数的21.11%,占蚕桑主产区龙潭片农户数的40.81%。

2、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产业发展进程。蚕桑产业一次投入,可多年受益,但产业发展初期资金投入需求量相对比较大,若按现代养蚕模式,栽桑要栽“一步成园”,而且要拿好田好地来栽,养蚕设施上要建大蚕室外蚕棚,要购置方格蔟具,直接投入在4000-5000元,有条件的地方还要求建立小蚕共育室,而目前在资金投入上,争取国家项目投入渠道单一,资金量小,上级财力不足,投入有限,群众收入水平低,无力加大投入,一些群众单纯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不愿拿钱投入。

3、桑园管理水平低,利用率不高。据调查,全镇2007年底有桑园6440亩,但实际发挥效益的桑园只有53.73%,还有近一半的桑园效益低下或几乎没有发挥效益,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重栽轻管,综合管理措施不落实,有的桑园长期荒芜,无人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其次是桑树种植的土地条件差,土地瘠薄,农民不愿拿好田好地来栽,加之又缺水缺肥,桑树品种质量不高,桑树生长不良,产叶量和叶质不高。

4、养蚕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一部分群众对养蚕增收的认识不足,养蚕硬件设施不配套,养蚕的积极性不高,养蚕数量上不去,加之养蚕科技含量偏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蚕农文化水平又低,培训、指导、管理、服务跟不上,蚕室消费、蚕病防治等技术服务滞后,粗放型经营现象突出,茧质方面,上车率在80%左右,解舒率在55%左右。

5、大量劳动力外出,立体养殖观念不强。随着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输转与栽桑养蚕争劳力的矛盾越来发挥突出,有的农户举家外出务工,桑园闲置,无人养蚕,再者,农民对桑园立体养殖观念不强,没有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导致收入不高。

四、蚕桑产业发展的发展机遇

(一)“东桑西移”的政策机遇。国家商务部把握全国茧丝绸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贸易行情,确定启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从2006年起,每年在中西部地区财政资金支持50个县建设50个万亩蚕桑基地,每个万亩基地平均给予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我县2007年开始被列入第二批“东桑西移”项目县,这对加快我镇蚕桑产业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对争取项目资金,增加蚕桑产业的投入,加快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三)丝绸行情前景良好的市场机遇。根据预测,今年茧丝价格国内市场因行业竞争虽有小的波动,但国际市场价格平稳。这种价格行情,有利于调动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五、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

(一)明确发展目标。根据蚕茧的市场形势和我镇的实际,五届一次人代会确定总体目标用五年时间产茧达到万担切合实际,明确以德坪村、幸福村为两个核心区,以吉兴和龙政、联乐和联合为其两翼,以罗蕉路、龙幸路建设蚕桑产业经济带。重点培养年产值达到20万元以上的组10个,发展100户年收入5000元以上的大户。

(二)理顺发展思路。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苦练内功,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实现蚕桑基地规模化、蚕桑技术规范化、蚕茧质量标准化。二是坚持龙头企业带动的原则。坚持龙头企业带动,积极争取高县凯华丝绸公司对我镇的扶持,促进我镇蚕桑产业化经营。三是坚持区域布局的原则。依托现有基础,优先发展自然条件优越,按产业化要求进行区域化布局,本着“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质量最优、成本最低”的原则有序发展,抓好基地组建设,并集中抓好以重点户、共育户、科技示范户为依托,形成规模优势。

(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抓宣传,通过会议、标语、培训、咨询、传单、专栏、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村情和丝绸行业的宣传,将蚕桑产业发展重大意义宣传到田间院坝。二是抓育苗,建立桑苗繁育基地,采用统育和指导农户分散育的方式,解掘桑苗缺乏的问题,实现自育自栽。三是抓栽桑,扩大基地规模,抓好地边桑的补植,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上规模的蚕桑基地。四是抓管理,以低产桑园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桑园管理水平。五是抓养蚕,在提高养蚕产茧数量上下功夫,着重抓好蚕棚的建设。六是抓投入,积极申报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增加投入。七是抓科技,做好桑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广大群众栽桑养蚕的生产技能。八是抓大户,发挥大户的带动示范作用,激发群众栽桑养蚕的热情。九是抓队伍,加强蚕桑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确保蚕桑生产技术服务不断档、不脱节。十是抓效益,创新种植模式和经营模式,推行集约化经营。

下载强化“治贫”理念 增强发展内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化“治贫”理念 增强发展内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强化内部管理 拓展销售网络 增强发展实力

    强化内部管理拓展销售网络增强发展实力 -----------汉中分公司经验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省公司今天为我们提供这一宝贵的经验交流机会,通过相......

    强化党员意识 增强党性修养

    加强党性修养 爱岗敬业 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公仆 按照我街道开展加强党性修养、爱岗敬业、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公仆的主题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从思想、工作、......

    增强责任心 强化执行力

    增强责任心 强化执行力 .0 执行,简单地说就是做,就是落实,就是把决定了的事情变成具体的行动,并达到预期目标。落实是一种观念、一种责任、一种意志、一种文化。抓落实是各级......

    班主任治班理念

    班主任治班理念 转眼间,在班主任这块儿园地里已经辛勤地耕耘了十几年。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从一个不懂管理艺术,只会“罚”字当头的班主任,逐渐地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的班级......

    四年级治班理念

    四(1)治班理念邹双娣 以“情”为资本向班集体投资,营造民主、创新、竞争的环境,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进步;以“爱”为核心在班级的舞台上,勇于实践、团结友爱、为班争光;以“行”为支......

    班主任治班理念

    班主任治班理念转眼间,在班主任这块儿园地里已经辛勤地耕耘了十几年。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从一个不懂管理艺术,只会“罚”字当头的班主任,逐渐地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的班级管......

    一年级治班理念

    一(1)班 治班理念 赵 燕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用热心和爱心滋润祖国的未来,用耐心和智慧培育民族的希望,与学生交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方、言之有趣,引领学生快......

    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 集团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诚信兴业”的原则,始终不渝的恪守“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宗旨,大力弘扬“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