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的教育制度
中国的教育制度
在中国,要提教育恐怕谁都会首先想到高考,中国高考被誉为是一个人改变命运的终南捷径,人们把高考看成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也的确,高考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原本农村的孩子可以通过高考让自己立身于大城市,而且这也是一种不败的立身之法,就像是科举,考得了功名便意味着后半身无忧。如今的高考也一样,上一所名牌大学无疑是给自己贴上一层金膜,走到哪都不会丧失自己的身份。
高考如此举足轻重,那么它的实施方式是否也应极其慎重呢?答案是肯定的,1979恢复高考以来,中国教育界不断地在琢磨如何生成一种更好的考试方式和录取方式。从先填报志愿在高考到先高考后填报自愿,有人认为这似乎是一种完美的变形。但是,近年来愈来愈频发的教育丑闻事件却不得不引人深思,为何一些所谓的名牌大学学生做出一些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以导致于让人们怀疑高考,怀疑大学教育。
其实,归根到底,中国教育明显存在一种脱节,也明显存在一种越级,小学的教育偏要向学生炫耀中学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升学动力,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果。于是小学生便认为我现在所学的只是皮毛,无足轻重,真正要掌握的知识还没到来。而再到中学教育后,中学有完全的抛弃小学教育,他们看中的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看重在已完成的六年小学教育中学生是否已拥有一定的学习素质。中学教育旨在把学生送入大学校门,这又与推卸责任有多大差别?而再看看大学,许许多多的学生根本就不具备作为大学生的素质却因为某些方面的诱惑或者压力儿上了大学,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学的教育机构跟是束手无策,因而就放人学生自由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确实有些学生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我们也得承认,这样的学生不是得益于教育本身,而是有可能受益于某一个教师的感染,或者某一些事件的感染。这是教育的失败之处。
我们不得不思考什么样的教育体制才能感染更多的学生,以致让他们走向成才之路,而不仅仅是让他们走向通往高分生活之路。首先是学校机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全应该实行一体化教育,即不能让学生只沉迷于对未来的向往。第二,教育的内容应更加丰富化,不知是局限于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首先该提到的应该是哲学思维,当然我们并不是需要学习完整的哲学体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哲学,人生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去做一个没有思想的社会工具。弄明白自己的性格信仰,去纯粹追求自己的信仰,而不受其他时左右。无信仰无目标注定是让人迷惘的祸首,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第三,对于教师的培训更得慎重,教师不是传道授业就可以了的,那是科举时代所奉行的。教师更大的职责应该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何意义的人?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会迷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道路。
中国教育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但愿会有新一套的教育改革制度出炉,而不单单是在某一方面的改革,那样只会让让教育的破洞愈演愈烈,因为教育是个整体,不可分割,任何部分不可单独作用。
第二篇:中国教育制度
中国の教育制度は、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から構成される。6年制の小学校と3年制の初級中学校による合計9年間の義務教育制度が実施されており、日本の義務教育と基本的に同様の制度となっている。
初級中学校の後、3年制の高級中学校教育があり、日本の高校に相当する。高級中等教育は普通教育を行う「普通高校」、職業教育を行う「中等専門学校」、「技術労働者学校」、「職業中学」などに分かれる。修業年限は「普通高校」が3年、「中等専門学校」が一般に4年、「技術労働者学校」が一般に3年、「職業中学」が2年ないし3年である。
高級中学校を卒業後、高等教育課程へ進学するが、高等教育を実施する学校を指す中国語表記の「高等学校」が日本の大学に相当する。
各教育段階の修業年限等は、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によって国務院あるいは国務院から権限を授与された教育行政部門が定めるものと規定されており、教育部が主管する。
(2)高等教育機関の分類
高等教育は、普通教育を行う「普通大学」と、成人向けに幅広い分野の継続教育を行う「成人大学」に分類される。「普通大学」は国家の定める設置基準によって設立され、全国普通大学統一テストに合格した高校卒業生を対象とする全日制の大学である。「成人大学」は、全国成人高等教育統一テストに合格した高校卒業生および同等の学力を有する学生を教育対象とする。
普通大学は「本科大学」、「専科大学」、「大学院教育」に分類される。また教育部やその他の中央政府部門および地方政府等が運営する国公立大学に対して、私立大学に相当する「民弁大学」がある。
中国の教育の概況
中国政府は、教育を重要な優先的地位に置き、「科学と教育による国家振興」という戦略方針を打ち出しました。教育体制改革を絶えず深め、9年制義務教育を実施しています。各級の政府は教育への資金投入を絶えず増加し、多ルート・多形式による学校運営を奨励しています。
「現代化に向け、未来に向け、世界に向けて」というスローガンは、中国の教育が進むべき方向を示すとともに、教育改革と教育建設を進める上での指針でもあります。
学校教育体系
中華人民共和国の学校教育には、学齢前教育、小学校、初級中学(中学校)、高級中学(高校)、大学、大学院が含まれます。それぞれの入学年齢と修学年限は次の通りです。
幼稚園:募集対象は3歳以上の学齢前児童、修業年限は3年。
小学校・初級中学:現行学制は「6・3制」、「5・4制」、「9年一貫制」が共存するが、ほとんどの地区で「6・3制」が主体。したがって、小学校の修業年限は6年あるいは5年、初級中学は3年あるいは4年で、小学校の入学年齢は6-7歳、初級中学の入学年齢は12-13歳。
普通高級中学:入学年齢は15-16歳、修学年限は3年。
中等専門学校:初級中学卒業生を募集対象とする学校の場合、入学年齢は15―16歳、修業年限は通常4年だが、一部の学校では3年。高級中学卒業生を募集対象とする学校の場合、入学年齢は22歳未満、修業年限は通常2年。
職業初級中学:修業年限は3-4年。技術学校:修業年限は3年。
職業高級中学:入学年齢は15-16歳、修学年限は2-3年、ごく一部の学校は4年。
全日制高等学校(大学):本科の修業年限は4年あるいは5年(一部の医科大学は7―8年)。
専門学校・高等職業技術学校:修業年限は2年あるいは3年。
大学院生:修士課程の入学年齢は40歳未満、修業年限は2-3年、博士課程の入学年齢は45歳未満、修業年限は通常3年。
各種成人学校:学制は「同レベル同基準」の原則を実行。成人中等学校は、全面的に職場を離れる場合、通常は同質の全日制学校と同じ修業年限。職場を半分離れるか、あるいは労働時間外に学習する場合、通常は同質の全日制学校より1年ほど長い修業年限。成人高等学校(大学)の本科教育の修業年限は通常4-5年。専門教育はさまざまな形式があるが、修業年限は通常2-4年。
『中華人民共和国義務教育法』の規定に基づき、中国は9年制義務教育制度を実行しています。すなわち、中国の小学校および初級中学の教育は義務教育の段階です。「年齢が満6歳に達した児童は、性別、民族、人種を問わず、全員が入学して義務教育を受けなければならず、条件を具えていない地区では延長して7歳入学とすることができ、国、社会、家庭はこれを保障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ことになっています。
中国の高等教育
中国で高等教育を実施している機関は大学、学院と高等専門大学です。高等教育機関は教育、科学研究、社会貢献という三つの任務を担っています。
中国の大学は、国家教育部に直属する大学、省・自治区・直轄市に所属する大学、地方大都市の経営する大学、民間学校に分かれています。中国の大学ならびに独立して設けられた学院は、同等の地位を有する高等教育機関です。
中国は各大学の学生の質を確保するため、募集に当たっての厳格な入学試験制度を制定しました。高校の卒業証書を取得した学生は、全国大学統一試験に合格して初めて、大学に入学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中国の全日制大学は、一学年が二つの学期(ごく一部の学院と大学では三学期制を試行し始めている)に分かれています。第一学期は9月初めから始まり、第二学期は2月中旬から始まります。各学期は約20週間で、授業は毎週5日間です。冬休みと夏休みのほか、毎年1月1日は1日のみ、旧正月(春節)、5月1日のメーデー、10月1日の国慶節はそれぞれ3日間の休みとなります。その他の記念日と伝統的な祝日には学校は休みになりません。
中国の学位制度
中国の学位は学士、修士、博士の3等級に分かれています。学科は哲学、経済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などを含む)、数学、教育学(体育学を含む)、文学(言語学、芸術学、図書館学を含む)、歴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軍事学の12学科に分かれています。
*学士学位:大学で学ぶ本科生は、教学計画に定められた各条項を達成し、その課程の学習と卒業論文の成績が合格したとき、学士の学位を授与されます。
*修士学位:大学と科学研究機関の修士・研究生は、修士学位の試験と論文・口頭試問に合格し、履修成績が及第点に達したとき、修士の学位を授与されます。
*博士学位:大学と科学研究機関の博士・研究生は、博士学位の試験と論文・口頭試問に合格し、履修成績が及第点に達したとき、博士の学位を授与されます。
第三篇:中国腐朽的教育制度
中国腐朽的教育制度
这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学聚会合影(前排右数第一位就是老班长杨恒均,说明一下,25年前,我是全班最高的靓仔之一,25年后,我已经沦落为中等偏低,也不靓仔了,呵呵)。随州市第一中学83届七班。当时我们班高考成绩沛然,轰动一时,绝大多数同学成功考进各大城市的大学和中专。学成毕业后,又各奔东西。
过去25年,就象中国的GDP一直上扬无法停下来一样,我们这班同学也都在天南地北干得热火朝天,一个劲地各奔前程。这几年,也许是人到中年的缘故,也许留下了长长的无暇后顾的过去,陡然间有些失落,有些怀旧了。于是,在几位热心的同学的筹划下,利用这个国庆节假期,当初劳燕分飞的老朋友们好像候鸟一样,纷纷归巢。全班六十多位同学,除了有事无法离开工作岗位以及无法回国的,还有少数几个“下落不明”无法通知到的,绝大多数都赶回家乡随州参加了这次聚会。
25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很长了,当年的高中生都进入到人生最鼎盛的时期(全班同学的年纪都介入41到44岁之间,大家从三位宇航员都是42岁可以看出来,这个年龄段无论从身体和脑力上,都是人生的鼎盛时期)。风尘仆仆远道赶回聚首的同学相见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想起对方的名字,音容笑貌依然,只是名字总也想不起来。如果不是被提醒或者提前做了功课的,很多老同学还真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不过,一旦旁边有同学喊出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时,往往是一声惊呼伴随一句恍然大悟:原来是你!还记得当时我们两个„„
不同的世界,同一个恶梦!
老同学相见,音容笑貌依然,然而25年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滚打磨爬,足可以让我们“貌合神离”了。经过多年的努力,老同学们都打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除了对过去共同的记忆和对未来一些相同的憧憬之外,其他的相同之处确实不那么多了。不过,有一点却让我非常讶异,那就是我们还有一点共同之处:我们都做过同一个梦——一个关于高考的恶梦!
关于高考带给我的恶梦,我曾经写过,不过是轻描淡写而已,因为我一直担心那是我自己心理有问题,再说,考上一个大学,竟然做了20年的恶梦,实在不是一件值得大写特写的光荣事。
去年我参加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87届大学同学聚会时,无意中提到高考后相
当长一段时间还经常做和高考有关的恶梦,结果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到我的话,一下有好几个同学附和我说,他们也常常从类似的梦中惊醒。
在这次迟来的高中同学聚会上,我本不会提起。可是没想到一位当时成绩最好的同学在发言中突然提出了自己一直做高考恶梦的事,并对都已经有了“备战”高考的子女的老同学们告诫道:千万不要让你们的孩子为了一个高考,再做二十多年的恶梦,像我们一样。
话一旦被这位同学说开,真可谓群情激动,于是纷纷说起了自己的高考恶梦。高考的紧张虽然得到了好成绩作为回报,但谁也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二十几年里,那种未成年时的过度紧张造成了经常性的恶梦:有的同学梦中发现到了考场却忘记带准考证;有的则发现手里的录取通知书根本不是自己考上的那个大学;有的一路狂奔,只因起床晚了,错过了高考时间;有的正坐在考场打开试卷,却发现一题都不会做,在梦中奔溃了;有的在梦中看到老师铁青的脸,意识到自己考砸了;有的在高考后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跳农门无望,继续在农田里“锄禾日当午”„„
最后老同学们自然不忘记加一句:你的恶梦什么时候结束的?
对于其他人,这些梦境看上去也许并不那么可怕,但对于我们经历过残酷有如战场的高考的人来说,则绝对是恶梦,常常让我们在梦中惊醒,有时惊出一身冷汗。
这种恶梦对我们这整整一代所谓精英的心理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也许只有未来的心理学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高考那种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还在“拼搏”的所谓“学习”对我们这些尚在发育阶段的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摧残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人对高考制度提出过质疑,也有人从孩子们的身体状况提出过问题,但很少有人从孩子的心理健康探讨过这一问题。也许心理学还不够完善,还无法深入研究下去,他们只认为自杀才是心理出来问题,却不知道另外一些心理问题可能更长久的影响一个人,以及他生活的这个社会。
放下心理学理论不提,对于高考的个中滋味,我们是过来人,感觉是从一个战场幸存下来,不堪回首。加上我们对现有的应试制度也无能为力,所以只能漠然地看着一届又一届的高中生遭遇同样的折磨。只到我们自己的孩子长大时,才蓦然回首,后悔却已来不及,看来,我们的孩子也要遭受同样的折磨和罪孽。
就在我们这个班级成绩最好的同学站在讲台上“控诉”高考制度,并殷切希望老同学们在对待自己子女上不要重蹈覆辙的时候,我们班另外一位成绩最好的同学
——老班长杨恒均,早在十年前就悄悄把儿子送到了国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他远离我们那个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高考制度,避免缠绕我二十年的恶梦在下一代身上延续。
谁说中国不输出价值?让我们把同一个恶梦带向世界各地吧!
可是,让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恶梦”在考试制度上率先实现了,也成为中国这些年继输出中餐馆和唐人街文化之后最牛的一项价值输出。
这些年由于华人大量涌入一些国家例如澳洲,结果当地本来按部就班的考试,也因为各种补习班而变得空前的激烈。现在如果到澳大利亚的一些精英中学去看一下,你会吃惊地发现,最好的精英中学里,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华裔,这和华人华侨在澳洲总人口中的比例是严重失调的。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当初设立这种考试制度的澳洲人的担忧。
华人华侨的孩子能够进精英中学,并不是说我们中国人的智商就比白人高,也不能说明我们中国人更聪明,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因为华人华侨的孩子刻苦,父母肯下本钱,加上牺牲孩子们玩乐和休息的时间(例如放学后的时间和星期六和星期天)送他们去各种补习班,初中就开始学高中的课,高中就开始学大学的课。在补习班里一遍又一遍地做习题,被范文等等。
在澳洲的教育制度特下,特别是小学升中学,严格来说和中国的高考制度一样,但在亚裔人口大量涌入前,从来没有什么补习和加班加点“备战”考试的事情发生。实际上,如果现在去到各个补习点看一下,里面坐的几乎是清一色都是亚裔学生。
澳洲人最近在检讨这种考试制度,因为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可能会出现精英中学里占人口绝对大多数的澳洲白人的学生越来越少。而那些靠补习和所谓“刻苦”进入精英中学和各大重点大学的亚裔会越来越多。
澳洲人担心什么?亚裔拼命学习,牺牲玩乐的时间考上好的学校,难道不是贡献澳洲?难道不符合澳洲等西方国家的“公平竞争”?当然不是。澳洲人担心的是中国人带过去的那种“学习风气”,或者说被中国移民家长们带过去的那种应试方式方法——那种牺牲孩子的玩乐和休息时间的做法,不但破坏了澳洲的教育制度,而且通过这样“竞争”一路考上去的孩子,就算是重点大学毕业出来后,他们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创新和创造能力,往往名不副实。而那些实际上有创造力和天赋的孩子,却在这种中国特色的竞争中连大学也考不上。
澳洲一些有识之士是不是杞人忧天了?也许我们应该去查一下记录,为什么各种国际大考的数学和科学尖子都在中国,可我们中国制造的产品几乎都是人家设计的?为什么中国人在世界各地考试都遥遥领先,可环顾周围,世界上几乎所有现代文明的科技产品几乎没有一样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就在写此文的时候,又发现一个不那么有趣的现象:大家都知道西方国家的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有很多假期,往往弄得父母很被动,因为他们要上班,孩子却放假在家。而就在这个国庆节假期里,我发现中国却正好相反,大人——这些公务员、商人和工人等等都在享受国庆长假,可我们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班孩子却已经悄悄返回学校,开始“备战”考试!——这是个什么国家?大人们享受假期的时候,竟然让没有成年的孩子们去“学习”去“拼搏”去“备战”?!
不过,各位也有值得感到欣慰的地方,谁说我们中国人不输出价值?这不,我们总有一天要让我们那种折磨孩子的考试方式传遍全世界,让全世界的家长们都胆战心惊,真正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个关于考试的恶梦!
第四篇: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
中国教育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中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四大弊端
自从18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中国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便从传统文化学习的文质走向了极端外国文化学习基本全面流氓化,知识分子也不再“学而优则仕”,而是披上知识分子的外衣充当真正的文化流氓。这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
从前面的简单论述中我们已经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中国的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中国教育制度。然而,中国教育制度究竟出了哪些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中国教育制度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个方面:
(一)、统考制度
统考制度包括初考制度、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大学英语定级考试制度、职称英语考试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等,这些制度成为束缚中国学子学习的枷锁,也是误导中国人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制度的约束和误导下,每一个中国人从6岁开始便失去了学习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人生发展的自由,每一个中国人都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人们只会学习课本和考试,相当多的人变成有文凭无文化的“文盲”(进入学术权威或教育权威者甚至就是文化界的流氓和学霸)和人格不健全、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善于投机钻营和玩弄权术、贪图享乐的知识分子的败类。
(二)、英语学习制度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教育制度中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进行全民英语教育制度。初考、中考、高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职称评定等待无论是什么专业都要考英语,从而使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还是用不上或忘得一干二尽。然而,作为教育基本价值取向的对人的教育(学会如何做人)方面却无人问津。人们从小不仅不重视修身,而且还鄙视有教养者—这是多么怪异的社会现象啊!
在全民英语教育制度下,人们从来不去过问《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春秋》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典籍,更不去从这些文化经典中承接修身之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剧,也是中国人民的悲剧,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更是中国社会的悲剧本身及其一切悲剧的根源。
(三)、管学教一体化制度
中国教育中另一个致使性的制度问题就是教学者、研究者和管理者三位一体制度,即在学校里(包括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学术和科研机构)管理位置上的当权者既是教师,同时又是研究者。于是,学校和研究机构就形成了“当官
当教育权威 当学术权威”的利益追逐链。在此利益链中,学校和研究机构成了行政管理者尤其是当权者的天下,他们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行政权力,然后利用行政权力给自己评职称(教授和研究员等)、当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各种各样的代表教育权威和学术权威的社会兼职,最后将一切教育权力、和学术权力尽归于自己门下,并将一切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变为自己、家人和朋友可资享受的源泉。而那些真正老老实实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底层教师和研究人员却无法得到应得到的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他们只能拿着国家规定的微薄工资去支撑他们的教学、研究和艰辛的,甚至只能默默忍受着当当权者打工仔的苦难。我们的研究还发现,目前教育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下在于教研管三这就是中国目前教育体系中日益严重化的悲剧。
(四)、教学评估制度
教学评估制度的本意在于监督各个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事与愿违,教学评估的实施却导致了与其初衷背道而驰的结果:
1、教学评估不是评教学质量,而是评教学设施。
2、教学评估不是评教学水平,而是评准备材料。
3、教学评估误导了教学和科研的价值取向,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和研究者的研究精力,将教师的工作误导到了做表面文章和评估材料的准备上,将研究者的工作误导到了抄袭成果和评估材料上,真正的教学质量和原创性科研成果廖廖无几,教育垃圾反而将真正的教学成果以及它的完成者逐出了教育界,而学术垃圾也反而将真正的学术成果逐出了学术界。
4、按照教学评估标准,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为了达标而大量、盲目“引进人才”。为了引进“教授”、“博士”,很多高校给引进的教授、博士以巨额奖励,这些教授、博士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才实学,有的甚至边做一个教师或研究人员最基本的人品、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都不具备,但他们却一进学校就可以得到数十万元甚至价值近百万元房产、骄车和“科研启动经费”,而真正在一线兢兢业业工作了数年甚至数十年、教学经验丰富、学术研究能力相当强的教师反而受到压制和歧视,如果他们不能成为当权者的奴才,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待遇都得到,更不用说能够得到诸如出版学术研究成果经费等这样的学术资源。
国外的教育
小学:
在小学,孩子在学校大量的时间是在认识字,阅读,老师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图书馆,让
他们看各种孩子们喜欢读的书或画册。老师给孩子们讲各种各样的 常识,带领他们参观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讲解做人的道理,怎样懂礼貌,有爱心。直到三四年级以后,才开始学习数学知识,由于这个时候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比较 成熟了,学习的速度就比较快。在小学阶段,国外的孩子阅读的量要远远多于我们国内的孩子,而花在数学上的时间远没有我们国内的多。所以,和我们国内相比,国外的孩子比较成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较强,而数学的基础知识没有我们学的深,学的那么多。
中学:
学生的课外活动非常多,初中才学我们国内小学五六年所学的数学,但是他们阅读量非常大,老师并不阻止孩子们交男女朋友,某种程度上是在引导和鼓励他们这样做。
很多西方国家高中课程里就有不少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而主修的课程并不多。选修课程种类很多,第二外语、艺术和戏剧、音乐、计算机、商课、建筑设 计、饮食健康教育等,还有一些国内高中必修的课程却被纳入他们选修课程,如: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等。选修课程是给上大学打基础,提早引起孩子对专业课 的兴趣,所以一般情况下,选修的课程都不难。不过,即使学生在报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如果申请的专业跟高中的课程不相符,只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并有优秀的 成绩,换专业也非常容易,总之,国外的教育更人性化。几乎所有人都听说国外的学生压力小,这个压力小主要体现在课时少、作业少、竞争不那么激烈,考试压力小等方面。在西方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到 深夜,或者补课,参加课外辅导提高班等,绝对不是一个普遍现象。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初三,每次拜访他的时候都没见过他学习,听朋友说,孩子回家前基 本上把作业都写完了。业余时间,孩子学钢琴,曲棍球和舞台剧表演。我总是能从那个活泼爱笑多才多艺的小绅士的身上看到希望。这跟我回国后看到学校的学生感 觉很不同。我没有具体算过西方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在学习上平均花多少时间,但一定远远少于国内学生学习的时间。可是,真正比起社会适应能力,个人素质,和快 乐程度等,我们却远远落后。
大学:
在国外,大一第一堂人力资源的课上,老师无意问起了谁打过工(这里包括兼职工作和志愿者工作),一个坐100多人的课堂上,50%以上的人都举 起了手,那个时候他们才18岁。国外高中的压力远远小于国内3年苦涩艰辛的学习生涯,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或者参与社会实践。大学期间,绝大 多数的学生都会有兼职工作,几乎每个学校的学生会都很活跃,有各种各样的组织供学生选择,学校还有career center,称之为职业中心,为学生提供在读和毕业后的就业辅导和各种工作机会。相比较,国外的教育理念和硬软件设施培养出了更高素质的毕业生们。在国 外,读研究生的本地学生非常少,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通过更高的学历来找到很好的工作,(当然也有学生继续钻研深造的例子,这些人完全是出于兴趣,将来出成 绩的比率就很大),所以读研究生的大部分都是外国学生,中国学生居多,尤其是商科这样的热门专业,一个班上80%以上都是国际学生,中国学生占其中的 80%都不足为奇。
第五篇:中国信息大学教育制度
中国信息大学教育制度
学分制
基本学分反映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1 学分16 学时,1 学时45 分钟。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并通过考试,学生即可获得该门课程的基本学分。各门课程所获得的基本学分累计达到毕业标准时,学生即可申请毕业。不同专业的毕业学分标准不尽相同。我校每一个学分“明码实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学习规划进行选择。
附加学分反映教学成本的差异,包括设备成本不同(如计算机课程对教学设备的要求大大高于大学语文课程);师资成本不同;教学班规模不同等等。我校对成本高的课程增加附加学分,有利于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合理收取教学费用,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按选课总学分收取学费,选课周期为一个学期。在上个学期选好本学期的课程,所选各门课程的基本学分与附加学分之和为选课总学分。
修满所有学分的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德育导师制
学校实行德育导师制的主要做法是:首先由各学院符合条件的任课教师自荐担任德育导师,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德育导师;我们将既能教课,又热心于学生品德教育作为遴选德育导师的首要条件;德育导师可以管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行为指导、思想管理和选课指导。
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的目的,从学生的角度看,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教师的角度看,是要推动专职任课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将教书授课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既能够完成授课任务,又能够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帮助老师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真正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德育导师每周至少利用两天的课外时间开展学生工作;每周日晚上组织全校统一的班会,利用班会时间传达布置学校各项工作要求,集中进行教育。很多德育导师把班会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给予高度重视;很多学生逐步养成了按时参加班会的习惯,使班会效果不断改善。每月根据学生表现为学生评价一次德育分,每学期4次。德育合格是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要重新选择一次德育导师。选择导师完全根据学生本人的主观感受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