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读《头发的故事》
浅读《头发的故事》
鲁迅的小说大都是耐人寻味的,百读不厌。前几天又翻出《呐喊》来读,《头发的故事》引人思考。刚开始觉得鲁迅他老人家似乎有点过了,理头发的问题有这么严重吗?现在理个发再普通不过了,理短发的,理瓦片头的。有些“艺术青年”还剃个阴阳头,虽遭周围人群白眼,但人家还不是一样挺直了腰板,依旧高呼:为艺术献身,剔自己的头,让别人去说吧。仔细看完《头发的故事》之后,我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是N先生觉悟比“艺术青年”低,还是“艺术青年”都比我们高太多了?
作为不同时代的两个理头人,N先生为什么不能把腰板挺得象“艺术青年”一样呢?想来原因应该在于,在传统祖辈的思想里,头发是父精母血,生要带来,死要带去。从古代髡首之刑来看,割发相当于砍头。所以,古人一辈子是只理一次发的,就是在满月,或者就那几十天的中挑个好日子,把胎发一剪,父亲把名一取,就表明你被正式接纳进那个家族了。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头发也就成为中国古代男女各年龄阶段的标志物。三四岁到七八岁的时候叫垂髡,就是垂发;十一二岁的时候叫总角,就是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男子十五岁要束发,据说是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但在西方人看来,也许头发和头并不是一个级别上的东西。爱情可以比生命高,为了自由可以把此两者抛,那这小小的角质化的死细胞又算什么呢?但在中国就不同了,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两次关于头发和脑袋,留谁不留谁的问题。第一次即满清在中原掌权以后,第二次即鲁迅生活过的20世纪初。那鲁迅当时说头发这个问题到底有什么意义呢?鲁迅在1920年10月写作这篇小说,当时有什么事情直接刺激到鲁迅,让他来写这篇小说呢?我略微查了下1920年的大事记,在1月1日2日的济南,1月29日的天津,2月4日的北京都有学生因抵制日货等原因被捕。在1月26日,8月5日,孙中山先生也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废除“二十一条”。而我认为更直接刺激到鲁迅写这篇小说的事情是10月2日日本借口朝鲜革命党人焚毁珲春日领事馆,派兵占领珲春城。这使之前的革命看起来毫无用处,不革命之前,弹丸小国可以把“天朝上国”的北洋水师打得片甲不留,雨果笔下的两个强盗可以打输了和打赢了一样,甚至比赢了还得到更多的利益。革了命以后一样一样被迫签定“二十一条”,国人一样被欺压,劣根性一样没有除掉,侵略一样没有停止。既然如此,还革个什么命呢!剪不剪那大辫子不是革命不革命的标志吗?所以,鲁迅就拿头发先来开刀了。
所以说到理发,鲁迅先生是大有成见的。记得在《藤野先生》里,鲁迅也对那象富士山一样的大辫子很是看不惯。包括《阿Q正传》的那个没辫子的假洋鬼子,他看不惯的东西,便要狠狠的说,狠狠的骂,在《头发的故事》里他又骂。N先生留过学,因为觉得不方便而率先剔了辫子,被人骂过假洋鬼子。鲁迅本人也有过这样的遭遇:早年留学并剪了发的他,可能也被那些“富士山”非议过,甚至被那些官员强行送回国来。从N先生身上似乎就能看明白他的心思。想必他是想用用“手杖”来敲打那些叫自己洋鬼子的人。
所以,故事里的 N先生不仅理了头,还打了人。并赞成学生们剃掉那些“不方便”的辫子。就象鲁迅一样,糟粕思想的辫子被剃了以后,对平等自由的追求就再也停不下脚步了。不然,今天的艺术青年又怎么在剪了阴阳头后,依旧能挺直腰板走路„„
第二篇:读鲁迅作品《头发的故事》
读鲁迅作品《头发的故事》
2015/12/2 任何一种社会革命都是有一定的形式的,革命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的,无论是什么性质的革命都不例外。辛亥革命的基本形式是武装革命的,但是也包括着各种非暴力的革命,文化革命,思想革命以及对旧的传统旧风俗的革命。
头发的革命就是一种习俗的革命,古代唯有“越人断发文身,黑齿雕题”的传统习俗,满族人有留辫子的习俗。汉族人自古以来没有这个习俗,但是信奉者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不可毁伤。头发和服饰在古代是区分民族的标志。1644年清兵入关,开始强迫汉人留辫子的。但是三百年来已经成为传统,千百万人的传统习惯势力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势力。
在《头发的故事》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叙述本篇故事的主题,而是采取了曲折迂回的手法,首先是说在辛亥革命之后的北京满大街挂的五色国旗,其实国旗是区分一个政权与另一个政权的标识,也是一个国家的标识。旗帜,服饰和头发都具有标识性的意义,而旗帜的标识性意义更大一些,更有代表性。从“城头变幻大王旗”说起,作为一种铺垫,而后再切入本篇故事的主题:《头发的故事》。
无论是作者自己还是自己的学生剪辫子,也都受到了阻力。作者剪掉辫子是从留学日本时开始的,同样受到的传统势力的抵制,在剪辫子的问题上也发生过一些摩擦和矛盾,无论在日本还是回到祖国都会受到一样的待遇,简直是被人不齿,可是渐渐地,他的一些学生也开始剪了辫子,再后来就形成现了新的社会风俗了。由此可见一种风俗的形成开始的时候总是要受到各种谴责甚至诽谤的,但是坚持的人多了,阻力就逐渐转变为动力了,一个国家的旗号改变了一开始人们也是同样的不习惯,改变的次数多了,也就没有谁还在意那是什么颜色的了,民国三十八年间就是在不断地改变旗号中渡过的。
无独有偶,改革的一个标识也是从头发开始的。但是这回与以往不同的是往回改,男人改成长毛子,俗称男长毛子,伤风败俗的,倒退的行为,这种改革是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的。
《头发的故事》说明,改革总是从“头”开始的,辛亥革命一个突出的标识是男人都剪掉了辫子。此外在城乡的亿万群众中也就没有什么是发生了变化的。头发虽然革命了,不等于头脑革命,思想革命,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还是根深蒂固的。而对于改革也有相同之处,改革也是从“头”开始的,先是男人留起了长发,梳起了小辫子,穿上花衬衫,害的学校老师三令五申不准男生留长发,穿奇装异服,但也是屡禁不止的,后来社会上流行的,就是从头到脚从外而内都改了,内裤变成外裤,内衣成了外套,内衣外穿成了时尚。不仅是衣着的时尚,就是裸露也早已成了时髦。但是改革与辛亥革命的不同,这一次是思想革命,意思形态的革命,资产阶级革了无产阶级的命。革命成功了,巩固革命的成果并不容易。有时比起革命来还要难的多,复辟与反复的斗争总是有反复性的。
文革一开始也有一些小学生把盲目模仿剪辫子的行为当做革命的。文革中还有有一句话叫做“不动枪不动炮换了旗号”,是指红色政权改变颜色的可能性。改开初期由胡耀邦推行了西装革履,系领带的,领带,老百姓称呼他为勒死狗,还有一项时髦的是不会说中国话而喜欢说驴子语,连语言都时髦了。可是修正主义上台,旗号并没有改变,还是打着原来的旗号,但是实质的东西都早已改变了。
由此可见,变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明显标识性的,一种是没有明显标识性的,还是原来的那种包装,但是旧瓶装了新酒,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式的改革,这是一种伪装,这样遇到的阻力要小得多,但依然可以被识破的。思想上的额标新立异迟早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不论是进步的还是倒退的,有的是盲目的有的是自觉的。剪辫子一开始有些盲目性的,传奇装衣服也是盲目的,但是发展到了内衣外穿,由穿衣到不穿衣服是人类进化的返祖现象,当伤风败俗成了时尚,就不是盲目的了。
第三篇:头发的故事读后感
+
头发的故事读后感 n先生在纪念双十节时大发感慨:‚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民众为什么忘却了对辛亥革命的纪会呢?而那景象又确实让人觉得痛心:到了十月十日这一天,‚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场革命使n先生感到唯一‚得意的事‛,便是早就在留学期间剪了辫子的他,‚ 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然而最让n先生悲哀的也是,民众除了革去头上的辫子外,没有别的收获,社会状态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并未在国人中进行思想启蒙、唤醒民众,结果,民众只是头上去掉了一根辫子,封建传统思想依然占据着他们的头脑,同时也顽固地统治着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日后的改革也就举步维艰了。无怪乎n先生对现实十分失望、感慨万端。《头发的故事》还用了不少篇幅,描写n先生回忆起当年因为没有辫子遭受人们嘲骂的磨难,从而讽刺民众的愚昧、麻木,表达应从思想上启蒙来改变社会。
《头发的故事》内容的深刻性在于,它通过n先生的回顾与思考,提出了一个大问题:面对今天的现实该怎么办呢,不能再致力于象剪辫子似的那种‚ 革命‛了吧!作品结合历史教训,沉痛地把尚未完成的思想启蒙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向社会提了出来。
第四篇:浅读《傲慢与偏见》
早就听说这是本极好的书,一日,偶得此书,即迫不及待地翻下去了。
如果说开始是抱着猎奇的态度来看此书的话,那么到了后来,便是迫不及待地想翻下去了。
这本书主要是通过贝内特一家几个女儿的婚姻描写,反映了几种不同的婚姻观念。在爱情中,究竟是应该把美貌、金钱、地位还是爱情本身放在第一位呢?作者并没有死板地采用说理的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几桩不同的婚姻描写,让读者自己去琢磨……
在这本书中,描写的人物尽管很多,但作者安排得很巧妙,显得有主有次。虽然这里面的人除了简·贝内特和伊丽沙白·贝内特以及宾利先生和达西先生外,其它的人几乎都存在很多缺点。但正因为对这些小人物的描写,更让我们觉得它的真实,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其实或多或少地也在扮演着这些并不光彩的角色,不是吗?扪心自问,无论是贝内特太太的自私、势利、放荡;威克姆的恩将仇报;柯林斯的虚伪愚蠢、奴颜婢膝还是凯瑟琳夫人的独断专行、自私自利;以及其它人的……,我们是不是都能从自己或周围人的身上找出些原型来?
当然,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并不是都那么猥琐。
简是贝内特家的大小姐,她美貌而又性格温和,甚至有些天真,从来都不会把别人往坏处想——哪怕她明知别人在欺骗她!其实这样的人虽然看似完美,但我觉得,她似乎缺少应有的是非鉴别能力,倘若她生存当今的中国,只怕被人骗得连东南西北都不知道了!其实做人不仅仅要有宽容之心,还要有起码的判断能力,知道什么时候该忍,什么时候该退!
我最推崇的是伊丽沙白——贝内特家的三小姐。她美丽、热情、聪明、自尊自信、面对权势绝不低头。当她看到达西的傲慢行为时,即使知道他是一个年薪上万英磅、并且地位颇高的少爷,她也绝不因此而强迫自己去巴结他。舞会上,当整个朗波村的人都对他趋炎附势时,她只是鄙夷地坐在一边。后来,她知道自己错怪了达西时,也敢于表白歉意。还有,在简生病的时候,她放下小姐的架子,徒步冒着雨去探望姐姐,耐心地服侍姐姐……总之,在这本书中,她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可人儿,有个性,却又善良无私!
宾利是一个和简差不多的“老好人”,尽管他也很有钱,但他却那么平易近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和简能走到一起,我想,这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至于达西呢,前面说过,他是一个“傲慢的家伙”,尽管他外表很高傲,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很善良,他虽然有钱有势,但对佣人们却那么慈悲,对朋友也那么真诚、无私。其实他高傲是因为他有资本——试问一下,一个从小就生长在权贵家庭的少爷,一个一直被父母宠着的独子,能不养成自高自大的坏毛病吗?开始,他也存在着很深的门户之见,但是,在伊丽沙白的影响下,他慢慢地开始接近那些“和他身份很不相称的”小老百姓了。后来,他和伊丽沙白抛开门户之见,终于走到一起了,他们这两个性格几近完美的人,以后互相影响,也许会变得更完美了吧。
……
总之,看完这本书,感想颇多,无奈文笔有限,难免词不达意,写下些生硬的文字,但愿大家别见笑!同时,建议大家都看看这本书,看完后掩卷深思一下书的主题:爱情,到底是应该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第五篇:浅读《名人传》
花去一周时间,断断续续读完名著《名人传》。法国文豪罗曼·罗兰著,著名翻译家傅雷译。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三部分。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三大巨人举世闻名。贝多芬依然是我曾经在其他读物上了解到的贝多芬,并没有因为我读过《名人传》而增加了对这位“伟大但不幸音乐家”的更多认识。传记中穿插他的书信,他的音乐作品的艺术分析,这都难以吸引我的兴趣,尤其是后者,对于我这种关于音乐只是听听“彩色包装漂亮却没营养的流行歌曲”的可称之为“乐盲”的人,怎会懂得去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我迅速跳过许多我看不懂的分析贝多芬作品的其中也包含大段大段计算机出错导致的“乱码”的章节,我实在读不了,虽然我知道作品是艺术家风格人格性格的载体。贝多芬,是个很有力,力到有些过头而显得狂躁的悲情天才,他却一直试图扼住命运的咽喉,有些倔强地活在自己激情慷慨的王国。
关于米开朗琪罗,我依旧只记得他是一位伟大的雕塑家而已,或许我还知道他过的生活也是很拮据,其他的,我就没有太确切的印象了。读这三人的传记的过程中,米氏的这部分是跳过篇幅最长的。我对雕塑的了解之匮乏比音乐更甚,关于音乐我好歹还听听流行歌曲看看“快乐女生”。所以在读到这部书得第二部分也就是《米开朗琪罗传》的时候,我是半“漂浮状态”的,几本上没明白也没记住那些篇幅说了什么。大概是我对于雕塑的无知造成了读完米氏后的无功——基本没有收获。
不过这种感觉却给了我一个建议,今后读些自己感兴趣的或有些了解的书会更好。
托尔斯泰,这部分是全书当中我读的最详细的三分之一。关于托尔斯泰,我之前只知道《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三部书名,仅仅是书名。还有,模糊记忆中听说他是老年离家出走却意外死在途中的。读过托尔斯泰的传记后,我了解了他对于艺术,对于革命,对于自由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他的宗教热情,他的理智和信仰。艺术必须是广大群众的而不是少数上层社会的高雅人士的自娱自乐;自由主义者只是疯狂的陷入奴隶状态而不知的傻子,他们沾沾自满地认为选举权的获得使自己掌控了政府的行动,这些自认为不再是囚犯的“自由人”,以为可以参加选举执掌狱中事物的狱警就意味着享受到了自由;而托尔斯泰对于新兴的社会主义,采取的是更深的痛恨,“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满足人类最低级的需求:他的物质的舒适。而即是这目的,还不能以它所拟的方法达到”,贫苦阶级是为了生活下去和生活得更好而反抗一切压迫,但他们的方案是无法帮助他们做到这些的,即使社会主义最终胜利,那也只是会加重社会的压迫,只不过压迫者变成了翻了身的无产者,托尔斯泰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