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6年度以及“十一五”交通工作计划
2006年度以及“十一五”交通工作计划
“十五”时期,江苏交通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也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未来,江苏交通已站在一个很高的发展平台上,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必须正确判断形势,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按照中央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定位特别是对江苏的最新要求,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延续和发展“十五”时期的增长势头,到“十一五”期末以省为单位达到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指标的目标值,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十一五”期间江苏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交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推进城市化、经济国际化战略,以及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增强交通设施与经济布局、产业集聚的配套互动性,进一步提高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江苏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脆弱的特殊省情,要求我们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发展方针,统筹兼顾好交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绿色江苏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等等。因此,江苏交通发展任重道远,“十一五”必将是江苏交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省委、省政府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地区竞争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江苏的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方便程度和交通成本,要形成最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为此,“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方针,保持江苏交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两个率先”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十一五”时期,江苏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以全力推进交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两个率先”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进交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积极推进公路率先基本现代化的同时,继续加大对航道、港口发展的倾斜力度,努力实现水路与公路的协调发展;精心构筑能力充分、衔接协调、管理先进的基础设施体系和便捷、高效、安全、优质的客货运输体系,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和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进程;加强交通行政能力建设,深化改革,全面履行好交通行业管理的各项职责。
“十一五”江苏交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衔接紧密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市场、养护市场和运输市场体系,交通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公路水路运输效率和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0亿元,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交通发展水平总体上适应全省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公路建设实现“434”目标
即: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0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30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0000公里。
过江通道确保建成1座(苏通大桥)、开工3座(泰州通道、崇启大桥、南京四桥);国家高速公路网在江苏境内路段全面建成;实现与长三角区域内其他省市的有效衔接;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到18个。
市到县、相邻县之间基本以一级公路连接,出省通道、重要枢纽、主要工业区、重点旅游区、商品粮基地等以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实现所有工业园区之间干线公路的“区区通”。
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把农村公路修到规划的集中居住点上,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二)水运建设基本形成2个体系
基本形成以京杭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为主体的高等级航道体系。新建成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650公里,新建成船闸10座,干线航道基本消除碍航堵档现象,内河航运优势和规模效益得以体现,并步入良性发展阶段。
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环保文明的现代港口体系。沿江沿海港口总货物吞吐量翻一番,达到8亿吨,先�����B��箱吞吐量翻二番,达到1200万标箱;打造5个亿吨大港。
(三)交通行业管理实现6个拓展
一是实现运输管理的重点向促进交通服务业做大做强拓展。努力使交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高于第三产业的增长,全省交通服务业增加值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力争突破1000亿元。
二是实现法制建设向全面规范交通行政行为拓展。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输服务、运输安全等方面的交通法规体系,力争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高速公路越江桥梁管理条例》、《港口管理条例》等4部地方性交通法规。
三是实现招投标管理向覆盖交通行业与产业全领域拓展。监管范围由省重点项目向所有交通项目延伸,由传统的建设招投标监管向服务招投标、货物采购招投标、投资人招投标、项目代建制单位招投标和养护工程招投标等方面拓展,招投标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招投标过程实现动态监督。
四是实现质量管理向控制交通建设全过程拓展。着重抓好设计、材料、施工、监理、检测、质监、科技等七大环节的监管,深入开展质量创新、创优活动,确保交通工程质量继续处于全国领先,力争全国第一。
五是实现水上交通安全向监管、预防和应急处理全方位拓展。基本建立起有效的水上交通安全预防监控体系,在重点湖区和重要航段建立起全天候运行、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现代化内河交通安全应急系统。内河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确保不发生死亡6人以上重特大水上交通责任事故,确保不发生重特大船舶污染水域事件。同时,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是实现交通信息化向全面支撑交通管理和服务拓展。加快建设电子政府,构建完成一个基础(网络基础设施)、两个平台(信息资源平台、业务应用平台)和三个体系(运行管理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继续加强路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推进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建设,大力推行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
(四)队伍建设在3个方面得到重点加强
全省文明交通“点—线—网”体系全面建成;全省交通行业继续保持江苏省文明行业,力争创建成全国交通文明行业;市厅级以上文明单位比例达到90%以上;厅机关和五局一站一办以及各市交通局机关全部创建成学习型机关。
交通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35周岁以下行政执法人员全部达到国民教育序列的大专以上学历;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6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人员超过2000人。
建成特色鲜明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交通系统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交通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努力把易于产生腐败的高危系统建成廉政的模范系统。
要实现“十一五”各项发展目标,全省交通系统必须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抓住发展关键,全面推进江苏交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坚持率先发展,全力实现“三个完善、两个加快”
省委十届九次全会要求,以互联互通和网络化为重点,科学规划和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对此,我们必须坚持加快交通发展不动摇,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网络,全面推进不同层次路网间的衔接配套,最大程度地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益;必须全面加快航道、港口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江苏发展水运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力实现省委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个完善、两个加快”的总体要求。
一是积极推进过江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优先建设对经济增长有重大推动作用、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的关键性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国道主干线在江苏境内线路,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以及长三角地区国家高速公路辅助线路在江苏境内路段;加强出省通道建设;合理加密局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开展相关高速公路通道的扩容工程。
二是加大国省干线公路网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相协调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坚持“干支协调、统筹发展,扩大规模、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完善功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加快实施《江苏省干线公路建设方案(2005-2010)》,全面实施标准化工程,重点建设以一级公路为主的快速干线公路系统,确保一级公路里程超过4500公里。
三是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十一五”开始,重点建设县乡、乡际公路,完成一轮规划中剩余的通行政村公路,并力争提前一年全面完成省政府农村五件实事中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至所有规划集中居住点的农村公路建设及部分“断头路”建设。同时,加大农村公路上的桥梁改造力度,以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建设成效。
四是千方百计加快航道建设步伐,努力将航道大省转变为航道强省。按照“先急后缓、先闸后航、先通后畅、先线后网”和“投资一条、建成一条、见效一条”的原则,优先建设通过量需求较大、急需整治改造的船闸和航道,尽力缓解重点航段运输瓶颈制约。要重点加快“一河一网两港”建设步伐,即加快苏北运河“三改二”、苏南运河“四改三”以及重点船闸建设,充分发挥京杭运河作为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主通道作用;加快苏南干线航道网整治,分流和缓解苏南运河运输压力;加快连云港港和太仓港疏港航道建设,进一步完善两大重点港口的集疏运体系。
五是全力加快沿江沿海港口建设,全面提升我省港口群整体竞争力。强化我省港口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分工和地位,合理开发和整合港口资源,进一步完善沿江沿海港口分层次布局,全面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沿江沿海重点港口跨越式发展。要重点提升连云港港、苏州港、南京港、南通港、镇江港这五大国家级主要港口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初步形成集装箱、矿石、煤炭、原油四大重点货种专业化布局,逐步完善海运直达、江海转运和长江中上游中转联运三大运输体系,重点加快太仓港和连云港港两个集装箱干线港发展,进一步发挥南京港的区域核心及辐射作用。
同时,要对照建立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加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之间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在空间布局、建设时序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努力形成合理分工、各展所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坚持科学发展,全力探索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按照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江苏新交通的要求,在扩大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交通的整体效率,更加注重减少资源占用,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努力走出一条速度、质量和效益并重的集约化发展道路。
一是加快发展交通服务业。通过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特种服务和综合物流等现代产业,促进交通运输服务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形成。要着力优化交通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完善和实施运输市场管理新机制;要提升运输枢纽服务能力,加快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为建设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提供重要依托;要快速推进海运业发展,采取多种扶持政策积极增开海运航线,为外向型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力保障;要努力提高服务业集约化程度,引导企业改造经营机制和加快装备结构调整;要鼓励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新型交通服务方式。
二是继续加强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地区间交通协调发展。按照我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和加快苏北振兴步伐的要求,继续支持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交通发展,使其交通发展水平能够动态适应和适度超前于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要引导苏北地区不要盲目与经济发达地区攀比路网密度或公路等级,做到科学规划、分步推进、量力而行。要综合考虑交通投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合理配置交通资源,力争把握好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好省和市、县两个积极性。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继续抓好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力争在跨江大桥和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中,取得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要及时总结和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交通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工程建设、信息化建设、行业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规范化水平。要从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技术手段等不同角度,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决策技术研究,以及规划设计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技术、交通统计技术、环境友好型新材料技术及材料再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实现提高交通安全、降低交通工程全寿命成本、节约土地、高效利用岸线的目标,并实现交通发展与环境相适应、与生态相协调。
(三)坚持和谐发展,全力推进五大交通建设
构建和谐交通,必须努力构建交通行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交通行业与外部行业的和谐关系,以及交通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同时,要把全力推进法治交通、平安交通、惠民交通、诚信交通和廉政交通建设,作为构建和谐交通的重要抓手,整体设计,全面推进。
一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力推进法治交通建设。制定出台建设法治交通的实施意见。要加快交通立法步伐,加速形成地方交通配套性法规体系;要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更加规范交通行政决策程序;要进一步深化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反应快速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制;继续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将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有机统一起来。
二是密切关注公共安全,全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要提高交通设施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减少因设施不完善导致的安全事故;要切实履行好“三把关、一监督”职责,从源头上遏制营运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要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建立重点湖区搜救基地,增强救助能力;制定和完善各项应急运输保障预案,提高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
三是加大利民便民力度,全力推进惠民交通建设。把交通发展目标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成果。要进一步拓展便民服务的范围,提高各项便民措施的实效。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更加方便、灵活、经济的方式及时为公众提供交通信息服务。
四是规范交通市场秩序,全力推进诚信交通建设。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知情度和参与度;加强交通市场信用管理,对交通建设企业履约信用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全面完善客货运输行业、机动车维修行业和驾驶员培训行业信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是加快健全惩防体系,全力推进廉政交通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努力遏制交通系统腐败现象,向社会充分展示交通行业的清廉形象。
为圆满完成“十一五”交通发展目标,各级交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驾驭发展的能力,重点落实好以下关键措施:
一是要全力争取有利于交通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提高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支持交通加快发展的氛围。继续推进交通发展由部门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将交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在财政投入、征地拆迁、外部配套条件及税费征收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帮助协调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和用地办理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
二是要着力解决用地办理、项目许可、资金筹措中面临的突出困难。积极争取政府出台支持交通用地的具体政策,将交通规划纳入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与地区用地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相协调。更加主动地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有效的协作对话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多渠道筹措交通发展资金,深化经营性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交通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推广“统贷统还”模式,增强交通部门融资与内部调剂资金的能力;对难以运用市场化手段筹措资金的水运工程,要积极争取政府设立专项发展基金。
三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深入研究费改税等重大财税制度改革对交通发展的影响,全面加快各项体制改革步伐,重点是尽快全面完成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执法规范性、独立性和权威性;进一步理顺港口管理体制,强化港口行业管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继续推进乡镇交管所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加强交通基层组织建设。
四是要全面增强交通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针对市场经济多元化的特征,改进统计方式,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加强软科学研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完善交通信息资源的采集、交换和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各地交通发展动态,加强分析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增强决策制订与修改的及时性。做到决策科学化、责任具体化,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全面增强交通决策的执行力。
五是要更加重视交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省交通科技创新领先、优秀人才众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快构筑江苏交通人才高地。要大力发展交通职业教育,加强交通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同时采取有效激励机制,激化各类人才服务交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交通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
2006年是全面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对于顺利推进“十一五”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为延续“十五”交通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要确保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0亿元,同时切实履行起行政管理职责,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一)全面深化各类交通发展规划
切实加强对交通规划工作的统筹管理和指导协调。进一步完善交通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绩效评估和规划滚动机制,规范规划管理程序,提升规划工作水平,充分发挥规划的效益。
在提请省政府尽快审批通过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同时,紧密围绕江苏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一是要编制完成全省港口发展战略和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明确港口发展定位、发展重点以及港口资源整合的配套措施;二是全面开展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根据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的精神和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在乡(镇)村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形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方案;三是要全面完成运输经济发展、人才与教育、文明行业创建等一系列发展规划,确保今后五年内各项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序推进。
(二)继续推进公路加快建设
确保建成通车沿海高速公路连盐段、淮盐高速公路、宁淮高速公路淮安段、宁蚌高速公路江苏段和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建成宁淮高速公路南京段,全省新增高速公路350公里以上;继续加快苏通大桥和其他在建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新开工连云港至临沂、徐州至济宁、南京绕越高俟范隙巍⑺罩萑瞥枪分廖尬诽妨酉叩?条(段)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泰州、崇启、南京四桥3座过江通道;力争开工建设六合至江都(部分扩建)、江都至广陵(扩建)、江都至海安、苏州董浜至石牌等4条(段)高速公路。确保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造500公里。确保农村公路1万公里、力争1.2万公里建成通车。
以实现全寿命周期内养护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一步构建周期性、预防性养护良性循环体系,积极推进精细化养护,确保干线公路年平均好路率达86%,新建成800公里省级文明样板路。312国道江苏段全部建成绿色通道,全省新增普通干线公路绿色通道800公里,同时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
(三)尽快形成水运加快发展态势
想方设法突破航道融资瓶颈,力争尽快建立起“政府投资为主,多方参与、多种渠道、多样方式并存”的航道投融资体制。要积极借助交通部支持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的优惠政策,全力争取中央财政的最大支持,并全力争取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更大支持;全面推行“省市共建、拼盘投资”的模式;进一步加大交通规费统筹向水运建设倾斜使用的力度;改进征费手段和效率,确保航道规费实现持续快速增长。要重点推进苏北运河“三改二”等重点航道工程建设,并力争开工建设盐灌船闸、焦港船闸,确保全省航闸投资不少于20亿元。
同时,要强化港口行业管理,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岸线资源,加快重点港口建设步伐,确保建成连云港墟沟港区5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加快推进苏州港太仓港区二、三期工程,南京龙潭港区二、三期工程,镇江大港三期工程;确保开工建设连云港庙岭三期突堤工程、连云港东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南通洋口港区陆岛通道工程。确保全年投资70亿元,新增万吨级泊位38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7700万吨。
(四)全力引导交通服务业快速发展
认真落实省厅出台的关于加快交通服务业发展意见中的各项要求,确保交通服务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5%以上,达到600亿元。继续推进客运线路公司化改造,确保公司化率提高到30%以上,有力促进客运业结构调整;继续实施客运站标准化工程,完成新建4-6个、改建10个目标;继续实施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确保通等级公路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超过95%;建立汽车维修行业和驾驶员培训行业信誉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展交通服务业发展的新空间;全面实施交通规费优惠政策,重点鼓励发展集装箱专用运输车辆和20吨以上大型运输车辆;继续实施船型标准化工程,基本完成钢质挂桨机船改造;在加强省际协作的同时积极调整规费征收政策,尽快有效遏制车、船外流现象;加快推进主要集装箱港口港航EDI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建设,努力构建“大通关”体系。
(五)努力提高交通行业监管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交通建设市场的监管,不断夯实质量管理基础。一是要强化信用管理,对进入我省交通建设市场的所有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建立信用档案,进行动态考核和信用评定,培育质量信得过企业;二是强化合同管理,严格规范工程分包、设计变更行为;三是要深化招投标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在市一级全面推广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和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督促各市加强对干线公路招投标的监管和质量监督;四是要拓展质量管理范围,把质量监督向港口建设工程延伸;五是要健全农村公路工程监理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专项监理员制度。
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交通安全持续稳定。一是要加快水上搜救中心内河分中心基础建设步伐,提高内河突发事件救助保障能力;二是要深入开展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等专项整治活动,推进新一轮渡船更新改造和撤渡建桥工程,确保全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三是要加大港口保安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港口反恐应急体系;四是要全面完成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指路标志体系建设;五是要开展工程安全监督检查标准研究,建立工程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进一步加强交通法治建设,不断提高交通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继续推进交通立法进程,力争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和《航道管理条例》。继续推进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乡镇交管所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在全系统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公文交换系统,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认真贯彻《公务员法》,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认真实施全省交通行业“100人才工程”,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加快创建文明交通“点—线—网”体系。大力培育并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交通先进典型,开展全省交通行业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推进“学习型行业”建设,大规模开展交通行业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其中厅机关和五局一站一办要在年内率先创建成学习型机关。进一步加大对机关作风建设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向社会、向群众承诺的事项真正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进港站(所)、进车船、进工地、进校园、进家庭,进一步增强全员廉政意识;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为动力,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和实效性;深化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构筑具有江苏交通特色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
第二篇:十一五交通工作及2011年工作计划
站在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
——区交通运输局2011年及十二五工作计划
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区交通系统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各项规划成果为目标,继续突出基础设施、行业管理、企业发展 “三条主线”,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行业稳定“两项工作”。区交通运输局广大干部职工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团结开拓,锐意创新,埋头奋进,乘势而上。
一、突出基础设施
1、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2011年,重点抓好“一点、一面、两线和两个中心”建设。“一点”即完成区汽车站综合开发主体工程建设; “一面”即积极推进区TOD产业新城综合开发项目二期工程;“两线”即争取山滕一级公路获得省级立项批复并开工建设,完成枣徐公路山亭平邑界至山亭北官庄段改建;“两个中心”即开工建设鲁南(山亭)农产品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同时,开工建设抱犊崮客运站。
2、农村公路建管养继续深入。对北(庄)周(村)、李(庄)城(头)公路等13公里道路进行大修改建;对桑(村)庄(里)、土(山)白(龙湾)公路等进行中修;争取16.4公里的洪(门)马(庄)国防公路改建立项;争取2.7公里半湖至徐洼旅游道 路立项;修建通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公路50公里。农村公路改建,将形成“畅、洁、绿、美”的通行环境。在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同时,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在主要县乡道路,安装百米桩、公里桩、警示牌等,规范行道线、指示牌,进行边坡加固、急弯陡坡改造、栏杆扶手更换等,提高农村道路的安全等级。
3、完善以“四位一体”为主导的基层交管所建设。将全区10个交管所全部建成集客运站、源头管理、农村公路养护、农村物流站为基础的“四位一体”交管所。
4、建立路域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借助全国公路检查的契机,全区公路综合整治工作效果明显。2011年,将重点放在成果保持上,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强化投入保障,推动和督导各乡镇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各种侵占路产路权、集贸市场、违章建筑等违规行为反弹,继续加强绿化和补植,保持公路的畅、洁、绿、美。
二、完善行业管理
1、贯彻发展规划,推进健康发展。按照中、长期客运规划,拓宽运输市场,着重加快长途客运发展,整合短途客运,不断完善农村客运市场,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强对出租客运的管理、考核和政策引导,促其健康、稳步发展。
2、加强市场监管,提供优质服务。本着优化资源,节约成本,优质高效,快速联动的原则整合执法力量,加强稽查、运管、维管、交管等行业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客运、货运、维 修、站场、驾培五大市场管理,着力解决扰乱运输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经营业户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区交通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
3、强化执法监管,推行资格认定。进一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追究制,提高执法水平。对所有执法人员实行资格认定,切实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规范执法,达不到执法资格规范的人员不能从事执法。
三、发展壮大企业
加快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资源整合和改革力度,依托山亭汽车运输总公司、区汽车站、宏达、中泰出租公司、金牛物流有限公司、枣庄市顺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组建山亭交运集团,实现交通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带动全区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鼓励集装箱、大型甩挂运输等专业运输方式;结合区汽车站迁建,组建山亭区城市公交公司,开通区内公交线路;成立旅游汽车公司。
“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和建设重点
一、规划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北留、枣徐、店韩等省道主干线的升级改造,争取新台高速公路和山亭专用铁路和立项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区一级公路里程达到80公里以上,建立便 捷、畅通的交通主干线。
农村公路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县乡公路等级和好路率。改造县道122.7公里,乡道92.7公里,县乡道三级路以上比重提高到40%。继续解决自然村的通路问题,争取全区95%以上的自然村实现通油路(水泥路)。逐步打通区、乡、村之间的断头路,优化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全面落实养护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集中力量改建危、窄桥梁,开展日常养护工作,逐步消除县乡道上的次差路段,保持农村公路的畅、洁、绿、美。
运输方面,到2015年,年完成道路客运量达到 447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1亿人公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货运量达到 8301万吨、货物周转量57亿吨公里,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 5%和10%。全区建成1个客运站场,以及10个货运站场和500个客运停靠点。继续加大物流建设,建成1个综合物流园区.“十二五”期间,按照五区同城的总体布局,在调整延伸现有公交线路的基础上,新增3条公交线路,公交线路长度力争达到600公里。“十二五”期间,每年至少应增车10标准台,客运出租汽车控制在 100 辆内。到2015年,我区驾校将达到1所,教练车达到173辆,培训场地面积达到46600m,培训能力达到0.6万人。
二、重点建设项目
1、干线公路建设
(1)北留线山亭至滕州京沪高铁站段(山滕一级路)改建。北留公路连接新枣公路、枣徐公路、店韩公路、京沪高铁、平
2滕公路、京台高速公路、104国道、枣济公路等国省道和铁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经济发展和交通量增长的需要,原来二级公路拟升级改建为一级公路,全长25.5公里,计划总投资3.2亿元。
(2)枣徐线土门至山亭段路面改造。该路段全长16公里,原路为1995年建设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超限车辆的行驶破坏严重。拟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路面改造,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
(3)新泰-台儿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新台高速是《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北起新泰南泰(安)临(沂)界,经蒙阴南下至我市山亭区马窝入境,经市中区峨山口、峄城区、台儿庄区,至台儿庄区邳庄鲁苏界,入江苏境,与连(运港)霍(尔木斯)高速公路相接,对接于徐(州)明(光)高速,可直达徐州观音机场。建成以后将可以贯通冀、鲁、苏、皖四省。其中山亭区境内长约40公里,计划投资约20亿元。
(4)省道店韩线店子至山亭段一级路改建工程。店韩线南段已升级改造为一级公路,其北段长约23.6公里,改建于2000年。“十二五”期间拟将其北段改建为一级公路,计划总投资2.4亿元。
(5)山亭至滕州京台高速北出口连接线工程。京台高速公路滕州出口北移两公里后,计划建设山亭北外环经城头镇驻地至北出口的连接线工程。该工程可以将省道枣徐线、店韩线以 及“十二五”期间拟建的新台高速公路连接在一起。路线总长15公里,拟建设为一级公路,计划总投资1.88亿元。
2、冯木线升级改建工程
冯木线在我市的公路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北起241省道,穿343省道、903省道、607省道,在木石镇与344省道(木欢线)的起点相接,再穿020国道和104国道,经348省道(枣曹路)与江苏省干线公路网相连,将其行政等级提升为省道十分必要。计划按二级公路改建,我区境内长16.1公里,总投资约9000万元。
3、国防公路建设(1)北庄-马庄国防公路
北庄-马庄国防公路,是为了适应二炮部队军事基地建设的需要而提出的一条新的国防公路。该路段原设计等级为四级公路,路面窄,曲线设计标准低,桥涵设计承载力低,满足不了新军事基地建成以后的超长、超宽大型运输车辆的通行需要。为此,计划按二级公路标准改建该公路,全长21公里,总投资1.26亿元。
(2)徐庄-码头国防公路
该国防公路自徐庄镇北留线开始,经张庄、枣徐线至码头,全长20.9公里。该公路建成以后,可以将葫芦套部队与半码国防公路、北庄-马庄国防公路联系在一起,形成国防公路网络。计划按三级公路标准,总投资8000万元。
(3)部队进出口道路 山亭区境内的姚营、东庄、黄山前、葫芦套、凫城等驻有多个部队。为解决部队出行问题,拟对各部队的进出口道路进行改建。总长23.8公里,项目投资4284万元。
4、旅游公路建设
为提升旅游区形象,“十二五”期间,我区将对重要景区的主要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包括:
(1)管理-羊栏-抱犊崮旅游道路。全长11.6公里,二级公路,计划投资4060万元。
(2)抱犊崮-熊耳山大裂谷风景区。全长13.8公里,二级公路,估算投资4800万元。
(3)白蒋峪流域旅游道路。位于山亭区水泉镇白蒋峪流域,全长6.5公里,三级公路,估算投资1200万元。
(4)樱花岛旅游道路。位于山亭区水泉镇辛庄水库,全长3.1公里,三级公路,估算投资560万元。
(5)翼云湖-十字河-东江湖(庄里水库、待建)旅游道路。全长21公里,三级公路,估算投资3600万元.(6)龙床水库-洪门葡萄园-沧浪渊-龙门观-大裂谷。全长25公里,三级公路,估算投资4000万元
5、地方铁路建设
随着山亭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工业产品如纸业、石膏板业,石灰石、水泥等建材产品、农副产品以及下一步煤化工产业发展起来以后的煤化工原料及产品等大宗货物的运输量将会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建立经济、快速的运输模式。“十二五”期间,我区将规划枣临铁路枣山支线地方铁路,把山亭纳入山东三纵三横的铁路运输网。这将会大大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全面提高交通运输业的服务水平。该工程全长约30公里,起于枣临铁路,止于山亭新城开发园区,总投资约15亿元。
6、县乡道大中修
“十二五”期间,要升级改建一批县乡主干道,实现县道和重要的乡道等级达到三级以上标准。主要包括李东线城头至滕州界段13公里、半渴线4公里、八冯线14.3公里、土白线5.2公里、桑庄线7公里、白西线31.1公里、分幸线10.4公里、花柳线9.9公里、黄蒋线5公里等。
7、场站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区的场站建设重点是进一步升级改造现有客运站,特别是旅游景区的农村客运站,科学规划,发展货运站场,满足群众旅游出行和物流发展的要求。主要项目有:
(1)建设完成山亭区新汽车站。
(2)物流中心建设。开工建设鲁南(山亭)农产品物流中心,计划投资15360万元;规划10处农村物流场站,每处120万元,总投资1200万元。
(3)山亭治超检测站。新建Ⅱ类治超检测站一处,计划总投资430万元,目前正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待省厅批复。
(4)旅游景区客运站。适应旅游区建设的发展,筹建大裂谷客运站、莲青山客运站、龙床水库、岩马湖等旅游景点的客运站。(5)继续推进村村通客车工作。在全区建立500个乡镇客运点,发展农村客运车辆20辆。
十二五与十一五对比
“十二五”期间将是山亭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更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运输业由点到面、由量到质、由有到优、由分散到集约的重要阶段。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将从以示范路带动到实现全面养护,从行政村100%通油路到绝大部分自然村通油路;省级道路将不断升级改造;道路运输业逐步转变以个体运输业户为主的运输模式,发挥运输公司的集团化效益,倡导集约经营,不断提高运输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十二五期间,我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运输结构更加优化,积极建立交通运输综合体系,使交通运输真正发挥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的作用。
第三篇:“十一五”水上交通工作思路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我处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把水上交通发展推向前进。
一、水运发展现状
1、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发展严重滞后;
2、安全隐患仍然突出;
3、安全监督手段、方式落后;
4、自动化、信息化的办公设备、安全监督设施缺乏。
5、船质、船况差,船舶档次低,目前全县共有各类船舶142艘,单机货船居多、小吨位。
二、发展目标和任务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缆全局,紧紧围绕水上交通发展总体规划和县域经济发展总要求,力争在“十一五”内完成以下目标:
合理规划布局码头建设,建成相如2#码头,年客流量达到432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到412万吨,能靠泊1000吨级船舶进出港装卸货物。配套县城总体规划与发展,建成沿江34处小码头,改善老百姓上船难、难上船的问题,使各小码头平均客流量达到4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到117万吨,重点规划好、选址好三坝水域内码头并建设,配合“三坝核电站”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能满足大型电站设备运输进出港口,能靠泊500吨级船舶。总预计投资720万元,到2010年基本完成520万建设投资。基本形成以相如2#码头为支撑点,各小码头为网点的水运交通运输体系,形成水路连接、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
常怀忧患意识,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体系,配套监督设施、设备,对行业实行可视化管理和数据化管理,即建立GpS系统,添置公务车一辆、微机8台,摄像机2部,数码照像机5部,复印机一台等现代科学技术设备。加强《内安条例》的宣传与解读,进一步理顺监督与管理的体系,重点提高县、乡政府对乡镇船舶管理的认识。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强化安全责任,重点抓源头和抓监督又抓管理,理顺安全责任体系,主要严把市场准入关,船舶检验关、船员考试发证关、监督检查关、实行层层负责、层层把关。
更新船舶档次、调整运力结构。引进新型船舶,逐步向100吨—1000吨级船舶发展,到2010年港内100吨级船舶达40艘,500吨级船舶达到100艘,1000吨级船舶达到10艘,淘汰老旧船舶、更新技术落后船舶。主要向小客位、全封闭、高速船舶发展,到2010年,发展高档旅游船40艘,餐饮娱乐船3艘,游艇40艘,封闭式船舶30艘,使港内各类船舶达到220余艘。
三、主要措施
依据水运规划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总要求,解放思想,合理筹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辟资金筹资渠道,实行参股、控股、借贷、引资等方式,完成相如2#码头及34处小码头建设,重点建设好、选址好为三坝核电站建设的前期码头建设,收集好、准备好第一手资料。
严把“四关”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督,全面落实“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层层把关”的原则,做到条块结合。
加大安全经费投入,添置监督设备,配置信息化、自动化的办公设施、设备,对行业实行可视化和数据化管理,主要经费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解决。
坚持水运结构调整,提升船舶档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促进水运业向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强力淘汰老旧船舶,推广新型船舶,大力发展旅游船舶,强力要求船舶安装GpS全球定位仪系统,对船舶实行可视化管理,鼓励船舶安装雷达仪,提高船舶安全航行效率。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鼓励职工接受再教育,把职工培养成懂技术、懂业务、会管理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水上交通。
第四篇:莆田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
莆田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
莆田市“十一五”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不断提高交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贯彻执行“一通百通,海西八方纵横”的福建交通精神,为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当好先行。“十一五”交通规划目标是:
一、交通发展目标:
公路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发挥路网整体效率,调整公路等级结构,提高公路网密度,基本建成以“五纵三横”主干线公路网为主骨架,以县域干线公路网为补充,以农村道路网为基础的三个层次的公路网络。“十一五”期间,建设高速公路88公里,新增通车里程50公里,建设与改造国省干线公路140公里,新增二级公路7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使全市公路总里程达7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100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 350公里,农村公路硬化里程达3000公里。
第一层次。形成“五纵三横”的主骨架(第四纵为沈海高速公路莆田段,已于1999年建成通车),贯通各县区、连通沿海重要港口、沟通莆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和人员往来,为快速集散客货流服务。其中:第一纵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一纵,即省道S201线莆田段,线路长170公里(其中连接线长35公里),以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第二纵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二纵,即省道S202线莆田段,线路长100公里,经涵江、荔城、秀屿至湄洲岛共13个乡镇,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建成连接山区与沿海、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主要通道;第三纵为福建省“两纵两横”国道网福州至昆明国道G324莆田段,线路长58公里,其中穿越城区26公里规划建设为绕城过境、兼具城市快速路功能的一级公路,其余32公里建设为二级公路;第五纵为福建省“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三纵沈海高速公路复线莆田段,线路长59公里,规划建设为高速公路;第一横为福清东张经莆田大洋、庄边、游洋、象溪至惠格岭(永春交界)公路,为环山区的重要通道,沿线经过2个区13个乡镇,受益人口达50万人。线路长146公里,规划建设为二级和三级公路;第二横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六横,即省道S306线莆田段,线路长75公里,其中20公里规划建设为二级公路;第三横为湄洲岛至永春高速公路莆田境内长88公里,规划建设为高速公路。
第二层次。以乡镇、街道、较大行政村、国防基地和旅游景点等为结点,以莆田市现有25条县道和104条乡道为主要线路,构成莆田市县区干线网络。
第三层次。加快农村公路网路面硬化改造步伐,“十一五”期建设农村公路网路面硬化里程达1500公里,形成以行政村、集贸市场、学校、自然村、居民聚居点和生产基地等为结点的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实现全市能通公路的行政村路面全部硬化,根本解决广大农民交通难问题。
港口发展目标: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关键是港口开发建设。“十一五”期间,要举市兴港,通过提升规划水平、加快深水泊位建设、强化运营管理、推动辐射带动,大力推进莆田港口的开发建设,全面加快港口经济发展,推动湄洲湾尽快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新的出海口,提升在全省乃至全国港口体系中的地位。“十一五”期间,港口航道建设深水泊位16个,新增港口泊位9个,航道疏浚项目4个,年设计吞吐能力5458万吨。
(一)明确港口功能定位。本着突出莆田特色,保证港口合理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岸线资源,根据莆田港的岸线资源条件及腹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莆田港功能定位:以大宗散货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等中转运输,完善装卸储运、中转换装和临港工业等功能,大力拓展现代物流、信息和综合服务等现代化的港口服务功能,积极促进临港产业基地的形成,把湄洲湾莆田港口建设成为以大型散货运输为主的物流中心和以沿海工业为依托的重要工业港,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2010年湄洲湾港口吞吐量争取达到5000万吨。
(二)优化港口组合。秀屿港区、东吴港区作为综合运输及临港工业两大各具特色的港区,三江口港区、枫亭作业区、湄洲岛作业区分别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和客运旅游为主的中小港区(港点)的总体发展格局。其中:
湄洲湾秀屿港区建成以集装箱、粮食、木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临港工业等为主的综合性通用港区,力争融入福建省港口群和闽东南物流圈。
湄洲湾东吴港区逐步建设成为以煤炭、矿石、石油化工、原材料、修造船基地、海洋重工制造为主的莆田港又一重要的综合性港区,成为推进莆田市临港装备制造业和重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兴化湾三江口港区立足于现有基础上的适当发展,改善装卸设备等港口作业条件,改善港区环境。
枫亭作业区以扩大港口规模,提高吞吐能力为基础,建成以建筑材料、生活物资运输为主的小港口。
(三)加快港口开发
1、建设大型深水泊位。重点主攻东吴港区的罗屿作业区和秀屿港区的莆头作业区,规划建设罗屿作业区1#~3#泊位、莆头作业区2#、3#泊位。完善秀屿港区的秀屿作业区,续建秀屿作业区0#和8#泊位,规划建设秀屿作业区2#、3#泊位。突破东吴港区的东吴作业区和秀屿港区的石门澳作业区,规划建设东吴作业区11#~12#泊位、石门澳1#泊位,投资36亿元,新增吞吐能力2800万吨,合理建设三江口、枫亭等中小港点,积极改善湄洲岛交通码头条件。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远近结合、逐步发展的发展格局。
2、整治疏浚通航航道。建设湄洲湾公用航道一期工程,满足福建LNG船舶不乘潮安全通航;继续做好湄洲湾公用航道莆头5万吨级航道和石门澳5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使之可满足5万吨级船舶的航行要求;适时推进湄洲湾公用航道
东吴15万吨级航道建设,以适应东吴作业区开发建设和进港散货船舶大型化的需要。同时,为了满足三江口3000吨级船舶航行需要,对原千吨级航道进行必要的扩宽疏浚,通航里程达73公里。
3、完善港口配套设施建设。以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主轴,构筑港口集疏运网络,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加快港区疏港公路的新建或改造,完善港区外部配套的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做到湄洲湾北岸港口铁路支线与向莆铁路同步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船舶交管系统,提升海事部门的监管和救助能力,完善与港口功能相适应的口岸监管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港口信息化程度,建立起符合莆田市自身特点的港口和口岸监管管理体制。规划建设港口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规划建设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数字港口”综合应用平台,通过信息化推进港口现代化建设。以发展大港口、大交通为先导,带动临海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和物流、仓储、保税区等港口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港口经济的繁荣。
运输枢纽发展目标:构筑以湄洲湾港口为中心的城乡陆海交通运输一体化管理体系,紧密连接不同方向、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以现代化设施和管理手段实现旅客“零换乘”和货物“无缝转运”。重点加强客运枢纽中心和货运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能适应运输市场需要的公路站场体系。“十一五”期间,建设一级客运站4个,二级客运站3个,三级客运站5个,四级客运站1个,农村客运站23个,货运配载中心5个。
场路建设。公路客运方面,莆田主城区要建成汽车客运中心枢纽站,莆田铁路客运站附近建成1个一级客运站,重要枢纽县(区)拥有一个一级公路客运站和一个二级公路客运站;所有县级公路旅客集结中心地带拥有一个二级公路客运站;重要乡镇拥有一个二级或三级公路客运站;一般乡镇都拥有一个五级公路客运站,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联网售票。公路货运方面,湄洲湾港口、火车站至少拥有一个大型物流园区,重要枢纽县(区)至少拥有一个大型物流中心;所有县级公路货物集散中心地带都拥有一个具有集散和转运功能的物流中心或货运站;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对社会开放的货运交易平台,实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站之间资源共享、合理分工、相互协作。
水路运输业。客运方面,以发展市内、省内运输为主,湄洲岛对台客运在突破单向直航基础上,争取两岸双向直航。带动湄洲岛旅游船舶运输业发展,形成以湄洲岛为中心,航线辐射沿海主要港口地区,集旅游、观光、商业为一体的海上客运产业。南日岛等7个岛屿的水上客运,全都建成100吨级以上的陆岛交通码头,更新渡船,从根本上解决海岛群众出行安全问题。货运方面,构筑以民营企业为龙头,整合全市小型水路运输企业,组建股份制水路运输企业,发展5-10万吨级大型运输船舶,开辟至日、美、欧等航线,以集装箱和大型散杂物运输为主,以我市所需求和出口的散杂产品运输为辅,带动水路运输企业管理向高层次发展,促进水运附属业和全市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一是落实推进全省“年万里公路网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使全市80%的乡镇通上三级路,所有具备条件建制村村村通水泥路;二是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所有乡镇通客运班车率达100%,凡是通等级公路的建制村,村村通班车,全市通客运班车的乡镇,基本建成五级
以上客运站,通客运班车的建制村建有一个以上候车亭,力争实现“每乡一站、每村一亭”。建设乡镇客运站29个、候车亭个,三是渡改桥工程。对二个渡口进行撤渡建桥,建设荔港大道木兰溪大桥、木兰溪樟林大桥共长870延米。四是陆岛交通码头建设。继续完善岛屿村的交通码头和接线公路建设,两个海岛镇实施岛屿滚装码头。继建“十五”期的11个陆岛交通码头,泊位11个;新建“十一五”期7个陆岛交通码头9个泊位,陆岛交通接线公路24.5公里。让农民群众走上水泥路、乘上平安渡、走上平安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交通预期投资:
“十一五”全市交通 建设投资82.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25亿元,普通公路21.9亿元,港口22亿元,交通枢纽3.3亿元。新农村交通工程10.2亿元。
第五篇:鄞州区交通“十一五”规划全文
鄞州区“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汇报
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加快公路交通建设,也是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依据我区“十五”交通现状和“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五”交通现状
“十五”期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跨世纪的一个重要的开端,也是我区改革、开放、发展取得较大成就,加速向现代化迈时的关键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我区的乡镇企业及外向型经济更趋发展,水陆运输,尤其是公路运输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十五”期间,我们按照“突出重点,兼顾面上”的交通建设工作总方针,根据合理、科学具有超前意识的路网规划,全面完成了交通建设任务。
公路建设方面:“十五”期间,我区的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投入建设资金近10亿元,先后完成新改建干线公路7条,长52公里,重点建设了宝瞻公路、联丰至集仕港公路、329国道五乡至宝幢、沿海中线鄞州段一期工程、明州大道鄞江至洞桥段等项目;完成新改建县乡公路31条,长142公里,使我区县道公路从此告别了砂石路面;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56条,长145
力地保障了我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从发展的前景来看, 目前我区公路网的经济、技术、环境等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值较低,服务管理水平依然不高;水路交通不断萎缩,发展明显滞后;交通紧张状况的缓解具有不全面性、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道路基础设施、运输结构、运输效率、服务和管理水平,仍不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十一五”交通规划中将以不断改进。
二、“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
“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重点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交通系统之间协调发展,规划内容主要由公路、水运、公路运输、公路管养、安全保障、交通环保、交通信息化等7个方面组成,下面重点汇报公路、水运两方面内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按照“六大联动”、“四个鄞州”和“走在前列”的要求,结合我区在全省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路,干线公路为骨架公路,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为联网公路的作用,进一步丰满路网结构,到2010年初步形成一个以鄞州新城区为中心的快速、便捷、畅通、安全、经济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立体
至2010年将初步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
干线公路,“十一五”规划新建改建89公里,投资约需25亿元。主要建设项目及其功能如下:
①明州大道:长28.7公里,总投资近7亿元,是我区东西方向交通的重要干线,甬金、甬台温高速公路的连接线;
②沿海中线:长18.9公里,总投资3.9亿元,是沟通我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快速通道,能带动区域内海洋经济的发展;
③鄞中—横溪(桃江至石桥段):长4公里,总投资1.3亿元,是中心城区连接横溪镇的快速路,有利于加快我区城市化进程;
④段塘—梁祝公园(联丰路至梁祝段):长5.2公里,总投资3.6亿元,是沟通甬梁线、望童线、联丰路的连接线,促进梁祝公园风景旅游区的开发;
⑤联丰路延伸段(集仕港至横街段):长3.2公里,总投资1.05亿元,是宁波市区连接集仕港、横街镇的快速路,对于加快鄞西地区开发建设,促进集仕港、横街镇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⑥杭甬高速公路望春互通立交:总投资9700万元,是单喇叭型互通,连接杭甬高速公路与联丰路,改善鄞西地区对外交通,促进望春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
⑦五龙潭至溪口公路:长4.7公里,其中隧道长度1.7公里,总投资1亿元,是沟通五龙潭与溪口风景区,促进鄞西地区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加快鄞西地区经济发展;
⑧天童南路延伸段:长0.8公里,总投资1900万元,是天童
水运方面:内河港口建设以杭甬运河的全面开发为契机,加快建设鄞州中心港区和杭甬运河高桥港区。“十一五”期间将新增500吨级泊位3个,其中2个在鄞州中心港区,1个在鄞州高桥港区;新增300吨级泊位7个,其中6个在鄞州中心港区,1个在鄞州高桥港区,使内河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吨左右。加大内河主干航道建设力度,奉化江航道等级由6级提高到4级。“十一五”期间内河港口及航道建设总投资2.25亿元。
(四)资金筹措
“十一五”期间,我区交通建设项目共需投入资金33余亿元,其中公路28亿元,水运5亿元。建设资金市以上投资只有2亿元,其余3亿多需自筹。资金筹措渠道主要有:一是银行贷款;二是争取列入“四自”公路工程;三是争取上级部门资金补助;四是争取本级财政支持;五是乡镇自筹或向社会筹资。
(五)实施规划的建议及措施
我区“十一五”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对于完善我区交通运输网络,提高综合效益,以及实现我区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矛盾,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实施主体
除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外,我区公路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三部分。根据《公路法》有关规定和公路建设一般通行做法,应进一步转变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提高公
前期工作。建议干线公路由项目指挥部负责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文件报区发展和改革局或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县乡公路、农村公路由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其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文件报区发展和改革局审批,同时报区交通局备案。
4、工程质量管理
交通质量是永恒主题。由于公路建设体制转变,“十一五”又是大规模公路建设,因此,要求各镇(乡)、街道责任单位应强化对工程实施项目的质量管理,确保质量安全。一要严把设计审查关,主干路均要建立设计咨询制和工程造价审核制,优化设计方案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二要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选好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严格合同管理,严禁转包和非法分包。三要进一步健全“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确保质量安全。四要层层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制,加强施工安全检查,消灭事故隐患。
5、廉政建设管理。
交通建设领域反腐倡廉工作任重道远。在“十一五”的交通建设中,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都要建立健全廉政制度,加强对交通建设管理队伍的廉政建设。根据当前交通建设中出现的腐败问题,我们认为今后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强化廉政责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①负责交通建设的区级部门和镇乡,要把廉政工
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管理的原则和远近结合,既满足近期建设需要,又保护岸线资源的要求编制。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接轨宁波港和长三角为契机,充分发挥我区海洋资源的优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加大海洋开发力度,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为宁波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供物资的喂给和集疏运服务的综合性现代化港区,也为我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发展目标:象山湾港区北港区鄞州段主要规划布置为散杂货、煤炭和石油泊位,到2010年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4个,货物吞吐能力340万吨/年,建设总投资为3.25亿元;2020年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7个,货物吞吐能力550万吨/年。
(三)总体布局:象山湾港区北港区鄞州段规划岸线范围从从洋沙山咀至青柱头,全长18公里,重点建设成公用码头作业区。根据港区性质及功能划分为七个区块:A1区是临港工业及物流园区,岸线长7415米;A2区是散杂货作业区,岸线长2180米;A3区是城镇旅游休闲区,岸线长3380米;A4区是大桥预留发展区,岸线长1660米;A5区是鹰龙山作业区,岸线长1580米;A6区是中石油储存基地,岸线长785米;A7区是东方船舶基地,岸线长1000米,形成具有船舶修造、仓储物流、大宗散货运输、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港区。
(四)分期实施:A1区(临港工业及物流园区)、A2区(散杂货作业区)和A6区(中石油储存基地)三个区块作为近期建
1里,总投资8.9亿元;县乡公路1条,改建23.4公里,投资3400万元;乡道砂石路面硬化7条,改建19.3公里,投资1930万元;农村联网公路23条,新建改建35.6公里,投资3560万元。干线公路具体项目如下:
⑴甬金高速明州连接线鄞江至洞桥段,全长7.4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44米,总投资1.52亿元。
⑵沿海中线鄞州段一期工程,全长6.5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23米,总投资1.05亿元。
⑶鄞中至横溪(桃江至石桥段),全长4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36米,总投资1.31亿元。
⑷段塘至梁祝公园,全长5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36米,总投资1.8亿元。
⑸联丰路延伸段(集仕港至横街),全长3.2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38米,总投资1.06亿元。
⑹杭甬高速望春互通立交,总投资0.97亿元。
⑺五龙潭至溪口公路,全长4.7公里,其中隧道长1706米,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总投资1亿元。
⑻天童南路延伸段(姜山至明州大道),全长0.8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36米,总投资0.19亿元。
上述8条干线公路是明年我们公路建设的重点工作,投资大,任务重,责任大,时间紧,为此,我们要合理安排,周密部署,加强管理,加快建设,确保公路工程顺利完成。下面有几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