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情况汇报
根据鄂尔多斯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开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下面将我旗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草)工作情况、今后工作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后续产业开发等方面工作汇报如下。
一、退耕还林(草)工作完成情况及今后的工作计划
鄂托克前旗退耕还林(草)工程从2002年开始实施,当年建设规模10万亩,完成退耕面积2万亩,宜林地还林8万亩。其中植苗面积34449亩,直播面积6551亩;按林种类型划分我旗均为生态林;按植被类型划分,乔木5629.6亩,灌木94370.4亩。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要求,通过验收,植苗合格面积28781.4亩,合格率83.5;直播合格面积59651.4亩,合格率91;2002年工程综合合格率88.4。2003年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2万亩,其中退耕0.4万亩,还林1.2万亩,宜林地还林10.4万亩。
通过两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我旗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工作经验,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鄂托克前旗实际情况,从2004年开始,在全旗9个苏木乡镇每年计划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2万亩,涉及农牧户1000户,涉及农牧业人口3500人。在项目的实施上,要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市有关要求进行设计、作业、施工,并做好相关补贴政策的落实,保证让项目的实施能产生预期的效益,并通过后续产业的开发,有效推动全旗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全旗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让农牧民早日走上富裕之路。
二、存在问题
一是资金方面的问题。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购买种苗时只能赊欠,大大地挫伤了育苗户的积极性。
二是没有退耕还林工作经验。工程启动较晚,我们是边施工边设计,因此部分地块落实与作业设计不相吻合,作业设计的部分内容需要变更。
三是技术人员少,管理困难。我旗总土地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共辖9个苏木乡镇,退耕还林项目分布各苏木乡镇,增加了项目管理难度。再加之我旗技术人员少,工作量大,技术指导跟不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
三、后续产业开发情况
鄂托克前旗从国家宏观政策、市场需求、区、市总体发展战略和鄂前旗实际出发,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按照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确立了以“绿色产业”统缆经济工作全局的发展思路,即建设绿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培植绿色产业龙头,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畅通绿色产品流通通道,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几年来,围绕这一发展思路。鄂托克前旗上下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旗正在培植的麻黄、甘草、高产饲草料、舍饲养殖和特色农业等五大基地,正在建设的药材产业、生态畜牧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等五大产业已初具模型。几年来,我们通过将退耕还林工程及后续产业开发有机地融入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当中,从而推动了全旗农牧业的快速健康,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2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8.21亿元,财政收入334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95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5元。
(一)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初见端倪
全旗已培植形成以麻黄、甘草、高产饲草料、舍饲养殖和特色农业等为主的5大基地。麻黄基地,已围封天然麻黄20万亩,人工种植麻黄6万亩,麻黄产业已覆盖全旗9个苏木乡镇、60多个嘎查村,麻黄种植户已达到5800户,占全旗农牧户的60。甘草基地,已围封抚育天然甘草200万亩,年产甘草100万公斤,林产品基地,发展以沙柳、杨树、柳树、柠条为主的林产品基地136万亩。以舍饲养殖为载体的现代畜牧业迅速发展,全旗舍饲养殖户已发展到6300多户,占全旗农牧户总户数的50。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户均舍饲收入达到5000元。结合舍饲养殖工程和生态植被建设,全旗高产饲草料种植面积已达36万亩,产草量18万吨,实现产值9000万元。以制种玉米、辣椒等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已达3万多亩。
(二)龙头企业不断增大,组织形式不断创新。
鄂前旗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有鄂尔多斯金驼药业集团公司、鄂尔多斯清真畜产品交易市场、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上海庙生态旅游公司高产饲草料种植和草业加工项目、鄂前旗金林木业有限公司、二道川昊派林木加工厂、以订单农业为主的市场化农业等六家。
1、鄂尔多斯金驼药业集团总公司是以麻黄草、有毒灌草为原料的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2001年旗麻黄素厂收购麻黄草8050吨,生产麻黄素22吨,浸膏粉62吨,麻黄产业实现产值4285万元,企业创利税385万元。全旗人均实现麻黄产值630元,人均麻黄纯收入410元。以苦豆子、年心卜等为主要原料的有毒灌草项目2000年被国家
计委列为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试产阶段。该项目二期工程将向生物农药产业发展,投产后将达到年处理有毒灌草2.5万吨,生产生物碱60吨、生物农药1050吨的规模,年产值预计可达2.8亿元。
2、2000年我旗引入宁夏长城房地产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的鄂尔多斯清真畜产品交易市场已经启动运营,成为以肉
食品加工产业化为主的龙头企业。该企业以鄂前旗实施的舍饲养殖工程为载体,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目前该企业正在试运营阶段。鄂尔多斯清真畜产品交易市场的建成投入运营,带动了6300户2万农牧民发展舍饲养殖业,户均舍饲收入达到5000元。
3、以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上海庙生态旅游公司为龙头的高产饲草料种植和草业加工产业化项目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发展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高产饲草料基地36万亩,涉及3000多户1万农牧民,年可产饲草料18万吨。通过加工转化增值,年可实现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高产饲料基地的建设,有效地带动了舍饲养殖业发展。2003年,又启动实施了3万头肉牛育肥和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4、鄂前旗金林木业有限公司是以林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该项目于2002年启动建设,建设规模为年产中密度纤维板3万立方米,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960万元,实现利税1361万元。项目预计将于2003年9月份投产运营。该项目以林产品开发为主,必将成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开发的一个主要内容。
5、二道川昊派林木加工厂是以沙柳为主要原料的林产品加工企业。该项目于2002年启动建设,建设规模为年加工沙柳2万吨,年生产木质素纸浆1万吨,年实现产值1400万元。项目预计于2003年底建成投产。
6、通过各种中介组织、流通组织和服务组织发展起来的以订单农业为主的市场化农业得到迅速发展,面积已达3万亩,其中辣椒0.8万亩,制种玉米1.5万亩,其它制种0.7万亩,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
从这些龙头企业看,均属于农畜产品加工型企业,这正切中我旗目前农牧区经济最薄弱环节,能拉动一个产业或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我旗在发展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进行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基本上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和社会化服务相配套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初步形成了加工企业拉动型、市场牵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多样化的产业化格局。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对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具有积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
(三)市场得到拓展,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据不完全统计,我旗约有2000多农牧民和200个营销组织常年从事农副产品运销活动,把我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目前,全旗共有各类市场近20个,其中已初步形成规模的市场有4个,初步建立了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各级各部门围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创办各类服务组织。全旗共建立公司 农户组织30多个,各种农村专业协会近百个,村级服务组织200多个,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发展,全旗已形成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等四种服务体系,这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市场购销保障。
四、后续产业开发的工作重点及建议
(一)实行区域布局,建立特色产业基地
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必须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建立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产业基地。首先,必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统一规划,统一品种,合理布局,建立成片成带的产业规模基地。重点发展以麻黄草种植为主的麻黄基地;以甘草种植和围封抚育为主的甘草基地;以苦豆草、牛心卜为主的有毒灌草种植基地;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高产饲草料种植、肉牛育肥、奶牛、小尾寒羊养殖基地;以速生杨、沙柳等为主的林产品种植基地。其次,要按照规划,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进行分离,盘活土地。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属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属承包农户所有。盘活土地,可以采取向农户长期租赁土地。第三,开发方式上。鼓励区域内农牧户自己开发,鼓励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承包开发,鼓励外商投资开发。
(二)大力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努力推进后续产业发展
根据我旗实际,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开发的龙头企业要以农林产品加工企业、购销公司、专业批发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在经济成份上,不受所有制局限,支持国家、个人、私营、合资、外资一齐上。凡是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够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为农牧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带动千家万户的,都可以当“龙头”,龙头可以是一个企业,可以是一个市场,也可以是一批营销队伍,谁是龙头扶持谁。龙头企业在发展方向上要突出大规模、高水平、外向型、强带动(辐射)、多形式等特点。一方面对已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要进行改组、改造、扩建;另一方面积极兴办新的农产品加工、贮藏、购销企业,鼓励和支持农牧民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兴办,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外引内联,逐步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外向型的企业集团。税务、金融、土地、电力、农牧业等部门都要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
(三)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搞活产品流通
一是要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拿到尽可能多的“订单”。二是要加快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的建设。各产业要根据需要在大宗、重要农产品的产地或集散地,建设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对已有的市场要进行完善,规范市场交易机制。尤其要充分利用我旗三省区的结合部优势,发展边境贸易。三是积极组织产品销售大军,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干部、职工参与农产品营销。四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各产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脑因特网,及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尽快向企业和农民通报国内外农产品交易情况,指导生产和流通。五是对在外地有固定场所、有工商执照、信誉好的销售点,进行授牌直销。
(四)建立和完善利益调节机制
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开发要解决好千家万户与国内外市场的连结问题,而且要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龙头企业要逐步与农牧户建立利益共同体,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契约等形式,确定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实行最低保护价;通过向农户提供贷款贴息、预付农产品定金或生产资料,并把加工经营的利润的一部分返还给农牧民;农牧民可以以资金、劳力、初级产品等入股企业。保险部门要向龙头企业及其生产基地开展保险业务,以减少农牧民在生产时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五)努力提高后续产业开发的科技含量
一是放活科技人员,鼓励行政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领办、承包、租赁、入股产业基地、加工企业、销售公司等。二是鼓励农牧业科研院校积极参与开发工作,积极进行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以技术入股、联营等方式进行合作。三是要积极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加工技术、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四是鼓励各产业争创名优名牌,发展绿色食品。对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的财政给予一定奖励,获得国家级名牌产品的加倍奖励。
(六)加大筹措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并把财政支农支牧资金和涉农林牧等一些部门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重点扶持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开发的龙头企业和成型规模基地。二是农业银行、信用社要增加对各产业龙头的贷款。三是积极引进外资兴办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四是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积极将非农产业资金转移到后续产业开发上来。
第二篇: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情况汇报
根据鄂尔多斯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开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下面将我旗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草)工作情况、今后工作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后续产业开发等方面工作汇报如下。
一、退耕还林(草)工作完成情况及今后的工作计划[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帮您找文章]
鄂托克前旗退耕还林(草)工程从2002年开始实施,当年建设规模10万亩,完成退耕面积2万亩,宜林地还林8万亩。其中植苗面积34449亩,直播面积6551亩;按林种类型划分我旗均为生态林;按植被类型划分,乔木5629.6亩,灌木94370.4亩。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要求,通过验收,植苗合格面积28781.4亩,合格率83.5%;直播合格面积59651.4亩,合格率91%;2002年工程综合合格率88.4%。2003年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2万亩,其中退耕0.4万亩,还林1.2万亩,宜林地还林10.4万亩。
通过两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我旗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工作经验,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鄂托克前旗实际情况,从2004年开始,在全旗9个苏木乡镇每年计划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2万亩,涉及农牧户1000户,涉及农牧业人口3500人。在项目的实施上,要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市有关要求进行设计、作业、施工,并做好相关补贴政策的落实,保证让项目的实施能产生预期的效益,并通过后续产业的开发,有效推动全旗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全旗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让农牧民早日走上富裕之路。
二、存在问题
一是资金方面的问题。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购买种苗时只能赊欠,大大地挫伤了育苗户的积极性。
二是没有退耕还林工作经验。工程启动较晚,我们是边施工边设计,因此部分地块落实与作业设计不相吻合,作业设计的部分内容需要变更。
三是技术人员少,管理困难。我旗总土地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共辖9个苏木乡镇,退耕还林项目分布各苏木乡镇,增加了项目管理难度。再加之我旗技术人员少,工作量大,技术指导跟不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
三、后续产业开发情况
鄂托克前旗从国家宏观政策、市场需求、区、市总体发展战略和鄂前旗实际出发,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按照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确立了以“绿色产业”统缆经济工作全局的发展思路,即建设绿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培植绿色产业龙头,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畅通绿色产品流通通道,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几年来,围绕这一发展思路。鄂托克前旗上下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旗正在培植的麻黄、甘草、高产饲草料、舍饲养殖和特色农业等五大基地,正在建设的药材产业、生态畜牧业、生物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等五大产业已初具模型。几年来,我们通过将退耕还林工程及后续产业开发有机地融入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当中,从而推动了全旗农牧业的快速健康,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2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8.21亿元,财政收入334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95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5元。
(一)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初见端倪
全旗已培植形成以麻黄、甘草、高产饲草料、舍饲养殖和特色农业等为主的5大基地。麻黄基地,已围封天然麻黄20万亩,人工种植麻黄6万亩,麻黄产业已覆盖全旗9个苏木乡镇、60多个嘎查村,麻黄种植户已达到5800户,占全旗农牧户的60%。甘草基地,已围封抚育天然甘草200万亩,年产甘草100万公斤,林产品基地,发展以沙柳、杨树、柳树、柠条为主的林产品基地136万亩。以舍饲养殖为载体的现代畜牧业迅速发展,全旗舍饲养殖户已发展到6300多户,占全旗农牧户总户数的50%。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户均舍饲收入达到5000元。结合舍饲养殖工程和生态植被建设,全旗高产饲草料种植面积已达36万亩,产草量18万吨,实现产值9000万元。以制种玉米、辣椒等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已达3万多亩。
(二)龙头企业不断增大,组织形式不断创新。
鄂前旗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有鄂尔多斯金驼药业集团公司、鄂尔多斯清真畜产品交易市场、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上海庙生态旅游公司高产饲草料种植和草业加工项目、鄂前旗金林木业有限公司、二道川昊派林木加工厂、以订单农业为主的市场化农业等六家。
1、鄂尔多斯金驼药业集团总公司是以麻黄草、有毒灌草为原料的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2001年旗麻黄素厂收购麻黄草8050吨,生产麻黄素22吨,浸膏粉62吨,麻黄产业实现产值4285万元,企业创利税385万元。全旗人均实现麻黄产值630元,人均麻黄纯收入410元。以苦豆子、年心卜等为主要原料的有毒灌草项目2000年被国家计委列为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试产阶段。该项目二期工程将向生物农药产业发展,投产后将达到年处
通报国内外农产品交易情况,指导生产和流通。五是对在外地有固定场所、有工商执照、信誉好的销售点,进行授牌直销。
(四)建立和完善利益调节机制
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开发要解决好千家万户与国内外市场的连结问题,而且要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龙头企业要逐步与农牧户建立利益共同体,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契约等形式,确定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实行最低保护价;通过向农户提供贷款贴息、预付农产品定金或生产资料,并把加工经营的利润的一部分返还给农牧民;农牧民可以以资金、劳力、初级产品等入股企业。保险部门要向龙头企业及其生产基地开展保险业务,以减少农牧民在生产时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五)努力提高后续产业开发的科技含量
一是放活科技人员,鼓励行政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领办、承包、租赁、入股产业基地、加工企业、销售公司等。二是鼓励农牧业科研院校积极参与开发工作,积极进行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以技术入股、联营等方式进行合作。三是要积极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加工技术、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四是鼓励各产业争创名优名牌,发展绿色食品。对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的财政给予一定奖励,获得国家级名牌产品的加倍奖励。
(六)加大筹措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并把财政支农支牧资金和涉农林牧等一些部门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重点扶持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开发的龙头企业和成型规模基地。二是农业银行、信用社要增加对各产业龙头的贷款。三是积极引进外资兴办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四是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积极将非农产业资金转移到后续产业开发上来。
第三篇:延川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探讨
延川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探讨
摘要:退耕还林是国家在环保事业方面的重大决策,能较好维护生态平衡,但是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国家虽然针对农户制定了一些补助政策,但是并没有对农户以后的发展进行有效考虑,一旦相应补助到期,将会给农户的生活带来较大问题。本文主要对延川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延川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是延川县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实际情况中,后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且存在着较多的影响因素,如果不加以规划和设计,将难以保障后续产业的经济效益,最终损害农户的收益。在对后续产业进行设计时,延川当地政府必须对延川自身优势和各种资源进行了解,并选择适宜的产业类型进行操作,充分发挥出各类资源的优势,让后续产业的价值链不断延伸,提高产业的整体附加值,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延川县的发展,保障农民的经济效益。
一、延川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
在退耕还林期间,由于国家颁布了一定的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很多退耕农户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保障了农户的生活,而且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进步。基于延川县自身特性,在退耕还林期间,延川县提高了对红枣产业的重视度,并将其作为主导产业,制定了一些列发展措施。
由于当初退耕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等原因,禹居、关庄、永坪三大川乡、镇因槐树易裁、成活率高退耕还林所裁苗木主要为槐树,虽享受到了不少补助,但槐树经济价值低,占用了大量土地,没有持续稳定的增收动力;在经济林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较大,每年红枣快成熟的季节,也是延安地区的雨季,导致红枣在树上就大面积腐烂,近几年每年都出现不是销不出去而是没有产出。
二、延川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方法
在对延川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进行考虑时,延川县政府部门必须对延川县实际地理情况进行合理分析,考虑各种自然条件,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后续产业的顺利发展。延川且是农业大县,延川县位于陕北地区,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地带。延川县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大致为1100m,年降水量较少,近年秋季集中降水量较大,有着丰富的光能资源。延川县全年日照时间较长,年最低温-5.7℃,年最高温24.6℃,年均温为10.4℃。在一些特殊情况,延川县最高温可达40.0℃,最低温可达-21.4℃。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延川县的土壤种类较多,大致有78个土种、25各土属。在土壤方面,主要包括红胶土、绵软土层、浅土层等,土壤具有较强的透水性,而且热容量较小。土壤厚度大致为17-43cm,磷含量大致为0.117%、氮含量大致为0.037%,且PH值大致为7.1-8.4。在植被方面,延川县的植被类型较多,主要以灌木草丛为主。
政府部门必须制定出完善的建设和发展措施,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促进延川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后续产业的稳定发展。延川县一方面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红枣主导产业模式,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多产业组合的产业模式,在不同区块发展红枣、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另一方面在生态林区积极扶持舍司养殖业,规避近年秋季降水量集中给单一的红枣主导产业带来的风险。合理应用土地资源和以及人力资源,树立一定的建设目标,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促经济林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政府部门可以完善相应政策,鼓励农户种植经济林、换种经济林、发展养殖业;政府部门还需积极开拓市场,引进相关商会,创新产品,充分发挥出价值链作用,树立延川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好促进延川县经济的发展。
在发展经济林产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须遵循当地气候变化规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原沿黄三乡、镇(眼岔寺、土岗乡、延水关镇)继续加大红枣产业的扶持,加强秋季防雨设施投资,以辐射状形式向贺家湾乡、马家河乡等适宜种植区发展,逐步扩大经营规模,稳定红枣产业发展;在禹居、关庄、永坪三大川实行以苹果为主,核桃等其他品种为补充的经济林产业政策;同时在生态林集中区大力发展养殖业,采用土地流转与自留、公司与农户等多种形式,大力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如坡改梯项目、生产道路建设、灌溉设施上山等,实现政府搭好台、农民唱好戏的景象,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重视农枝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力度对农村青年进行农技和创业培训,让他们想创业、创成业。只有建设好长期、稳定的软硬件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延川农业大县的经济。
在对经济林品种进行选择时,政府部门需对延川县水文气候条件进合理分析,明确各类品种的特性及种植条件。在延川县中,狗头枣主要位于延水关镇庄头周边。在实际生长过程中,狗头枣虽然花较少,但是有着较好的座果力,整体产量波动不大。狗头枣味道鲜美、汁多质脆,所以品质较高,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狗头枣在多种环境下都能够较好生长,所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较好保障红枣产量。骏枣有着较强的干性、汁液中等、果肉较厚,属于一种优良品种。在实际生长过程中,骏枣能够抗旱、抗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结果较早,品质较高,但易受雨水影响,所以一般可以在干旱地区进行种植。在对种植区域进行选择时,技术人员必须对枣树特性进行明确,一般可选于盐碱度较低、排水便利地区。在苹果产业发展上,近年周边县区已经比延川先走一步了,如:宜川、延长、宝塔区的苹果产业均已发展的有声有色。所以延川要在苹果等其他品种产业发展上,从规划、选种、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入手,参考多年红枣种植的经验发力组合式产业模式,在种植经济林前,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整地操作,并根据地形地貌合理调整整地方式,以维持土壤肥力,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促进苗木正常生长,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延川县经济的发展,实现退耕农户增收。
在发展舍司养殖业方面,政府首先要重视畜牧单位人才建设和机构设置,改变畜牧单位真正专业人员短缺的现状,建立优秀的管理、引导、服务团队;其次应积极保护水源,加大养殖业的配套补助,加大对农村青年的创业知识、养殖技术培训,让他们想干、会干;再次,建立畅通的技术支持渠道,如咨询热线、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养殖户科学养殖、降低风险,落实好为人民服务工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结束语
退耕还林能够较好降低水土流失、沙尘暴等危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国家虽然给予了退耕农户一定补助,但是没有考虑到农户的长久生活,给农户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因此,国家必须根据延川县实际情况考虑后续产业实施情况,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提高农户收益,从而更好促进社会发展。(作者单位:延川县会计结算中心)
参考文献:
[1] 王磊.彭阳县退耕还林(草)成效及后续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1,(9):42-44.[2] 王武林.贵州省退耕还林问题跟踪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76-22778.[3] 袁晓琴,谭成静,张玉霞等.浅析平桥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模式[J].现代园艺,2013,(20):27-27,28.DOI:10.3969/j.issn.1006-4958.2013.20.014.[4] 丁捷,路萍.宁南山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育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180-180.
第四篇:关于西秀区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汇报材料
关于西秀区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汇报材料
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实施的六大林业工程之一,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生态工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08年起,西秀区开始承担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截至2010年底,全区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65519亩,其中后续产业8332亩;能源建设薪炭林1550亩;补栽补植55637亩;基本农田机耕道13公里、灌溉渠道19.05公里。共涉及蔡官镇、轿子山镇、双堡镇、东屯乡、鸡场乡、岩腊乡、华西办等17个乡(镇)、办。为使农民巩固退耕还林后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推动农业经济结构向粮、经、林、果、草、畜等多元结构发展,延伸产业链,亟待对西秀区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对策进行深入探索。
一、全区巩固退耕还林建设产业现状
(一)主要应用树种。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21个树种,分别为:经济林树种——李、梨、桃、核桃、无花果、无籽刺梨、黄柏、茶(福鼎大白);用材林树种——楠竹、楸树、马尾松、杉木;薪炭林树种——马尾松、柳杉、桦木、刺槐;补栽补植——李、梨、桃、无籽刺梨、马尾松、杉木、柳杉、滇柏、藏柏、黄柏、桉树、椿树、楸树、女贞、旱莲。
(二)工程布局。在工程布局上,以中山陡坡和次耕地为主,以平缓耕地为辅。在树种选择上,遵循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优质高效的原则。在全区17个乡(镇)办分布上,依托现有生物资源和土壤特性以农户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为主,找准主导树种,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实行区域化布局,以利于实现产品的商品化。
(三)退耕户退耕后收入。经果林进入盛果期后,栽植成功后的退耕户带来一定的收益重要产业,从而增加经济收入。
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全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统一规划。在工程实施之初,各方对退耕还林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个别工程乡(镇)办未能从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后续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高度规划主导树种,工程布局相对分散;市级部门未能及时地对发展全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与布局规划。
(二)大户企业少、规模小、实力弱。实力强、辐射面广、联系千家万户的外向型龙头林果企业较少;产业化链条短、加工业滞后,缺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品,综合效益不高。
(三)山区乡镇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设施和服务手段落后,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组织发展缓慢、规模小、作用弱;容量大、辐射面广、在市区内有影响的涉林产品大市场较少。
三、发展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思路和重点
(一)发展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立足现有林业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围绕主导树种,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产业优势,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机遇和经济腾飞机遇。在全区重点发展干、鲜果经济林基地,稳定经济林面积,控产提质、调整品种结构。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营销,进而形成产供销、贸工林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体制。重点扶持一批大户企业与示范基地,培育大型、较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发展绿色产业,打造名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促
进全区林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二)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无公害干鲜果品。基于全区的气候、地理和资源特点,发挥西秀区果品生产与经销大户企业的带动能力,把目前优势干鲜果品的生产进一步向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方向发展,创出品牌,提高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林板加工业进一步壮大。在我区加快速生林基地建设,使用材林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依托造板厂、木材市场等企业与市场的消化和集散功能,为林板加工业及林纸一体化生产提供可持续的原材料。
——药材种植业稳步发展。依托大型药制厂的消化能力,在工程区传统药材种植区大力发展林药间作模式,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既可维护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又可增加退耕户的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结合巩固退耕还林,通过招商引资,制订优惠政策,开发山区生态旅游景区及观光果园的建设,进而带动工程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部分农民将从繁重的土地劳动中解脱出来。积极引导农村尤其是山区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其就业渠道,增加劳务收入。
四、后续产业发展建议与对策
(一)落实政策,加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步伐。国家已出台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项优惠政策。通过执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落实扶持产业化发展的奖励政策、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政策、人事管理政策等,鼓励和支持个体、集体、企业法人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使相关企业和个人得到确确实实的发展,从而加快全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步伐。
(二)壮大基地,培植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主导产业。基地是大户企业的依托,是产业化的基础。一是抓好示范基地,发挥孵化器作用,把广大农民户的注意力转到提高林产品质量和优化品种结构上;二是抓好生产基地,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林产品,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逐步形成“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生产经营格局。
(三)创新机制,增强林业产业化经营活力。在建设机制上,通过大户治理、联户或股份合作、此退彼还、先集中开发再拍卖到户等机制,使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重点向大户转移,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在利益调节机制上,一方面引导龙头企业以合同契约为纽带,确定产品保底收购价,使产销行为由松散的、随意的组合变为紧密正规的联结形式。在投入机制上,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加大财政导向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支持非公有制林业参与退耕还林和产业化经营。
(四)扶持大户,增强林业产业化经营实力。大户企业是连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对现有大户企业,一手抓技术改选,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一手抓基地建设,真正实现贸工林一体化经营。在经营策略上,一要鼓励高、中、初级形式的大户一齐上,粗放与集约经营相结合;二要从适销对路的初、中级产品入手,循序渐进,滚动发展;三要着重经营具区域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
(五)培育市场,加快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流通效率。市场是流通的载体,是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以农贸市场为依托,加快林产品初级市场建设;在林果产品主产、主销区及自然形成的集散地,高标准、高起点地建立开放度大、辐射面广、吞吐能力强的批发市场,同时完善市场信息体系、网络体系和流通基础设施。在开发产品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技术、信息、土地、劳务等生产要素市场;通过兴办果花节、林产品交易会、景区要道矗立广告牌等活动与方式积极扩大宣
传,提高产品知名度。
(六)科教兴林,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一是在林产品生产、加工、贮藏的各环节上,大力推广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林产品质量,加速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二是引导农民把握今后绿色食品的生产趋势,重点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林果产品的精、深加工,争创名牌,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三是技术人员要加强退耕还林的工程管理,加大生产过程的技术培训与服务力度,提高农民素质,保护退耕还林成果,从而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得到规范、有序、高效的发展。
第五篇:退耕还林还草及后续产业发展规划
退耕还林还草及后续产业发展规划
2012-10-16 00:00:00
为了推进我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深入实施及后续产业的发展,根据《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制定《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及后续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是全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发展后续产业的行动纲领。
一、“十五”退耕还林还草及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与经验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部署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把退耕还林还草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以速生丰产林、经济林、中药材种植为主导的后续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林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改善。我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于2000年开始实施,到2005年底,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种草28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462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其中成林近200万亩。完成退耕地造林种草面积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45.4%。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地区,生态环境初步改善,风沙危害减轻,地表径流增加。近5年间,环青海湖地区沙化面积减少1.53万公顷,戈壁减少1690公顷,湖水水平面由萎缩转为上升。2005年龙羊峡水库水位达到2595.72米,水体面积达到402.4375平方公里,创近年来的新高。2005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比2000年减少1403 吨。
(二)全面兑现了钱粮补贴,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通过落实政策,兑现钱粮补贴,不仅使农牧民的基本口粮得到保障,而且使农牧民的经济收入稳步增加。六年间全省对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29万户、133万人共补助粮食折合现金137819.32万元,补助生活费19493.8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退耕还林还草农牧民的生活问题。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1486元增加到2005年的2165元,年均增加97元,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加的收入约占30%左右。
(三)促进了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全省各地区、各部门通力协作,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积极培育发展后续产业,使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实现了退耕还林还草与农牧业生产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十五”期间,全省新建基本农田117.31万亩;新建太阳能70483座;新建沼气池23662座,改建节柴灶(坑)59182座;生态移民20677人;封山禁牧6626.99万亩;建成速生丰产林0.32万亩,经济林0.46万亩,林药种植3.58万亩;新建温室大棚24887座,新建棚圈781.27万平方米,增加圈养牲畜50万羊单位。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土地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促进了“西繁东育”、“自繁自育”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林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2000年全省农、牧、林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6.65%、49.48%和3.70%,到2005年分别调整为39.73%、52.66%和7.61%,畜牧业和林业总产值分别上升了3.18和3.91个百分点。
(四)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明显增加。据测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每亩地每年可节约用工17.5个工日。这既为加快城镇化、发展非农产业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又为广大农牧民增加收入开辟了新的途径。
回顾总结六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实践,其基本经验是: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群众生计问题。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把解决好群众生计问题放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退耕还林还草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兑现钱粮补贴,及时做好林权发证工作,调动广大群众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这是实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的关键。
——坚持造管并重,努力提高退耕还林还
草工程质量。退耕还林还草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做到乔、灌、草合理配置;坚持种苗先行,严把种苗供应关,有效保证苗木质量;加强工程管理,严格检查监督,落实管护责任;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推广实用造林护林技术,这是提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全面落实配套措施,积极发展后续产业。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配套措施的落实和后续产业的发展,把退耕还林还草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劳动力培训转移结合起来,与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林草发展模式、林草牧发展模式、林草药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这是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主要途径。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后续产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又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后续产业发展推向纵深,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从有利条件分析,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高度重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我省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的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经国务院批准,从2005年起,我省启动实施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十一五”期间,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我省将会继续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二是六年来全省退耕还林还草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我省有比较丰富的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森林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发展后续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
我省退耕还林还草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我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生态环境脆弱,水热资源匹配度差,造林种草难度大、成本高,苗木生长缓慢,自然生态修复能力弱,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的效益,影响群众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二是退耕后适合发展的与农林牧关系密切的舍饲畜牧业、林果业、药材种植业,因多种因素受到局限。由于气候寒冷,经济林树种基本不能生长。由于农牧民缺乏舍饲圈养的生产技能和经验,缺少发展舍饲畜牧业所需的棚圈、饲草、饲料基地等支撑条件,发展舍饲畜牧业需要有一个转型过程。三是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地方财政困难,企业实力弱,农牧民收入低,筹措建设资金难度大。“十一五”期间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粮钱补贴将陆续到期,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我省筹措退耕还林还草资金尤其是配套措施资金、后续产业发展资金的难度,制约退耕还林还草的进度和成效。四是我省产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尤其是缺少对农牧业生产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社会化、市场化发育程度低,受自然条件、生产技能和建设资金诸多因素的制约,发展后续产业的产业类型受到很大局限。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全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发展后续产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目标,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调整农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增加农牧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措施,大力扶持和发展后续产业,以生态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生态,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后续产业相结合。在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开发资源,加快发展后续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要统筹规划、集中连片、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发展后续产业要循序渐进,注重特色,努力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要以各级政府为主导,认真落实各项补贴政策,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发展后续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完善市场和利益导向机制,推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注重自主创新的原则。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退耕还林还草和发展后续产业的动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发展后续产业的技术研发、引进、推广,全面提升造林种草工程和后续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三)主要目标
——陡坡耕地基本退耕还林还草,荒山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迈出较大步伐。五年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总面积1556.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300.29万亩,荒山造林种草454.16万亩,封山育林801.95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07%。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各项配套措施基本落实,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成果得到巩固。退耕还林还草区五年累计完成:基本农田建设174.4万亩、生态移民14.5万人(包括易地脱贫人数)、封山禁牧6500万亩、建设沼气池14万座、太阳灶29万台、推广节柴灶15万座、培训劳动力15万人次、输出劳动力25万人次。
——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力争到201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建设中藏药基地5万亩,森林旅游业的游客规模突破300万人次,藏毯编织业吸纳6万人就业,经济林果业、非木质林产品采集及加工业、高原经济动物养殖业综合产值达到6亿元。
四、任务与布局
(一)退耕还林还草
在巩固现有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封山育林工程,使陡坡耕地基本完成退耕还林还草,进一步扩大荒山种树种草和封山育林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提升林分质量及其改善环境的功能,使全省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提供生态保障。
1、区域布局
根据我省地貌单元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及气候特征,将全省分为江河源区、东部黄土丘陵区、环青海湖区、柴达木盆地区4个区域。主要任务和实施范围如下:
江河源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43.8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50.12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1.75万亩;封山育林142.00万亩。实施范围包括黄南州的泽库县、河南县;海南州的兴海县、贵南县、同德县;玉树州的玉树县、称多县、囊谦县;果洛州的班玛县、玛沁县。
东部黄土丘陵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430.1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217.80万亩;荒山造林种草109.55万亩;封山育林102.80万亩。实施范围包括西宁市的所属四区三县;海东地区所属六县;海南州的贵德县;黄南州的同仁县、尖扎县;海北州的门源县。
环青海湖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22.1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22.01万亩;荒山造林种草40.36万亩;封山育林59.75万亩。实施范围包括海北州的祁连县、海晏县,刚察县、海南州的共和县。
柴达木盆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760.2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10.36万亩;荒山造林种草252.50万亩;封山育林497.40万亩。实施范围为海西州所属县、市和大柴旦镇、茫崖镇。
2、林种与树种布局
林种布局:林种以生态林为主,退耕地造林和荒山造林全部为生态林。造林种草方式采取林草间作、林药间作等多种模式。东部黄土丘陵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可选择生态经济兼用树种,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
树(草)种布局: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江河源区结合封山禁牧加大种草比例,草种以耐寒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为主,品种主要为披碱草、老麦芒、星星草等;东部黄土丘陵区,除选择乡土树种如油松、落叶松、杨树、刺槐、榆树等进行常规造林外,可结合经济林果业和沙棘产业的发展,重点营造以梨、桃、杏等小杂果为主的经济林带,以及柠条、沙棘为主的灌木林带;柴达木盆地区和环青海湖区,乔木树种以云杉、落叶松、柏树、杨树、柳树等为主;此外,结合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的发展,大力营造以枸杞、花椒等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加大林草间作比例,大力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等多年生优质牧草。
(二)配套措施
综合协调,统筹安排,使退耕还林还草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等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确保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做到口粮基本自给;搞好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有效保护林草植被;积极推进移民安置,改善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实现农牧民脱贫致富;努力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圈养,扩大林草保护面积,促进畜牧业发展。
1、基本农田建设。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搞好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开展雨水集蓄利用,推广节水灌溉,实施“沃土工程”,不断改良和培肥土壤,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单产,切实做到“树上山,粮下川”,确保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做到农牧民基本口粮实现自给。
2、生态移民。对居住在三江源地区、东部干旱地区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特困人口,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实行异地生态搬迁。搞好生态移民迁入地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生态移民的生计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其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移民脱贫和生态保护目标。
3、封山禁牧。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全面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圈养。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优化畜种结构,搞好繁殖技术应用和疫病防治,为发展舍饲畜牧业提供优质服务。安排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牧地。
4、农村能源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多渠道筹资,多元发展,多能互补的原则,发展替代能源,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加强太阳灶、节柴灶建设,减轻传统生活燃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适宜发展沼气的地区,大力建设沼气池。对不适宜发展沼气的地区,大力推广太阳灶、节柴灶。
5、劳动力转移培训。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人数将进一步增加。为此,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以“阳光工程” 培训为重点,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集约化经营的温棚蔬菜、花卉、畜禽养殖等产业转移,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城镇转移。
(三)后续产业发展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要求,以科技为支撑,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农林特色产业、中藏药产业、藏毯编织业和生态旅游业。形成资源配置合理、区域优势突出、整体效益显著的后续产业发展格局,确保生态建设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稳定增加。
1、区域布局
江河源区。充分发挥该地区生产环境洁净、水质好、无污染的优势,利用暖季饲草丰富,品质好的条件,发展季节性畜牧业,生产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牦牛、藏羊产品,建立牦牛犊、藏羔羊生产基地,逐步发展壮大畜产品加工业和具有高原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业。
东部黄土丘陵区。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舍饲畜牧业、中藏药材种植与加工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浅山地区加快发展以沼气池、水窖、暖棚为中心的旱作农业生态模式,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脑山地区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饲草料生产基地,走发展设施养殖业的路子。大力发展犊牛、羔羊生产,使其成为我省农区优质肉牛羊生产基地。
环青海湖区。结合退耕还林还草,采用林草间作、林药结合等模式,扩大优质牧草和中藏药材种植规模,大力发展犊牛、羔羊产业,促进传统畜牧业向优质、高效舍饲畜牧业转变。
柴达木盆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料产业,通过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建设,为全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高效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产业布局
农区畜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地,在退耕农户中发展养殖专业户3万户,建设占地面积1500亩的标准肉牛养殖场1个。
藏毯编织业。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三到五家龙头企业,做大“藏羊”牌藏毯、“海湖”牌地毯等优势品牌。新建藏毯生产加工点和车间240个,逐步将藏毯编织业培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藏药产业。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选择一些优势明显的品种,形成专业化生产、加工格局。东部黄土丘陵区重点发展大黄、黄(红)芪、秦艽、甘草、板篮根、党参、花锚等生产;柴达木盆地重点发展枸杞、红景天等生产;环湖地区重点发展甘草、麻黄草、微孔草等生产,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到2010年东部黄土丘陵区形成5万亩中藏药材种植基地,柴达木盆地形成5万亩枸杞种植基地。在三江源区设立冬虫夏草、藏茵陈等名贵稀有品种保护区。
生态旅游业。依托现有基础,加大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将贵德黄河、西宁湟水两处省级森林公园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将兰采、尕愣两处地县级森林公园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充分吸纳退耕户剩余劳动力参与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保护、服务等工作,鼓励支持退耕户借助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餐饮、娱乐、住宿等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拓宽增收来源。
沙棘产业。充分利用我省适宜沙棘生长的气候资源,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大力营造沙棘林,同时加大对现有沙棘低产林的改造,培育和建设沙棘林基地。“十一五”期间,改造沙棘低产林100万亩,建设大果沙棘种植基地20万亩,建设年生产能力5000吨的综合生产加工企业5家。
经济林果业。根据我省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生态型特色经济林,提高退耕户的经济收入。争取“十一五”期间在河湟谷地发展苹果、梨、桃、山杏、核桃、花椒和枸杞等经济林果1万亩。
草产业。大力推进退耕地种草、荒山种草,着力打造草产业链。到2010年,全省种草总面积达到 万亩,草产量达到 吨,饲草料加工企业发展到3-5家,生产规模达到40万吨,生产草饼、草颗粒、草粉、青贮草捆和干草捆等产品,解决牲畜饲草料的季节、地区间不平衡问题。
高原经济动物养殖业。充分利用原有房屋及圈舍,发展高原经济动物养殖业。到2010年,形成祁连、海晏、门源、泽库、班玛、格尔木、德令哈高原经济动物养殖基地7处,养殖高原经济动物2万头(只)。主要品种为马鹿、梅花鹿、雉类。
野菜加工业。充分利用我省野菜资源优势,打造蕨麻、鹿角菜、蕨菜、柳花菜、苦苦菜等高原野生、绿色品牌,发展速冻菜、罐装菜、脱水菜、保鲜菜。“十一五”期间,扶持2至3家野菜综合加工企业,年加工各类野菜10万公斤。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为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发展后续产业提供资金保障。对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的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主要由各级政府运用公共资源组织全社会共同完成;对兼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后续产业项目,主要运用市场机制,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资金扶持,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赠款支持;对于经济效益显著的后续产业项目,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吸引省内外、国内外投资者开发建设。
(二)落实优惠政策。认真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和发展后续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争取国家在现行退耕还林还草粮食、资金补助政策到期后,适当延长补助期,并对退耕还林还草和发展后续产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支持退耕还林还草和后续产业的发展。
(三)强化政府责任制。继续完善和强化各级政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发展后续产业的目标责任,将生态建设及后续产业发展业绩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干部任期和离任考核制度。认真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条例》、《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有关法规、规章。加强对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项目管理,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资金安全。各有关部门要分工协作,互相支持,共同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及发后续产业的任务。
(四)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生态建设及后续产业发展方面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完善人才评价、使用、竞争和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能力。稳定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管理机构和队伍,配备业务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专职管理人员,确保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后续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加快科技进步。全力推进林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生态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特别是要把推动林业自主创新作为调整林业经济结构、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发挥科学技术对生态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突破和带动作用。
加快信息体系建设,使信息服务网络向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种植大户延伸,通过网络把市场与基地和农牧户联结起来。
建立健全分层次、多形式的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增强科技开发、示范、推广的活力,加快农牧民易掌握、见效快、覆盖面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加快成熟科学技术的转化,努力提高生态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