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金银花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

时间:2019-05-12 03:3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金银花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金银花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

第一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金银花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金银花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日

一、总

1.1 项目名称

彬县金银花种植及加工建设 1.2 建设地点

彬县车家庄乡马家斜、枣林、阎家河等行政村。1.3 项目法人

李** 1.4 项目主管单位

彬县**局 1.5 项目性质

自建 1.6 建设目标

到2012年,全乡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产值6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00元,建设加工厂2处。1.7 建设期限及进度

项目建设期3年,从2010年1月开始到2012年12月结束,2010全乡种植面积300亩,2011年全年种植面积1000亩,2012年全年种植面积5000亩。1.8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350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60万元,申请项目补助资金3290万元,用于土地流转投入资金60万元,购买金银花苗木需要投入资金3140万元。建设烘烤厂需投入资金 150万元。1.9 项目效益

到2012年项目建成后,年可收入实现收入600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1.10 编写依据

财政部、农业部印发的2010年农业产业化项目指南 彬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9-2012)1.11 可行性结论

金银花适应性广,栽培技术成熟,市场需求量大,我县地、光、热自然资源适宜于金银花栽培种植,农民种植热情高。因此,该项目适宜在我县发展。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持续增长,原有的苹果产业随着果树的老龄化,产量连年降低,产值下降,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越来越困难。因此,发展新的农业产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我县车家庄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出发,多次组织乡村干部外出考察农业产业,学习经济发展地区的农业化发展经验,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农产产业化发展项目,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经过反复考察比较,最终选定了适应性广,市场前景广阔,栽培技术易于掌握的金银花种植,作为 调整全乡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项目,积极组织实施。2010年,全年示范种植300亩,获得成功,当年每亩收获干花5公斤,产值600元,由此影响带动全乡金银花的大发展。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车家庄乡 总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1万亩,人口1.17万人,人均耕地1.6亩,平均海拔1200米,日照时数2260.7小时,年均降雨量588.5毫米,属典型的塬、梁、沟壑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该乡发展金银花种植,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金银花茂密的枝叶,发达的根系,可以降低雨水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因此,在车家庄乡发展金银花种植加工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设条件

3.1 项目现状

该项目位于彬县车家庄乡行政区划内,全乡总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8万亩,人口1.17万人,全乡地貌以塬、梁、沟壑为主要特征,全乡的10个行政村中,目前以枣林、阎家河为主示范种植,影响带动全县发展金银花产业。3.2 土地资源权属

以村为单位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连片,农户承包分户经营。

3.3 实施的有利条件

金银花栽培技术易于掌握,采收期正值学生暑期,也是“三 夏”结束后农活较少的季节,不致发生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况且金银花广泛用于医药、饮品、日化、养殖、环境美化等方面,市场前景广阔,农民种植积极性高。3.4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市场信息收集困难。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一是通过争取项目资金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二是通过寻找代理商加大市场信息收集力度。

四、项目建设方案

4.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我乡产业发展实际,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4.2 建设原则

因地制宜,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促进全乡均衡发展。

五、精神建设内容与规模

5.1 建设目标

2010年全乡示范种植金银花300亩,2011年全乡发展金银花1000亩,2012年全乡发展金银花5000亩。5.2 建设内容

全乡建成金银花种植基地5000亩,并建设金银花烘烤厂2处。

六、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卫生

6.1 环境影响

该项目属于种植项目,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建成后,由于金银花根系发达,枝叶茂盛,能够较好地覆盖地表,极大地降低雨水侵蚀,减少水土流失,有效保护环境。6.2 质量安全

积极推广模式化栽培措施,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田间除草、防虫、防病,单收单贮,提高质量与品质。

七、投资估算

资金来源和进度安排

7.1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3350元。其中,农民自筹资金6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经营权流转,其余3290万元申请项目资金解决。7.2 进度安排

从2010年元月至2011年12月底共3年时间。2010年投入资金20万元,建设300亩金银花示范基地,2011年投入资金750万元建设金银花示范基地1000亩,烘烤厂一处,2012年投入资金2480万元建成金银花示范基地3700亩,烘烤厂一处。

八、项目组织管理

8.1 组织机构

成立由乡党委书记焦万宝任组长,乡长李军权任副组长,10个村委员主任为成员的车家庄乡金银花组织加工领导小组,负责全乡金银花产业发展规划,协调与外销工作。8.2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由乡长李军权负总责,农县牧局、杨凌金山农业科技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农得惠金银花专业协会组织农民具体实施。8.3 项目保障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生产效益,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专政专用。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有效对接。

九、招标方案

9.1 招标范围及方式

公开向社会招标 9.2 招标组织形式

自主招标

十、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收入600万元,全乡农民仅此一项人均增加纯收入500元。2.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可使全乡2831户农民受益,减少水土流失面积23.4平方公里,退耕还林户人均增加收入820元。

第二篇: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XX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

XXXX(具体项目名称)建设项目

编制单位(加盖公章)

可行性研究报告:XX年XX月

XX市XX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

XXXX(具体项目名称)建设项目布局图

一、总论

1、项目概要:应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名称、项目法人代表、项目主管单位、项目性质、项目建设目标、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期及进度、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项目效益、编制单位等。

2、可研报告编写依据

3、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1、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

2、项目建设必要性

三、项目建设条件

1、项目区现状:地理位置与范围、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劳动力资源、退耕还林状况、基础设施、其他需要分析的项目建设条件。

2、土地资源权属现状

3、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4、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四、项目建设方案

1、指导思想

2、建设原则:

五、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项目建设目标:

2、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六、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措施

1、环境现状调查、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

2、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措施按国家有关要求和相关标准编制。

七、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进度安排

1、投资估算及编制说明:

2、资金来源

3、进度安排:确定项目实施年限,起止日期及项目的建设和进度安排。

八、项目组织管理

1、组织机构:

2、项目管理:

3、项目保障:

九、招标方案

1、招标范围:

2、招标组织形式:(自主或委托)

3、招标方式:(公开)

十、效益分析

主要分析预测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简述项目的新增效益、年新增收入、运

行成本及盈余多少;退耕农户所得经济效益,占退耕户年总收入的比例等。

2、社会效益:对当地社会、经济、农业生产的作用与意义;项目受益人群、受益面、退耕户增收或改善生活质量的具体情况;提供社会就业人数,其中退耕户就业人数等。

3、生态移效益:简述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效益、对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效益等。

十一、综合评价

十二、附表、附图:基本情况表、建设任务及实施进度表、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等附表、附图

第三篇:华宁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华宁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华宁建置久远,位于滇中偏东南,西北部与抚仙湖相邻,四周分别与弥勒、建水、通海、江川、澄江、宜良等县交界,与昆明、玉溪、开远三个重要城市毗邻。且城驻宁州镇,距昆明129公里,距玉溪48公里。华宁地处低纬高原,气候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立体季风气候。由于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两脊夹雨槽”和高山河谷,盆地相间交错的地形地貌。全县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由于地形复杂,不同海拔区域形成了四个类型的气候区,海拔1110米至2663.1米,年平均气温15.7℃。全年降雨量800至1100MM。具有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干湿季分明,地区差异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是亚热带至南温带多种类型植物生长适宜区,农业生物资源丰富,生物自然群蔽繁茂,人工生物群落发达。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43.43%。

1.2社会经济状况

华宁县辖四镇一乡,73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委会,6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6万人,总耕地面积17.48万亩,农民人均耕地0.94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725元。

1.3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及畜牧业发展情况

1.3.1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华宁县退耕还林工程于2002年、2003年、2005年三次实施全县累计退耕还林面积共2.7万亩,分布在四镇一乡的64个村委会,涉及农户5597户,人口22241人,其中:青龙镇0.64万亩,涉及农户1124户,人口4299人;宁州镇0.995万亩,涉及农户2166户,人口8664人;盘溪镇0.31万亩,涉及农户804户,人口3378人;通红甸0.43万亩,涉及农户873户,人口3380人;华溪镇0.325万亩,涉及农户630户,人口2520人。分具体完成情况是:2002工程完成140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7000亩,荒山造林7000亩;2003工程完成240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4000亩,荒山造林10000亩;2005退耕还林工程完成260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000亩,封山育林2000亩。

种植的树种分别为:华山松10308.3亩,桉树10167.5亩,竹子13096.7亩,板栗854.8亩,柑桔659.3亩,李子84.7亩,梨248亩,柏树1455.1亩,冬桃161.4亩,旱冬瓜277.3亩,柿子593.6亩,车桑子5202.1亩、核桃753.3亩,石榴5亩,枇杷54亩,野樱桃78.9亩。

1.3.2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

畜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重要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生猪存栏达196093头,比上年增加18931头,增长10.7%,肉猪出栏237908头,比上年增加43422头,增长22.3%。牛存栏43387头,比上年增加5943头,增长15.8%,肉牛出栏25127头,比上年增加5341头,增长27%,肉羊出栏37235只,比上年增加5865只,增长18.7%;家禽存栏72.49万只,比上年增加8.79万只,增长13.8%;肉鸡出栏达到208.3万只,比上年增加58.6万只,增长39.14%;生产禽蛋126.39万公斤,比上年增加58.93万公斤,增长87.35%。2008年,完成肉蛋奶总产量3121.94万公斤,比上年增加437.57万公斤,增长16.3%;完成畜牧业现价产值4.30亿元,比上年增加0.73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800元,比上年增加130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1.4项目区情况

1.4.1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

马鞍山村委会鸡蛋村项目区地处县城所在地宁州镇,距离县城9公里,位于县城南方,海拔1685—2010m之间,该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该区所特有的“光足质好,冬暖夏凉,夏秋多雨,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为14.5℃,多年平均降雨量930mm。项目区地处低纬高原,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土壤主要分为赤红壤、红壤。鸡蛋村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7户,总人口163人,总耕地面积307.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515元。

1.4.2退耕还林实施情况

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全组退耕农户数为41户,退耕面积297.6亩。退耕地全部种植竹子,在水肥条件较好、种植较早的地块竹子已成林、成材,为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植被,绿化、美化荒山,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1.4.3畜牧业发展情况。

鸡蛋村村民小组总人口163人,2008年猪期末存栏380头,出栏601头;牛期末存栏26头,出栏10头;羊存栏612只,出栏190只。项目区对后续养殖产业项目认识到位,要求迫切,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并且交通条件较为方便,有发展商品草食畜生产的基础。

二、总体思路

1.1编制依据

根据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联合文件《关于下达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计划的通知》云发改农经[2009]99号和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云农(计财)字[2009]22号等文件要求编制。

1.2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退耕还林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抓住机遇,选择符合退耕还林坡地,开展种植优质牧草,积极发展草食牲畜示范,以肉牛、羊为重点,建设具有一定饲养规模、设施完善、畜草配套的养殖基地,示范带动全县符合退耕还林区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养殖,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1.3基本原则

坚持退耕还林地必须种植牧草,饲养牲畜必须是草食牲畜,畜、草、棚厩、青贮窖必须配套,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建设实行公开,国家补助和退耕农户投入并举等原则。

1.4发展目标

项目实施后,牛的存栏数74头,年出栏肉牛增加51头;羊存栏1200只,羊出栏增加200只。通过加快后续产业建设,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进生态移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到当前和长远生活问题。

三、项目建设布局和设计

3.1主要建设内容和总体规划设计(附设计规划图)

改扩建牛、羊棚厩700平方米;

新建青贮窖70立方米;

种植紫花苜蓿100亩。

3.2建设内容设计

3.2.1棚厩建设设计(附设计图)

建牛舍本着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经济适用的原则。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背风区为宜。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尽量利用自然界有利条件(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屋顶有一定的厚度。牛舍建设原则上坚持用闲置房屋和老式厩改扩建,做到紧凑,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棚厩建设布局在基础较好的养牛、羊农户22户中进行建设;材料使用水泥、红砖、红沙、风化沙、钢管等;建设成卫生厩,每户改建15.5—65平方米不等,共计700平方米。厩内设有栓栏、食槽、水槽,建固定水泥槽为食槽最适用,食槽上宽0.6—0.8米,底宽0.35—0.4米,成弧形,槽内缘高0.35米,外缘0.6—0.---8米。厩舍地面与粪沟有30度倾斜,便于粪尿的冲洗。

羊舍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的地方。羊舍地面要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总的要求是坚固、保暖和通风良好。羊舍的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羊舍高度视羊舍的面积而定,封闭羊舍的高度要考虑阳光照射面积。羊舍紧靠出入口应设有运动场。饲槽的建设以清洗、消毒方便为原则。

3.2.2青贮窖设计(附设计图)

青贮窖选择在房前屋后空地、荒地或是厩舍附近建设,且地势平整、场地宽大、交通方便,便于饲料的加工和运输。青贮窖的建设在22户养牛羊户中进行,窖的大小根据青贮原料的多少和经济条件决定,每户建2—6立方米不等,共计70立方米。

青贮窖的建设要做到不漏气、不漏水,操作管理方便。主要是由红砖、水泥、红沙、钢筋等砌成永久窖,窖内壁要光滑。窖的顶盖为混凝土预制板,且留有一开口方便青贮料的取用。

3.2.3饲料地设计(附饲草料地分布图)

选择棚厩附近符合退耕还林的山坡地,开展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紫花苜蓿100亩,在鸡蛋村22户退耕户的山坡地坚持统一规划,分片分户,户种户管,谁种草,谁拥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种植。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1)、土地整理 播种牧草的土地必须耕好,耙平,类似种小白菜的地面那样整理好。(2)、肥料准备及用量 农家肥1000公斤/亩;钙镁磷100公斤/亩;硫酸钾30公斤/亩; 硼砂0.5公斤/亩加上钼酸铵15克/亩拌种后与种子同用。(3)、播种方法 在进行地面前把农家肥均匀撒在表面,然后耙地;地面处理完毕后的播种前把肥料按用量进行混合并均匀撒在表面;播种在6月中旬左右,按照紫花苜蓿2公斤的亩用量进行条播,行距25公分(最好拉线,种子就顺线条播),其条以顺通风方向为宜,播种深度为2-3厘米,土湿宜浅,土干则深。(4)、覆土 播种完成后最好进行重压,用汽油桶灌满水在上面滚动即可。(5)、田间管理 紫花苜蓿管理得好,牧草草地可使用二十年,适时灌水、除杂、施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刈割完后一定要灌水和施一次肥,农家肥或磷肥均可。(6)、刈割利用 草种出来就要利用,不断进行刈割,不但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促进它生长,牧草不易倒伏、腐烂。一般在草长到40—60厘米就要刈割,一年适宜刈割6—8次。

四、建设进度与施工组织

4.1建设进度安排

2009年2月,落实项目实施地点及具体参与实施项目的退耕农户,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编报及上报,做好项目实施地点、牛、羊棚厩、青贮窖、饲料地的规划和设计;3月—6月,安排项目实施农户扩建盖牛、羊棚厩700平方米、青贮窖70立方米,组织种植饲料地100亩;7月—10月,进行肉牛、羊的育肥饲养,开展农作物秸秆的青贮示范;11月—12月,迎接上级组织验收。

4.2施工组织

项目规划、设计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组织实施由项目实施小组负责,建筑材料由农户自购,工程建设由农户投工投劳自建。

五、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5.1投资概算

5.1.1棚厩建设面积及投资

棚厩建设700平方米×250元/平方米=17.5万元

棚厩投资:红砖 4.56万元、水泥 3.9万元、风化沙 1.08万元、红沙 0.36万元、钢管 0.5万元、工时费 7.1万元,合计17.5万元。

5.1.2青贮窖建设任务及投资 配套青贮窖70立方米×100元/立方米=0.7万元

青贮窖投资:红砖 0.35万元、水泥0.112万元、红沙0.042万元、钢筋0.056万元、工时费0.14万元,合计0.7万元。

5.1.3饲料地建设面积及投资

饲料地100亩×400元/亩=4万元

饲料地投资:草种量200公斤1.6万元、整地费0.3万元、施肥量农家肥100吨,钙镁磷10吨,硫酸钾3吨,硼砂50公斤,钼酸铵1.5公斤计0.5万元、播种费1.6万元,合计4万元。

以上三项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项目共需投资经费22.2万元。

5.2 资金来源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工程,实行国家补助和退耕农户投入并举的原则。其中棚厩每平方米国家财政资金平均补助100元,青贮窖每立方米国家财政资金平均补助80元,饲料地每亩国家财政资金平均补助200元。鸡蛋村项目区总投资22.2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补助9.56万元,农户自筹12.64万元(含投工投劳折资8.84万元)。

六、保障措施

6.1组织领导措施

健全的施工管理机构,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项目区实施方案批复后,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坚持分级对口分工和相互协作管理原则。项目成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的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县畜牧兽医局局长任组长,县畜牧兽医局畜牧股股长、宁州镇兽医站站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人员为成员,负责项目支持政策的制定,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兽医局畜牧股,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项目实施小组由宁州镇兽医站承担,全面负责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做到明确责任,抓好每个建设内容,并抓出成效。

6.2政策保障措施

按照国发[2007]25号《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云发改农经[2009]99号《关于下达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计划的通知》,云农(计财)字[2009]22号《关于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实施。

6.3技术保证措施

引进良种肉牛、羊育肥。良种杂交优势明显,生长速度快,饲养效益高。

种植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是经济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誉为“牧草之王”。1公斤优质紫花苜蓿草粉相当于0.5公斤精饲料的营养价值,具有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病虫害少等特点。每亩年鲜草产量8—12吨,易于种植和管护。

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饲料。应用秸秆青贮技术,将玉米等农作物的秸杆制作青贮饲料。制作青贮饲料应把好秸秆的水分、踩紧、密封等技术关键环节。

搭配配合饲料。采购牛的预混料或浓缩料,配制成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营养齐全,蛋白质含量高,催肥效果明显,饲料报酬高,每头牛每天饲喂0.5—1公斤。

加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牛的抗病能力强,相对疾病较少。主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卫生,定期消毒,同时搞好肝片吸虫、肺线虫、胃肠道线虫的驱虫工作,开展W病、牛出败等疾病的预防接种。

做好紫花苜蓿的监测,设计试验小区,对紫花苜蓿各个阶段的生长性能作详细的观察、记录,并分析、总结。

6.4资金管理措施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合理安排资金,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项目投资主要由国家投资和退耕户自筹,退耕户积极投工投劳。6.5建设和运行管理措施

项目施工过程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施工中搞好安全生产,避免减少安全事故,保证项目组织的顺利,按照国发[2007]25号《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的总体要求,结合项目区实际,提出本项目的建后管理措施。明确产权归属,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办法。工程产权原则上归属相应的村民,项目产权所有者要切实承担责任,做好建成项目维护工作。畜牧部门要搞好技术服务,以便科学养畜、饲料合理利用,确保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良性运行,完成可持续利用。

七、效益分析

7.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以后,牛存栏74头,牛出栏增加51头,按每头3500元折算,农户增加经济收入17.85万元;羊存栏1200只,羊出栏增加200只,按每只800元折算,农户增加经济收入16万元,两项共增33.85万元。项目的实施,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7.2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和充分利用坡耕地及闲置地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利用剩余劳力、农作物秸秆资源,通过“草料过腹还田”实施循环经济,既增肥地力,又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养畜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为实施“菜篮子”工程,增加市场供给起到积极的作用。本项目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2人,预计退耕养殖户经济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质量将明显改善,对全县种草养畜的示范和带动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7.3生态效益

退耕地种植牧草紫花苜蓿,对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有较好的作用。一是紫花苜蓿属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一是一年种植,多年使用(管理得好,可使用二十年;二是紫花苜蓿高30—100厘米,根系发达,主根深入土中长达数米,侧根主要分布于20—30厘米的土层中,对保持水土和防止山体滑坡有保水和稳固山体作用,并且有改良土壤的功能;三是绿化、美化荒山荒坡,改善了生态环境。

第四篇:隆安县2010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隆安县2010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畜牧业生产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根据《南宁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的通知》(南财农〔2010〕390号)精神,结合我县畜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这一核心,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扶持隆安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的增产增收,推动隆安县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发展。

二、目标任务

计划实施圈养山羊500只、果园配套养鸡8000羽、饲养良种猪2000头,总投资99.9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6.6万元,农户自筹33.3万元。

具体为:修建畜舍3300平方米,投资99万元,其中中央补助66万元,农户自筹33万元;种草30亩,投资0.9万元,其中中央补助0.6万元,农户自筹0.3万元,参与项目建设农户年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三、建设内容规模

(一)扶持山羊圈养户。要求每个基础户饲养规模达到山羊存栏50只以上,种草3亩以上,修建羊舍50平方米以上;共饲养山羊500只以上,修建羊舍500平方米以上,种草30亩以上。

(二)扶持养鸡专业户。要求每户饲养规模达到肉鸡存栏2000羽以上,修建鸡舍200平方米以上;共饲养肉鸡8000羽以上,修建鸡舍800平方米以上。

(三)扶持养猪专业户。要求每户饲养规模达到存栏500头以上,修建猪舍500平方米以上;共饲养良种猪2000头以上,修建猪舍2000平方米以上。

四、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地点选择在退耕还林村。

(一)山羊圈养规划在南圩镇南圩社区、那湾村,城厢镇震东村、大林村、良兴村、东安村、四兴村,雁江镇那朗村,都结乡都结村,屏山乡刘家村实施。

(二)养鸡规划在城厢镇宝塔村、震东村,雁江镇那朗村、和济村、联隆村、龙庄村,丁当镇保湾村、都结乡陆连村等退耕还林村实施。

(三)养猪规划在古潭乡中真村,南圩镇望朝村,城厢镇新兴社区、小林村实施。

五、项目组织实施

(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发改局局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发改局、财政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城厢镇政府、南圩镇政府、雁江镇政府、丁当镇政府、都结乡政府、古潭乡政府、屏山乡政府分管领导组成。负责对项目实施工作的管理和领导,组织协调项目的实施,落实项目经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县水产畜牧兽医局,主任由水产畜牧兽医局分管副局长担任,负责处理项目日常管理事务。

(二)成立项目实施小组,负责项目农户、项目地点的选定、制定羊舍、鸡舍、猪舍规范建设标准要求,指导农户进行羊舍、鸡舍和猪舍的建设,指导农户进行牧草高产栽培以及加工利用,指导农户开展科学养殖。

(三)项目由农户按照项目实施小组制定的统一规范要求进行建设。

六、项目进度计划

(一)1月底前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

(二)2月底前完成项目地点、项目农户的选定、完成畜舍的设计。

(三)3月上旬召开项目农户会议,布置项目任务,签订建设合同,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和做法。

(四)3月中旬至6月,项目具体实施。农户自筹资金按照统一标准要求进行畜舍建设、并按照要求种植牧草。项目实施小组派出技术人员深入项目点指导农户开展项目建设、实施科学养殖。举办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班,对项目农户进行技术培训。

(五)7月中旬,对项目进行验收和总结。

(六)7月下旬,对完成项目建设内容的农户兑现项目补助资金。

七、项目验收和资金使用计划

先由农户自筹资金进行建设,建设完成后向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验收。由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并对验收结果进行公示,验收合格的,扶持补助款直接打入养殖户的银行存折或银行卡。

中央专项资金主要是对畜舍修建、种草进行补助,畜舍修建按每平方米200元标准补助,种草按每亩200元标准补助。

第五篇:麟游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黑山头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版)

麟游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黑山头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5 1.1 项目单位概况.....................................................................................................5 1.2项目建设条件.....................................................................................................5 1.2.1 自然条件.................................................................................................5 1.2.2 牧业生产概况..........................................................................................7 1.2.3 猪场建设地点..........................................................................................7 1.3 项目建设方案.....................................................................................................8 1.4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9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9 1.6 综合评价............................................................................................................9 1.6.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 1.6.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 第二章 建设条件...........................................................................................................12 2.1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12 2.1.1、政策支持.............................................................................................12 2.1.2市场前景................................................................................................13 2.1.3、环境、基础设施条件............................................................................14 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4 2.2.1、市场波动.............................................................................................14 2.2.2、管理....................................................................................................14 2.2.3、饲料来源与供应情况............................................................................14 2.2.4、猪舍的利用率......................................................................................15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5 3.1 市场分析..........................................................................................................15 3.1.1 猪肉产品市场供求现状..........................................................................15 3.1.2 市场前景分析........................................................................................18 3.1.3 生猪市场竞争优势分析..........................................................................20 3.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等.......................................................................22 3.2.1、以信誉营建营销网络............................................................................22 3.2.2、典型引导农民示范逐步向全县推广,实现产、加、销、服良性产业链..23 3.3 市场风险分析...................................................................................................23 3.3.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23 3.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24 第四章 建设方案...........................................................................................................24 4.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4 4.1.1 产品方案...............................................................................................25 4.1.2 建设规模...............................................................................................25 4.2 建设规划和布局...............................................................................................26 2 麟游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黑山头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2.1、厂区布局.............................................................................................26 4.2.2、道路布局.............................................................................................26 4.2.3、消毒设置.............................................................................................26 4.2.4、防疫制度.............................................................................................26 4.2.5、其它措施.............................................................................................27 4.3 建设标准..........................................................................................................27 4.3.1、施工实施标准......................................................................................27 4.3.2、饲养标准.............................................................................................28 4.4生产工艺技术方案............................................................................................28 4.4.1生产工艺................................................................................................28 4.4.2生产流程................................................................................................29 4.4.3 工艺技术方案........................................................................................29 4.4.4 工艺流程图............................................................................................31 4.5 设备方案..........................................................................................................31 4.5.1 设备选型...............................................................................................31 4.5.2 设备清单...............................................................................................32 4.6 原料和燃料供应方案........................................................................................32 4.7 节能减排措施...................................................................................................32 4.8 示范基地建设...................................................................................................32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33 5.1 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33 5.2 环境评价与审批...............................................................................................33 第六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34 6.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4 6.1.1、组织机构.............................................................................................34 6.1.2、职能划分.............................................................................................34 6.2 技术培训..........................................................................................................35 6.3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6 6.3.1、劳动安全.............................................................................................36 6.3.2、安全卫生.............................................................................................36 第七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37 7.1 投资概算依据...................................................................................................37 7.1.1、建筑工程费用的编制............................................................................37 7.1.2、轻工构件估算......................................................................................37 7.2 投资估算..........................................................................................................37 7.2.1、固定资产投资........................................................................................37 7.2.1、流动资金...............................................................................................38 7.2.1、其他投资...............................................................................................38 7.3 资金来源..........................................................................................................38 7.4 资金使用和管理...............................................................................................38 第八章 财务评价...........................................................................................................39 8.1 财务评价依据...................................................................................................39 8.2 营业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39 8.2.1、销售收入.............................................................................................39 3 麟游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黑山头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2.2、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39 8.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0 8.3.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40 8.3.2、项目成本估算......................................................................................40 9.3.3、经营成本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8.4 财务效益分析...................................................................................................40 8.5 财务评价结论...................................................................................................40 第九章 社会效益分析...................................................................................................41 9.1 社会评价..........................................................................................................41 9.2 农业产业化经营...............................................................................................41 9.2.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41 9.2.2、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等..............................42 9.2.3、辐射带动能力分析...............................................................................43 9.3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44 9.3.1、农民增收.............................................................................................44 9.3.2、农业增效.............................................................................................44 4麟游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黑山头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麟游县黑山头种猪养殖场,主要从事PIC良种猪、商品猪的繁育及销售,同时为周边农民提供养猪的饲料加工、饲养管理、市场预测与销售等技术指导。是麟游县重点扶持的养猪示范基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厂饲养有特优PIC父母代猪种群,拥有种猪及育肥猪生物保健方案、繁殖育种、疾病预防措施等系统性管理制度。

该场位于麟游县九成宫镇永安村,距麟游县城五公里。于2008年开始建设,2010年实施二期改扩建工程,现有员工12人,其中有3名管理技术人员。现已建设成标准猪舍18栋,面积合计2600余平方米,存栏繁育母猪206头,种公猪5头。拥有细管冷冻精液制作的设备及技术,可为当地养殖户提供良种公猪精液,年配种可达6000头(次)。1.2项目建设条件 1.2.1 自然条件 麟游县位于陕西关中腹地宝鸡市东北部,属于宝鸡市行政管辖,渭河支流漆水河上游。地处东经107°19′—108°2′,北 5麟游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黑山头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纬34°33′—34°58′,东临咸阳永寿、乾县,西接千阳,南与扶风、岐山、凤翔毗邻,北与彬县及甘肃灵台县接壤,全县版域面积1740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海拔1271米,最高海拔1664米,最低海拔74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长65.28公里,南北宽46.35公里。麟游县属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的特点是热量不足,春旱、夏凉、秋涝、冬寒,且春夏季节不明显,日照分布不均,全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为180天,平均气温9.1℃。东部塬区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9-10℃,北部年平均气温为8.1℃。年平均降水量为68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50%以上。影响麟游县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冰雹、霜冻、大风等。麟游县农业耕地面积为42万亩左右,分布于梁、塬、山、河谷,由坡旱地、川地、塬地、旱平地、梯(台)田构成,宜牧草坡72万亩,有林地17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7.24万亩)。全县土壤共有8个土类,26个土种,黄土性土是主要土壤,分布普遍,占总面积的75%左右,性绵易蚀,土层深厚,透水性强,易耕作,其次是红土及粘黑垆土、紫色土、褐土等。麟游县地表水总径流量14539万立方米,地下水总蕴藏量6332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670万立方米。由于环境条件制约,农田水利设施相对落后,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不高,属雨养型农业。麟游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年农作物 6麟游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黑山头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播种面积35万亩左右,主要有小麦、玉米、杂豆、荞麦、薯类、烟叶、蔬菜等,粮食总产常年稳定在5万吨以上。并有优质玉米、名贵杂豆、荞麦等一批名、特、优农产品。这些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发展畜牧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2 牧业生产概况

麟游县本地农民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经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产业结构图调整的突破口,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产业化经营为手段,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肉畜生产,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了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到2009年末,全县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到8.1万头、17.1万只和3.09万头,实现畜牧产值3.56亿元。特别是随着退耕还林面积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不断向畜牧业转移,生猪养殖规模逐年增加,全县已有相当规模的养猪户,部分养殖户具有一定的养殖经验,母猪基础群大,结构合理,具备加速发展基础。全县有养猪专业村1个,商品仔猪繁育场3处,百头以上育肥场15处,规模养猪户83户,家庭养猪户6000多户。但是这里由于地处山区,交通略显不便,因此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养殖企业集团。1.2.3 猪场建设地点 麟游县黑山头种猪养殖场位于宝鸡市麟游县九成宫镇永安 7村,这里交通方便,紧邻眉麟路(属县级公路),通讯良好,水源和电力充足,并且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大气、土壤、水质均达到了生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具备发展成绿色生态型生猪生产基地的潜力。1.3 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名称:麟游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黑山头种 猪养殖场建设项目

产品方案:繁育仔猪、商品育肥猪 建设地点:麟游县九成宫镇永安村

建设规模:建设配套的PIC良种猪繁育体系,包括配套系父母代母猪460头,种公猪8头,后备母猪60头。年生产商品仔猪8000头,育肥猪2000头。辐射带动100户以上退耕还林户发展生猪生产,确保退耕还林户持续增收。

技术来源的可靠性与可得性:配套杂交是一种生产配套繁育育种的新模式,是合成系(专门化综合品系)配套杂交,生产优良杂种猪的方式。PIC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育种公司,其种猪出口到世界54个国家,年营业额达670亿美元,其中国总公司拥有庞大的技术实力。此项目建设完成后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对养猪场合作社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统一领导、全面负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落实经营目标责任,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81.4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总投资68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9.2万元,占总投资的74.6%;流动资金1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7%;其他费用72.8万元,占总投资的11.4%。

资金来源:申请银行贷款200万元,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资金15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332万元。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农业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陕西省发改委“关于印发《陕西省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申报指南(暂行)》的通知。1.6 综合评价

1.6.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麟游县自然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是传统的农业县,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5万亩左右,粮食总产常年稳定在5万吨以上。并有优质玉米、名贵杂豆、荞麦等一批名、特、优农产品。当地农民长期依赖土地从事传统农业,“增收难”长期困扰 9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该项目的建设能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加大对粮食饲料的开发利用力度,促进农牧结合农业结构逐步形成,促进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化,发展现代农业,增加畜牧业的比重,提高农民收入。第二、是确保退耕还林户持续增收的需要。随着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部分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到其它产业,养猪产势必须成为其中选择之一。因此发展养猪产业对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作用。

第三、是改良土壤,改善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的需要。猪粪是改良土壤,生产优质农产品不可缺少和难以替代的重要有机肥料,也是经济林和用材料就好的肥料来源。同时,经过沼气化处理,作为能源,将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对于保持生态环境、建立生态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第四、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保持猪肉生产稳定猪肉价格,对满足消费需求,稳定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据测算,在农村分户饲养的条件下,每增加100头猪,可安排5个农村劳动力。养猪可带动饲料、兽药、食品、制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其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本项目建成后,实行标准化生产及管理,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配套系实现肉猪品种生产的专门化;以其科学育肥技术实现养殖效益;以其统一服务带动退耕还林农户参与,实现林牧结 10合;以其各环节的标识管理实现对其产品的质量全程监控;以其品质建立信誉,创建麟游县猪肉的优质品牌。有利于开拓高端农产品市场,促进养猪业的发展。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以良种促良法的目的,具备以下功能: 一是试验示范功能。建立的优良种猪配套系生产猪场,进行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后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县推广,提高和改善本地猪的生产性能和品质。

二是技术培训功能。按照生产环节,定期进行技术培训,让辐射区农户既能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在示范区看到国内外最优良的品种和最先进的养殖技术。

三是龙头带动功能。项目单位成为全县养猪龙头企业后,通过这个平台为广大退耕还林户提供后续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探索“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共同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提高了产业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是农产品质量检测功能。政府部门可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生产区检查指导,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农户和相关部门,以此引领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1.6.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该项目具有现实可行性,配套系生产仔猪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品种生产方式,养猪在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生产设计有 11利于利用先进技术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使当地成为生产优质猪肉的生产基地。整体布局科学合理,项目组织有可靠的技术支撑,项目设计采用的技术先进、成熟、配套,建立的科技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统一服务的体系切实可行。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普及现代农业技术,以优质商品猪生产要求引进最优的良种猪繁育配套系,引进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中试、完善,行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实用技术与生产标准,推广运用,有利于提高猪肉产出率、品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

综上述所述,该项目选择正确,依据可靠,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及环保要求;能够壮大养猪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承担单位优势明显,与广大农户的联系紧密;采用技术先进,项目的技术方案可行,能够有效实施,并为创建优质肉猪品牌奠定基础。建成后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更佳,抗风险能力较强。建议立项支持。第二章 建设条件

2.1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2.1.1、政策支持

近年来,畜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 12注重畜牧业的发展,多次对畜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近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明确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了投资力度,初步构建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2.1.2市场前景

配套系猪与现行的三元杂交猪的差别在于期望性状(如产仔头数、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可以获得比通常的三元杂交(或多种杂交方式)更加稳定的杂种优势,其终端产品的商品肉猪具有通常的三元杂交猪无法相比的高加工品质:整齐划一,屠宰率、分割率高等,这些优秀的品质是通过配套的体系(从原种、祖代、父母代直到商品代)实现的。配套系终端商品猪优秀的生产性能,是必须通过特定的繁育体系保障,不是简单地到市场上购买几个品种的种猪,模仿已有的配套模式(杂交)就能达到目标。配套系猪育种公司在推出某配套系猪种后,在原种猪层次上不断淘汰选育和开展杂交试验,与时俱进推出新的配套系猪,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技术、经济实力不是一般猪场能够办到的。因此项目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优利的竞争优势。132.1.3、环境、基础设施条件

麟游县黑山头种猪养殖场位于宝鸡市麟游县九成宫镇永安村,这里交通方便,紧邻眉麟路(属县级公路),通讯良好,水源和电力充足,并且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大气、土壤、水质均达到了生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具备发展成绿色生态型生猪生产基地的潜力。能够保障项目实施的水、电、路、原料等基础设施条件。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2.2.1、市场波动

不仅直接影响母猪本身的饲养成本,而且影响苗猪的销售价格和渠道。要坚持标准化生产,确保仔猪质量,创建优质品牌;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稳定销售,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2.2.2、管理 管理水平低直接影响母猪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是影响养猪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严格执行管理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生产质量。

2.2.3、饲料来源与供应情况

饲料来源广泛,供应充足,能确保以较为理想的价格购入优质饲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母猪生产水平。142.2.4、猪舍的利用率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猪舍的利用率和养猪生产改率,均采取全进全出,均衡生产的方式。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3.1 市场分析

3.1.1 猪肉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1、猪肉市场供求状况

多年来,全球生猪出栏一直保持在10亿头上下。如1999年出栏11.38亿头,产肉量8843万吨。其中,我国出栏5.09亿头(其中四川6842.6万头,占1/9),肉产量4336.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49.03%,为生猪生产第一大国;其次是美国,出栏1.009亿头,肉产量878.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0%;第三为德国,出栏0.443亿头(比四川省少2000多万头),肉产量39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4%。我国猪肉产量分别是美国和德国的4.3倍和

9.8倍。此外,丹麦出栏0.21亿头,肉产量164万吨;日本出栏0.17亿头,肉产量128.3万吨;俄罗斯出栏0.15亿头,肉产量120万吨。从人均猪肉占有量分析,丹麦314.2公斤,德国48.3公斤,我国34.4公斤,美国33.4公斤,日本10.2公斤,俄罗斯8.1公斤。俄罗斯和日本两个邻国的猪肉产量都较少,是我国猪肉出口 15具潜力的巨大市场。目前,我国猪肠衣、猪鬃、猪肉罐头等具有较强竞争力,主要出口到德国、美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占据了国际贸易市场的主导地位。

2、仔猪供应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我国的瘦肉型猪生产,从世界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引进了优秀的瘦肉型猪种,这些猪种基本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优秀的纯品种猪,如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及皮特兰猪等,利用这些品种,采用前面介绍的杂交模式生产瘦肉型商品猪,取得了很好的改良效果,满足了市场对瘦猪肉的需要,这些猪种得到快速推广与运用,成为当前我国养猪生产,特别是产业化生产的主导猪种。据中国畜牧业年鉴,我国年提供的种猪数量和需求数量基本趋于平衡,供求稳定,但客观分析和市场的实际情况表明,优良种猪仍供不应求。

后备种猪淘汰率高,优良父母代种猪仍供不应求。表面上我国每年生产的种猪数量已接近需求量,但生产的种猪数量不等于能进入生产群种猪的数量,目前国内出售种猪的体重一般在50kg左右,从出售阶段到进入种群生产,有近20%甚至以上的后备种猪被淘汰。我国优良种猪市场仍有缺口,尤其是父母代种猪,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依然会供不应求。优良种猪更新、更替需求增加。由于我国种猪整体良种普及率的提高、基础母猪群良种化程度不断推进,除了优良种猪年更 16新需求量逐年增加外,在良种化的大趋势下,原有种猪品种的更替需求量也将递增,按年5%递增幅度估算,每年种猪需求量将新增近100万头。优质猪肉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改善拉动优质猪肉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其中突出发展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对原料猪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必将极大刺激良种猪市场。目前我国种猪市场处于初级阶段,种猪场规模参差不齐,种猪质量差别较大,由于经济发展的带动,种猪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存在很大的空间。

现阶段我国良种猪繁育基础设施薄弱,品种改良工作相对落后,而品种改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对种猪场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出台了许多鼓励繁育良种的优惠政策。有的地区为了推动本地区良种改良进程,对优良种猪的引进还从地方财政给予补贴。由于政府对良种猪的生产、引进、利用的大力支持,对于提高种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利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当地仔猪的生产供应状况

麟游县生猪存栏不到2万头,日出栏100头左右。年仔猪生产能力3万头左右,需外调1万头左右。品种主要以当地品种为主,而引进的瘦肉型种猪占的比例相当小,不足10%。然后利用这些品种与当地种公猪杂交,也有一小部分养殖户外购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及皮特兰猪等公猪精液,与当地品种母猪生产 17的杂种一代、杂种二带。3.1.2 市场前景分析

1、国内猪肉消费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猪肉消费量不断提高。人均猪肉消费量持续上升。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从1990年的20公斤上升到2006年的39.6公斤,16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在此期间,猪肉市场成交量从619.4万吨上升到2501.5万吨,猪肉商品率从27.2%上升到48.1%。

2、猪肉出口贸易前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每年猪肉贸易总量为400万吨,约占全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7%。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出口国,年出口量达56万吨,占世界猪肉贸易总量的14%;其次是美国,年出口量达53万吨,占13.2%;第三是德国18.5万吨,占4.6%。我国猪肉(含活猪和猪肉制品)年出口量约15多万吨左右,占国内生产总量不足1%,占世界贸易总量的5%左右,主要销往俄罗斯和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

日本、俄罗斯、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是世界猪肉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日本是最大的猪肉进口国,年进口量达85.7万吨,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1.4%,其次为俄罗斯35万吨,占

8.75%,中国香港25.4万吨,占6.35%,中国台湾8万吨,占2%。随着我国猪肉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猪肉有广阔的出口贸易前景。

3、猪肉市场空间

世界肉类组织专家普遍认为,近10年间,世界猪肉消耗和消费总量还将显著增加。世界肉类组织主席、爱尔兰食品局首席执行官说:“世界各国猪肉产量和需求量都在上升,其次,能源价格、饲料价格上升,玉米价格上升尤其快”。从2005年到2015年,世界人口增长率将达到12%,猪肉消耗和消费总量将显著增加。加拿大集团总裁说,将来,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会成为促进世界肉类贸易的驱动组织,各国国内需过于求的状况、生产成本和价格优势对比、卫生状况和物流系统的优劣将成为世界肉类贸易的主要动力。

4、仔猪市场前景

种猪可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推广到养猪业产业化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促进当地养猪产业化发展,只有养猪业得到产业化发展,种猪企业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种猪不是终端产品,种猪的顺畅销售、种猪产业的发达依赖于养猪业的发展。我国商品猪市场一般3年左右一个周期,随着商品猪价格的涨幅,养猪户对品种需求的积极性也出现浮动,种猪销售自然也出现时好时坏的景象;饲料行业的波动也会使种猪销售市场发生相应变化。随着猪种知识的普及,养猪人对品种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选购种猪逐步由表面到全面。不仅需要好的体质外貌,性能的选择更是客户选择的重点,如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繁殖能力、肉质等,要想 在种猪市场竞争中立足,良好育种成绩、翔实的数据资料将成为种猪质量的基本标志。随着市场需求向优质安全品牌的方向发展,配套系种猪比例将加速度提高。

5、项目产品在当地的市场前景

随着市场需求向优质安全品牌的方向发展,配套系种猪比例将加速度提高。麟游县每年仔猪需求量以0.4万头 的速度递增;配套系猪种将由目前的零,发展到80%以上.3.1.3 生猪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1、生猪生产技术和装备优势 第一、工厂化生产

以工业生产方式集约化地组织养猪生产,是工厂化养猪的基本特征。其基本组织形式是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和肥育等生产环节装配形成一条连续的流水式生产线,使各个生产环节有计划、有节奏的运行。在管理上,建立严格的时间观念,以生产周(周节律)的方式组织生产和销售。第二、早期断奶

仔猪生后在母猪身边哺乳而滞留的时间一般为4~5周,即改原60日龄断奶为28~35日龄断奶转入保育舍。仔猪提早断奶可以明显地提高母猪的年繁殖率,缩短繁殖周期,从而使母猪的年产胎数由过去的1.8~2.1胎提高到2.2~2.3胎,每头母猪年可增加产仔猪4~5头。第三、全进全出

猪群在各类猪舍的饲养期以周划分,在一个猪舍同一单元内的猪全进全出。由于同周龄出生的猪全进全出,因此,可做到有计划、有节奏地生产,从而达到对圈舍的充分合理地利用和对猪舍按期进行清洗消毒。

第四、集约化饲养

集约化饲养包括集中、密集、制约和节省等含义,是一定规模基础上的集约化生产。各个生产环节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计划性、均衡性和节奏性。集约化饲养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和圈舍、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商品率,有利于现代高新技术的配套应用和综合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2、产品质量性能、价格、商誉等

配套系猪是养猪业发展中的新事物,它的出现是基于生物种内不同品种(种群)生物杂交的后代,在许多经济性状上,有超过其父母平均值倾向的现象,即杂种优势现象,猪也是这样,由于杂种优势的存在,人们力图通过最简单的办法获得并代代相传,以提高生产效率,但遗传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杂种优势是无法通过自群繁殖的方式代代相传,于是,科学家想通过一定的体系获得和保持杂种优势,并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发展和提高杂种优势的水平,这个想法首先在粮食生产中得到实现,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这种现象引起养猪人的关注,国外的猪育种公司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就研究配套系猪育种,并在八、九十年代推出商业化配套系猪种,在养猪生产中逐步推广,配套系猪曾有混交种、杂优猪等称呼。我国适时从国外引进了配套系种猪,通过长期的饲养和研究,国内的种猪公司也开展配套系猪的选育。业界的一些专家、企业家中,多有人认为,配套系代表了猪产业化发展中选育猪种的方向,当然,也有一些专家、企业家持不尽相同的意见,认为现行的三元杂交就很好了。目前世界上的主要配套系猪都已经落户我国,并在生产中起到积极作用。3.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等

3.2.1、3.2.2、典型引导农民示范逐步向全县推广,实现产、加、销、服良性产业链 引导退耕还林户进行PIC育肥猪标准化养殖,执行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并成立养殖协会,通过饲养示范,带动100户退耕还林户生产优质商品猪,逐步向全社会推广,最终形成由协会联系的生猪产业网络。项目实施后,饲料由协会统一加工后配送、供给,为农户提供全程标准化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良种繁育体系、疾病预防体系等,采取灵活的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最终形成集种猪繁育及推广、安全饲料生产、商品猪养殖和销售于一体的“无公害猪肉产业链”,促进本县生猪产 业的振兴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3 市场风险分析

3.3.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

由于本项目是以引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主,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技术风险及市场风险。因此,在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中,将严格加强对购进配套系种质等优良猪品种的鉴选,进行组合配套杂交生产,提供生猪品种设计的良好质量和生产性能,同时,建立健全种猪生产技术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以及推广销售体系。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维护合理销售价格,此外,开展以生猪品种推广为核心的综合技术售后服务,确保项目生产经营高效运作,产品顺利畅销,达到带动和促进生猪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收入。

3.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1、完善生猪养殖良种网络服务体系,增加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加强生猪的流通,建立发达的养猪信息网络系统。

2、加强肉猪育肥综合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具有优势的实用技术。

3、建立养猪业综合性防疫体系。在生猪生产中全面系统地对猪群实行保健和疫病管理,该体系主要有:消毒、免疫接种、药物预防、驱虫、诊断与检疫、隔离、疾病治疗和疫情扑灭等措施。圈养方式使传染病的防治有了基本保证,新的饲养技术在猪的传染病以及其他各种疾病的防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是可以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加以预防,如进行科学饲养,提高猪的一般性抵抗力;搞好圈舍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外界隔绝,加强检疫和接种疫苗等。其次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彻底地消灭已发生的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第四章 建设方案 4.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4.1.1 产品方案

年繁育PIC商品仔猪8000头,育肥商品猪2000头。4.1.2 建设规模

1、建设规模:建设占地面积50亩的PIC良种猪繁育场一个,形成配套完整的PIC良种猪繁育体系,存栏配套系基础生产母猪460头,种公猪8头,后备母猪60头。

2、建设内容

主体工程---标准化种猪繁育场 猪舍3600平方米。公用设施 建办公用房一栋,面积100平方米,其中设臵门卫、更衣消毒室、卫生间、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兼培训教室及办公人员宿舍等。建生活用房一栋,面积100平方米,其中设臵更衣淋浴,消毒、洗漱室、卫生间、宿舍等。配套设施

饲料间200平方米,锅炉房、配电房,绿化工程、粪污处理等。

4.2 建设规划和布局 4.2.1、厂区布局

整个项目建设区按功能要求合理布臵,生活办公区布臵在生产养殖区上风位,粪便和污水处理设臵在生产区下风位,并与生产区有一定卫生防设距离,绿化带隔离,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4.2.2、道路布局

养殖场内部设臵净道、脏道,净道与脏道互不交叉,净道运送饲料及生产工器具,脏道清粪,以防交叉污染。从猪舍清运出的粪便集中运送到下风位的污物处理区,经无害化处理后,可作为优质有机肥施于农田。排放的圈舍冲洗污水,经排污管网排入污水净化池进行处理后达标挤放。

4.2.3、消毒设置

饲养区大门口设臵车辆消毒池和工作人员更衣消毒室。室内安装紫外线灯管,流水洗涤盆,进入饲养区必须消毒更衣,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

4.2.4、防疫制度 养殖场按国家种畜管理条例和畜禽防疫有关法规要求,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引进的种猪需经过严格地疫病检疫。对饲养区的种畜要定期检疫和疫病综合防治,病畜应及时隔离送隔离观察室治疗,圈舍和场区要每天清扫,定期消毒。4.2.5、其它措施

在场外下风位设臵尸体坑一个,对病死猪的尸体及时掩埋处理。见附图麟游县黑山头种猪养殖场平面规划图1 4.3 建设标准

按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要求控制环境,组织生产,要求产地环境质量良好,灌溉水、畜禽养殖水,土壤、空气质量都能够达到评价标准。执行GB∕T20014-2005《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4.3.1、施工实施标准

GB/T18407.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T17824.3-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

GB/T17824.4-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GB14554规定的场区空气污染物质含量不超过排放标准

麟游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黑山头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GB7959-87的规定粪肥处理标准; GB16548-1996的规定,猪场环境应设有废弃物贮存、处理设施,防止泄露、溢流、恶臭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GB/T17824.3-1999标准,猪舍应通风良好,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的要求,温度、湿度、气流、光照符合种猪生长阶段要求 GBJ39-90的规定执行消防措施; 4.3.2、饲养标准

GB847l生猪饲养管理标准; NY5032饲料标准; NY5030兽药标准; NY5031防疫标准;

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 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18596畜禽场污染物排放标准; 4.4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4.1生产工艺

本项目采用五个系的配套系猪。配套系良种猪生产,是为了使期望的性状取得稳定的杂种优势而利用各品种猪建立的繁育体系,或者简称配套系就是一个繁育体系。这个体系基本由原种

猪、祖代猪、父母代猪以及商品代猪组成,其中的原种猪又称为曾祖代猪。本项目PIC猪繁育按照工厂化养猪生产工艺组织养猪生产,从母猪配种-妊娠检查-分娩-哺乳-育仔-育成-育肥实现流水作业,以周为单位组织猪群周转,各阶段生产全部实现“全进全出”管理。4.4.2生产流程

配套系育种的繁育流程:

4.4.3 工艺技术方案

采用种猪群自然本交、生产群人工授精的配种方法,提高种猪利用率。保护原种猪群的血统组成与家系结构,选择、培育生

产性能高、适应性强的个体,形成基础母猪的高产群体,达到淘汰和更新的良性循环,为保护生产水平的持续稳定奠定基础,整个猪群处理高强度生产状态。

1、配种车间

分设公猪栏位和母猪栏位,公猪长期饲养在该车间,以随时配种,直到淘汰。母猪为断奶后的空怀猪,妊娠20天以内的母猪和待配的后备母猪,饲养周期为6周。

2、妊娠车间

饲养妊娠20天~110天的妊娠母猪、饲养周期12周。

3、分娩车间

按照预产期,提前一周进入分娩舍,实现分娩与哺乳过程,饲养周期为6周。母猪在断奶后转入配种车间,仔猪转入保育车间。

4、保育车间

饲养断奶后的仔猪,饲养周期为6周,要求期未体重为23~25kg。

5、后备猪培育

饲养25~100kg的后备种猪,经测定、培育、选择,向种猪群按一定比率输送青年种猪,替代老龄和生产性能低下个体。4.4.4 工艺流程图

PIC配套系良种猪繁育场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图 PIC配套系良种猪繁育场仔猪生产工艺流程图 4.5 设备方案 4.5.1 设备选型

1、主体设备

网床、定位栏、产床、铁栅栏、饮水器及管线、取暖管线、细管冷精制作设备

医疗主要设备:液氧罐、干燥箱、培养箱、离心机、PH值计等其它常用设备。

2、辅助设备

消毒设备、清洗设备、地磅、网络管理设备、电教设备。

3、其它设备

给排水管网、供配电系统、沼气工程仪器设备、沼液肥料运 输设备、红外线防盗跟踪系统、消防设备。4.5.2 设备清单 设备清单见附表1。4.6 原料和燃料供应方案

加工原料由经过质量环境A级认证的种植基地提供。燃料及动力由项目建设单位的110KV输电提供。4.7 节能减排措施 严格定额管理和规范作业,实现生产全程标准化,合理能耗,实现节能。动物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的无害化处理,既获得清洁能源,沼液、沼渣是土壤优质有机肥。实现污水零排放。对猪只的粪便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和沼气发酵处理生产的有机复合肥,解决了猪粪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增加了企业经济收入。4.8 示范点建设

以九成宫镇紫石崖村为重点,辐射带动100户以上退耕还林户发展生猪生产,组织农户走林牧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子,与所在村签订生猪生产合作协议,建立“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订单生产,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 5.1 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饲养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控制粪便储存地的粪便流到水供应系统中,控制对地上和地下水的硝酸盐和磷污染,控制当粪便出售给并运到村民手中作肥料时动物传染病的传播,要通过沼气处理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退耕还林户养猪所产生的粪污,通过堆积发酵充分熟化后,施入林地作为有机肥,可实现零排放,无污染。

本项目的建设通过推行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按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的标准生产,促使人们建立起环境质量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优化环境条件的行动,从而形成以经济因素激发人们自觉维护环境的积极性。该项目设计通过沼气处理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变成有机肥,减少了化肥的污染。在整个生产过程执行绿色食品A级标准,推行猪肉食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建立起产品质量回溯追究制,将有利于优化环境质量。

5.2 环境评价与审批

经环保局审查,本项目无工业污染,生产全程推行绿色食品A级质量技术标准,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改善,能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主要污染动物粪便要严格归集回收,经过沼气池发酵。第六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6.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6.1.1、组织机构

成立以县农业局主管领导为主任的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领导、协调、统筹工作,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配套政策、厂区规划、资金统筹、组织服务,监督和检查。

由麟游县黑山头种猪养殖场组织成立配套系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法人,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和实施,完成经营目标。麟游县黑山头种猪养殖场是项目的建设单位和各项工作运行的结合点,既有组织生产发展和技术服务职能,又要组织产品营销,拓展市场,并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发展。

种猪场下设职能部门:(1)办公室;(2)生产技术部;(3)财务部;(4)科技推广部。

6.1.2、职能划分 场长负责全面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对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负责全面责任,完成项目建设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全面履行对国家、社会、职工、消费者以及企业法人的各种责任。

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行政、文秘、接待和协调各部门关系。生产技术部:主要负责推广PIC配套系饲养管理技术,监督规范饲养管理实施过程,调动人力、物力和机器设备,严格实行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平衡负荷,构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事务,努力培育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财务部:主要负责日常财务(会计、统计、出纳、劳资、成本、财务分析、报表等)、资本运营、项目投资,企业日常帐目以及离职员工进行尽职审计,与银行等部门进行财务方面的合作,并进行资本运作。科技推广部:主要负责对产品及生产资料的采购和销售、市场调研与公关、产品的营销、产品宣传、商务谈判、销售组织和营销网点建设等方面的事务。负责生产基地建设,对农民技术培训,对示范区、辐射区进行技术指导。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运作制度,坚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管理原则,努力实现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注重技术创新、资本运营、品牌构建、降低成本。6.2 技术培训

选择一批优秀的管理、技术人员赴PIC总部中国服务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进行培训。使这些人员具备组织管理、企业策划、产品策划与营销策划、技术决策、公关及社交、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与开发、涉外商务等能力。

基地农民培训由培训中心实施,师资力量由项目单位形成的技术支撑体系承担,主要有县市专家技术队伍以及农民技术员队伍、质量安全检测管理人员。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6.3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6.3.1、劳动安全

1、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和保护措施,对涉及项目建设的工作人员在岗前进行安全培训,做到有备无患。

2、按行业工种特点配臵劳动保护装臵,执行科学合理的劳动作息时间。

3、设备要定岗定位,设备必须设安全防护装臵,并建立定期检查与维修制度。6.3.2、安全卫生

生产技术部门在技术推广和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及质量要求》,防止产品质量的下降。

第七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7.1 投资概算依据

7.1.1、建筑工程费用的编制

根据建筑结构专业提供的技术资料,按其结构型式及使用功能,并结合本地区建筑安装同类工程费用标准,按平方米,立方米造价指标估算。7.1.2、轻工构件估算

根据国家最新颁布的财税制度标准,《轻工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和《轻工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办法》(QBJS10-93)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参数编制。非标准材料,按照市场价格计算,比照同类建设材料及规格标准,考虑市场价格指数的变动而计算。7.2 投资估算 总投资682万元。

7.2.1、固定资产投资509.2万元。

1、土建及基础设施投资392万元,其中3600㎡猪舍建设288万元,400㎡生活用房和生产用房28万元,供水电系统26万元,供暖系统10万元,排污及粪污处理系统10万元,场区道路更化及绿化12万元,修建大门及围墙18万元。

2、配套设备投资117.2万元(见附表设备清单)。7.2.2、流动资金100万元。全部流动资金估算100万元。7.2.3、其他投资72.8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万元,用于设计及论证;引种费用52.8万元,土地租赁费15万元。7.3 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

1、申请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资金150万元;

2、申请银行贷款200万元;

3、自筹资金:项目单位自筹资金332万元。7.4 资金使用和管理

项目资金用于科技及引种费用投资60万元;猪舍建筑的补助90万元,实行报帐制管理。

自有资金来源于项目单位的投资,项目资金自有部分与其他资金一样,由麟游县农业农业局统一管理,由项目建设单位按计划执行。第八章 财务评价 8.1 财务评价依据

1、项目计算期

本项目计算期12年,其中建设期2年,正常生产期10年。

2、项目生产负荷

本项目生产负荷按农业项目实际产投情况计算。

3、利率、税率

本项目基准利率为8%,所得税率按20%,销售税按农业项目零税率计算。

4、计算范围

项目经济核算部分仅涉及项目的直接加工生产经营活动。8.2 营业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 8.2.1、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的计算价格按近三年最低年水平下浮10%计,以增强产品销售收入可信度。正常生产后,年出售育肥商品猪2000头,销售收入240万元;出售仔猪6000头,销售收入210万元,年销售收入450万元。8.2.2、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 农业生产项目属免税项目。8.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8.3.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850元/头。8.3.2、项目成本估算

项目总成本费用682万元/年,其中固定成本171万元,可变成本565万元。

8.4 财务效益分析

年利润总额140万元,所得税35万元。投资利润率8.9%。税前投资回收期4.87年。8.5 财务评价结论

从财务指标分析,税前回收期4.87年,财务内部收益率18.35%,财务净现值440.07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6.49年,财务内部收益率14.85%,财务净现值261.87万元。

年投资利润率高达8.9%。投资回收能力强,建成后6.49年多可还清全部收回投资。当影响因素变化10%时,财务内部收益率依然大于行业基准利率,财务上依然可行。说明该项目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九章 社会效益分析 9.1 社会评价 本项目的实施后,将形成商品猪标准化产业示范群,壮大麟游县的养猪业良种繁育及其深加工及等主导产业,实现产、加、销、服良性产业链,将促进和带动肉制品行业发展。采用先进的种猪配套技术生产种猪,规范标准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原料利用率。促进农村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利于资源合理配臵,同时促进保持生态平衡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为退耕还林农户提供了后续发展产业,同时促进标准化的养殖技术的推广,主要包括:良种繁育体系、疾病预防体系等,采取灵活的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最终形成集种猪繁育及推广、商品猪养殖和销售于一体的“无公害猪肉产业链”,促进本地区生猪产业的振兴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9.2 农业产业化经营

9.2.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

1、促进养猪主导产业

促进麟游县生猪产业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使麟游县良种繁育、安全饲料、商品猪养殖和销售的生产市场化水平,提高企业及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8000头规模的养猪场每天可排粪10吨,排尿15吨,年排粪、尿量分别为3650吨和5475吨。作为优质全价肥源,尤其对于蔬菜、果树、粮食等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肥效相当于195吨硫酸铵,135吨过磷酸钙和95吨硫酸钾。仅按前二项折算,可替代25万元的化肥。除此之外,有机肥还有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起到疏松土壤和保水保墒、使农业纳入良性循环的、为无机化肥所不及的特性。同时,由于有机肥中含有植物所必需的铁、锰、锌等微量元素,可以明显的提高农作物和经济林类的质量和产量。由此可见,养猪项目的建设除本身所具有经济效益外,与当种植业,尤其是林果业结合,不仅可以取得25万元的附加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9.2.2、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等

提升优化第一产业,增强产品竞争力,发展精品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料,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的延伸和转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产、供、销、贸、工、农为一体的增值链,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该项目为加工业提供了原料,促进了皮革、骨粉、生物制品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产后的进一步增值,同时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使农村产业结构由生产型向生产、加工、贮藏、物流、服务等多层次转化,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了现代农业。

第42/46页

9.2.3、辐射带动能力分析

1、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项目单位与农户生产之间建立的是产业环节之间相互依从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农户接受服务,发展高品质生猪,以自身壮大促进了生猪生产上规模、上水平,项目单位依托农户取得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提高了市场谈判的地位,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利益分配的基本机制是具有信誉基础的市场机制,农户按统一标准生产,项目单位按有利的市场价格销售;收购和销售是农户和项目单位协商一致结果,处于生产上下游环节的生产者通过合同约束,保障各自的利益实现。真正把示范区、辐射区的农产品推向市场。按现代农业的目标创建品牌、市场链接;制定标准、区域一体;科学普及、富裕农民。

利益监督机制一是建立产销之间的合同约束机制,二是建立生产各个环节的标识管理系统,形成产品质量回溯追究制,从而监督各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和利益实现。

2、辐射带动农户

该项目的建成,将辐射周边地区农户从事安全商品猪饲养,建成安全商品猪基地。辐射和带动麟游县及周边地区农户饲养商品猪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改变养猪生产方式,提高养猪科技水平。

第43/46页 9.3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9.3.1、农民增收

每年直接提供有机肥当于375吨硫酸铵,250吨过磷酸钙和165吨硫酸钾,增加收入118.5万元。在养猪生产中统一服务和农业标准化管理,提高养猪技术水平。9.3.2、农业增效

项目将彻底改变麟游县生猪品种和生产方式落后的现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势,以良种促良法,使之成为优质、有机猪肉供应基地。促进农业经营标准化化、工业化。普及现代农业养殖技术,引进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中试、完善,行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实用技术与生产标准,推广运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组织农民,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使示范区、辐射区的农户规范化、标准化作业,达到组织化规模经营。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创立优质猪肉有机农产品品牌,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

第44/46页

麟游县黑山头种猪养殖场平面规划图1

第45/46页

附表:设备清单1 设备清单表1

下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金银花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金银花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