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课诗五首导学案

时间:2019-05-14 05:3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0课诗五首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0课诗五首导学案》。

第一篇:30课诗五首导学案

30课《诗五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诗词内容,背诵、默写诗词。

3.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歌意境。

【学习重点难点】

1.领会诗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培养古诗词阅读的鉴赏能力和想象创造能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庇.()突兀.()掣.()箸.()挂罥.()沉塘坳.()布衾.()

2、解释词语:

①喧②辨③忘言 ⑤直⑥俄顷⑦安得 ⑨吟鞭⑩落红

二、小组研讨:

1、归纳每首诗的主旨

2、赏析诗句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课后积累

背诵默写这五首诗。瀚.海(金樽.(④珍羞 ⑧浩荡))

第二篇: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加强朗读,充分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3、学习诗歌,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自主学习:自主疏通前三首诗歌的意思。合作探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赤壁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过零丁洋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当堂训练:

创新练习同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理解词义,熟读成诵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品味宋词元曲的艺术美,提高审美情趣。

3、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人乐观旷达,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自主学习:自主疏通后两首诗歌的意思。合作探究:

水调歌头

1、词的上下两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两者的联系何在?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3、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4、月亮有那些美称和雅号?你还知道哪些咏月的名句。说说“月亮”、“月光” 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山坡羊 潼关怀古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当堂训练:

创新练习同步

第三篇:《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学习重难点

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学习课时: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唐诗引入新课

二、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作者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自由朗读,直至背诵

3、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谈读后感受。

4、提供背景及相关材料,重新研读诗歌。

5、师生品读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此句蕴含生活哲理,喻新生事物不可抗拒。

6、自由有感情品读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同学根据所查资料介绍杜牧

3、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4、齐读背诵这首诗。

四、背诵前两首诗,当堂默写。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下面的诗词曲,并搜寻资料,准备鉴赏。

2、继续熟背诗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品读诗歌《过零丁洋》。

1、集体朗读《过零丁洋》。

2、介绍赏析诗歌的注意点

第一通语言,明意象。

(1)、注意动词、形容词、叠音词、象声词等;(2)、注意语序;(3)、语言特点。主要有:清新,即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即不加修饰,平白易懂;绚丽,即词藻富丽、有文采;明快,即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即不直接叙述,而曲折倾诉,言此而意彼;简洁,即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4、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体。我们从景物的特征入手,根据景物的组合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明确特殊意象的含义,如梅、竹、菊、柳、蓬、鸟、子规、月、雨、流水等。

第二悟情感,析主旨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2)、主旨有爱国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诗作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特点大多是忧郁、悲愤。羁旅思乡、贬谪愁思等也属此类。爱情类:歌颂爱情的美好;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压迫;征人思归、思妇念夫。闲适类:隐逸生活的闲适;寄情山水的情趣,以山川田园的美好来反衬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友情类: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友人之间的友谊。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

第三看风格,辨手法

(1)、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2)、古代诗歌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托物言志:有些情感,诗人总是不愿或不能直接倾诉,于是诗人就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外物上。包括象征手法。借古讽今: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虚实相映: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衬托、起兴、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作用。

3、指名学生上台赏析诗歌。(汪思琪)

修辞手法;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名句的赏析

4、学生相互质疑补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6、有感情吟诵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水调歌头》。

1、播放或学生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2、请同学说说聆听后的感受(初步感知情感基调)

3、介绍词的相关知识,解题并提供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4、播放音频,让学生听读一遍,跟读一遍。

5、师生品读

6、联系《记承天寺夜游》及搜寻的资料,结合本词,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1、推荐学生阅读《江城子》

2、背诵诗词

第三课时

一、背诵前四首诗词

二、讲解曲的知识

三、品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散读。

2、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后两句来理解,对国计民生的忧虑。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3、背诵本曲

四、小结

五、熟读诗词曲五首

六、课堂检测

1、默写名句

2、品析名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第四篇:诗词语五首 学案

诗词曲五首 巩固学案

主备人:刘娟闫景民张君萍审核人:复核人: 学习目标:

1、熟记五首诗词曲的文学常识,准确背诵默写全文,2、能赏析名句,准确表述每首诗词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

一、自主先学

1、背诵五首诗文

2、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朝人。②《赤壁》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

③《过零丁洋》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又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爱国诗人。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和他的父亲____________,弟____________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⑤《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家。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⑦《赤壁》中表示议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分别说说你的理解。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回顾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3、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6、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表示时间变

化的句子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8、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三、当堂检测

1、(2009年)沈阳市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2、(2007年)梧州市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3、(2008年)成都市《赤壁》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_______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9年)资阳市《过零丁洋》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以“雨打萍”比喻。

四、探究性练习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从诗文的描写来看作者身处什么环境?

2、作者当时正做太守,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性格?

第五篇:《杜甫诗五首》学案

《杜甫诗五首》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生平,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和杜甫诗沉郁顿挫、雄浑有力的现实主义风格。2.过程与方法:通过“五步法”,掌握赏析诗歌的一般方法,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认识杜甫的诗歌往往结合时事,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课时安排】 3课时

补充资料——走进诗人(温故知新:回忆你所学过的杜甫的诗作)1.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襄阳人,曾祖时迁居河南(今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事被贬,作检校工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他所投奔得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死于赴岳州舟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反映,他的诗于是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谴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他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成李杜。

2.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3.代表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月夜》

一、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二、通过“五步法”学习《月夜》 1.诵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解诗:散译诗歌内容

3.悟诗(简明扼要的概括诗歌情感)诗歌抒发的情感:

4.赏诗

(1)古代诗话中有“诗眼”的说法,所谓“一字之响,能使全句皆奇”。今人认为“诗眼”就是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的关键词句。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对家人的浓浓的思念之情,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表达感情的。

5.熟读背诵

《哀江头》

一、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秋天,杜甫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旧地重来,触景伤怀,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第二年春天(757年),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哀江头》.此诗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实记录。

二、整体感知

从时间上说,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分部分学习】

1.诗人为何哭?是怎么哭的?为什么要这样哭?

2.诗人在江头看到的景象有什么特点?哪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3.面对眼前景象,诗人忆起什么?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如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特点?

4.“同辇随君侍君侧”和“一笑正坠双飞翼”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由此可看出作者对帝妃游曲江的态度如何?

5.李、杨二人的结局与“忆昔”部分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此写来,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6.怎么理解“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这两句?作者为何“欲往城南望城北”?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哪两句?

《蜀相》

一、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整体感知

1.诗歌四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2.中国古代诗歌十分注重景色的描绘,在这首诗中很明显也有景色的描写。请同学们思考,诗中哪几联在写景?在景物描绘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叫做什么写法?

3.诗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呈吴郎》

一、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当时,杜甫住在灢西一处草堂(不是成都那座草堂)中。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贫穷的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让给一位吴姓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十余里外的东屯去了。不料这位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外围插上篱笆,有意不让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说,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给吴郎写过一首诗,所以此诗题为《又呈吴郎》。吴郎年辈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用“呈”字,是为了让吴郎易于接受诗中所劝。

二、整体感知

1.诗歌各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诗人是怎样劝告吴郎的?

2.本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登岳阳楼》

一、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二、整体感知:

1.找出诗中的意象并简要分析其意境,另外“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哪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3.颈联和尾联是如何表现忧国忧民的主题的?

【检测反馈案】

一、阅读杜甫《倦夜》,完成文后问题。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在这首诗中,诗人因什么而夜“倦”?

2.诗作是怎样表现这种“倦”夜的?

二、阅读杜甫《宿江边阁》,完成文后问题。

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云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1.请描述诗人所见所闻的场景,说说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2.试简述本诗的主旨。

下载30课诗五首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30课诗五首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0课诗五首》学案

    课题:第30课 诗五首 目标点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积累名句,丰富文化积淀。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重难点预见: 目标2......

    诗五首复习课教学案[五篇材料]

    复习课教学案《诗五首》(人教八下)2011-02-21 10:55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归京》《己亥杂诗》) 课题:《诗五首 》 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

    诗五首《饮酒》,《行路难》学案

    诗五首《饮酒》《行路难》 黄超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五首诗歌。 情感......

    《杜甫诗五首》学案 答案

    《杜甫诗五首》学案 答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生平,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和杜甫诗沉郁顿挫、雄浑有力的现实主义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

    23诗词曲五首学案

    初三语文学案 课题:《诗词曲五首》1总课时数:设计人:孙健健课型:新授 设计时间:2007.9.26使用时间:学习目标: 1、理解五首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

    《诗两首》导学案

    2014年秋季磁灶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新语丝]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新语丝]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新语丝]......

    木兰诗导学案

    10《木兰诗》导学案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习本文......

    送别诗导学案

    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别诗鉴赏 一:送别诗内涵 送别诗: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矣,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出行原因大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