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中合格校报告
霞浦三中创办“农村合格校”建设工作汇报
一、学校概况
霞浦县第三中学,地处著名的闽东对台开放窗口——三沙渔港,学校创办于1958年,校址在文昌阁(民国时期建立的旧楼阁,即现在中心幼儿园校址),1959年迁至金洋村驻军退出的简陋营房(现今校址),1992年8月,省渔业公司子弟学校合并入霞浦三中。
这些年,我校秉承“励志、博识、厚德、笃行”的校训,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核心,总结提炼了“求真·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校园”的办学特色,提出“建优美校园,立绿色心灵,树礼仪诚信,创一流质量”的办学目标。学校先后荣获“福建省军民共建‘三挂钩’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福建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宁德市文明学校”、“宁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霞浦县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霞浦县绿色学校”、“霞浦县平安校园”、“ 三沙镇人民满意单位”等称号。2006年3月,我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67所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之一,2008年10月,我校又被宁德市教育局、宁德市文体局确定为“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沙滩排球)基地校”。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4个教学班),初高中学生数共计1986人(初中1362人,高中624人);教职工158人,中级以上教师占一半人数,形成
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中高级教师为主导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基础设施较为齐全、规模较大的农村完中。
二、“农村合格校”建设筹备情况
2008年10月,我校有幸成为霞浦县申报福建省农村合格校的第一所中学。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在上级领导专家的关心支持下,举全校之力,克服资金、能力双重困难,按照《福建省农村中小学合格校评估标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管理和质量水平,取得一定成效。
1、学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合格校建设领导小组,并做好具体分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福建省农村中小学合格校评估标准》的要求,制定《霞浦三中农村合格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召开师生动员大会,学校广播、校园文化宣传栏、班级学习园地等进行宣传。
3、努力争取政府、县教育局、社会各界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三、农村合格校建设基本情况
1、校园用地和教学用房
霞浦三中地处金洋村,门通大道,背倚青山,主校园有上下两操场相连,分为教学区和活动区,占地面积21082平方米,生均10.61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有围墙封闭,配有升旗台,整体美观庄严。
校舍建筑面积20458平方米,生均10.3平方米。教学楼共有46
个标准教室,课桌齐全规范。教室总面积为2760平方米,生均1.4平方米。教学楼每层都配有年级办公室、教师休息室。综合楼第一层设有283.2平方米的梯形教室;综合楼第二层设有283.2平方米的教师办公室;第五层为行政办公室、会议室等,面积共计577平方米。这些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能达到办学规模相应标准。为年段管理和教师教学研究活动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
我校旧厕面积141平方米,女生20个蹲位,男生10个蹲位,小便槽8米。今年暑假,学校拆除旧厕,改造新厕,现已建设完毕。新厕位于原3号楼西侧,为两层,总面积达315平方米,女生46个蹲位,男生22个蹲位,小便槽30米。加上综合楼卫生间的10个蹲位,2号楼后另有一个小旧厕的12个蹲位,全校共有蹲位90个。基本上解决了学生如厕难的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活动提供了方便与保障。
为进一步做好合格校的建设,为了活跃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强健青少年的体魄,更好的为文化学习提供保障,学校积极筹资,新增和改建了部分体育设施。学校在原有3个篮球场和2个排球场的基础上,修建了200米塑胶跑道,并拟在原3号楼的位置上建设一个沙滩排球场和一个篮球场,在分校近4000平方米操场上拟建6个简易篮球场和100米直跑道一条。届时,学校的体育设施的建设基本上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也将学校的体育环境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希望通过较完整的体育建设,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增强师生的体育素质,展现学生奋勇拼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校园精神,促进学校全面
发展。
校园内绿地面积3000平方米,校内绿地生均1.5平方米。2006年,我校成为省高中新课程样本校时,因课程设置和改革的需要,得到三沙镇的大力支持,划拨花竹村一块91908平方米田地给学校作为实践用地。学生绿化科技用地生均46.28平方米.2、实验室、图书馆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
办好教育,办好学校,需要很多必须的条件,其中,教学的基本设置是很重要的先决条件。近年,学校根据达标学校的建设标准,配备了:物理实验室2间,面积合计196平方米,准备室、仪器室各1间,面积合计98平方米;化学实验室2间,面积合计196平方米,准备室、仪器室各1间,面积合计98平方米;生物实验室1间,面积98平方米,准备室、仪器室各1间,面积98平方米;劳技室1间,面积63平方米。
实验室及附属用房等设施配置基本能达到《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的基本要求。近几年,学校根据《福建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第二种方案配备要求来配置教学仪器,基本上能满足2人一组的分组实验操作要求。理、化、生实验室各配一名实验管理人员。
为满足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学校建设了2间计算机网络教室,面积196平方米,有120台计算机,完好率达98﹪,能满足信息技术教育“一人一机”的教学要求;2间多谋体教室,面积196平方米,240个座位。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谋
体教室的建立与使用,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配有1间广播室,面积10平方米。广播室由校团委负责管理,每天按广播时间正常开播。
学校的发展,文化先行;学生的成才,知识和智力背景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被推向了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学校图书馆是师生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规定:“中小学图书馆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文献信息的选择和读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根据中小学图书馆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学校重视图书馆建设,现图书馆面积196平方米,藏书量达69400册,人均35册,且已分类上架,并面向学生开始电子借阅。现在图书馆管理规范,配有2名专职的图书管理员,1名兼职管理员;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建设目录检索功能,提高了图书效能。学校还设立2间学生阅览室,面积112平方米,配有1名专职的图书管理员。报刊65种。图书馆、学生阅览室的建立为教育教学提供较好的服务。
我校设有体育室、器材室各1间,面积合计112平方米;乒乓球室1间,面积283.2平方米;音乐室1间,面积98平方米;美术室1间,面积98平方米;舞蹈室1间,面积98平方米;语音室1间,面积98平方米,60个座位;心理咨询室1间10平方米;医疗室1间40平方米。这些辅助教室的建立为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 的条件。
3、食堂和宿舍
我校现有寄宿生335人。寄宿生的吃住用房相当紧张,为解决寄宿生的实际困难,创造良好的寄宿条件,学校多方筹集经费,逐步建成了1865平方米的寄宿生宿舍楼与700平方米两层学生食堂。寄宿生宿舍楼人均5.6平方米。每人一张床,有东西两个楼梯通道。宿舍坚固安全,配套设施安全,通风、采光和卫生状况良好,学生宿舍每层设有厕所、盥洗设施。宿舍设室外厕所,厕所距离宿舍在30米之内,走道设有路灯。按要求配备4名生管教师,管理规范。学生食堂人均2平方米。食堂设施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标准,并按卫生管理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定期消毒,每餐留有样菜;食堂通风、采光良好;环境卫生、整洁。寄宿生宿舍楼和学生食堂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寄宿生的生活问题,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学校为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做出了积极地努力,奠定了我校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教师队伍
1、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是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未来。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我校领导班子健全,有4人,其中正校长1人,副校长3人;市
骨干教师3人;学历本科3人,专科1人。中层行政班子成员有11人,中层行政班子以上成员平均年龄42岁;各处室配主任、副主任两岗位,其中本科学历7人,专科学历3人;市骨干教师4人。
整个行政领导成员所任学科有政治、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地理、化学、体育;本科学历达标率71﹪;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2人,中级以上职称率达100﹪.①、坚持以理论学习为核心,引领思想、谋划全局
多年来,我校领导班子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将理论学习和学习创新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学校领导班子在学习目的上,努力做到着眼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通过召开党代会、教代会等,科学谋划学校的发展,确立了“建设具有特色的农村合格校的发展目标,提出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发展方针。校领导班子对学校发展的谋划和决策,凸显了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为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创新水平、服务社会能力,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②、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建设班子、培养干部
学校领导班子始终把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在领导班子中开展了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加强执政能力为目标,以“学习7
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创建班子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党政分工、共同负责”的工作制度,有效形成科室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在干部管理中,通过民主测评、谈话调查等方式,针对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实行考核。
③、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关键,民主团结、科学决策
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的前提必须是民主团结的,实现民主团结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
一是建立完善科学决策制度。一方面,学校健全完善了《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教师考勤制度》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领导班子在实践中既坚持集体领导,又为校长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支持、和谐协调。
二是推进科学管理。学校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发挥教代会等组织作用,建立了调查研究制度,依据校园校情、科学发展的导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办学质量上来,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外在影响力持续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加强师资配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高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我校几年来坚持事业凝聚人、信念凝聚人、情感凝聚人的队伍建设思想,逐步建成一支学科基本配套、结构合理,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教师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教书育人,以
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现有高级教师 27 人,中级教师 53 人。学科配套合理,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81.97﹪.近几年来,我校先后涌现出市优秀班主任2人,县首席班主任2人,县教坛新秀3人,省级学科骨干教师1人,市级学科骨干教师15人。在县教师说课、公开课比赛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今年,在省“三优联评课件比赛”中,我校张艳老师荣获省三等奖,张勇、谢丽清、魏光炜、张娜等7位教师分别荣获县一、二、三奖及优秀奖。正是由于有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我校争创农村合格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教育管理和质量
1、学校管理
坚决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抵制防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社会不良影响,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整治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在教师中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提高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把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自觉行动。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成立了德育领导小组,制订了德育工作计划及特色德育工作目标。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全员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络,注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严格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培养
学生自立自爱、文明勤奋的精神品质。为突出培养文明、勤劳、协作的精神,学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个班级轮流在校园内参加实践活动一天,参与学校卫生管理、监督工作,参与学校办公的咨询、引导等协助工作,提高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以“双拥共建”工作为办学特色,与古镇部队、三沙边防所等单位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共建活动,成绩显著,先后受到省市县各级表彰。2006年学校获“福建省军民共建‘三挂钩’工作先进集体”和“福建省第四届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特困生资助”是近年学校德育工作的又一亮点,每年学校通过多渠道筹资8万元左右,专门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帮助了很多边远乡镇困难家庭的孩子圆了求学梦,许多被资助的学生考入重点中学或本科院校,实现了他们的人生追求。
2、教学常规
学校严格实施省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足教育课程,特别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容易被挤占的课程。严格执行校历和作息时间安排。
在教学用书的选用上,严格按照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执行。在教学环节中,明确要求,严格把关。要求课任教师必须备好每节课,写好教案,方能进课堂授课;要求每月底上交单月备课教案及作业批改簿,由教务处组织各学科组长进行检查评估记录,作为教师个人教学档案资料保存。
教务档案管理科学、规范,档案内容有招生、学籍、教学评价、教研情况、常规落实等类别。档案工作的完善建立,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信息资源。
3、普及程度
近几年,在推进义务教育工作中,三沙镇的教育普及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我校初中入学率达100﹪,年辍学率控制在3﹪之内,三年按时毕业率过94﹪,毕业考试及格率达90.2﹪以上。
4、合格率
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及学校提供了许多培训、交流的平台,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期末考试学科及格率达82﹪,全科及格率达71﹪,初中史、地、生、劳技结业及考试及格率达91﹪,理化生实验考查合格率达98﹪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正常开展,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0﹪以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创建农村合格校工作,是我们三中规范办学的新起点,更是我们三中教育发展的新起点,虽然,我们还有不足,前进的道路上也还有困难,但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三中的教育事业会更加灿烂!
霞浦三中 2009.11
第二篇:十七中合格校自评报告
福鼎十七中创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工作
自 评 报 告
一、学校概况
福鼎市第十七中学创办于1992年秋季,坐落在国家地质公园太姥山下,近年来,学校在上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飞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已承担着秦屿镇普及初中义务教育60%以上的招生任务。现有校园占地面积40000 m2,生均28.9 m2,有教学班30个,学生1388人,专任教师104人,其中高级教师职称14人,中一职称39人,宁德市级骨干教师12人。我校坚持“以教科研为中心,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优质初中教育品牌”的办学目标,秉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奠基人生,服务社会”办学理念,以德育系列活动为载体,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的点滴做起,严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通过教研教改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5年以来,我校数学、物理、地理、体育等学科教师参加福建省课堂教学比赛多次荣获省一、二等奖。2006年福鼎市初中数学、英语、地理三科名师工作室落户我校,我校有6名教师确定为领衔名师或学科指导组成员。学校教科研活动氛围浓厚,近几年来先后有十多项课题荣获宁德市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2007年学校获宁德市教科研团体成果奖。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福鼎市各中学前茅,其中2002年、2006年福鼎市的中考状元两度被我校学生摘取,2009年中考教育教学综合比率评比获福鼎市第一名。2003年我校被确定为福鼎市实施新课改实验基地校,04年评为福鼎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和宁德市课改先进学校,2005年、2007 1 年两次被确定为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科研基地,连续三届被评为福鼎市文明学校,2009年被评为宁德市文明学校。
二、标准化建设的成效即各项目自评情况(自评总分为94分)
(一)校园用地和教学用房(分值:18分,自评17分)
1、校园用地(分值:6分,自评6分)
我校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国家地质公园太姥山下,创办于1992年秋季。在当地党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的精神,历经多年艰辛拼搏,目前,我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占地40000 m2(生均校园面积28.9 m2),拥有30个教学班,学生1388人,基础配套设施初步具备的充满朝气的新兴农村独立初中。
2、校舍面积(分值:8分,自评8分)
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校舍面积8451 m2。教学楼共有34间标准教室,共计面积2440㎡,课桌椅配备齐全,尺寸规范,表面平整。有50-60个座位的理、化、生实验室,按2+2+1配置,总面积为450㎡。有电脑教室两间,面积170㎡,有多媒体教室2间,面积170㎡。有美术室1间,音乐室1间,共计面积150㎡。有学生图书室3间,面积280㎡。有教师办公用房11间,面积为500㎡。新教学楼每层设有男女生卫生间,各有男生蹲位4个,小便槽4米,女生蹲位8个(女生17人设一蹲位,男生35人设一蹲位),另设有教师卫生间2间。学校实验楼另设有男女生卫生间2间,基础设施已达办学规模标准。
3、活动场地(分值:4分,自评3分)
为进一步做好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活跃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强健青少年的体魄,更好为文化学习提供保障,学校积极筹资,扩建了运动场地,新增部分体育设施。学校现有运动场地3400㎡,生均3.5㎡,设有250m环形跑道及一组6条60米直道,现已报批另征30亩用作400米 跑道的运动场,预计明年秋季可投入使用,有篮排球场共5个。体育活动室1间,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器材的使用率和完好率达95%。校园内绿地面积2800平方米,校内绿地生均2平方米。
(二)实验室、图书馆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分值32分,自评27分)
1、实验室(分值5分,自评5分)
近年,学校根据达标学校的建设标准,先后配备了:物理实验室2间,面积合计180平方米,准备室、仪器室各1间,面积合计91平方米;化学实验室2间,面积合计180平方米,准备室、仪器室各1间,面积合计91平方米;生物实验室1间,面积90平方米,准备室、仪器室各1间,面积60平方米;劳技室1间,面积72平方米。实验室及附属用房等设施配置基本能达到《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的基本要求。近几年,学校根据《福建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第二种方案配备要求来配置教学仪器,基本上能满足2人一组的分组实验操作要求。理、化、生实验室各配一名实验管理人员。
2、综合实践活动室、劳技实践室(分值4分,自评3分)
3、实验教学仪器(分值4分,自评4分)
4、信息技术装备(分值4分,自评4分)
为满足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学校建设了2间计算机网络教室,面积170平方米,有50台计算机,完好率达96﹪,能满足信息技术教育“一人一机”的教学要求。2间多谋体教室,面积170平方米,50个座位。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谋体教室的建立与使用,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配有1间广播室,面积10平方米。广播室由校团委负责管理,每天按广播时间正常开播。
5、图书室(分值5分,自评3分)
学校图书馆是师生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学校重视图书馆建设,有1间藏书室,有新旧图书20000册,生均图书14.3册,工具书20多种,报刊65类,新征订配置的图书已招标,近期就能到位。有教师图书阅览室1间,学生阅览室1间,使用面积140㎡。本学期学校实行班级集体借阅和教师个人借阅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配备有2个专兼职管理员。
6、体音美教室(分值6分,自评4分)
学校有1间70㎡的体育活动室,1间70㎡的体育器材室,有1间音乐专用教室,使用面积72㎡,并配有专用器材,1间美术专用室,使用面积80㎡。学校体、音、美教室和器材设施设备配置分别达到“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的基本要求。
7、设施设备管理和使用(分值4分,自评4分)
学校对各专用教室的设备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制定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专用教室的管理人员有严格的岗位职责,对器材的使用有严格的登记制度(另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使用情况的材料在教务处)。管理人员对有些破损的器材,亲自动手维修,使这些设备、器材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均在95%以上。
(三)食堂和宿舍(分值10分,自评10分)
我校现有寄宿生213人。现有两座建筑面积2743平方米的A、B幢学生宿舍楼,每人一张床,有东西两个楼梯通道。宿舍坚固安全,配套设施安全,通风、采光和卫生状况良好,学生宿舍每层设有厕所、盥洗设施,走道设有路灯。按要求配备4名生管教师,管理规范。
学生食堂302平方米,学生食堂人均2平方米。食堂设施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标准,并按卫生管理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定期消毒,每餐留有样菜。食堂通风、采光良好,环境卫生整洁。
(四)教师队伍(分值14分,自评14分)
1、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分值6分,自评6分)
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年富力强,学科结构合理。现有班子成员13人,年龄最大54岁,最小35岁,学历均大专以上(其中本科12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7人,中学一级教师职称5人。校长林初平、副校长吴振风、陈优平均已参加宁德市中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和提高班学习,副校长王怀东已参加岗位培训。工会主席毛有增参加了工会主席职位的培训学习,陈寿平、江丁国等多位参加宁德市骨干教师培训班 学习,班子成员近两年获市级以上表彰的有5人次。学校领导班子事业心强,有改革创新精神,能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管理策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廉洁奉公、锐意进取,乐于奉献、团结合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风民主、群众基础好,深得广大教职工的信任,在每年的民主评议校级领导工作中均受到高度评价。
2、加强师资配备(分值8分,自评8分)
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键在教师。我校十分重视专任教师的选拔、培养和提高。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一支有高尚师德、热爱学生、教学业务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体措施有:①坚持每周一政治及业务学习,做到学有内容、学有笔记、学有心得。②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在专门的时间(每周星期三定为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时间)开展教研讨活动,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③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同时派出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的各级教研会、观摩课以及示范课评比、论文比赛等。④加强校本培训。计划性、经常性开展师德集中培训、教研活动、教学反思等活动。学校结合课改要求,每年认真制定教师培训方案和培训措施,采取校本培训为主,同时邀请专家到校开讲座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⑤学校积极创设各种条件,以教研课题促成长,要求教师大胆参与教科研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展示自身价值,勇于从“教师匠——研究型教师”角色的转变。通过一系列的校 本培训和教师自身的进修,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近几年,有6人被评为市教坛新秀,参加省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2人次,并有2人受聘为“福鼎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有12名教师确定为宁德市骨干教师,10多位教师先后获得省市级先进荣誉称号。
(五)教育管理和质量(分值26分,自评26分)
1、学校管理(分值8分,自评8分)
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来指导办学实践。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不断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的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我校的德育工作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心,以班主任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形成合力。学校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和管理制度,强化了各年段的日常德育功能,构建以年段长为主,班主任为骨干,各任课老师为基础的年段常规管理网络。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学校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整合优秀社会德育资源,拓展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内容,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是 “构建积极健康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以创办“文明学校”为载体,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了合唱,绘画,篮球、田径、航模等十多个兴趣班,创建了文学社,定期开展活动。如艺术节上的书画摄影作品展、器乐表演、班班有歌声等艺术形式,读书节的征文、演讲、朗诵、手抄报制作,均为学生搭建了舞台,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风采,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
2、教学常规(分值6分,自评6分)
学校能认真实施省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认真执行校历和作息时间安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学校在重视新课程实施的同时重视教学常规制度建设,狠抓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监督,坚持随机巡课、随堂听课、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案与作业。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扎实搞好“向45分钟要质量”工程,抓好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改进教学常规要求,并具体细化到计划、备课、作业、辅导、测评、听课和总结八个常规环节的规范要求之中。加强对理生化实验、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的要求。
学校积极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设有八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又设不同的备课组,教研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教研工作按《教研组长工作手册》要求做到期初有计划,过程有记录,期终有总结,学期按《教研组评价考核办法》进行评先,效果良好。每周各教研组有统一的教研活动时间,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互相交流教学感想和体会,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提高。教务档案管理科学、规范,档案内容有招生、学籍、教学评价、教研情况、常规落实等类别。档案工作的完善建立,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信息资源。
3、普及程度(分值6分,自评6分)
从2000年开始,秦屿镇的学龄人口按电脑派位招生,属我校范围的都能按时入学。在校生均建立义务教育卡、学籍卡。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均达98%以上,2009-2010年学年,七年级巩固率97.3%,八年级两年巩固率97.7%,九年级三年巩固率97.3%。08届、09、10届初中三年按时毕业率达94%以上,毕业考试及格率90.2%。连续几年中考成绩均为全市初中综合排名前列。
4、合格率(分值6分,自评6分)
学校连续几年中考成绩均为全市初中综合排名前列,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基本要求,学生期末考试学科成绩及格率达80%以上,全科及格率达70%以上。学校重视史、地、生、劳技等学科教学,2009、2010届史、地、生、劳技结业考试及格率均达90%以上,物理实验考查合格率达98.2%、化学实验考查合格率达97.3%、生物实验考查合格率97.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能正常开展,2008-2010学年体育与健康课考核合格率分别为96.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0%以上。
三、今后学校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
1、继续落实贯彻素质教育办学方针,明确办学方向,加强班子建设。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持之以恒地开展创建素质教育先进校活动,培养具有民族素质和创新精神的 9 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重点,培养教师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激励教职工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创造条件,促进骨干、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要制定地级、市级、校级骨干教师的培训计划,确定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对象,骨干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让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进行交流经验,指导备课,深入听课、评课、观摩示范教学活动。
3、进一步健全教育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教育教学管理的常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教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4、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充分挖掘德育资源,重视体卫和艺术工作,强化校园安全意识,使德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
5、学校要继续努力,多渠道筹资,加大投入,增添电脑、多媒体、图书等设施设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我校计划向现有校园西面征地30亩,与现有校园的操场合并,建成学校400米环形跑道和操场,作为学校运动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工作,是我校规范办学的新起点,更是我校教育发展的新起点,虽然,我们的办学还有很多的不足,前进的道路上也还有困难,但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福鼎十七中的教育发展会更加灿烂!
福鼎市第十七中学 2010年9月15日
第三篇:合格校汇报材料
宋宅小学创建合格校汇报材料
根据厦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评分细则,现将我校准备情况汇报如下:
我校坐落于美丽的东溪河畔,是一所拥有69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地址在五显镇宋宅村塘边自然村。2009年3月全镇小学布局调整后,由宋宅小学、安炉小学、明树小学合并为现在的学校,是一所服务于塘边等八个自然村的农村完全小学。小学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75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12人,其中中师学历4人,专科学历7人,本科学历1人,学历达标率100%。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人。学校的设施设备齐全,有崭新的教学楼,平整的操场,幽雅的校园;高档的办公设备,建成多媒体教室、电脑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等现代教育教学设施;加强德育环境布置,设置各种德育专栏,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全面提升了办学品位。近年来,我校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勇于进取,开创了农村标准化学校的新局面,学校具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师们乐教勤业、孜孜不倦,学生们文明、守纪、勤奋、进取。多年来学校取得丰硕的成果,如2008-2009学年学生获得国家级赛事奖项6人次,获得市级赛事奖项7人次,获得区级赛事奖项5人次,教师获得国家级赛事奖项1人次,获得省级赛事奖项2人次,获得市级赛事奖项3人次,区级赛事奖项2人次。骄人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
依照厦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查,认为我校已具备农村合格小学的条件,符合要求,自评分为 92 分,敬请审查。
(一)硬件设施逐步完善,课程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1、校园用地和教学用房
(自评分16分)
学校座落于厦门市同新公路北面,交通方便。建有围墙,校园封闭;配有升旗台、德育设施,校园布局合理,整体美观庄严,是孩子们汲取知识、求知成才的理想场所。
校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学生总数234人,生均占地面积12.8平方米。现有校舍面积2575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1平方米,学校班班有标准教室,每间实际使用面积60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1.4平方米,达到省办学规模的相应标准。课桌椅配备齐全,尺寸规范,表面平整。教学辅助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的间数和使用面积接近于办学规模相应标准。学校厕所符合卫生标准,使用方便,教学楼每层都有厕所,达到相应标准。体育活动用地1500平方米,生均6.4平方米,有室外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有单双杆活动区等。校园分布合理,内建有绿地、花坛,绿化用地100㎡,生均0.4㎡,环境整洁优美。
2、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自评分27分)
仪器室和实验室面积达50平方米,科学实验仪器配备达《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试行)》配备要求。
信息技术装备基本达到规定要求,计算机网络教室面积70平方米,配有学生使用的计算机40台,满足“一人一机”的教学。学校各科教学资源库资料基本齐全,用于教学的教师课件丰富实用,为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图书室与阅览室面积80平方米,藏书3800册,生均16册以上,图书种类齐全基本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
体音美设施配备基本达到《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试行)》。这些专用教室成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另一主阵地。
为了保障各专用教室的充分使用,学校建立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同时委托各室负责人落实各室的使用情况,保证这些教学设施使用率高。对专任教师开展器材使用前的培训,同时通过他们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专用教室的制度学习等教育及正确教授使用相关设施的方法,使得完好率高,教师们能根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用足用好相关设备,实现课程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二)教师队伍规范化(自评分13分)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我校配有校级领导2人,教导主任1人。班子成员年龄、学科结构合理,21%是党员,中级职称达42%,学历达标率100%。领导班子法律意识强,办学理念新,管理水平高,秉公办事,以身作则,有较高的凝聚力;内增素质、外树形象,有较强的战斗力;措施落实、务实进取,有较好的工作实效。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人,每位教师都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其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9人,占教师数64 %以上,其中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6人,市骨干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优秀辅导员1人,区级优秀教师5人。师资队伍学科配套,结构合理。100%的专任教师一专多能,能适应两门以上学科教学,能够承担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
全校教师均参加过校级以上计算机培训,全部通过电脑中级考试。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历进修、学科培训,均按有关规定完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建立五显宋宅小学教师个人业务档案袋,材料完整、全面。
(三)教育管理和质量(自评分26分)
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工作起到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因此,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不懈地做好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校“三风”的建设。
1、学校管理
(1)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建校以来我校在科技、信息技术、艺术等教育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小能手等各种比赛,通过学习科普知识,参加科技制作竞赛,激发学生的创造火花。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校的德育宣传极其到位,各班的学习园地、学校的德育专栏、墙壁上的标语、心理健康教育小报、报刊订阅等,让橱窗“说话”,墙壁“育人”,全方位进行和谐、进取的德育人文熏陶。
(2)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经过几年的积淀,我校已制定《五显宋宅小学管理制度手册》。学校一贯重视德育工作,学校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少总、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二线”管理,即,校长——教导处——班主任——班委会为一线,少先队——品德教师为一线,做到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国旗下讲话、品德课等时间,加强《守则》、《规范》的教育,以《守则》、《规范》为准绳,狠抓落实,常抓不懈。同时学校不断完善了《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文明先进班级评比制度》,以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学风。我校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貌,学生和谐共处在社会上受到好评。
(3)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
严格执行省颁布课程计划,有稳定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有能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兼任教师。教师人人教书育人,各门学科及校内各个部门都重视德育并形成合力,重视学科德育渗透。家校联系密切,教师经常家访,及时沟通,做好家访记录;并与五显派出所、区法院及宋宅村村委、宋宅村老人协会等部门密切配合,警校共建,社区共建,形成教育合力。统筹、协调社会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力量的作用。
学校按照《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设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班队课等德育课程,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学校每学年均开展一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校内公开课教学;学校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公益劳动”“我帮妈妈洗洗脚”等德育实践活动。学校不定期邀请派出所干警、宋宅村退休干部等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讲座,同时各中队也利用班队课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校长和分管德育的教导主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指导。
我校的德育工作更是落实在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之中,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活动、各大节日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主题班会、诚信杯手抄报比赛、读书电子简报制作活动、献爱心活动等,校园小能手比赛(普通话比赛、作文竞赛、数学竞赛、科幻画比赛、书法比赛、小歌手比赛),艺术活动、体育节,为我校学生展示自我提供舞台,在活动中体验道德,升华情感,提高德育实效。
认真贯彻各项德育法规,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制定相应的计划,形成行为规范训练和检查评比制度,并定期检查评比、内化德育实效。每学年能根据计划开展相应的活动,各大队能独立、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效果显著。坚持榜样教育,每年都评出一批“三好生”“优秀督导队员”“优秀队干”“进步之星”等。重视校园文化基础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各个阵地的教育功能,营造氛围陶冶情操、品格。做到“校园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定期组织学生在校外德育基地开展活动。
学校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设置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和心理辅导老师,注重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注重与家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不定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开展。建立健全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评价制度,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评价体系,并在多学科全面铺开,评价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评价体现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
(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主题读书活动初显成效。
为了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伴书成长,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构建“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成长,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塑人格”的校园文化特色,我校一直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并于08年5月份启动 “名著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从学校到班级到学生个人都制定读书计划,建立班级读书角,鼓励学生多读书,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图书交换”活动,开展读背古诗词、读名著活动,评选书香班级、诵读标兵、读书之星。校园内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学生们制作了精美的小书签或读书卡片,绘制了读书手抄报,记下了自己读书的感受与心得,电脑技术较好的同学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电子报刊。
2、教学常规
(1)落实课程计划,加强教学组织
我校严格执行省颁计划,面向本校实际教育教学需要及时整合人员、优化结构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制定出总课程表。认真执行校历,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合理,教育教学时间严格控制在6小时以内,坚决做到节假日不补课。学校制定《同安区五显宋宅小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试行)》,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实验、电教、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有明确规定,每学期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有安排表、检查记录表和反馈。
(2)严格按规定选用教学用书。
严格依据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教学用书目录选用教科书。进一步规范教材教辅选用行为。学校和教师不在省颁教学用书目录外,集体征订购买教辅材料。教师能严格执行有关常规,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学习的信心。
(3)健全学籍管理制度 我校认真执行学生学籍的管理制度,做好学生的入学、转学、休学、毕业手续。做好学生的控辍保学工作,严格控制学生的休学和流失。严格执行学生课业负担合理,一、二年级学生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三、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各科课外书面作业总量(按学生程度中等学生完成的时间计算)不超过1小时。并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科学控制学生作业量。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不准用增加课业负担的方式惩罚学生。凡是因公事需要调课的,一律由教导主任调课,保证教学秩序良好。
3、普及程度
扎实抓好义务教育的普九工作,片区内小学适龄儿童均能按法定时间全部入学。本施教区6-12岁适龄儿童人口188人,在学188人,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小学按时毕业率达到100%。
4、合格率
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质量意识,把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师能够注重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全新精神,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学生文化课基础知识和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上学年1至6年级文化学科单科成绩合格率97.9%、全科合格率达87.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达100%。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对照《福建省农村中小学合格校评估标准》和《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条件要求,我们认为还有以下不足:
(一)在课题研究方面层次还不够高,今后我们将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研究层面,使教学研究真正服务于教学。
(二)在办学条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功能教室还不能满足学生发展和教学的需要;体育场地比较狭小,学校缺少有200米环形跑道;图书、多媒体等配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校正在通过各级政府、教育局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使办学条件得到大的改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成绩,弥补不足,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我校对标准化学校评估工作的总结与反思,敬请各位领导提出指导意见,为我们的美好明天指明前进的方向。
谢谢各位领导、专家!
宋宅小学 2010.4
第四篇:创建农村合格校汇报材料
龙渊小学创建农村合格校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龙渊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校创办于1989年,占地面积5377.4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一幢1530平方米,综合楼一幢683.72平方米,公厕一座71平方米,围墙、校门、旗台、食堂等相关附属设施配套齐全,校园布局庄严美观。近年来,在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贤达的关心帮助下,我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软件”和“硬件”管理不断完善,先后被县教育局授予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绿色学校和平安校园;被评为东岭镇教育教学工作先进校;常规管理先进校;素质教育督导合格校。
学校现有学生151人,教职员工12人, 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8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学校校舍面积2284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2200平方米,设有篮球场、200米环形跑道和60米直跑道、乒乓球台、沙坑及单双杠运动区域等。学校共有18间标准教室,6个教学班,配有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少先队部和广播室、电脑室、图书及阅览室、科学仪器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体音美教室、卫生室、师生聊天室等功能室。
至申报“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评估验收以来,学校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所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装备齐全的全新农村小学正逐步崭露头角。下面就我校在创建农村小学合格校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
一、校园基础建设:
为了能顺利通过此次农村小学合格校的创建验收工作,县委县政府、教育局、镇党委和学区对我校给予了大力支持。
从2009年12月份的旧教师宿舍楼的拆除,到如今展现在大家面前这幢财政拨款100来万的新综合楼。
从2010年7月份的旧公共厕所的拆除。再到现在建成的这座标准的公共厕所。
从2010年9月前的那个一起大风就尘土飞扬、一下大雨就遍地泥坑的操场,再到如今硬化面积近2000平方米带有排水设施的标准化操场。
从去年每位教师都只能以功能室当临时宿舍,到如今每人一间带浴室的二十几平米的宿舍。
另外,班级旧课桌椅的全部更换;各功能室和围墙的重新粉刷布置;校园的美华绿化;新买的篮球架,行政办公室配置的新电脑;教师办公室配备的12块全新的办公桌椅等等。
这一切的建设成果,我们的感谢上级部门的资金投入和社会贤达的资助,感谢党政机关的检查督促,感谢学区的潘校长、陈校长和总务处的周龙老师,他们多次下校关心指导,从校园规划建设到学校管理、从工程建设到施工管理、从校园文化建设到课堂教学、从资料准备到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全方位部署,并逐项督查,有效地推进了创建工作。当然,也得感谢每一位教师,他们一边忙于教学,一边得挤时间、花心思搞布置。
二、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5人,其中有2人本科毕业,1人本科在学。平时,教导处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大纲,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政治理论,把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充分利用了起来,学习先进地区教研教改经验,掌握最新教育信息,并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和要求教师写教学心得及论文,以便多积累经验更好地指导教学。近年来,我校老师的多篇论文发表在《惠安教育》、《学区论文汇编》等刊物上。
三、教学常规工作:
(1)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有所学,有所乐,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2)引导和督促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堂课、精心改好每一次作业,坚决杜绝不备课进课堂、上课马虎、作业不批改等现象。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听课每月定期检查与平常抽查相结合,并将检查结果在例会上反馈,对存在问题限期改正。学校行政和有关人员有针对性的下到课堂,深入学生,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把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四、存在的不足。
尽管学校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家长的期望,上级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学校的硬件建设还要进一步完善,目前还没有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等电教设备及场所,尚待争取资金进一步完成配套建设。
2、环境建设还得加大力度。
3、特色学校建设尚需加快步伐。
4、校本教研尚需深入,教育科研力量不够,经验不足。
各位领导、专家,龙渊小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直到今天有了如此美好的景象,合格校的创建工作给我们添上了浓彩重墨的一笔。同时,也恳请各位领导、专家为我校的健康发展多提宝贵意见。最后,春节临近,恭祝大家合家幸福。
谢谢!
第五篇:上饶县三中家校合作汇报材料
上饶县三中《家校合作创新机制》阶段性成果汇报
-----上饶县三中
上饶县第三中学地处饶北经济重镇---煌固镇,灵山脚下,饶北河畔,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为目前上饶县环境优美,规模凸显,设施齐全,质量优秀的农村中学。学校现占地面积7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8000平米。校园规划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以建成智能广播系统,班班通系统,所有班级均装备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拥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专用教室,标准的心里咨询室;运动设施齐全,有标准的400米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及其他运动区。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1100余人,教师86人,其中高级职称34人,中级职称40人,县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一个,县级名师3人,学校师资雄厚,是学生读书求学的好去处。,近十几年来,三中人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在管理上作文章,在课改中谋发展,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连年上台阶。自1997年起,学校中考,学科竞赛一直处在全县农村中学前列,多次被《江西日报》、《上饶日报》、江西教育电视台、上饶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育理论与实践实验学校”、“江西省人民满意学校”、“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质量提升年活动先进单位”、“江西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试点项目:创新中小学家校合作教育机制试点学校”、“上饶市先进学校”、“上饶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上饶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上饶县先进学校”、“上饶县课堂改革先进学校”、“上饶县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连续5年在全县教育教学督导评估“AAAAA”学校等荣誉称号。特别是近3年来,学校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自己的一套课堂教学模式——五步三要素教学方法,并于2011年10月、2012年9月成功举办上饶县“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第一、第六次现场会,也是2013年3月全市推进教研现场会的主会场之一,被我县教体局定为全县初中教师课改培训基地,已培训初中教师2000余人,在省、市教研室的推荐下,来我校学习参观的外县教师有500余人。
但是由于我镇面积分布广泛,60%学生为住校生,所处县为国家贫困县,多数家长外出打工,所以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而家长由于其职业阶层,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表现各有不同。近70%的以上的学生家长忙于生计,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实际很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家里只要让他吃饱穿暖就行了。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不探索一条有效途径,新课程的实施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我校郭锡华校长以参加江西省家校合作教育试点学校培训会为契机,召开了“家校合作”专项会议并仔细解读《家校合作的经验和行动指南》一书,从制定专业工作组计划,确定实验班级和起点,印发并组织实验班和相关家长老师填写问卷调查,到建设与完善校级和班级家长委员会,乃至开展六种实践类型的特色活动,这一路走来,我们在摸索中赋予了“家校一体,共同参与”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使命。现将做法总结如下:
一、成立家委会
合作教育途径是拓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最近两年,上饶县三中从镇政府与学校联合、学校与村部试点、学校信息平台与家长、班级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的五个层面着手,从家长教育、家长访校、家庭访问、短信互动、家长委员会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形成了切合我校实际的可操作性的家校合作教育的途径。其中家长委员会是夯实家校联系之间的纽带,同时又为学校管理和家庭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校按“三步走”的步骤顺利完成组建工作。
1.明确定位
思路决定出路。我们首先针对“即将成立的家长委员会工作如何定位?”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调研,明确工作思路为“以家委会为突破口,广泛搜集家长对学校办学方向、教育质量、教师工作、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反馈、整改;以家委会为抓手,组织家长委员参与学校的重大活动或组织听课等形式做出适当的评价,实行必要的监督,强化学生素质教育;以家委会为粘合剂,加深家长、社会与学校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协助解决教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启动授聘
我们遵照《行动指南》,先经各班班主任推荐和全班家长投票产生了各班的班级委员会,然后任命各班推荐遴选的委员长为校级家委会成员,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上饶县三中家长委员会成立仪式”。仪式上,郭锡华校长做了包含希望的发言,并告知了家委会章程和近期任务,最后给全体委员授聘。一位家长委员表示“今后会更加关注学校动态,来信或电话提出自己的意见。”
3.形成常态
一项好的工作不能只满足于创意是否新颖,更应该形成常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仅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计划,成立工作小组,更坚持落实在了每阶段的进度之中,形成常态。
一年来,我们组织实验班级的家长认真填写问卷,顺利完成了工作起点的测试;我们还开设了“委员提案”箱,针对委员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如一位委员反映“晚自习结束后接送孩子时场面比较混乱,家长站在校门有时接不。”于是我们召开 “晚自习接送改革” 班主任会调研,按火车站出口设计为灵感,从而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接送方式,受到了家长的认可;家长委员们还定期参加学校的“家校恳谈会”,为我们出台的每一项举措出谋划策。可以说,家委会已经成为了我们办学的智囊团,更好地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
二、互动多渠道,用心架起家校沟通桥梁
我们认为家校合作应该是良性互动。所以我们拓宽渠道,让彼此能够感到温暖。
1.家长会特色鲜明
以往的家长会大都是“一言堂”模式的老师说家长听,一旦孩子被老师点名批评,有些家长因为脸上无光就有些怕来开会。于是我们尝试改革,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遵循“只谈现象点名表扬不批评”,“关注孩子的多元发展,不要死盯分数”,“适时邀请学生和家长代表座谈” 的思路进行。于是,“用心架起家校沟通桥梁”专题家长会让家长看到了三中全体教师的爱心和决心;家长会里,各班邀请了优秀学生和家长进行经验介绍。还有些班级推陈出新,索性开成了“孩子在校生活展示会”,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点滴进步。
2.新生家长培训
为了引导帮助七年级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我校肖玲红老师进行了《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战术》家教专题讲座,与会家长达两百余人。讲座中,肖老师针对七年级孩子的现状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种种误区,从细微之处,运用大量生动的案例,阐述了成功家庭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向家长传递了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尤其在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破解孩子任性、缺乏责任感、做事拖拉等家教老大难问题上给家长诸多启发。时长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过程中,家长们一直专注聆听、认真笔记,他们不时地点头,并且露出会心的笑容,精彩的讲座在家长们热诚的掌声中结束。此次活动,我校还邀请了七(7)班的一名学生家长做了教子经验介绍,章博文的家长教子经验主要是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她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
本次活动让家长们意识到:家庭也是一所学校。作为现代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此次活动,家校双方增进了沟通,共商了教育子女的策略,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改善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
三、组织活动,从“感动”到“行动”
没有落实的工作都是空想家,注定失败。于是我们倾心打造活动平台,让家长在活动中感动,从而自觉成为行动。
1.感恩励志现场报告会——相互交流
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惜福,更没有责任感,我校特地邀请中国时代感恩励志教育传播中心讲师团到校作报告,举行“关爱我们身边每个人”感恩励志报告会。
在德育处的细心安排下,班主任负责在指定区域集结本班家长,并引领就坐,辅导员进班带领孩子排队进入会场。尽管校园操场条件有限,但一千多名师生及家长显得井然有序;尽管阳光烈烈,但近3个小时的报告里大家用心聆听报告,座无虚席。通过这样的现场心灵激励和家校联动,唤醒孩子本真本善的良知和责任意识,他们或流泪忏悔,或当众立誓,一幕幕场面感人肺腑,孩子们在感恩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家长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重大改变。
2.“改变心灵世界的光盘”行动
在上饶市政府的倡议下,我校率先开展“与文明同行,做最美中学生”活动,其中“改变心灵世界的光盘”行动广受赞誉。开学典礼上,学生代表的发言让全体同学懂得了“光盘”的真正含义;回到家中,每一个孩子身体力行,带动家长参与光盘行动。
3.“墨香校园
书香家庭”
“让孩子爱上阅读,让每个班级、家庭充满书香”是此次活动的初衷所在。我们通过《给家长一封信》争取家长对活动的支持,并把工作分解给各科室完成:教导处负责推荐各年段相适应的书籍;语文教研组负责制定阅读计划和阶段资料收集并发放给每个家长;总务处在每个教室都摆放了一个书柜;教研处负责及时上传获奖的作品到校园网站。如今我们每学期评出的“书香家庭”和“书香青少年”成为了每个学生学习的榜样,班级、家庭的阅读气氛也日渐浓厚。
4.“尊师爱亲”的活动
为了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情感交流,让孩子课余不再沉迷在虚拟网络和无休止的电视,我们通过致《家长一封信》要求家长来校参加“尊师爱亲”活动。孩子在活动中给自己的父母三鞠躬和拥抱,说一句贴心的话。在活动过程中,家长感受到了孩子情感的流露,使师与生、母与子有了更多的交流,更多的信赖,更多的温情。在反馈中,很多家长表示:孩子与家人情感交流多了,也学会合作了。
5.“淘宝大会的爱心”活动
家校合作不止停留在活动中,更是渗透在了我们的每一门课程之中。今年三月,我校“淘宝大会”综合实践活动拉开序幕,一场“淘宝大爱心”活动在校园成为掀起爱心高潮。在老师的组织下,校园里分别设立了“阳光体验区”|“护爱接力区”和“快乐传递区”,结合学生的平时综合考评分,分类为“综合素养优秀生”、“文明进步青少年”、“绿色环保小卫士”、“学习之星”“爱班、爱校主人翁”几个类别,手持相应的卡片进入划分的三个区域,并与家长一起把自己需要交换或是捐赠的东西拿出来通过所获得的积分按等级进行爱心交换。一位九年级的家长在活动结束后面大发感慨:孩子在这样的活动中长了交际的本领,更懂得了助人的快乐!
四.反思展望,让“成效”到”成果”
在推进家校合作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在付出里收获信任,在历练中走向成熟。可以说,一个和谐、和美的家校氛围已经悄然形成。但我们也看到,面对“内容”不一的家庭而言我们的工作也会产生一些新问题。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明确定位,加强合作,有效互动,定能如春风般荡涤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温暖遍布每个角落!
上饶县三中
20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