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差异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

时间:2019-05-14 06:5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差异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差异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

第一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差异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差异

一、单选题(共24题;共54分)

1.下列不属于贵州石漠化现象产生的人为原因是()

A.陡坡垦殖

B.过度樵采

C.毁林开荒

D.降水集中 2.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为()。A.地表植被覆盖率高

B.自然灾害少,人类生存条件好 C.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D.环境容易破坏,但也容易恢复 3.台湾岛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台风活动频繁

B.四周被海洋环绕,全年降水丰沛

C.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森林生长

D.地处热带、亚热带,降水丰富,台湾山脉起伏较大

4.(2016•绵阳)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是()

A.修路采矿

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

D.修筑窑洞 5.新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有关新疆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非季风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地处第二级阶段,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C.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 D.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青稞品质优良 6.读沿北回归线大陆和台湾地形剖面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台湾海峡 ②福建省

③台湾山脉

④钓鱼岛

⑤南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2)读台湾岛气温分布图,据图分析,影响台湾岛气温递变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7.在北京不应该鼓励发展的产业是:()

A.石化重工业

B.交通服务业

C.文化旅游业 D.造纸业

8.在今年“5.18”海交会上,来自宝岛台湾的农产品大受欢迎,这些农产品最可能是: A.苹果 梨

B.大米 菠萝

C.棉花甜菜

D.哈密瓜 大豆

9.下图画的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是

A.引水渠

B.灌溉

C.坎儿井

D.水井 1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人多地少,过度开发破坏地表 ④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16年6月中国政府申报的“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政府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双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暑假期间,小雨在我国某地旅游,拍摄到如下美丽的自然风景,小雨旅游的地区在()

A.西藏

B.新疆

B.C.北京

D.台湾

12.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A.高架屋

B.冰屋

C.窑洞

D.四合院 13.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下列不属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科技人才多

B.环境质量好

C.交通方便

D.自然资源丰富 14.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A.窑洞

B.信天游

C.火把舞

D.华夏始祖﹣﹣黄帝文化 15.北京市的最主要的城市职能是()

A.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B.全国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

C.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D.全国文化中心和工业中心

16.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宝岛,物产非常丰富,下列不属于其美称的是()A.“天府之国”

B.“东方甜岛”

C.“海上米仓”

D.“东南盐库” 17.黄土高原跨越的省级行政区域有()A.河北、河南、山东、陕西

B.陕西、山西、宁夏、甘肃

C.湖北、湖南、四川、青 4

D.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18.有关台湾省主要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台北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

B.台南有著名的故宫博物院 C.基隆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

19.关于该图景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布广泛

C.加强该地区水土保持是治理的根本措施

综合治理

20.读“台湾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到台湾岛旅游,能看到的景点是()

D.高雄是台湾省最大海

B.塬、墚、峁分D.采取植树种草与修水库相结合进行

A.日月潭

B.大三巴牌坊

C.吴哥窟

D.卢浮宫博物馆(2)根据图中铁路、城市、农产的分布,可知该地区人口集中于()A.东部

B.西部

C.中部

(3)台湾有“东方甜岛”之称,其依据是(①地理位置②矿产资源③旅游资源④农产种类

A.①④

C.①③

21.台湾工业最显著的特征是()

A.以重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22.西气东输工程不穿过的地形区是()A.河西走廊

C.东北平原

23.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天然橡胶

C.柚木

24.“西气东输”工程不经过的区域是()

B.以轻工业为主

D.以基础工业为主

B.D.)

D.东北部

B.②③

D.②④

黄土高长江中下游平原

B.椰

D.樟脑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二、选择题(共1题;共4分)

25.今年6月5日第45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传统生活方式落后

.滥垦滥伐,破坏地表植被 C.黄土结构疏松,裂隙多

集中,夏季多暴雨

(2)“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说明黄土高原治理的根本是(A.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坝淤地

C.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持水土

三、综合题(共3题;共15分)

B

D.降水 B.在沟里打D.植树种草,保)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2)台湾省有我国东部最高峰________。

(3)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因地处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4)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誉,主要是因为盛产()。

A.甜菜

B.香蕉

C.水稻

D.甘蔗 27.台湾是祖国圣神的领土,近年来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合作日益密切,大陆赴台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东临________(海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2)台湾东西部沿海地区相比较,________部的降水更加丰富,原因是________。(3)右上图中邮票的民族是台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该民族是________。

(4)近期,中国海监船加强对A________(岛屿)的行政执法力度,反对日本在该岛问题上的挑衅举动。(5)“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________。

28.读“我国西气东输管道线路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该管道线路自西向东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________.

(2)该管道工程的建设,将分别对东、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________.(3)该管道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突出的意义?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当地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贵州省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降水集中是自然原因,其他三项是人为原因。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的相关知识。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夏季多暴雨,加上高原上植被覆盖率低,其涵养水源能力减弱,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多、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因此黄土高原一遇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要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强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与修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故本题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从地形及所处位置分析其原因并且制定出可行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3.【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相关知识。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有“森林宝库”之称。这与台湾的地形和气候有关,台湾省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同时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的森林,树种很多。故本题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知识,结合所学回答即可。4.【答案】C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生态建设,正确的做法是“缓坡建反坡梯田,陡坡植树种草”,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根据题意.故选:C.

【点评】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开发与治理,读图解答即可. 5.【答案】A 【解析】【分析】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上,地处第二级阶梯,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河流沿岸、沙漠边缘的绿洲。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西北地区降水少,干旱成为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本区人民因地制宜发展了绿洲农业、灌溉农业。6.【答案】(1)A(2)C 【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台湾岛的地形及海陆分布状况、影响台湾岛气温递变的最主要因素等。⑴据图可知,①台湾海峡,②是福建省,③是台湾山脉,④为澎湖列岛,⑤为太平洋。故A符合题意。⑵台湾岛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台湾山脉是高大的山脉,其中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气温垂直差异明显,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A;(2)C。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台湾的的海陆位置,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2)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气候的因素,学生加强理解。7.【答案】A 【解析】【分析】解: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通过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等把北京建设成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城市.为了保护首都的环境,近些年来,石化等重工业开始陆续外迁.故选:A.

【点评】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近些年来,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8.【答案】B 【解析】

【分析】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岛的农产品主要分布西部平原,主要有水稻、甘蔗、茶叶、热带和亚热带水果.

【解答】台湾省的农产品主要有水稻、小麦和甘蔗,在水果中,以香蕉、菠萝和柑橘为主体.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台湾的农产品,要牢记.

9.【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灌溉设施识记。新疆因气候干旱当地人民利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明了著名的绿洲农业,当地古老的饮水工程是—坎儿井,故选C。10.【答案】D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黄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和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等,人为原因是由于这里人多地少,过度开发破坏地表,故选D。11.【答案】B 【解析】【分析】 新疆边境线漫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新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喀拉库月亮湾、天山天池和魔鬼域是新疆著名的旅游景点. 故选:B.

【点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12.【答案】C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大多依山坡挖掘,外观以圆拱形为主,靠门窗处采光较好,里面则略显阴暗.传统窑洞造价低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适宜居住,既不破坏生态,又不占用良田.如果山崖较高,往往开凿多层窑洞,类似于现代的楼房.故选:C.

【点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刻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 13.【答案】B 【解析】【分析】北京的中关村聚集了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院校的人才,并且各高校的实验室成为最方便的可利用、可合作资源,北京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众多;另外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交通中心,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也为北京中关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2

故选:B。

【点评】依据北京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来解答此题。14.【答案】C 【解析】【分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帝文化的代表。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刻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窑洞是当地的传统民居,通常3~5个窑洞形成一个院落。人们常以马车、驴车作为交通工具。信天游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而火把舞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舞蹈,是黄土高原是看不到的。故选:C。

【点评】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15.【答案】C 【解析】【分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依据北京的城市职能来解答此题。16.【答案】A 【解析】【分析】解:台湾岛的美称有:“东方甜岛”、“东南盐库”、“森林之海”、“海上米(粮)仓”、“亚洲天然植物园”、“水果之乡”、“蝴蝶王国”、“樟脑王国”等.“天府之国”是成都平原的美誉.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台湾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台湾盛产香蕉菠萝等,有“水果之乡”之称;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台湾的森林面积广阔,有“森林之海”之称;台湾的植物种类繁多,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台湾盛产海盐,有“东南盐库”之称. 17.【答案】B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故选B。18.【答案】D 13

【解析】【分析】台湾以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最多的是高山族,主要分布于西部平原;岛上的汉族祖先多来自福建和广东。台南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台湾最大的海港是高雄,基隆是台湾第二大海港,最大的城市是台北市,有著名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所以正确的是D。19.【答案】D 【解析】

【分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上地表景观多种多样,有黄土峁、黄土梁、黄土塬等,加强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的根本措施,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黄土高原的主要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地貌发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治理的根本措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黄土高原上地表景观多种多样,有黄土峁、黄土梁、黄土塬等.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1)A(2)B(3)A 【解析】【分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省内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全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1)阿里山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也是台湾最有名的旅游景点。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旅游景点,吴哥窟是柬埔寨的旅游景点,卢浮宫博物馆是法国的旅游景点,故本题选A。(2)铁路、城市、农产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平原地区,台湾岛西部是平原,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故本题选B。(3)图中经纬度指明台湾处于东半球的位置,台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盛产甘蔗,因此有“东方甜岛”之称,故本题选A。21.【答案】C 【解析】【分析】解:台湾的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量的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当大.故选:C.

【点评】台湾工业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22.【答案】C 14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西气东输”工程穿过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3.【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农产品准确识记。台湾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55%,有“森林之海”的美称,其中樟树最为著名,樟脑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所以,台湾有“樟脑王国”之称 24.【答案】D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是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运往上海,沿途经过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五大地形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点评】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四大工程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属于交通建设的是青藏铁路工程。

二、选择题 25.【答案】(1)B(2)D 【解析】【分析】(1)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依据题意.(2)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依据题意.

【点评】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北部、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内蒙古等省区.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治理,理解解答即可.

三、综合题

26.【答案】(1)台北(2)玉山(3)亚欧;太平洋(4)D 【解析】【分析】(1)台湾省的行政中心是台北。(2)台湾省有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3)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因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4)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誉,主要是因为盛产甘蔗。

故答案为:(1)台北;(2)玉山;(3)亚欧;太平洋;(4)D。

【点评】台湾省的行政中心是 台北。台湾省有我国东部最高峰 玉山。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因地处 亚欧板块与 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誉,主要是因为盛产甘蔗。此题综合考查了台湾的城市、地形、美称等知识点。27.【答案】(1)太平洋(2)东;东部是迎风坡,降水多(3)高山族(4)钓鱼岛

(5)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以前台湾岛与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台湾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隔海相望。(2)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受东南季风影响,台湾岛东部是迎风坡,降水多。(3)右上图中邮票的民族是台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高山族。(4)从图中看出A是钓鱼岛。(5)“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以前台湾岛与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故答案为:(1)太平洋;(2)东;东部是迎风坡,降水多;(3)高山族;(4)钓鱼岛;(5)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以前台湾岛与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点评】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回归线横跨台湾中南部,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山系与台湾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平行、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玉山海拔3997米是台湾最高峰,也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福建。其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本题考查台湾的自然地理以及城市和经济,属于基础性题目。

28.【答案】(1)新、甘(陇)、宁、陕(秦)、晋、豫、皖、苏、沪

(2)东部地区能源过去是以煤为主,污染较严重,现在用清洁的天然气,对环境改善十分有益.西部改用天然气,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3)该工程的建设,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解析】【分析】解:(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自西向东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其简称依次是新、甘(陇)、宁、陕(秦)、晋、豫、皖、苏、沪.(2)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对东、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产生的有利影响是:东部地区能源过去是以煤为主,污染较严重,现在用清洁的天然气,对环境改善十分有益.西部改用天然气,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3)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突出的意义是:该工程的建设,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故答案为:(1)新、甘(陇)、宁、陕(秦)、晋、豫、皖、苏、沪;(2)东部地区能源过去是以煤为主,污染较严重,现在用清洁的天然气,对环境改善十分有益.西部改用天然气,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3)该工程的建设,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点评】“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第二篇:八年级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教案新人教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四大地理区域

教案 新人教版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南、北方的自然差异有哪些?(回答:略)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了解两区域在人文方面的差异。[讲授新课]

放录像片段:分别介绍北方、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及熟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民居的特点等。根据片中讲述,完成活动!(大屏幕显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在完成“其他不同”这一项内容时,分成几个小组,最后由组长发表组里的集体观点,学生们会从:饮食、服饰、音乐等方面说出两区域的差异,教师要总结、点评。大家想一想,造成这些人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提问。提问时第一个同学回答完后,其他的同学则主要让其说出与前面同学的不同之处,最后教师总结,大屏幕显示: 南方、北方差异类型 差异特征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北方:旱地为主 南方: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北方:小麦、大豆等 南方:水稻、油菜等 气候

作物熟制 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北方: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水运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 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其他不同

在“其他不同”这一栏中,主要针对前面提出的几项,分析其形成原因,关于这些原因,首先由同学回答,之后教师要做好点评,“去伪存真”。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2题)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3题)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寒假较长。南方地区夏季更热,所以暑假较长。[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方面的差异也较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2)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3)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等。(4)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等。2.判断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作物熟制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地的热量差异引起的。(2)北方传统民居的墙体较厚,主要是因为此地冬季寒冷。

(3)南方传统民居墙体高,而屋顶坡度与北方地区传统民居相同。

(4)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南、北方地区基本没有差异,说明自然环境对现代建筑没有影响。参考答案:

1.(1)旱地(2)水田(3)小麦 大豆(4)水稻 油菜 2.(1)√(2)√(3)×(4)× ※板书设计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气候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气候 ※活动与探究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关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注意收集整理,并试着解释其成因。

第五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教学方法 比较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板书: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

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教师在总结南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时,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和大致范围)在大屏幕图中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分别说出其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地区。(提问)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同学们请看课本第7页图5.9中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填表(大屏幕显示,逐个比较,依次显示)

区域 最热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 年降水量(较多/较少)季节分配

南方地区 7月 接近30℃ 1月 0℃以上 较多 较均匀 北方地区 7月 25℃左右 1月 0℃以下 较少 主要集中在7~8月季节变化明显 板书:

北方地区 降水较少 最冷月均温低于0℃ 南方地区 降水较多 最冷月均温高于0℃ 活动1:(课文第8页活动第1题)

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低于800mm 高于800mm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活动2:在图5.9中找出长江、黄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老师点拨、引导学生看图5.9,比较长江、黄河流量过程线。提问:哪条河流径流量大?(长江)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可以回答:流域内降水丰富。(另外:支流多,汇水区域广也是原因之一,在此老师要适当给学生说明)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说明的是,这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差异,可以做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的差异。

板书:北方地区:河流流量小 南方地区:河流流量大

思维发散:大家知道,水到0℃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结冰)那么冬季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有何差异呢? 南方河流一般不结冰;

北方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5.9中两幅植被景观图。比较南、北方地区植被类型的差异。南方:常绿林。

北方:落叶林。

教师做适当解释:这是在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板书:

典型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活动3:(课文第8页活动第2题)

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学生完成这个题目,可能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做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

承转:我们了解了南方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不是它们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别呢? 看图5.9:哈尔滨与北京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相同吗?答:不同。

图5.10:东北林海雪原森林景观与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相同吗?答:不同。东北地区典型植被为针叶林。

比较图5.11海南岛植被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同吗?答:不同。[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确了解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另外,同学们也了解到同一区域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异。

关于这两个地区的差异还有许多,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收看”“收听”或“阅读”……,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反馈练习] 1.填空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2)秦岭—淮河一线是 温度带与 温度带、典型植被 林与 林的分界线。

(3)北方河流冬季普遍(结冰、不结冰),南方河流一般没有此现象。(4)北方河流流量较,南方河流流量较。2.判断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间差异性较大,区域内部特征完全相同。(2)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由气温这一要素引起的。

(3)北方地区最冷月的气温都低于0℃。(4)下雪天不可能在南方出现。参考答案:

1.(1)800(2)暖温带 亚热带 温带落叶阔叶 亚热带常绿阔叶(3)结冰(4)小 大

2.(1)×(2)×(3)×(4)× ※板书设计

地理区域 地形 降水 最冷月均温 河流流量 典型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 高原、平原、山地 较少 低于0℃ 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较多 高于0℃ 大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二课时)[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或听到过青藏高原有关寒冷的图片或报道吗?看到、听到过。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与它海拔较高有关呢? 本区寒冷的气候,是由于其海拔较高造成的。[讲授新课]

读图5.17:青藏地区的地形。通过阅读(结合图例),从颜色上判断其海拔高度大致为平均4000米。

看图中小图——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都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和西部,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计算山顶的大致温度。

总结: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

看图中小图——高原上的山地冰川。看录像片段——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板书:高——寒 活动1:(第14页活动1)

给学生充足时间比较、计算、思考,教师点拨,最后提问、总结。(1)两地年平均气温 拉萨:5.6℃左右 成都:15℃左右

(2)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

拉萨地势高,则年平均气温低。活动2:(第14页活动第2题)

学生思考后,提问,教师点评总结。大屏幕显示:

播放录像片:三江源

板书: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承转: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影响吗? 有,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有相似的一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缺水)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两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板书:

读图5.2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1.通过读图,明确本区以牧业为主。

2.找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畜种——山羊、绵羊、伊犁马等——细毛羊为著名畜种。青藏的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宁夏的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

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提问:①这些地区分布是否集中、连片? 不是。分布面积小,分散分布。

②为什么这些地区能发展粮食生产呢? 教师点拨:

西北地区的农业区:灌溉水源丰富。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活动3:(第16页活动1)

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判断、归纳,最后教师总结。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场草质较好。青藏地区高寒草场草质较差。成因: 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影响植物生长。活动4:(第16页活动2)牧区→放牧→流动性强

生活习俗:喝奶茶、穿靴子、赛马比赛…… [课堂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水分和热量这两个重要因素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而这些差异的形成也离不开地形、地势及海陆位置的影响,使我们再次了解到地理事物的联系性。知识要点与检测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反馈练习] 1.填空

(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主要是由 引起的。(2)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以 业生产为主。

(3)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低,发展了 农业;西北地区因,发展了 农业。2.判断

(1)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地势无关。

(2)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属不同的区域,所以它们的地理特征差异性都很大。(3)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3.填图

在填充图上填出以下内容:

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天山山脉、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参考答案:

1.(1)地势高(2)牧(3)气温 河谷 气候干燥(或降水稀少)灌溉 2.(1)×(2)×(3)√ 3.略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通过对我国四大区域的学习,试着从不同的事物中找出相同(或相似点),从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点。

第三篇: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地理3.3水资源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3.3水资源

一、单选题

1.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作为学生我们首先应做到的是()A.治理水污染

B.节约用水

C.开采地下水

D.人工降雨 2.下图为我国的什么标志()

A.节水标志

B.绿色食品标志

C.环境标志

D.绿色材料标志

3.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资源。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C.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引黄济青工程可以缓解青岛市用水紧张的状况 4.下图示意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至北京、天津,沿途经过()

A.豫、晋

B.豫、冀

C.鲁、冀

D.鲁、晋(2)实施南水北调,是由于我国水资源()

A.地区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

C.年际变化较大

D.总量逐年减少

5.近几十年来,我国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兴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我国水资源哪方面的问题()

A.东部多西部少

B.年际变化大

C.季节分配不均匀

D.地区分布不均衡

6.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进入2015年6月干旱更为严重。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某校八年级学生提出以下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A.跨流域调水

B.改变灌溉方式,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C.大量开采地下水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7.我国江南某镇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但当地政府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结合漫画图,回答下题.

(1)造成图中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A.水污染

B.属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

C.水浪费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2)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A.合理用地

B.南水北调

C.建污水处理厂

D.增加矿泉水的供应

8.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从权威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 2 自流到北京、天津,线路全长1432公里。读材料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地区的缺水的问题()

A.西北

B.东北

C.华北

D.西南(2)图中的“中线干渠”,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个()

A.3

B.4

C.5

D.6(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

A.基本不需要借助抽水站,可以自流到北京、天津

B.运水渠道可以绕过黄河 C.有现成的运水渠道

D.山东也能受益于中线运水工程

(4)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引江济汉”等生态建设工程;这里“引江济汉”工程中的“江”是指()

A.黑龙江

B.珠江

C.长江

D.汉江

9.下图是哪一项资源利用的标记()。

A.节电标记

B.节水标记

C.节能标记

D.节地标记 10.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建防洪大堤

C.跨流域调水

D.兴修水库 11.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A.节约用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跨流域调水 12.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的是:

A.新疆地区

B.四川盆地

C.华北地区

D.云贵高原 13.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我们能积极直接参与的是()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C.修建水库

D.淡化海水

二、填空题

14.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

15.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 16.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________。17.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在 ________省穿越黄河。

18.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________。

三、综合题

19.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读图回答:

(1)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都到达________平原,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该地区缺水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 .

A.降水集中在冬季,季节变化大 B.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大 C.降水总量较小,年际变化大 D.降水总量较大,季节变化小

(2)中线输水路线的水源地是________,经过湖北省、________ 省和________ 省,最终抵达北京和天津,中线自南向北沟通了长江、淮河、________ 和________ 四大水系.

(3)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 阶梯上正在规划修建西线工程,以补充黄河水源不足,缓解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 2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应了我国水资源________(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丰________缺,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办法是________,例如南水北调工程。

(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的重要途径之一。联系生活实际,请写出节水建议: 农业节水方面:________; 家庭节水方面:________。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从我国各大江大河径流分布看,长江、珠江、黑龙江径流量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河、辽河径流量较少,水资源十分紧张,形成“三江丰富,四河紧张”的局面。再加上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和城市化进 5 程发展较快,更加剧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程度。材料二

漫画“就地取材”。

(1)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

(2)漫画“就地取材”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3)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节水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首先应做到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是节约用水。人工降雨、治理水污染、开采地下水显然不是中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故选:B 【点评】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考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2.【答案】A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是我国的节水标志,意为一只手托住一滴水,意思告诉大家要提高节水意识,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水资源的知识,题目简单,牢记即可。3.【答案】C 【解析】【分析】A、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重要途径之一,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D、引黄济青工程可以缓解青岛市用水紧张的状况,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南水北调引水工程的实施,缓解了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现状;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北方地区要大力修建水库,这样可以有效调节径流量,合理利用水资源。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属于基础题,要牢记。4.【答案】(1)B(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自南向北经过了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和北京市,它们的简称分别是鄂、豫、冀、京。所以正确的是B。

(2)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多北少,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你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所以根据题意选A。5.【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在空间上南多北少,兴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办法,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注意与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的办法区分。6.【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某些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用水困难。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点评】本题考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

7.【答案】(1)B(2)C 【解析】【分析】(1)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江南小镇)湿润地区、降水丰富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2)由漫画知,该地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使当地的水资源受到了污染,使当地居民面临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因此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就要建污水处理厂,使当地居民的水资源得到净化,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故C正确;ABD都不是解决该问题的措施,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1)B.(2)C.

【点评】(1)中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多达28 000亿米3,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只有2 100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0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2)读懂漫画的寓意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1)A,C(2)C(3)A(4)C 【解析】【分析】(1)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根据题意。故选:AC。本题考查了兴修水利工程的意义,理解记忆并结合图示解答。(2)读图可得,图中的“中线干渠”,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共5个。故选:C。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3)经过专家长期、科学的论证,基本上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中线、东线三种调水方案。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根据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了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东线知识点,理解记忆解答即可。(4)2014年9月26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建成通水,从长江干流500立方米/秒的最高流量使汉江因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后径流量减少的问题得以解决,67公里的渠道还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故选:C。考查引江济汉工程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3 8 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2)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3)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4)读图可知,“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使汉江因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后径流量减少的问题得以解决,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9.【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是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匮乏的,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此图为节水标志,其含义是: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手接着水珠,寓意接水,与节水音似. 10.【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故选:C 【点评】依据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来解答此题。考查了水资源分布不均以及解决的对策,常见基础题,主要以选择题出现。11.【答案】C 【解析】【分析】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故选:C.

【点评】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 12.【答案】C 【解析】【分析】华北地区以华北平原为主体,华北平原又称为黄淮海平原。黄淮海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1/3,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对全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自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气候持续偏旱,缺水形势日益严重。1980年到1989年,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10%—15%,气温偏高0.1—0.6摄氏度。由于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地面蒸发损失加大;同时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补给量明显减少。根据海河管理委员会初步分析,1980—1989年海滦河全流域产生的地表径流量仅154亿立方米,比1956—1979年多年平均径流量288亿立方米减少了46.5%,约134亿立方米。为了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南北方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南方土地占40%,而水资源占80%;北方土地占60%,而水资源仅占20%,因此B、D两项位于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C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A项新疆地区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耕地较少,多以耐旱作物为主,因此对 9 水资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少,所以本题答案选择C项。该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清楚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配情况,并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而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得出本题答案。13.【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在生活中可以直接参与并能做到: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A、C、D是需要投入大量水利工程设施,我们并不能直接参与其中,B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

二、填空题

14.【答案】华北;西北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故答案为:华北;西北。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牢记即可。15.【答案】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解析】【分析】我国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其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严重不足. 故答案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16.【答案】兴建水库

【解析】【分析】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以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以及水资源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17.【答案】山东

【解析】【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中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工程建成后,将长江水调到华北、西北,有东(利用京杭大运河调水到华北、京津地区)、中(调汉江丹江口水到华北等地)、西(调金沙江、雅砻江水到西北华北地区)三条调水线路。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省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点评】熟练掌握南水北调三种调水方案的起点和终点。18.【答案】七分之一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占有量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二十,而北方地区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更加剧了缺水的状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引起人们对珍惜水资源的重视。

三、综合题

19.【答案】(1)华北 ;C

(2)丹江口水库 ;河南 ;河北 ;黄河 ;海河

(3)一

【解析】【分析】(1)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都到达华北平原,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该地区缺水的气候原因是降水总量较小,年际变化大;(2)中线输水路线的水源地是丹江口水库,经过湖北省、河南省和河北省,最终抵达北京和天津,中线自南向北沟通了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构成是四横三纵的路线.(3)在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上规划的西线工程,以补充黄河水源不足,缓解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故答案为:(1)华北;C;(2)丹江口水库;河南;河北;黄河;海河;(3)一.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20.【答案】(1)空间;南;北;跨流域调水

(2)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等;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

【解析】【分析】(1)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2)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故答案为:(1)空间;南;北;跨流域调水;(2)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等;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

【点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21.【答案】(1)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等。(2)水污染;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3)生活用水要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等。

【解析】【分析】(1)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是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等;(2)漫画“就地取材”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污染,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等;(3)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节水的方法有生活用水要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等。

故答案为:(1)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等;(2)水污染;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3)生活用水要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等。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 11 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第四篇: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地理3.2土地资源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3.2土地资源

一、单选题

1.关于“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土地肥沃,黄土地贫瘠

B.黑土地多种大豆和棉花

C.黑土地必须灌溉,黄土地不需灌溉

D.黄土地多种谷子和春小麦

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为非农业用地的有()

A.耕地

B.林地

C.建筑用地

D.草地 3.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 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的总量少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多地少 4.读图。

(1)漫画“鲸吞农田”提示的最主要问题是()A.住房占用耕地

B.水资源枯竭

C.大气污染严重

D.全球气候变暖(2)解决漫画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扩大耕地

③保护耕地

④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连接正确的是 A.黄河下游地区----水田

B.长江中下游地区----林地 C.内蒙古高原----草地

D.横断山区----旱地

6.“我住在城市,这里高楼林立,道路如网,到处是住宅、商店和企业.”请你判断,这段话指的是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哪一种()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7.如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

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

8.读漫画“小草的哀求”,完成下面小题。

(1)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A.土地荒漠化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污染(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发生于我国的()A.长江中下游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东北和西南地区 9.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加

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面表述符合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理念的是()

A.山区土地广阔,适宜耕作,这里森林茂盛,适宜发展林业

B.草原牧区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

C.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但是土地贫瘠,不适宜发展耕作业

D.乡村和城市相比,道路更多

11.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

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

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D.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

12.中国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读中国、美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回答下题。

(1)图中表示中国耕地总面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于美国的原因是()A.中国的陆地面积多于美国

B.中国平原面积广阔

C.中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人口数量远大于美国

D.美国“人多地少” 13.该图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

B.草场退化

C.全球变暖

D.臭氧层破坏

二、填空题

14.土地资源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________。15.将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内蒙古高原 ________

A.草地 长江中下游 ________

B.林地 大兴安岭 ________

C.耕地 16.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17.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其中北方耕地以________为主,南方耕地以________为主。

18.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例中字母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土地利用类型A和B主要分布于________ 地区和________ 地区(干湿地区),地形主要是________ 和低缓________。二者大致以________ 一线为界。

(3)土地类型C所分布地区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土地类型D主要分布在________ 地区。

三、综合题

19.如图,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 A.________,C________.

(2)图土地利用类型A和B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从地形上看,D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3)为保护土地资源,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地孕育了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以下三幅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

(1)图1显示我国土地资源特点是什么?(2)图2显示我国土地资源存在问题是什么?

(3)由图3可知,随着我国人口________,人均耕地面积不断________为此,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________。

(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1中①~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____(代号),其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适合种植水稻的是________(代号);代号③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__,从地形类型看,主要分布在________。21.读漫画图,“小草的哀求”,完成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请针对漫画中反映的问题,谈谈今后如何预防这类问题的发生?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答案】解:黄土高原地区属于黄土地,该土地比较贫瘠,多种植谷子、棉花、冬小麦,该土地依靠需要依靠黄河水灌溉;东北平原属于黑土地,该土地比较肥沃,多种植春小麦、甜菜等,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选项B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黄土高原地区属于黄土地,该土地比较贫瘠,多种植谷子、棉花、冬小麦,该土地依靠需要依靠黄河水灌溉;东北平原属于黑土地,该土地比较肥沃,多种植春小麦、甜菜等,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

2.【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根据土地用途、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农业用地是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很明显A、B、D都属于农业用地,而建筑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故C为正确选项。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考查非农业用地类型,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不同分类。3.【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故本题选D。4.【答案】(1)A(2)C 【解析】【分析】(1)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漫画“鲸吞”揭示的最主要问题是乱占耕地现象严重。故选:A(2)如图,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一方面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另一方面要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故选:C 【点评】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5.【答案】C 【解析】【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土地以旱地为主,故A错;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地利用主要是耕地,以水田为主,故B错;内蒙古高原降水少,不适合耕作,以草地为主,故C对;横断山区以山地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故D错。所以本题选C。

结合地区地形、气候等因素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的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以及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和冰川。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

6.【答案】D 【解析】【分析】我的家住在城市,这里高楼林立,到处是住宅、商店和企业,则土地利用类型属于建设用地. 故选:D.

【点评】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占13.5%,林地,占16.6%,可利用草地,占32.6%,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用地和内陆水域等,占15.7%,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和冰川,占21.6%. 7.【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①水田为主。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②旱地为主。③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④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故选:B。

【点评】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8.【答案】(1)A(2)B 【解析】【分析】(1)中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但漫画“小草的哀求”,说明我国牧区超载放牧,管理不善,会造成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导致土地荒漠化,故选A。(2)我国草地主要分布我国的西北地区(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因此,在牧区要划区轮牧,做好防灾工作,提高草地的生产力,故选B。9.【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面积的7.1%,排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的40%,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并且建设用地也将不断增加,再就是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都是我国现阶段以及今后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故①②③项符合题意。10.【答案】B 【解析】【分析】耕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著名的粮仓。山区地形崎岖,不易耕作,但是这里森林茂密,适宜发展林业。草原牧区的人们放牧牛羊,发展畜牧业。城市地区人口密集,高楼林立,道路如网,到处是住宅、商店和工矿企业。根据这些叙述,可以看出四个选项中B为最佳选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11.【答案】C 【解析】【分析】A、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由于人口众多,“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故错误;B、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故错误;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故正确;D、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已利用的达到100亿亩左右,占土地面积的三 7 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土地是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故错误。故选:C。

【点评】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此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概括,要认真分析,不要混淆。12.【答案】(1)C(2)C 【解析】【分析】(1)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根据中国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可判定甲为美国耕地面积,丙为中国耕地面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可判定乙是美国人均耕地面积,丁为中国耕地面积。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2)从图干看出,中国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加上我国人口数大于美国,因此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于美国。故选:(1)C(2)C 【点评】(1)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舞台”。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如果离开了土地,人们就无法进行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经济活动。(2)中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0%左右。这说明我国人多地少。13.【答案】B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图为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漫画表达的地理信息,理解各种环境问题的概念。

二、填空题

14.【答案】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提供肉类和奶类食品;为人类提供木材、纸张等物资;提供了必要的住房和生活所需的娱乐场所、超市等。

【解析】【分析】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了条件。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土地资源还可以提供放牧的条件,提供肉类和奶类食品;林地可以为森林的培育提供条件,间接为人类提供木材、纸张等物资;土地资源中的城市建筑用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住房和生活所需的娱乐场所、超市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用途。15.【答案】A;C;B 【解析】【分析】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以草地为主,畜牧业发达.就干湿地区而言,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和半湿润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而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答案为:A;C;B.

【点评】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匀,其中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

16.【答案】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解析】【分析】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其中林木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这些地区地势高,气温低,人口稀少,受到的破坏少,保存完好。故答案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牢记即可。17.【答案】旱地;水田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其中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故答案为:旱地;水田。

【点评】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主要考查耕地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18.【答案】水田;旱地;林地;草地;湿涧;半湿涧;平原;丘陵;秦岭—准河;山地;西北内陆 【解析】【分析】(1)图例中字母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A水田,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B旱地,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C林地主要位于我国东部的山地地区,D草地,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2)土地利用类型A和B主要分布于湿涧地区和半湿涧地区,地形主要是平原和低缓丘陵,二者大致以秦岭—准河一线为界;(3)土地类型C所分布地区的地形主要是山地。土地类型D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大兴安岭…兰州…阴山…拉萨一线为界分为东部农业和西部农业,西边是非季风区、半干旱干旱地区,那里然草原广布,以畜牧业为主,有我国四大牧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和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牧区…滩羊;西藏牧区…牦牛),东部属湿润半湿润地区、季风区;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灌溉多水浇形式,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耕作制度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南地区以水田为主要是,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有棉花、油菜、甘蔗等,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农作物的地区差异:①粮食“南稻北麦”;②糖料“南甘北甜”;③油料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带;④棉花生产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产棉区;山地地区以林业为主,①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我国两大的天然林区,②东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东部水域以渔业为主,沿海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养殖最发达。

三、综合题

19.【答案】(1)水田;旱地(2)湿润;半湿润;高原(或山地)

(3)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

【解析】【分析】(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A水田和B旱地)、C林地、D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2)图土地利用类型A和B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干湿地区),从地形上看,D类型主要分布在高原或山地地区.(3)为保护土地资源,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

故答案为:(1)水田;旱地.(2)湿润;半湿润;高原(或山地).(3)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

【点评】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0.【答案】(1)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不合理,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9(3)增加;减少;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4)④;草地;②;林地;山区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图1显示我国土地资源特点是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2)图2显示我国土地资源存在问题是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不合理,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3)由图3可知,随着我国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此,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1中①~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④,其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适合种植水稻的是②;代号③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从地形类型看,主要分布在山区。

故答案为:(1)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2)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不合理,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3)增加;减少;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4)④;草地;②;林地;山区。

【点评】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该题考查了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结合地图记忆较好。21.【答案】(1)草地因过度放牧而退化。

(2)保护草原,加强法规管理,限制对天然草场的过度使用。

【解析】【分析】草场退化指人为影响下草场生态系统远离顶级状态的程度,表现为生态力下降,种类组成变劣和简化,土壤侵蚀,鼠、虫害加剧等。因此,越是人口密集、牲畜数量集中的地区,草场退化越严重。必须加强法规管理,限制对天然草场的过度使用,从而保护草原。【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第五篇: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八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八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 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教学难点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哪一个省的民族最多?(学生: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出名?(学生: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区?(学生: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 [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照片,引导学生边观赏边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为什么每年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观光旅游?(学生: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教师激励评价学生后及时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读图观察: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的同时,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照片。之后,出示投影《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图7.10)引导同学读图析图后,说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学生: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缅甸、老挝等国。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提问: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 投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引导学生边读图边分析边探讨,然后派小组代表将本组分析的结果告诉大家,其他小组代表可作补充回答。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评价点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着重指出: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

投影:“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7.13)

读图7.13,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确定其气候类型。

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两大季节: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

过渡: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这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投影:“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彩图”(图7.11)和“可爱的雨林动物彩图”(图7.12),并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两个问题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1)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着独特的景观特征:雨林植物密集,各种植物相互依存、高低错落,形成7、8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等都是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2)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西双版纳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过渡:美丽诱人的西双版纳之所以每年能够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人前往观光旅游,不仅是因为它有着十分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还因为它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提问: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学生:泼水节)教师:回答得很对!这是傣族的一个什么样的传统节日呢?请阅读材料《欢乐的泼水节》并观看投影。

傣族男女在泼水节泼水嬉戏

——欢乐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也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互泼水,相互嬉戏,传递真诚的祝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欢乐的“圣水”把傣家人一年的烦恼和忧伤冲洗得干干净净。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看敬爱的周总理参加云南傣族泼水节时的情景录像以加深印象。提问: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边看图边分组讨论)投影:“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图”(彩图7.14)读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深受自然环境

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深受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形状很像孔明帽的屋顶斜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这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西双版纳如此丰富、如此美丽、如此诱人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哪能不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讲授新课]

板书: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阅读并观察《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图7.15),观察一下西双版纳与邻国的通达状况,思考并回答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有什么好处?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西双版纳与邻国的相关位置及与邻国的交通通达性,可使西双版纳旅游业形成规模效益,开辟更广泛的旅游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

投影:《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图7.16)引导学生观察后,想一想本图说明了什么?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本图回答后,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本图说明了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旅游促发展,不仅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而且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本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提问:西双版纳地区原来以农业为主,为什么现在它的旅游业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呢?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已学知识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激励评价并点拨:西双版纳长期以农业为主,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崛起,首先得惠于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其次得惠于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西双版纳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如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第三,西双版纳以旅游业促发展,不仅带动了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得到它们的支持和配合。西双版纳地区正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条件,所以它的旅游业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

角色扮演: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西双版纳政府官员、商人、学生、宾馆服务员、今日橄榄坝的傣家人,来谈谈西双版纳是如何以旅游业为龙头,来带动本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

过渡:旅游业的发展,曾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却呈下滑趋势。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阅读分析:引导学生阅读下面材料,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下滑与哪些因素有关?近几年,由于周边的州县也纷纷建立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西双版纳面临的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景点相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旅游接待也没有国际化,直接削弱了西双版纳在国内、特别是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实力。

一些不法商贩,受利益的驱动,在某些景点或旅游沿线的购物点诱骗游客购物,影响了西双版纳在旅游市场的声誉。

部分旅游景点建在自然保护区内,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压力比较大。部分景点的参观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近几年,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下滑趋势,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周边旅游景点纷纷出现;(2)景点分散,没成规模,接待也没国际化;(3)不法商贩诱客购物,影响声誉;(4)生态环境压力较大;(5)一些景点大同小异,没有特色。

提问:面对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趋势,人们该怎么办呢?

角色分配:下面我们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企业家组、学者组、商人组、学生组),以“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献计献策”为题,展开讨论。

评价点拨: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与否,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必须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对旅游机构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对旅游者也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倡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课堂小结]

方法1:让学生结合板书内容简要总结。

方法2:教师概括总结: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我们了解了西双版纳地区的位置、资源优势和原始热带雨林的成因和景观特征及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知道了西双版纳为什么会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地区,为什么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会出现下滑趋势,西双版纳将如何重振旅游雄风。

知识要点与检测

答案:国家政策

相当优越

旅游

雨林

热带动物王国

景点

分散

缺德

被破坏

大同小异

科学合理

可持续发展

[反馈练习]

1.判断对错(对者打“√”号;错者打“×”号)(1)欢乐的春节是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2)竹楼是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的住宅样式。()

(3)美丽多姿的孔雀舞是云南西双版纳傣家人喜欢的舞蹈形式。()(4)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景观是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的结果。()(5)我国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地区是云南省的西双版纳。()2.列举题

(1)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①

省;②

省的 地区。

(2)西双版纳最著名的热带雨林植物有:①

,②

,③

,④。

(3)西双版纳可爱的热带雨林动物有:①

,②

,③

,④。

答案:1.(1)×

(2)×

(3)√

(4)×

(5)√ 2.(1)海南

云南

西双版纳

(2)望天树

板状根

独木成林

绞杀植物(3)亚洲象

绿孔雀

长尾猿

长嘴犀鸟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一位旅游社的业务员,你的任务是向人们宣传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优势。请你拟写一份宣传提纲。

(1)这里地处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2)

(3)

答案:(2)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独特,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美称。(3)这里少数民族集中,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诱人。

第二节 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对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

3.举例说明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4.根据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河西走廊的地形图和景观图,使学生熟悉河西走廊的位置、范围,认识河西走廊的地形特点,强化读图能力。

2.通过阅读资料和相关图片,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认识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水资源对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影响。

3.通过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读图归纳西双版纳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学会从一个地区图表的各种地理信息中,分析归纳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地理差异,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对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举例说明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2.根据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河西走廊的地形图,一边指图,一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导人。

北枕合黎、龙首二山,南倚绵绵祁连,南北山脉夹峙,得一狭长平坦地带,形似走廊,走廊的长度有l 000多千米,宽仅百千米,白西汉张骞以毕生心血开通此廊,这里便绵延起两千年的苍凉与璀璨,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穿过,这便是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闻名世界的河西走廊。

板书: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讲授新课] 古今交通要道

1.指导学生渎读图8.

14、图8.15和教材第一、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明确河西走廊所在的省份、地理位置以及河西走廊得名的原因。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介于祁连山和合黎山、龙首山(读图确定这三座山脉的位置)之间,长达l 000多千米,因位于黄河以西,被称为河西走廊。(2)认识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图中找出通过河西走廊的重要的铁路线和铁路沿线城市武威、张掖、酒泉等,说明目前这里仍是联系亚洲和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3)认识祁连山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受高原寒冷气候的影响,祁连山在海拔4 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在春暖花开之时,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成的溪流,是河西走廊地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这里经济文化繁荣的基本保证。绿洲点缀在西北干旱的大地上,是古今驿路商旅的必经之地。2.指导学生读图8.16和图8.17,如果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启发学生做一简单介绍,教师亦应提前做好准备,适当补充一些资料。

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是万里长城之明长城西端起点,丝绸古道上的重要关隘,雄峙于祁连山脉与黑山之间,地处河西走廊西段最窄处,地势险峻,气势雄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天下雄关”。

[反馈练习]课堂活动 参考答案:

1.绿洲面积缩小了,会给河西走廊带来干旱、扬沙、沙尘暴等灾害,使生态环境恶化,农作物减产,影响西部大开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 [讲授新课]

板书: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

1.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的学习,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和图8.18来完成。

(1)通过复习已学过的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明确河西走廊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壤、水源、气候条件,致使这片古老的绿洲有水即为良田,无水便是荒漠。

(2)从图8.15中可以看出,河西走廊的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东西为狭长走廊,南部高峻的祁连山,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地,其冰雪融水和河流对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人口分布以及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中部走廊平原地带,灌溉农业历史悠久,是我国西北绿洲灌溉区的精华宝地。

(3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走在了甘肃省的前列,灌溉历史悠久,春小麦、糜子、谷子、玉米、高梁、马铃薯、胡麻等是绿洲上的主要农作物。但是,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的严峻条件和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

2.指导学生阅读“信息传递”,了解酒泉得名的原因,以及酒泉作为著名卫星发射基地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的骄人成绩。

3.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学习,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图8.

21、“信息传递”以及课堂活动“积极参与”来完成。

(1)指导学生讨论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

河西走廊绿洲仅占总面积的17.4%,其余为沙漠、戈壁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河西走廊每年大风日数约60—70天,平均风速每小时可达4千米,这里不仅是我国风沙东移南下的大通道,还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沙尘源区之一。

(2)分析水资源对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影响。水是河西走廊的第一资源,水资源短缺是河西走廊发展中的永恒矛盾。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节水人手,全面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指导学生读图8.20,在读图时要思考:是哪些因素使河西走廊绿洲的面积在不断缩小?沙尘天气为什么越来越多?保护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有什么 重要意义?(4)组织学生就如何改善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展开讨论。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

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规划和确定土地的人口承载量,禁止再新开荒地,推广以恢复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大规模节水灌溉工程、风沙治理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河西走廊的可持续发展。

[反馈练习]课堂活动

参考答案: “积极参与”参考答案

3.(1)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处北纬3l42′~0o03935′,东经10529′~11015′,北界内蒙古,西临宁夏、甘肃,南接川、渝、鄂,东与山西、河南为邻。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70千米,东西宽约160—490千米。

(2)陕西境内地形复杂,既有山地,又有平原,还有黄土高原,地质结构复杂多样。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塬、梁、峁交错。秦岭呈东西走向,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大巴山位于陕西最南部,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秦岭、大巴山之间形成了汉江谷地。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很明显。陕西可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盆地,南部是秦巴山地。(3)陕西地处我国东南湿润地区到西北干旱地区的过渡带,属大陆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达800千米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长城沿线以北为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黄土高原属温带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盆地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汉江谷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陕西温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降水的分布,也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少。陕西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多样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4)陕西的人口和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关中盆地。

(5)陕西的河流以秦岭为分水岭,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陕西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河流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渭河所在的关中盆地(关中平原)历史上就是我国农业发达之地,兼有灌溉和舟楫之利。现在不仅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而且还是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6)黄土高原的地形、气候、植被,包括农业生产都处在过渡带,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相当困难。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必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o

下载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差异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差异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