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doc

时间:2019-05-15 05:5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doc》。

第一篇:中学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doc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读图,简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读“东北地区1、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的

气候特征。

4、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说明区域内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掌握分析、表达一个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学会分析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准备:

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图片——三江平原、长白山天池、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大兴安岭森林景观,让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初步认识。

新授: 展课题: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展图:“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中国温度带

分布”图

降水:在前面的学习,我们学习过许多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问题。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过描述大洲、地区、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过评价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方法。你还记得这些知识和方法吗?你了解地理位置的概念及其分类吗?你了解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吗?你知道如何来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吗?

课堂活动:

1、学生完成教材P。25“活动”第1题,教师指导

2、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师引导学生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3、学生完成教材P。26“活动”第2、3题,教师提供相关地图,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4、组织学生讨论描述、评价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内容,完善学习方法。结论: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般从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的角度进行评价。

板书:

1、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

2、面积:土地面积78.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3、绝对位置

1)大体位于120°E——135°E、40°N——53°N 2)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

4、相对位置

1)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2)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5、地理位置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二、地形特征

讲述:我们在七年级下册学习过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你还有印象吗?

课堂活动:

1、出示“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第1题

2、出示“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学生归纳:南北高,中间低;

出示“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学生归纳:东西高,中间低。

完成教材P。27“活动”第2、3题,了解区域地势特征的方法。

3、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绘制东北地区呈半环状的地表结构简图。

板书:

二、地形特征

1、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2、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1)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呈 2)中间是山地和丘陵 3)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三、气候特征

教师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东北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气候特征?

读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结合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联系以前所学的相关气候知识进行回答。

1、属温带季风气候 1)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2)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3)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我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课堂活动:出示“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三幅图,学生完成P。29——30“活动”

1、2题。

2、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 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2)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教师讲述: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下面,我们通过探究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四、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

课堂活动:出示“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学生完成教材P30“活动”第3题。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侧重对本节内容中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进行系统梳理:认识和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认识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认识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学后记:

第二篇:第六章 认识区域第一节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主备人:苏延清

审核人:朱光平

尚世伟

张新兰

陈新龙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4.距离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学习重点】

1.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2.距离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学习难点及突破指导】

通过东北地区内气温、降水、土地资源的配比关系来了解东北农业的发展状况。【复习检测】

1.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其划分依据 2.秦岭淮河的5个意义 【自主学习】

一、地理位置

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____部(方位)2.东北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

3.东、北与________及________(填国家)为邻;西接________自治区;南连_______省,与_____________隔海相望。

4.东北地区面积__________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__________。

5.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__纬度地区(中高低纬),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__(温度带)。纬度越高气温越____。

6.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形特征 1.在图中用红笔描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2.用蓝笔描出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辽河、嫩江。3.用黑笔圈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4.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探究一:东北地区的范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探究二:如何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

探究三:东北地区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地表结构有什么特殊性? 【达标检测】

1.关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中国的东北部 B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C西面与蒙古接壤 D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重要 2.东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寒带气候 3.读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是丘陵 B地势特占是东高西低

C东北地区地处暖温带 D自东向西地形类型依次是山地—平原—山地。4.位于东北地区半环状三带内部的地形是()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地

5.南国大地已是春花吐艳、莺啼燕语时,东北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要点归纳】)

【作业布置】

《配套练习》19页优化作业 【总结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学习了什么?我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自主学习】

1.东北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北向南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温 度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东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季节;冬季______比较 多,是中国______最多的地区。

2.图6.14中漠河低于0℃以下的月份有______个,哈尔滨有______个,长春有____个,沈阳有

_____个,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因素导致同为东北地区,但温度差异各不相同的。A指的是___________,B指的是___________,C指的是___________。

3.东北地区______高,距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较近,_______、_______是东北地区的 气候特征。【合作探究】

探究一: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探究二:东北地区的气候对植被有什么影响? 【达标检测】

1.南国大地已是春花吐艳、莺啼燕语时,东北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较长,主要原因是()

A学生喜欢放长假 B寒假时间长可以充分休息,利于健康 C这里冬季寒冷漫长 D这里夏季降水较多 3.三江平原属于干湿地区的中()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4.2015年春节期间,家住广州的小明一家回到哈尔滨的老家与爷爷、奶妈团聚,小明与表弟参加了一场紧张刺激、在广州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户外运动,这项运动可能是()

A划船 B滑雪 C赛龙舟 D钓鱼

【要点归纳】

【作业布置】

《配套练习》21页课节作业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学习了什么?我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经过剪辑的电视片《闯关东》,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关东在哪儿?进入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二)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

3、学生分组探究: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

2、学生读“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纬45°东北地区剖面图”,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分小组探究:

(1)东北地区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的关系。(2)东北平原与东北地区河流的关系。四)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1、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2、学生读“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计算东北地区最北边和最南边的气温差异是多少。东北地区冬季的气温可能给河流带来哪些影响?读“东北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大部分地方七月平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

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归纳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读图观察长白山东南和西北两侧的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个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4、学生分组读“图6—14”,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A、B、C三地哪个是大连、长春、哈尔滨,并说出判断依据。

5、学生分组探究:根据课本P30的活动题3,了解植被与气候的关系,试着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五)课堂小结

1、学生同桌互相讲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总结,将板书补充完整,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六)课堂检测

1、东北平原主要由、和

三个平原组成。

2、东北地区属于 气候,冬季,夏季。

3、下列城市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A、漠河 B、哈尔滨 C、长春 D、大连

4、辽宁省濒临的海洋是()

A、渤海和朝鲜海峡 B、渤海和黄海 C、黄海和朝鲜海鲜 D、渤海和东海

5、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A、辽河 B、松花江 C、乌苏里江 D、黑龙江

6、长白山东南部降水多是因为()

A、纬度因素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因素

参考答案: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温带季风气候、寒冷漫长、温暖短促,A B D C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都体现过,本节课只不过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地图发现、分析、归纳,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加深,达到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并与本地自然环境进行对比,比较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充分体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第四篇: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一)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喜剧之王赵本山吗?那你知道他的家乡在哪里吗?我们都知道他的家乡在东北,那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新课讲解:(二)问题导学:

一、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

教师归纳总结:东北地区

1海陆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南邻渤海、黄海。2纬度位置:39度N~53度N。我国北部主要的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共和国。邻省有: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北三省分别是辽宁省简称辽行政中心沈阳、吉林省简称吉行政中心长春、黑龙江简称黑行政中心哈尔滨。

3、学生阅读课本说说东北三省的领土面积及地表特点,指明回答 土地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地表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学生分组探讨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讲解:蒙古:内陆国,有利于畜牧业,陆上交通

日本:岛国,有利于海上交通,渔业等海洋事业及海外各国的交往

海陆位置 :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优越性:1.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2.沿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及海外各国的交往

3.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 东北平原中温带一年一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两年三熟一年二熟 海南岛热带一年三熟

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

2、学生读“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纬45°东北地区剖面图”,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归纳、地形特征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3、分小组探究:

(1)东北地区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的关系。(山水环绕)(2)东北平原与东北地区河流的关系。(沃野千里)

三、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1、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2、学生读“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计算东北地区最北边和最南边的气温差异是多少。东北地区冬季的气温可能给河流带来哪些影响?读“东北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大部分地方七月平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

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归纳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读图观察长白山东南和西北两侧的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个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4、学生分组读“图6—14”,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A、B、C三地哪个是大连、长春、哈尔滨,并说出判断依据。

四、(四)师生释疑: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湿润,有着较优越的条件。温度带主要以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为主。干湿地以湿润和半湿润为主。所以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四、读图回答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部局有何特点:

指导学生读图,东北地区的农业类型主要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种植业:平原地区 林业: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畜牧业: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 部分林区草地地区

自然环境特征: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说为什么东北气候寒冷?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北部,纬度高 结合6.5图,说说东北最突出的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长冬严寒,由于气温低,蒸发量较少而形成冷而湿的自然环境。

课堂小结:

1、学生同桌互相讲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总结,将板书补充完整,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板书设计: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东北的地理位置

二、东北的气候特点

三、东北的农业特点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都体现过,本节课只不过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地图发现、分析、归纳,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加深,达到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并与本地自然环境进行对比,比较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充分体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第五篇: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查仲于/山东省宁阳第九中学(271415)张 梅/山东省宁阳第九中学(271415)

一、课标关于本节内容的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量。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本部分是教材改版后新增内容,老师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是在学习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产业分布等知识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本节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知道并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学习。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播放《闯关东》片段,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视频中的关东具体是指中国的哪一地区?(生答),继而引入对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交流展示:(教师寄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请同学们学习小组之间交流课前所发预习学案的“预习任务”和“预习诊断”部分,分享学习成果,小组交流自己未解决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小组内形成的共性问题,把问题提交课堂,时间约5分钟。

2、请小组代表汇报预习成果,在汇报过程中,对于出现错误的内容,先请其他小组进行矫正,不能矫正的,教师引导共同解决。

(二)精讲点拨: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读图结果。

3、学生分组探究: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3)、评价一下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教师讲解时,注意渗透了解区域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状况的方法。(2)、学生读“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纬45°东北地区剖面图”,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学生归纳: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然后,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第2题,注意渗透了解区域地势特征的方法。(3)①、分小组探究:、东北地区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的关系。

②、东北平原与东北地区河流的关系。要求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并绘制东北地区呈半环状的地表结构简图,如图所示。

5、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1)、学生回顾中国的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南北普遍高温。

(2)、学生读“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计算东北地区最北边和最南边的气温差异是多少。东北地区冬季的气温可能给河流带来哪些影响?读“东北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大部分地方七月平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

(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归纳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地区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4)、读图观察长白山东南和西北两侧的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个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5)、学生分组读“图6—14”,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A、B、C三地哪个是大连、长春、哈尔滨,并说出判断依据。

(6)、学生分组探究:根据课本P30的活动题3,了解植被与气候的关系,试着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

(三)拓展活动:

1、你能从哪些历史事件中看出东北的重要性?

2、东北地区降水和华北平原差不多,为什么东北地区比较湿润?

3、你认为冷湿的地理环境对东北人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影响?试举例。

4、民间把“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姑娘叼着大烟袋”称为“东北三大怪”。你能试着解释其中原由吗?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四)课堂总结: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回答。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地理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简要点评,并从整体引导构建本节知识网络。

(五)当堂达标测试内容

1.关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对应目标1(1))A、位于中国的东北部 B、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C、西面与蒙古接壤 D、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重要

2.读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应目标2(2))

A、东部是丘陵 B、地势特占是东高西低

C、东北地区地处暖温带 D、自东向西地形类型依次是山地—平原—山地。3.位于东北地区半环状三带内部的地形是()(对应目标 1(2))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地

4.南国大地已是春花吐艳、莺啼燕语时,东北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对应目标3)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5.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较长,主要原因是()(对应目标2(4))A、学生喜欢放长假 B、寒假时间长可以充分休息,利于健康 C、这里冬季寒冷漫长D、这里夏季降水较多 6.三江平原属于干湿地区的中()(对应目标2(4))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7.2013年春节期间,家住广州的小明一家回到哈尔滨的老家与爷爷、奶妈团聚,小明与表弟参加了一场紧张刺激、在广州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户外运动,这项运动可能是()(对应目标3)

A、划船 B、滑雪 C、赛龙舟 D、钓鱼

8、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对应目标 2(2))(1)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 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有 和。

(2)图中字母代表的东北平原三个组成部分是: A、B、C。

(3)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是: ①、②、③、。

(4)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教学建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以及八下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中都粗略体现、提及过,本节课只不过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地图发现、分析、归纳,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加深,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题目练习进行巩固,并与本地自然环境进行对比,比较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达到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作者:查仲于 张梅 单位:山东省宁阳第九中学 邮编:271415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cha198211@sina.com

下载中学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