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实验中期评估自查情况摘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作文教学课题研究计划
一、研究目标:
1、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作文教学信息传递的方法、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地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作文。
2、探索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作文课堂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进而提高教师作文指导水平。
二、研究状况: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能力、习作能力非常有意义,尤其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可以拓展学生的习作思路;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提高习作评改效率;从而有效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但在以前的作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者喋喋不休地讲怎样审题,怎样选取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写具体等,而学生则成了作文课堂上的听众。作文教学信息传递的单一化,反馈渠道的单项化,是引起小学生在作文时总是觉得“无话可说”、“有话写不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自此,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作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作文学习中就能充分激发起学生说话、写作的积极性,开辟了作文教学的新领域。
近几年,我校开展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课题研究,对于提高低年级学生观察、说话能力,重视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写结合,改进作文批改方式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总体来看还是有成效的,学生不象以前那么怕作文了,愿意说话了,从学校组织的几次作文比赛中我们教师 明显感觉到,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在提高,眼界,思路都比以前开阔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于作文课堂教学的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具体研究成果,如何研究出一定的成果方面还不够重视。还有在课件的制作上教师们有一定的难度,今后要在这一方面多努力学习,使这些现进技术发挥他们的优势。
三、研究措施:
因我校是农村学校,所以我们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各年级为研究对象,主要负责人是语文老师,具体措施如下:
1、学习课程标准,明确习作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每个年级段的习作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低年级“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中年级“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想象作文,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习作空间。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各年级段习作、口语交际要求
2、学习作文教学理论。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是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鼓励学生把想象到的和幻想到的事物写出来,也是儿童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更是训练习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况且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倘若忽略了儿童爱想象的心理特点,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更何况没有想象,也写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
3、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充分认识到习作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必 要性。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已进入千家万户。传声技术、人机对话,计算机软件发挥了传统的语言文字所担负的运载信息的作用。“说写”方法将有更大的发展。新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技术,扩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这就把习作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了一块。从教学实际出发,我们可以从配备的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声像资料中指导学生获取习作素材;组织学生通过网上查询、收集信息,扩大知识面;鼓励学生自己去网上查询资料,在班上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4.每学期我们教研要求教师精心准备一节习作课,题材,形式都不一样。(如低年级按大纲要求进行说话练习,就要求教师准备说话练习的光碟,学习光碟上好朋友的说话技巧。中年级要求教师准备片段练习;高年级主要以评改习作为主。)然后要求教师收集资料,组织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研究下一步的具体实施方案。
四、研究内容:
这阶段我们研究的重点各年级都不相同,都是根据语文课本上的口语交际与习作为重点的。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的起了重大作用。教师在优化作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形象、表现力强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习作训练的情境,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合作、充满探索意义的习作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1、录音、投影或幻灯等单个或组合起来的视觉或听觉技术,可以借助观察图画,引导学生说话、想象,也可以听录音故事,引导学生复述,训练再造想象力。
2、电影、电视、录像、激光视盘等单个或组合起来的视听觉技术,以直观鲜明的图象,生动精炼的语言,将教育教学信息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参与习作训练的兴趣,提高训练效果。
3、以计算机为主的交互技术,不仅能给学生以指导,还能及时对学生的反映作出反馈、强化,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习作训练,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使学生和教师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传者和受者之间建起双向的通道,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4、由于Internet网络的发展,网络的交互性为作文训练中的“情境”创设以及“协作”、“会话”发挥了更巨大的作用,因此,习作训练与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想象力。
1、利用录音,听说写结合,训练再造想象力。
实践证明,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在习作训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声响,激发情趣,引导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产生表达欲望。如,教师借助录音机收集各种声响:“笑声”、“掌声”、“喝彩声”等,反复播放,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⑴听录音,复述故事。每个星期,我们都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认真听一则录音故事,如《丑小鸭》、《狼和小羊》,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我一般先让学生各自小声地练说,再在学习小组内练说,然后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地上台来讲故事。现在,大部分学生能将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出来,有的学生能模仿故事中小动物的语气来说话,还有的学生能和几个同学一起分角色表演童话故事,赢得了 阵阵掌声。当学生提笔写这个故事时,便觉得轻松多了。从练说到表演到用书面文字表达出来,学生都发挥了创新想象能力。
⑵听录音,续写故事。续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重要的写作活动。学生续写时,要积极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如听了录音故事《狼和小羊》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就在狼扑向小养的那一瞬间会发生什么事情?”有的学生想象到了有一个猎人一枪打死的凶恶的狼,小样会救了;有的学生认为小养凭自己的智慧骗走了凶恶的狼。
2、运用投影,观察事物,拓展联想空间。
⑴使用画面投影。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投影的画面比一般挂图的色彩更鲜明,还能静、能动、能分、能合,灵活多变,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作文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可要求学生不但要说明画面上实实在在的事物,还要尽可能想象画面所蕴含的意境,弹奏出“弦外之音”。
⑵使用文字投影。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这组课文后的习作要求是缩写《金色的鱼钩》。当学生一读要求,满眼的茫然,以前都是很熟悉的要求,这次不同了,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把课后的例文展现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起来了,这比老师讲解的效果好多了。
3、播放录像,重现场景,有效激发想象。
作文的源泉是生活。我们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如人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训练题,要求是:围绕一次春游,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春天的景物,也可以写春游中难忘的事情。为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表象,利用生动、直观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教师就播放了上次带 学生去春游恐龙园的录像片段。这样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方式,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促进了学生创新想象力的发展。
五、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要真正上好一堂电教作文课,教师必须花出大与以前几倍的心血。为此我们认为也要根据学生习作的需要来合理的精心地有选择地用好现代教育技术,不能用“满电灌”来代替原来的“满堂灌”,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今后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多媒体,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使学生们在习作内容选材、结构安排、词语应用、想象思维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一、内容选材广泛。电教媒体在习作教学中地适时运用,使学生领略生活之美,提高审美能力,拓展了他们习作选材的视野,使他们感悟到五彩的生活是写作之“源”,习作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已经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选材源泉。
二、结构安排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把构思巧妙、层次清楚的佳句、佳段、佳篇或学生的习作展示给同学们,通过默读、轻声读、诵读、对比读等形式,引导他们领悟了结构安排有条理的妙处。在讨论中,使学生学习掌握了结构安排的方法,在习作时借鉴运用,从而使他们习作安排结构的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三、词语应用生动。运用电教媒体,把规范、优美的语言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通过看、读、议、抄等形式,使他们可以用心去体会、揣摩语句中词语使用的形象与生动。在朗读中,仔细品味其中的妙处,学生们逐步领悟到习作语言要仔细推敲,才会写出佳作。在习作时,同学们都注意了词语的使用,使作文内容充满了童真、童趣。电教媒体的运用,极大地激发起学生们习作的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精美的画面,逼真的音效,为他们创设了充分想象的情景,使他们浮想联翩。借助实物投影,出示学生们较好的习作片断,诱发了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想象,为他们的想象搭建了平台,从而带动了全班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
第二篇:衡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
衡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
南岳区第一中学
南岳第一中学(简称南岳区一中)位于风光旖旎的衡山集贤峰下,其前身为坐落于长沙市韭菜园的南华中学,经数次搬迁、屡经兴废后迁于现址,改为现名。建校以来,历届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秉承“忠诚、团结、勤奋、向上”校训,在教育教学方面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南岳区一中在继承光荣传统,面向新世纪,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走全面育人之路,特色办学之路,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
数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本着以创办优秀实验学校的目标,一方面我们多渠道筹措资金,配置了一批现代化教育设备,另一方面我们开展多方面的教学与培训,全面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老师、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由小到大,一边实施一边发展,一边装备一边开发使用,到现在,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现对照检查指标系列的四个方面要求,分别汇报如下:
一、坚强有力的组织管理
首先,成立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教体局实验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教体局局长邹长青任组长,陈瑶光副局长、旷俭股长为副组长,郭刚毅校长、梁文格副校长为组员;学校也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技术研究小组,组长为郭刚毅,副组长为梁文格、曾淑荣,组员为李宋军、张合聪、易正光、谭志勇、刘兰娟、邓杰、谢小才、肖万斌。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会议安排布置实验校的创建工作和指导教育技术教研教改。其次,将教育现代化工作提到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校长每个学期的工作报告中都强调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对全体教师亦有明确要求:每人至少每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上一堂公开课。校长经常与仪器站领导、教导处主任、电教老师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情况,指导教导处与电教老师处理日常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协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配置。再次从经费上予以保障:教体局对我校的实验校创建非常重视,先后拨款100多万元为我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双控室,今年又将投资26万余元配备电脑室和电子备课室,学校也有专门用于教育技术建设与研究的经费开支,在使用上有帐目,符合财会制度。由于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工作,所以使得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
二、不断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条件
我们学校由于处于省重点中学——岳云中学旁,且招生范围小,生源不足,经费筹措亦为艰难,为此,我校采取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的措施,逐步完善我们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条件。
硬件方面:
1993年,引入我校第一台386微机;
1999年,我校自筹资金配置了拥有54台学生机的电脑教室一间、拥有投影仪、计算机、VCD机、实物展示台等设备的多媒体教室一间;
1999年,南岳教体局为我校配置了拥有64个学生座位的语音室一间,并配有学生英语考试系统软件;
2001年,我校即上网,并自行组建了小型校园网;
2002年,我校率先建起了集监控系统、双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于一体的网络系统,每个教室均配备了电视机等;
2004年,我校已与电脑公司签下合同,决定再建一个兼语音室和电脑教室于一体的电脑教室一间;电子备课室(兼电子阅览室)一间;
软件方面:
1993年,我校引入第一台微机同时,即配置了DOS操作系统和科利华校长办公系统;
1999年,在建设第一个电脑教室时就配置了LanStar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
2000年,我校配置了各科的音像教材和大批VCD及教育教学软件;由易正光老师自行开发了《成绩管理分析系统》,用于我区及我校的成绩管理和分析、招生、分班等工作;
2001年,我校购买了翰林汇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
2002年,我校在配置多功能网络系统同时,配置了WIN98操作系统OEM、联想《满意办公》软件各三套;
2003年,我校配置了会声会影
6、COOL3D等课件制作工具各一套;
2004年,准备配置新的校长办公系统。
三、师资建设与课题研究
从1999年起,我校就一直开展着各类培训工作,对象为全体教职员工。教导处由教导主任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并有专项资金安排,利用节假日、晚自习等时间安排教师参加培训,由信息技术教师易正光老师等专人任教。在培训的形式上也多种多样,有专题讲座、分组讨论、全员短训、单独培训等等形式。内容覆盖了WIN98系统操作、网络应用、投影仪使用、扫描仪使用、打印机使用、powerpoint课件制作、《课件大师》使用、Authorware使用等等。全校90多名任课教师全部参与了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占教师比例的100%;经过培训已经具有熟练利用某一种课件制作工具制作课件的教师达40多人,占教师比例的40%;能利用多种课件制作工具制作课件、甚至能利用计算机语言开发软件的教师达20多人,占教师比例的25%左右,校长郭刚毅也参加了由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中心组织的培训,并获得了计算机等级证。可以相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特别是新电脑教室的配备,具有课件制作能力的教师数量将会越来越多。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在电脑的使用操作、课件制作、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提高性的培训。同时,我们将更加注重深层次的培训,系统理论的培训,先进教育理念的培训,等等。
在课题研究方面,我校历来要求每一节实验课都尽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近几年来,教职员工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各类论文500多篇,其中120多篇在省市获奖,25篇付梓于报刊、学术杂志,其中不少是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专业文章。自1999年配备多媒体教室以来,我们自行开展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各科教学的研究,坚持不懈地进行课件的配置、开发和使用工作,目前已经购买、自制、修改了课件逾千个,且不包括为其他学校老师制作的课件。学校现有两个省级课题:《新课程中学化学学习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应用》、《信息化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整合研究》,学校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有30多人,达40%以上,校长亲自参与课题研究,且在经费投入和参与教师的待遇提供政策倾斜,目前两个课题研究正有声有色地开展,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四、工作成绩
在教学方面,全校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大量的教师在全省、全市、全区各级教学、说课、软件制作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2001年,我校的李容晖老师在全省中青年教师物理调教赛上获得一等奖;2002年肖万斌、伍维宏、易正光、邓里程等教师在市教学比赛中获奖;2002年肖万斌、伍维宏、易正光、邓里程、阳燕飞等在全区课件制作比赛中获奖;2003年易正光在市信息技术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等等。
近年来,我校学生的中考、高考成绩连连报捷,先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体院、武汉体院、湖南师大等高等院校输送了50多名专业人才,有近千名学生走入高等学府
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例如我校来自农村的皮文平同学参加电脑制作活动,其作品已送省参加比赛。
现代教育技术覆盖率情况:因资金不足,我校仅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但教师使用热情高,自1999年装备以来,已经连续使用了两个投影仪,累计换了三次灯泡。同时,许多老师利用双控系统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如李洪羽老师利用录象机录下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电视台的节目辅助自己的音乐和舞蹈教学;杨岳军老师利用双控系统播放VCD进行美术教学;等等。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我们将会根据教育科研的需求,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的最有力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将会融进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位教师、任何一节课中,各项覆盖率都将进一步上升,而且在使用方面将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虽然我们的资金不是很雄厚,虽然我们的设备仍然不足以满足我们每一位老师的需要,但我们仍然非常努力地去利用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近的有省重点中学——岳云中学的老师经常到我们这儿取经,远的有衡山二中、开云中学等周边县区的学校老师到我校请我们的老师制作课件,请教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
当然,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要看到,我们还有许多的工作需要继续不断努力和奋斗。随着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不断完善,随着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对现代教育技术更加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我校必将在创办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第三篇: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顺德区均安镇星槎小学 星槎小学地处西江河畔,七滘桥边,是一所农村学校。1996年,均安镇委镇政府和星槎村委会为重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将原星槎、福岸、三联、上力四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合并,斥巨资易地重建,组成一所规模大、档次高的现代化新星槎小学,开创了顺德区集约办学的先河,掀开了星槎小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早在合校之初,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改造薄弱学校的同时,也开始规划了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蓝图,确立了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促进学校教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轨。正是在这种明确的办学思路指导下,使学校能在强校林立的顺德教育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自申报广东省第二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起,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本着以创办优秀实验学校为目标,全面提高领导、教师、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全面开发学生与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实现教育信息化不懈努力。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由小到大,一边实施一边发展,一边装备一边开发使用,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深有体会的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完善管理体系,全面落实现代教育技术规划 对于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一称号,学校领导及教师既把它当作是荣誉,也把它当作是工作的动力和努力方向。
学校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有具体的任务、措施和步骤,目标明确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学校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管理网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带头参与实验工作,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电教的主任负责此项工作,并配备了由管理者、教科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科教师参加的实验人员。学校设立了电教中心,下设总控室、课件制作室、广播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等。各级实验人员分层管理,在实验过程中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主管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及时了解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学校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如学校电教中心管理条例,电教管理员守则,信息资料管理制度,多媒体使用管理制度,电脑机房管理制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等;学校对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都进行记录,如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多媒体使用情况记录等,真正做到设备有人用也有人管,实行规范管理。学校的电教人员直接参与和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日常的维修保养,并主要承担学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各类教育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已经安装了校园网络软件平台,进行了全体教师的校园网操作培训,并组织有关人员不断丰富校园网及各科室、各项目的网页,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有专人采集、更新,使得各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学校领导和教师也不断学习,增强现代化管理意识,整个学校的管理充满了现代化气息。
二、改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技术设备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所以,学校始终把改善教学环境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办学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断优化现代教育装备,建设了校园网络,添置了信息教学设备,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2016年至2016年间,学校乘着创建省一级学校和教育强镇的东风,取得了镇、村两级的支持,又加大了投入,完善了教育装备。学校现有校园网一个,广播网一个,图书电脑管理系统1个。有教学平台17个,专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个,电子阅览室1个,另有校园计算机总控室一个,教师课件制作室一个,语音室1个(设备2套),以及图书馆局域网一个。共配有计算机234台,并配置相应网络的外部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辅助软件。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数量和种类基本满足教学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校长室、行政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馆等办公系统的主要业务实行计算机管理。学校专门购买了“海百合”课件制作软件、“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学校已用光纤专线方式接入校校通,并在教学和管理中得以有效应用。学校在互联网上有独立网站,与省、市教育网建立链接。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有专人采集、更新。通过网页操作,使得各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三、合理配置、开发教学资源,提高应用效果 我校根据教学需要给各年级购置了语文、数学、英语、思品、自然、科学、音乐等教学用的配套音像、电子教材基本达到了三套,并且是省中小学教材审查组推荐的。北师大新教材配套光盘,英语光盘等。还有《鹏博士》《科利华》教学软件一批。我们认为:教学软件不能简单的买进和拿来,一是有选择性的买一些有使用价值的资料。二是发动师生自己想办法制作教学积件和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提高使用率,提高教学效果,又有自己学校特色。学校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注重媒体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结合,采用何种媒体,如何运用媒体等皆从实际需要出发,形式服从内容。同时学校坚持拿来与消化、引进与创造相结合。三是紧紧依靠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我校网站直接连接顺德教育信息网,信息中心拥有各种教育软件资源已1000g以上,有科利华、清华同方、k12、中教育星、清华永新、国之源、南方之星、迈达威、人教社等九家公司的17个产品,教师学生可方便、快速地调用或下载各种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四、充分利用,提高使用率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的资源效益。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我校能运用电教手段上课的教师达到100%,开展电教学科比例达到100%,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美术、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综合实践。采用电教手段的课时覆盖率也达50%。
五、依托课题研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学校一直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开展了计划性强、针对性强和实效性强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结合本地区本校的教育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在研究经费、活动时间上给予保证,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保证课题按预定方案稳步推进。目前,已立项的课题有国家级的两项——《小学语文“四结合”》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的课程整合》,省级三项——《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小学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广东省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每个课题都能按计划正常开展研究,定期开展阶段性成果整理和总结。其中《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已经结题,结题报告得了二等奖。几年来,实验教师大胆实践,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总结出集中识字模式、随文识字模式、阅读教学模式、说写训练模式等。教师们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把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建构的工具,进一步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综合素质都大大优于普通班学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说写训练教学模式》的论文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得到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确认,获得了成果入选奖。《春天在哪里》的语文“四结合”课例教学获得全国优秀课例三等奖。“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已通过广东省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终期评估,研究成果获得了二等奖。何婉华等五位老师的专题论文获得了一、二等奖,六位学生的作文也获了奖。何凤娇等四位老师的相关论文还获得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的论文比赛二等奖。科研改革也促进了全校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的征文、作文竞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科研实验开拓了农村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们加大了教育改革的信心。现在,我们全方位推进信息化教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从语文科到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得到普及应用。教师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
六、强化师资培训,促进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 学校认为,现代教育设施不是装门面的,它的价值在于充分的使用,而使用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学校把培训老师作为广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突破口,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使学校教师能够迅速适应现代教育的环境,掌握现代教育设备的运用。我们坚持校本培训,学校多次派出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种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参加有关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学习交流活动。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再传给老师们,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1、集中培训。学校一方面请来相关专业的老师对全校的老师进行集中培训,让全体老师都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理论和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学校骨干老师进行实例讲解,作业布置等。
2、分散练习。在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分散到各年级组实际操作,进行巩固强化。年级组老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定期验收。学校定期对老师的计算机掌握情况进行统一测评,重点是通过作业的形式考察老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4、比赛促进。学校结合培训开展系列竞赛活动如:authorware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老师的学习热情。通过校本培训,派出学习、专业老师讲课等形式提高了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力地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还订阅了有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资料和刊物,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书刊。通过学习、研读,教师更好地了解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水平,加深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研究。通过培训学习,教师不但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也提升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素质。
七、实验工作取得的成绩 通过实验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大大提高,教育观念得到转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信息化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在我校的课堂上,教师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教师们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近两年,进步特别快。其中李巧敏老师的《说写训练教学模式》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得到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确认,获得了成果入选奖;《春天在哪里》的语文“四结合”课例教学获得全国优秀课例三等奖;《春天在哪里》、《我喜欢的水果》两课例参加了顺德区信息技术教学开放日活动,获得好评。何凤娇老师的《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李巧敏老师的《利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情境》、黎翠容老师的《发挥cai的优势提高作文效率》、王月瑛老师的〈情境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大赛的二等奖。何婉华的《情境作文指导一、二法》、李巧敏的《利用网络创设情境》获广东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一等奖、王月瑛的《情境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黎翠容的《运用多媒体创设作文情境》、何凤娇的《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李国光的〈情境作文教学实验报告〉获二等奖。欧阳信程教学课件《比较》、《长颈鹿和小鸟》获区二等奖及镇一等奖,何惠燕老师、欧阳永晃老师思品课件获顺德区三等奖,参加了思品课件展示。欧阳信程、欧阳永晃参加区信息技术说课比赛获得二等奖。欧阳永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获区电教论文二等奖,卓捷海的音乐录像课《巧巧手》、欧阳信程的科学录像课《谁给花传粉》、梁婉青的品德与生活录像课《和钟姐姐交朋友》获区三等奖,何瑞华的论文《《加强情感体验,调动情感参与》》《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获区一等奖。何校伦论文《数学也要进行“听”“说”训练》、何彩眉教案〈买铅笔〉获区二等奖,梁婉青论文《活用多媒体教学激活识字兴趣》获区三等奖;李国光、欧阳永晃设计制作的学校网站获顺德区电教中心颁发的二等奖。近两年来,学校教师在区镇的各项论文、教案、课件及教学比赛中获得了约80个奖项。教学科研促进了教师的提高。我校是镇的示范性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本地区是先走了一步。我们曾承办过镇内不少大型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兄弟学校提供示范和交流研究的平台;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教学开放日、文化艺术节活动,向镇内、区内及社会公开展示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果;在校内,经常举行全校性的或科组的教学活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新会市荷塘镇中心小学、高明区三洲街道办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也慕名前来参观。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本地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一年上一个台阶。1997年被评为顺德市一级学校,1998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0年通过了佛山市一级学校复评,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向城市化、现代化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多次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顺德区少先队先进大队、顺德区实验工作优秀学校、顺德区体卫先进单位、顺德区文明单位、佛山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附件三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评量化表 学校名称: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星槎小学(表一)一级 指标项二级指标项得分 a 工作落实 情况a1 人员a2 规划7 34 b 三个覆盖率b1 教师b2 学科b3 课时9 333 c 教学环境情况c1 达标c2 使用率c3 模式探索10.5 54.51 d 课题研究情况d1 选题d2 措施d3 进展d4 成果16 2455 e 教材使用情况e1 教材选用e2 使用效果e3 自制教材12 543 f 组织培训情况f1 内容f2 范围f3 方式13 535 g 实验工作效果g1 教学成果g2 教师教学水平g3 学生综合素质g4 示范作用22 16222 总分89.5
第四篇: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管理办法
附件1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开展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是我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含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以下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核实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规范和完善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的管理,促进教育技术研究健康有序发展,依照《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和《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和新一轮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列入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的各类立项课题。
第二章 组织
第三条 省教育厅成立“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简称“省实验校领导小组”)。主要责职是制定实验学校工作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审核实验学校资格;负责课题立项和管理;开展业务培训和专题研讨;组织检查和成果验收;推广典型经验和研究成果,引领全省实验学校发展。“省实验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技术中心(研究培训部),具体负责学校实验工作的开展。第四条 “省实验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立“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评审组”(简称“省课题评审组”),主要职责是评审列入规划的各类课题,提供学术咨询。其成员由“省实验校领导小组”聘任。
第五条 各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受“省实验学领导小组”委托,负责做好属地实验学校的规划课题管理工作。
第三章 课题类别和选题
第六条 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公布的《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指南(2009-2014年)》(简称《指南》),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申报的重要依据。为近期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范围或内容。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的开展,可对《指南》进行修订。
第七条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设“专项课题、重点课题”两类。专项课题:指在学科教学、或具体领域应用教育技术的研究课题,一般情况由课题申报学校独立完成;重点课题:指重点专项研究或综合性应用研究课题,原则上由省教育技术中心组织若干学校或单位协同完成。
第四章 申报、评审、立项
第八条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每年集中组织一次课题申报评审立项,每次自申报公告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课题申报,受理期限一般为二个月。重点课题也可根据情况组织申报评审立项。
第九条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面向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申报,课题负责人应为学校负责人。
课题负责人需符合下列各项条件:
1.具有小学高级、中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2.申请单位原则上同时只能申报并承担一个课题任务。前一个立项课题未结题单位,暂不能申报新的课题。
第十条 申报单位应按照《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申报〃评审表》(简称“申报表”)的要求,认真如实填写“申报表”,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 “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规划课题的评审、立项工作。各市管理机构负责对属地学校规划课题的申报及初审工作。
第十二条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获准立项后,由省教育技术中心公布立项课题学校,并向申报学校发送课题立项通知书。
第十三条 “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重点推荐经过省级审定合格的课题参与中央电化教育馆“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和青年课题”和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立项。
第五章 课题管理
第十四条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实行“统一协调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专项课题的指导、日常管理工作委托各市负责;重点课题的指导、日常管理工作由“省实验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市级管理机构协助管理。
第十五条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研究周期一年以上的各类立项课题学校应提交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每学年结束前上报。研究周期两年以上的各类立项课题原则上需进行中期评估,由“省实验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进行。
第十六条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立项课题有下列之一情况,须由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市管理机构审核,报“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1.变更课题负责人;
2.改变课题名称及研究方向; 3.改变成果形式;
4.对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 5.变更课题管理单位;
6.课题完成时间延期一年以上或多次延期; 7.因故中止或撤销课题。
对未经审核同意进行上述变更的立项课题,将不予结题。第十七条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立项课题有下列之一情况“省实验校领导小组”办公室撤销该课题立项:
1.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低劣; 4.与批准的立项课题设计严重不符; 5.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第六章 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
第十八条 所有立项课题在研究工作完成后,均应及时申请安排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由课题负责人填写结题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向市管理组织申请结题和验收,接受由“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课题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情况随时在网上公布。
第十九条 通过结题验收的课题,应由该课题负责人将完整的成果文本和电子稿(含课题研究成果主件、必要的附件及课题申报〃评审表)各一套及成果鉴定书一并送交“省实验校领导小组”办公室。所有材料齐备有效,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颁发结题证书。
第七章 成果的评奖、宣传和推广
第二十条 省、市各级管理机构和课题负责人学校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课题成果的出版、宣传和推广,充分发挥课题成果的作用和效益。
“浙江省教育技术网”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研究专栏,系统介绍我省新一轮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和课题研究开展情况,汇集和交流最新活动信息和研究成果,为实验学校课题研究提供互动的展示平台。
“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召开课题成果报告会,组织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或学术研讨,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
第二十一条 “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于立项课题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每两年举办一次评奖活动,表彰课题研究工作先进集体和各课题研究成果。具体办法另行公布。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并修订。
第五篇: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指南
附件
2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指南
(2009-2014年)
本“指南”根据“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指导意见”和“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深入开展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要载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的整合应用,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本指南将推荐的课题研究方向分为6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列若干专题,供申报课题时参考。学校也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另行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本指南中带※号的课题,为这期间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范围或内容。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现代化发展研究
1、“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策略与利用研究
※
2、“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
3、“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4、“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的研究
※
5、“数字化校园”建设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研究
6、学科教师备课(教研)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与评价研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探索与研究
移动通信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研究
三、信息技术(网络)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
校园电视台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网络条件下家校互动对构筑和谐德育环境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数字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 ※“书香校园工程”对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与影
响研究
四、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应用研究
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规划与综合成效的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基于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
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教师博客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学具开发以其在教学中运用与创新研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应用和评价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中网络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学校教育资源的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
五、专题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应用研究
※“浙江教育资源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学科多媒体素材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生用电子音像教材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教案开发和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本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交互白板的混合式学习研究
※Science Word和Page Player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MOODLE教学平台的应用
多点互动网络教学平台在资源共享中的应用研究
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教师信息素养与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与培训模式研究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绩效评估研究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
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学校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培训模式研究
基于多点互动网络教学平台的农村教师培训研究
七、学校教育装备(图书馆、实验室)开发、建设与效益研究
学校教育装备使用效益研究
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书香校园”建设和使用效益的研究 中小学图书馆多元功能与应用研究
学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效益研究
※普通高中数字探究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应用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