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政工作基本思路[工作计划]
民政工作基本思路[工作计划]
民政工作基本思路[工作计划]
文章标题:20xx年民政工作基本思路[工作计划] 20xx年民政工作基本思路
一、社会救助体系
1、建立完善城乡统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集中供养为基础,建立健全以助医、助房、助学、助困、助就业、助司法等为配套的救助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救助运行体系。大力开展社会互助和经常性捐助活动,合理整合社会救助资源,统筹社会救助工作,全局将在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低保救助、应急救助、边缘救助、医疗救助、重点救助、结对救助、慰问救助、法律救助”等八大新型救助体系。
2、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覆盖面达到100,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不留死角,并且做到低保的保障水平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按年初《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积极探究并运用恩格尔系数法和“市场菜篮法”,测算保障标准,从而提高低保标准,力争全县农村低保标准和实际救助额度分别达到城镇水平的60左右的要求。同时,建立公正、公开的运作机制,实行动态层次管理,增加低保工作透明度,确保保障资金准确、及时、足额发放。
3、健全完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灾害救助预案和救灾工作响应机制。科学运用灾害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灾害紧急救援机制。进一步提高救灾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做到灾前减灾意识宣传到位,灾中转移安置灾民迅速安全,灾后查灾核灾准确及时,现代化报灾手段广泛应用,灾害救助信息网络健全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不断完善救灾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救灾资金管理和监督,确保灾民基本生活和灾区社会稳定。并力求重灾户建档率达100,全面实现计灾到户、救灾到家。
二、社会福利体系
1、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发展机制、投资机制和运营机制,形成政府宏观管理、民间组织和社会各界经办运作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模式。在县财政安排100万元规划建设石浦等6所中心敬老院的基础上,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使社会福利设施基本满足社会需要。力争20xx年动建县福利中心和改造现福利院,初步建成以县福利中心为龙头乡镇敬老院为依托的农村老年人服务网络,达到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30张。
2、培育发展公益事业力量。在完善政府社会福利制度的同时,健全公益行为回报机制,进一步推进社会公益事业。抓好福利电脑彩票销售工作,力争设置福利电脑彩票销售网点40家,年度发行福彩突破20xx万元,进一步提高福利彩票公益金筹资能力。规范福利企业管理,加快福利企业发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大回报社会福利事业的力度。
3、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切实加强老龄工作。完善多种形式的养老和医疗机制,确保老年人有较好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坚持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积极创建居家养老所需的社区服务体系。
三、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1、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参与”的村务公开制度及民主管理模式,坚持村务公开四统一(时间、内容、标准、形式),全面落实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重要村务村民参与率达100。不断加大换届选举后续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工作。不断深化“省村民自治模范县”成果,为“十一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20xx年,全县60以上的村要达到县级村民自治法制先进(模范)村的标准。积极探索创新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充实内涵,不断提高村务公开的层次和水平。
2、进一步加快城镇社区建设。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增强社区自治能力,注重培育“志愿与奉献”,“共驻、共理、共建、共享”,“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区理念,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网络普及、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社区。重点抓好撤村建(并)居后的社区建设各项配套政策落实,理顺城乡结合部社区建
设中各方关系,探索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社区,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步伐。
3、切实加强民间组织培育和管理。通过法律手段和有效的政策措施,逐步使我县民间组织结构优化、功能互补、布局合理,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民间组织信息管理数据库,民间组织登记合格率达100。同时建立完善的协同作战快速反应机制,有效查处非法民间组织,打击民间组织的非法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四、优抚安置体系
1、进一步依法落实优抚政策。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建立健全优抚事业费自然增长机制,完善抚恤、优待、褒扬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优待制度。拓宽社会参与优抚保障的途径,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适度提高兵役义务费优待金标准,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达到或略高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准确地掌握优抚对象的思想动态,做好优抚对象的稳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2、深化安置改革。认真做好20xx年度复退军人的接收工作,进一步完善自谋职业安置方式,确保退役士兵全部实行自谋职业,重点对象安置率100,义务兵安置金发放率100。采取财政拨款和社会均衡负担等办法,进一步健全以支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为主的安置保障金制度。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实现社会化、社区化,落实好军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3、大力加强双拥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拥军优属服务网络,努力推动双拥工作的社会化、经常化、法制化,有效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搞好海训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在确保省双拥模范县五连冠基础上,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完善烈士园、纪念馆、碑、墓和故居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五、公共事务管理体系
1、深化殡葬改革与管理。坚持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习、提倡科学文明节俭办丧事的工作方针,确保遗体火化率达100。加强公墓建设和管理,大力推进公墓环境园林化、葬法多样化、墓地艺术化和管理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墓区建设,推行骨灰撒散、寄存、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实现骨灰处理多样化,生态葬法覆盖80%行政村。继续抓好“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实现“三沿五区”无坟化目标。搞好殡仪服务,提高殡葬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
2、认真贯彻《婚姻登记条例》,严格依法登记,登记合格率达100%。进一步加强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争创全省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
3、进一步做好收养登记管理工作。严格登记标准,规范登记程序,确保登记合格率达100。
4、规范地名管理工作。积极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导入城市CI(形象识别)系统,树立品牌意识,依法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大力促进地名管理标准化,地名管理达标率达100。
5、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探索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得到及时救助。
6、切实做好滩坑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工作。贯彻省市移民方针,落实移民帮扶政策,全面完成第二批188名滩坑移民的安置任务,及早启动第三水平年移民工作,保障移民合法权利,使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最终实现“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总体工作目标。
《20xx年民政工作基本思路[工作计划]》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20xx年民政工作基本思路[工作计划]。
第二篇:民政工作基本思路
民政工作基本思路
2006年民政工作,必须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要把落实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作为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充分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必须坚持效能建设的原则。面对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要求,指导民政工作的转型,谋划民政事业的发展,使民文秘
114政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同时,努力探索并逐步形成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优抚安置体系和公共事务管理体系,不断推进民政事业现代化进程。
一、社会救助体系
1、建立完善城乡统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集中供养为基础,建立健全以助医、助房、助学、助困、助就业、助司法等为配套的救助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救助运行体系。大力开展社会互助和经常性捐助活动,合理整合社会救助资源,统筹社会救助工作,全局将在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低保救助、应急救助、边缘救助、医疗救助、重点救助、结对救助、慰问救助、法律救助”等八大新型救助体系。
2、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覆盖面达到100,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不留死角,并且做到低保的保障水平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按年初《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积极探究并运用恩格尔系数法和“市场菜篮法”,测算保障标准,从而提高低保标准,力争全县农村低保标准和实际救助额度分别达到城镇水平的60左右的要求。同时,建立公正、公开的运作机制,实行动态层次管理,增加低保工作透明度,确保保障资金准确、及时、足额发放。
3、健全完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灾害救助预案和救灾工作响应机制。科学运用灾害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灾害紧急救援机制。进一步提高救灾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做到灾前减灾意识宣传到位,灾中转移安置灾民迅速安全,灾后查灾核灾准确及时,现代化报灾手段广泛应用,灾害救助信息网络健全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不断完善救灾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救灾资金管理和监督,确保灾民基本生活和灾区社会稳定。并力求重灾户建档率达100,全面实现计灾到户、救灾到家。
二、社会福利体系
1、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发展机制、投资机制和运营机制,形成政府宏观管理、民间组织和社会各界经办运作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模式。在县财政安排100万元规划建设石浦等6所中心敬老院的基础上,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使社会福利设施基本满足社会需要。力争2006年动建县福利中心和改造现福利院,初步建成以县福利中心为龙头乡镇敬老院为依托的农村老年人服务网络,达到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30张。
2、培育发展公益事业力量。在完善政府社会福利制度的同时,健全公益行为回报机制,进一步推进社会公益事业。抓好福利电脑彩票销售工作,力争设置福利电脑彩票销售网点40家,发行福彩突破2000万元,进一步提高福利彩票公益金筹资能力。规范福利企业管理,加快福利企业发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大回报社会福利事业的力度。
3、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切实加强老龄工作。完善多种形式的养老和医疗机制,确保老年人有较好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坚持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积极创建居家养老所需的社区服务体系。
三、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1、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参与”的村务公开制度及民主管理模式,坚持村务公开四统一(时间、内容、标准、形式),全面落实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重要村务村民参与率达100。不断加大换届选举后续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工作。不断深化“省村民自治模范县”成果,为“十一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2006年,全县60以上的村要达到县级村民自治法制先进(模范)村的标准。积极探索创新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充实内涵,不断提高村务公开的层次和水平。
2、进一步加快城镇社区建设。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增强社区自治能力,注重培育“志愿与奉献”,“共驻、共理、共建、共享”,“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区理念,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网络普及、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社区。重点抓好撤村建(并)居后的社区建设各项配套政策落实,理顺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中各方关系,探索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社区,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步伐。
3、切实加强民
间组织培育和管理。通过法律手段和有效的政策措施,逐步使我县民间组织结构优化、功能互补、布局合理,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民间组织信息管理数据库,民间组织登记合格率达100。同时建立完善的协同作战快速反应机制,有效查处非法民间组织,打击民间组织的非法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四、优抚安置体系
1、进一步依法落实优抚政策。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建立健全优抚事业费自然增长机制,完善抚恤、优待、褒扬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优待制度。拓宽社会参与优抚保障的途径,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适度提高兵役义务费优待金标准,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达到或略高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准确地掌握优抚对象的思想动态,做好优抚对象的稳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2、深化安置改革。认真做好2005复退军人的接收工作,进一步完善自谋职业安置方式,确保退役士兵全部实行自谋职业,重点对象安置率100,义务兵安置金发放率100。采取财政拨款和社会均衡负担等办法,进一步健全以支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为主的安置保障金制度。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实现社会化、社区化,落实好军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3、大力加强双拥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拥军优属服务网络,努力推动双拥工作的社会化、经常化、法制化,有效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搞好海训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在确保省双拥模范县五连冠基础上,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完善烈士园、纪念馆、碑、墓和故居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五、公共事务管理体系
1、深化殡葬改革与管理。坚持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习、提倡科学文明节俭办丧事的工作方针,确保遗体火化率达100。加强公墓建设和管理,大力推进公墓环境园林化、葬法多样化、墓地艺术化和管理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墓区建设,推行骨灰撒散、寄存、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实现骨灰处理多样化,生态葬法覆盖80%行政村。继续抓好“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实现“三沿五区”无坟化目标。搞好殡仪服务,提高殡葬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
2、认真贯彻《婚姻登记条例》,严格依法登记,登记合格率达100%。进一步加强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争创全省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
3、进一步做好收养登记管理工作。严格登记标准,规范登记程序,确保登记合格率达100。
4、规范地名管理工作。积极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导入城市CI(形象识别)系统,树立品牌意识,依法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大力促进地名管理标准化,地名管理达标率达100。
5、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探索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得到及时救助。
6、切实做好滩坑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工作。贯彻省市移民方针,落实移民帮扶政策,全面完成第二批188名滩坑移民的安置任务,及早启动第三水平年移民工作,保障移民合法权利,使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最终实现“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总体工作目标。
第三篇:年民政工作基本思路工作计划
年民政工作基本思路工作计划
××年民政工作基本思路
××年民政工作,必须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要把落实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作为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充分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必须坚持效能建设的原则。面对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要求,指导民
政工作的转型,谋划民政事业的发展,使民本文来自网政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同时,努力探好范文版权所有索并逐步形成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优抚安置体系和公共事务管理体系,不断推进民政事业现代化进程。
一、社会救助体系
⒈建立完善城乡统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集中供养为基础,建立健全以助医、助房、助学、助困、助就业、助司法等为配套的救助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救助运行体系。大力开展社会互助和经常性捐助活动,合理整合社会救助资源,统筹社会救助工作,全局将在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低保救助、应急救助、边缘救助、医疗救助、重点救助、结对救助、慰问救助、法律救助”等八大新型救助体系。
⒉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覆盖面达到,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不留死角,并且做到低保的保障水平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按年初《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积极探究并运用恩格尔系数法和“市场菜篮法”,测算保障标准,从而提高低保标准,力争全县农村低保标准和实际救助额度分别达到城镇水平的左右的要求。同时,建立公正、公开的运作机制,实行动态层次管理,增加低保工作透明度,确保保障资金准确、及时、足额发放。
⒊健全完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灾害救助预案和救灾工作响应机制。科学运用灾害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灾害紧急救援机制。进一步提高救灾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做到灾前减灾意识宣传到位,灾中转移安置灾民迅速安全,灾后查灾核灾准确及时,现代化报灾手段广泛应用,灾害救助信息网络健全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不断完善救灾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救灾资金管理和监督,确保灾民基本生活和灾区社会稳定。并力求重灾户建档率达,全面实现计灾到户、救灾到家。
二、社会福利体系
⒈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发展机制、投资机制和运营机制,形成政府宏观管理、民间组织和社会各界经办运作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模式。在县财政安排万元规划建设石浦等所中心敬老院的基础上,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使社会福利设施基本满足社会需要。力争××年动建县福利中心和改造现福利院,初步建成以县福利中心为龙头乡镇敬老院为依托的农村老年人服务网络,达到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张。
⒉培育发展公益事业力量。在完善政府社会福利制度的同时,健全公益行为回报机制,进一步推进社会公益事业。抓好福利电脑彩票销售工作,力争设置福利电脑彩票销售网点家,发行福彩突破万元,进一步提高福利彩票公益金筹资能力。规范福利企业管理,加快福利企业发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大回报社会福利事业的力度。
⒊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切实加强老龄工作。完善多种形式的养老和医疗机制,确保老年人有较好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坚持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积极创建居家养老所需的社区服务体系。
三、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⒈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参与”的村务公开制度及民主管理模式,坚持村务公开四统一(时间、内容、标准、形式),全面落实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重要村务村民参与率达。不断加大换届选举后续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工作。不断深化“省村民自治模范县”成果,为“十一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年,全县以上的村要达到县级村民自治法制先进(模范)村的标准。积极探索创新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充实内涵,不断提高村务公开的层次和水平。
⒉进一步加快城镇社区建设。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增强社区自治能力,注重培育“志愿与奉献”,“共驻、共理、共建、共享”,“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区理念,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网络普及、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社区。重点抓好撤村建(并)居后的社区建设各项配套政策落实,理顺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中各方关系,探索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社区,进一步加快社区建
第四篇:2006年民政工作基本思路[工作计划]
文章标题:2006年民政工作基本思路[工作计划]
2006年民政工作基本思路
2006年民政工作,必须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要把落实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作为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充分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必须坚持效能建设的原则。面对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
和机制创新的要求,指导民政工作的转型,谋划民政事业的发展,使民本文来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政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同时,努力探索并逐步形成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优抚安置体系和公共事务管理体系,不断推进民政事业现代化进程。
一、社会救助体系
1、建立完善城乡统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集中供养为基础,建立健全以助医、助房、助学、助困、助就业、助司法等为配套的救助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救助运行体系。大力开展社会互助和经常性捐助活动,合理整合社会救助资源,统筹社会救助工作,全局将在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低保救助、应急救助、边缘救助、医疗救助、重点救助、结对救助、慰问救助、法律救助”等八大新型救助体系。
2、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覆盖面达到100,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不留死角,并且做到低保的保障水平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按年初《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积极探究并运用恩格尔系数法和“市场菜篮法”,测算保障标准,从而提高低保标准,力争全县农村低保标准和实际救助额度分别达到城镇水平的60左右的要求。同时,建立公正、公开的运作机制,实行动态层次管理,增加低保工作透明度,确保保障资金准确、及时、足额发放。
3、健全完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灾害救助预案和救灾工作响应机制。科学运用灾害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灾害紧急救援机制。进一步提高救灾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做到灾前减灾意识宣传到位,灾中转移安置灾民迅速安全,灾后查灾核灾准确及时,现代化报灾手段广泛应用,灾害救助信息网络健全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不断完善救灾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救灾资金管理和监督,确保灾民基本生活和灾区社会稳定。并力求重灾户建档率达100,全面实现计灾到户、救灾到家。
二、社会福利体系
1、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发展机制、投资机制和运营机制,形成政府宏观管理、民间组织和社会各界经办运作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模式。在县财政安排100万元规划建设石浦等6所中心敬老院的基础上,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使社会福利设施基本满足社会需要。力争2006年动建县福利中心和改造现福利院,初步建成以县福利中心为龙头乡镇敬老院为依托的农村老年人服务网络,达到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30张。
2、培育发展公益事业力量。在完善政府社会福利制度的同时,健全公益行为回报机制,进一步推进社会公益事业。抓好福利电脑彩票销售工作,力争设置福利电脑彩票销售网点40家,发行福彩突破2000万元,进一步提高福利彩票公益金筹资能力。规范福利企业管理,加快福利企业发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大回报社会福利事业的力度。
3、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切实加强老龄工作。完善多种形式的养老和医疗机制,确保老年人有较好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坚持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积极创建居家养老所需的社区服务体系。
三、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1、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参与”的村务公开制度及民主管理模式,坚持村务公开四统一(时间、内容、标准、形式),全面落实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重要村务村民参与率达100。不断加大换届选举后续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工作。不断深化“省村民自治模范县”成果,为“十一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2006年,全县60以上的村要达到县级村民自治法制先进(模范)村的标准。积极探索创新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充实内涵,不断提高村务公开的层次和水平。
2、进一步加快城镇社区建设。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增强社区自治能力,注重培育“志愿与奉献”,“共驻、共理、共建、共享”,“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区理念,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网
第五篇:街道办事处民政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街道办事处2013年民政工作总结暨2014年工作计划
2013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对口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宗旨,较好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现将2013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村务公开工作:督促各村(菜场)完成了全年村务公开工作;监督“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执行。
二、城市低保工作:完成低保户全年复核及档案归档工作,目前办事处共有低保户495户,905人,做到了应保尽保,无人情保、关系保。对参加新农合的低保户进行了调查,低保由个人承担的资金,全部由民政局支付。
三、老年人工作:组织各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庆祝重阳节,完成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年人摸底及老年人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办事处共有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年人1002人,8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年人330人,百岁老人1人,共发放生活补助365400元;
四、农村“五保户”救助工作:办事外共有“五保户”33名,有10名在南山田园养老院集中供养。都属于“三无”对象,目前这33人都在低保范围,分别享受金额不等的城市低保金,今年每人发放“五保户”救助款2000元,都已按时、足额发放到“五保户”或其监护人手中,使他们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五、大病救助工作:按程序及时受理、审核低收入家庭大病救助的申请;严格审核相关票据;及时发放了救助金,共救助低保户住院人数68人,救助金额255330元;低保户日常门诊救助9人,救助金额17600元;低收入家庭救助60人,救助金额305290元;特殊困难户救助3人,救助金额25380元。共救助140人,共发放救助金603600元。
六、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组织市、区驻常青从大代表捐款对辖区内考入二本以上低保户家庭的大学生、义务教育以外仍在读书的孤儿进行了救助,共发放求助金3万元,受到困难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4年民政工作计划
(一)积极组织开展低保户劳动技能培训。将社保和民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家庭成员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增强低保户职业技能和自信心、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为低保户再就业,减轻政府负担打好基础。
(二)优先安排低保户家庭成员就业。积极协调各村(菜场)开发就业岗位,同等条件,优先安排低保户家庭成员就业,提高低保户家庭生活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继续做好低收入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加大低收入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宣传力度,让惠民政策真正得到落实。
(四)做好救灾、救济工作。灾情发生后如实及时上报,灾款到位后公平、公正、公开发放。
(五)创新村务公开形式,高标准完成村务公开工作。
继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诚心、耐心、热心、公心为群众搞好服务,为常青办事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