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如何创新

时间:2019-05-14 15:1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政工作如何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政工作如何创新》。

第一篇:民政工作如何创新

民政工作如何创新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作为政府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主体,要充分发挥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地位、核心作用,切实履行好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职能,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矗

一、充分认识创新民政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上取得新突破,民政工作如何创新。

首先,要认真看待民政在社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民政工作的核心理念就是人。因而,民政工作同社会管理的本质和内涵是统一的。其次,民政工作的社会化、法制化特征,也具备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民政乃国政,重心在基层”的理念,与社会管理基层为重不谋而合。因此,民政是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只要妥善解决了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就必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只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必然实现“以人为本”。

当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出了新要求。民政所承担的养育孤儿、婚姻登记、殡葬业务,关系到群众一生的利益和幸福;所承担的其他社会管理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十一五”期间,我省民政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的需求量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步伐存在的差距;人民群众对参与社会行政事务,享有基本民主权利的期待,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民主推进进程速度存在的差距,都对民政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职能提出新挑战、新要求。为此,必须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切实履行好民政职能。全省民政干部必须认清形势,主动承担社会管理骨干职能,不断创新管理服务理念,在管理方式上,从单纯重视管理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转变;在管理主体上,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在管理重心上,从治标向治本、从事后救急向源头治理转变;在管理手段上,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二、全面提升城乡基层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为“十二五”开好局和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凝聚强大动力。

民政工作中的农村和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组织登记与管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三大核心元素,工作总结《民政工作如何创新》。完成好这三项工程,需要全省民政干部作出新的努力。

提升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民政部门要当好“指导员”。民政部门所承担的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基础不牢,地动山冶。从村民自治的现状来看,山西是我国村民自治的发源地之一,曾经以“两票制”开创了村委换届选举创新的先河。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民政干部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当好政策的“讲解员”、选举的“指导员”和贿选的“监督员”,为党委、政府解决村民自治问题把好第一关。要重点抓好“难点村”治理、“空壳村”治理和为村民选好当家人三大难题。一要健全部门联动、分类指导、相互配合、共同治理格局,以村务公开、财务分开、群众评议解决“难点村”问题;二要采取移民、开发、治理、教育与技术培训综合方式,解决“空壳村”问题;三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实现村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从社区建设的任务来看,全省民政部门要把社区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和社区个体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着力破解“谁干事”“城中村”“双面人”三大难题。通过加快“村改居”,推动形成社区居民委员会及下属的委员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组织体系新格局。通过“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解决社区与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事权关系,为社区“减负”。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强化流动人员管理,为社区社会管理搭建大舞台。

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水平,民政要当好“排头兵”。社会组织是协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山西是社会组织相对薄弱地区。1990年才步入登记管理正轨,截至2010年全省各类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到10096个,但同国际通用标准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且有些社会组织尚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因此,要积极趋利避害,发展壮大社会组织力量。“十二五”期间,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建立法制健全、管理规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形成政府管理、社会监督、民间组织自律相结合的大管理格局。

提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民政要当好“工程师”。社会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人才所进行的以助人为宗旨、以专业知识和才能为手段,所开展的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正、关系调适等社会服务工作,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担当起社会工作人才“工程师”的角色,以推进“十年树人工程”来解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当前面临的起步较晚、数量不足、推进较难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民政在基层群众和社会公众心目中“责任心强、联系广泛、有亲和力、有凝聚力”的优势,整合各方人才资源,调动各方专业特色,着力落实好“四个一”:编制好一个规划、完善好一个政策、开发好一批岗位、开展好一年培训,出台培养、评价、使用、薪酬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努力打造“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能建设工程”和“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使山西社会工作,在“十二五”达到一个新水平。

第二篇:民政工作创新

民政工作创新

“十二五”期间,库伦旗民政局作为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地位、核心作用,切实履行好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职能,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一、充分认识创新民政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上取得新突破。

首先,要认真看待民政在社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民政工作的核心理念就是人。因而,民政工作同社会管理的本质和内涵是统一的。其次,民政工作的社会化、法制化特征,也具备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民政乃国政,重心在基层”的理念,与社会管理基层为重不谋而合。因此,民政是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只要妥善解决了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就必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只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必然实现“以人为本”。

当前,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出了新要求。民政所承担的养育孤儿、婚姻登记、殡葬业务,关系到群众一生的利益和幸福;所承担其他社会管理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十一五”期间,我旗民政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的需求量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步伐存在的差距;人民群众对参与社会行政事务,享有基本权利的期待,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推进进程速度存在的差距,都对民政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职能提出新挑战、新要求。为此,必须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切实履行好民政职能。我局领导干部必须认清形势,主动承担社会管理骨干职能,不断创新管理服务理念,在管理方式上,从单纯重视管理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转变;在管理主体上,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在管理重心上,从治标向治本、从事后救急向源头治理转变;在管理手段上,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二、全面提升城乡基层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为“十二五”开好局和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凝聚强大动力。

民政工作中的农村和社区政治建设、社会组织登记与管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三大核心元素。完成好这三项工程,需要全体民政干部作出新的努力。提升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民政部门要当好“指导员”。民政部门所承担的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基础不牢,地动山冶。特别是要求民政干部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当好政策的“讲解员”、选举的“指导员”和贿选的“监督员”,为解决村民自治问题把好第一关。要重点抓好“难点村”治理、“空壳村”治理和为村民选好当家人三大难题。一要健全部门联动、分类指导、相互配合、共同治理格局,以村务公开、财务分开、群众评议解决“难点村”问题;二要采取开发、治理、教育与培训综合方式,解决“空壳村”问题;三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实现村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从社区建设的任务来看,民政部门要把社区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和社区个体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着力破解“谁干事”“城中村”“双面人”三大难题。通过加快“村改居”,推动形成社区居民委员会及下属的委员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组织体系新格局。通过“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解决社区与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事权关系,为社区“减负”。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强化流动人员管理,为社区社会管理搭建大舞台。

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水平,民政要当好“排头兵”。社会组织是协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十二五”期间,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建立法制健全、管理规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形成政府管理、社会监督、民间组织自律相结合的大管理格局。

提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民政要当好“工程师”。社会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人才所进行的以助人为宗旨、以专业知识和才能为手段,所开展的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关系调适等社会服务工作,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我局要切实担当起社会工作人才“工程师”的角色,来解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当前面临的起步较晚、数量不足、推进较难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民政在基层群众和社会公众心目中“责任心强、联系广泛、有亲和力、有凝聚力”的优势,整合各方人才资源,调动各方专业特色,着力落实好“四个一”:编制好一个规划、完善好一个政策、开发好一批岗位、开展好一年培训,出台培养、评价、使用、薪酬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努力打造“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能建设工程”和“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使库伦旗社会工作,在“十二五”达到一个新水平。

库伦旗民政局

第三篇:创新民政工作

创新民政工作,我该做什么

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县委“三讲三促”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县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推动上栗民政工作科学发展,促进上栗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身为一名民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为创新民政工作,我必须报着热情的态度,做好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一是做好公文管理,即办公室负责公文的收发、传递、催办等各个环节的具体事宜。二是做好事务管理,如会议的安排,会场的布置,接待上级和兄弟单位的来人;办公室的值班、保卫、通讯联系,单位的办公环境管理等。三是做好信息处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现代化手段,为办公自动化服务。四是搞好服务,为保证部门的中心工作而提供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服务。五是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切实保证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协助领导班子安排好决策实施过程中的人和事,将矛盾解决在萌芽之中。六是为领导提高参谋咨询信息,积极出谋献策。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为领导决策搜集提供各种信息;协助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二、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我认为,要做好办公室工作,应做到“一实”、“一快”、“一博”、“两勤”、“三心”。

“一实”、即求实。办公室工作,无论是办文,还是办事,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症下药。就是工作人员作风要踏实,不弄虚作假,不可无中生有,不能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自觉实事求是。

“一快”,即办事要快捷,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办事拖拉,作风疲沓,时间观念不强,是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时间观念、效率 1

观念,增强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到当日事当日毕,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一博”,即博学。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标准高,要求严,这就需要办公室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综合性知识和社会常识。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勤学苦练,博采众长,使自己成为“杂家”,成为复合型人才。只有知识积累多了,知识面宽了,理论功底厚了,才能提高“谋”的层次和质量。

“两勤”,即腿勤、口勤。办公室人员应经常到各部门走走,遇事多问问,有用的资料多记记,别人的意见多听听,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做起工作来才能得心应手。

“三心”,即耐心、专心、细心。服务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做服务工作一定要耐心,要有礼貌,热情周到,不摆架子,尽量让人满意。做工作时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要仔细研究,能够深入进去。平时工作中还要细心,多观察,多思考,自觉找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以不断改进。

三、开拓创新、争创一流

作为一个综合办事机构,办公室主要负责上传下达、综合协调、内外沟通、内部行政管理等事项,是服务领导、服务基层的窗口,是部门能否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的关键,从事办公室工作责任重大。我认为有两点特别重要。

1.锐意进取,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办公室人员是部门领导的左膀右臂,直接影响到领导的工作效率。不仅工作态度要好,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而且自身的能力、水平要高。要做一名优秀办公室管理人员,首先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要像个闹钟,扭一下,转一下,有问题要自己寻求答案;其次要有较强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多思考,说话、做事要有分寸,又要有水平,要有耐心,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坚持不断创新,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反对因循守旧。

创新是办公室工作的持久动力。办公室工作要善于找到和找准全局工作的突破口,在创新上下功夫。办公室工作包罗万象,制高和创新点很多,关键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一是思维观念要创新。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思想保守,观念守旧,办事过于谨小慎微,那么讲创新,也就只会是空口号;想有为,也不可能有大作为。所以必须解放思想,只要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只要能更好地促进办公室工作,就要敢于突破陈规,破除一些不适合形势发展的旧框框,放开手脚去干。

二是制度建设要创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制度必须执行,一令既出,雷打不动。唯有如此,制度才有权威,人们的工作、言行才有约束。制度是人定的,随着形势的发展,也应不断健全完善和创新,绝不可能一成不变。在制度建设创新中,特别应当高度重视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和落实。有功不奖,或奖而不当,就会挫伤人的积极性,自我松懈;有过不罚,或罚而不准,就会使人产生惰性,无所顾忌。如此一来,虽有重律,仅同空文。所以,制度建设要创新,更要重视创新后的落实。评价制度创新的标准不在于制定得多么细,多么具体,而在于是否紧扣工作需要,堵塞管理上的漏洞,是否真的达到了按章办事、奖勤罚懒的效果。

三是服务方式要创新。办公室是一个纯服务部门,不能只满足于日常的服务,服务方式也必须创新。要多考虑如何更好地创新管理,开源节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办公室正常高效运转。同时,参谋要参到点子上,既要想领导之所想,又要超前思考,想领导之未想,从浅层次的被动服务中向深层次的主动服务转变,事前、事中、事后都要主动介入,紧扣领导的思路、想法、指示等加以完善和细化,力争提供可借选择的方案让领导决策;同时既要考虑一项决策带来的正面效果,又要考虑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成绩不夸大,反映失误不缩小,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提高领导对参谋

意见的选用和参谋建议向决策的转化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协调要协调到面上,形成合力。要全面权衡利弊,缓解利益冲突,使有关各方面形成共识,达成可接受的方案,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合力,共同干好工作。督查要一抓到底,推动重大决策见实效,为群众谋利益。

第四篇:民政工作如何创新

民政工作如何创新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作为政府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主体,要充分发挥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地位、核心作用,切实履行好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职能,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矗

一、充分认识创新民政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上取得新突破。

首先,要认真看待民政在社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民政工作的核心理念就是人。因而,民政工作同社会管理的本质和内涵是统一的。其次,民政工作的社会化、法制化特征,也具备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民政乃国政,重心在基层”的理念,与社会管理基层为重不谋而合。因此,民政是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只要妥善解决了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就必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只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必然实现“以人为本”。

当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出了新要求。民政所承担的养育孤儿、婚姻登记、殡葬业务,关系到群众一生的利益和幸福;所承担的其他社会管理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十一五”期间,我省民政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的需求量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步伐存在的差距;人民群众对参与社会行政事务,享有基本民主权利的期待,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民主推进进程速度存在的差距,都对民政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职能提出新挑战、新要求。为此,必须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切实履行好民政职能。全省民政干部必须认清形势,主动承担社会管理骨干职能,不断创新管理服务理念,在管理方式上,从单纯重视管理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转变;在管理主体上,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在管理重心上,从治标向治本、从事后救急向源头治理转变;在管理手段上,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二、全面提升城乡基层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为“十二五”开好局和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凝聚强大动力。

民政工作中的农村和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组织登记与管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三大核心元素。完成好这三项工程,需要全省民政干部作出新的努力。

提升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民政部门要当好“指导员”。民政部门所承担的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基础不牢,地动山冶。从村民自治的现状来看,山西是我国村民自治的发源地之一,曾经以“两票制”开创了村委换届选举创新的先河。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民政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干部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当好政策的“讲解员”、选举的“指导员”和贿选的“监督员”,为党委、政府解决村民自治问题把好第一关。要重点抓好“难点村”治理、“空壳村”治理和为村民选好当家人三大难题。一要健全部门联动、分类指导、相互配合、共同治理格局,以村务公开、财务分开、群众评议解决“难点村”问题;二要采取移民、开发、治理、教育

与技术培训综合方式,解决“空壳村”问题;三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实现村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从社区建设的任务来看,全省民政部门要把社区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和社区个体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着力破解“谁干事”“城中村”“双面人”三大难题。通过加快“村改居”,推动形成社区居民委员会及下属的委员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组织体系新格局。通过“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解决社区与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事权关系,为社区“减负”。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强化流动人员管理,为社区社会管理搭建大舞台。

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水平,民政要当好“排头兵”。社会组织是协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山西是社会组织相对薄弱地区。1990年才步入登记管理正轨,截至2010年全省各类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到10096个,但同国际通用标准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且有些社会组织尚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因此,要积极趋利避害,发展壮大社会组织力量。“十二五”期间,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建立法制健全、管理规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形成政府管理、社会监督、民间组织自律相结合的大管理格局。

提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民政要当好“工程师”。社会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人才所进行的以助人为宗旨、以专业知识和才能为手段,所开展的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正、关系调适等社会服务工作,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担当起社会工作人才“工程师”的角色,以推进“十年树人工程”来解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当前面临的起步较晚、数量不足、推进较难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民政在基层群众和社会公众心目中“责任心强、联系广泛、有亲和力、有凝聚力”的优势,整合各方人才资源,调动各方专业特色,着力落实好“四个一”:编制好一个规划、完善好一个政策、开发好一批岗位、开展好一年培训,出台培养、评价、使用、薪酬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努力打造“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能建设工程”和“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使山西社会工作,在“十二五”达到一个新水平。

第五篇:创新民政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

创新民政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

张兴荣

〔内容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求民政工作确立新理念、拓展内涵、提升能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 民政 创新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民政局

一、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确立新的民政工作理念

新时期民政工作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用重大,加强和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必然要求。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做好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需要确立新的工作理念。

第一是以民为本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传统的民政工作注重行政管理和物质帮助,新形势下要把“以民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施政方略、思想作风和制度设计及创新中,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灾有所救,残有所助,民有所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二是树立发展的理念。从总体上看,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个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人生的各个阶段,从社区建设到基层民主权利,从公共管理到移风易俗倡导精神文明,民政工作渗透到社会的很多领域和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以宽广的视野看待民政工作的新发展,凡有利于民政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有利于维护人民基本生活权益的,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进步的,都要大胆试验,广泛吸收。民政工作必须实现一系列的转变:工作重点要从困难群众向面广大群众转变,政府办民政要向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办民政转变,要从人民群众诉求方向的转移出发实现民政部门职能相应转变;在具体业务上,要实现从救灾赈灾向防灾减灾转变,从给予式救助到注重帮扶对象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转变。

第三要坚持公平的理念。和谐社会要求“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公平的社会环境具体可表现为获得公平机遇,享有公平权利,能够公平参与。民政部门要在自身职责范围内,让广大群众平等获得民政服务的机遇,实现自身发展;要在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基层群众民主权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人民群众享有公平权利。从能够公平参与上看,民政工作点多线长,联系的社会对象广泛,当前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对社会化要求加大,这就要依靠群众,发动社会力量,实现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新机制。因此,民政部门要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在社会公示、公众参与、社会听证方面有更多作为,使广大群众能够公平参与,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

第四要坚持法治的理念。结合民政工作实际,首先要健全与民政工作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加强学习,掌握相关法规知识;第三要严格依法行政。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对民政工作内涵进行重构

在新形势下,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找准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结合点、切入点、落脚点,拓展民政工作的新内涵,赋予民政工作新的功能定位,发挥民政工作的推动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要从营造健康发展环境的要求出发,寻求民政工作的切入点。一是要发挥民政部门在部分行业上的主导作用。民政部门加快职能转变、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改革创新,本身就是优化发展环境的体现。同时,在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福利彩票等事业上,民政部门承担着政策引导、行业监管、市场培育等职责,对这些行业的发展环境有着主导性作用。二是要发挥社区平台作用。在社区建设的推动下,社区环境不断改善,人际关系逐步和谐,社区治安趋于好转,社区资源得到整合,与居民相关的服务更加周全。社区是民政工作服务于和谐社会的一个切入点和平台,对发展环境的优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三是要发挥民间组织载体作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业行为、提高社会组织程度、解决社会问题、推动服务性产业发展。四是要发挥行政区划布局作用,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区划管理和调整工作,根据六盘水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适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调整县级行政区域,以便早日把六盘水建成贵州西部甚至西南地区大城市;结合农村综合改革目标,因地制宜地调整、撤并乡镇及行政村的规模,加强宏观规划、理顺体制、资源配置、优化环境,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创造科学的合理的空间布局。

第二、要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要求出发,寻求民政工作的切入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民政工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直接体现和作用方式。社会救助工作能适时解决困难群体生活问题,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缓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福利工作能为老年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福利服务,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社区服务能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依靠。真正做到困有所济、灾有所救、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幼有所抚,是和谐社会的最低要求,对此,民政部门责无旁贷,任务艰巨。

第三、要从规范社会管理的要求出发,寻求民政工作的切入点。城乡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婚姻登记、救助管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等民政工作,都是社会管理工作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新时期下,要从立足于满足群众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立足于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和社区建设工作,加快基层社会管理和谐发展,确保基层社会的有序。

第四、要从弘扬社会正气、凝聚人心的要求出发,寻求民政工作的切入点。当前,要重点弘扬以下精神。一是弘扬“双拥”精神;二是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三是弘扬社会互助精神。特别是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开展社会捐赠活动、组织送温暖行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民政工作能力尽快提升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为此,民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形势,研究新的问题,探索新的思路,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快民政事业发展,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一、要提高社会救助的能力。一是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应建立起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农村五保、灾害救助、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等为重点,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补充,社会互助、临时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二是构建起一个健全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要理顺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三是构建起一个合理的社会救助筹资分配体系。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合理分配救助资金负担比例,加大社会资金筹措及社会资源整合,提高社会救助的保障能力。四是构建起一个科学公正的社会救助监督体系。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救助标准,实行分类救助,加强对社会救助的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以确保社会救助的公正性、积极性。

第二、要提高基层社会管理的能力。首先,要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要理顺条块关系,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渠道畅通,同时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基层工作队伍。

第三、要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民政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关键是从民政工作实际出发,适应公共需求,提供适宜不同群体、对象的较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注重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扩充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美化社区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及时提供居民迫切需要的卫生、医疗、教育、文体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二是为老年群体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快养老院、福利院、“星光计划”等公共服务设施市场主体转变步伐,增强其为公共服务的能力。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养老服务模式,丰富养老服务事业的社会经济主体。三是为优抚安置对象提供重实际、重实用的公共服务。及时调整优待抚恤补助标准,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问题,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加快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为退役士兵提供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四是为军休干部提供全方位、高层次的公共服务。整合军休服务资源,拓宽军休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为军休干部提供医疗、物业、金融、文体等服务,满足军休干部日益增长的全方面、多样化的需求。

下载民政工作如何创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政工作如何创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放思想与民政工作创新发展

    解放思想与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求全党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创新工作思路,突出民政工作亮点1

    如何创新工作思路,突出自己站所的工作亮点? 民政办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我镇具体实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政......

    长兴社区民政工作创新点5篇

    长兴社区民政工作创新点创新点一: 为“夹心层”争取救助 城区目前低保标准为245元/人/月,低保对象可享受医疗、教育、住房金、水、电、暖、煤气费优惠等救助,除日常享受低保救......

    谈加强和创新民政工作的实现途径

    谈加强和创新民政工作的实现途径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民政工作方向,阐明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重要基础作用。随着改革深入和发展加快,社会各方面对......

    民政工作

    结合亲身经历谈谈民政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对城乡社区建设的看法【摘要】社区是社会细胞,是民主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既是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着力点,又是服务城乡居民......

    民政工作

    XX县民政局业务知识测评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1、“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想到的第一个部门就是民政部门,要找的第一个干部就是民政干部。”这是谁在第十二次全国......

    民政工作

    民政与社工之间的关系:联系1在对象(社会生活中的贫弱者)内容上互相交差和重叠2具有共同的社会职能(完善社会结构、协调社会关系、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危机,最终确立整个社会的......

    2011民政工作 (推荐)

    2011民政工作3月28日下午,来宾市召开2011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2011民政工作。会议总结了2010年全市民政工作,并部署了今年民政工作的任务。2010年全市民政事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