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分包管理中规避风险

时间:2019-05-14 06:5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分包管理中规避风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分包管理中规避风险》。

第一篇:如何在分包管理中规避风险

如何加强分包管理及规避风险

一、公司工程分包现状

在施工项目中,分包已成为项目施工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这就形成了公 司为施工总承包、专业为分包主体、劳务分包为依托的分包模式。但是,这种分包模式中存在诸多为题。

在公司承包的工程项目中,除部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由公司队伍自行完成外,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还是由劳务分包队伍和自有机械设备来完成。劳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项目部及工程处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来管理劳务分包队伍。另外,施工现场分包违规交易行为较多,个别存在违规分包、非法转包、非法挂靠等行为。

二、认真贯彻分包工程安全管理工程规定

公司要认真规范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明文规定施工承包商可以对所承接的各专业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依法将非主体专业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专业分包商,或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劳务分包商。专业分包商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劳务分包商。(但劳务分包商不可以对承接的劳务作业再次进行分包)。强调无论是专业分包商,还是劳务分包商必须具备法人主体资格。

公司系统建设工程和所属施工企业承接的工程禁止转包或违规分包。公司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在工程招标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对施工承包商、专业分包商、劳务分包商等分包管理要求,如不允许分包的工程项目及范围、分包金额限制、分包商准入条件等,并强调主体工程不得专业分包。

施工承包商必须自行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不得采取除劳务分包以外的其他形式对主体工程进行施工分包。专业分包工程总价不得超过施工合同总价的30%,否则视为违规分包。

施工承包商对承包合同范围内的施工安全负总责,并依据分包合同及安全协议对分包商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分包商(包括专业分包商和劳务分包商)依据分包合同及安全协议负责承包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应当服从施工承包商、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施工承包商和分包商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严谨违法分包和转包。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79号令)中规定,违法分包是指下列行为:

(一)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

(二)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 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

(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 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 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

三、存在问题

一、项目管理中以包代管现象时有发生。在分包管理中,个别项目部误以为分包合同订立后,分包工程出的任何事均应由分包方自行处理和承担,于单位无关。有的项目基本上,以至于整体转包,只派一、二个人去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分包工程发生问题是必然的,就目前实际而言,分包单位总体实力较弱、队伍质量参差不齐且普遍不高,人员构成复杂且流动大。在此情况下,总包单位难以摆脱发生的重大法律责任及风险后果,不仅要依法向业主承担分包工程中所发生的质量、工期、安全等等缺陷问题及违约、赔偿的连带责任,还要承担行政处罚。不仅如此,还将严重损害总包单位的良好的市场信誉。

二、对分包队伍的选择随意性较大,资质审查不严,门槛不高,分包队伍是非法的或者是不合格的,引起纠纷影响施工。项目部的各别分包队伍未在公司备案未列入《合格分单位名册》。

三、分包队伍自身问题,分包队伍人员技术水品参差不齐,人员成分复杂且安全意识差、质量意识淡薄,组织比较松散,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四、部分项目部存在先施工后签合同,甚至不签合同的现象,纠纷时有发生。不重视分包队伍的管理,项目施工安全施工的隐患在分包项目中时有发生。

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做到全过程监管,严禁以包代管

必须将劳务分包人员纳入施工班组、实行与本单位职工“无差别”的安全管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的工程施工分包的法律风险意识。通过实际案例与宣传教育,不断强化分包队伍法律与风险意识。使他们进一步提高依法经营、按规定施工的直觉性。充分认识工程施工分包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二、把好分包队伍选择关

在分包队伍资质管理上,根据《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现在主要是有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专业承包分三个等级,劳务分包按专业分二个等级。总承包施工企业要对使用的分包队伍施工资质进行审查,并通过几个项目的合作、考察建立起自己的合格分包方名录,一旦接到工程,根据工作内容在合格分包方名录里挑选队伍进行分包投标,要杜绝在选择队伍上,靠人情,拉关系,更不能以行贿受贿形式承接工程,要通过公开化的投标报价渠道,公平的竞争机制,根据投标结果择优选择分包队伍。

分包队伍能力与工程匹配,不要产生转包现象。在邀请分包队伍进行投标或根据投标情况进行授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分包队伍的实际施工能力,要对其管理人员、作业骨干力量具体数量有一定的掌握,并参考其正在施工的工程进展情况、劳动力施工情况,评价其有没有能力在承接工程,以杜绝其转包。

加强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对分包工程机单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经理部要按公司要求补全分包协议,收集各种有效证件及资质证明,以避免给公司、项目部带来安全风险。对不规范的分包协议要进行完善、补签。

三、加强岗前安全培训教育

开工前,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分包队伍,应先组织集中学习,进行三级安全

教育。现场施工时,对特殊作业人员应查验特种作业操作证,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消除隐患,杜绝违章作业。分包队伍人员大多为农民工,纪律松散,现场意识很差。所以要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将劳务分包人员纳入施工班组、实行与本单位职工“无差别”的安全管理。让分包队伍遵守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三、项目部必须坚持先签合同后施工的原则。

五、加强分包单位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机制要健全,重视分包单位人员上岗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分包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与分包单位签订有效的安全责任书。

第二篇:风险管理规避

一位IT管理专家这样说到,很多风险管理工作失败,不是因为风险管理的软件程序不运行,而是很多IT管理员不了解风险的由来,未深入了解风险的症结,仅仅是单纯的尝试管理,那么风险管理注定失败。以下总结了风险管理失败的原因:

首先,风险的定义不一致。一些从业者似乎认为风险来源于风险的不确定性,有的人认为风险来自于造成损失的频率和幅度。而这两种观念有本质的不同。理论上的风险代表不确定性,但是很多理论却不能应用到信息安全中去。

其次,使用的术语不一致。很多管理员正在尝试做风险管理,他们努力的解决风险出现的原因,并建立明确的定义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很多威胁并不是按照常规的手段和正常的方法都能解决,因为它们不是使用正常的数据代码就能够解决问题。因为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威胁”,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风险”,而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漏洞”。就如同,物理学上的质量、重量、速度的单位各有不同是一个道理。再次,漏洞评分系统(CVSS)不同。很多风险评估需要相关的计算公式和测量工具。如果选择的工具和变量不同,测得的风险也有所不同。目前风险评估分几个等级,很多时候企业风险被夸大,或者风险被忽略,就是因为风险评级时的失误。

规避风险培养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人才是关键

德勤一项调查报告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现阶段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对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案例积累尚需进一步加强。

“我们对风险管理很重视,但目前还是比较依赖外部的人才力量,虽然对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兴趣也有耐心,但不得要领。”一位参与此次调查的大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表示。

目前,企业获得风险管理人才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从外部挖人才,不少咨询机构派到企业协助开展风险管理建设的人员也会成为企业追逐的“猎物”。另一个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外部风险管理人才具备相关知识储备与能力,但忠诚度不如企业内部培养起来的风险管理人才高,并且对企业情况的了解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企业内部人员一旦掌握了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性内容,凭借其对企业的了解,会做得更好。”根据多年的经验,谢安还表示,企业中具有综合业务功能部门的人员更适合培养成为风险管理人才,比如财务部、审计部或内控部等。

据国内知名管理会计培训机构华领国际市场总监尹璐璐女士介绍,随着国资委开始提出基层企业的风险管控问题,并首次要求在2013年年底前在央企建立系统、全面覆盖集团各子企业、各层级责任主体的管控体系,企业对风险管控问题越来越重视,懂得风险管理的人才也由此变得热火起来,国资委2009年引进的CMA正是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的一大国际型财经认证。

CMA认证是财会专业人士在业务领域的一个重要资格证书,持有者可以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看到它的价值。当向全球的CFO们和财务控制专业人士问起当前财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时,他们举出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业绩评估管理、财务计划及分析、以及其他更多财务领域。而这些正是CMA所专长和注重的领域。在企业做任何决策之前,CMA人才会利用已经发生的财务数据进行预测与规划,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的准确信息,以此来减小甚至是规避遇到的风险,此外,CMA人才还可帮助企业评估在威胁发生前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或检测措施所可能导致的损失。

第三篇:分包管理风险探讨

加强分包管理防范法律风险

胡跃东

建筑工程法律纠纷,涉及到工程分包的占很大比例。其中,一部分是由于一方违约或侵权引发的诉讼,还有一部分是施工企业分包管理上存在一些法律风险或漏洞,被原告有意或无意地抓住而造成的。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分包管理水平,防范法律风险,笔者通过实际发生的案例,总结分包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与经验措施,与大家交流。1印章管理不善的法律风险

2004年8月,某工程局在一政府办公楼基础工程施工中,将部分工程分包给某施工队施工,该施工队又将这部分工程转包给山西一建筑公司(简称山西公司)施工。但签订合同时,该施工队却打着工程局下属某工程处的名义,将借得该工程处的一枚作废公章盖在合同上。时隔四年,山西公司以拖欠其19万工程款为由,将工程局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认定欠款属实,合同上所盖公章表明合同主体为工程局下属某工程处,故判定工程局承担还款责任。

1.1法律风险

公章是法人权利的象征。在司法实践中,是否盖有公章往往成为判断民事行为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标准。法律规定,公章在单位被注销或被撤销时,应依法履行相应的公告手续,并及时销毁。本案中公章的变更或作废系企业内部行为,外人不可能及时知道,因此法院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角度出发,判决出借或出让公章的工程局承担偿还责任,是有相应法律依据的。

1.2防范措施

印章要安排专人保管,建立严格的用印审批和备案制度;禁止出借、出让公章,或给他人出具盖有印章的空白合同或介绍信;作废的公章要及时销毁,还应在相关媒体上公告声明;禁止以财务章代替行政章;使用公章时行为要规范,防止出现合同有盖章而没签字、有签字而没盖章或合同所盖印章与合同主体不一致的情况。

2命名不规范的法律风险

2004年,某工程局将一部分土石方运输工程分包给一王姓包工头施工。完工后,进行结算并结清了工程款。时隔几个月,当地村民以欠款为由将工程局告上法庭。经了解,该王姓包工头在施工中,以工程局下属的“土建二队”名义出具欠条,购买了当地村民的建筑材料。而所谓的“土建二队”是工程局为管理上的方便而内部进行的命名。尽管

工程局反复阐述施工队与其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但法院根据相关资料认定“土建二队”

是客观存在的,故成立表见代理,判决工程局承担本案债务。

2.1法律风险

一些施工企业在分包管理中,为了内部管理方便,将一些分包队伍纳入下属序列进行命名,临时将一些外协队伍命名为“第×工程处”、“土建×队”、“第×工区”等,有的还以文件、会议纪要、发放工牌、安放标志牌等形式进行“序号”管理。一些不良分包队伍便堂而皇之以下属的“某某工程处”、“某某土建队”或“某某工区”等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或购买货物,发生债务后便往发包单位身上推,而发包单位也极有可能因“表见代理”而承担法律风险。

2.2防范措施

禁止施工企业或下属单位对外协分包队伍编排序号或命名进行管理;注意施工企业内部的一些文件材料、会议纪要、结算文书等勿流失到分包队伍手中;由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对分包队伍实施统一管理,为每家分包队伍建立档案,对一些诚实守信、工程质量良好、实力突出的分包队伍,登记在优秀分包队伍名册中,与之保持长期合作;反之,对一些欺诈蒙骗、工程质量低劣、甚至恶意诉讼的“劣迹”分包队伍,登记在“黑名册”,在分包工程时坚决予以摒弃。

3违法分包的法律风险

2005年2月,某工程局将部分开挖工程分包给一建筑队施工,黄某被建筑队聘为工地安全员。工作中黄某被下落的石块砸伤,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黄某将建筑队负责人和工程局共同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认定建筑队没有施工资质,不具有工程施工的资质和能力,工程局系违法分包,故判决工程局承担事故责任。

3.1法律风险

《建筑法》、《合同法》都明确规定,工程发包时,分包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只有具备相应资质,才具有从事建筑施工的资格及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否则,一旦发生纠纷后,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不愿承担责任而引发诉讼,作为发包方的施工企业就可能面临分包行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被法院认定分包行为无效,最终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2防范措施

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分包时,要严格依法进行。依据《建筑法》及《合同法》规定,建筑工程可以分包,但不允许转包。同时,施工企业在发包工程时,要注意工程分包须同时符合五个条件:须经业主单位同意;主体工程不允许分包;不允许肢解分包;分包方须具备承揽工程的相应资质;分包方不能再次分包。

4材料出具失实的法律风险

2006年3月,某工程局作为发包方与某路桥公司签订一份合同,约定将一部分公路

开挖与支护工程分包给路桥公司施工。完工后,工程局出具了一份《路桥公司工程量结算单》。事后,在办理付款手续时,却发现了一张路桥公司施工期间领取的16万元材料款的单据,该笔款项并未在已出具的结算单中扣除。工程局主张该笔款项在支付剩余工程款时应予扣除,而路桥公司不同意。协商未果,路桥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以出具的《工程量计算说明书》结算工程款。法院经审理,认为工程局出具的结算单是真实有效的,故判令工程局予以还款,至于领取的16万元材料款,工程局可另行起诉。

4.1风险提示

建设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法律关系多、标的额大、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涉及到投标、履约、竣工、验收及结算多个环节,因此对各类合同、往来函件、签证单、验收单、结算单、对账单等证据材料的妥善保管、存放,以及定期对相关数据的查验、核实就非常重要。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到诉讼时才发现关键证据找不到,或出现所提供的证据材料数据不正确的情况,导致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

4.2防范措施

安排专人对文档材料进行保管,安全存放,责任到人;根据文件重要性程度进行分类保管;对各类文档材料做到分类明晰、摆放有序;填制文档保存一览表,需要时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基于项目施工人员流动频繁的特征,在办理文件资料交接时,做到工作移交到位、资料交接齐全,对未办结事项及特别事项更应充分说明。

5工资发放约束、监督不力的法律风险

2008年5月,某工程局将一部分混凝土浇筑工程分包给一包工队施工,包工队负责人为刘某。工程局对刘某所代表的包工队付款时一直采取预借款的方式,再由刘某发放农民工工资。后刘某因施工组织不当导致亏损,擅自携款而逃。农民工拿不到工资,便到工程局所在的项目部索要,又到业主单位和政府部门反映。当地政府出面,指出项目部通过刘某发放农民工工资是违法的,督促、责令项目部将这部分农民工工资进行发放。无奈,项目部只得垫付了农民工工资。

5.1法律风险

包工头拖欠工资的恶劣行为不仅令许多农民工拿不到辛苦钱,也让一些作为发包方的施工企业蒙受了不白之冤。按道理,作为发包方的施工企业对包工头所雇民工并不负工资管理上的义务。然而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从稳定及建立和谐关系出发制定相关政策及法规,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应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发包方往往无奈垫付工资后,再向包工头追偿几乎无望。

5.2防范措施

选择有资质、履约能力强、信誉好的施工企业作为分包队伍。这样,不仅工程施工

质量、进度有保障,而且,也意味着其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有保障。即使负责人携款而逃或恶意拖欠,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其所在企业仍须承担责任。发包方应监督农民工工资发放,约定履约保证金或质量保证金,对工程款支付进行控制,严禁超付资金,监管分包方资金流向。这些措施均能有效防范分包方工资发放的法律风险。6合同签订审查不严的法律风险

2008年5月,某工程局云南项目部在施工中将一部分辅助工程分包给某福建公司施工。因福建公司工期滞后,项目部经催促无效后依约解除合同,并致函该公司。但该公司回函却声称未对任何人授权,有关的委托书、印章均是伪造的,其并不知情。经查阅工商档案,发现对方所盖公章与工商机关备案的不一致,始发觉不法分子是以伪造的委托书、公章与工程局签订的分包合同。最终造成工程局主张权益困难。

6.1风险提示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达到与总承包公司签订分包合同的目的,往往通过伪造资质证书、印章、授权书来洽谈合同,如果我方没有进行合同签订前详细的资信调查与核实,便很难发现对方的造假行为,继而双方将会以一份无效的协议做为合同履行的基础。无疑,这将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一旦对方履约能力不足出现质量、工期或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不法分子往往将责任一推了之,甚至逃之夭夭,最终出现索赔无门的结果。

6.2防范措施

在合同签订前,一定要做好对分包方资信情况、签约资格及履约能力的审查工作。严格审查分包方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和安全资格证书等证件,可以要求对方提供,也可到工商部门查看其工商档案。审查有关经办人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事项、授权内容及授权期限是否明确。审查分包方的人员素质、机械设备、资产负债状况,通过这些审查,了解分包企业的施工实力,判断分包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

7结语

在当前世界各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为经济危机的趋势下,作为国内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企业如何加强风险防范,进一步增强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在目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集团公司范集湘总经理在2008年底召开的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扩大会议上也着重提出了要大力实施综合风险防范措施,研究如何防范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以保障企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集团公司也正在全面推进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总之,作为水电施工企业,只有切实加强分包管理,增强风险意识,综合实施各类风险防范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益水平,保障企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如何规避试用期管理风险.doc

HR学习案例精华汇总

【学习指南】如何规避试用期管理风险?

一、列出试用期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二、列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三、规范试用期管理工作流程。

案例1:员工培训服务期内违约离职,公司如何正确要求补偿?

2009年8月,深圳某民营高新技术企业M,派研发部经理张某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双方签订了《培训服务协议》,外派培训为1年期限,培训费用12万元,全额公司承担,培训结束为公司服务3年,若在协议服务期内提出辞职,需支付违约费用20万元。张某于2012年8月向公司提交了辞职信,公司按照协议要求陈先生离职前支付12万元。张某不同意支付12万元的培训费用,并与2012年8月底离职。公司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要求张某承担违约责任。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员工培训服务期内违约离职,公司如何正确要求补偿?

知识点:培训协议,是公司为了发展,组织员工参加技术、管理方面的付费培训,并约定员工参加培训后,双方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培训协议通常和服务年限挂钩,说明付费的标准和服务的年限等相关问题。培训协议签订后,可以约定员工接受公司培训后,要承担什么义务,比如:服务期限,技术创新,违约赔偿等。签订培训协议,也是培训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环节。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公司可以要求张某补偿,但是要求补偿的金额是错误的。由于张某与公司签订了相关培训协议,所以张某必须履行相关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张某在培训协议签订后又工作了2年,所以不应按20万的总数予以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违反《培训协议》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也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因此,协议里虽然约定了20万元的违约费用,但张某只需按培训费用总数12万,并赔偿的只是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4万元。

相关法律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与该职工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职工违反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也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案例

2、员工授权他人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要求经济补偿?

深圳某民营钣金加工生产型企业,由于普工的流动性大,每月都会从人才市场招产线工人,入职后即签订劳动合同。2010年9月,王某入职做产线的QA(品质检验员)。签订劳动合同时,王某和张某对劳动合同中的“加班”条款不满意,让对方在劳动合同上签名后交回人力资源部。2011年3月,王某因“连续3天旷工”,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王某以劳动合同书上的名字不是自己所签为由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2倍工资。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员工授权他人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要求经济补偿?

知识点:劳动合同签订,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对形成雇佣关系,保障双方权益约定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以及履行双方责任和义务的手续。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是公司处理录用、辞退、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纠纷的重要依据。在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让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签收表》,作为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的签收证据。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员工授权他人签订劳动合同,不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双方事实上已签订劳动合同,申请人提出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请求,不应支持。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合同由他人代签,是否认定为已签订劳动合同。首先,王某让别人在自己合同上签名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申请人已阅读劳动合同内容,对合同内容未提出异议并将合同以自己所签的名义交回单位,实际上已承认和认可了劳动合同。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第六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规定,王某和张某实际上是以口头形式建立委托代理关系,相互委托,相互代理在对方的劳动合同上签字并予以默认,应认定为本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由王某承担与公司已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案例

3、公司定向培养储备干部,试用期后如何评估胜任度?

某高新技术企业M,为解决员工素质差、招聘难、人员流失的困境,与学校定向与学校的对口专业共同培养部分研发类、市场类、管理类岗位的后备人员。学生报到后,公司按照“储备干部”的身份进行培养。2012年6月,公司共计有储备干部共40人。试用期期间,公司制定了储备干部的培养计划,并决定在6个月试用期后,通过工作表现评估,来完成储备干部的定岗。请本结合案例分析,公司定向培养储备干部,试用期后如何评估胜任度? 知识点:校企合作是目前招聘的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渠道,公司根据自己发展的需求,与合作的学校,对口专业应届生的定向培养,满足公司人员储备的要求。应届生经过工作实习,专题培训和专业训练后,对公司的认同度较高。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对公司人才引进和培养,优化人员结构,以及人才梯队建设都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定向培养的应届生,实习后评估主要关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发展潜力,综合素质四个方面。

案例解析:本案例高新技术企业M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定向培养和储备研发技术,市场

销售,管理岗位后备人员的做法,可以有效满足公司招聘,人员储备,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储备干部实习期后,评估岗位胜任度,主要有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发展潜力,综合素质四个方面。

1、工作能力主要是评价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反映工作岗位胜任情况。

2、工作态度主要是评价工作表现,反映工作付出的努力程度。

3、发展潜力,是评价应届生对岗位可塑性和发展可持续性,主要评价应届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提高意识,个人发展规划等。

4、综合素质(比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反映了应届生的岗位的适应性和优异性,这块的评估显得更为重要。

案例4:如何利用STAR模型,判断面试人员工作经历真实性?

深圳某高新技术IT网络公司,用人部门的领导认为,仅仅通过面试,很难判断面试人员过往工作经历的真实性,只有通过“试用期考核”模式,判断面试人员能力与岗位的匹配性。2012年2月,公司招聘一名高级产品运营总监。人力资源部通过猎头招聘,根据面试人员的工作经历来挑选简历,用人部门则与面试人员也是沟通过往工作经历。公司采取这种方法,录用2名候选人,由于两人工作业绩不如如期,个人工作能力与工作经历明显不符,公司最后辞退了两人。在评估本次招聘的效果时,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领导沟通,大家一致认为,仅仅通过“试用”,很难真正找到合适员工,必须对招聘工作进行完善,面试做好工作能力匹配性评估,做好工作经历真实性评估。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如何利用STAR模型,判断面试人员的工作经历真实性?

知识点:“STAR”面试模型,指的是在面试过程中,面试人员以应聘者过去工作、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工作实例,按照发生情境(Situation)、需完成任务(Task)、应聘者所采取行动(Action)以及行动结果(Result)这四个要素进行提问,通过了解应聘者的过去行为表现来衡量其自身素质与能力是否适合所招聘岗位的要求,因此也可称为“STAR”面试法。“STAR”模型是行为面试法中的一种,是对应聘者工作行为的有效评价的方式。

案例解析: 本案例中,由于公司对面试人员工作经历真实性,工作能力匹配性的评估不足,导致通过两名高级产品总监招聘失败。有效评估面试人员的匹配性,要重点评估面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主要通过面试沟通来进行,判断其工作经历的真实性。一般采取“STAR”模型,即了解面试人员在什么情况下(Situation),接受了什么任务(Task),采取了什么行动(做了什么工作)(Action),结果是怎样的(Result)。结果不好,又采取了什么措施。了解产品运营总监候选人员承担过哪些产品运营项目?在某个具体的运营项目中承担了什么角色?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工作目的是什么?这些工作做得怎样,是否达到了产品运营项目的预期目标?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什么原因,如何改进?等等,通过具体化的一系列基于“STAR”模式的行为化问题面试做法,评估面试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经历的真实性,评估面试者与岗位的匹配性。在上述招聘过程中,公司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1、明确招聘人员的定位,岗位职责,任职资格。

2、有效评估面试人员的匹配性。在匹配性评估方面,主要包括3方面:①工作经验的匹配性(判断工作经历的真实性)②工作能力的胜任性(判断工作技能和管理能力)③任职资格的符合性(判断工作资质,工作绩效)。

第五篇:合同管理与合同风险规避

合同管理与合同风险规避

培训时间: 2010年8月28-29日上海2010年7月03-04日深圳2010年7月10-11日北京

培 训 费: 2800元(含资料费、午餐费、专家演讲费);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课程对象:企业经理、采购部、物流部、销售经理、市场部、财务部、销售人员等。

课程形式:案例研讨、角色演练、小组讨论、管理模拟等形式的互动式,轻松活泼,要求学员参与。

课程收益:参加了本课程,您将学习并了解到以下内容:

 商务人员必备的法律工具

 如何有效进行合同管理

 合同管理的流程与重要性

 合同陷阱的识别与风险的防范

 商务合同纠纷的处理与对应

 常见商务合同的合同管理的难点及重点

 通过案例了解世界级企业合同管理运作模式

 掌握绩效的管理方法

课程提纲:

一、世界两大法系的特点及主要国家介绍

二、合同陷阱与防范,通过案例分析

 合同欺诈的表现形式

 合同欺诈的法律责任的主要内容:

 识破合同欺诈与陷阱的十大方法

 预防合同欺诈的五大措施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

 合同管理类型

 合同经理的角色及能力要求

 团队工作的管理风格

 合同管理计划与合同质量计划

 合同管理的政策与流程

 合同管理的政策

 合同管理流程文件

 合同管理流程图

 合同的保存及销毁

案例分析:某汽车公司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

案例分析:某大型汽车配件制造公司合同管理漏洞

四 合同的订立与合同的效力:

 合同生效时间

 合同的效力持续时间

案例分析:某大型生产型公司的采购合同管理失误

五 合同内容:

 数量及质量条款;

 价款或报酬条款;

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 担保及违约责任条款;

 风险转移条款;

上海普瑞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http;//

 所有权保留条款

 不可抗力条款;

 知识产权、保密协议条款;

 争议解决方式条款;

 生效条件约定

案例分析:某大型连锁公司的合同管理失误

某大型家电连锁公司的担保管理失误

某中型运输公司的生效条款失误

六. 合同的履行:

 约定不明的履行

 执行政府定价、指导价的合同的履行

 涉及第三人的合同的履行

 三个抗辩权、代位权及撤销权

 后合同义务

 案例分析:某技术研发公司的后合同义务

七.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及常见纠纷处理

 主体变更,以及主体资格

 履行内容的变更

 债权的转让

 表见代理

 无效合同,效力待定与撤销权

 债务的转让

 要约与承诺的争议

八、采购合同中的其他问题

 合营性合同时应注意问题

 贸易性应注意问题

 合作与知识产权问题

九、常见采购合同的管理重点及难点

 关键物料/瓶颈物料的合同管理重点

 杠杆物料/常规物料的合同管理重点

 涉外采购合同管理重点

 MRO采购合同管理重点

 采购外包合同管理重点

 案例分析:某大型汽车配件生产型公司的采购合同

 某汽车(中国)公司的采购合同

十、合同风险管理

 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风险

 风险控制 – 合格供应商的选择

--不合格的供应商带来潜在风险,--供应商评估,评审与审计体系

 交货管理

 项目采购中的质量风险,进度风险, , 成本风险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 商业和其他风险分析和防治

十一、合同绩效/供应商绩效管理

 合同绩效/供应商绩效考核指标

 跟踪与考核体系

案例分析:某公司的采购合同

讲师介绍:

周向阳 Thomas先生,资深法律顾问,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专家,资深专业供应链管理讲师

法学硕士,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曾先后任职于世界500强欧美企业,历任采购部长、采购中心高级经理以及亚太地区供应商管理等职务,现任某世界500强行业领先公司,负责全球供应链管理。Thomas还是英国皇家采购物流协会(CIPS)中国授权培训师,美国采购与供应管理协会(ISM)注册采购经理(CPM)培训师,国家注册采购师/ITC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认证核心团队讲师。

周老师将现身说法:将自己十多年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以及其本人扎实深厚的法律功底以大量生动典型的案例为依托深入浅出地剖析日常运做中潜伏的法律风险,并从法理与实战角度进行解读合同风险与防范,进一步防范欺诈和预防合同纠纷,以及危机预警与处理。同时,将协助大家解析以下问题:公司应当设计怎样的合同,制订出不同合同样本以及合同管理流程,从公司运营和供应链管理的角度,从根本上规避供应风险与陷阱?……更多内容,有您的参与将会更精彩!

最擅长的培训科目有:高级管供应链管理实务、全球供应链方案设计、国际贸易风险与规避,降低公司采购成本、采购商务谈判、供应商绩效管理等课程。曾服务过典型代表客户有:一汽,上汽集团、中石化,中海油,西门子、爱默生、杜邦、梅兰日兰、德特威勒、三星电子、飞利浦、卡西欧、华凌集团等国内外著名公司。

下载如何在分包管理中规避风险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分包管理中规避风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用期风险规避

    。《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

    创业如何规避风险

    创业如何规避风险?十年前我兼并了一个街道小厂,以偿还该厂欠信 用社70万元的贷款为条件获得了该厂的所有资产,生产高级板金腻子。半年时间也达不到质量标准。开始以为就是配方......

    规避审计风险

    改制上市公司的三年业绩审计是一个风险较高的的审计领域,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改制上市公司的资产......

    转租合同中次承租人如何规避风险[合集]

    转租合同中次承租人如何规避风险 案情回放:2009年10月5日,黄某与航洋公司签订场地租赁合同,租期三年年,合同期限自2009年10月5日至2012年10月5日,双方未对转租条款作出约定。2010......

    内部审计在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中的作用(范文大全)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防范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履行经济职责和廉洁勤政情况的审计。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为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进行考察考核、综合评价......

    员工在职管理风险提示与规避[最终定稿]

    第一节事实劳动关系,指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事实上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往往以双方之间是承揽、承包、代理、民事雇佣关系等来规避其劳动法上的责任。 新颁布的《劳动合......

    银行柜员制管理的风险及规避

    银行柜员制管理的风险及规避 一、实行柜员制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柜员能力风险 银行是社会的现金出纳中心,现金出入频繁,特别是对公业务,常常单笔金额较大,综合柜员制要求柜员......

    如何规避风险,规范离职管理.doc(优秀范文五篇)

    HR学习案例精华汇总 【学习指南】如何规避风险,规范离职管理? 案例1:公司未及时签订合同,如何正确经济补偿? 田小姐于2011年4月1月应聘到某房地产策划公司,任商务专员。入职后,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