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2019-05-14 06:5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篇:北京市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农业区位因素

题一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题二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香蕉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1~2题。

1.根据种植结构判断,这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珠江三角洲

2.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宜种植哪两种作物()

A.水稻 香蕉 B.花卉 蔬菜 C.花卉 香蕉 D.蔬菜 香蕉

题三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花费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题四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中等城市及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l)准备在A、B、C、D四处安排甘蔗、荔枝、乳牛、花卉四种农业类型,合理的区位选择是: A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河流汛期是____季节,应防止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该地区的E处植树造林,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五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图甲是1980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

题六

荷兰素有“鲜花王国”的美誉,园艺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生产的花卉植物主要供出口。据此回答以下2题。

1.荷兰发展鲜花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 B.国际市场广阔

C.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温度适宜 D.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温润 2.荷兰出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40%以上,这得益于()①保鲜技术的发展 ②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题九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题十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了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

1.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题十一

根据我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A、D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地区是______________;D地区是______________。

(2)B地区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多选)()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能源充足(3)C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地区农作物具有_______的特点,该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水源是________。

题十二

下图为二次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的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回答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4分)

题十三

材料一:为了发挥区域优势,趋利避害,发展特色农业,增产增收。新疆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种植瓜果的经验,引进山东蔬菜大棚技术,反季节生产新疆特色瓜果。下图为新疆某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改进型大棚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酒泉、兰州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如下图。

请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题十四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出甲地成因,说明该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题十五

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和下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条件。

课后练习详解

题一

答案:1.A 2.C 解析:1.首先获取大题干中的有用信息:边防站的海拔为4 900米,海拔高气温低,但光照条件好,且温差大。所以盖简易阳光房的首要目的是要改善气温条件(热量条件),所利用的原理是“温室效应”原理。

2.抓住“在房中搭架,架上盆栽”思考为什么,再整合海拔高的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保

题七

答案:1.C 2.A 解析:1.由于该县此类农业的产品主要用于市场销售,故该县的农业属商品农业,因此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

2.根据“都市农业”的概念可以首先排除与农业无关的“房地产业”;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都需要较大的面积,也不适合“都市农业”的发展,该县应重点发展为居民服务的观光农业。

题八

答案:1.C 2.D 解析:1.据图可知,阶段Ⅰ鲜花、蔬菜产区主要布局在城郊,应是受城市市场需求的 影响。

2.阶段Ⅱ甲、乙两地城市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保鲜技术也得以提高,实现了远距离输送,使生产条件更好、生产成本较低的鲜花和蔬菜产区乙地最终占领了整个甲地市场,故选D。本题易错选B,乙地鲜花、蔬菜基地销售区域的扩大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技术的发展,但根本原因在于其生产条件好,投入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

题九

答案: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

解析:阅读题干文字信息可获得桑蚕饲养所需的条件。再结合广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归纳其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越条件。

题十

答案:1.A 2.C 解析:本组试题考查调动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海拔4900米(海拔高,气温低),调用知识:温室大棚与大气辐射,农业自然条件的改造因素。

1.阳光房就是与温室类似的设施,既然是温室,那自然就是改造温度作用了,在高一下教材(人教版)7页有明确的说明。改造温度就是改造热量条件了,选A。

2.在地上种的蔬菜不能生长。那是因为地很冷吧,奇怪的是,不是修了温室了吗,怎么地还冷呀?更何况,大气的能量还是来自于地面的呢!地面的温度在白天应该是比较高的,在夜晚的时候会低一些,因为夜晚温度很低,所以蔬菜在夜晚会被冻坏。从这样来考虑,半空盆栽就是很科学的,选C。题十一

答案:(1)低温(热量条件)灌溉水源(2)BC(3)C地区耕地面积大,人口密度小,故人均占有量比B地区多,超出个人需求,超出部分转化为商品出售(4)耐旱 冰川融水

解析:解答本题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据图判断出各农业区的名称和所在位置;二是熟知各农业区生产的条件。A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D地区位于内蒙古河套平原,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发展农业需解决水源问题;B地区是太湖平原,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淡水鱼养殖基地,人口稠密,建水产品加工厂,不仅原料充足且市场广阔;C地为三江平原,地广人稀是其商品率高的原因;E地为哈密盆地,地处内陆,农业生产特点不言自明。

第二篇:北京市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一)课后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农业区位因素

题一

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交叉的新兴产业,它既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又具有旅游业休闲娱乐、提供旅游服务的功能。据此回答1~2题。

1、发展观光农业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①充足的客源市场 ②技术水平高 ③便捷的交通 ④丰富的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目前在我国农村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是()A.避免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 B.科技下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C.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扩大市场范围 D.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调整产业结构

题二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题三

据报道,2011年10月28日,我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用于客机试飞取得成功。此次试飞中混合的生物燃料,来自麻风树结出的小桐子果实。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中石油已经在云南、四川、江西等地种植了120万亩麻风树,其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主要是()

A.适宜森林种植的山地面积广 B.国家政策提倡“退耕还林” C.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以麻风树果实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如得以推广使用,则可()A.缓和气候变暖趋势 B.解决能源紧张矛盾 C.完全取代矿物燃料 D.降低航空运输成本

题四

某城镇周围的农民要发展小麦、果林、乳牛、渔业等农业生产,请在图中A、B、C、D处合理安排,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的人文因素优势是()A.劳动力 B.科技 C.交通 D.市场 3.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题七

下图是我国1978年--2005年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1--2题。

1.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转变的方向是()A商品粮基地 B都市农业 C牧业 D水产业 2.引起其农业结构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变化 B城市化 C国家粮食政策 D生产技术

题八

下图为2010年我国东部某市农产品产值构成图。据此回答问题。

影响该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 B.市场和交通 C.政策和劳动力 D.土壤和水源

题九

图A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B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

题一

答案:1.C 2.D 解析:1.观光农业除了当地具有农业特色外,还要有便利交通,利于游客进入,附近要有经济发达的城市作为旅游客源。

2.观光农业需要发展相关服务部门,从而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游客来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利于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观光农业目的不是直接销售农业产品,而是通过农业来发展旅游,增加收入。

题二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由题意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1月均温为3 ℃,应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排除C、D两项;而珠三角地区的1月均温在10 ℃以上。另外该地有油菜的种植,只有太湖平原符合材料中气温与农作物的特点。

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种植结构由原来的以水稻为主转变为以蔬菜、花卉为主,而决定作物种类和规模的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题三

答案:1.A 2.A 解析:1.在云南、四川、江西等地种植了120万亩麻风树,这主要是由于在这些省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森林种植的山地面积广,国家政策是社会经济条件。

2.以麻风树果实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如得以推广使用,可以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从而缓和气候变暖趋势,但还不能完全取代矿物燃料,根本解决能源紧张矛盾,降低航空运输成本从材料中不能得出。

题四 答案:(1)乳牛 草场资源丰富

(2)小麦 地形平坦,河流沿岸,水源充足(3)林果 丘陵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4)渔业 湖泊地区,可发展水产养殖 解析:(1)A处牧草丰富,且靠近市场,适于发展乳牛业。

(2)B处地形平坦广阔,河流沿岸,水源充足,适于发展小麦种植。(3)C处为丘陵地区,宜于发展果林业,有利于保持水土。(4)D处为湖泊地区,可发展水产养殖业。

题五

答案:自然因素:①地势平坦,土地连片、大面积分布;②土壤肥沃,有肥力很高的黑土和黑钙土;③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水热组合较好,可满足一年一熟制作物的生长需要。

人文因素:①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商品率高(本地粮食消费不多,可提供较多的商品粮);②东北地区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高(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农业机械,而大面积连续分布、地势平坦的耕地最适宜大型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高)。

解析:农业区位条件一般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等)。

题六

答案:1.A 2.A 3.B 解析:自然条件的评价要运用综合思维,从自然条件的各方面综合分析评价并确定主导因素;与世界花卉主要生产国相比,人文因素的评价也应当运用综合思维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云南花卉市场的扩大有赖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题七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转变是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牧业和渔业比重有较大的提高,但仍然以种植业为主,由此可以判断农业向都市农业方向发展。

第2题引起其农业结构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与市场需求有关,可以判断是城市化市场需求量大形成的。

题八 答案:B 解析:该市的农产品结构中,蔬菜和花卉等商品农业的农产品产值达88%,说明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

题九

答案:原因: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使耕地减少。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

解析:江苏省位于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众多的人口迁入,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发展快,占用了大量耕地,而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主要产业是畜牧业,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问题,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国家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耕地面积减少了,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

题十

答案:1.C 2.A 解析:1.温室大棚内部能够保持和调节温度,改变了热量条件。

2.冬季能够种植瓜果,即冬季温度较高热量充足,应为纬度最低的海南岛。

题十一

答案:(1)有利自然条件: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的制约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

(2)交通运输条件逐步改善,市场需求量扩大,政府的政策支持,科技进步(品种的改良或灌溉技术的改进等)。

解析:解答时应结合材料把握以下几点:

(1)明确和硕县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其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材料明确近几年其农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其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篇:高中地理—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一、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具体影响

1)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2)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3)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4)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5)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二、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

⑴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 气候湿润多雨;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 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

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⑶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⑷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 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 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⑸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 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

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7)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8)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 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 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第四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3.1农业的区位选择

2020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必修2)教案

课题

第三章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时

第1(共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对自然因素可以进行改造。

(4)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过程与

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示意图、地理图片、生活实例分析归纳结论的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以发展农业,但要遵循自然规律才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

教学方法

(1)运用阅读、举例等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取地理知识,如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通过练习、联系实际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断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运用所学进行正确的农业区位选择。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呈现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系列图片: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小麦、水稻田、内蒙古三河牛、东北的大豆生产等图片,提问: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2、讲授新课

(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阐述、分析、推导、采用的教学方法等。)

一.区位的含义

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这样的农业生产活动

问题:农业是不是只有种植业?

农业包括农业、林业、副业、渔业、牧业

请同学们看P42的图3.1和图3.2,观察两地农业景观的差异,并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思考什么是“区位”

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位置(即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分布(相对区位)。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指导学生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及相关课文,分析:

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②除“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③举例说明上述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气候;2.地形;3.土壤;4.市场;5.交通运输;6.政策;7.水源等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市场、交通、政策是影响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1.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水热配合同一种农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材料:东南丘陵盛产茶叶,而山东丘陵盛产花生,原因是什么?

2.土壤:肥力高低、酸碱性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

3.地形:海拔高度、坡度、坡向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的作物。

举例:近几年顺德的花卉种植面积增加较多,请问这是为什么?

4.市场:乳畜业、园艺业、商品农业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5.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条件

6.政策:国家的政策也会对农业区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7.水源: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流水

河西走廊~~~冰雪融水

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

~~~

地下水

讲解活动题P43

引导学生读图“梯田”和图“灌溉”,分析这两幅图分别表示人们对哪些因素进行了改造,由此说明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1.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自然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

2.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不是无限制的?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举例)

(2)改造自然要素

(温室、梯田、喷灌)

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不是无限制的,要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如果产出低于投入就不适宜改造了。

四、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与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

(2)交通运输的改善

我国的南菜北运

(3)农产品保鲜及冷藏技术的发展

世界的区域专业化

粮食:美、加、澳、法

乳畜:荷、丹、新、阿

热经:拉美、非洲、东南亚、南亚

鲜花:荷兰

五、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概念、特点、形成请同学们先看案例2后再讲解

三、板书设计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区位的含义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气候;2.地形;3.土壤;4.市场;5.交通运输和政策等。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四、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

2.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变化。

3.农产品保鲜及冷藏技术的发展

五、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地域的概念、特点、形成3、小结

(主要是本堂课的要点归纳,应写出结论性的文字。)

本课主要学习了有关区位的基本知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学习,大家认识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我们应该看到,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不断加强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并根据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随时调整农业区位。而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为获利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农业不断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作业布置:

(含课内课外作业、思考题、讨论题等)

一、请说出影响下列地理事例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

(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3)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

(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

(5)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

(6)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二、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

(5)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

教学反思:

(因为教学反思是教案实施效果追记,只能课后写)

结合多个实例进行分析,并附上相应的图片,更加形象化

授课教师:

汪艳英

授课班级:

高一(13)班

授课时间:第八

周星期四

第五篇: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域类型

教学设计

册亨县民族中学 文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地理来自于生活,从生活中来了解季风水田农业,从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来研究地理的一般学习和应用方法。

2.通过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欣赏,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事物的联系与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4.通过读图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5.万事万物具有联系,体会矛盾的两面性,理解法治和环保在地理学科以及地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在分析商品谷物农业时,并对未来农业发展展开憧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2.培养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3.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问题:本县学生地理基础普遍较差,初中时期的基础可以说是没有,教学时候教师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

2、班级现状分析: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但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情况几乎没有!

3、教学时间关注: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课堂状况,监督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2.提高利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展示法。【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俗话说: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说的就是农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没有发展好,那么社会就会不稳定,动荡,我国古时候很多朝代的更替都是源自于人们吃不饱饭!这也就是我们讲的民以食为天!而食以地为本!

过渡: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农业的类型和规模也不相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提问:什么是农业地域类型呢?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提问:农业地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自然条件:光、热、水、地形、土壤

农业技术经济条件: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 交通 消费习惯等 总的来讲,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作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导致我们的农业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农业的布局要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来发展,以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来发展!而现在农业由于受科技和生产的发展,逐渐向面向市场的商品化农业的方向前进,而农业的地域分工则成了农业商品化生产的标志!

而市场将决定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从生活中来:我们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消费的主要农产品是什么呢? 板书:

1、季风水田农业(以黔西南为代表)

活动:Ppt 展示

本土的季风水田农业后要求同学们回顾我们周边的环境,从自身出发,根据图片的提示中讨论黔西南水田农业发展的条件!学生作答后老师指出考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思考:除了黔西南有水田种植业以外,世界还有哪些地区有季风水田农业呢? 根据水稻的生长习性和各地的地理条件分析

参考答案:是东亚 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区的平原和山间丘陵、平地。过渡:那么这些地区的季风水田农业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阅读教材,找出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日本除外),水利工程量大!

过渡:我们了解了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也明确了他的弱点,那么未来的季风水田农业将向哪些方向发展呢?

活动:探讨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方向

结合环保、法治、国策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学生的学法指导!并用课堂练习巩固。过渡:我们当地是种水稻,那么其他种小麦、玉米大豆的地区是怎么发展的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美国,参观下美国农业是怎么发展的!Ppt展示小视频: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板书:

2、商品谷物农业

共同探讨: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有利条件,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和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并以练习巩固。【课堂评价】

【作业设计】 课后探究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下载北京市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