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番禺区外贸企业进出口存在逃税和避税问题的探讨
对番禺区外贸企业进出口存在
逃税和避税问题的探讨
番禺区人民政府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办公室
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是我区反走私综合治理“三大领域”之一,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反走私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和工作。为将我市企业进出口行为工作提升到新的层次,推动我区的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和谐发展,我办组织区工商分局、区外经局、区国税局、番禺海关、番禺海关缉私分局召开了“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研讨工作会议,并走访了区外经局、番禺海关缉私分局,对番禺区如何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做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外贸企业进出口企业发展的现状
据2008年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区现有外贸进出口企业一千多家,这些企业分布在我区的不同镇(街)、村。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对外经济发展有所放缓,但仍0.保持稳步增长势头。2008年,海关进出口总额达149.88亿美元,增长10.4%。其中:进口总额59.07亿美元,增长11.6%;出口总额90.82亿美元,增长9.7%。一般贸易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优化。全年一般贸易出口额21.25亿美元,增长13.4%,占全区出口比重23.4%,较2007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对亚洲、美洲、欧洲三地区出口额分别为40.75亿美元、31.49亿美元和
稳定,还扰乱了经济秩序,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企业进出口的逃税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现象:
1.一部分贸易进出口货物,企业通过瞒骗方式减少所纳税额。其中表现在:一是伪报货物拼装、税则号列、数量、规格、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启运地等申报不实手段进出口货物;二是价格瞒骗等日益突出,走私分子利用“洗单”、“洗货”进行“价格瞒骗”;三是进出境运输工具藏匿、混装。过境运输的集装箱车、货柜车走私一直比较活跃、走私物品成本也比较高,我区冷冻食品行业中的“瞒骗”行为屡打不止,运用运输工具藏匿、混装疫区或无合法进货凭证冷冻肉的行为时有发生。另外,正常报关货物都必须具备完整的一套单证。“一单走天涯”的瞒骗现象也较为普遍。一批货物对应一套单证,而货物进口以后就分散到各货主手上,大部分货主所持的都是复印件。因此,货主就利用涂改单证的方法来瞒骗检查部门进行走私等非法活动。
2.闯关、海上偷运。脱离海关的监管,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该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逃避税收。一些冷冻品经营者为了牟取更高的利润铤而走险,偷运属于禁止进口的疫区产品或走私冷冻产品,逃避职能部门的监管。
3.个别外贸企业利用“分散”、“夹藏”的方式进行小额走私。走私分子慑于打私高压态势,利用规避《刑法》对自然人走私偷逃税额5万元、企业走私偷逃税额25万元为起刑点的规定,加强协调配合,加强日常检查、监督,努力构建对外贸企业齐抓共管。
2.掌握信息,严密监控外贸企业进出口行为。建立和完善反走私预警系统是有效运用各类信息、情报、线索,开展发走私综合智力的基础性、前瞻性、预防性的重要手段,对打击和预防走私活动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现时,我区正在筹建打击走私视频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将为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共享,利用监控中心和通过社会群众力量及时掌握信息情报,不断健全和完善举报资历机制,积极激励和培养举报线人,准确地、有效地打击闯关、海上偷运违法行为,使得监管工作具备实时性、有效性,同时也能遏制暴力抗法行为。
3.严密布控,遏制“分散”走私行为。严格控制外贸企业“分散”、“夹藏”方式的走私行为。首先,加大关口和检验渠道的查验力度。海关站在缉私工作的最前线,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心、敏感性和针对性,加大关口和检验渠道的查验力度,并针对可疑对象进行重点布控和突击查验,税务部门加强和完善税收管理,加大打击偷逃税力度。其次是群防群治。各镇(街)、各有关单位成立联动机制,不定期举行座谈会,共同研究新形式下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措施,形成关贸优势互补合力打击走私行为,规范外贸经营秩序,改善我区投资与贸易环境。再次,坚定不移地开展打击走私联合行动和专项斗争。重点地区重点开展,重点商品重点打击,重点企业重点跟踪。严厉打击走私行为,始
信环境。
3.加强宣传教育。不管是针对逃税或是避税,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至关重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广泛宣传进出口行为管理知识,让公众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以经常性宣传教育为主线,开展反走私宣传活动,做到面向社会,点面结合,正反典型结合,积极提示和规范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把教育与监管工作融为一体,务求实效,促使增强守法、自律意识。
结束语:在省、市打私办的正确指导下,我办将进一步规范、协调全区的反走私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反走私防范工作,积极探索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更有效地整顿和规范对外经贸秩序,坚持以“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坚持不懈”的工作方针,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同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校舍危房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问题;教师老化问题;寄宿制学校学生经费问题;学生流失问题;复式教育的现存问题;农村中小学仪器设备配置问题以及义务教育方面的其他突出问题进行了重点调研。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永仁县山区小学的就学情况一年比一年好,“两基”“普实”巩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一是边远山区学生入学巩固难。部分群众的法制观念不强,依法送子女上学的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许多家长不愿送子女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因此,撤并校点、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工作任重道远。二是县级财政困难,投资渠道单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小学教学仪器、文体器材、劳动课设施的配备仍达不到现在的教学需求,许多村小学现在仍无篮球场,学生课外活动场所十分有限。三是校点收缩后寄宿制学校增多,寄宿的学生从学前班到六年级都有,但上级核定的半寄宿制校点和享受半寄宿制的学生名额太少,补助标准低,贫困山区的半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不力,学生食宿条件差。四是教师队伍素质还不能适应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科研、实验教学工作管理水平、实验教学开设情况,全县发展不平衡,极少数学校比较薄弱。五是永仁县还有8位民办教师,身份和待遇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民
办教师上访一直不断。
基础设施逐年有所改善
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
乡政府、村委会及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录相、黑板报专栏、标语等各种宣传途径,对四法—纲两条例进行广泛宣传。临近学年末,中心学校、中学领导到各完小举办毕业生家长座谈会,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确保完成初一招生计划。新学年伊始,教师提前到位,及时开展入学动员工作,深入学生家中对监护人宣讲教育法律法规,动员流失生入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教育,干部群众的教育意识和参与意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经反复做工作后仍流动在外的中小学生由各学校统计上报中心学校,然后由中心学校统—呈报乡政府,由乡政府组织教育执法组逐一清理。
2、基础设施薄弱,办学条件落后 办学分散,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教师队伍建设困难突出
教师缺额大,教师来源困难。近几年来,乡下老师想到城镇,城镇的想到州里,结果湾碧的教育和其他乡镇之间不平衡问题就越来越严重。好的老师都想办法调走了,特别是青年教学骨干,没人愿留在湾碧,都往城镇里调,留下来的多数是老弱残兵。湾碧骨干教师频繁调动,造成湾碧教师严重紧缺,该招考的又招不进来,教师队伍建设困难加大。教师结构比例、专业搭配急需改进,尤其是一部分优秀初中教师调到城区任教后,初中英语、物理等学科教师紧缺,教师缺编数量较大,不得不聘请代课教师,这样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且代课教师工资旧帐未还又添新帐;因为缺乏师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教师的轮训学习、知识更新等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部分教师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缺编教师大多由湾碧自聘教师顶岗,加重了湾碧中心学校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自聘教师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被拔高使用,从教比较吃力,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对发展山区民族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对完小的建设,逐步实现集中办学
山区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教育成本偏大,教学质量偏低。但如盲目撤并,集中办学,又会给学生上学造成不便。解决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并举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布局和建设。对于分散的一师一校,逐步进行合并,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以一个村委会重点建设一所小学,下面校点逐步收缩为宜。
二、建议上级政府加大对山区基础教育的投入
1、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目前,山区学校除教室基本安全够用外,很多半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拥挤,食堂破旧甚至无食堂,缺少运动场,大门围墙年久失修,师生饮用水困难,厕所紧缺。危改等上报项目一般只有教室、宿舍,就永仁、大姚两县来说,县、乡两级财政困难,学校又无预算外收入,配套设施无钱投入;尽快解决中小学的D级危房,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2、建议上级民政和财政部门增加贫困山区半寄宿制校点数和享受半寄宿制生活补助的学生人数,免除全部农村学生的教科书费,逐步提高半寄宿制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
3、建议上级部门提高山区教师待遇,在统—的基本工资标准外,发放民族地区津贴和山区补贴,这样可以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在民族边远地区任教,保障教师师资力量,切实解决历年来教师严重不足的现
象;还应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并把它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加大对贫困山区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使山区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四、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要在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大力推行以光盘教学为主教师教学为辅、光盘教学与教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弥补教师的不足,充实
学生的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山区乡镇地处偏僻,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教育事业近年来虽有长足发展,但与城市、平川乡镇比,发展仍然滞后,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格局和利益结构的继续调整,山区乡镇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方,特别是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便及时有效解决这些困扰山区乡镇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学布局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规模办学。
由于历史原因和当时经济地域等情况的制约,山区乡镇自然村原来的学校布局都是一村一校,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一村一校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庄磨镇15所小学中就有8所小学为一师一校的二三级复式教育。庄磨镇连寺沟小学,有教师1人,学生9人,三级复式教育。三交镇31所小学中一师一校学校19所,都是三级复式教育。三交镇自然村赵买沟教学点仅有教师1人,学生4人,其中两个学生分别是一二年级,另外两个学生是学前班学生。山区乡镇的这种一师一校的复式教育给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按国家标准21个学生配置1个教师,复式教育对人力资源、教学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教书的积极性相对减弱,也不能开展正常的教研活动。因为没有竞争,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2、校舍危房仍然存在,旧房维护缺乏资金。
山区乡镇的校舍大部分是1996年普九过程中新建改建的,多为砖木结构。近年来,在上级危改政策的支持下,绝大部分危房校舍消除,但仍有个别学校还有危房。庄磨镇下曹庄、大保沟学校,有关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因无资金不能改造。由于校舍正常的维护经费不能到位,个别学校的校舍若干年后可能会变成危房。三
交镇的三交小学和东峪小学屋顶漏雨无钱修缮,庄磨镇庄磨小学、连寺沟小学、北社小学校园破烂、基础设施陈旧,由于经费短缺不能正常维修。
3、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需要。
近年来,山区乡镇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日渐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庄磨镇104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达45人,占43%;三交镇112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教师42人,占38%。这些教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由民办教师转正的,基础学历是初中或高中。现阶段,学校搞现代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这些老教师很难在短时期内适应新的课改要求,致使山区乡镇现代教学受到了严重影响。
4、学生流动现象日趋严重,部分中小学难以立足。
近年来,山区乡镇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加之,现代交通的便利,城市学校的诱惑,家庭盲目的攀比,山区乡镇农民让子女进城读书的越来越多。据统计,庄磨镇现在在城区各类学校上学的学生,小学有60多人,初中有50多人;三交镇今年新学期开学,初中生进城读书的13人,小学生8人。生源的急剧减少,给山区乡镇中小学带来严重损害:一是学校因学生流动减少了人头经费;二是中小学校学生人数大量减少,又给正常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
5、学校经费不足,严重影响自身发展。
近年来,山区乡镇单人校(10人以下复式班)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由于经费不足几乎不能改善;初中和中心校根本没有国家所规定的音乐教室、实验室等;教师的进修培训不能正常进行;寄宿制学校经费短缺,基础设施不能配套。比如,庄磨镇田庄寄宿制学校,建成两年多尚未配套供暖设备,安装暖气设备需款近10万元,至今未能落实。该校住校生130多人,分住在三个宿舍,三四十个小孩住在一起,极易得传染病,冬天生的火炉,不小心就能造成煤气中毒,老师、家长为这事,整天提心吊胆。此外,山区乡镇代教、代工无编制,这些人的工资靠各学校自行解决,无形中又加剧了学校经费的短缺。
三、对策建议
上述反映问题,是我区教育领域出现的共性问题,只不过山区乡镇表现更为突出。参与调研的委员经认真讨论形成以下意见,供区委、区政府决策时参考。
1、整合资源,建立科学的中小学布局结构。
山区乡镇中小学点多面广,经费不足,根本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根本出路在于整合资源,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建立寄宿制学校。比如,庄磨镇的田庄小学,是一所由7所复式小学合并成的寄宿制小学,全校共有教师9人,学生196人,其中外范围学生48人。按原来每村一校,148名学生计算,每所学校平均21人,再按三级复式算,每个学校2名教师,至少需14名教师,而且7所学校合成一所,节省出6所学校的土地,教师的办公用房,办公经费也减少了,大大地节约了教育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样一合并,充分整合了教育资源,实现了规模办学,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了孩子们学习的竞争力,同时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像这样的复式学校和单人校全区还有187所,如果能把这些学校中的大部分改造成寄宿制学校,那就会节约很大一批教师和资金,重要的是改善了山区的办学环境,提高了办学质量。
2、增加投入,建立科学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近年来,我区的财政收入逐年好转,教育经费应按财政增收比例逐步增加,并建立合理完善的投入保障机制。在这样的前提下,应向山区乡镇适度倾斜。此外,要定期对校舍危房进行检查、维修,设立专项资金,保证危房改造的正常实施;要建立科学的农村中小学债务偿还机制,逐步清理历史欠账。
3、充实队伍,建立科学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
为解决山区学校一线教师短缺问题,每年要按照学生增减人数和退休教师人数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年轻教师,建立有效的教师补充录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特别是山区乡镇中小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转。为鼓励年轻教师到山区工作,首先要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到山区学校任教实习机制,实习满两年后,才能有报考正式教师的资格。这样做即可调动大中专毕业生到山区任教的积极性,也为他们提供了努力实践、积极任教的平台,同时也减轻了财政的负担。要把上述条件作为制度确定下来;其次,招考录用年轻教师时,应适当照顾原籍在山区的大中专毕业生;第三,为稳定教师队伍,在山区乡镇一线工作的年轻教师,要建立轮换机制,工作3至5年后(含两年实习期),让其到平川乡镇或城市教学。
4、落实政策,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各项管理制度。
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给农村特别是山区乡镇教育带来了福音,增加了新的活力。乡镇党委政府以及教育部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义
务教育法》,使“两免一补”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我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帮助家长们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因为山区家长文化素质都偏低,对于一些家教理论方面的资料他们并不一定能领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互访或电话的 方式,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向家长介绍、讲解一些家教伦理。这样,家长就能领会、学习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家教知识。虽然这样大大加大了老师、家长的负担,但会大大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建议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首先,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经常犯的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孩子买一些参考书籍。在学习之余,家长还可以订阅一些有益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注意杜绝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在孩子面前赌博,不讲粗话,不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事情。
(三)建议家长多关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0%的家长关心孩子的自闭,不擅长交朋友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山区家长应该更加注重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一、调查目的及其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8.6亿,占总人口的73%(刘荣勤、秦庆武,1994),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和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很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地处山区,山区家长的教育观念很大不同于城镇家长的教育观念。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实地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山区家庭教育的观念、现状及小学教育的看法等,通过资料统计和分析,得出山区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其影响因素,为山区教育改革事业提供丰富有益的参考资料和借鉴。
近期,通过深入学校、农户,调查、走访、座谈,对*乡小学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调查表
明*乡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但是*乡做为边远山区乡,农村基础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山区交通不便,学生居住分散,学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艰苦,待遇还比较低,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现将这次调研情况分析整理报告如下。
.教师待遇偏低,家庭负担重,教师工作热情不高。
不分公办与聘用,教师配偶绝大多数没有正式工作,有些教师家庭子女较多,加上老人,一家数口全靠教师一人的收入,生活很拮据。等孩子大些,有些教师配偶便离开当地,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照顾老人和子女的任务就落到教师一人身上。许多教师尤其是待遇更低的聘用教师,一边耕田种地,一边忙于教学,农忙时节赤脚泥腿上讲台的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教师只是把教书当成生存的必需,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整体教学热情不高。
二.思想观念落后,导致教育落后。
贫困山区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笔者支教的地区因为信息闭塞,经济落后,除了读不起书,认为读书无用的更不在少数,这是造成当地教育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由于经济落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如果仅以务农为生,一年的家庭收入不过五六千元。而这里的多数农家人口较多,生活贫穷,贫穷让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据了解,当地几乎每家都有人在外打工,一个人的打工年收入从几千到万元不等,如果干的好,一年能挣到几万,相当于一个壮劳力几年的土地收入。
学费问题曾经是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学费已不再是主要矛盾;但村民仍然改变不了旧观念,普遍认为国家开学校就是为了带孩子,带大了孩子,就让他们打工挣钱,孩子早点外出打工早赚钱,几年后就可以回家盖新房娶媳妇了,事实也是如此。为了挣钱,有的家长甚至未等孩子读完初中就送他们出外打工,有机会读高中的少之又少。更可悲的是,有些家长不是担心孩子中考考不好,而是担心考好了该怎么办?孩子如果读高中,就意味着要继续投入,盖新房娶媳妇的目标就会变得遥遥无期。只有极少部分人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改变他们的人生,这些家庭大多外出打工多年或一家有数人打工,有能力供养一个孩子(通常是男孩)读完大学。
第三篇:关于对医疗保险工作中存在问题的
浅谈医疗保险工作中三点问题
一、存在问题
1、不同地区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办理转移接续手续复杂。医疗保险在地区之间报销比例、缴费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自上而下没有形成统一的医疗保险办理网络,地区之间转移接续比较复杂。如郑州市区和县市之间、县市与县市之间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享受待遇等就存在较大差异,同时郑州市区和县市之间也需要办理复杂的转移接续手续。
2、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城乡医疗保障不平衡。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承受能力不同,在医疗保障制度和政策的设计上,实行的是不同身份的人群有不同的医保政策,参保缴费标准、财政补贴标准、报销比例、报销项目等医保待遇标准也有区别,造成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受益水平依次降低,各项医疗保险的保障标准有了很大差异。同时目前推行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城乡结合部参保人群覆盖方面存在重复性,给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不便。
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结构较不合理。2010年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的人群中,其中中小学生、大中专学生占80%以上,另外参加的城镇居民大多为老年人或患病人群,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很大冲击。
二、意见建议
(一)加强医疗保险网络化建设,积极探索信息化管理手段,简化并规范转移接续手续。建议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办理系统,实现信息化、规范化、网络化管理模式。简化异地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理手续,规范统一的办理程序,为方便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二)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均衡性,使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在制度和政策上努力实现制度覆盖“无盲点”、城乡统筹“无障碍”、政策衔接“无缝隙”。
(三)调整城镇居民参保结构,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运行。通过加强对医疗保险政策工作的研究探索,继续加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和改进宣传形式及手段,帮助参保人员了解城镇医保的相关政策和办事程序,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优化参保结构,扩大参保覆盖面,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达到党和政府的要求,满足广大群众的期望。
(三)积极研究探索医疗保险政策,使医疗保险政策更趋合理。随着医疗保险需求的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享受待遇地区城乡之间存在差异较大,与参保职工群众期待差距很大,另外相关政策、办事程序等需要进一步调整,积极研究探索相关政策,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更趋合理。
第四篇:对党忠诚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
对党忠诚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3篇
篇一
为什么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要求,抓住了做人从政的根本,明确了干事创业的准则,划定了为官律己的红线,对于规范党员干部言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忠诚干净担当提出了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三严三实”要求之后,对作风建设提出的又一个重大要求,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立德之本、立功之本,也是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当前,作风建设正处在节骨眼上,“四风”得到遏制、作风有所好转,但“不能”、“不想”的问题还未真正解决,顶风违纪、改了又犯的现象还不时出现,发自内心反“四风”的思想行动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明确和细化了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基本准则和目标追求,为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言行举止定了一把尺子、立了一面镜子,为推进作风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忠诚干净担当树立了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这实质上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涵盖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品德建设等各个方面,更加突出了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是对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和发展,树立了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
忠诚干净担当明确了党性修养的基本准则。回顾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之所以能夺取政权、巩固政权,之所以始终先进于社会上其他群体、长久保持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党坚持严格的党性要求,用优良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全体人民。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成败的根本政治因素。知史才能通今,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党性问题,切实加强党性锻炼,让“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成为须臾不能忘记的根基和信条。
如何理解忠诚干净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论述,简洁凝练、内涵丰富、指向明确,对进一步从严管党治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要重点理解和把握。对党忠诚是从政根本。对党忠诚是党员领导干部最根本的政治品质,是必须彻底、无条件、不掺任何杂质、没有任何水分履行的义务。
对党忠诚是灵魂,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党员干部就会丢了
“魂”,工作就会失了“向”,就丧失了作为共产党员的最起码条件。
一是与党同心同德。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二是严守党的纪律。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忠诚,就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把守纪律讲规矩放在突出位置,遵守党章、党纪、国法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三是做人襟怀坦白。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对党忠诚,就要对党、对人民、对同志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个人干净是从政底线。我们从事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圣洁而光荣。只有个人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才有担负领导重任的资格。
一是慎用权力。
个人干净,就要秉公用权,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民造福、为党分忧,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防止权力商品化、庸俗化;依法用权,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决不能随心所欲、徇私枉法;廉洁用
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时刻警惕金钱、美色的诱惑,确保权力不受腐蚀。
二是严格自律。
要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慎重对待每一次诱惑特别是第一次诱惑;自觉克服“小恩小惠无伤大雅”的心理,做到高度警惕、防微杜渐;自觉克服侥幸心理,自警自律、戒除贪念,不越雷池半步。三是净化生活。
倡导高尚正派、恬淡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微,切实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脚,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敢于担当是从政准则。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担当精神是为政之德的基本要求。
一是必须担当。
担当是不允许选择的,因为党和人民赋予了我们职责和权力,担任职务必须担当职责,担当职责就是担当困难和风险。不担当,就是不兑现承诺,就是放弃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承担的责任。二是敢于担当。
一个领导干部称不称职,首先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精神,看在难题面前敢不敢抓、在矛盾面前敢不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不敢闯。在党和人民需要你挺身而出、担责担难的时候,犹犹豫豫、优柔寡断,延误战机、耽误进程,就是失职。敢于担当,核心要义就是要敢挑重担、敢负责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
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三是善于担当。
敢担当不是霸蛮,而是科学地担当、智慧地担当。这就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干一件、成一件,件件漂亮。要按照“一分布置、九分落实”的要求,从具体事情抓起,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如何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领导干部只有把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各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茁壮心灵、健康发展、成就事业。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前提是打牢思想理论基础,补好精神之“钙”、培好思想之源。
当前,要着重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忠诚信仰、严于律己、勇于担当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三个自信”,解决好“总开关”这一根本问题,进一步增强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的思想自觉。
牢记根本宗旨。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
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于群众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民心所向更珍贵持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切实增强公仆意识,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
靠谁”的问题。经常用“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思想,用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行为,看看是不是达标合格,是不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不是践行了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要求。
强化党性修养。
要努力形成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环境,坚持讲原则、讲认真、讲实效,坚决克服好人主义倾向,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真正使党内政治生活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要努力形成纯真简洁的人际环境,鼓励和倡导同志之间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坦诚相见,政治原则上互相坚守、实际工作上互相支持、日常生活上互相关心,形成和谐融洽的同志关系。
勇于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是一种态度,更要成为一种习惯。
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要始终把主动接受监督、善于接受监督作为履职的一种责任和使命,用群众的智慧和社会的力量来保证工作不偏离正确的轨道。要把接受监督自觉地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在作决策、出政策、上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积极扩大民主参与,充分考虑群众诉求,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篇二
一、存在问题
1、在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上尚有差距。学习观念不强,态度不够端正,自身的理论水平相对与新时期纪检工作需要相距较远,学习上不够积极主动,只是把学习政治理论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有时感到学习理论知识只是虚指标,学多学少都无所谓,工作量才是硬指标。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理论和实践脱节,不能用先进的理论去指导纪检工作的实践。
2、在思想作风、思想纯洁上尚有差距。对当前社会所面临的形势没有完成清醒的认识,宗旨意识滑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淡化,不能保证做任何事情首先坚持将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容易产生思想波动。
3、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上尚有差距。因为自己分管工作范围广、头绪多,加之转岗从事纪检工作时间不长,虽然自己以前也从事过纪检工作,但离新时期纪检工作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对领导和上级安排的工作虽然能够积极按质按量去完成,但在工作上缺少创新意识,缺乏突破条框的勇气,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纪检监察工作成效和人民群众和上级要求仍需在以后工作中努力提高。
4、作风建设、作风纯洁上尚感有差距。因时间和精力所限,对自己所包片和分管范围内的工作,深入基层少、听取汇报多,不能真正地
了解和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和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识,牵涉到一些得罪人、处理人的事情就会变得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对于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不正确行为总是给自己找借口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不能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和坚决有力的制止,有护短现象。
二、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乡镇纪检书记,就是要通过“对党忠诚”教育、保持党的纯洁性“扪心自问”活动,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搞好整改,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和职责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增强“五种意识”做好“五个表率”:
一是增强学习意识,做学以致用的表率。
坚持系统学习、经常学习、终身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需要,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达到新境界,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表率,成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表率,成为勇于实践、学用结合的表率。二是增强宗旨意识,做执纪为民的表率。
要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立党为公、执纪为民,创造一流工作业绩,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要围绕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着力深化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企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力度,从根本上为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
三是增强责任意识,做改革创新的表率。
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坚持以改革创新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充分继承以往好的经验做法的同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探索和研究新途径、新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纪检监察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四是增强大局意识,做服务发展的表率。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反腐倡廉建设围绕转型发展不偏离、服务跨越发展不犹豫、保障科学发展不动摇,要严格党的纪律,确保政令畅通;深化效能建设,优化政务环境;改进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和经济建设整体推进,助推转型跨越发展大局。五是增强纪律意识,做勤政廉政的表率。
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时刻提醒自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廉洁从政的表率,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带头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时刻以“五严守、五禁止”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四重四戒四促”的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求,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纪检监察干部为榜样,适应党对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要求,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服务转型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三
一、存在问题
我于
201X
年
月经组织安排,调任***镇工作。一年来,我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恪尽职守,勤勉敬业,基本上完成了各项分管工作,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不够,上级要求学的就多学一点,不要求学的就少学一点,存在实用主义现象,没有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的科学体系掌握不够全面和系统;学习缺乏钻研精神,学习针对性不强,重点精读少,缺乏“挤”劲和“钻”劲,对政治理论的实质精神理解不够深刻;学用结合不紧,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工作实践上还做的不够。加之平时工作繁忙,对一些新知识、新理论只是浅尝辄
止,不求深入研究,使得自身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理解运用不够充分。
二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自己虽然能够在完成主管或分管的工作上动脑筋、想办法,既力争完成工作,也不失有一些创新的举措,但是通过认真剖析后认识到,自己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一方面求稳怕乱思想较重,习惯性的按照***惯、老办法想问题做事情,不能够完全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另一方面工作缺乏创造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往往是按部就班,党委安排什么就尽力干好什么,对某些工作也有所思考,但思想上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怕“违规”,怕越位,怕背包袱。创新的思路还不够宽阔,层次还不高,如何学习借鉴他人好经验好做法研究不够,有时还存在照搬照抄、生搬硬套的现象。三是工作作风仍需转变。
在工作中能够保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优良作风,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常年开门办公,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由于日常事务烦琐等客观原因的制约,工作中还存在“四多四少”现象:留在机关时间多,深入基层时间少;忙于事务时间多,深入基层检查帮助少;对分管工作关注的多,对其它工作接触的少;布置工作任务多,督促检查少,工作成效不够理想。对于部分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求完成任务、不求争先创优,造成了一些工作效率低下,推进缓慢,成效不明显。
四是廉洁自律尚需完善。
能够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为民之心,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上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接待上级领导和横向沟通上,有时出现过超标准接待问题;有时因工作关系,也会接受一些吃喝宴请,下乡时偶尔接受超标接待,虽然不是什么高消费,但影响也不好。现在看来这些现象都是对自己要求不严的表现。
二、原因剖析
对照党员标准,对照先辈先进,剖析思想根源,回顾反思自己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认真分析自身建设上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对政治理论理解有偏差。
把学习理论当作软指标,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上下的功夫不深,存在重实践轻理论倾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和精髓缺乏系统的理解。二是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超前意识不足,从局部与全局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做得不够,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改革中的新事物,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缺乏思想准备,进取意识不同程度地出现淡化,“争”和“创”的意识不够强烈。三是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艰苦奋斗精神有所淡化。
不论是碍于面子或是随众心理,归根结底可以说都是世界观改造不深、党性原则要求不严的反映,身为党委副书记更应注重小节,时刻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厉,才能杜绝问题的产生。
三、整改措施
下一步,我将以这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认真反思,努力改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提高理论和工作水平;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结合我镇实际,全面熟悉掌握各项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提高为发展第一要务服务的水平,学会管理自己,学深管理单位,学精管理业务;广泛学习经济、法律、科学、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努力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习近平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指出: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一、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要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之间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就必须从问题出发,否则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便是表面的、简单的、偶然的。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习近平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问题导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具体体现。习近平要求在“两学一做”中突出问题导向,可谓抓住了“牛鼻子”,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弘扬和创新。
问题就是“有的放矢”的靶子,也是我们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着力点、攻击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为
了发现和解决我们自身或党组织存在的问题,让党员“自身硬”、让党组织强起来。必须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把问题导向贯穿始终,通过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一开始就落在问题上、扎在现实中。
2016
年
月,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bbs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2016
年
月6
日,刘云山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强化问题导向,带着具体问题学,针对具体问题改,把解决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
要把认真查找和着力解决问题贯穿于日常的组织生活中,无论是“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还是整改落实、立规执纪,都要聚焦问题、对准问题,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指出要着力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主要是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热衷于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主要是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组织纪律散漫,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
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等
;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主要是利己主义严重,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假公济私、损害群众利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临危退缩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主要是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逃避责任,不起先锋模范作用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主要是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
党员和党组织在开展“两学一做”时,首先要围绕五个方面找准问题、列出自身的问题清单,然后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
二、带着问题学才会高效
怎样学才能高效?最好的办法是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学目标性才强、兴趣才高,用学到的“一把钥匙”打开问题“那把锁”时才“不也悦乎”。习近平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坚持区分层次,及时指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
2016
年
月6
日,刘云山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开展学习教育,要把党章党规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通起来学习、统一起来领会,注意区分层次、区分对象,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带着问题学,要求党员干部在通学党章党规、系列讲话时要针对自身的问题清单再选定重点内容,然后再一一对应地深入学习。要区分不同问题、区别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确定不同的重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指出:“要区别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确定学习的重点方法。针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安排。要给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留出空间,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尤其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作出表率。
习近平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学习教育中作出表率,紧密联系领导工作实际,学得更多一些、更深一些,要求更严一些、更高一些,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2016
年
4月
日,刘云山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学得更多更深一些,深刻领会系列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三、针对问题改才有收获
“两学一做”基础是学,关键是做。
“光说不做假把式”,群众不会只听党员干部怎么说的,而关键是看党员干部怎么
做的。党员和党组织必须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一项项整改、一项项落实,一个不能拖、一个不能漏。习近平指出:“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要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党员和党组织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感。
针对问题改,同样要从“关键少数”开始改。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解决党自身的问题,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2016
年
月
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要针对不同干部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方式和措施整改。
2016
年
月,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对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属于能力不足的,就要加强培训,加强实践锻炼,加强总结提高;属于担当精神缺乏的,就要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属于不作为的,就要严肃批评教育,认真执纪问责。”
第五篇:中小学电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
中小学电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我们在全面总结过去中小学电化教育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必须冷静地看到中小学电化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潜在的隐患,用辩证的眼光正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中小学电化教育在新的世纪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无疑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存在的基本问题
1.见物不见人
许多学校购置的电教设备无专职教师管理,即使配有专职电教人员,很多学校的领导也只是把他们当作“保管员”和“修理工”来使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对电化教育知识缺乏必要的培训,一些学科教师甚至对常规电教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都知之甚少,因而对电教设备的使用望而却步,很少问津,电教设备在学校成了名符其实的摆设、上级领导参观的“展览品”。
2.重建轻管
很多学校花钱购置了不少电教设备,但科学管理跟不上,电教设备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电教机构不健全、电教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硬件得不到及时维护而不能正常运行,电教资料得不到科学保管而严重受损。另外,许多学校在电教发展中,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导致电教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短期行为较为突出,给学校电教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3.软硬失衡
硬件、软件建设往往顾此失被,投资出现严重倾斜。学校领导缺乏电教资源综合配制意识,心甘情愿地花重金购置电教硬件设备,而花几百元钱购置电教教材也得“精打细算”、“忍痛割爱”,造成学校“有车无货”、“有枪无弹”,电教设备无法发挥整体效能,这也是造成电教资源浪费现象的很重要的原因。
4.喜新厌旧
有些学校领导或为了追赶时代潮流或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总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推陈出新”,不顾学校现状,不断购买新设备,添置新家当,任课教师也紧随其后大加效仿,教学总是以用高新设备为荣,因而常规电教器材被打人冷宫,很少有人光顾,严重违反了电化教育的实用性、经济性原则。
5.有用无评
学校只管教师用不用电教设备,而不理会教师用得怎么样,缺少必要的电化教学评价体系,导致许多教师电教课上得华而不实。有的教师新瓶装旧药,有的教师电教知识缺乏,电教技能不熟练,课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因而在课堂上手忙脚乱,洋相百出。凡此种种现象,不一而足,与电化教学根本目的大相径庭。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加强领导,建立科学有效的电教管理机制
学校电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到人、财、物等要素。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这几个要素只有优化组合,形成有序的结构,才能保证电化教育发挥出最佳效益,做到这一点,成立
严密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领导机构可由主管学校教学的副校长挂帅,教务主任、总务主任、专职电教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等共同参加,负责研究制定学校电教发展的近、中及长远规划及保障规划实施的详尽方案和措施,做好全面的协调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及学校电教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学校还应建立电教中心或电教教研组等基层组织机构,根据电教规划,制定详细明确的学期、学电教工作计划,建立完善的各种电教管理制度,举办各种类型的电教讲座及电教技能培训,指导学科教师用好各种电教设备。
2.硬件和软件建设并重,保证电化教育协调发展
硬件和软件如同两根支柱,共同支撑起电化教育庞大的躯体。如果偏爱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就会造成电化教育的畸形发展。对一般学校来说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可采用分阶段,递进式的发展策略,从最基本最实用的电教设施建设人手,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每一步建设都要瞻前顾后,既要考虑到目前的使用,又要为以后的发展留有升级的余地,防止电教设施建设中过冷过热等短期行为现象发生。
电教软件建设必须与硬件发展同步进行,使硬、软件在品类、现格、层次、比例上协调一致,做到电教资源配置的科学化。鉴于我国目前电教教材的生产状况,只靠购买远不能满足学科教师的教学需求,必须拓宽多种渠道来丰富电教资料,如可加强与兄弟学校单位的交流,互通有无,实现软件共享,也可让教师结合所教内容自制软件。
另外,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因特网也为学校开展电教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根据学校情况定期录制和下载有关内容供教师使用。需要指出的是,学校配置电教教材时一定要注意实用性,切忌用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软件“滥竽充数”,再者学校配置电教教材要有长远的计划性。通过日积月累,努力使学校的各类电教教材形成多媒化、系列化,最终建立起与本校文字教材相配套的声像资料库。
3.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学校发展电化教育的根本战略应该是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有了钱,机器设备可以到位,可人才的培养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这就要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逐步去实现。
(1)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
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有效的措施就是学校领导带头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校外电教专家举办学术报告会,组织本校专职教师定期开展电教讲座或经常性地派出电教骨干教师到各地参加学术活动,进一步加深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头脑,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同时,也可让他们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人们生活、学习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增强他们的紧迫感、危机感,使他们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内化为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变“要我用”为“我要用”。
(2)抓好教师电教技能的培训
教师是学校开展电化教育的主体,教师整体电教素质的高低可以
说是衡量学校电化教育水平的一种标志。抓好教师电教技能培训,一要注重实用性。选择的培训内容要与教师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开展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培训活动,让教师们尝到甜头,增强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二要提高培训效率,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制度和目标,使整个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要把培训成绩与教师的奖金、评优、晋级等挂起钩来,保证培训质量和效率。三要讲究策略,电教培训不要搞平均主义、一刀切,要因人而宜,分出层次,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目标,培训内容可分为普及型和提高型,使整个培训工作在普及基础上提高档次,在提高的基础上推动电教工作步步深入。
(3)举办丰富多彩的电教活动
电化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难想象在学校中推进电化教育,通过集中的理论学习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必须结合学校一学期或一学年总的教学安排,组织有效的电教活动。如课堂电化教学说课、评课活动、优秀电教论文评比、电教教材制作评比、电教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实践与参与机会,通过实践活动,发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组织和开展这些活动应充分了解教师的实际状况和需求,使活动具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活动对象、不同的活动内容举办不同类型的电教活动,使活动具有多样性;同时,开展电教活动还得有明确的计划,递进举行,使活动具有层次性。另外,学校在开展电教活动时还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保证每项
活动评价结果科学、公正,评比结果应做为一项重要指标纳人教师考核、评优、晋级中,增强外部进取的驱动力,强化他们参与竞争活动的积极性。
(4)积极开展学科电化教学实验研究
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教师仅凭经验进行教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从传统意义下繁重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结合学科教学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学匠”向“科研型”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开展电教实验研究,不能脱离学科教学,选题要适应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边教学边研究,用电教促教改,用教改发展电教。在电教实验中,重新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特点、规律,概括提炼新的电教理论,构建新的学科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掘学生的智慧潜力,发展学生的独创性,培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