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企业会计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推荐)
本文来源于:http://
对企业会计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会计审计工作对企业的安全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应不断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检查与监督工作,为企业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有序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企业的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形成背景
一、企业的会计审计
1.企业会计审计形成背景。当前,我国企业的经营权及所有权处于互相分离状态,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随着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管理层面增多,各部门的管理者均与经济责任存在或多或少的关系,为了保证经济责任能有效履行,企业会计审计就应运而生。会计审计具有较大的监督功能,其是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所收入或支出的财务的一种监督、核算,充分发挥会计审计的功能,能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步伐。
2.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作用。会计审计作为现代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等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具体为:(1)制约的作用。会计审计人员按照国家实施颁布的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及企业的有关制度,就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所使用的财务资金情况进行核查与监督,能进一步制约相关的违法违章行为,有效维护企业的经济发展秩序,从而保证了企业各项资金的使用途径合法化。(2)促进的作用。通过加强企业的会计审计,对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经济效益以及财务收支等的审计,能及时察觉企业相关制度的缺陷以及会计方面的漏洞,有利于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解决有关责任归属的问题,促进企业对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善。
二、当前企业会计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领导对健全会计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的认识不到位。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会计审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相当不健全,有的企业甚至未建立审计管理体制,使得企业的会计审计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企业的各阶层领导认真履行相关的职责,是企业进行自我约束的一种最佳体现。但当前多数企业的管理者严重缺乏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理论,对健全会计审计相关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多数企业制定相关制度时,存在制度残缺或相关内容不科学、不合理等,众多实际工作的开展违背办事程序或有关法律法规等,会计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流于形式。
2.会计审计缺乏独立性。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会计审计与企业其它职能部门的工作模式均为受高层领导管理。这种模式有利也有弊。一方面,此模式能使会计审计部门的地位,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有效决策。另一方面,该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主要是未明确会计审计部门的地位,会计审计既会受到管理者的控制,自身又要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监督,因此,会计审计部门的工作相对较难展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会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涉及到的领域很广泛,经济业务繁杂,会计审计要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发展过程中的所接触的财务金额,进行检查监督以及签证评价。因此会计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财会知识、专业会计知识以及统计学、工程学、计算机、法律等领域的知识均要具备。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相关的知识均较薄弱,开展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不高,对审计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4.会计审计方法及手段不合理。现阶段,多数企业仍不能根据企业生产目标可能发展的变化,对自身的会计审计方法和手段作出适时调整。当前,我国的会计审计虽已由传统财务收支审计向企业领导的任期期间的责任审计、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方面扩展,但从整体来看,会计审计工作仍停留在“查错防补”阶段,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审计还未达到预订的效果目的,对企业领导的责任审计也未有作用。会计审计并未实现合理性、有效性。由于又受到
更多精彩文章请您关注
审计水平局限,审计方法缺乏集管理、技术评价为一体等新方法,仍沿用以往的查账方法。
三、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措施分析
1.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管机制,以强化其作用。要建立健全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管机制,来强化企业会计的监督作用.具体可从如下几点进行:首先,我国企业应加大对“会计审计”地位的认可,明确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要重视各项经济业务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检查、核算、监督,切实走出以往只顾事后核算监督的片面做法。其次,应通过设立其内部会计结算中心,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融通资金,还有利于加强企业的职能部门之间的监控。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笔者建议,企业应对各部门的财务信息进行联网、共享,以此来提高财务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进而提高财务的监控质量。第三,应充分发挥会计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的监督功能,有利于及时发现会计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依法严惩。最后,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企业财务的监督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相关的运行机制,加强财政会计审计以及其它部门间的协作关系,从而组成安全有序的监督系统。
2.加强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会计的每一项工作的展开均依赖人的力量,因而,组建一支业务技能好、责任心强以及职业道德良好的复合型会计审计人才队伍,以适应会计审计工作创新的需求,这是当前提高内部会计审计质量一大重要条件。具体做法为:首先,应做好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工作,会计审计人员必须是廉洁自律,要树立其团结精干、廉洁高效、业务精湛以及充满激情的会计审计队伍的形象。其次,应适时提拔专业素质强的专业会计审计人员,对审计队伍的结构应改善好。会计审计业务通常十分繁多,其涉及到多方多面,若是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过去单一,则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快速地处理各种问题。为此,在审计队伍中,应加大管理人员、法律人员以及工程技术员的比重,建构一支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审计队伍,以此来弥补个人能力知识的欠缺。其次,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力度,以保证会计审计的工作质量。
3.保证会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会计审计是企业内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健全的一种约束机制,是目前企业的管理机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企业会计审计人员行使权利的手段,会计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应独立于其它的管理机构,这样才有利于企业会计审计真正发挥监督作用。笔者建议企业应启用新的管理模式,即在企业董事会下构建会计审计的委员会,这样才能使会计审计的独立性完全凸显出来,有效避免在审计时,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及影响,以保证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4.引入科学合理的审计技术及方法。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了加强企业的会计审计管理,需引入信息时代科学、合理的审计技术及方法,以供企业内部会计的审计部门使用、借鉴。例如,计算机辅助审计这种软件就能帮助审计人员做好数据的采集、查询、排序以及判断等工作,可利用数学模型、统计抽样、投资分析等数字信息加工技术和方法,以此来满足审计对象的要求,进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会计审计事业进展的突飞猛进,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审计体系,对完善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姜志芳.浅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1.
[2]房青.关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若干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3]张谨.浅谈审计的独立性[J].中国外资,2009;11.
[4]胡晓翔,李宗快.会计电算化审计现状及其完善[J].商业时代,2009;15.
第二篇: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1.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乏力无论是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均名不符实.由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是由企业聘任的作为本企业员工的会计人员及内部审计人员负责,而人事,工薪等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权利掌握在企业管理者手中,致使会计内部监督程序形式化.内部监督是按照企业决策者的意图监督,而不是按照会计法规监督.企业财务会计的外部监督执行者主要是注册会计师,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虽然经过了业务理论考试,但其综合素质,尤其是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仍与从事该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此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恶性竞争和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共同促成了被人们视为最公正的注册会计师所进行的对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的形式化.2.财会管理人才缺乏,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差目前,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人才严重短缺,各企业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其中:有的空岗缺员,无法实现内部牵制;有的在岗财会人员素质低,能力差,无法做好其本职工作;有的财会人员是低薪聘用的兼职人员,主要是单纯完成记账,报账任务,应付税检部门了事.如此等等,很难保证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也根本做不到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监督,检查和分析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在这些企业中,财务管理是盲目的管理,会计核算往往是搞形式,走过场,应付对外报表的,没有发挥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3.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机制,而只是局限于少数人员单纯地进行记账,算账,应付外部报账的需要,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效能根本无从发挥.4.会计造假,违法违规现象严重由于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力量薄弱,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机制不健全,加之外部监督不力,致使企业财会违法,违规现象严重.有些企业无视国家的法规,原则和制度.乱搞非法筹资和非法投资;乱挤收稿日期:2005—09—05作者简介:贾宗武(1955一),男,陕西合阳县人,西安财经学院会计学系教授;郭西强(1964一),男,陕西大荔县人,西安财经学院会计学系副教授.79西安财经学院学报乱摊成本费用,乱调账目;乱发工资奖金,乱分配红利;为了偷税漏税或其他非法目的而在会计凭证,账目上故意弄虚作假,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种种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还大有禁行不止之势.这不仅严重干扰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会计秩序混乱,而且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二)原因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其根本原因有二:第一是社会因素.由于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不完善,对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缺乏及时的指导与严格的监督检查,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放任自流,使违法,违规行为有机可乘.第二是企业内部因素.由于管理人才短缺而制约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没有懂得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科学管理知识和一定组织能力的管理人才,是难以把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做好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和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人才缺乏,是制约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比较而言,前者又对后者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即: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必然会引导,促使企业重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企业也必然会自觉吸纳和充实高水平的财会管理人才;相反,若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不完善,对企业要求不严,就会导致企业不重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也不注意吸纳合格的财会管理人才.由此可见,优化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加强财务会计管理是当前我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任务.二,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对策1.成立会计监督局作为国家实施会计监督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了从源头上遏制会计造假,加强企业外部会计监督,国家可以组建会计监督局作为专门负责对国民经济中各经济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的常设组织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会计监督的最高执行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履行对注册会计师所做的审计报告的公允性和正确性进行巡回式再审计;对各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工作的合法合规性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进行必要的指导.会计监督局隶属于国务院直接领导,在各省,市,地区设分支机构,其从业人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
第三篇: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是现代化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企业 会计电算化 问题和对策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会计电算化认识偏差
0 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节省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全面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在会计电算化下,仍造成错误、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威胁着企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减少、避免差错,必须重视会计电算化的优化。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一套软件使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施行会计电算化的会汁人员仍要做大部分辅助工作。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
1.2 没有充分发挥电算化对强化财务管理的功能。多数单位电算化部是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减轻了会计人员的负担,只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只在软件的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功能上较强,而对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等模块没有进行没汁,功能不全,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功能。
1.3 会计软件开发疏漏了审计因素。传统审汁中最为重视的会计系统提供审计线索的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计算机自身及会计软件运行特点,加上审计人
员对会计电算化内部程序不一定全面了解,使得会计电算化过程成为一只“黑箱”。电算化会计系统本身的故障也会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目前,会计电算化与审计处于一种“脱节”状态。
1.4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较差
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目前软件厂家来说,真正研究数据保密问题、数据可靠问题的厂家寥寥无几。一般意义上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我国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弱,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的记录,但却没有几家软件厂商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由于许多单位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业务素质水平也有待提高。此外、这些软件的容错能力也往往很差,它们对用户的操作有许许多多的限制,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心理压力很大,往往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生怕由于自己无意的误操作而发生问题。即便一些优秀的软件在进入系统时加上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但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统计调查显示,在美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90%以上,而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普及率有60%~80%,中小型企业的普及率不及30%,并且分布极不平衡。在一些人看来,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所以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1.5政策与法规滞后
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另外,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必须看到,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能仅靠现有的一些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
有效控制就很有必要。
1.6 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更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很多企业使用的软件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也有一些是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采用ERP的企业就更少。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并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改善。大量的财务分析工作仍需要手工操作,很多单位由于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致使财务数字仍然是不会说话的“死”数,不能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因此,其在企业推广较难,这就使管理会计软件开发步履艰难。虽然有少数软件开发商已涉及到ERP,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距离企业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距离。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还不完善、且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使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发展,针对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2.1 更新认识,转变观念
在认识上要明确“会计电算化”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要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必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同时还要注意到,会计电算化应面向管理。现代管理会计从财务会计的单纯记录和反映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有机结合起来。管理会计给会计电算化提供了一个先进的理论依据和模型。在信息时代,只有推进计算机在会计中的深层次应用管理会计全面电算化,才能满足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会计要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分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程度。所以,目前财务软件需要实现管理会计的全面电算化。
2.2 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
化作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一个国家的会计规范化管理主要是通过颁布指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来进行的。只有用会计准则指导会计业务才能规范会计行为。另外,国家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意识到使用电算化的好处,提高企业领导人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仅有一套好的软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套与之密切结合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安全可靠,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作用。国家应该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研究,提供可以参考的规范化的模版。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作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2.3 改变会计软件开发模式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目标是应用企业财务会计原理和成本与管理会计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处理方法、流程及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报告方式进行改造后而建立的,事前有预测、决策,事中有规划、控制,事后有核算、分析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因此,需要开发真正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改变会计软件开发模式,进一步加速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在广泛吸收取得的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商品化的实用型会计软件,并具有二次开发的能力,以及提高其兼容性,提高满足管理方面需求的功能。为了保证组成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协调一致、迅速、高效地完成整个系统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应本着高效性原则,突破手工系统的框架,改变以手工账表为核心进行会计处理的做法,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使电算化工作取得真正的效益。另外,建议按照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开发设计出适用这些行业的不同的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银行的流动资产、施工企业的产成品等,分别根据其行业不同或客户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模块,让通用会计软件更实用。
2.4 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资料是由电子计算机按照规定的程序生成的。因此对会计人员人品的要求更加严格。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财务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法规,提高自身素质,保守单位商业秘密及财务秘密,不能随意泄漏密码以防他人随意进入自己的软件系统。另外为了加强数据的保密工作,可以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企业也可以制定相应的硬、软件管理制度,如:制定机房设备安全措施、修改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和监督制度等。从电算化软件的设计入手,建立完善的会计软件服务体系,增强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
2.5 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形成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 现行的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已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不能适应管理需要,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加具有管理型功能的模块。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并与市场细分相结合此协议可以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使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且可以被辩别与接受,这样不同软件系统下的数据可以直接使用,不必再做处理,使不同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2.6 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保密,要做到:一是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二是实施必要的内部控制。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三是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四是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做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转
2.7 提高会计素质,从根本上提高电算化效果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
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新要求。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重要的是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确保会计工作规范有序。作为会计,应积极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提高操作能力,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把自己培养为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2.8选好用好维护好会计软件 会计应用软件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整个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在会计软件支持和控制下进行会计工作的,软件的安全程度决定了会计信息的风险程度。
2.8.1 选择好会计软件 在选择会计应用软件时,应该选择已经通过财政部门测评的会计软件。财政部门对这类软件进行了较全面的功能测试,能够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合法性、准确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并且这类软件的开发公司具备较强大的技术支持,技术培训、软件维护、版本更新等售后服务较健全,保证会计软件具有实用性。
2.8.2 维护会计系统软件,防范会计风险 应建立健全会计软件维护的申请、审批、监督、验收制度。软件维修由分管领导审批,在有关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并要做好维护记录,维护完毕必须经过会计部门测试方可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维护申请、维护记录、验收报告须存档保管,避免会计软件被非法修改、删除。另外,操作管理人员在对日常的软件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或及时联系软件公司的专职维护人员,尽早排除系统故障,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2.8.3 实行岗位专人专职授权操作,避免会计信息风险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保守口令密码,并且要定期更换;操作人员操作完毕必须执行相应命令,完全退出系统,并做好上机记录。防止无关人员非法进入系统进行非法拷贝、删除、修改、破坏程序,造成会计数据丢失、混乱、泄密,引发会计信息风险。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所以除上述问题外,复合人才的短缺问题在21世纪初表现得比较突出。但随着高等教育和在职教育的广泛普及,这种人才短缺的问题在近些年中得到了明显的缓解。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政策的倾斜,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提高指日可待。
第四篇: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会计信息化不同于会计电算化,它是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剖析了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问题对策
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是在1999 年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究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来的,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会计信息作为信息源,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送、存储、检索等处理,使会计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实时会计信息,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和及时的信息。
一、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层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只是使会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因此,虽然企业发展了,其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有些领导甚至认为,企业己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没必要再实现会计信息化,所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不够重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2、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他们要具有较高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而且还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具体体现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3、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未能有机结合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4、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论文网]
(1)会计信息化数据安全控制存在问题
第一,保密性差。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经济业务均记录在纸张上,所有的数据都以纸张为载体,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辨认出修改线索和痕迹,从而使非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挽救,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以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痕迹地被修改。另外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也使得对会计信息档案的复制窃取变得更加容易且不易发现,同时,大部分会计软件都没有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简单的复制数据库文件即可很轻易的获得会计信息化档案资料。
第二,安全稳定性差。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会计信息化档案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上的,当前的计算机病毒不仅可以破坏数据和网络通信功能,而且可以从被感染的计算机中获取系统控制权,直接将档案文件通过网络发送给病毒的支配者或监控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不仅如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感染率正在日益提高,感染途径也从以前的存储介质传播发展到现在的在网络上传播,同时,大量的专用病毒和间谍软件的出现对会计信息化数据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2)企业授权方式的改变,会使得某些内控制度失效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项会计业务的每个环节都由有相应管理权限的责任人的签名或者是盖章,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系统授权方式是主要是口令授权,通过绕过财务软件的关卡,可以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同时,业务人员的口令不像印章那样由专人保管,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3)内容控制的程序化,增加了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处理环节分散于多个部门、多个员工,一个部门或人员的差错往往可以在下个环节发现和纠正。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定时间内差错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会计信息化环境中,数据处理程序化、自动化、集中化,使得处理结果一旦发生错误,往往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造成多种数据文件、账薄及整个系统的会计数据失真,并且可能使系统出现反复性差错。
二、解决会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建立会计信息化理念,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会计信息化的倡导者。同时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提高认识,成立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挂帅,由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与学习,监督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人才是关键。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现状,培养大量的信息化人才,需要从几方面入手,首先,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调动社会各种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增强企业员工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 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造就一支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支精干的会计信息化管理队伍。
3、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一些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没有成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导致信息数据在内部外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流通不畅通,既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4、加强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带来的危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安全保密制度、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日常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和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
(1)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
实现会计信息化后,必须要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由于电子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且受人
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电脑病毒入侵及水灾、火灾等因素影响,数据容易被破坏,因此必须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应包括: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会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机房环境保护、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另外针对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等,企业应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功能等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2)建立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信息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和开发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
(3)加强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
良好的会计档案管理是在会计信息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保证系统内数据信息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更好为管理服务的保证。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盗、防虫蛀、防霉烂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地点,最好在两个不同建筑物内,采用磁性介质存贮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会计档案不得随意堆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计算机设备、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严格会计档案的借阅权限和借阅手续。存放在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该认真检查,防止感染病毒。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顺应了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成为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但应该看到,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距离现代企业信息经济的要求还很远,企业会计信息化变革任重而道远,企业、政府、社会各组织以及会计人员都应加强合作和互动,共同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昔武、纪纲: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6(3)。
[2] 袁树民、王丹: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论文网 LunWenNet.Com] 本文关键词:会计 会计信息化
第五篇:存在问题分析
存在问题分析:
简要分析:
1、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应用题部分有不少同学不同程度的丢分,也就说这部分掌握的不够扎实。
2、进一步加强学生专心致志,细心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3.关注后进生的状况。反思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做好家校联系,4、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