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情况

时间:2019-05-14 06:3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峨眉山市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峨眉山市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情况》。

第一篇:峨眉山市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情况

用标准化提升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峨眉山市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情况

峨眉山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峨眉山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重心,按照“实施标准化,提高组织化,推进产业化”的农业发展方针,坚持“制定一个标准、帮扶一个龙头、打造一个品牌、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采取“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加强服务、全面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全面提升了传统农业和农产品质量,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主要做法

1、把实施标准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应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挑战,探索新形势下有效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新路子,2002年以来,我市以全国“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契机,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应对市场准入制,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改革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重大举措,把“质量兴农”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不懈地抓落实。一是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人大副主任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发了《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见》等4个专门文件,把农业标准化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协调部署。二是将农业标准化工作列入 市级相关部门和镇乡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分年度下达目标,进行严格考核、督查。三是采取对实施农业标准化的企业、专合组织、农民减免农业税、所得税,让资产、让产权,通过政策、项目、资金进行扶持,放开土地经营权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民实施农业标准化。四是制定、出台了每获得一个国家级认证奖励5000元、省级认证奖励2000元的激励措施,并将农业标准化工作纳入科技进步奖范围,拨专款进行表彰、奖励,调动了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事业单位积极投入农业标准化建设。五是加强统筹协调,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总体规划和监督检查;市质监局负责标准的审定、发布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负责本系统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技术培训、推广和标准化基地建设;科技局和镇乡政府配合农业主管部门抓好标准化技术培训、推广和基地建设。六是宣传带动。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组织现场参观,深入村、社培训及科技“三下乡”、科普宣传等活动,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茶叶科技园、中药材科技园、农业科技示范场,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等示范,引导、带动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民实施农业标准化。

2、狠抓农业标准化质量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加快与了世界接轨的步伐,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全国不少大中城市相继实行市场准入制,我市传统农产品面对着市场的新挑战。在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中,我市立足大宗农产品,突出重点,攻难点,以茶叶、蔬菜等主导产品为突破口,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和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健全,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一是茶叶、盐渍蘑菇、酸渍蘑菇等出口产品坚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主导产品、主要产品、特色产品在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同时,兼顾地方标准,建立独有的企业标准,形成标准化体系。目前,全市已制定并实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标准51个,覆盖了全市茶叶、蔬菜、中药材、水果、粮、油、食用菌、食用笋、禽蛋等9大类32个品种,其中稻田蘑菇标准已被采纳为全国行业标准。二是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各部门分工协作,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积极配合,深入到村、社和基地反复组织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标准化技能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切实把实施标准化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三年来,全市共印发各类标准、规程、宣传资料10余份,培训农民30余万人次。三是通过建立农资、销售档案,农产品田间生产过程记录档案等,检查、督促农民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四是采取农业订单,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和设立无公害农资专销门市,实行农资配供等形式,通过利益机制,保障农产品标准的实施。

3、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制度。

农业标准化工作贯穿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涉及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我市把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制度作为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一是在符溪、普兴、沙溪等镇乡建立环境监测点,定期对基地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分析,保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符合要求。二是采取项目资金、财政支农资金扶持出一点,企业出资一点的办法,投资200多万元购置气相色谱仪、分光光 度计、农残速测仪等检测设备,在竹叶青茶业公司建立了 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在符溪镇建立了蔬菜农残速测站,对产品质量进行日常监控;三是市政府按照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等法规,发布了《关于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组织农业、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地清理、整顿农资市场,每年向农资经营户、基地农户公布推荐使用、限制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名单,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从源头杜绝违禁农药、肥料、激素进入基地。四是建立乡、村、社三级服务监管网络,指导、监督农资经营户和基地农户建立健全农资销售档案和田间生产过程记录监控,实施生产过程记录档案。五是指导、督促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按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加工实施全程监控。六是发布《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加强基地、产品认证和标识、标志管理,保护认证单位的知识产权;建立产品抽检、送检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保证了全市上市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无一起质量投诉事件,市场抽检合格率达100%,竹叶青公司生产的蒸青茶获免检出口日本。

4、龙头带动,经营品牌。

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具有市场、信息、品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也是实施标准化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领头羊。龙头企业带头组织实施标准化,增强了与基地农户利益连接的紧密度,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也加快了基地发展,产业壮大,品牌越做越大,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推进了农业产业化。三年来,在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中,我市始终抓住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这个标 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的龙头,坚持走龙头带动的路子,因地制宜地推广协会加农户、公司加农户、专合组织加农户模式,龙头企业、专合组织通过利益连接机制带动农户按标准化进行生产,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再将商标、品牌与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进行嫁接、包装,实施品牌经营,增强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100%的农业标准都通过龙头带动进行实施。如峨眉山仙芝茶业有限公司制定了全省首个茶叶种植、加工企业标准——仙芝竹尖茶叶标准化体系即《茶园》、《苗木》、《栽培技术》、《鲜叶采制与加工技术》和《仙芝竹尖系列绿名茶标准》,通过联合川主、普兴两个茶叶主产乡的5680户茶农组建仙芝竹尖产业化合作社,合作社与社员签订种植购销合同,按高于市场价2~5%的价格收购社员的合格鲜叶,用利益机制保障标准化实施,现已建成了3万多亩无公害茶叶基地,其中6000亩已获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000亩获有机茶基地认证,公司年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税连续两年翻番,仙芝竹尖品牌市场占有率成倍增长。2003年,合作社茶农从标准化中人均增收276元。峨眉山市金丰农产品种植营销有限公司也利用获得认证的省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组织农户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再用“仙山”牌商标对蔬菜进行包装,使我市以往的大路货蔬菜“堂而皇之”地登陆了成都伊藤洋华堂、普尔斯马特等大型超市。峨眉山健康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全行业率先制定了《蘑菇栽培技术要点》、《蘑菇室内外旱地栽培技术要点》和《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要点》、《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双孢蘑菇加工技术规程》、《盐渍、酸渍蘑菇》4个标准,并采取“包生产供应菌种、包技术培训指导、包组织供应原材料、包保护价收购鲜菇、包技术指导失误负责赔偿”的“五包”服务,保证标准实施,公司的“春潭”牌蘑菇畅销沿海并出口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公司基地也扩展到了乐山、眉山和重庆的10多区、市、县。通过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的带动,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已在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食用笋、水果、粮、油、禽蛋等主导产业和主要农产品全面实施。

二、主要成效

自2002年贯彻国务院菜蓝子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认证面积大,产品多,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市已获省级以上无公害畜产品基地认证3个、种植业产品基地认证18个75548亩;获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6个,其中25个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绿色食品基地认证1个5000亩、产品认证1个;获有机食品基地认证3个、产品认证12个,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8万亩,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二)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现已制定、颁布、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标准51个,覆盖了农、林、畜三大行业9大类、32个主要品种,基本构建起了从出口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到企业标准,从无公害、绿色食品到有机食品的标准化体系;创建成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建成了国家级蘑菇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标准化示范乡1个。建立了19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正在创建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区,有效地提升了传统农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三)打造出一批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市场竞 争力增强:现在,全市已有各类农产品商标、品牌50多个,“竹叶青”已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四川省名茶第一大品牌,“仙芝竹尖”、“峨眉红”、“有机茶”、“仙山”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上升,农产品竞争力增强。

(四)“三化”进程加快:全市已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乐山市级龙头企业8家,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1家、营销大户33家;有仙芝竹尖茶叶产业化合作社等专合组织32家,会员20469人,带动农户7.534万户,建立“支部加协会”模式示范村162个,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五)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加快了产业化进程,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使我市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农业总产值连续三年年均增长3%以上,2004年比2003年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50以上,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47元,比2003年增加416元;2004年,全市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销售收入达22792万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0.3%,标准化对农业的贡献率达14%;农民从农业标准化中直接增收收益2679万元,人均91.1元,占当年农民人均增收的21.9%。

实施农业标准化,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抓住了农业标准化,就是抓住了“三化”的重心,抓住了农民增收,就能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而且抓住了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这个关键,政府部门从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扶持、引导,农民就有很高的积极性,实施农业标准化也就比较容易了。今 后,我们将继续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我市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发,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培训、示范力度,营造浓厚的农业标准化氛围,强化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使实施农业标准化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不断完善投入机制,鼓励、支持企业、专合组织、社会团体投资农业标准化,多渠道增加对农业标准化的投入;继续加强农业标准化队伍建设,增加检验检测设备,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的推广、监督、评价体系;加快组织化、产业化进程,建立农业标准化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为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民提供标准化发展最新信息,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机制、精心组织产、销合作,推动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力争用2—3年时间把峨眉山市建成乐山市首批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主要农产品基本实施无公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畜禽、水产、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粮油、食用菌、食用笋等主导产业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上市农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二OO五年二月二日

第二篇:农业标准化工作情况汇报

以果品发展为突破口,全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三门峡市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作汇报

三门峡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辖区山岭起伏、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果品栽植历史悠久,被农业部指定为黄土高原苹果生产基地,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耕地面积少,林地面积大,独特自然优势适合果品的发展,决定了果品产业是我市农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和产品优势,强力推进果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做大果品产业,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着力构建以特色果品产业为主的农业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一是以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市为载体,推进农业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我市被确立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市以来,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标准化示范市领导小组,制定农业标准发展计划,农业、林业等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每个部门每年安排不得低于5万元的资金用于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确保核桃、大枣、仰韶大杏等特色农产品的标准体系的制修订;并要求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 金用于完善农业标准。二是结合我市苹果、核桃、大枣、仰韶黄杏等特色果品产业发展实际,以农产品质量标准为核心向两头延伸,从单一的农业产品标准拓展、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标准,形成了由农产品质量标准、品种标准、农产品生产、管理技术规范和农产品贮藏保鲜、运输和生产加工等标准组成的农业标准体系,目前,6个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国家标准,取得了苹果、大枣、杜仲等17个省标准化农产品证书,58项农业地方标准规范被提升为省地方标准,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互相配套的标准化体系。以灵宝苹果为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化生产后,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0%,优果率达到95%。三是注重引进先进技术,推进标准的国际化发展,通过不断的进行技术发展,大力推动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及发达国家先进标准,进一步推广生态、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技术,加强完善农业标准的制修订。与日本北上市开展交流,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学习世界领先的果品生产管理技术;邀请日本花甲协会专家小林良次连续3年对仰韶黄杏、苹果、桃等进行修剪技术指导;与中国农大联合研制SOD功能苹果,更加凸显了三门峡优质苹果的优势。如灵宝市在苹果生产中,建立了灵宝苹果标准体系,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灵宝苹果》国家标准、《苹果果园管理技术》河南省地方标准、《灵宝市苹果标准化操作规程》及农资供应体系、生产记录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扩大出口创汇方面,注册 有“灵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岭宝”牌、“寺河山”牌等商标,产品销往中亚、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苹果3万吨,创汇2400万美元,促进了农民增收。苹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贮藏、包装、运输、农资供应、果胶制造、纤维板和香菇生产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年增加收入6亿元。

二、多措并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出成效 一是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从源头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农业、林业等部门针对农产品品种特性和生产区域大气、土壤、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状况等因素,协同环保、工商等部门,严格农产品生产许可行政审批。认真落实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行政审批中对环境的规定,严禁不合格环境下投入品的产出。加强对果品产地环境的疫情监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加强产地周边污染源监控,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二是强化投入品监管。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农业、林业的部门会同质监、工商等部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绿剑护农”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通过开展常规执法和专项执法,加大对生产过程中违规违禁投入品使用的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杜绝了不合格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三是强化生产环节监管。积极推行生产记录体系,2010年发放生产记录本10万余册,在苹果等果品生产村配备了果品质量安全记录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 到位。四是完善苹果等果品质量监控。市级成立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各县和重点乡镇建立监控监测站,村配备监控员,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质量安全监控检测体系。注重日常监管,规范经营秩序,建立农资经营门经营档案,对农资品类进行登记备案,严格禁止假冒伪劣农资入市流通。定期对果品及其加工品抽样检测,形成了以检验检疫为主体,农业、林业、园艺、质检等部门和果品加工企业相互配合,联动检验检测的网络体系,实现了果品的全过程、无缝隙检测检验。2009年和2010年,检验检疫部门对我市20个苹果样品进行了12个项目的检测,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农残,全市果品质量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务求实效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出效果

为推进全市果品生产的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我们牢牢树立“以质取胜”理念,把提高质量贯穿于果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引导果农和企业改变原有的管理技术和传统习惯,掌握国家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自觉按照国际通行原则和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二是抓好传帮带。市、县、乡三级建立了以基层农技干部为主体的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和“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农林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一个县农技员带十个乡农技员,一个乡农技员带十个示范户,一个示范户带十个农户,手把手、面对面,使农业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技术慢慢走进了千家万户。林业部门 建立了核桃技术支撑保障体系,聘请10名核桃专家长期在三门峡市开展育苗、栽植、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2010年共培训县乡村三级技术骨干近2万人,农村标准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三是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农业标准化为纽带,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社,通过引导在合作社的框架下,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把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实施“五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检验、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小农户、大规模”,实现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全市成立核桃产业经济合作组织283个,覆盖三门峡市核桃种植户达73%,使三门峡市核桃品种化丰产基地占核桃种植总面积比例达75%;三门峡市林站与灵宝市鼎原樱桃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发了大樱桃良种快繁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面积300亩,年产砧木50余万株,推广栽培1000余亩,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有效提高。四是建好示范园。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为载体,以点带面推动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已建成国家级苹果标准果园5个,市级苹果标准果园30个;先后引进种植核桃新品种50余个,已建成标准化示范园10个,形成了以国家级、省、市、县级示范园协调发展的梯次结构,有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了标准实施覆盖面,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大大提高。在扎实推进优质果品基地建设中,灵宝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补贴果树苗木,发展基地40万亩,使全市果品面积达到109万亩,已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11个、示范村17个、示范园67个,面积10万亩,其中国家苹果标准园4个5500亩。陕县通过二仙坡苹果示范基地建设,发挥了良好的带动辐射作用,每年安排附近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余人参与生产管理,增加劳务收入180余万元,示范基地还通过举办培训班,派出技术人员到周边果园现场技术指导、召开现场会议等多种形式,培训周边果农5000余户,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万余亩,平均每年增收500万元以上,总增收1000万元以上。基地还引来山西、陕西、甘肃技术人员、果农20000余人参加学习,与印度、日本、孟加拉、澳大利亚等国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四、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按标准组织生产,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之策。一是加快完善标准体系。按照“有标依标、无标补标”原则,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制)修订,尽快消除无标准现象。对有标准的,进行细化,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完善和提高标准。二要强化标准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乡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和乡镇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作用,带头宣传和实施标准化生产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积极推广“龙头+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户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三要加快推广农产品质量标志。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对生产管理比较规范、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生产(养殖)基地和加工 企业,推行GAP认证、加工领域HACCP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凡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要有明确来源手续和有效质量检验凭证。坚决打击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违法行为。四是是积极培育品牌,以品牌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政府投入扶持资金200余万元,加大灵宝苹果、灵宝大枣、灵宝杜仲、仰韶大杏、仰韶柿饼、卢氏连翘、卢氏木耳等1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力度。陕县依托菜园乡陕州桃王基地、原店镇石榴基地、二仙坡SOD富硒苹果基地、张湾乡陕州红梨基地,不断提升“陕原牌”石榴、“陕州桃王”桃、“二仙坡”苹果、“陕州红梨”等知名品牌地影响力,带动了桃、苹果、石榴、梨等产业的优化升级。湖滨区依托林板加工、果汁生产,培育金象地板、湖滨果汁等省知名品牌。灵宝重点打造加工业品牌,景源果业的黄桃罐头,远村公司的苹果醋、九曲红酒等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在中国首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大会上,灵宝苹果荣获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品牌价值达38.12亿元,名列品牌榜11位、全国县级市果品产业第1位。在中国首届核桃节上,灵宝市朱阳镇选送的“陕核5号”获得金奖,“冠云核桃”核桃获得优秀奖,卢氏县选送的“燕居核桃酒”受到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有关专家好评。

五、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完善,二是普及标准化知识程度还不高,三是农业标准化发展还不均衡,四是农业标准化资金投 入还不足,五是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标准化的领导。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紧迫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高的全新事业。

(一)搞好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信息网络的宣传、监督作用,通过与院校联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农业标准化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大户和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使农业标准化走进社会,走进企业,走进千家万户。

(二)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农业标准的制定和贯彻实施经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经费,检测体系建设经费,监督检查经费,列入市县各级财政预算,财政支农资金要着重向农业标准化工作倾斜,存量部分也要适当调整用于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各级财政增加投入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动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私营个体企业增加对农业标准化的投入。对投资农业标准化工作,建设质量检测设施,发展无公害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予以鼓励和扶持,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业企业为主体,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已建立由质量技术监督、农业、林业、工商、财政、计划、检验检疫、卫生、环保、科技、法制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农业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农业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要研究确定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处理有关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负责制定农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组织制订、修订农业标准,对农业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篇: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实施农业标准化 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近年来,XX市坚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大力实施以优化品种结构、改善产品品质、打造知名品牌为主要内容的“三品”战略,品牌农业建设初见成效。先后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市)”和“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

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

近年来,XX市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农业生产基地为主体,广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开展全程质量控制。把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与推进品牌农业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抓好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已建设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0处46.13万亩。

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强质量认证工作1

按照“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原则,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行政区域和生产区域的一体化认证,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带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着力提高绿色食品产业带动能力。共有26处37.95万亩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分别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1个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24个产品取得有机农产品认证。

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品牌农业建设保障能力

在提升品牌农业建设中,XX市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监管要求,以现有农产品质检机构为基础,结合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同时,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购置检测设备,加强生产环节质量监控,为品牌农业创建提供保障。目前,XX市已拥有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畜产品质检中心和8家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质检中心,基本上形成了以市级中心为龙头,以市场、企业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品牌农业经营主体 围绕畜牧、蔬菜、林果、花生四大主导产业,以培育、扶持有较强开发加工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的农业品牌经营主体,通过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途径,鼓励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关系,以品牌为载体,将分散的千家万户联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促进农产品品牌上市

整合现有农业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加强协作,支持和鼓励传统农产品、历史品牌产品的集中产区,积极申报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升农业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区域品牌。目前,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有2家企业的2个产品被认定为山东名牌农产品,1家企业的1个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5家企业的6个产品被认定为山东名牌,2家企业的2个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4家企业的产品商标被认定为山东著名商标。

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品牌农业影响力

对认定的名牌农产品,通过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及运用各种媒体,推介品牌,宣传品牌,形成了政府重视、企

业主动、消费者认知、多方合力推进品牌农业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品牌农业输出,扩大了名牌农产品知名度。同时,积极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专销柜、放心店建设,不断提高品牌农业的辐射面。近年来,在XX市南部重点发展了蔬菜批发市场,现在年销售额达到13亿元,在北部投资4000万元新建了果蔬批发市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南菜北果”的区域化种植业布局。

完善要素保障机制,营造品牌农业发展良好环境 在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进步等项目安排实施中,积极扶持鼓励品牌农业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农业、发改、财政、科技、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的支持,努力创造条件,从人才、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共同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第四篇: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基本概念

1、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对活动或其要规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定,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并以促进最大社会效益为目的)。

2、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以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制定、发布及贯彻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并便利技术合用)。

3、体系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4、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ISO所出版的国际标准题目关键词索引(KWIC Index)中收录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等。

5、国家标准 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的标准。

6、行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标准。

7、地方标准 没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

8、企业标准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而需要在企业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事项,由企业制定并

经企业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的标准。

9、产品标准 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以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其范围包括: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藏、运输等。

10、方法标准 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对象制定的标准。

11、基础标准 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如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标识、方法、模数、公差与配合、优先数系、基本参数系列、产品系列型谱、产品环境条件、可靠性要求等。

12、标准体系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的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

13、标准体系表 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相互关系绘制成的,能够反映标准体系特性的图表。

14、标准样品(实物标准)具有准确的标准值、均匀性和稳定性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性能特征,经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证书和标志的实行标准。

15、什么是农业标准化?简单地说,标准就是要求,即市场的要求、消费者的要求,农业标准化就是按照要求生产符合要求农产品全过程。

16、农业标准化的定义:农业标准化是由标准化概念按行业分类衍生而来的。要准确表达农业标准化的概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标准

化。标准化学科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即标准和标准化。

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该文件需经协商一致制订,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订共同的重复性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订、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第五篇:农业标准化

加快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的实施意见

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是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实现食品安全的根本保证,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立足我区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为增强我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新阶段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时代背景。

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00年国务院提出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要求,农业部先行在一些地方试点的基础上,2002年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突出抓好“菜篮子”产品和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主要解决鲜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五年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为贯彻此通知,农业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发文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200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为新时期依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奠定了法律基础。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 1 市场”, 这既给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二、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性

长期以来,受短缺经济的影响,农业发展以追求产量为目标,农产品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而且导致蔬菜等鲜食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现象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最大的民生问题。

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很低。没有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涉及的生产、收购、包装、储运、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监管责任没有落实。我区各县市在农业标准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困扰,成效不明显。我区2003年以来认定的无公害基地34万亩,仅占全区播种面积的6%左右,无公害基地认定规模很小,凸现出各地政府对无公害基地认定重视不够;取得无公害基地认定的地方,基地认定与农民的生产完全脱节,认定后的各项措施不到位,生产过程监管等一系列后续工作没有跟上,没有发挥基地认定应有的效应。企业重视产品认证,却忽视基地的建设。除了屯河番茄加工,生产过程的监管要求很严之外,其它企业虽然加工的产品有绿色认证,但没有绿色基地标准化生产做支撑。在推进标准化工作中,各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标准化的认识程度决定着标准化工作的进程,存在着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还有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着农民长期形成的生产方式和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模式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矛盾等等。我区已列入自治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市场取向主要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目前出口哈国主要依赖“灰色通关”,对方市场准入制度的约束影响还很低。将来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协定达成统一,那么我们就要遵守对方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如果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没有实质性推进,就增大了出口农产品生产潜在的风险。国内包括自治区的大中城市开始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我区农产品要销往其他区域,实现“走出去”战略,不仅要面对中亚等国际市场即将实行的严格的准入制度,而且要面对国内很多城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严峻形势。推进农业标准化已迫在眉睫。

三、新时期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主要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农产品食用安全为核心,切实贯彻地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围绕绿色、突出特色、规模发展、打造品牌”的要求,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培育发展绿色食品、积极发展出口农产品,加大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工作方针。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

(三)主要目标。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大众消费安全,对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实施全过程有效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十二五”末达到:

——建立健全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农业标准体系。围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重点组织制定特色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生产技术标准和优质安全农产品加工、包装、存储和运输技术标准等等。

——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以推进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为重点,逐步建立绿色鲜活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及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大示范区建设力度,做到地区有示范县,县有示范乡,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

——提高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覆盖率。要在大宗农产品、“菜篮子”产品、出口农产品等各类生产基地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养殖及加工管理。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强化流通领域的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实行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用标准化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逐步实行农产品带标进超市销售,提高农产品有标签流通率。

——加速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建设。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需要,必须建立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必须培养一批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农业技术推广专业队伍。

四、工作重点。

(一)要加快地方标准的制(修)定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农业标准的梳理工作,摸清现有标准底数,及时收集中亚等国的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标准,结合我区生产实际,坚持“先急后缓”的原则,突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优 势特色产品,尤其是塔城盆地出口果蔬等鲜活农产品,突出抓好生产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制定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使用准则等。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要充分吸收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甚至个人积极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力争用5-10年内完善标准体系,使本地优势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80%以上。

(二)狠抓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各县市要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宣传教育农民最好的形式和平台。主要围绕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出口农产品,加快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通过开展示范,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农业标准的应用和推广。塔城市列入2009年农业部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重点抓好设施农业出口基地的标准化建设。2009年力争塔城、额敏、裕民和托里四县市列入自治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重点抓好四县市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支撑塔城盆地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乌苏沙湾和丰紧邻油城独山子、克拉玛依,要依托有利的区位条件,以满足油城对农产品需求为己任,逐步建设成为油城供应鲜活农产品的大后方,2009年确定为地区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并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项目支持。各县市要根据区域经济或产品结构的特点,抓紧制定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狠抓本区域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乡镇或村队为单位,从基地认定抓起,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直到销售加工等各环节严格按照技术质量标准加以规范和监管,抓一个,成功一个,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示范带动,教育和引导农民走向农业标准化。

(三)狠抓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无公害农产品,可以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也是农产品走向区内外市场必备的通行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产地认定是产品认证的前提和条件,是落实全程标准化生 产的基本环节和最重要措施,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各地要围绕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政府推动为主,结合当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推进无公害产地认定工作,从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控制污染,确保突出问题能抓准,主要危害能管住,关键环节能深入,监管措施能到位。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经济实体,在产地认定基础上,组织开展产品认证。要提高标志加贴使用,带标上市,扩大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塔城盆地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争取支持,创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要以产业化经营方式开发有机食品。鼓励支持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及个人参与有机食品的开发和发展。

(四)抓好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实施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的最有效途径。进一步发挥现有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在农业标准化生产中的组织带动和示范作用。要认真制订相关的企业标准,以农业标准规范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民的生产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要帮助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促进企业建立品牌、创立名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满足外向型农业发展的需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有效工作机制。成立以农口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其下按农口各专业部门分设农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由农口、质监、工商、环保、财政、经贸、发改、科技、乡镇企业等部门共同组成。明确和落实各部门在农业标准化各环节上的监管和工作责任,形成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县市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摆上工作日程,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建立农业标准化工作议事制度,加强工作推动,综合协调,资金落实、督导检查和经验总结推广。

(二)加大投入力度,奠定发展基础。各县市要采取政策倾斜、示范区建设、直接补贴、科技培训、考核激励等多种形式,对农业标准化工作进行有效的推动,财政部门要根据农业、质监主管部门提交的工作方案和所需经费,安排专项资金并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列入预算,优先考虑,重点安排。地区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专项经费补助地区农业局,主要用于标准的制修订和转化、聘请专家、培训人员、基地认定、产品认证补贴、检验检测、市场准入,监督检查,总结奖励等。在积极争取财政及项目支持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入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开发,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做好宣传培训服务,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信息沟通和服务,建立全区农业标准化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对基础数据和动态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和管理。通过广播、电视讲座、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及标准化的相关知识,宣传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措施、技术要求、工作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编辑印发工作简报、技术资料,组织培训,现场观摩等手段,提高和调动农民参与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

(四)注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各县市要把培养标准化工作的技术队伍纳入工作内容加以重视。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以标准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尽快培养一 批既懂标准化知识,又懂农业生产技术干部队伍,提高他们指导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充实完善地区标准化专家人才库,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提高标准化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注重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与科技入户工程相结合,把农业标准化有关知识宣传到户,特别是从示范户中培养应用标准的示范带头人。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对我区现有的检验监测力量进行资源整合,统筹安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要抓紧筹建地区农业环境质量检测中心。抓住国家自治区三年内建立健全区、地、县、乡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政策机遇,加大争取力度。建成的地方,要加快配套完善,充实工作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取得资质认证,为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例行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对无公害基地认定和实行市场准入的地方,县市乡镇级要配备必要的快速检测设备,开展生产过程、生产地农产品和上市的产品进行例行检验检测。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市场和龙头加工企业等都要根据标准化需要建立自我监测机制,开展常规项目的经常性检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允许销售,这是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由县市政府组织协调,以农业、畜牧、林业、水产等行政部门为主,会同质检、工商、卫生检疫等部门提出具体准入办法。先从菜篮子抓起,对大型农牧市场、超市和酒店等场所加强监督检查,凡是设立准入的地方要配备一定的自检设备,要设立无公害农产品专销区,直接销售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推广使用无公害农产品安全标识,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

(七)强化技术指导和行政监督

1、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要全面加强农业标准化意识,通过产地环境检测、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技术规范、生产档案管理、例行监测和检验、质量安全认证、标签标识管理、市场准入等各个环节,把农业标准化工作贯穿于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管中,提高农业行政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转变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的思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上来,把推进实施农业标准与科技入户工程有机结合,通过培训和示范,强化指导,使农民能够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按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提高生产的标准化科学水平。

(八)完善激励机制。

对在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要给予表彰;对参与农业标准化建设投资的社会各个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塔城地区农业局 二00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下载峨眉山市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峨眉山市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指南

    2010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指南 一、项目目标 通过扶持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基础较好的县(农场),在全国努力推进县域农业基地、标准、企业、认证一体化,生产规模化、管......

    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农业标准化课程论文 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农资环0802班 黄晨阳 摘要:从农业标准化基本概念入手,简述其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现状,同时剖析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

    科协农业工作实施计划

    科协农业科技工作实施计划 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市场利益机制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25310”工程,县科协、科委......

    2006年敦化市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2006年敦化市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2006年敦化市被列入全国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县,为敦化市推进农业标准的推广、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

    农业标准化体系推广与实施[共五篇]

    农业标准化体系推广与实施 杨凌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要搞好标准化体系,须通过推广与实施才能变成现实的效益和成果。建立标准化推广体系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搞......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正在逐步成为百姓消费的热点。商家在捕捉卖点、寻求商机炒作过程中,更是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披上了诱人的色......

    农业标准化工作总结

    篇一:2010年度农业标准化工作总结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年度农业标准化工作总结 广元质监局: 2010年以来,我局在市局和旺苍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大......

    农业标准化论文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资环学院**学号:****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农业管理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