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白银市平川区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情况的调查报告
尊敬的白银市委员会:
2012年12月26日,总书记参加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本部门在深刻领会总书记“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讲话精神的思想基础上,遵照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确立了调研方向,我们决定对白银市平川区采煤沉陷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情况进行立项研究。我们为之制定了完善可行的调研方案,经过近两年的多次实地走访调查,我们掌握了大量数据资料,逐步形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商定了一些具体措施,现汇报如下。
一、平川区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损毁基本情况平川区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中部,处于甘宁两省区交汇的枢纽地位,是甘肃省白银市的一个市辖区,现辖2乡5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126平方公里,2015年统计总人口20.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5万人,非农业人口10.67万人。
平川是甘肃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煤炭、陶土为主,煤炭总储量11.37亿吨,保有储量7.5亿吨。经过50多年的开采,已开采的区域不同程度出现地表沉陷、地下水枯竭及水土毒性超标等生态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地表沉陷
平川区采煤沉陷区分红会矿、王家山(含井尔川)矿、大宝魏矿3个沉陷区,红会矿区位于共和镇和黄峤镇境内,王家山(万庙片区、井尔川片区)矿区位于王家山镇境内,大宝魏矿区位于宝积镇境内。沉陷区涉及总面积为178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达67.57平方公里(其中2006年以前形成沉陷面积48.26平方公里,2006年以后形成沉陷面积19.31平方公里)。地表沉陷造成了地质环境资源的严重破坏,由于采煤地层内部形成了不同的落带、断裂带和弯曲下沉带,致使地表出现大面积的塌陷坑和纹裂带道路、水利设施和地下水系均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研究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地表沉陷对本来脆弱的地表植被体系造成了严重损毁,千沟万壑的地表无法进行水土涵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严重,在塌陷较浅的地方造成土壤盐渍化,而在塌陷区边缘地带水土流失严重,采煤塌陷区的耕地面积在逐年迅速缩减,以红会矿区为例,截至2016年,该区域耕地损毁面积已增至3.24万亩(旱地2.82万亩,水浇地0.4万亩)。由此而形成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二)地下水枯竭平川区采煤沉陷区问题由来已久,大量开采造成矿坑水不断抽排,引起采空区塌陷、裂缝,改变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致使矿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大面积泉水干涸、水源枯竭,红会和宝积山矿区内地下水埋深已由大规模采煤以前的30~90米普遍下降至目前的200~300米,矿区55眼机井已全部干涸,造成广大居民生活用水及牲畜饮用水发生严重困难,粮食减产、庄稼枯死,经济林干枯,农民收入逐年减少。严重阻碍了当地人民的经济发展。
(三)水土毒性超标
由于管理不善,监管不力,采空区煤矸石和粉煤灰堆积,占压大量耕地,粉尘飞扬,内含的苯并芘、重金属、二氧化硫、硫化氢、总悬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对空气、水资源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不但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而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了矿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调查发现,近年来该区域里居民罹患呼吸道、肺部疾病和癌症的几率有所增加。
二、平川区对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的工作和成效
平川区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问题已然十分严重,由此所引发的各类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平川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把改善沉陷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要抓手,积极筹措资金,加强与靖煤集团公司等企业的沟通协作,强化工作措施,合力攻坚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坚持项目带动,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平川区区委区政府整合资金陆续实施了一批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对沉陷区土地陆续进行了综合治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根据统计数据,区委区政府2010年开始组织实施白银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对采煤塌陷区予以综合治理,治理范围35.07平方公里。在魏宝矿区和红会矿区营造水保防护林和经济林5060亩,全部埋设了滴灌管道,成活率达90%以上;恢复、美化了地形地貌景观。2011至2016年共实施采煤塌陷区一事一议项目建设29个,其中道路项目9个、农田水利项目6个、亮化美化项目4个、文化活动场所项目9个、村容村貌改造整治1个,有效地恢复了部分沉陷区的地质环境,改善了沉陷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直接受益群众超过1万余人,发挥了良好社会效益。
(二)坚持地企联动,强化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工作 本着“密切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平川区区委区政府自2010年起与靖煤公司签订了有偿委托环境恢复治理合同,充分利用煤炭开采环境恢复治理费形成项目资金,累计投入资金3376.84万元,其中部分资金施用于沉陷区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了平川东出入口魏家地沙河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大水头沙河治理工程,各矿区绿化总面积达到3000多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沉陷区问题错综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针对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及困难,具体汇总如下
(一)资金缺口较大,项目开展捉襟见肘
自2012年以来,平川区区财政收入逐年下降,财政支出大幅增加,财政收支矛盾逐年加剧,财政保障能力大幅降低,目前仅能保障工资发放、基本运转和重点民生所需,对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完全要依赖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而由于平川区还未纳入全国采煤沉陷区规划范畴,基本享受不了采煤沉陷区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和去产能、剥离企业办社会、独立矿区等项目资金支持,开展此项工作,往往陷入口号震天,行动惟艰的窘境。
(二)旧问题积重难返,新矛盾仍在凸显
尽管这些年平川区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一些综合治理措施,安排了治理项目,复垦了部分塌陷耕地,矿区地质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有15.8平方公里的历史遗留矿山和9158亩塌陷耕地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治理,加之,为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煤矿开采仍在持续,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采煤量不断加大,采空区逐步扩大,塌陷范围还在不断扩大,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左支右绌,成效难以在短期内显现。
(三)老观念根深蒂固,新认识难以扎根 当地人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金山银山换不来绿水青山”的环保观念难以在基层确立,当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与部分农户的个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常常陷入被动,沉陷区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压力较大,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不得不无奈地屈从现实,艰难推进。
结合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历史、现状,针对具体问题,我们依据调研结果,充分把握现实情况,不断探讨分析,逐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现商定了如下一些措施。
(一)建议将平川区纳入全国采煤沉陷区规划。为进一步加强对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根据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关于申请2016年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精神,我区编制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简要材料。2015年12月18日所有材料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将我区纳入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范畴。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议借鉴成功案例。根据了解,全国其他省份县市已经有成熟的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经验,例如安徽淮南在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经过了七十年代以注重灾害和地表复垦为主进行采煤沉陷区治理,八、九十年代开始重视与环境、生态影响相关的多种因素分析和治理对策,近些年来,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理念的曲折过程,积累了宝贵经验,他们走过的弯路我们可以不走,他们找到的捷径我们可以放心的走。
(三)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工作。沉陷区的形成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大规模私采乱挖不无联系,一些人响应党的政策通过开采当地煤炭资源先富了起来,应该建立“谁治理,谁受益;谁恢复,谁拥有”的长效机制,动员这部分人投入资金,参与治理,来反哺沉陷区。沉陷区治理单靠政府单打独斗肯定难见实效,只有多方参与,才能事半功倍。
(三)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民意识。观念不革新,事业难进步。根据我们的走访了解,沉陷区当地群众对沉陷区生态治理工作并不认同,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拆迁和补偿。这种态度对沉陷区治理工作尤为有害,沉陷区治理归根结底是为当地居民谋出路,为全区谋发展,只有转变观念,方能迎头赶上,建议进一步展开宣传动员,让辖区群众充分确立“沉陷区治理,我的责任”的意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平川区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关心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第二篇:采煤沉陷区治理调查报告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先急后缓根本解决
——对我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闫新义
我市从1958年开始矿区建设,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对多年来的发展进程而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在煤炭资源大量开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由此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也日益显现。在当前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如何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现“建设新型煤化工和以工补农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带着这一课题,我对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古交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滑坡、崩塌、泥石流较发育,自然地质环境较差。据统计,自我市煤炭资源开采以来,仅5个大型国统煤矿造成的沉陷区总面积达60余平方公里,其中居民住宅面积73万平方米、土地沉陷面积5300余万平方米,涉及12个乡镇(街道)、75个自然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组数字还在不断地扩大,对沉陷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严重制约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煤炭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
2、煤矸石大量堆放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且产生粉尘污染空气;
3、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造成地表沉陷及地下水渗漏;
4、煤炭开采伴随的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
5、煤炭开采与建设用地发生矛盾。
我市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从2004年开始以来,先后完成了腾飞路、镇城底两个安臵小区的一期、二期建设工程,其他安臵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在安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居民上楼困难。在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居住的居民普遍收入较低,其中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特困户数量较大,相对于这些困难居民而言,上楼后面临取暖、物业等日常费用,且搬迁后无稳定的经济来源,导致百姓上不起楼、住不起楼。
2、征地补偿标准低,被征地农民生计难以保证。采煤沉陷区异地整体搬迁,农民原来依赖土地每年可获得少则几千元多则万余元的收入,基本可维持日常生活。一旦失去土地,有限的补偿费花完后,将来的正常生活很难得到保证,将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3、配套政策不完善。虽然治理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已明确,但一些具体的配套措施、实施办法还不完善。对于动迁户中所涉及的困难户、低保户,动迁户中究竟有多少户能够上楼,多少户上不起楼,百姓究竟想要什么户型的房子等等情况,还没有做到胸中有数,采取什么对策措施妥善解决还不明确。
4、采矿主体逐渐灭失。近年来,我市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共关闭了200余个小型地方煤矿,而且能够继续保留的地方矿井也将越来越少,给实施“谁破坏、谁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解决采煤沉陷区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治理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到企业效益、农民生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诸多要素,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兼顾百姓和企业的利益,真正做到互利互惠、公正公平。
(一)对当前亟待解决问题的建议
1、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居住在沉陷区的农民由于生活在危房内,生命安全随时会受到威胁,尤其是在汛期阶段,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群众安全撤离沉陷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市、乡、村干部要进村入户,讲清居住在沉陷区的危害性,做好疏导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采取临时租房、投亲靠友等方法搬离危房。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加派人手在沉陷区内巡查,做到发现一户,劝导一户,使其尽快搬离沉陷区。三是筹措资金,搭建临时房屋。对没有经济能力的农民,要尽快搭建临时房屋,使其安全渡过汛期。四是制订《地质灾害紧急救助预案》,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救能力。
2、尽快解决新村选址难和建设用地审批难的问题。
对于沉陷村庄搬迁安臵用地,建议作为救灾工程用地边用边报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章第二十七条规定:抢险救灾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其中,属于临时用地的,灾后应当恢复原状并交还原土地使用者使用,不再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属于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灾情结束后6个月内申请补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沉陷村庄搬迁安臵用地属于救灾工程用地,可边用边报批。并积极向上争取指标,纳入当年农用地转用计
划指标,专列计划予以解决。
3、完善日常管理。
一是建立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市、乡两级政府是新村镇建设的执行主体。要把村庄搬迁安臵新村镇建设任务纳入乡镇(街道)目标考核,制定奖惩措施,对完不成任务的要实行责任追究。二是政府应起到管理主体作用。政府在采煤沉陷区治理中,对于乱提不合理要求、故意设臵障碍阻挠施工的要采取有效措施严肃处理。
(二)对建立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议
基本思路是:统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把“采煤在先,规划在后”逐步变为“规划在先,采煤在后”,把安臵拆迁补偿“据实补偿”逐步变为“按人口补偿”,把“先沉陷,后治理”逐步变为“边沉陷,边治理”,努力走出一条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新路子。
1、设立常设机构。
采煤沉陷区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治理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协调,需要一个权威性的机构牵头指导,统筹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我市成立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为常设机构,给予适当的人员编制。办公室要有国土、安监、建设、水利、财政、审计、农业、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人员参加,尽快摸清全市采煤沉陷区的底数,综合协调煤矿企业与各部门及地方的关系,负责采煤沉陷区治理的全面工作,制定治理目标、治理规划,统筹治理资金,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矛盾,并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使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2、科学编制区域性发展规划。
科学的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结合实际,制定沉陷地区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应考虑到区域内小城镇的定位、风格功能、建设规模、产业带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沉陷水域规划利用等。编制周期不应过短,以规划期20年至30年为宜。
3、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
一是争取国家、省、太原市有关治理资金。目前,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太原市对采煤沉陷区治理非常重视。我市要积极主动申报部、省级采煤沉陷地治理项目,争取更多治理资金。二是筹措市级沉陷地治理专项资金。采取三个“一部分”(即从资源价款中拨出一部分,从土地收益金中拿出一部分,财政逐年挤一部分)的办法筹集治理资金,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用、挪用或占用。三是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本着“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个人投资,明确产权关系,采取承包责任制、拍卖、租赁等形式,实行有偿使用土地、有偿治理,拓展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新途径。
4、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沉陷区治理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就成为现实而又必须解决的课题。一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步伐。通过引进和创办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企业,抵减对煤矿业的依托度。二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应协调企业出一定资金,由地方政府组织培训,让失地农民尽快掌握从事非农产业的一技之长,实
现由农业型群体向半农业型、非农业型群体的转变。三要优先安排符合煤矿工作要求的失地农民就业。
5、尽快建立完整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必须建立完整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积极推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以工补农“四种模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要在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子女入学、就医等问题,力争使失地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产业结构升级。
要着眼于古交长远发展与当前经济发展相结合,煤矿企业资源整合规划与煤矿业主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继续抓好对地方煤矿的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工作,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〇〇九年四月
第三篇: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山煤业
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
金山煤业有限公司
2014年
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
根据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文件晋农居发【2014】4号文件农民安居工程“一启动三加快”工作方案的通知,为深化采煤沉陷区治理,进一步做好采煤沉陷区内受灾群众的搬迁工作,我矿组织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采煤沉陷区进行了踏勘、走访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金山煤业位于乡宁县城北东方向,矿区到县城直线距离约22km,行政区划隶属乡宁县双鹤乡管辖,本矿中部有临吉高速公路东西向通过,矿区东、西两个方向各约10km左右,即有高速公路入口,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山煤业有限公司采矿权许可证,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3′07″——110°04′57″,北纬36°00′38″-36°04′22″。批采煤层1-10号,批采深度 :由1289.99-899.99标高,开采规模60万吨/年。金山煤业井田范围由23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井田面积为11.4091km2。
第二章矿山自然地理环境
矿区内主要山梁走向为北西、北东向,属侵蚀山地,中山地形。
地势总体北西及中部高,东西两侧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部山梁,高程为1517.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沟谷,高程为1150.0m,相对高差约367.0m。
矿区属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无霜期较短,昼夜温差大。
根据山西省气象资料:冬春两季降水少,夏末秋初降水较大,降水量集中在7、8、9三个月。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1.6℃,年平均气温9.2℃;多年年平均降水量572mm;年无霜期约180天。
第三章走访调查情况
金山煤业2号煤层大部采空,由于采煤方法落后,回收率低,采空区内煤柱留设较多,顶板不易塌陷,加上植被丰富的原因,目前尚未在地表发现裂隙、塌陷等地面变形,未发现采煤沉陷区。
由于2号煤采空后留下了大面积采空区,2号煤层采空形成的顶板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整体沉降带等三带,会不同程度的发育。年长日久,井下塌陷会逐步波及地面,部分地段可能会引起地面下沉和地裂隙现象。随着矿山的开采,矿山采空面积会逐步增大,引发采煤沉陷区的可能性会逐步增大,引起地表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逐步增大。因此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严格按照矿井规划红线范围内开采,涉及到当地居住村民、公共建筑实行“先安置后开采”的办法,或根据建立山体岩移观测站测定情况,采取搬迁安置,以免引起后患。
2、随着矿井的开采范围增大,在每个采区开采前必须超前做好上方的物体统计工作,制定独立的搬迁规划。
3、坚持长期、认真的地质灾害监测,随时注意矿山开采进度造成的地质环境变化,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人为灾害发生。
4、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山煤业有限公司采煤沉陷区治理方案》严格执行。
第四篇:邻水县华蓥山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
邻水县华蓥山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
2012年4月底,我们组织县国土局、建设局、煤炭局、水务局、群工局以及城北镇人民政府等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华蓥山采煤沉陷区进行了详尽的踏勘、调查、走访、测量,并参考了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于2006年12月形成的《邻水县翠柏村区域矿山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调查评价报告》的结论性论述,整理成了初步的调查数据;期间,各部门和乡镇做了大量工作,群众急盼尽快采取治理措施,保障采煤沉陷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灾区长治久安。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后: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全国产煤大县,多年平均产煤量在400万吨/年以上,而地处华蓥山脉的城北镇翠柏村更是原煤富集之地,在此诞生了我县最早最大的国营产煤企业----邻水煤矿,为我县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及资源整合的深入,由邻水煤矿改制成立了民营企业----广安市思源矿业集团邻水煤矿有限公司。
广安市思源矿业集团邻水煤矿有限公司采煤所在的翠柏村,共辖13个小组,计2221人,田、地面积3083.4亩,其中田1248.4亩,土1835亩,森林面积11000亩。
二、采煤产生的主要问题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经过几十年开采,邻水煤矿及广安市思源矿业集团邻水煤矿有限公司的煤炭开采作业面的不断延 伸及开采范围的持续扩大,影响了地下水不断变化,采空区不断扩展,从而诱发和形成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如大面积的地下水疏干、地表水漏失、地面塌陷开裂、坑洞密布、房屋受损等,思源矿业采煤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一)缺水问题
煤炭开采破坏了地下水资源,造成地表沉陷、地表水漏失、地下水疏干,使全村绝大部分龙洞水断流,全村人畜饮水困难,河沟、水渠断流,农业生产用水无法保障,农田无水,无法耕种,庄稼绝收,村民失去了生活来源,村民生产生活极端困难。
1、地表水漏失:主要表现在地面下陷引发堰塘渗漏、引水管断裂、蓄水池干裂以及河沟、水渠干涸,堰塘受损9个,容量约40万方,断流的河沟达35条。
2、地下水疏干:主要表现在龙洞水、泉眼和水井因地下水疏干而干涸无水,干龙洞达198处,无水泉眼及水井379处。
经调查:翠柏村1-13社位于思源矿业邻水煤矿采空区上部地表,采煤区域疏干漏斗范围为54.72平方千米,翠柏村位于疏干范围内,其面积为11.57平方千米(村北部约3平方千米是与华蓥山隧道工程共同影响形成的疏干区),地表变形位移区面积为4.02平方千米;思源矿业采煤活动及井下排水是导致翠柏村区域地下水疏干、地表水漏失的最主要原因。
(二)地面危害
采煤导致了全村山林耕地资源遭到破坏,居民生产生活设施 损毁,地质生态环境恶化,大范围的地面塌陷、地面开裂、房屋裂缝等问题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1.住房受损情况:全村受损住房529户,受灾人口2211人,受损建筑面积10.78万平方米。按照建设部《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进行鉴定,符合D级标准的住房481户1983人,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符合C级标准的住房39户187人,建筑面积0.9万平方米;符合B级标准的住房9户41人,建筑面积0.18万平方米。
2.基础设施受损情况:道路受损表现为路面断裂、路基沉陷、外侧塌陷、滑坡、水沟淤塞垮塌。受损道路67条,其中泥结碎石公路长1500米,石板路3780米,水沟受损1220米,堡坎273处,晒坝58个3560平方米。土地垮塌塌陷、缺水田和地2370亩,其它林地和自留地、荒地3568亩。
经调查,翠柏村位于思源矿业邻水煤矿采空区上部地表,且位于地下水疏干范围内和地表变形影响带内,地面塌陷、裂缝和房屋开裂的发育时间、空间分布与地下采煤活动的时间、空间相对应,其煤层开采对地面部分土地、建筑及设施构成了较大影响,主要导致了地面塌陷、裂缝的出现以及建筑物的破坏;此地质灾害主要是由思源矿业的放炮采煤活动引起的;翠柏村受地下水疏干及采空区的影响,在地表主要表现为地面裂缝,主要分布在3、4社山坡邻水煤矿采区上部,邻水煤矿采空区及疏干排水队地面裂缝的形成起主要作用。通过对翠柏村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随着邻水煤矿地下煤层采掘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采空区面积将不断扩大,由此导致的地下水疏干范围将进一步扩展,地面裂缝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多,对地面的影响程度也将进一步增大,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将越来越受到严峻威胁,发生重大灾害的危险性越来越近。
三、已采取的治理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前几年,经过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争取到了生态补偿资金为翠柏村修建了蓄水池22口、集水井13口,整治了4社山坪塘1口,进行了水改旱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了1500亩优质核桃。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调整结构未见成效。
因缺水而水田改旱作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由邻水县六合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了核桃1507.8亩11578株,但由于后续措施和经费未及时跟上,栽种4年后至今仍未见一丝效益。
2.水利设施仍然无水。
由于地表、地下均严重缺水,所修建的蓄水池等无水可引,由于没有来水,导致水池等设施干裂而渗漏,即使有部分地面集雨后流进蓄水池也装不了水。
四、对解决问题的建议
由于对翠柏村没有像罗解村一样实行整体搬迁,所以下一步治理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企业效益、农民生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诸多因素,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兼顾百姓和 企业的利益,做到互利互惠,公正公平,逐步采取综合措施解决治危、治表、治标、治本的问题。
1.治危: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居住在沉陷区或房屋、土地严重受损的农民,生命财产安全随时会受到威胁,尤其是在汛期阶段和采煤期间,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灾民安全撤离危险区,或者对暂时不危险的区域的农房进行加固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干部要进村入户,讲清居住在危险区的危害性,做好疏导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采取临时租房、投亲靠友等方法暂时搬离危房。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加派人手在危险区内巡查,做到发现一户,劝导一户,使其尽快搬离危险区。三是筹措资金,搭建临时房屋。对没有经济能力的农民,要尽快搭建临时房屋,使其安全度过汛期和危险期。四是提高自救能力。制定《采煤沉陷区紧急救助预案》,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救能力。2.治表:解决当前生产生活的现实问题。
一是解决水源问题。要组织群众翻山越岭寻找新的更稳定的饮水源,修建集雨设施,维修蓄水池,更换延长引水管,解决急需的人畜饮水问题。二是解决赔产问题。翠柏村农业生产没有效益,主要是思源矿业采煤导致缺水引发农业生产无水灌溉,使庄稼基本颗粒无收,农民减产减收,因此应由思源矿业对受损农户按面积、损失程度等赔偿农民经济损失。
3.治标:适度就近搬迁解决群众长远安身问题。一是尽快摸清家底,制定治理目标。要由县政府专门研究成立治理办,国土、安监、建设、水利、财政、审计、农业、发改、农办、扶贫、煤炭、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人员参加,尽快摸清翠柏村地质灾害区的底数,综合协调煤矿企业与各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关系,负责灾害区治理的全面工作,制定治理目标,统筹治理资金,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矛盾,并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使采煤危险区的治理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二是统筹考虑,多方筹资重建新村。对于确实需要尽快搬迁的部分农户,根据危害情况,采用集中搬迁点与就近搬迁相结合,以就近搬迁为主;搬迁避让与就地修复相结合,以就地修复为主。建议利用地处翠柏村的已破产的原水泥厂区域的废弃厂区土地和原村小学及其周边闲置土地,整合利用农民新村建设、民政救灾、采煤沉陷区治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项目以及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生态补偿资金、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等建设集中安置房,实行村内就近搬迁,既解决了村民上山植树造林、种植旱地解决生活来源问题,又不至于背井离乡、造成因无生活来源产生新的不稳定因素,更便于打造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的亮点。三是灵活政策,尽快启动建设。要尽快将救灾搬迁集中安置房建设工程用地边用边报批,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章第二十七条规定,抢险救灾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而原水泥厂土地应该有国有土地使用手续,不用报批,可以直接转为建设用地。4.治本:切实解决农民的长远生计、保障、发展等问题。由于沉陷区的土地被垮塌、滑坡、沉陷,或者因无水源无法耕种,只能退耕还林或种植经济作物,使得部分农民的土地被部分失去而减少了生活来源。因此,要转变生产方式,让搬迁农户稳得住、能发展,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就成为现实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通过引进有实力的农业开发企业租赁农民的土地进行特种经济作物开发和种植,使农民依托大的经济实体解决自身没有经济实力过多投入缺水土地导致产出降低的问题,减少农民对土地的过度依赖,又能通过就近务工增加部分收入。这样,通过租地收入和务工收入就解决了生活来源,减少了向上级政府等靠要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二是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应通过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失地的青壮年农民尽快掌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一技之长,实现由农业型群体向半农业型、非农业型群体转变,并优先安排符合邻水煤矿工作要求的农民就业。三是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措施,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子女就近入学问题(比如在城南镇石坝村小学)、就医(在安置点开设医疗卫生室)等问题。四是生态修复建设问题。要利用土地整理项目等采取技术手段和工程措施对地下采空区和地上塌陷垮塌区进行回填治理,回填后多植树种草,使煤矿采空区潜在危害不断减少。
第五篇:**县采煤沉陷区受损情况调查报告
>****古称义章,建治于公元617年,976年改称****,沿用至今。现辖11镇16个乡,总面积2142平方公里,总人口55.2万人,县城居住人口近十万。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三大优势”,促进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地理区位
>****县地处湖南省最南端,是湖广两省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承东接西的良好投资区,其地跨东经112°37′35″?113°20′29″,北纬24°53′48″?25°41′53″,周邻“二省八县市”,素称湖南省之“南大门”、“楚粤之孔道”。****气候适宜,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县城平均气温18.3℃,全县平均降雨量1487mm,年平均日照时数1603.1小时,自然环境独特,景观优美、土地肥沃,是农业产业化投资的优越之地。
二、交通运输
>良好的区位优势,形成了我县发达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国道107线穿越我县境南北,途径8个乡镇,省道S324线贯穿东西,途径9个乡镇,京珠高速公路从我县城东经过并设]有互通式出口。京广铁路复线途径我县太平里和白石渡两乡镇,设有2个客货运站,坪梅铁路支线沟通我县南部7个乡镇并依次在该7个乡镇设立了货运站。发达便捷的铁路、公路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使我县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是内地进入粤、港、澳和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
三、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现已探明矿产资源9类36种,以钨、锰、锑、金、银、铅、锌等有色金属储量最为丰富;煤炭储量在1.5亿吨以上,大量石、花岗岩储量近4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储量的六分之一;高档石材“****红”系列被评为“中国第四红”,境内300平方公里的莽山原始森林,既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能资源丰富,可装机10.2万kw。****享有“有色金属之乡、湘南第一煤都、石材王国”之美称,并依此形成了煤炭、电力、建材三大工业体系。我县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基地县市之一,也是湖南省主要的商品煤供应基地县。从上世纪70年代中叶至今,30年来,煤炭工业作为****县五大工业支柱之首的位置,每年向地方提供1/3可供支配财力的贡献,是近期其它产业一时难以取代和超越的,煤炭工业的建设与发展,一直为各届县委政府所重视和关注。
四、我县煤炭开采及国有重点矿的历史沿革
>****县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元未明初,县人在垦荒耕田中,发现煤层露头,始开采利用。明、清两朝为群众零星开采,清朝末期起成矿开采,至~3年(1914年),英国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伯和南洋烟草公司协理简英甫到栗源区的狗牙洞组建地利公司,进行规模开采关溪煤矿。~8年(1919年),滇军司令李根源组建恒豫公司开采杨梅山煤矿,由此形成我县悠久的产煤历史。建国(1949年10月)以后,****煤炭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五个阶段:
>1950~1957年,即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建国初期,杨梅山煤矿隶属湖南省工业厅。南岭煤矿有限公司隶属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1957年,由中南工业部下放给广东省管辖。
>1958~1965年,即“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由中南局和xx批准,将梅田矿区划给广东省坪石矿务局经营。1964年梅田矿务局正式成立,成为独立的法人代表,属广东省直属企业。
>1966~1970年,即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梅田矿务局通过扩建增长,在我县境内相继形成了下辖1、2、3、4、5、6、7、10、11矿共9个矿区的规模(8、9矿在临武县境内)。
>1971~1980年,即第四、第五两个五年计划期、为梅田矿务局、坪石矿务局(2、3矿),资兴矿务局杨梅山煤矿的盛产时期。
>1981~2000年,即改革开放时期,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国有重点矿的改造,以上煤矿逐步转制和闭井,1999年坪石矿务局属3矿(关溪煤矿)闭井,2000年,梅田矿务局属的9个矿全部闭井,资兴矿务局属的杨梅山矿闭井。
>我县煤炭主要以烟煤和无烟煤之主,分布区域主要在:梅田矿区、关溪矿区、杨梅山矿区,涉及全县13个乡镇。
1、梅田矿区
>位于县城西部,包括梅田镇、浆水乡、麻田镇、长村乡、迎春镇,骑田林场共5个乡镇33个行政村1个国有林场近8万人口。其中一矿(梅田)、二矿(梅田、浆水)、三矿(浆水)、四矿(浆水)、六矿(梅田、麻田)、七矿(麻田)、十一矿(浆水),该矿务局创建于1962年,生产总规模为年产无烟煤140万吨,共有职工1.5万人,包括家属,共计5万人之多。总投资达到5个亿。建有专用铁路、公路、通讯、供水、供电等设施齐全,2000年全面闭井。
2、杨梅山矿区
>位于县城东部,包括杨梅山镇、平和乡、太平里乡、赤石乡、长策乡5个乡镇21个行政村2万人口,杨梅山煤矿属资兴矿务局,建国前,由国民党经营,抗日时期为华南各铁路、工厂燃料重要供给地。建国以后,隶属湖南省工业厅,该矿以开采烟煤为主,年生产能力为26万吨,总投资超过8千万元。
3、关溪矿区
>位于县城南部50公里处,与广东省乐昌县交界,包括关溪乡、栗源镇、岩泉镇3个乡镇22个行政村近3万人口,其中二矿也称八字岭矿在栗源,三矿(关溪、岩泉)以生产烟煤为主,其中三矿年产15万吨,原有职工1200人,1999年闭井。
>此间,同时开采的有郴州地区矿(1951年停办年产煤10万吨),县麻田煤矿(年产煤5万吨),县山门水煤矿(年产煤5万吨)。
五、采煤沉陷区受损情况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深度开采,尤其是原广东省坪石矿务局属关溪煤矿(三矿)、八字岭煤矿(二矿),湖南省资兴矿务局杨梅山
煤矿和广东省梅田矿务局属的9个矿井的长期开采,并于2000年相继闭坑,因此遗留下大范围的采煤沉陷区,矿区山林耕地破坏,居民生产生活设施损毁、地质环境灾害损失的问题,给经济发展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影响,社会稳定压力剧增,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xx领导的高度重视,到了必须及时整治的紧要时刻,为此****县成立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周笑春同志任组长、副县长王开信、黄检忠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计划局局长黄常镜任办公室主任,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了采煤沉陷区受损情况调查组。从2003年3月到2003年9月对采煤沉陷区(梅田矿务局一矿、二矿、三矿、四矿、六矿(含五矿)、七矿(含原十矿)、十一矿;资兴矿务局杨梅山矿;坪石矿务局关溪煤矿,八字岭煤矿的受损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并对受损的住宅、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道路、通讯、生活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进行了逐一认证、鉴定、摄相并登记造册。
>塌陷区受损情况如下:
1、住宅受损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在十个采煤沉陷区受损住宅5607户,受灾人口18955人,住宅建筑面积65.42万m2。按照建设部《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进行鉴定,符合D级标准的住房357户1322人,建筑面积5.91万m2;符合C级标准的住房1063户,3777人,建筑面积12.4万m2;符合B级标准的住房1759户,5531人,建筑面积18.88万m2;符合A级标准的住房2428户,8325人,建筑面积28.2万m2。
>其中城镇:住宅受损2654户,7772人,155795m2。包括D级51户,151人,4194m2;C级486户,1430人,25546m2;B级729户,2037人,41688m2;A级1388户,4154人,84364m2。
>其中农村:住宅受损2953户,11163人,498377m2。包括D级306户,1171人,54927m2;C级577户,2347人,98542m2;B级1030户,3494人,147192m2;A级1040户,4171人,197716m2。
>其中城镇平房受损858户,2339人,42852m2,包括D级35户,102人,1655m2,C级372户,1093人,10916m2,B级340户,846人,17395m2,A级111户,298人,6885m2;城镇楼房受损1797户,5436人,113163m2,包括D级16户,49人,2539m2,C级115户,340人,8852m2,B级389户,1191人,24293m2,A级1277户,3856人,77479m2;
>其中农村平房受损611户,2212人,59374m2,包括D级66户,223人,6519m2,C级137户,524人,11767m2,B级209户,734人,20260m2,A级199户,731人,20828m2;农村楼房受损2341户,9004人,438778m2。包括D级240户,948人,48408m2,C级439户,1820人,86553m2,B级821户,2760人,126931m2,A级841户,3440人,176887m2。
2、受损学校13所,44栋,总建筑面积27579m2,学生人数2745人,班级73个,C级4栋,建筑面积936m2;B级15栋,建筑面积5786m2;A级16栋,建筑面积9271m2。
3、受损的医院、卫生所14所,36栋,建筑面积13159m2,占地面积22238m2。其中D级2栋,建筑面积274m2;C级8栋,建筑面积4242m2;B级16栋,建筑面积5652m2;A级7栋,建筑面积1270m2。
4、受损的企事业单位24家,244栋,建筑面积68979m2,占地面积74139m2,其中D级72栋,建筑面积28994m2;C级104栋,建筑面积20846m2;B级33栋,建筑面积8200m2;A级35栋,建筑面积10938m2。
5、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受损表现为路面断裂、路基沉陷、外侧塌陷、滑坡、水沟淤塞。受损的道路有101条,其中水泥路长34606m,面积193636m2,沥青路长300m,面积1800m2,砂石路长152871m,面积721338m2,桥梁受损18座,244m;水沟受损68000m,挡土墙垮塌6163m3,涵洞116道。通讯线路杆路移位、地面坍塌、线路损坏,需整改26295m;农村供水受损表现为供水管路破裂,水库、山塘、泉井污染、干涸,其中水库受损8处,容量909万m3,山塘238处,容量573800m3,受损泉井536处。饮水困难的有11个乡镇64个村319个组和一个林场;农田塌陷、污染缺水的面积为52455亩,其中水田15110亩,旱土受影响6164亩,菜地受损2761亩,其它用地受损28419亩,抛荒地8679亩。
>现将各沉陷区受损情况分述如下:
(一)梅田矿务局一矿沉陷区涉及梅田镇五个村,居委会。该沉陷区具体受损情况如下:
1、住宅受损364户,1385人,65429m2。其中D级53户,205人,9756m2;C级55户,202人,10059m2;B级123户,431人,21455m2;A级133户,547人,24158m2。
>其中城镇:住宅受损17户,73人,4411m2。包括D级1户,5人,280m2;B级9户,41人,2574m2;A级7户,27人,1557m2。
>其中农村:住宅受损347户,1312人,61018m2。包括D级52户,200人,9476m2;C级55户,202人,10059m2;B级114户,390人,18881m2;A级126户,520人,22601m2。
2、受损的医院、卫生所1所,共1栋,建筑面积20m2,占地面积20m2,B级,20m2。
3、受损的企事业单位和商服网点2家4栋,建筑面积5645m2,占地面积7881m2,其中D级2300m2,C级2栋3345m2。
4、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8条,其中水泥路3000m,面积18000m2,砂石路长18000m,面积90000m2,路面沉陷、坑槽、断板。
(二)梅田矿务局二矿沉陷区涉及梅田镇浆水乡3个村委会,具体受损情况如下:
1、住宅受损535户,2168人,108967m2。其中D级39户,161人,9481m2;C级55户,229人,12962m2;B级155户,643人,29667m2;A级286户,1135人,56857m2。
>其中城镇:住宅受损7户,28人,1634m2。包括C级3户,15人,1367m2;B级4户,13人,268m2;
>其中农村:住宅受损528户,2140人,107
3328m2。包括D级39户,161人,9481m2;C级52户,214人,11595m2;B级151户,630人,29399m2;A级286户,1135人,56857m2。
2、受损学校1所3栋,建筑面积2152m2,学生人数82人,受损严重达C级1栋,133m2,B级2栋,1132m2。
3、受损的医院、卫生所1家1栋,C级,50m2。
4、受损的企事业单位2家12栋,建筑面积5061m2,其中D级5栋,3345m2,C级5栋1106m2,B级1栋,210m2,A级1栋400m2。
5、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7条,水泥路2500m,面积12500m2,砂石5200m,面积25400m2,水沟12800m,挡土墙500m3,通讯线路受损4002m。
(三)梅田矿务局三矿沉陷区涉及浆水乡3个村委会,具体受损情况如下:
1、住宅受损325户,807人,33509m2。其中D级23户,54人,2430m2;C级31户,123人,5452m2;B级214户,382人,13486m2;A级57户,248人,12141m2,全部为农村户口。
2、受损的医院、卫生所3家8栋,4070m2,其中C级1栋3085m2;B级3栋424m2。A级1栋456m2。
3、受损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商服网点9家157栋,36080m2。其中D级51栋,17283m2;C级86栋14189m2;B级17栋3493m2;A级3栋,113m2。
4、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2条,其中水泥路长100m,面积600m2,桥涵3座,长22m;受损通讯线路长5500m;砂石500m,面积2000m2。
(四)梅田矿务局四矿沉陷区涉及浆水乡、迎春乡、长村乡3个乡镇6个村委会,具体受损情况如下:
1、住宅受损287户,1223人,59123m2。其中D级36户,130人,9151m2;C级121户,546人,24700m2;B级96户,417人,19714m2;A级34户,130人,5558m2,全部为农村户口。
2、受损的学校1所6栋,1156m2,学生人数120人,C级2栋552m2,B级4栋,603m2。
3、受损的医院、卫生所2家2栋,70m2,其中:C级1栋40m2;B级1栋,30m2。
4、受损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家12栋,1461m2。D级4栋,544m2;A级8栋,917m2。
5、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8条,长18000m,面积72000m2,桥梁2座,长12m,水沟16100m,挡土墙2400m3;受损通讯线路3600m。
(五)梅田矿务局六矿沉陷区涉及梅田镇、麻田镇12个村委会及骑田林场,具体受损情况如下:
1、住宅受损493户,1927人,72314m2。其中D级38户,184人,6255m2;C级136户,504人,17666m2;B级143户,528人,18007m2;A级176户,711人,30386m2。
>其中城镇127户,413人,1126m2。包括C级53户,167人,3745m2;B级49户,149人,3590m2,A级2597人,3890m2。
>其中农村366户,1514人,61088m2,包括D级38户,1841人,6255m2;C级83户,337人,13920m2;B级94户,379人,14416m2;A级151户,614人,26496m2。
2、受损的学校2所4栋,总建筑面积1844m2,学生人数228人。A级4栋1836m2。
3、受损的医院、卫生所2所6栋,2661m2,C级1栋,64m2;B级3栋,2116m2,A级2栋,481m2。
4、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26条,长739400m,面积365560m2,桥梁4座,长64m,水沟长11000m,挡土墙250m3;通讯线路受损5400m。
(六)梅田矿务局七矿(原十矿)沉陷区涉及麻田镇五个村,具体受损情况如下:
1、住宅受损294户,1229人,56603.5m2。其中D级13户,64人,2401m2;C级41户,188人,7224m2;B级88户,341人,11581m2;A级152户,636人,35397m2,全部为农村。
2、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17条,长33700m,面积168750m2,桥梁4座,长110m,水沟8800m,档土墙300m3;受损通讯线路2393m。
(七)梅田矿务局十一矿沉陷区涉及浆水乡4个村委会,具体受损情况如下:
1、住宅受损19户,67人,1857m2。D级7户,22人,718m2,C级别2户,45人,1139m2,全部为农村。
2、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2条,长2300m,面积7000m2,桥梁2座,长12m,涵洞3个,水沟700m,挡土墙193m3。
(八)资兴矿务局杨梅山矿沉陷区涉及5个乡镇18个村、居委会,具体受损情况如下:
1、住宅受损3013户,9057人,216863m2。其中D级137户,462人,17868m2;C级551户,1690人,36948m2;B级846户,2416人,61611m2;A级1479户,4489人,100434m2。
>其中城镇2500户,7754人,138079m2。包括D级50户,146人,3914m2;C级430户,1248人,20434m2;B级667户,1834人,35256m2;A级1353户,4026人,78474m3。
>其中农村513户,1803人,78783m2;包括D级87户,316人,13954m2;C级121户,442人,16514m2;B级179户,582人,26355m2;A级126户,463人,21959m2。
2、受损的学校3所6栋,建筑面积7225m2,学生人数934人。C级1栋250m2;B级2栋818m2。
3、受损的医院、卫生所1家10栋,总建筑面积4978m2,其中D级1栋154m2;B级6栋2954m2;A级一栋,252m2。
4、受损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5家15栋,建筑面积4263m2。其中D级4栋,410m2;C级1栋600m2;B级5栋1334m2;A级5栋,1919m2。
5、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14条,长32022m,面积145779m2,涵洞24座,水沟4350m,挡土墙823m3;通讯线路受损5400m。
&n
bsp;>
(九)坪石矿务局二矿八字岭沉陷区涉及栗源5个村委会,具体受损情况如下:
1、住宅受损95户,421人,11111.8m2。其中D级10户,35人,862m2;C级20户,110人,2268m2;B级24户,112人,3254m2;A级41户,164人,4726m2,全部为农村户口。
2、受损的学校2所6栋,总建筑面积2063m2,其中B级5栋,1924m2,A级1栋,138m2。
3、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7条,长1475m,面积5865m2,桥涵1座,水沟淤塞350m。
(十)坪石矿务局三矿南岭沉陷区涉及关溪乡、岩泉镇15个村委会,具体受损情况如下:
1、住宅受损182户,671人,28392m2。其中D级1户5人,198m2;C级41户,140人,5669m2;B级70户,261人,10104m2;A级70户,265人,12420m2。
2、受损的医院、卫生所4家8栋,总建筑面积1310m2,总占地面积2121m2,其中D级1栋,120m2,其中C级2栋1003m2;B级2栋106m2,A级3栋,80m2。
4、受损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5家46栋,建筑面积16469m2。D级的有6栋,5112m2;C级的10栋,1606m2;B级的10栋,3161m2;A级的20栋,6589m2。
5、受损的基础设施:道路10条,长740m,面积3320m2,桥涵3座。
>附:采煤沉陷区统计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