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沉陷区治理计划1
兴隆煤矿沉陷区治理计划
一、治理原则: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采煤沉陷区受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环境问题,促进矿乡经济社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沉陷区综合治理要在确保社会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以下原则:
1、“谁开采、谁受益、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谁赔偿”的原则。
2、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的原则。
3、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4、标本兼治、以治为主、防治结合、规范程序、严格管理的原则。
二、治理范围
1、治理的对象在兴隆煤矿井田内,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和环境破坏的治理。
2、受开采影响所造成的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内容包括因采煤引起的居民住宅、耕地、水利设施、山林、人畜饮水、道路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损害和矿井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等方面。
三、沉陷治理
1、居民住宅受损按《习水县煤炭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赔(补)偿处理程序和指导标准》(试行)的通知精神。确保采煤沉陷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水库、山塘、排灌渠、水沟实行加固维修,保证农田水利灌溉的需要。受损耕地按通知要求进行赔偿,由矿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县地灾办组织人员制定逐步治理恢复耕地,受损的山林植被恢复。
3、人畜饮水困难的地区要找准水源,安装给水设施,保障供应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
4、对沉陷区产生的地表裂缝应及时堵塞、平整沉陷台阶。对地面下沉大于0.2m的沉陷坑进行平整,不形成大范围积水坑。在春、夏、秋三季出现沉陷稳定后进行绿化。
5、对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和地表沉陷产生沉降裂隙及土壤松散和可能诱发滑坡及坍塌的区域,进行土地整平、堵塞裂隙或用其它工程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
6、对井田内乡村道路应在沉陷稳定后及时修复、维护,保证村民安全通行。
7、坚持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结合,按规定分年度完成井田内的绿化工作。
四、组织管理
1、兴隆煤矿成立后勤管理科、地测部门等专管部门及乡、村三级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采煤沉陷综合治理方案、审定采区、采煤工作面上方回采前的走访调查摸底工作,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基金的预算安排和决算结果,研究决定重大事项。
2、积极与国土、煤炭、环保、地灾等职能部门联系,做好本矿沉陷区项目的治理工作。
五、资金来源
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实行政府引导,乡镇组织,矿井将从吨煤单价中提取专用资金,建立独立专用账户。
六、综合保护
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矿井规划红线范围内开采,涉及到当地居住村民、公共建筑实行“先安置后开采”的办法,或根据建立山体岩移观测站测定情况,采取搬迁安置,以免引起后患。
随着矿井的开采范围增大,在每个采区开采前必须超前做好上方的物体统计工作,制定独立的搬迁规划。
兴隆煤矿
2011.1.10
第二篇:煤矿沉陷区治理计划1
建平鸿运煤矿二井沉陷区治理计划
一、治理原则: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采煤沉陷区受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环境问题,促进矿乡经济社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沉陷区综合治理要在确保社会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以下原则:
1、“谁开采、谁受益、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谁赔偿”的原则。
2、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的原则。
3、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4、标本兼治、以治为主、防治结合、规范程序、严格管理的原则。
二、治理范围
1、治理的对象在兴隆煤矿井田内,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和环境破坏的治理。
2、受开采影响所造成的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内容包括因采煤引起的居民住宅、耕地、水利设施、山林、人畜饮水、道路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损害和矿井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等方面。
三、沉陷治理
1、居民住宅受损按《习水县煤炭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赔(补)偿处理程序和指导标准》(试行)的通知精神。确保采煤沉陷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水库、山塘、排灌渠、水沟实行加固维修,保证农田水利灌溉的需要。受损耕地按通知要求进行赔偿,由矿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县地灾办组织人员制定逐步治理恢复耕地,受损的山林植被恢复。
3、人畜饮水困难的地区要找准水源,安装给水设施,保障供应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
4、对沉陷区产生的地表裂缝应及时堵塞、平整沉陷台阶。对地面下沉大于0.2m的沉陷坑进行平整,不形成大范围积水坑。在春、夏、秋三季出现沉陷稳定后进行绿化。
5、对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和地表沉陷产生沉降裂隙及土壤松散和可能诱发滑坡及坍塌的区域,进行土地整平、堵塞裂隙或用其它工程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
6、对井田内乡村道路应在沉陷稳定后及时修复、维护,保证村民安全通行。
7、坚持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结合,按规定分完成井田内的绿化工作。
四、组织管理
1、兴隆煤矿成立后勤管理科、地测部门等专管部门及乡、村三级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采煤沉陷综合治理方案、审定采区、采煤工作面上方回采前的走访调查摸底工作,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基金的预算安排和决算结果,研究决定重大事项。
2、积极与国土、煤炭、环保、地灾等职能部门联系,做好本矿沉陷区项目的治理工作。
五、资金来源
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实行政府引导,乡镇组织,矿井将从吨煤单价中提取专用资金,建立独立专用账户。
六、综合保护
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矿井规划红线范围内开采,涉及到当地居住村民、公共建筑实行“先安置后开采”的办法,或根据建立山体岩移观测站测定情况,采取搬迁安置,以免引起后患。
随着矿井的开采范围增大,在每个采区开采前必须超前做好上方的物体统计工作,制定独立的搬迁规划。
兴隆煤矿
2011.1.10
第三篇:采煤沉陷区治理调查报告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先急后缓根本解决
——对我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闫新义
我市从1958年开始矿区建设,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对多年来的发展进程而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在煤炭资源大量开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由此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也日益显现。在当前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如何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现“建设新型煤化工和以工补农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带着这一课题,我对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古交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滑坡、崩塌、泥石流较发育,自然地质环境较差。据统计,自我市煤炭资源开采以来,仅5个大型国统煤矿造成的沉陷区总面积达60余平方公里,其中居民住宅面积73万平方米、土地沉陷面积5300余万平方米,涉及12个乡镇(街道)、75个自然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组数字还在不断地扩大,对沉陷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严重制约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煤炭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
2、煤矸石大量堆放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且产生粉尘污染空气;
3、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造成地表沉陷及地下水渗漏;
4、煤炭开采伴随的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
5、煤炭开采与建设用地发生矛盾。
我市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从2004年开始以来,先后完成了腾飞路、镇城底两个安臵小区的一期、二期建设工程,其他安臵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在安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居民上楼困难。在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居住的居民普遍收入较低,其中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特困户数量较大,相对于这些困难居民而言,上楼后面临取暖、物业等日常费用,且搬迁后无稳定的经济来源,导致百姓上不起楼、住不起楼。
2、征地补偿标准低,被征地农民生计难以保证。采煤沉陷区异地整体搬迁,农民原来依赖土地每年可获得少则几千元多则万余元的收入,基本可维持日常生活。一旦失去土地,有限的补偿费花完后,将来的正常生活很难得到保证,将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3、配套政策不完善。虽然治理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已明确,但一些具体的配套措施、实施办法还不完善。对于动迁户中所涉及的困难户、低保户,动迁户中究竟有多少户能够上楼,多少户上不起楼,百姓究竟想要什么户型的房子等等情况,还没有做到胸中有数,采取什么对策措施妥善解决还不明确。
4、采矿主体逐渐灭失。近年来,我市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共关闭了200余个小型地方煤矿,而且能够继续保留的地方矿井也将越来越少,给实施“谁破坏、谁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解决采煤沉陷区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治理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到企业效益、农民生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诸多要素,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兼顾百姓和企业的利益,真正做到互利互惠、公正公平。
(一)对当前亟待解决问题的建议
1、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居住在沉陷区的农民由于生活在危房内,生命安全随时会受到威胁,尤其是在汛期阶段,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群众安全撤离沉陷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市、乡、村干部要进村入户,讲清居住在沉陷区的危害性,做好疏导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采取临时租房、投亲靠友等方法搬离危房。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加派人手在沉陷区内巡查,做到发现一户,劝导一户,使其尽快搬离沉陷区。三是筹措资金,搭建临时房屋。对没有经济能力的农民,要尽快搭建临时房屋,使其安全渡过汛期。四是制订《地质灾害紧急救助预案》,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救能力。
2、尽快解决新村选址难和建设用地审批难的问题。
对于沉陷村庄搬迁安臵用地,建议作为救灾工程用地边用边报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章第二十七条规定:抢险救灾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其中,属于临时用地的,灾后应当恢复原状并交还原土地使用者使用,不再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属于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灾情结束后6个月内申请补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沉陷村庄搬迁安臵用地属于救灾工程用地,可边用边报批。并积极向上争取指标,纳入当年农用地转用计
划指标,专列计划予以解决。
3、完善日常管理。
一是建立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市、乡两级政府是新村镇建设的执行主体。要把村庄搬迁安臵新村镇建设任务纳入乡镇(街道)目标考核,制定奖惩措施,对完不成任务的要实行责任追究。二是政府应起到管理主体作用。政府在采煤沉陷区治理中,对于乱提不合理要求、故意设臵障碍阻挠施工的要采取有效措施严肃处理。
(二)对建立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议
基本思路是:统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把“采煤在先,规划在后”逐步变为“规划在先,采煤在后”,把安臵拆迁补偿“据实补偿”逐步变为“按人口补偿”,把“先沉陷,后治理”逐步变为“边沉陷,边治理”,努力走出一条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新路子。
1、设立常设机构。
采煤沉陷区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治理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协调,需要一个权威性的机构牵头指导,统筹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我市成立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为常设机构,给予适当的人员编制。办公室要有国土、安监、建设、水利、财政、审计、农业、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人员参加,尽快摸清全市采煤沉陷区的底数,综合协调煤矿企业与各部门及地方的关系,负责采煤沉陷区治理的全面工作,制定治理目标、治理规划,统筹治理资金,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矛盾,并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使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2、科学编制区域性发展规划。
科学的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结合实际,制定沉陷地区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应考虑到区域内小城镇的定位、风格功能、建设规模、产业带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沉陷水域规划利用等。编制周期不应过短,以规划期20年至30年为宜。
3、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
一是争取国家、省、太原市有关治理资金。目前,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太原市对采煤沉陷区治理非常重视。我市要积极主动申报部、省级采煤沉陷地治理项目,争取更多治理资金。二是筹措市级沉陷地治理专项资金。采取三个“一部分”(即从资源价款中拨出一部分,从土地收益金中拿出一部分,财政逐年挤一部分)的办法筹集治理资金,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用、挪用或占用。三是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本着“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个人投资,明确产权关系,采取承包责任制、拍卖、租赁等形式,实行有偿使用土地、有偿治理,拓展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新途径。
4、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沉陷区治理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就成为现实而又必须解决的课题。一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步伐。通过引进和创办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企业,抵减对煤矿业的依托度。二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应协调企业出一定资金,由地方政府组织培训,让失地农民尽快掌握从事非农产业的一技之长,实
现由农业型群体向半农业型、非农业型群体的转变。三要优先安排符合煤矿工作要求的失地农民就业。
5、尽快建立完整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必须建立完整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积极推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以工补农“四种模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要在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子女入学、就医等问题,力争使失地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产业结构升级。
要着眼于古交长远发展与当前经济发展相结合,煤矿企业资源整合规划与煤矿业主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继续抓好对地方煤矿的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工作,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〇〇九年四月
第四篇: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山煤业
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
金山煤业有限公司
2014年
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
根据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文件晋农居发【2014】4号文件农民安居工程“一启动三加快”工作方案的通知,为深化采煤沉陷区治理,进一步做好采煤沉陷区内受灾群众的搬迁工作,我矿组织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采煤沉陷区进行了踏勘、走访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金山煤业位于乡宁县城北东方向,矿区到县城直线距离约22km,行政区划隶属乡宁县双鹤乡管辖,本矿中部有临吉高速公路东西向通过,矿区东、西两个方向各约10km左右,即有高速公路入口,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山煤业有限公司采矿权许可证,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3′07″——110°04′57″,北纬36°00′38″-36°04′22″。批采煤层1-10号,批采深度 :由1289.99-899.99标高,开采规模60万吨/年。金山煤业井田范围由23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井田面积为11.4091km2。
第二章矿山自然地理环境
矿区内主要山梁走向为北西、北东向,属侵蚀山地,中山地形。
地势总体北西及中部高,东西两侧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部山梁,高程为1517.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沟谷,高程为1150.0m,相对高差约367.0m。
矿区属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无霜期较短,昼夜温差大。
根据山西省气象资料:冬春两季降水少,夏末秋初降水较大,降水量集中在7、8、9三个月。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1.6℃,年平均气温9.2℃;多年年平均降水量572mm;年无霜期约180天。
第三章走访调查情况
金山煤业2号煤层大部采空,由于采煤方法落后,回收率低,采空区内煤柱留设较多,顶板不易塌陷,加上植被丰富的原因,目前尚未在地表发现裂隙、塌陷等地面变形,未发现采煤沉陷区。
由于2号煤采空后留下了大面积采空区,2号煤层采空形成的顶板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整体沉降带等三带,会不同程度的发育。年长日久,井下塌陷会逐步波及地面,部分地段可能会引起地面下沉和地裂隙现象。随着矿山的开采,矿山采空面积会逐步增大,引发采煤沉陷区的可能性会逐步增大,引起地表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逐步增大。因此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严格按照矿井规划红线范围内开采,涉及到当地居住村民、公共建筑实行“先安置后开采”的办法,或根据建立山体岩移观测站测定情况,采取搬迁安置,以免引起后患。
2、随着矿井的开采范围增大,在每个采区开采前必须超前做好上方的物体统计工作,制定独立的搬迁规划。
3、坚持长期、认真的地质灾害监测,随时注意矿山开采进度造成的地质环境变化,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人为灾害发生。
4、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山煤业有限公司采煤沉陷区治理方案》严格执行。
第五篇:山西省刚刚启动的新一轮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
山西省刚刚启动的新一轮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
2014年06月19日 16:19来源:中国矿业报
5000多平方千米的煤炭采空区,其中沉陷区面积约3000多平方千米,除去已经治理的1000多平方千米外,仍有2000多平方千米亟待治理。在这片面积巨大、生态环境恶化的沉陷区内,很多地方是“有房不能住、有地不能种、有水不能饮和生活难保障”的特困区;有1352个村、65.5万人因地质灾害亟待搬迁;有110万人所居住的危房亟待加固„„这就是山西因采煤而造成的土地沉陷区的现状。
2014年5月29日,山西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民安居工程“一启动、三加快”电视电话会议,山西省政府副省长郭迎光亲自到会。此次会议所部署的“一启动”,就是正式启动新一轮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由此,山西省拉开了为沉陷土地全面“整容”的大幕。
新一轮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是怎样起步的?如何治理?将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呢?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起步之年 八个乡镇先行试点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省累计生产原煤约145亿吨,净调出100亿吨以上,占全国省级煤炭净外调量的70%。在煤炭资源长期高强度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山西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山西省发改委初步调查,在山西因采煤造成的近5000余平方千米的采空区中,沉陷区占3/5,受灾人口达230万人。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表示,山西将开展大规模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涉及2000多平方千米内170万人,预计治理资金将达240亿元左右。据了解,我国曾在2004年~2010年启动实施了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山西的治理面积约1049平方千米,有60余万人受益。
但是,面对繁重的治理任务,此次新一轮的治理工程将从何做起,怎样破题呢?山西省委、省政府认为,采煤沉陷区治理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跳出原有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方式,进行新的探索和新的实践。于是,山西省决定在2014年起步之年先行试点,然后逐步推进,从2014年到2020年,用7年的时间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决不能把危地危房带进未来将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这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决心和意愿。
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山西省在采煤沉陷受损较为严重的太原古交市嘉乐泉乡、万柏林区王封乡、大同南郊区口泉乡、忻州原
平市轩岗镇、阳泉盂县路家村镇、晋中灵石县两渡镇、临汾乡宁县西坡镇、吕梁孝义市柱濮镇等8个乡镇启动试点工作,涉及74个村、1.8万户、4.6万人的治理搬迁任务。其中,太原古交市嘉乐泉乡涉及嘉乐泉社区等5个村、1959户、5270人;万柏林区王封乡涉及王封村等15个村、1930户、6176人;大同南郊区口泉乡涉及白洞村等7个村、1745户、4666人;忻州原平市轩岗镇涉及刘家梁村等13个村、6409户、14235人;阳泉盂县路家村镇涉及青崖头村等6个村、1269户、3217人;晋中灵石县两渡镇涉及和家山村等10个村、1040户、2416人;临汾乡宁县西坡镇涉及铁尖村等7个村、853户、2823人;吕梁孝义市柱濮镇涉及贺南沟村等11个村、2639户、7414人。这8个乡镇的率先治理、先行先试,将为山西省沉陷区治理探索出一条新路子。综合治理 “五个统筹”多管齐下
“采煤沉陷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多,改革任务重,涉及方面广,不能单一推进,孤军深入,必须将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等通盘考虑,进行综合治理。具体来讲,就是抓好‘五个统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一是把沉陷区治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统筹。具体地说,就是把沉陷区治理和大县城、重点镇、新社区、移民村建设相结合;鼓励采煤沉陷区搬迁群众进入大县城、搬入重点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试点镇的落户限制,引导采煤沉陷区农民落户建制镇;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使搬迁群众可自主选择参保方式。二是把沉陷区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统筹。把移民搬迁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结合起来,把废弃地土地整理、撂荒地复垦和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结合起来,把新区建设和旧村开发结合起来,发展现代高效绿色农业;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培养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商贸服务、餐饮住宿、文化娱乐、金融服务、社区服务、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确保“搬迁一片、治理一片;发展一片、兴旺一片”。
三是把沉陷区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统筹。将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垃圾、污水处理工作,作为整治的重点;积极支持试点乡镇创建文明卫生村镇,有条件的试点乡镇要纳入城镇垃圾处理系统,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集中清运和处置;支持试点乡镇实施工程式、集中式污水治理,实现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四是把沉陷区治理与公共服务提升相统筹。统筹考虑群众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需求;配套建设或完善幼儿园、中小学,方便搬迁群众的子女就近入园、就近上学;科学规划建设卫生院、文化活动场所、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便民店、金融等服务设施。
五是把沉陷区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筹。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恢复生态植被;加强沉陷区废弃地治理和环境污染整治,治理村庄公共空间,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充分利用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推进燃气管网向镇村延伸;大力发展大中型沼气和户用沼气,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
确保投入 把沉陷区打造成幸福乡村
在治理沉陷区中,资金的投入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治理资金足额到位,山西省决定多元化投资,即沉陷区治理资金由国家投资、省级投资、市级配套投资、县级配套投资、企业配套投资和居民个人出资共同构成。对采矿权主体存在的,治理资金主要由企业和政府承担,其比例为国家40%、省级10%、市级5%、县级5%、企业30%、个人10%;对采矿权主体灭失的,治理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其比例为国家50%、省级20%、市级10%、县级10%、个人10%。
在资金得到充分保障的同时,山西省计划把沉陷区这一地质灾害区打造成全省生态环境美、经济发展快、农民幸福多的样板区,也就是把治理过程变为改革过程,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使之成为乡镇综合改革的先行者;把治理过程变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过程,通过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整治环境,恢复生态,绿化美化城镇村庄,实现乡村文明生态美,使之成为美丽宜居乡村的示范;把治理的过程变成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通过大力培养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生产力布局,发展园区经济,使之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开拓者。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李建功表示,在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中,山西国土资源部门将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实施好以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异地搬迁、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农民安居工程,切实保障民生用地;对2014年确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要计划单列、快速审批,做到应保尽保;要积极主动作为,促进沉陷区治理,使之成为“生活美、生态美、家园美、田园美”的美丽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