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文化03任务
×××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7]×民初字第2
5号
原告孙×杰,男,1946年8月21日出生于××省××县,××公司退休干部,住××公司宿舍楼×栋×单元×号。
被告孙×林,男,1985年5月3日出生于××省××县,××制药厂工人,住××市××街×楼×号。
原告孙×杰与被告孙×林收养关系纠纷一案,本院于2007年11月×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张××和人民陪审员朱××、王××组成合议庭,由审判员张××担任审判长,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孙×杰和被告孙×林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孙×杰诉称,我与被告原系叔侄关系,2002年8月,我与被告办理了相关手续,收被告孙×林为养子。我与被告养父子关系确定后,开始关系一直较好。2005年5月,因被告孙×林的婚姻问题我们双方产生矛盾。同年8月,被告孙×林在其制药厂分得一间房子后便搬出去居住。在2007年10月上旬,因被告孙×林婚姻问题我们双方发生激烈争吵,被告孙×林于2007年10月23日晚与其生母趁我出去散步的机会,将属于我所有的价值4000元的松下彩电一台搬走。我要求被告孙×林归还电视机未果。现要求与被告孙×林解除收养关系,并要求被告孙×林返还电视机。
被告孙×林辩称,在与原告确定养父子关系后,每月将1000余元的工资全部交给原告孙×杰,我工作以后共向原告孙×杰交了近3万元工资,但我只从原告孙×杰处得到不满1万元的零花钱和物品。我虽然搬出了原告孙×杰家,但是在节假日还去看孙×杰,通常还买些食品。原告孙×杰因病住院,我还特意请假到医院照顾。要求法院判令原告孙×杰退回我所交工资的剩余部分2万元,以资助我部分结婚所需费用。
经审理查明,原、被告原系叔侄关系。2002年8月,原告孙×杰与被告孙×林办理了相关手续,收被告孙×林为养子。养父子关系确定后,同年9月1日,原告孙×杰将被告孙×林的户口由原籍××省××县××乡××村转至××市,并为被告孙×林找了工作。日常生活中,被告孙×林将全部工资交给原告孙×杰,原告孙×杰每月给被告孙×林200元零花钱,并购买衣物,关系一直很好。2005年5月,因被告孙×林的婚姻问题原、被告双方产生矛盾。同年8月被告孙×林在其制药厂分得一间房子后便搬出去居住,且不再将工资交给原告孙×杰。只是在节假日去看孙×杰,通常还买些食品。原告孙×杰也不再给被告孙×林零花钱。2007年3月,原告孙×杰因病住院,被告孙×林还特意请假到医院照顾原告孙×杰,并买了食品和生活用品。同年10月上旬,原、被告因被告孙×林婚姻问题发生激烈争吵,原告孙×杰声称在被告孙×林结婚时不给其任何资助。被告孙×林便于2007年10月23日晚与其生母一道趁原告孙×杰出去散步的机会,将原告孙×杰买来仅两个月价值4000元的松下彩电一台搬走,原告孙×杰发现后大为不满,在要求被告孙×林归还电视机未果的情况下诉于本院,要求与被告孙×林解除收养关系,并要求被告孙×林返还电视机。上述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及收养手续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原告孙×杰和被告孙×林为养父子关系期间,双方在被告婚姻问题上产生分歧出现矛盾,而被告采取搬走原告电视机的行动更加激化了矛盾,故被告孙×林具有过错。对原告孙×杰要求与被告孙×林解除收养关系,并要求被告孙×林返还电视机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孙×杰与被告孙×林在形成养父子关系后曾和睦相处了3年。期间,被告孙×林将工资交给原告孙×杰是尽人子之情,而原告孙×杰负责全家生活开支,还给被告孙×林零花钱,为被告孙×林购买衣物,也尽了为父之责,故对被告孙×林要求返还原告孙×杰所交工资之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但念及原、被告曾为养父子,孙×杰住院期间,被告孙×林请假照顾,尽了一定的义务,原告孙×杰在被告孙×林结婚时给予一定的资助亦在情理之中,具体数额由本院酌定。综上所述,本院为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解除原告孙×杰与被告孙×林养父子关系。
二、被告孙×林将将属于原告孙×杰所有松下彩色电视机电一台退还给原告孙×杰(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
三、原告孙×杰付给被告孙×林结婚成家的资助款人民币三千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
案件受理费六百元,由原告孙×杰负担三百元(已交纳),由被告孙×林负担三百元(限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纳)。
如不服从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讼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 张××
人民陪审员 朱××
人民陪审员 王××
二00七年
十二月三日
(院印)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
第二篇:法律文化任务06
法律文化任务06_00021、中华法系封闭性的社会条件浅析
答:法律既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同时也属于文化上层建筑。在法律的角度背后,更多的掩藏有造成传统社会法制封闭性的社会条件。
首先,封闭性古代法有其经济根源。经济上的封闭特点表现在政治法律层面,造就了封闭特点的古代法。
其次,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意识根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此种意识根源的加固和深化,封建社会末期,上至统治集团闭关锁国的严厉国策,下到民众不齿西学的普遍蔑外意识,都极大阻碍了法律制度在这个自在系统中的向外开放
再次,宗法制家族结构也是封闭性法制的重要缔造者。,家族宗室在稳态下提不出新的权力要求,对于整个法律系统来说也难有破坏性因素滋生。
2、与其他地区的法律学术相比,发达的西方法学具有哪些特点?
答:西方法学的发达,不只是从西方学术的角度看是如此,就是从整个人类的文明来看,亦是如此,甚至更为突出。作为一门发达的学科,它所体现出的下列特点是西方以外任何地区的法律学术所望尘莫及的。
特点1:历史悠久,持续不断,愈趋兴盛。
特点2:学派众多,名家辈出,著述丰富。
特点3:范围广泛,方法多样,理论博大精深。
特点4:社会敬重,地位显赫,影响巨大。
3、请分析无讼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价值取向的原因
答:.由于私有观念和私有制的产生,导致纷争、诉讼迭起,社会罪恶严重,阶级斗争尖锐,从 而引起人们对无讼境界的向往。2.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社会结构对人们合理诉讼权利的 限制。它使卑幼在家庭、家族之中终生置身于长辈的“教诲”之下,在社会上则置身于“父母 官”的教化之下,人们只能唯教是从,若有纷争,听从长辈和“父母官”的调处,不得相讼。3.统治阶级对“息讼”的提倡。封建统治阶级出于对社会稳定的追求,反对人们因卷入诉讼而耽 误生产并影响国家赋税收入,更担心执法官贪赃枉法而引发官民矛盾和爆发农民起义。尽管 对“息讼”的提倡并未见于国家法典条文,却也偶见于皇帝上谕。最高封建统治者往往还把诉 讼案件的多寡,视为检验地方官员政绩的标准。不少判词都劝人“息讼”。此外,在民间还流 传一些劝人“息讼”、“戒讼”、“忍讼”的歌谣。4.古代在哲学、美学、文化等方面崇尚“和 谐”的观念影响。“和谐”运用到社会关系方面最简单的表现便是无讼,并顺理成章衍生出道 德价值方面的“贱讼”观念。
第三篇:法律文化任务05_0001
《刮痧》这部电影的背景是经济及文化都处于现今强势地位的美国。情节围绕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的生活开展的,整个影片中无不透露着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
影片的第一次矛盾是在颁奖典礼上,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和昆兰的儿子打架之后发生的。许大同在得知自己的儿子打了朋友的儿子之后,不分青红皂白的打了丹尼斯,而这一切只因为昆兰夫妇在场,而昆兰夫妇却用诧异的眼光看着徐大同,问他为什么无故打儿子,许大同说一切只是为了给他们面子。在中国看来再也不过正常的举动,在昆兰夫妇所代表的西方人眼里是如此的不可理喻。而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国自古就以儒家思想为尊,一直被灌输着“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的思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不要说有道理了,父亲就是没理由的打儿子都是无可厚非。在中国完全是一种伦理道德的社会,而以昆兰夫妇代表的西方人,则受到希腊古文明、罗马古文明及文艺复兴思想启蒙的熏陶。在西方人眼里,他们更注重个人权利的保障,更注重理性的思维,这便是整个影片贯穿始终的矛盾原因所在,在影片的开始不久就得到表现。
接着由于种种巧合,丹尼斯的爷爷给他做了刮痧——在中国,这个治疗已经被用了几千年,但丹尼斯背后的刮痕却意外的被医院的医生看到了,然后医生又“出乎意料”的通知了美国儿童保障部门,这便是第二次表现出了强大的文化差异。试想一下,在中国谁会去关心一个孩子背后的“伤痕”即使伤痕被医生看到了也不会去报告儿童权利保障部门;就算真的报告了,那些部门恐怕也不会去管这点事,可是在美国截然不同,情况立即报告到了有关部门,丹尼斯马上被儿童福利局收留了。我不禁感到心寒,中国人太注重整体而忽略了个人的存在,在中国其实也是有法律保障儿童权利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颁布多年,但儿童的权利真正得到保障的又有多少?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体制与美国体制的巨大差异,在丹尼斯被儿童福利局收留的同时,儿童权利保障部门就马上开始了对其父许大同全方位的调查,由此可见种中国机构的办事效益远远无法与美国相比。这恐怕要追究到中国制度的不完善。当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其中产生了不同影响,很多古老的东西都让中国人散失了一种激情,散失一种效率。
随之而来是影片的第三高潮,也是整个影片表露中西文化差异最淋漓尽致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护士的出庭作证,而这位护士是丹尼斯出生的妇产护士。经过了这么多年,这位护士居然能被找到,还能记起许大同,我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办事能力。而这位护士记得许大同的原因却只是因为他在丹尼斯出生时不在场。一位父亲不在场的生产居然让一位护士记得这么久,并且在听众会上以一种恐怖的语气说出来,着实让人震惊。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许大同不在场是多么让人难以接受,是一件多么忽视自己妻儿的权利的事,而此事在中国人
看来或许只会在心里有一些责备,更不会有哪位护士会注意生产时丈夫是否在场。
在听证会上还有一幕也沉重打击了中国文化思想和社会道德体系,那就是昆兰的证词。昆兰是许大同在美国最好的伙伴,是他事业上很好的搭档,可是昆兰却在听证会上说出了对许大同极度不利的事实。西方是一个极其重视事实的区域,而在中国,人情被摆在了第一位。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思想、小农经济以及儒家思想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而这一套在美国就不管用了。子啊听证会结束后,许大同就自动将昆兰排斥在外,这也是许多中国人的心态。同时这一部分也是最煽情的一个部分,许大同的父爱表现的淋漓尽致。父爱,这一永恒的词语不仅在中国人心里异常重要,在西方人眼里也有着同样的分量,但法律在西方人眼里更重要,这也是为什么门卫虽然同情许大同却依然不让他去找丹尼斯的原因。
在电影最后,表现了一种强烈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对家的眷念。片尾许大同和妻子在教丹尼斯说“北京”、“长城”,这恰恰是中国文化归属感的终极体现!
第四篇:法律文化
中国法律文化概论论文
法律文化大写意
普法2班 王统 学号201200040093
【摘要】: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的,并在精神和原则上引导或者制约它们发展的一般观念和价值体系,是人类追求生活秩序化和社会正义性的本质表达。中国、经济和文化现实孕育的中国当前文化本质上仍然属于传统文化范畴,虽然它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它在整体上无法创生现代法治,许多方面甚至成为现代法治的反向力量。要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摒弃传统文化的阻滞因素,理性移植西方文化并加以本土化。
【关键词】:法律文化、中国法律文化、法治理念 西方法律文化、文化整合
引言
通过一个学期跟随武树臣老师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对中国法律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在课下我看了部分关于西方法律文化的书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现代化,法律文化现代化下,使我对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也形成了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在这里,借用武老师《中国法律文化大写意》的书名,浅谈一下我眼中的“法律文化”。
一、文化与中国法律文化
“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多次意味深长地说:“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诚然,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基的民族,一项没有文化的事业是没有根基的事业。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科学推动发展,文化孕育希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关于中华文化的起源,有学者考究是源于上古时代的名著《易经》。在很多人的眼里,《易经》只是一本卜卦算命测风水的迷信书籍。《易经》相传是周文王所著,其内容博大精深,从《易经》里我们可以得到深奥的哲学思想。易经讲究的是阴阳的调和和转化,有时候阴就是阳,阳就是阴。中国人最推崇“内方外圆”,这在易经里可以得到解释,那就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棱角分明的性格,但表现在外,却是一种趋附于人的圆润。那是一种人与人相互尊重的圆通,社会的和谐需要的就是这种圆通。所以内 中国法律文化概论论文
方外圆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最好方法,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积淀,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法律从来就是公共权力的核心部分,中国传统法律基于个体对群体的义务优先而发挥的抑制和处罚作用。法律必然是权利和义务的结合,法治的制度框架是由权利和义务双柱支撑的。当法律和文化相结合时,法律文化一词就”诞生”了。
中国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律实践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不论在总体精神还是宏观样式上,都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烈气息。
二、中国古代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德”、“礼”为基石的法律理念。以“德”、“礼”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更是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在于礼,提及古代法律文化最直接的观念就是“德主刑辅”、“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但这并不是古代法律文化的全部。确切地说,由汉武帝尊儒术为始,成熟于唐代的《唐律疏议》,发展固化于元明清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源头在周公制礼,周公历经多次制周礼,形成一套完善的治理系统。
礼一开始就有义和制的区分,前者指精神层面的亲亲、尊尊(后来发展为忠孝节义),后者指“五礼(吉、嘉、宾、军、凶)”或“六礼”。此时的“礼”就是现在的“法”,因为其满足“法”的三大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法的产生和壮大是历史的必然。儒家重视礼义,法家重制度建设,各有侧重,而儒法在汉代的合流,根源在于两者起源的同一,是历史发展的螺旋上升而不是简单的反复。
礼与法的关系历来就被学界讨论,传统意义上的法不等同于现今意义上的法,仅指制度规范层面,而不当然包含法的学理学说,这一观点严复有明确的表述。中国有礼刑之分,以谓礼防未然,刑惩已失。而西人则谓凡著在方策,而以一国必从者通谓法典“,并进而指出西方法对应古代中国的不仅是刑律,更有理、礼、法、制之意,简言之,西方法既有制度规范又有学理学说之意,现代法理学对法的研究就是这样,而律在古代多指制度规范,法(确切说是律)的价值剥离为”礼(义)“,礼是中国古代法律追求的目标。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民刑有分、重刑轻民,礼法结合、以礼代法和行政监理司法的主要特点以及类推裁判、无讼是求、以法治吏等的特征。其形成主要受到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政治模式和思想意识四个方面的影响,因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化在体系结构、价值取向和法律观念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诸多特征,它们使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律体系中独树一帜,这些法律是由真正的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发展并积淀起来的结晶,无讼是中国法律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它具有独特魅力,显示了中国人与世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真正的中国人过的应该是“心灵”的生活,惟有从“心”的角度去体悟才能了解中国法律文化, 中国法律文化概论论文
三、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构筑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全面进入转型期。文化也随之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较为明显变迁过程。这是一个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不断冲突与整合,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从公法文化一枝独秀到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共同繁荣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单一强化政策文化到不断强化法治文化,从热衷于的工具性特征到认同的价值性特征的过程。
中国、经济和文化现实孕育的中国当前文化本质上仍然属于传统文化范畴,虽然它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它在整体上无法创生现代法治,许多方面甚至成为现代法治的反向力量。要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摒弃传统文化的阻滞因素,理性移植西方文化并加以本土化。我们不难发现,在法律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当代中国文化之保守和落后性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它在本质上仍然属于传统文化范畴,与现代文化差距仍然很大。文化现代化的实现是构筑现代社会法治大厦的前提和基石,理性分析制约和影响文化现代化的现实因素,科学构建文化现代化进程的理想模式,对“法治国家”的实现无疑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市场化和民主化,营造市民社会;公平立法,严格守法,公正司法,树立信仰;强化法制和普法宣传工作。
四、西方法律文化
西方的法律文化是建立在高度的程序性、公正性、民主性和法治性的理性基础上的,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司法框架,都极为严密、成熟和规范,整个社会学法、守法和用法的观念深入人心,法治氛围浓厚。
西方国家经历了宗教文化、哲学文化、科学文化和文学文化几个发展阶段。它是一个由崇高到低俗,由理想到现实的过程。西方文化有三大源头: 一是希腊文化的人文和科学精神。它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的科学的理性抽象,是力图建立公理化的演绎系统的尝试。二是罗马文化的政治和法律传统。西方的法律制度以法律保障自由、独立人格和公民的合法权利正式植根于罗马文化的土壤中。三是希伯莱文化的宗教意识。视《圣经》为金科玉律,信仰上帝,注重来世。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注重实证,追求理性的文化。其核心是:实证科学,宗教精神,以个人自由为重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民主制度。其特点是外向、超越、富有挑战性。
西方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建立如此理性而发达的法律体系功不可没。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一大批资本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但丁、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冲破欧洲宗教势力的束缚,提出了“自由、博爱、平等”和“天赋人权”等主张,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运动,从而拉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然而,中国法律文化概论论文
是什么力量催生了“文化复兴”运动呢?其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市场经济是培育民主、权利、法治等先进司法理念的最好土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市场主体要求保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要求建立自由、平等、有序的竞争机制。可以说,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市场经济是西方法治建设最坚实的基石。
五、比较视野中的中西法律文化
相比较中西方的法律文化,其共同点在于都体现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也都体现了刑法的惩罚性功能,都把惩恶扬善、刚直严正和稳定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但同时由于人类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交方式以及看待问题的不同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惯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文化。不同法律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各自有不同的社会规约或习惯。
传统中国的法的观念主要以“刑”为核心和内容,因此,在传统上,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刑、律、法等同起来,以为法即是刑法。这种观念源于中国古代法的特殊形成,并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加强。刑与暴力相联系,而且最初主要是针对异族的,后逐渐转化和扩大到在性质上类于异族的所有违犯礼教的人。刑归根到底是一种血缘集团性的压迫法,并长期局限在血缘范围内。西方法的观念主要以权利为轴心,这是因为古希腊、古罗马国家法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
传统中国法律文化是一个带有封闭性的体系,而代表西方法律文化的大陆和英美两大法系是开放性的。这种不同的结构形态是由它们所属的社会机制所决定的,并随着社会本身而变化。传统中国的法律学术主要表现为对法律进行注解的律学,缺乏西方那种围绕正义而展开的具有批判功能的法学。“律学”与“法学”虽然只有一字之别,但它是两种形态的法律文化的反映。
西方个人主义思潮必然导致民主的诞生,完善的民主又是法律得以被遵循的前提。卢梭社会契约论核心正在此。我们信仰君权神授,信封道德教化而不是法律惩戒,必然道德泛化法律退让。法律的出发点就是人性本恶,我们显然一直接受不同信念。在跨法律意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一方或双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忽视这些差异,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或错误地评价对方,以不恰当的方式与对方交际,产生交际障碍,造成双方的误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决定了中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中国法律文化概论论文
六、总结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而每一种特定的法律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法律文化作为文化整体下的子系统,从最狭义的定义看,是一系列行为、风俗中所含的稳定的观念、心态。法律文化既是一种用文化的眼光认识法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具有实体内容和对象化的文化结构,并且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着的。
文化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如果没有西方法律文化的存在,也就不会有东方文化,中国法律文化的对称。随着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正在关注着中国。在今后的几十年中,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交往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频繁程度。
我们应该承认,同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中西法律文化存在差异与冲突的同时,也有相似、相近、相通之处。只有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同时移植西方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文化,才能促进我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构成世界范围内的法律文化大写意。中国法律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法律文化概论
论文
标
题:
法律文化大写意
学
院:
法 学 院
班
级:
2012 级普法(2)班
姓
名:
王
统
学
号:
201200040093
指导教师:
武树臣
日期:2013年12月9日
第五篇:法律文化
礼
在传统中国,“礼”是一个含义广泛、内容复杂,包容量极大的概念。从“礼”的字义考察,“礼”字的古体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指祭神之器具,尚无规则、制度的含义。后来引申为祭神祭祖的仪式,所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这种表现为原始习惯的礼,从而有了行为规则的意义,并与神权、族权相联系。
其次,随着父系家长制的宗族演变为奴隶制的国家,祭祀和军事活动成为“国之大事”,以祭仪为中心的习惯准则遂具有政治制度和国家规范的性质。
再次,春秋之后,虽然随着周礼的分崩离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的“礼”,其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这时的“礼”,已经不是专指礼节仪式这种狭义上的“礼”,“仪”与“礼”相分离。
中国号称是“礼仪之邦”,中国传统社会往往被称为“礼法社会”,毫无疑问,“礼”对中国历史文化而言,其地位及意义都是举足轻重的。礼是传统中国的一种基本的社会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法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亦有着密切联系。
礼与法,是两种性质不同,但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现象。“礼法结合”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经济关系以及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将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基本途径。
首先,“礼”的纲要构成了法律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关系。儒家把传统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五伦”。而五伦中“三纲”为要。于是,“纲”被传统封建法律作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加以调整。
其次,“礼”的教条成了法律定罪量刑的一般原则。“礼教”教条的制度化,对于巩固“三纲”,保护封建统治的基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中也有一些进步因素。
再次,礼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根本大法。
德主刑辅 “德主刑辅”是传统儒家在刑法原则上坚持轻刑的思想主张,自汉以后一直是封建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核心就是主张“省刑法”、“以德去刑”,所以在治理国家上,把道德放在核心和首要地位,而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虽然这种主张在以法治国的理念下,应该遭到诟病,但其中蕴含的一些合理思想还是值得借鉴的。孔子的法律思想核心便是“德主刑辅”,即以“仁”为本的法制原则;“德”、“礼”教化的防范措施;宽猛相济的施刑办法;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孔子的法律思想对今天中国的法制建设仍将有借鉴意义。德主刑辅的主要思想包括:重视道德教化、主张宽猛相济、、提倡刑罚适中。孔子认为老百姓有过失,是由于居上位的人对他们没有施行教化或者实行不彻底的缘故,他把“不教而杀”斥之为“虐”。由于孔子重视教化的作用,所以他反对“不教而杀”。孔子并不否认刑杀的必要性。“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这表名孔子并不是只讲礼德,而不要刑罚,而是主张德与刑交替使用。从中庸哲学的角度出发,孔子主张用刑要适中,他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意在强调断狱用刑都要合乎中道,要公平正直,不枉不纵。
德治与法治并举符合社会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客观规律。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只有二者的相互影响比较密切,才能使其发挥作用。法律的遵守离不开广大社会成员在道德价值上普遍的认同和接受。
它在历史上成为人们反抗昏君和暴政的理论武器,历代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儒家省刑法、慎刑滥杀,反对暴政等思想主张,来抨击统治者的昏庸残暴,反对用繁法严刑去对待人民,在客观上,它比法家的严刑峻法主张多少有利于被压迫者的生存与斗争。
同时,德主刑辅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预防犯罪。
道家法律思想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传统的法律思想表现出不同的历史特性,道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统治者在治国理政中所形成的一种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老子第一次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自然法观点,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主宰着天地万物,普遍而无私,并且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受任何人的意志影响。与礼、法相比,“道”是最高的原则。统治者只有顺应自然,按照自 然
法则办事,才符合“道”的精神;统治者只有“惟道是从”,才能保持自己的统治.老子之道,乃宇宙中自然之道,上古流传迄今之逋也,它究天人之际,察万物之情,通古今之变,应人生之事,证大道之真.是世人修真成圣之道。
老子论及法律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他对“道”的说教之中。老子认为“道可 道,非常道”。故“天地之道”无所不在,无往不胜,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天长地久,无 为而治;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尊道贵德以百姓之心为心,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 之至坚;以正治邦,以奇用兵,班无事取天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只有“惟道是 从”,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总之,老子法律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从“天人合一,法本自然,无为而治,唯道”来阐述道家法律思想的基本观点;二是展开对礼法的批判。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跌宕多姿的道家思想绵延不
息。源远流长.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基因,《老子》一书是人类文明智慧的源头括水。我们要重视对老子的研究,和与无讼
自古以来,中国的学者的文化追求和中国政治的最高追求,无一不是一直在追求“和”的最高境界。第一次学到什么是和谐社会,应该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解释了什么是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一个理想境界。后来在学高中历史和政治中,老师无一不提到了,古代所崇尚的大同社会,即我们现在的共产党追求的最高的政治境界,也就是我们通常左说的共产主义的境界。
“和”文化传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便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在很多年以前,我读到了于丹的著作----《论语心得》。其中于丹提到的《论语》中的一句经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虽然只是描述的是为人处世,而没有涉及更为宽广一个国家的政治层面的内容。但是也是异曲同工的。于丹对于这句话的解释也令我印象深刻。在《论语》中,君子一次出现的次数超过百次,在这部一万余字的经典中,这一个比例是相当高的。而孔子认为,能够称之为君子的人,是极少的,需要达到极高的道德境界,而“和”便是其中之一。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是能够在一个群体中,服从大家的意见,即使自己有着不同的意见,但是会求同存异,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而共同努力,这一思想,也在我国历史上的外交中,得到了极大地运用,也成为了各国处理外交事务的基本准则。但是小人则不同,他们表面上服从了群体的意见,可是背后反对群体的决定,还会背地里说坏话。
而“和”的思想在法律上的最高理想追求,便是达到一种“无讼”的境界。古代的思想家们很早便意识到了法律存在的意义,最终目的不是要惩治坏人,而是要整治社会秩序,而使社会最终达到没有违法事件发生的程度。这一思想最早也是由孔子提出的,在《论语·颜渊》中,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说,我断案的结果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而目的是在于使人们不争讼。这一个思想在民间从古至今,在法律案件上都极大地影响了乡民们的行为,无讼的思想,让大家更愿意用道德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只要是能不用法律武器解决的问题,就先用道德的武器去衡量。有的学者认为,无讼的思想有些扼杀了人们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权利,认为倘若个人的权利受到了威胁和损害,就应当采取正当的手段去捍卫个人的权利。法律无疑使一个最为合法的武器。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千年传承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很多冤假错案的发生,还减轻了司法程序的负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以来的人治思想。和西方法治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总结而言,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一个“和”的社会,而古人在法律上的最高追求便是达到无讼的境地。“和”与法律文化有着很深的关联,值得我们去继续学习和探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倡导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之美,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而诉讼便是对这种和谐的破坏,因为“讼则终凶”(《易经》)。)在社会关系的领域,中国古代的和谐观念演化为一个具体的原则,那就是“无讼”。这种观念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是一个没有讼争的静态社会.因此,法律的存在实在是因为不得已而求其次。人们真正的目的在于最终消灭法律,实现“无讼”社会的理想。可见,“无讼”不过是古代和谐社会在司法上的要求和反映,或者说,“无讼”是和谐在司法上的一个转用词,他们的意蕴和旨趣是一致的。于是,中国古代社会当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产生冲突和对立时,人与人之间出现权利义务争端时,“和为贵”便作为解决争端的原则受到人们的信仰和推崇.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几乎都是主张“无讼”的。即使是主张法治的法家,大力提倡“以刑去刑”,但它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并不是刑杀而仍然是“无讼”的境界。如商鞅认为:“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