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关于创建金融安全
【发布单位】81602
【发布文号】豫政办[2001]49号 【发布日期】2001-05-15 【生效日期】2001-05-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
济南分行关于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豫政办〔2001〕49号二00一年五月十五日)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关于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的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对于有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改善和优化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组织,狠抓落实,确保金融运行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关于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的指导意见一、一、创建金融安全区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在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依法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金融运行环境明显改善和优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金融风险是长期以来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在金融领域的积累和反映,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旧体制的某些因素仍然在起作用,金融风险并没有得到彻底化解和控制。突出表现为社会信用观念不强,金融机构内控不健全,不良资产比例高,亏损严重,个别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支付风险隐患大,金融案件时有发生,金融秩序和社会信用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危及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稳定;而且严重制约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核心作用的发挥,不利于金融部门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强化资金投入,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创建金融安全区是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网络,使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所辖区域金融运行保持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从而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高社会投资效益,为顺利实现“十五”规划,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目前,一些地方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已经开始了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活动。为规范和推动金融安全区创建活动,进一步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与安全,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二、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当地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把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结合起来,在改革中消灭风险隐患,在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确保金融运行安全,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创建金融安全区的目标是,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河南省建设成为一个“信用观念强、金融运行平稳、金融资产质量高、金融秩序好、及时发现并恰当处理重大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无持续性支付风险、无系统性信贷风险、无金融道德风险和重大损失性事故发生、经营效益明显改善”的金融安全区。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的指导原则是:
政府领导与各方参与原则。金融风险是长期以来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金融领域的积累和反映,因此,创建金融安全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各经济管理部门、司法部门、新闻宣传部门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要通过划分职责,相互配合,形成一个以当地政府为领导,以金融部门为主体,以党政有关部门和司法部门为支撑,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创建金融安全区的局面。
切合实际与务求实效原则。创建金融安全区要从各地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从解决当前制约金融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风险隐患入手,区别轻重缓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降低风险,防止搞形式主义。要积极追求工作创新,注意把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经验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确保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确有实效。
依法创建与标本兼治原则。创建金融安全区,必须健全经济金融法制,把一切金融活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严格规范金融市场准入、经营和退出,加强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加大金融监管和执法力度。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也要运用必要的行政、教育和组织手段,保证各项金融法规、措施的落实。要标本兼治,既采取有力的措施,尽快解决当前金融领域已经暴露出来的风险问题,又要着眼于解决金融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积极主动与稳步推进原则。创建金融安全区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工作要主动,措施要得力,时间要抓紧。要坚持稳步推进的原则,自下而上,由小到大,从一个县到一个市最后到一个省,分步骤地创建金融安全区。要对不同的地区提出不同的 目标要求:对于各方面基础条件好、监管水平高的,要提出较高的要求,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金融安全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基础薄弱的地区,要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分阶段地达到创建金融安全区的目标。
三、三、金融安全区的衡量标准
金融安全区有两层含义:一是在该区域内金融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化解,不存在危及国家和社会经济利益、危及金融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等风险事件及其诱发因素;二是已经成功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为金融安全区提供有力的保障。金融安全区的衡量标准:
(一)没有突发性的和持续性的支付风险。支付风险是金融风险的最综合反映和最严重后果,是衡量金融安全区的首要标准。
(二)资产质量高,没有系统性信贷风险和长期持续性亏损。资产质量低下、系统性的信贷风险和持续性的经营亏损最终将导致支付风险。因此,在金融安全区内,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应处于相对良好状态。针对当前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已经居高不下的特点,资产质量高的具体衡量标准是:不论总体上还是个体上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没有新的上升,并且开始以一定的速度下降,逐步进入正常合理的范围内(不良资产率控制在15%以内)。没有系统性金融风险指不存在能够给整体金融业带来不利影响的因素。
(三)金融机构合规经营,金融秩序处于相对良好状态。金融机构合规经营,有序竞争,构成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重要外部环境。具体内容包括:(1)金融机构没有违规经营行为(如账外经营、高息揽存、违章拆借等),金融机构和企业没有违规借入外债或对外债进行担保,没有骗汇、逃汇行为;(2)金融机构有序竞争,没有不正当竞争行为;(3)金融法规制度执行较严格,没有违反结算纪律的行为;(4)没有非法金融组织、非法金融活动,没有非法借贷、非法集资,没有社会乱办金融问题。
(四)没有大案要案和重大损失性事故。没有金融盗窃、抢劫、诈骗等重大案件发生,没有贪污、挪用、侵吞金融资产案件发生。
(五)社会信用环境良好。企业信用观念强,严格遵守信用合同,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没有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金融业发展。经济繁荣,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为金融业安全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建立了金融安全防护网络,为金融安全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有了可靠的基础和保证。
四、四、金融安全区的保障机制
根据上述原则和标准,创建金融安全区应建立起以下保障机制:
(一)建立以政府领导为核心的组织协调机制,逐步形成社会联动的风险防范工作体系。
各级政府对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负总责。要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关心金融工作,支持人民银行依法监管,维护金融机构自主经营。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对已暴露的风险,在立足于风险机构自救的基础上,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担保谁负连带责任,谁用款谁负责偿还,在哪里发生风险由哪级政府负责组织化解”的原则进行处置,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化解。对造成风险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加大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重组力度,提高辖内金融机构的整体抗御风险能力,及时处理社会乱办金融问题,确保不出现地区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及时分析研究金融运行规律和金融风险变化的趋势,增强风险预见能力,建立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和风险责任机制。要领导、协调、监督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上下一致,密切配合,积极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确保金融稳定和金融资产安全。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及时进行指导,组织协调各有关方面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和措施,努力完成本地区创建金融安全区的工作任务。
建立政府协调会议制度。协调会议由地方政府主持,人民银行、人民法院、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新闻宣传部门、金融机构等各相关部门参加。协调会议按季召开,或在人民银行提议下不定期召开,研究解决重大风险的处置和打击金融违法行为等问题,督促各部门落实有关解决措施。
人民银行各级行要建立对地方党委政府的金融工作汇报制度,及时报告有关本辖区金融运行情况、金融监管政策、措施和存在的问题,通报重大风险事件,帮助各级党委政府了解金融工作动态,提高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能力。
(二)强化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核心地位。逐步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人民银行各级行负责对本地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进行督促、指导、协调和考核,积极推动创建工作深入进行。要将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中的有关事项和重大问题及时提请政府协调会议研究解决,并督促有关部门和地区落实。
人民银行要加强金融监管,建立与证券、保险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逐步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努力构建合力监管的工作机制,增强金融监管的系统效能;进一步规范监管操作,提高金融监管的系统化、电子化程度;按市场化改革取向,严格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管理,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逐步健全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分类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金融监管数据库,增强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充分发挥非现场监测在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非现场监测与现场监管的有机统一;建立灵敏快捷的分层次风险防范控制体系,坚持分类处置原则,有效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强化信息共享制度,努力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及考评办法,加强对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再监督,切实防范监管道德风险;强化对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监测,建立责任追究和业绩通报制度,以有效的外部监管促进金融机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干部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金融监管队伍,不断提高监管工作水平。
(三)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治理监督和内控体系,不断高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金融机构是创建金融安全区的主体,要积极主动地参与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要积极接受和配合人民银行的监管。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传导国家金融政策和人民银行监管意图,监督约束所辖分支机构经营行为,督促分支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对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进行考核,确保不良资产和利润情况反映真实可信。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完善贷款管理、资金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三防一保”、内部审计稽核等各种制度,切实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机构要立足于支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确保河南省内各家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存贷款比例不低于70%。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不断开发金融新产品,大力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培育新的贷款投入增长点。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授权授信管理办法,调整信贷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转变经营机制,强化经营管理,调整优化人、财、物等内部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增强风险补偿能力。
(四)建立银行同业自律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的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
完善银行业同业自律组织体系建设。参照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形式尽快完成河南省银行同业协会的组建工作,充分发挥协会在同业自律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
规范银行同业协会的运作与管理,切实加强对同业协会的指导与监督。银行同业协会应积极监督、引导各会员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人民银行规章制度,不干预各会员单位业务活动。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监管行政机关,对其进行业务监督和指导,支持其按照有关规章开展活动,对有关违规机构的行为及时通报同业协会,要求其监督解决。同业协会的自律行为必须符合法规和政策,自律公约、规章应征求人民银行意见,接受人民银行指导。对自律行为明显违反国家法律或损害其他当事人利益时,人民银行要按规定予以处罚。
(五)建立健全各部门工作责任制度,强化社会信用维护机制
坚决打击债务人通过各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依法审理金融案件,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加大案件执行力度,提高执结率。在执行金融机构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时,要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不得冻结、扣划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不得查封金融机构营业场所”等规定,注意执行的方式方法,维护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
公安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各类金融犯罪案件的侦破力度,严厉打击金融诈骗犯罪、破坏金融秩序、金融盗窃抢劫、挪用侵占金融资产等行为。坚决打击逃汇和骗汇犯罪、假币犯罪、非法设立金融机构犯罪和各类非法金融活动。指导和监督金融机构“三防一保”工作,帮助金融机构保卫人员提高安全防范技能。在金融机构出现如挤提**等紧急事件情况下,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社会秩序,防止出现打砸抢事件,对散布谣言引发挤提和冲、砸、抢、盗金融机构等的肇事人员,要依法严惩。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对不能提交金融债权保全部门出具金融债权保全证明文件的改制企业,不得为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和颁发营业执照;对有逃债行为的企业,在年检时要责令补办金融债权落实证明,否则不予通过年检。要支持和配合人民银行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企业注册登记不得出现“金融”、“银行”等有关字样,经营范围不得包含存贷款、结算、融资、金融性投资等业务;对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企业,在依据《 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予以取缔的同时,要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新闻宣传单位在宣传报导金融工作和金融问题时,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把握好金融宣传的舆论导向,在增强社会金融意识、强化社会信用观念等方面多做宣传。要认真听取人民银行对于金融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防止出现不恰当、不准确的新闻宣传。除有关金融服务质量方面的新闻报导外,其他有关金融风险、金融典型案件稿件,在正式刊发前,原则上都要事先征得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同意。
会计或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接受人民银行聘请对金融业务进行审计活动中,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
要建立社会信用联合维护体系。通过建立金融债权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健全金融债权联席会议制度、企业恶意欠贷欠息大户披露制度,落实《制裁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暂行办法》;要在政府领导下,建立企业改制的监测、报告制度和“逃废金融债务企业名单”制度,以严格防范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保证金融债权安全;建立社会个人信用征信系统,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强化社会信用意识。
五、五、创建安全区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创建金融安全区,成立河南省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有条件的省辖市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原则上应由市长或分管副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市政府秘书长、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分行营业管理部)行长(主任)、市中级人民政府负责人任副组长,公安、宣传、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承担日常组织、协调等工作。建立联络员制度,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联络员,以便日常工作联系。
(二)奖惩措施
为调动各地创建金融安全区的积极性,对金融秩序稳定、没有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信用环境好的地方,人民银行可在货币政策工具上适当倾斜,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的投放数量。各国有商业银行向其分支机构扩大授权授信权限和范围,增加信贷投放。对于各项创建工作措施落实、效果显著的金融机构,在审批设立新机构、开办新业务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和支持。对创建工作措施不落实、化解风险不力、严重违法违规经营的金融机构,要予以通报批评,并限制增设新机构和扩大业务范围,或视情况取消部分业务开办资格,在再贷款和再贴现使用上予以严格控制。对创建工作措施不落实、化解风险不力、金融秩序混乱和企业逃废金融债务严重的地区,给予通报批评,采取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曝光,在信贷支持上从严控制。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发布单位】81602
【发布文号】豫政办[2001]65号 【发布日期】2001-06-20 【生效日期】2001-06-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豫政办〔2001〕65号二00一年六月二十日)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省政府原则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现就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提出以下意见:
一、一、充分认识搞好金融服务、扩大信贷投入对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全省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经济运行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也在金融领域集中暴露,金融也面临着防范化解风险的艰巨任务。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关键是在稳定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既是金融部门肩负的政治责任,也是降低不良资产、实现经营目标的正确途径。金融部门必须提高认识,把服务经济和人民生活作为金融工作的立足点,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通过积极高效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投入,促进社会资金良性循环,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统一。
二、二、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货币供应适度增长
按照河南省2001年国民经济增长目标,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确定今年货币信贷工作的重点是: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适度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扩大货币供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今年全省存款计划增加550亿元,增长11.5%,贷款增加500亿元,增长12.3%。国有商业银行要继续发挥贷款主渠道的作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要求,加快贷款投入,提高增量存贷比。2000年贷款增加过少,今年要积极争取总行在规模、授权和项目贷款方面给予支持。其他商业银行要大力提高贷款比重,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不注重培育长期客户,贷款资产占比偏低的问题,保持存贷的同步协调增长,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
各金融机构要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主线,改革内部管理制度,积极进行业务创新。要注重积极培植新客户,开拓信贷市场,改变贷款过度集中于垄断性行业和企业的状况,尽可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特别是增强对农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革内部管理尤其是信贷管理制度,适当增加基层银行的信贷权限,鼓励业务拓展和创新。
三、三、改进农村信贷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发挥贷款的支、帮、促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认真贯彻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运用信贷杠杆,促使政策性收购企业落实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政策,稳定基础农副产品价格,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农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基础设施的信贷投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积极安排信贷资金,重点支持国家级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和现代农业。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积极为“三农”服务,全年要完成增加65亿元贷款的计划,并确保全年新增农业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高于75%。
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制度,面向广大农户,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等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方便农户贷款,努力满足农民资金需求。积极采取农户联保、“信用村”、“信用户”等多种形式,解决担保难的问题。
四、四、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中小企业占全省企业数量的99%,提供的增加值占74%,其生产经营好坏直接影响全省经济的总体状况。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总行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1999〕379号),分清层次,准确定位,择优扶持。国有商业银行要继续支持城市中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要重点投向信誉高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在贷款手续上,要适应中小企业及个体经济的特点、在防范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前提下,采取灵活、高效、便利的做法。对于中小企业的合法票据,人民银行优先予以再贴现支持。
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协调运作,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全省已有9家信用担保机构,注册资本9542万元。当前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促使担保机构发展壮大。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济南分行下发的《加强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贷款管理的指导意见》(济银发〔2000〕346号),对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优先发放、简化手续。进一步开拓其他担保形式,对个体私营企业贷款可采取联保、小额质押等多种方法有效解决担保难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要用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严格控制贷款投向,注重贷款结构调整,不准垒大户。要采取综合服务措施,满足农户、个体户和改制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提供多种金融工具,帮助中小、个体私营企业投资理财。中小金融机构要为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提供代收代支、代保管等投资理财顾问和融资安排,并就资产重组、合并、收购、资产评估等提供信息咨询,为个体私营企业提供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结算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五、稳步推进消费信贷,促进扩大内需
适应大中小城市及农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进一步开发新的消费贷款品种,促进信用消费,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扩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今年,在继续扩大住房、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同时,要重视其他消费贷款品种。一是充分发挥公积金贷款的作用。目前全省归集的公积金存款38亿元,而公积金贷款仅2.6亿元,与上海等地公积金存贷比率接近100%相比,存贷的比率偏低。银行要同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推动公积金贷款和组合贷款发展。二是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6号),简化手续,稳步发展国家助学贷款和农村家庭助学贷款。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进一步做好农民住房贷款、农用机械贷款工作,拉动农村消费。四是充分利用“假日经济”升温和旅游消费趋好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旅游消费贷款的发放,积极为“假日经济”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但不得发放无标的的消费贷款和零首付的住房贷款。
六、六、加大对外经、外贸的支持力度,扩大出口创汇
各金融机构要综合利用贸易融资手段继续支持外贸出口尤其是机电产品出口,落实好国家信贷、外汇方面的优先、优惠政策,促进外贸保持较快增长。要支持外贸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增加高附加值、低换汇成本、高退税率的产品出口,增加对国内市场过剩的农副产品出口的支持。要大力支持省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国有企业到境外开展带料加工装配业务,带动国内出口,绕开贸易壁垒,扩大出口创汇。要增加对三资企业的贷款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吸引外资。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强与税务、外经贸、海关等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提高出口退税的效率。
七、七、重视存量资产的盘活,提高资产整体效益
各金融机构既要重视新增贷款的质量和效益,防止出现新的不良贷款,更要重视存量资产的盘活,这部分资产数量大、占比高,潜力非常可观。在盘活不良贷款方面,要有新的思路和办法。对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的企业,不能一概采取停止贷款的办法,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分类排队,对症施策。凡是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但确因管理不善、流资不足陷入困境的企业和发展前景好的项目,都要积极注入贷款,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发展,增强企业还贷能力。对这部分贷款,可实行封闭运行,由金融单位派驻企业客户经理专职负责,并适当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八、八、各级人民银行要引导督促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入
人民银行要增强货币政策区域调节能力,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对当年新增存贷比例达不到70%的金融机构,将不给予再贷款、再贴现的支持,以督促其加快贷款投放进度。按调控办法收回的再贴现资金调剂用于河南省其他贷款增加多的金融机构,鼓励增加贷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确保金融秩序稳定和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各级人民银行要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制,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保持公平的金融竞争环境,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坚决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维护金融资产安全,改善融资环境。人民银行要加强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定期向地方党政部门汇报金融工作,取得各级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当好党委、政府指导经济工作的参谋助手。建立银、政、企定期沟通机制,推广银企洽谈会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种形式、层次的洽谈会或企业(项目)推介会,由经贸部门介绍国家政策和行业信息,企业推荐有市场、有效益的好产品或项目,金融机构介绍服务品种,择优予以信贷支持,以进一步沟通信息,支持企业发展。
九、九、大力整顿信用秩序,塑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企业和地方的无形资产,关系经济发展全局。近年,信用环境差严重制约了贷款投入。各级政府要把整顿治理信用环境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塑形象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整顿信用秩序,打击背信行为。各地要抓住逃废金融债务的典型,公开曝光、严肃处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企业逃废金融债务有关情况报告的通知》(国办发〔2001〕27号)要求,坚决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狠刹恶意逃债之风,促进企业树立信用观念,改善区域信用环境。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争取支持;与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社会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揭露、制止和打击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的行为,大力清收不良资产;加强金融机构间的协调和配合,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进行制裁。同时,对按市场原则进行改制和破产的企业,银行要积极参与,支持依法运作,进一步规范银企关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四
【发布单位】四川省
【发布文号】川办发[2003]9号 【发布日期】2003-03-19 【生效日期】2003-03-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关于进一步做好四川省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意见的通知
(川办发[2003]9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四川省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的意见》转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强化金融安全意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三年三月十九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四川省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的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二○○三年二月十四日
近年来,全省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紧紧围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一重点,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和领导下,在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做好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推动安全区创建再上新的台阶,更好地促进四川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现提出下一步做好四川省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的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重要性、系统性、长期性的认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金融安全意味着社会信用环境好、银行资产质量高、信贷资金能够良性循环,金融系统可以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只有创造一个稳定有序的金融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银行、证券、保险,涉及广大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内容包括打造诚信社会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打击金融“三乱”、维护金融秩序等,需要由政府统一领导和牵头组织实施并推动工作的有效进行。金融安全是动态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工作,并在不同时期针对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金融安全。?
二、进一步明确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的职责和要求?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的领导。各市、州、县政府要牵头成立或进一步充实创建金融安全区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并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加强协调和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在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建立职责明确、配合有序的工作和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沟通情况、研究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检查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政府要把金融安全区创建纳入政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相关部门和各金融机构签订责任书,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定期检查评比和总结。对工作开展较好、成效明显的地区,可实行授牌制和公告制,把金融安全区作为改善地方招商引资环境的基础工程。?
(二)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在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作为金融安全区创建的主要部门,各级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做好综合、协调、调查研究和安全区测评等工作。加强协调和沟通,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提出建议和意见。关注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研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进一步做好安全区测评工作,力求客观、真实、全面反映金融环境和金融运行状况,并及时将测评情况报告各级领导。各级人民银行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继续抓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双降”工作,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加大风险化解和处置力度,做好市场准入、退出的行政审批工作,严把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批关,加强对高管人员的动态考核,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同时支持金融机构按市场原则调整机构布局,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三)金融机构要切实发挥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严格遵守《商业银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杜绝违法违规经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做诚实守信的表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切实完善内控制度和加强内部稽核力度,提高内控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努力提高经营效益。进一步深化改革,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拓展业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妥善处理好自身发展与支持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力求在发展中解决金融风险问题。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经营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加强与司法部门的联系与协作,争取政府和司法部门对金融工作的进一步支持。健全银行同业协会组织体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切实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支持、共同推动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监督企业规范破产、改制行为,防止借改制破产之机逃废银行债务,按市场原则处理银企关系,促进新型银企关系的建立。公安、工商、司法、税收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制定具体措施,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维护金融债权,支持金融机构保全、清收、盘活不良资产,共同抵制逃废银行债务等行为,维护银行业的合法利益。宣传媒体要严格把
关,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大力宣传金融知识和金融法规政策,宣传金融安全区创建的目的、意义和成效,同时,应对敏感性金融问题的报道严格把关,控制负面影响。?
三、开展诚信工程建设,着力打造诚信的社会环境?
各地要结合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大力开展以创建“信用企业”、“信用村镇”为主要内容的诚信工程建设,把打造诚信社会环境作为创造金融安全区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社会环境。?
(一)大力推进信用企业建设,把创建“信用企业”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领导小组应确定牵头部门并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人民银行、税务、司法及各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和配合,推进信用企业建设。制定信用企业的标准、评定办法,使这项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树立信用企业的品牌和典型并加以宣传,在企业界树立好的典范;同时还应该在政策措施上对这些企业给予支持,推而广之形成一种激励机制,以此鼓励和引导企业“讲信用、守承诺”,引导更多企业走诚信之路。银行业协会和各级金融债权管理行长联席会议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企业改制监测制度和逃废债企业名单制度,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不守信企业采取通报、限制法人高消费等措施予以制裁。?
(二)积极在农村开展创建信用户和信用村(镇)活动,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各地要按照《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创建农村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试行办法》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细则,完善农户经济档案和信用评审工作,为评定信用户、建设信用村(镇)做好基础性工作。公布信用户和信用村(镇)的评定标准,定期评定,张榜上墙。对评定的信用户或信用村(镇)采取“红名单”制度或授牌制,同时给予优惠的信贷政策、便利的信贷服务等鼓励。这项工作可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经济户口”管理工作相结合。各级人民银行要加强指导和协调,确保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积极稳妥做好征信体系建设工作。征信体系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个人或企业的各种资信状况进行收集整理,做好企业、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建立诚信信息档案,以达到在一定范围内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的共享,为经济活动和金融服务提供良好的资信服务。建设征信体系也是打造诚信环境的基础工作。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计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145号),对规范此项工作提出了要求。近年来,部分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试点工程,有的地方正在积极准备。已经开展的要稳妥、规范进行,要注意保护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尚未开展这项工作的,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目前可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四)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诚信工程建设的领导,做好组织推动和协调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办法和实施细则。在诚信环境建设中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做讲诚信的典范。各金融机构要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坚持依法合规经营,自觉维护金融秩序。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守信典范,鞭挞失信行为,在全社会树立“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文化和道德观念,共同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四、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
(一)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单一法人社的监督管理。各级政府在不违反现行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应制定政策措施帮助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单一法人社处置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支持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资扩股,增强抗风险能力。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单一法人社要以市民和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手段,切实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抓紧完成城市信用社和信托公司的清理整顿工作。对已公告撤销的城市信用社,要按《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及相关法规政策抓紧制定清算方案,妥善处置剩余资产负债和人员,尽早完成城市信用社的最终处置工作。对转制的信托机构要督促其规范操作并加快工作进度;对合并重组的机构要严格按照市场准入条件,增资扩股,核销损失,并加快老业务的清理,不能把风险带入新公司;对撤销的机构要做好后续处置工作,不能把风险转嫁给其他金融机构。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清理整顿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对处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避免出现风险。各级人民银行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三)做好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综合治理工作。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人民银行要牵头制定风险处置的整体方案。通过采取机构重组、优化农村信用社网点布局、加强资产清收、精简机构人员、改善经营管理、申请再贷款支持等措施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同时,各级政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应给予农村信用社地方性收费以及其它政策扶持,为农村信用社化解风险、拓展业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认真妥善处置农村合作基金会并入农村信用社的遗留问题,在一些地方农村合作基金会并入农村信用社时,县、乡政府承诺没有兑现的,应抓紧落实有关承诺。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通过法律、行政的手段清收到逾期的贷款本息,依法维护农村信用社债权。?
(四)继续抓好不良贷款降比工作。各级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要继续把降低不良贷款作为工作重点,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完成不良贷款下降目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力度支持金融机构保全和清收资产。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抵押贷款及银行抵贷资产过户、处置过程中存在的收费环节多、收费标准偏高等问题,为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五)坚决制止新的金融“三乱”行为发生。各级政府应加大防范和打击新的金融“三乱”的力度,发现金融“三乱”苗头,及时组织公安、工商和人民银行进行查处,任何地方和部门都不得以任何名义从事非法集资或非法办理金融业务,要杜绝高利贷活动滋生蔓延。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金融风险和金融法规意识,彻底根除滋生金融“三乱”的土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切实发挥领导作用。针对创建金融安全区及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争取在2―3年内,在全省建成一个金融秩序稳定、金融机构健康持续发展、基本无重大恶性案件、基本无逃废银行债务,诚实守信的经济和金融环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高瓦斯~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分类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豫政办 〔2012〕18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全监管局、能源局、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的《河南省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分类管理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河南省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煤矿
分类管理实施意见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安全监管局 省能源局 河南煤监局
(二○一二年一月十一日)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矿瓦斯治理工作,防范、遏制煤矿瓦斯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26号)精神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9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全省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分类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分类标准及认定
按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全省煤矿瓦斯分三类进行管理。
(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Ⅰ类管理区:
1.煤层瓦斯压力≥1.5兆帕或煤层瓦斯含量≥15立方米/吨的采掘区域;
2.发生过冲击地压或煤与瓦斯突出(或爆炸)事故的采区及相邻采区;
3.冲击地压威胁严重,地质构造复杂,地应力集中区;
4.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石门揭煤;
5.开采垂深在800米以上的采掘区域;
6.未按规定进行矿井地质报告修编或瓦斯等级鉴定的矿井。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Ⅱ类管理区:
1.煤层瓦斯压力在0.74—1.5兆帕或煤层瓦斯含量8—15立方米/吨的采掘区域;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非突出区;
3.高瓦斯矿井中除Ⅰ类以外的采掘区域;
4.瓦斯矿井的瓦斯异常及地应力集中区。
(三)Ⅲ类瓦斯管理区。
除Ⅰ类和Ⅱ类以外的所有采掘区域。
全省煤矿必须按照以上分类标准进行认定,省骨干煤炭企业所属煤矿首先由矿井根据标准进行自我认定,认定结果由集团公司批准后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备案;地
方煤炭企业所属煤矿由矿井自我认定后,由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并报省辖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
瓦斯管理类别每年第四季度进行认定。
二、分类管理
(一)Ⅰ类瓦斯管理区:
1.实施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建立瓦斯抽采系统,采用地面钻孔超前大面积预抽、开采保护层、井下穿层及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
2.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必须优先开采保护层;没有煤层可作为保护层开采的,应以突出煤层邻近的煤线、软岩或其他有开采价值的有益矿层作为保护层进行开采;不具备开采解放层条件的,必须采用底(顶)板岩巷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煤巷必须在岩巷的掩护下掘进,回采区段必须利用底(顶)板岩巷穿层钻孔进行预抽,实现在安全区域对煤层回采区段的瓦斯抽放全覆盖,实现彻底消突。切实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3.对区域消突效果,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有关标准进行评价。区域消突评价不符合标准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4.工作面瓦斯预抽时间不少于6个月(从最后一个抽放钻孔连孔预抽时计算),抽采率达到规定标准要求,采掘工作面的消突指标符合规定。
5.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2012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Ⅱ类瓦斯管理区:
1.建设瓦斯抽放系统预抽煤层瓦斯,采用地面井预抽、井下穿层及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
2.工作面瓦斯预抽时间不少于6个月(从最后一个抽放钻孔连孔预抽时计算),抽采率达到规定标准要求,采掘工作面的消突指标符合规定。
3.矿井“六大系统”2012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Ⅲ类瓦斯管理区:
1.建立健全瓦斯管理各项制度,并切实贯彻落实。
2.加强通风管理,完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3.定期对煤层瓦斯进行监测鉴定,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三、工作要求
(一)严格落实企业瓦斯防治主体责任。企业总经理、矿长是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防突措施的审批和督促落实工作。有Ⅰ类瓦斯管理区的煤矿,总工程师由常务副矿长兼任,负责瓦斯防治措施的制定和贯彻执行。
(二)健全瓦斯防治工作机构。各级、各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组织机构,有Ⅰ类、Ⅱ类瓦斯管理区的煤矿必须增设专职防突矿长。要落实专职人员和瓦斯治理专项经费,确保组织、机构、人员、经费到位。
(三)建立煤矿退出机制。经组织专家论证,对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有效防治瓦斯、实现安全开采的矿井,使其退出煤炭开采领域。
(四)深化瓦斯隐患排查。做好煤矿瓦斯隐患排查和集中治理工作,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对存在通风系统不合理、应建未建瓦斯抽采系统、抽采不达标、区域性治理措施不落实等重大隐患的矿井,实施挂牌督办,隐患消除前停止一切采掘活动。
(五)严格控制产量。有Ⅰ类瓦斯管理区的矿井按核定生产能力的80%组织生产,有Ⅱ类瓦斯管理区的矿井按核定生产能力的90%组织生产,有Ⅲ类瓦斯管理区的矿井按最小生产系统能力的90%组织生产。对超能力生产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上限,对煤矿企业及负责人进行处罚。
(六)加大安全投入。根据瓦斯防治工作需要提取和使用煤炭生产安全费用,Ⅰ类瓦斯管理区的吨煤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按原矿井核定的生产能力提取,标准不低于70元/吨(其中用于瓦斯治理的不低于70%);Ⅱ类瓦斯管理区的吨煤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不低于50元/吨(其中用于瓦斯治理的不低于70%)。煤炭生产安全费用要专款专用,对不按标准提取和使用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的煤矿企业严肃进行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关于金融支持湖北省社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政办发〔2007〕3号 【发布日期】2007-01-08 【生效日期】2007-0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关于金融支持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
意见的通知
(鄂政办发〔2007〕3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制定的《关于金融支持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转发。
我省为农业大省,解决好“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依法保障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结合实际,指导湖北辖内各金融机构增加支农信贷投入,创新支农服务方式,完善支农服务功能,不断满足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一月八日
关于金融支持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鄂发〔2006〕12号)精神,引导湖北辖内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统一思想,将支持新农村建设摆到金融工作的重要位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对支撑湖北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省各级金融部门要切实增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按照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支持新农村建设作为金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落实。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不断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优化农村信贷结构。金融机构之间要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形成合力,促进“三农”发展。要在开展传统支农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适合“三农”需求特点的金融创新业务。坚持拓展支农服务与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相结合,坚持支农信贷服务与其他金融服务并重,拓宽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渠道。
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培育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
(一)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要切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支农实力,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密切关注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全面、动态监测和分析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负债、信贷收支、财务变化情况和风险状况,积极实施法人代表谈话制度,促进农村信用社实现专项票据兑付考核目标和长效发展机制的建立。
(二)加大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支农服务力度。全省农业发展银行要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继续完善农产品收购融资功能和其他支农服务功能,加大对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的投放力度。国家开发银行要积极推进政策性贷款覆盖县域的工作,运用开发性金融产品,支持县域基础设施、担保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等领域的发展,推广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工作。凡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要适度加大对县域及农村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农业银行要继续做好扶贫贴息、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贷款发放工作,在总行授权范围内,适当下放基层行的审批权限,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积极支持涉农企业、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农业发展。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继续向县域及农村延伸服务。
(三)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机构改革。加快湖北省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进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试点业务,鼓励邮政储蓄机构与涉农金融机构探索办理资金批发业务的途径,多方位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
(四)探索开展小额信贷组织试点。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积极研究将民间借贷纳入正规金融渠道的途径,努力争取政策支持,探索在湖北开展小额信贷组织试点的新路子,使其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
(五)发挥保险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6〕45号),进一步加大农业保险试点力度,探索建立适合湖北省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逐步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开展被征地农民和移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有效方式。
三、引导农村信贷投向,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支持棉粮油生产基地建设、特色农业的发展,促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市场带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有效传递。引导和帮助效益好、信用度高的龙头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短期融资券等进行直接融资。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大力支持农村供水、供电、电信、有线电视、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电网改造、农田水利、交通、能源、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对“百镇千村”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三)大力支持科技农业发展。选择产品科技含量高、效益佳、诚实守信的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农业科研和新技术推广机构作为信贷支持对象,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形成。大力支持安全农业工程,促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培育,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
(四)支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农副产品市场、农资配送中心等流通市场建设,支持商贸涉农企业发展“超对超”、“农入超”连锁配送,加大对超市下乡的支持力度。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促进具有区域特色、多种层次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构建。
(五)支持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湖北外管局各分支局要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进进出口外汇核销,简化购付汇手续,支持附加值高的优势产品出口以及先进农业加工技术的引进,在现有政策范围内简政放权,便利涉农企业生产经营。各银行金融机构要综合运用信贷、贸易融资、保函等金融产品和工具,重点支持省内农副产品加工等农业出口产业的发展。
(六)积极支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各金融机构要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对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武银〔2006〕100号)精神,认真做好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工作。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力争每年培训和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各80万人”的要求,对符合授信条件的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等培训载体给予信贷支持。探索将农民工、农村贫困劳动力及农村适龄青年就业转移培训费用纳入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支持范围的途径。重点支持湖北海员、湖北数控、湖北建工、湖北厨师、湖北缝纫等劳务品牌的创建,以此促进农民整体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的提高。
(七)支持培育和发展农村消费市场。按照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关于印发〈湖北省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武银〔2006〕7号)精神,积极开发适合农村消费市场特点的消费信贷产品,大力发展住房装修、耐用消费品、打工消费、农机具、个人委托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等消费信贷业务,在合适条件下探索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医疗消费贷款新方式,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拓宽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一)加大支农金融创新力度。根据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创新适合“三农”需要的金融服务品种和渠道。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提供项目融资、科研贷款、订单贷款、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并予以贴现支持。在继续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贷款覆盖面的同时,大力推行大额农贷、农户联保贷款、订单质押、综合授信、“农户信用协会”信贷模式等多个信贷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合作,对数额较大的涉农信贷需求开展社团贷款业务。做好粮食抵押贷款等业务试点。
(二)加快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的电子化建设步伐。发挥农村信用社支付服务基础设施的作用,扩大综合业务系统和大小额支付系统在全省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尽早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农村信用社资金汇划的通存通兑。进一步完善综合业务系统,加大农村地区受理环境的建设,方便农民存取款和科学理财,为农民提供快捷便利的资金结算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加强中间业务拓展力度,为广大农户的资金汇划、个人结算业务提供方便,推广运用其他非现金支付工具,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票据的使用。
(三)充分发挥银行卡特色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有关金融机构要积极拓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邮政储蓄机构要充分发挥网点优势,加大“绿卡”村建设力度,联合当地劳动保障、居委会、街道办等部门对建筑、工矿、服务等行业农民工用工情况进行调查,从市政建设用工入手,要求用工部门为农民工办理绿卡作为工资发放工具。加大对农村地区经商户、运输户、种植户、养殖户等使用绿卡的开发力度,打造农村地区结算品牌,使其成为农村资金流动的重要载体。加大邮政部门在农村地区的电子化建设投入,提升绿卡服务功能,从现有的异地交易、代收付业务拓展至代理保险、代理基金等理财业务,以优质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改进国库支农服务管理方式。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的财政体系,为县乡政府提供方便、快捷的资金汇划通道。切实加强监督,保证中央、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足额到位。利用国库直接支付方式,将“三农”资金和专项补贴安全、快捷、直接支付到个人和项目。
(五)加强对农村地区现金供应和货币流通管理。加强对粮食主产区和农副产品收购、农产品深加工的现金监测、分析及发行基金调拨,保证农村地区现金供应总量充足和券别结构合理。加强对农村地区人民币收付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督促金融机构认真开展残损人民币和零币兑换业务,进一步维护农村地区货币流通秩序。配合公安机关加大对制、贩假币的打击力度,遏制假币坑农事件,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五、加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适时适度调控农村地区基础货币的投放
(一)进一步用好用活支农再贷款限额,壮大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认真实施《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武银发〔2005〕46号),加大各项指标的考核力度和支农再贷款调剂力度,壮大农村信用社实力,促其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
(二)运用再贴现工具引导信贷资金向“三农”倾斜。研究以票据再贴现方式解决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需求的途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将信用状况较好的涉农企业以及农副产品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环节的商业票据作为优先办理再贴现的重点。
(三)充分发挥利率政策工具支农的杠杆作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关于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指导意见》(武银〔2006〕15号),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积极开发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系统,增强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下,进一步完善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优惠利率管理规定,用好用活优惠利率政策,积极支持民族自治地区贸易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农村金融的活跃与繁荣。
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金融长效发展机制的建立
(一)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组织有关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宽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坚持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等信用创建活动,延伸和扩大农村信用工程创建的对象与范围。各金融机构对信用农户、信用企业要实行贷款优先、手续简化、额度放宽、利率优惠等措施。积极协助地方政府优化政策环境,改善法制环境,有效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切实维护农村金融机构债权。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征信服务体系。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以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平台,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用信息服务。各银行金融机构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户和农村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制度,客观评定其信用等级。积极推动外部信用评级,利用外部信用评级结果,不断提高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的效率。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引导建立多种形式的贷款担保基金,多层面、多渠道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
(三)及时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推动建立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探索与保险机构的合作方式,转移和分散农村金融风险,保障金融资产安全。金融机构要强化自身建设,健全内控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高度关注、积极参与乡村债务问题的化解和清收,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最大限度解决乡村债务遗留问题。坚决打击农村地区乱集资、违反国家规定高息借贷等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四)加强农村金融业务与征信知识宣传。进一步发挥各种媒体工具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整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进家庭、进校园等宣传活动,以此拓展金融支农服务范围。进一步开展助学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贷款业务品种的宣传,使农民学会充分运用信贷产品提高自身收益。继续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反假意识和识假、防假水平。加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村外向型企业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农民工银行卡开卡、使用和异地结算等用卡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同时加强对银行卡使用注意事项、密码保护等方面的宣传,提高农民工使用银行卡结算的意识。广泛深入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农村地区的金融意识和诚信意识,培植新农村信用文化。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