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科协“十一五规划”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工作

时间:2019-05-14 07:4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老科协“十一五规划”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老科协“十一五规划”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工作》。

第一篇:中国老科协“十一五规划”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工作

中国老科协“十一五规划”期间 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工作总结

中国老科协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9号文件,强化了老科技工作者和老科协的地位和作用

中办发9号文件发布后,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布了贯彻落实中办发9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有关部门、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很多市、县党委和政府,部分中央有关部门,也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办发9号文件的实施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各类老科协组织的领导和支持。许多地方和单位的党委、政府和部门,建立了定期听老科协工作汇报的制度,对老科协的工作进行研究、策划、协调,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支持老科协的工作,老科协的工作有了新的发展,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突出的是:

1、学习、贯彻中办发9号文件精神,推进各项工作

中办发9号文件发出后,中国老科协立即于3月初和4月初分别召开会长办公会议和四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学习中办发9号文件,结合实际制定措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6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学习贯彻中办发9号文件经验交流会和中国老科协第七届表彰奖励大会;2007年分别在辽宁沈阳、福建福州和甘肃兰州召开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地区学习贯彻中办发9号文件的调研座谈会。通过调研、座谈、交流、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积极认真贯彻文件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在全国形成了老科技工作者再作贡献的新局面。

2006年12月26日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齐让同志在《中国老科协关于贯彻中办发9号文件的情况和2007年主要工作》的报告上批示,“老科协认真贯彻中办发9号文件充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在服务和推动经济建设和科技工作中,特别是老科协报告团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向你们表示敬意。”2008年2月18日,齐让同志又在《中国老科协关于贯彻中办发9号文件精神的调研报告》上做批示,“中国老科协就贯彻中办发9号文件精神的落实情况进行认真调研。两年来老科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值得敬佩。调研报告主题突出,紧紧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有情况、有成绩、有问题、有建议,做法好,值得提倡。在建议中涉及中国科协的事项,请调宣、科普、学会、计财部阅研。”

2、通过联席会议,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

中国老科协通过部际联席会议,参与沟通情况,研究政策,提出建议,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作,提高了工作成效,扩大了老科协的社会影响。

2008年中国老科协受人事部委托,组织10个省、直辖市老科协开展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对企业离退休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做专题调研,在各级人事部门的支持下顺利完成调研工作。调研报告得到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重视。2008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关于调整政府特殊津贴标准的通知》。广大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科技人员倍感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二、发展组织、健全体系、壮大力量,团结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积极奉献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国老科协的组织体系日益发展和不断健全,特别是基层老科协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的统计,与2004年比较,市县老科协由814个增加到1278个,增加57%;乡镇老科协由1198个增加到5555个,增加364%;社区老科协由772个增加到2444个,增加217%。个人会员总数由五年前的近60万人增加到现在的98万多人即近100万人,增加66%。其中,黑龙江、湖南、山东、吉林、辽宁、江西、河南、陕西等省老科协的个人会员增加数都超过万人;中国老科协兵工分会、煤炭工业分会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老科协的个人会员增加数都超过千人。

2、加强企事业单位老科协的组织建设

企事业单位离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在全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中占绝大多数,加强企事业单位老科协的组织建设,对发挥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贯彻落实中办发9号文件意义重大。

2005年-2008年间,中国老科协由常务副会长和副会长牵头,分别带领调研组对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南、山东、湖北、江苏、江西、山西、湖南等省的企业老科协进行调研。2005年10月,在平顶山煤业集团老科协的支持下,召开了“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办发9号文件精神暨促进企事业单位老科协建设研讨会”;2008年8月,在陕西西安东方集团公司支持下,召开了“企业老科协组织建设及企业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情况调研座谈会”。交流、总结、探讨企业老科协和广大企业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的情况和问题。

同时,湖南、江西、山西、山东、黑龙江、江苏、内蒙等省、区老科协就如何加强企事业单位老科协建设和发挥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作用问题,进行典型调研、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加强了企事业单位老科协的组织建设。据江西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的统计,2009年企事业单位老科协由2004年的174个增加到330个,增加了89%。

三、围绕全局,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开拓新局面

1、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工作

十一五期间,中国老科协各委员会由会长、副会长牵头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有十多项重大调研课题报告。其中,钱正英会长率中国老科协调研组,2005年赴贵州对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专题调研与建议;2008年对广西桂中旱片问题调研的建议;咨询委员会2005年开展的三江平原商品粮(稻)基地调研,形成的《关于三江平原水稻基地建设规划的意见》;2009年提出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资源环境委员会以煤炭分会为主连续四年围绕煤矿的有害气体(瓦斯)、固体废弃物(煤矸石)、液体废弃物(矿井水)和矿井粉尘造成的灾害防治、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的资源利用调研,2006年提出的《关于加强领导与统筹协调,加速开发利用煤层气的建议》;2008年提出的《关于加强领导、大力促进充分利用煤矸石资源的建议》;资源环境委员会以林业分会为主连续开展的有关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林权制度改革和我国木材安全的调研,《关于加强森林培育、振兴东北老森工基地的调研和建议》;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建议》;《关于加强森林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质量的调研和建议》;关于《保障木材安全问题的建议》、关于《抓紧防治煤矿最大危害—粉尘的建议》、关于《大力加快矿区国土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建议》、关于《十二五钢铁工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关于《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意见》、关于《海水利用的几点意见》、关于《北京地沟油问题的几点意见》等超过十五项的调研,都得到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和有关部门的采纳。

2008年服务“三农”和扶贫委员会《关于加快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能源主管单位和各级老科协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推动了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能源主管部门,研究落实了领导的批示精神和意见,加大了用于农村沼气建设的投资。2009年国家新增农村沼气建设投资50亿元,比2007年增加一倍,其中用于服务体系建设资金7.15亿元,比2007年增加近9倍;修订了《全国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标准》,并把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纳入国家计划,等等。

2008年9月3日,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邓楠同志在中国老科协报送的“2008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工作意见的报告”上批示:“老科协08年上半年针对冰冻、地震等灾害及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万名专家讲科普等做了大量工作,各部门要切实支持老科协的工作。……”。为此,9月4日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牵头,召开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老科协工作支持力度座谈会。会议认为,近年来中国老科协的工作有特点、有成绩、有影响,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好评。为帮助中国老科协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中国科协各部门应从各自职责出发,加强同中国老科协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各级各类老科协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成效明显。几年来,中国老科协所属各级各类老科协,围绕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的制订与实施,围绕农业、能源与资源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问题,通过调查研究,举办专题论坛等进行建言献策活动,许多建议得到了省、自治区、直辖市领导的批示和有关部门的采纳和实施。据湖南、江西、黑龙江、陕西、四川、江苏、辽宁、福建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和部分分会、直属团体的统计,五年来所提建议有3万6千多项,被各级领导批示的9400多项,被有关方面采纳的有6900多项。为领导科学决策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大力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级老科协一直把服务“三农”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各市、县老科协,都把送科技下乡作为服务“三农”的经常性工作。2007年11月中国老科协在江西省,召开了第二次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辽宁、山东、陕西、湖南、河南、江苏等许多省老科协都专门召开了有关服务“三农”的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表彰会,服务“三农”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成效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服务 “三农”的内容和形式,从传统的科技培训,建设示范基地,推广新技术,科技扶贫,开展医疗服务等,逐步扩展到针对农牧民、农村发展的需求,开展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帮助一些农村制定发展规划,协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节水灌溉工程示范点,建立新能源示范村等,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湖南、辽宁、河南、江苏、山东、江西、黑龙江、福建、湖北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和部分分会、直属团体的统计,五年来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开展科技培训7万7千多次,受益914万多人次;举办示范基地(点、园)7400多个,推广新技术8700多项;科技扶贫35万4千多户,脱贫22万6千多户;开展农村医疗服务1万4千多次,受益99万多人。

3、认真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加强老专家志愿者队伍建设,协调、整合、集成各团体单位的力量和优势,2006年2月,中国老科协决定在各团体单位老专家报告团(科普报告团)的基础上,组建“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10月,中国老科协和中国科技馆联合召开了报告团成立和贯彻《纲要》动员大会。发出倡议书;召开落实《纲要》研讨会、座谈会。这些活动得到中国科协领导的重视和肯定。2006年11月16日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齐让同志在报导此项活动的《中国老科协通讯》上批示,“老科协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件事办的好。请科普部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向老同志表示敬意,表示感谢”。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已建立42个分团。据辽宁、广西、上海、湖南、陕西、江苏、黑龙江、河北、安徽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和部分分会、直属团体的统计,各级老科协成立的报告团有2023多个,老专家20580多人;几年来,举办科普报告活动6.8万多场,受益人数达965多万人次。在科普报告活动中,坚持质量第一,科学报告团的活动逐渐成为老科协的品牌工作之一。

2008年受中国科协委托,承办“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的重点活动之一——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办公室的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和各分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举办报告会3200多场,听众65万多人次。其中,黑龙江、陕西、辽宁、山东、云南、四川省老科协及吉林省吉林市、大庆市老科协的科学报告(科普报告)团,被评为优秀报告团。这项活动,已纳入中国老科协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2009年地震分会、中科院分会,辽宁、上海、广西、河北、陕西、四川、云南老科协,以及安徽省滁州市、河南省郑州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吉林省农科院、江苏省南通市、山东省聊城市老科协被评为优秀报告团

从2005年开始,委托中科院分会组织的“院士科学报告会”,先后有欧阳自远、孙鸿烈、郝柏林、胡文瑞、张新时、腾吉文院士等多位老专家,应邀到河南、河北、黑龙江、宁夏、甘肃、辽宁、吉林、新疆等地,进行了数十场科学报告,各界听众近10万人次。河南省老科协将院士专家报告会引进省(市)委党校课程中。

科普工作是老科协开展最经常、最广泛、最受社会各方面欢迎的活动之一。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老科协,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神舟飞船、嫦娥工程、奥运会以及健康生活等多种内容,以多种形式做科学报告,编辑出版科普图书、科普画册。据江苏、浙江、辽宁、江西、陕西、河南、北京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和部分分会、直属团体的统计,五年来编辑出版科普图书、科普画册4700多种,1669万多册。

4、开展老专家医疗服务

2006中国老科协委托卫生分会组织医疗老专家到陕西延安地区,2008年到陕西省榆林市,为西部边远地区人民群众开展了医疗服务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普遍深入农村和贫困地区、城市社区或结合会员活动等进行医疗服务。据重庆、陕西、江苏、江西、河南、辽宁、山东、内蒙、福建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和部分分会、直属团体的统计,在十一五期间组织老专家在城乡进行义诊、咨询和疑难病症会诊等医疗服务活动7万1千多次,受益群众达103万多人次;举办医院(门诊部)500多所,诊治病人385万多人次。

5、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活动

技术咨询和服务是老科协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据黑龙江、北京、辽宁、江苏、江西、陕西、河南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和部分分会、直属团体的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各级老科协为5400个企业进行了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服务项目达1万5千多个。几年来,许多省、市老科协加强了为民营经济和中小型企业的服务,通过技术合作和技术攻关等形式,帮助解决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支持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广西自治区老科协组建了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委员会,探索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方式、内容,成效更加明显。江苏省老科协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联合,组织了500多名妇、幼老专家成立了“江苏省科学育儿社会服务援助系统”,开展育儿专家网上在线咨询,为0-3岁育儿家庭提供各种便捷的科学育儿服务。

部分老科协结合各自的情况和条件,举办经济实体或学校,为社会服务。据陕西、重庆、广东、四川、辽宁、内蒙等18个省区市老科协和部分分会、直属团体的统计,自办经济实体990多个,合办经济实体430多个;举办各类学校280多所,培养学生36万多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级老科协组织立刻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抗震救灾。中国老科协印发《关于认真做好普及地震科学知识的通知》,并向四川、甘肃、陕西三个省紧急拨付专项地震知识科普宣传经费10万元。中国老科协副会长、国家地震局原副局长何永年,通过科普讲座和接受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以及《今日科苑》杂志社等媒体的采访,讲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四川、甘肃、陕西灾区,组织医学专家为灾区群众免费进行科普和义诊,全国许多省、区、市老科协,积极开展救灾和捐献活动,黑龙江、云南等省老科技工作者捐款都超过百万元。

四、加强老科协的社团组织机构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1、坚持民主办会的制度。

几年来,中国老科协按照章程规定按时召开了三次理事会会议,十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部分是用通讯方式)。审议通过了有关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完成了相关的变更、增补事宜;吸收团体会员;修改通过了《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表彰奖励条例》及优秀老科学技术工作者表彰奖励办法,先进集体表彰奖励办法和先进老科协工作者表彰奖励办法;等等。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12个分会,20个直属企事业单位老科协,即90%的单位都按照章程的规定,按时召开了换届代表大会,举行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逐步完善了有关民主办会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作用,做到了民主决策。加强了工作班子建设,提高了老科协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了服务能力。

2、完成中国老科协第七第八两届表彰奖励的推荐、申报、评审和表彰工作。

根据奖励条例,2006年评选出第七届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0名,优秀老科学技术工作者98名,先进老科学技术工作者89名;2008年评选出第八届突出贡献奖获得者9名,优秀老科学技术工作者139名;第二届先进集体14个,第二届老科协先进工作者45名。在2006年贯彻中办发9号文件经验交流会和2009年庆祝中国老科协成立20周年活动中进行了表彰奖励。

3、加强老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

各老科协组织在建设老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活动中,注意了固定活动场地等基本活动条件的建设,使会员活动经常化,使老科技工作者之家逐步落到实处。江苏省老科协五年来老科技工作者之家从37家增加到105家,每一家都有固定的活动场地和基本的活动条件,为汇聚人力、凝聚人气、推进工作营造了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4、建立会员活动日制度。

从2007年开始,中国老科协在全国各级老科协中倡导,每年于重阳节前后开展“会员活动日”活动,搭建为会员服务的平台。各老科协组织在活动日里通过组织新知识讲座、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茶话会,医疗咨询服务,组织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会员增长了知识,开阔了会员的视野,促进了会员之间的交流,为发扬尊老敬老传统,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搭建网络服务平台。

2007年中国老科协在中国科协网站中,建立了中国老科协网站,开辟了科技要闻、工作动态、地方(分会、企事业老科协)动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老年人才论坛、建言献策、中国老科协通讯等栏目,与所属团体的网站连接,及时交流和沟通信息。

6、与人事部门合作,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许多省、市老科协与人事部门合作,举办人才交流会。据黑龙江省的统计,2008年有9590余名离退休科技人员通过这个平台和其他途径,被企事业单位聘用。

7、为老科技工作者评审和认定技术职称。

大多数省、自治区老科协,定期为在离退休后,继续做出新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评审、认定技术职称,受到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和支持,进一步调动了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8、加强期刊和通讯工作。

中国老科协主办的《今日科苑》杂志,2007年完成半月刊的改版工作,规范了杂志社的有关工作;《老科协通讯》调整、充实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今日科苑》杂志和《老科协通讯》为及时报道中央的有关精神、各级老科协的工作动态和信息,提供了比较好的渠道。

几年来,在中办发[2005]9号文件的指引下,全国老科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了新局面。总结我们的经验,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强调老科技工作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明确了总体要求和方针、政策,在全社会营造了重视、关心、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是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有发挥作用的优势和力量,他们积极热情的参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又立了新功。他们是老科协组织、工作和活动的根基;

三是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作,是老科协面向社会服务,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四是加强组织建设,特别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老科协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但是,老科协的工作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各地老科协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数量、进度不一,还有的地方领导重视不够,老科协的工作条件比较差;二是企事业单位老科协组织建设和工作相对来看比较复杂。企业改制,老科技工作者进入社会化管理等原因,在企业内部建立老科协组织的方式不再是唯一的模式,如何在国家对企业发展的政策指导下,研究探索企业老科协组织建设发展的模式,加快企业老科协组织的建设,团结、组织更多的企事业单位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构建和谐稳定服务,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中国老科协 2010年10月28日

第二篇:陕西省科协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总结

陕西省科协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总结

一、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陕西省科协及所属团体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决策咨询服务。

2007年以来,省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西部强省建设和陕西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安全等重大问题,先后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多角度、多学科的高层论坛和学术研讨活动,向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可借鉴的专家建议,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发挥了科协组织的独特作用。

2008年,举办‚国防科技与陕西经济发展高层论坛‛,推动国防科技、国防工业与陕西经济优势互补、合作发展。2009年,分别针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陕北煤化工基地建设和秦岭的保护与开发、汽车产业的发展,先后组织开展了《陕西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论坛》、《中国煤转化高新技术国际论坛》、《秦岭论坛》和《2009中国商用车发展研讨会》等重点活动。在学术研讨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深入调查研究、多方研究讨论,撰写了专家建议,呈送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2010年,围绕建设西部强省举办秦岭论坛,形成《秦岭论坛专家建议》上报省政府,得到了代省长赵正永的重要批示。陕西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论坛召开以后,省科协会同 1

省老科协积极向省委、省政府呈报《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得到省委王侠副书记和省政府姚引良副省长的重视,并专门作出重要批示。

省科协及所属学会还举办了‚低碳陕西高峰论坛‛、第五届信息确保与安全国际会议(IAS09)、国际计算机科学特邀学术报告会、国际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交流会、‚2007食品药品安全与产业发展论坛‛等一批有影响的学术研讨和决策咨询活动,为领导机关科学决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围绕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应急科普。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省科协党组召开会议紧急部署科协系统抗震救灾工作,5月14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并且安排加班加点,紧急编印《地震防护科普知识手册》3万册,以最快速度送往灾区,在省、市、县科协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地震防护科普知识手册》5月16日即送到重灾区群众手中。紧接着编印抗震救灾科普知识挂图5万张,编印青少年科学抗震防护自救宣传册10万份,连同中国科协提供的抗震科普宣传资料迅速发往灾区和全省各地,为宣传防震科学知识、稳定人心、指导科学救灾发挥了积极作用。5月16日,省科协在一个工作日内将中国科协拨付的100万元救助款全部拨付受灾较重的五个市科协。省科协还从十分有限的经费中列支45万元,重点支持汉中、宝鸡、安康三个市科协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省科协机关、直属单位和离退休干部职 2

工积极踊跃捐款,8小时之内捐款20480元,党员缴纳特殊党费32410元。陕西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在震后不久即深入汉中重灾区开展科普宣传。灾情严重的市、县科协在开展自救工作的同时,冒着余震危险编印、发放抗震科普资料,运送救援物资,并及时安排科普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省、市各级学会也纷纷行动起来,消防、医学、护理、生态、地质、预防医学等学会迅速组织科技工作者奔赴一线,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土建等学会提出恢复重建建议,积极发挥科协组织的作用。

2008年6月12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听取了省科协抗震救灾情况的工作汇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同志对省科协系统抗震救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陕西省科协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迅速行动,深入一线,尽自己所能,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开展了大量工作。邓楠书记要求,陕西省科协要充分发挥优势,做好灾后重建规划,找准定位,在灾后重建中继续发挥科协作用,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做深做实科普工作。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齐让和与会的党组书记处领导也都讲了重要意见。省科协分别召开会议,迅速传达研究,安排落实相关工作任务。

(三)围绕企业科技进步,深入开展企业科协和‚讲、比‛活动工作。

发挥企业科协作用,推动企业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2007年以来,由省科协领导带队,先后到西安、宝鸡、商洛 3

等市的企业科协调研,对企业科协状况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分析,争取企业党政领导对企业科协工作的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仅2007年,全省企业共完成‚讲、比‛活动项目658项,其中节能降耗、减排增效项目178项,被采用的合理化建议达1000多项。2008年我们与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成立了陕西省‚讲、比‛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讲、比‛活动的指导。经组织推荐,国家四部委授予我省全国‚讲、比‛活动先进集体3个、科技标兵3人、优秀组织者3人。2009年,省科协指导各市(区)科协在62家企业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共立项1076项,其中‚节能降耗减排增效‛319项,参加活动的科技工作者达17113人,活动采用合理化建议947条。

支持学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和厂会协作,为我省企业产品创新、提高质量提供技术支持。2008省动物协会与合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药学会与西安横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药学会还拟与步长集团签订长达五年的技术服务协议。

二、加强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技术

(一)以‚学术金秋‛活动为平台,广泛开展学术交流。2007年以来,‚学术金秋‛活动项目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形成了各层面学术交流日渐活跃的新局面。共开展368项重点学术交流活动,其中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活动47项,研讨内容涉及相关学科前沿或最新发展。2007年第二届世界泛逻辑大会、省计算机学会2008 4

电子商务国际会议(ICEBE 2008)、2009年第21届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大会暨第12届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FAOBMB)学术大会西安卫星会议、2010年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影响广泛,对我省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开阔视野、获取信息、学习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2009年起,先后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了多场青年科学家学术沙龙,主题涉及国防科技与装备制造、信息科技与信息安全等。青年科学家学术沙龙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为科技创新源头的作用,倡导自由探究,为各种新的学术观点、理论以及灵感提供交流平台,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营造多学科交叉并自由探究学术问题的良好环境,切实起到了活跃学术空气,优化学术氛围的作用,深受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和好评。

(二)提升水平,做好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评选工作。

由省科协及有关部门共同评定的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经省政府批准,从2005年第九届开始,升格为省级奖励,评审进一步规范,水平不断提高,调动了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2008年联合省人事厅开展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审工作,省政府对获奖论文进行了表彰,其中23篇论文获一等奖。2010年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出一等奖候选论文17篇,二等奖候选论文53篇,三等奖候选论文100篇。目前《关于表彰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请示》已上报省政府。

三、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一)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积极搭建社会化科普工作平台。

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我省及时成立了陕西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省科协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结合实际,制订了《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06—2010—2020年)》,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在全省实施。截至2010年,全省11个市(区)、107个县(市)、区已建立了领导小组并开展工作。经过积极协调,在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制定了包括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等9项工作方案。在2008年7月召开的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开始实施。省科协于2007年9月还组织举办了陕西省首届公众科学素质电视大赛。

2010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的通知》,经过积极沟通协调,省政府办公厅先后两次下发了督促检查纲要落实情况的通知。在各市(区)政府自查的基础上,省政府成立两个督查组,对咸阳市、渭南市、榆林市、商洛市贯彻实施纲要工作情况进行督查。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文件资料、听取汇报,了解掌握了纲要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起草了《陕西省贯 6

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自查报告》(代拟稿)并报送省政府。认真组织开展全国第八次暨陕西省第二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完成了全省18个县区和西安市9个街道的问卷回收工作。经过认真的审核、整理和归类,将问卷上报到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

(二)坚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精心打造‚科技之春‛、‚全国科普日‛等综合科普品牌。2007年以来,成功举办了从十五届到十八届‚科技之春‛活动。‚全国科技专家、致富能手进榆林‛、‚陕西省暨西安市‘飞豹杯’青少年‘航空百年’科普活动‛、‚‘搭神州平台,圆航天梦想’系列科普活动‛、‚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陕西区活动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活动期间,相继邀请了李振声、路甬祥、万钢、白春礼等高层领导和专家学者来陕为领导干部作科技报告。对领导干部开阔视野、提高科学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7年起,我们连续组织了四届‚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在全省广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紧扣民生民情,在‚科技之春‛、‚科普日‛活动期间,举办一系列的科普展览。2007年举办‚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一节两保‛专题科普展览和‚陕西省节能减排科普展‛,2009年举办‚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科学发展‛专题科普展览,2010年组织开展‚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主题科普展览等科普展览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 7

视,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2007年以来,我省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全国青少年学科竞赛中成绩斐然。省科协组织的‚青年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分别被评为2007全国‚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优秀活动一等奖。目前,我省有国家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2个,命名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48个。积极实施中国科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正规教育项目,得到联合国儿基会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在经常性、社会性、群众性科普工作中,市县科协发挥了重要作用,延安的农函大、西安的社区科普大学、渭南的‚纲要‛实施、汉中的‚站、栏、员‛建设、商洛的农技协、宝鸡的企业‚讲、比‛活动、铜川的青少年科普活动、榆林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咸阳的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安康的示范基地、杨凌的科普教材编著等都颇具特色,成效明显,成为市县科协工作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积极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科普培训,促进农民科技致富。2006年以来,根据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关于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通知》,省科协会同省财政厅积极开展推荐评审实施工作,共获得奖补资金4390万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列前茅。为配合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从2007年起,省科协从十分有限的科普专项经费中列支950万元,实施了‚陕西省科普惠农富民计划‛。并从2010年开始,在全省设立53个科普惠农学校和社区科 8

普益民学校,加大科普培训力度。这两项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致富,深受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四、加强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促进对外科技合作

(一)引进智力,广泛开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十一五期间, 省科协加强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2008年,邀请加拿大创新教育专家,在陕西商洛市、安康市和西安市分别开展了创新教育讲座和教学示范,400多名师生参与了活动。邀请留美保险精算师在西安交大举办讲座,并与师生进行交流。邀请日本科技工作者协会节能环保专家一行16人在延安开展专题讲座,并面向当地环保界开展咨询活动。

根据我省苹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现实需要,大力实施‚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计划‛,组织基层果业技术人员等52人赴日本青森县考察苹果栽培管理技术;2007年以来,省科协多次邀请日本苹果专家中田信雄深入我省苹果主产区的9个县20多个乡村,面向果农,持续开展技术培训和果园现场示范,培训果农上万人,免费赠送技术类科普书籍,为我省果业技术水平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省科协于2007年、2010年相继获得中国科协‚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计划‛先进单位奖表彰。

(二)发挥优势,积极增进与港澳台地区交流。2009年,陕西省科协会同西部七省区科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家台湾农业协会举办‚首届海峡两岸特色农业产 9

业化论坛‛。来自西部七省(区)和台湾地区约90位与会专家学者结合本地实际,围绕‚特色农业与绿色生态‛的主题进行了大会交流,论坛同期举办了‚海峡两岸特色农产品展览‛。

五、履行桥梁纽带职责,搭建科技工作者服务水平

(一)履行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努力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

尊重、弘扬科学探索精神,大力宣传、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陕西省科协积极开展‚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奖项的推荐、评审工作,为推荐、表彰我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扎实细致、富有成效的工作。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成为陕西省科技工作的中坚力量。

2007年以来,省科协会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评选了67名科技工作者荣获第七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省科协开展陕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工作,29名科技工作者荣获第二届陕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经省科协推荐,我省20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名科技工作者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我省5名科技工作者获得‚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使我省该奖项获奖人数位居各省市前列。2007年原陕西省科协主席李振声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2008年,经省科协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10

西北工业大学盛美萍教授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成为本届全国仅有的五名获奖者之一,也是我省科技工作者首次获此殊荣。他们为陕西乃至全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省科协在进行专项资助、电话慰问的同时,给灾区市科协干部职工和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发去慰问信,鼓励支持他们积极开展抗震救灾科普宣传,积极支援、参与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每年春节前夕,省科协专职领导专程登门慰问各位常委,逢有常委生病住院,专职领导也前往看望。

开展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库(陕西)入库人选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三次共向中国科协上报了351人高层次人才数据包,为发现和培养人才、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提供服务。

(二)积极推进学会改革,增强学会发展能力。根据中国科协《关于推进全国性学会改革的意见》,结合陕西实际,省科协形成了《陕西省科协关于推进所属省级学会改革的意见》,指导和加强各级科协对学会的管理与服务,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社团发展新机制;制定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省级学会组织工作条例》,为省级学会的组织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工作依据;制定了《陕西省星级学会评选办法》,激发了学会的活力和生机,一批省级学会得到了较快发展;制定了《陕西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专兼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学 11

会工作的指导。随着学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批省级学会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学术建设水平得到提高。

(三)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按照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省科协系统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工作,并在陕西省建立了7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完成了西部科技工作者政策环境调查、县域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学会改革与发展调查等专题调查。

不断加强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工作。省科协及时处理科技工作者来信来访,并加强同省工、青、妇、残权益处及法律援助服务中心的工作联系,为解决科技工作者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提供服务。深入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进行调研,检查指导维权工作,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积极努力,帮助解决科技工作者在成果评审、职务待遇等方面的问题。编印《陕西科技人物》,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举办学术沙龙,为专家学者交流学术新观点提供平台,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议。

六、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一)成功召开陕西省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认真筹备,陕西省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于2009年2月24日至25日在西安隆重召开。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邓楠,省委副书记王侠莅临开幕式并分别代表中国科协和省委作重要讲话,副省长朱静芝代表袁纯清省长向全 12

体代表通报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使与会代表深受鼓舞。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第六届常委会所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陕西省科协实施<中国科协章程>细则》,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科协领导机构。大会指出了新时期陕西省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提出了省科协未来五年的工作建议,号召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为建设西部强省作出新贡献。

(二)加强学会管理和协调,做好学会组织建设工作。严格组织程序,加强对学会换届的指导和协调。审查报批学会的换届材料,指导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完成理事会的换届改选。积极与省民政厅沟通和联系,对省级学会进行联合年检。坚持每年开展星级学会和优秀学会工作者评选,编纂陕西省科协《学会年鉴》。举办省级学会秘书长沙龙,研究讨论学会的管理与改革工作。

开展学会创新发展试点。在省测绘学会、省气象学会开展创新发展试点,与气象学会签订了《学会创新发展探索和实践》项目, 与测绘学会签订了《陕西省测绘学会机制创新与服务职能扩展的探索与实践》项目书,鼓励学会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承接社会职能、开展科技奖励、举办特色‚品牌‛活动等方面积极探索。召开省级学会创新发展座谈会,研究讨论修改《关于推进陕西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展省科协与挂靠单位共建学会试点工作,以西北工业大学为试点,开展对挂靠在其下的11家省级学会的共建工作。通过试点,提高了学会组织高水平、高层次学 13

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术活动的质量和实效。

开展学会(包括基层学会)发展状况专题调研,加强对学会工作的指导。下发《关于开展学会基本状况与创新发展专题调研的通知》,采取填写调研表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专题调研、了解学会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创新发展新经验。召开‚学会基本状况与创新发展调研工作讨论会‛,撰写学会工作创新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三)积极推动科协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对市县科协换届工作的指导,推进市县科协组织建设。根据中国科协统一安排,组织县级科协主席参加培训,同时连续举办6期培训班,对市县科协专兼职领导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专兼职干部履职能力。坚持民主办会,充分发挥省科协各工作委员会、兼职副主席、常委作用,增强科协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科协建设,大力发展乡镇科普协会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探索加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途径,推动高校科协组织建设。

(四)加强省科协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

2007年以来,选拔任用了26位正、副处级干部,新招录招聘16名干部。按照有关政策,为两名申请提前退休的干部晋升了职务,为16名正、副处级干部办理了退休。所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都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执行,其中还在五个职位开展竞争上岗,进一步扩大了民主、引入了竞争机制,增强了选人用人公信度。配合省委组织部 14

对省管后备干部进行了推荐考察。

七、加强网站建设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科协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制定《陕西省科协网站及信息管理办法》《陕西省科协信息员制度》、《陕西省科协公务信息报送办法》、《陕西省科协公务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创建陕西省科协网站信息报送平台,开通中国科协网信息报送平台。组建科协系统信息员队伍,规范信息报送内容和程序,建立信息工作目标责任制。已建立起一支来自省、市(区)、县50个单位,工作在科普第一线的信息员队伍,能够全面及时地反映各级科协工作信息。

建立了网站安全运行机制,切实做好网站软、硬件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及上网信息安全工作检查,保证了网站运行安全。开展2009、2010中国科协公务信息采编合作项目工作。修订完善有关办法。开展省科协网站改版工作,增设和调整有关栏目。经过认真筹备,多次调试,新版网站于2010年9月30日开始试运行。

举办陕西省科协信息员和通讯员培训班。2010年10月9日至10日,召开陕西省科协信息员和通讯员培训班,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科协、杨凌示范区科协,有关县区科协,省科协机关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等50多家单位信息员和通讯员参加了这次培训,此项工作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xx图书馆始建于1904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目前,馆舍面积已达2.5万平方米,藏书总量达428万册,其中古籍45万册、中外文书刊 万册、缩微品 万件、视听资料万余件、电子出版物 余件,是xxxx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xxxx图书馆作为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与服务中心和重要

枢纽,在服务经济建设、普及文化知识、传播科学信息、推动终身学习等诸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被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图书馆。

为充分发挥xxxx图书馆在全省图书馆事业中的中心作用,促进全省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xxxx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的精神,结合现阶段xxxx图书馆馆情和全省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现制定本纲要。

一、“十五”期间xxxx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xxxx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通过了文化部组织的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荣获“国家一级图书馆”称号;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xxxx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截止2005年底,全馆设“十五部三室”,有事业编制职工180人,其中副研究馆员及以上职称43人,中级职称8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7人,双学位学历2人,本科学历68人,占在职员工的 %。2005事业经费万元,其中书刊购置经费万元。“十五”期间,共办理借书证6.5万余张,举办大型读者活动 次,参与活动人次达 万,完成各类检索课题项,解答各类咨询万条;总流通人次万,其中,书刊外借人次万,外借册次 万;开架书刊万册;入藏中文书 万种、万册,外文书种、万册,中文报刊5000种,外文报刊种、电子出版物 种。现有各类计算机300余台,服务器10台,开通了独享20M的宽带网,建有TRS全文检索系统,初步形成了包括29个文摘、全文和多媒体的楚文化和湖北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群;引进了10多万种电子图书、8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10余万篇学位论文。建立了xxxx图书馆和湖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两个网站,平均每天的点击率超过1200人次,年点击率达40万人次以上。开通了公共查询系统、数据库检索系统、读者导读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建立了“共享工程”省分中心和90多家市、县分中心、基层中心,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五年来,员工共发表论文余篇,出版学术著述 部。科技拥军、书刊巡展、文化下乡、盲文图书馆服务等方面成绩显著,我馆先后派员出席第68届、第69届、第71届国际图联大会,馆领导先后出访西欧、美国和港澳地区。在业务辅导、培训教育和计算机技术方面,为全省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十五”期间,经过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省图书馆在管理体制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实施了全员聘用制和岗位工资制;在专业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结构日趋合理,人员素质有较大提高,领导班子的年轻化专业化已基本实现;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经费紧缺的局面已开始缓和,印刷型和电子型文献的年购进量明显回升;在读者服务方面,扭转了下滑趋势,开馆时间、开架率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建立了高质量的网络及硬件平台,数字资源总量已达104GB。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未来,xxxx图书馆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离实现全省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离国内先进图书馆,离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这一根本目标都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馆舍狭小,设施陈旧,严重制约图书馆功能的全面发挥;经费严重不足,文献保障率过低,阻滞了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人员配备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较弱,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信息增值服务能力较弱;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与先进馆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网络的主干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术研究未成系列、比较分散,缺少图书馆界知名的专业人才。这一切都与湖北文化大省、与百年老馆的社会历史地位和新时代要求是不相符的。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省文化厅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建设湖北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以事业发展为主题、新馆建设为主线、以读者服务工作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为出发点,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开发文献信息

资源,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增强图书馆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知识创新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全面推进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为实现中西部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目标而奋斗。

三、主要奋斗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建一流馆舍、整合一流资源、培养一流队伍、实施一流管理、争创一流服务为重点,把xxxx图

书馆建设成为一流的综合性文献收藏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书目数据中心、检索咨询中心、协作协调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为湖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构建和谐湖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

四、“十一五”期间主要任务

1.“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建设5.5万平方米新馆的任务,使馆舍总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力争新馆落成开放,使之成为xx文化大省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文化景观。同时,在这五年内,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总结经验,为新馆的开馆做好思想上、组织上、人员上、管理上等各方面的必要准备。

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不断加大经费的投入,力争实现2010年、专项购书费比2005年翻一番(即事业经费达到2000万以上,专项购书费达到800万),以满足作为文献保障中心所必需投入的经费递增,并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专项经费纳入正常财政预算。

3.强化文献资源建设,2010年馆藏文献资源达到500余万册(件),初步建成8-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数据库,数字资源总量达到40T。

4.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十一五”期间,办理借书证8万余张,举办大型读者活动 次,参与活动人次达 万,完成各类检索课题项,解答各类咨询万条;总流通人次万,其中,书刊外借人次万,外借册次 万;开架书刊万册;

5.大力加强学术研究,在全馆形成严谨的学术氛围,每年争取出版1-2部论著、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0篇,在“十一五”期末出一批人才,出一批成果。

6.争取成为国际图联机构会员馆,努力实现与国外一些图书馆定期交流的目标,充分发挥省学会秘书处的职能和作用,积极参与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各项活动,巩固和扩大同国内外同行的业务交往与学术交流,提升学术层次和社会知名度。

7.继续抓好基础业务建设,结合时代特点的要求,实现文献资源集中采编与标准化加工、保证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加强业务分析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实现图书馆业务各环节的全面自动化升级与管理,完成古籍数目的数字化。

8.根据网络环境下现代图书馆的定位与布局特点,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全面推动业务重组、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符合省图书馆馆情的具有特色的科学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

9.不断探索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式、新途径,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全员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图书馆活动,鼓励服务创新,加大为“知识工程”服务、为社会进步与终身教育服务的力度,提高办馆综合效益。

10.“十一五”期间,积极组织实施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在全面提高馆员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基础上,力争使事业编制职工达到300人。重点加强对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适度引进,完善岗位培训制度,突出继续教育的长期性、针对性。到2010年,使我馆大学本科学历人员达到在职人数的85%,培养出1-3名在全省图书馆界知名的专业人才。

五、主要措施和政策保障

1、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是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可靠保证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尤其关心xxxx图书馆新馆的建设。2004年1月,xxx委员、xxxx亲临图书馆视察,并作出了“要重点建设图书馆,要建一个新馆,成为中西部第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的指示;2004年第37次省长办公会议作出决定,将省图书馆新馆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并力争五年完成;2004年月xxxx文化厅成立了以xxx为组长的新馆建设领导小组,直接领导新馆的建设。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和保证,也是使省图书馆多年来建新馆的迫切愿望成为现实的基础和保障。

2、加强执法力度,落实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十一五”期间,积极配合省人大法制办、省文化厅加强执行和落实《xxxx公共图书馆条例》的力度,从根本上保证图书馆事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监督。同时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争取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和赞助。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和信息整理加工优势,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对各类文献(包括电子文献)呈缴本制度落实情况的跟踪调研,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深化服务打下牢固的基础,从而确保图书馆事业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3、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既有竞争又有责任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全面督促实施进一步完善馆长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全员聘任制,加强内部管理,挖掘资源优势、增强自身活力。强化省图书馆的文化辐射功能和服务功能,通过深化改革,以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努力形成既有竞争又有责任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力争实现经费、设施、人员利用的最佳效能。

4、努力创造条件,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以多种形式和途径,积极主动地、有计划、按步骤、成规模地培养一批能胜任现代化图书馆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队伍和图书馆学学科建设所需的学术研究队伍;同时,鼓励员工将个人理想与图书馆所追求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个人价值与图书馆价值统一起来,敢于创新,敢于挑重担。积极引导和扶持他们参与管理,努力培养出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创新意识强、爱岗敬业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技术队伍、管理队伍和文化产业经营队伍。

第四篇: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文章标题: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xx图书馆始建于1904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目前,馆舍面积已达2.5万平方米,藏书总量达428万册,其中古籍45万册、中外文书刊万册、缩微品万件、视听资料万余件、电子出版物余件,是xxxx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xxxx图书馆作

为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与服务中心和重要枢纽,在服务经济建设、普及文化知识、传播科学信息、推动终身学习等诸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被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图书馆。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为充分发挥xxxx图书馆在全省图书馆事业中的中心作用,促进全省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xxxx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的精神,结合现阶段xxxx图书馆馆情和全省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现制定本纲要。

一、“十五”期间xxxx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xxxx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通过了文化部组织的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荣获“国家一级图书馆”称号;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xxxx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截止2005年底,全馆设“十五部三室”,有事业编制职工180人,其中副研究馆员及以上职称43人,中级职称8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7人,双学位学历2人,本科学历68人,占在职员工的。2005事业经费万元,其中书刊购置经费万元。“十五”期间,共办理借书证6.5万余张,举办大型读者活动次,参与活动人次达万,完成各类检索课题项,解答各类咨询万条;总流通人次万,其中,书刊外借人次万,外借册次万;开架书刊万册;入藏中文书万种、万册,外文书种、万册,中文报刊5000种,外文报刊种、电子出版物种。现有各类计算机300余台,服务器10台,开通了独享20M的宽带网,建有TRS全文检索系统,初步形成了包括29个文摘、全文和多媒体的楚文化和湖北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群;引进了10多万种电子图书、8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10余万篇学位论文。建立了xxxx图书馆和湖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两个网站,平均每天的点击率超过1200人次,年点击率达40万人次以上。开通了公共查询系统、数据库检索系统、读者导读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建立了“共享工程”省分中心和90多家市、县分中心、基层中心,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五年来,员工共发表论文余篇,出版学术著述部。科技拥军、书刊巡展、文化下乡、盲文图书馆服务等方面成绩显著,我馆先后派员出席第68届、第69届、第71届国际图联大会,馆领导先后出访西欧、美国和港澳地区。在业务辅导、培训教育和计算机技术方面,为全省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十五”期间,经过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省图书馆在管理体制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实施了全员聘用制和岗位工资制;在专业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结构日趋合理,人员素质有较大提高,领导班子的年轻化专业化已基本实现;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经费紧缺的局面已开始缓和,印刷型和电子型文献的年购进量明显回升;在读者服务方面,扭转了下滑趋势,开馆时间、开架率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建立了高质量的网络及硬件平台,数字资源总量已达104GB。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未来,xxxx图书馆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离实现全省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离国内先进图书馆,离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这一根本目标都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馆舍狭小,设施陈旧,严重制约图书馆功能的全面发挥;经费严重不足,文献保障率过低,阻滞了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人员配备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较弱,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信息增值服务能力较弱;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与先进馆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网络的主干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术研究未成系列、比较分散,缺少图书馆界知名的专业人才。这一切都与湖北文化大省、与百年老馆的社会历史地位和新时代要求是不相符的。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省文化厅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建设湖北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以事业发展为主题、新馆建设为主线、以读者服务工作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阅

读需求为出发点,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增强图书馆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知识创新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全面推进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为实现中西部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目标而奋斗。

三、主要奋斗目标

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建一流馆舍、整合一流资源、培养一流队伍、实施一流管理、争创一流服务为重点,把xxxx图书馆建设成为一流的综合性文献收藏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书目数据中心、检索咨询中心、协作协调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为湖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构建和谐湖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

四、“十一五”期间主要任务

1.“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建设5.5万平方米新馆的任务,使馆舍总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力争新馆落成开放,使之成为xx文化大省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文化景观。同时,在这五年内,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总结经验,为新馆的开馆做好思想上、组织上、人员上、管理上等各方面的必要准备。

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不断加大经费的投入,力争实现2010年、专项购书费比2005年翻一番(即事业经费达到2000万以上,专项购书费达到800万),以满足作为文献保障中心所必需投入的经费递增,并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专项经费纳入正常财政预算。

3.强化文献资源建设,2010年馆藏文献资源达到500余万册(件),初步建成8-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数据库,数字资源总量达到40T。

4.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十一五”期间,办理借书证8万余张,举办大型读者活动次,参与活动人次达万,完成各类检索课题项,解答各类咨询万条;总流通人次万,其中,书刊外借人次万,外借册次万;开架书刊万册;

5.大力加强学术研究,在全馆形成严谨的学术氛围,每年争取出版1-2部论著、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0篇,在“十一五”期末出一批人才,出一批成果。

6.争取成为国际图联机构会员馆,努力实现与国外一些图书馆定期交流的目标,充分发挥省学会秘书处的职能和作用,积极参与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各项活动,巩固和扩大同国内外同行的业务交往与学术交流,提升学术层次和社会知名度。

7.继续抓好基础业务建设,结合时代特点的要求,实现文献资源集中采编与标准化加工、保证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加强业务分析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实现图书馆业务各环节的全面自动化升级与管理,完成古籍数目的数字化。

8.根据网络环境下现代图书馆的定位与布局特点,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全面推动业务重组、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符合省图书馆馆情的具有特色的科学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

9.不断探索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式、新途径,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全员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图书馆活动,鼓励服务创新,加大为“知识工程”服务、为社会进步与终身教育服务的力度,提高办馆综合效益。

10.“十一五”期间,积极组织实施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在全面提高馆员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基础上,力争使事业编制职工达到300人。重点加强对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适度引进,完善岗位培训制度,突出继续教育的长期性、针对性。到2010年,使我馆大学本科学历人员达到在职人数的85,培养出1-3名在全省图书馆界知名的专业人才。

五、主要措施和政策保障

1、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是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可靠保证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尤其关心xxxx图书馆新馆的建设。2004年1月,xxx委员、xxxx亲临图书馆视察,并作出了“要重点建设图书馆,要建一个新馆,成为中西部第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的指示;2004年第37次省长办公会议作出决定,将省图书馆新馆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并力争五年完成;2004年月xxxx文化厅成立了以xxx为组长的新馆建设领导小组,直接领导新馆的建设。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和保证,也是使省图书馆多年来建新馆的迫切愿望成为现实的基础和保障。

2、加强执法力度,落实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十一五”期间,积极配合省人大法制办、省文化厅加强执行和落实《xxxx公共图书馆条例》的力度,从根本上保证图书馆事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监督。同时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争取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和赞助。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和信息整理加工优势,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对各类文献(包括电子文献)呈缴本制度落实情况的跟踪调研,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深化服务打下牢固的基础,从而确保图书馆事业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3、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既有竞争又有责任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全面督促实施进一步完善馆长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全员聘任制,加强内部管理,挖掘资源优势、增强自身活力。强化省图书馆的文化辐射功能和服务功能,通过深化改革,以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努力形成既有竞争又有责任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力争实现经费、设施、人员利用的最佳效能。

4、努力创造条件,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以多种形式和途径,积极主动地、有计划、按步骤、成规模地培养一批能胜任现代化图书馆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队伍和图书馆学学科建设所需的学术研究队伍;同时,鼓励员工将个人理想与图书馆所追求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个人价值与图书馆价值统一起来,敢于创新,敢于挑重担。积极引导和扶持他们参与管理,努力培养出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创新意识强、爱岗敬业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技术队伍、管理队伍和文化产业经营队伍。

《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第五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 - “十一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总结(范文)

“十一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总结

2007年,中国科协颁布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1)》。《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会经历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活力最强的一段时期。一是全面、广泛开展学术活动,提升学术和研究能力;二是以期刊、通讯和网站为载体,构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新平台;三是探索建立适合社会发展的新体制机制和发展动力。现将我会对《规划纲要》中部署的七项重点任务的执行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出现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我会及时结合这些问题,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集思广益,为国服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会议有:

(1)“自然与社会——关于南方雪灾的反思”。2008年3月5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在京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南方雪灾发展的状况、类型及原因,南方雪灾后的重建和社会治理问题,南方雪灾引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2)“自然与社会——从汶川大地震谈人与自然关系”。2008年5月23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根据朱训理事长的指示,主办了“自然与社会”——“从汶川大地震谈人与自然关系”学术座谈会。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冯长根书记到会并讲话。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朱训同志向会议提交了书面发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何祚庥院士,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曾国屏教授和在京高校与科研单位及来自天津大学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王永被邀参会。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中国科协CAST网站对这次会议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学习时报等新闻媒体对会议做了报道。

(3)“太空探索与科技发展”高峰学术论坛。2010年,伴随着“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国内掀起了新一轮太空探索的高潮。我会天文哲学专业委员会以此为契机,邀请王绶琯院士等天文界知名人士参与讨论,探讨了“太空探索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太空探索与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嫦娥登月工程的影响和意义”的相关问题。多家媒体对此次论坛进行了宣传、报道,中国科协网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十一五”期间,中国科协分别于2006年在北京、2007年在武汉、2008年在郑州、2009年在重庆、2010年在福州举办“中国科协年会”。我会秉承优良传统,每年均承办和协办中国科协年会专题分会场,每年一个主题。从2007年开始,中国科协年会专题分会场实行申报淘汰制,申办难度增加。2008年我会成功

申请到协办“2008年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和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部崛起论坛”的任务,并顺利完成。2010年承办中国科协年会第六分会场——“创新方法、思维与低碳经济”论坛。

二、加强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技术

“十一五”期间,我会各级组织展开的学术交流频次逐年提高,学术交流平台日益扩大,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呈现不断拓展、初现繁荣的新局面。仅就每年展开的国内学术活动次数(项目数)而言,2006年42次,2007年70次,2008年90余次,2009年140次,2010年已达160多次。其中,学会主办或联办的、影响较大的学术活动有:

(1)2010年朱训学术思想研讨会。朱训理事长在5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围绕地质矿产工作、人民政协工作、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特别是地学哲学的研究工作,撰写了学术专著和文集31部、文章287篇,他担任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以来,出版了《找矿哲学概论》、《中国矿业发展史》等学术专著,为开拓中国地学哲学研究事业奠定了基础;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以来,明确提出了“为国服务”的指导方针,为推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事业的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地学哲学—为国服务—科学发展”。

(2)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主题为“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研讨的问题有:为国服务与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技术哲学与STS。来自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撰文参加了会议。

(3)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该论坛自200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每届均有来自全国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博士点、硕士点的200多位研究生论文作者参加角逐。论坛的评委全部由本学科的知名专家担任。经过严格审查和筛选,论坛获奖成果严格按“三三制”原则,并根据“选题、写作、表达、技能、仪态”等指标项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4)“自然与社会”高层论坛。该论坛自200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每届均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做精彩报告。如第三届“自然与社会”高层论坛,特邀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委会主任张开逊研究员和教育部“马工程”《科学技术哲学》重点教材首席专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名义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刘大椿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探究大师的境界”和“‘马工程’与科学技术哲学发展的若干问题”的精彩报告,受到代表们的欢迎。

(5)“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10年联合年会。2010年4月9日至11日在南京河海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高等院校与知名研究院所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大会。与会代表分别以“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使命”、“科技政策与科技创

新”、“科学范式与学科建设”为主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6)第二届“科学、宗教与社会文明”论坛。近40名中外知名学者围绕“信仰间对话”、“传统与当代文化”、“科学与宗教”和“科学、宗教与社会”等四个议题分别进行交流和讨论,开启了深度学术对话的新视野,对当前许多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7)全国科学发展与‘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科学发展与“十二五”规划等问题进行研讨,达成共识。

(8)首届全国“科学•艺术•哲学”论坛。专家学者们围绕“现代科技与现代艺术新视界”的核心主题,展开了开放式、自主性、前沿性的跨学科学术研讨。

(9)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研讨会、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研讨会、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发展座谈会。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推动自然辩证法教学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有效实施,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先后于2010年8月13日、8月20日和9月18日分别在北京和沈阳连续三次召开以“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发展”为主题的研讨、座谈会。与会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等部门的相关文件,对自然辩证法课程目前的困境和出路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有利于促进自然辩证法教学和学科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0)“钱学森与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暨钱学森追思会,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有关领域深切缅怀钱学森先生的卓越贡献和高风亮节。

此外还有“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暨《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医学整合”为主题的首届医学发展高峰论坛,“东方思维与企业发展论坛”、“第十三次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创新方法与能力建设上海高层论坛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党校系统专业委员会年会”、“第13届技术哲学学术年会”、“第十三次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讨会”,等等。

“十一五”期间,我会学术活动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二是形式多样,国际与国内、中央与地方、学会与企业、教师与学生同堂研究,相互交流,相互启迪;三是学术活动规模大小并举;四是活动区域分布广泛,在国内各大区域都普遍开展学术活动。

三、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旨在加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为积极落实《科普法》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国科协组织各级

科协和学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国科普日活动。我会积极参与中国科协组织的历届全国科普日活动,通过专家解疑问答、发放科普宣传材料和环保袋等形式,为科学普及和宣传工程添砖加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科普日活动,我会特邀专家接受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市民等咨询达4000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25000余份,赠送绿色环保袋20000个。

此外,我会通过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等形式,开展科学传播和普及活动。如,2010年8月在沈阳举办了以科学传播为主题的继续教育培训班。为期两天的培训班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吴国盛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兵教授,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王玉平研究员为学员们讲解了科学传播的起源和性质,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与科学传播之间的差异与意义,未来国内科学传播的发展方向、科学传播与学会组织等问题。

四、加强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促进对外科技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十一五”期间,我会主办、联办或参加了一系列国际性或区域性的学术会议,我国自然辩证法界的学者作为特邀专家、论文作者、访问学者、互换学者等各种身份到国外(境外),参会、讲学,其足迹遍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各大国际会议会场,从而为推动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学术事业走向世界,扩大对外联系与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比较重要的国际学术有:在美国克莱蒙大学城召开的“第四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在法国举行的“第四届中法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哲学研究院巴黎会议”、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0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和第11届亚洲生命伦理学会议”、在日本神户大学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应用伦理学与应用哲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的“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17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传播中的达尔文”国际研讨会和“第四届怀特海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等。

各高等院校科学技术与哲学(自然辩证法)博士、硕士学科点、各地研究会邀请国外学者,举办了不同类型、题材新颖、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影响广泛。如:北京师范大学邀请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Laurie Zoloth教授、美国关岛大学谢文郁教授和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立大学圣荷西分校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牟博教授,分别为师生们做了题为“列维纳斯与生命伦理”、“恩培多克勒与古希腊时期的科学和宗教”和“中西哲学建设性交锋—交融的方法论策略”的学术报告、东北大学邀请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系主任汉森教授和新西兰环境科学研究所学术带头人克罗琳博士围绕技术哲学以及STS问题进行了报告;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邀请当代美国过程思想家、耶鲁大学博士、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主任、克莱蒙研究生大学教授Philip Clayton做了“走向一种为了共同福祉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精彩报告,邀请IPN(国际过程网络学会,美国)执行主席Dr.Herman Greene作“生态文明的宇宙论论证”的精彩报告等。

另外,我会还积极参加国际组织。我会是“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的国家会员”。会员分国家会员和地区会员,目前有缴纳会费的35个国家会员。每年交纳600美元

会费。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发起东北亚STS国际组织,目前不用交纳会费。本会已和美、欧盟、阿盟、非洲等几十个国家建立了联系。

五、履行桥梁纽带职责,搭建科技工作者服务平台

目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作通讯》已搭建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不可或缺的工作平台,成为反映我国自然辩证法界工作动态的窗口和园地,是本会上传下达、联系全国会员和自然辩证法研究各级组织的有效渠道,发挥了良好的媒介作用,深受学界的欢迎和业内普遍好评。

《工作通讯》每月一至二期,自2004年创办迄今,已编发近百期。内容由第一期的2页增至现在的20多页,发行数已由第一期的50份到现在的1500多份。自2007年起,因信息量增大而增设栏目。目前,常规栏目有学术动态、国际交流、教学动态、各地消息、通知通告、中国科协信息、本会消息、会讯、书讯、资讯、学人园地等。

通过几年的努力和积累,《工作通讯》的发行范围基本覆盖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工作领域;同时,寄送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各相关职能单位、兄弟单位。交流范围包括与自然辩证法有关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科协主席、副主席、书记处领导、部门和事业单位领导;自然辩证法30个省区市研究会、30多个专业委员会、8个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自然辩证法每位会员。

六、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十一五”期间,本会六届理事会的领导下,按照章程的规定,在组织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壮大自然辩证法队伍,积极推进并保障整体工作进程。

1.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一年至少召开一次理事会是我国社团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会章程的规定。我会于2006年4月、2008年1月、2008年12月和2010年1月,分别召开了六届一次、六届二次、六届三次和六届四次理事会。

2.每半年召开一次常务理事会。自2006年4月至今,我会已累计召开常务理事会11次。

3.不断健全完善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是研究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会最活跃的组织单位,目前我会有专业委员会(含筹备)32个,工作委员会8个。各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的负责人和秘书长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核心与骨干的作用。本会积极支持和扶助各个学科建立与自然辩证法研究相关的专业委员会。2006年以来,正在积极向中国科协和国家民政部申报,完成了向中国科协申报本会生命伦理学、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环境哲学、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科技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等几个专业委员会的注册工作。

4.顺利完成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换证工作。目前,本会持有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社证字:第4065号),有效期限自2010年3月19日至2015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

构代码证(代码:40000201—3),有效期限自2010年3月29日至2014年3月29日。

5.个人会员有所增加。随着本会全面工作的开展和影响力的提高,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大力支持并免费为我会安装了网上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管理服务系统和会员登记系统,这为网上发展会员和计算机管理会员提供了硬件基础。随着本会全面工作的开展和影响力的提高,去年以来,自动申请入会者明显增加,大多为自然辩证法领域的中青年教师、研究生和自然辩证法爱好者。研究会秘书处一直保证每月为已交费的会员寄发“工作通讯”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不定期通报有关信息。

6.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党支部。按照中共中央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于党的工作全覆盖的要求,2010年3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党支部正式成立。

7.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会小组。按照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工会的要求,2010年3月,本会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工会小组。

8.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所。根据冯长根书记的指示和学会服务中心主任办公会议的决定,按照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经秘书长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研究所暨自然辩证法研究所。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支持5万元作为研究所的启动经费。

9.顺利完成研究会年检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年检工作。自2006开始,本会已连续四年顺利通过国家民政部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审核年检。

10.秘书处工作力量有所加强。经过积极争取,在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秘书处工作人员在今年又有所补充,提高了秘书处的服务能力。

七、加强网站和资源数据库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2007年,我会积极与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合作,利用中国科协网站的硬件和外部设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网站域名为:www.xiexiebang.com,2007年11月正式开通,设有要闻、工作动态、工作指导、学术活动、国际交流、教学动态、各地消息、通知通告、本会介绍、文件法规、出版物、史料等17个栏目。本会网站积极提高服务意识,丰富网站内容,调整网站栏目,加强网站维护,运转正常,得到中国科协网站检测报告的表扬。

网站的17个栏目中,“各地消息”、“教学动态”、“通知通告”三个栏目的发布文章数不断刷新,年增长量尤为明显。尤其是“各地消息”,今年上半年的发布量(字数)已经与去年全年发布量持平。目前,申请入会的会员大约有三分之一是从本网站获取信息,下载表格。除本会各级组织,一些高校学科点也经常利用本网站发布学术活动信息,报道学术活动概况。截止2010年10月底,网站总发布文字量为1402462字,总图片数76张,访问量已突破30000人次。

在信息时代,研究会要打开工作局面,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社会公信力,无论主动和被动均对研究会的生存和发展有益。“十一五”期间,我会的工作引起各媒体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网络、报纸、电视等,平均每月有1-2次关于我会的报道。我会召开“自然与社会——从汶川大地震谈人与自然关系”座谈会等,也多次被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中国科协CAST网站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

“十一五”期间,我会基本落实了《规划纲要》的部署和任务。工作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学科建设没有突破性进展,重大项目少,重要成果不多,成果转化,建言献策报送、采纳、运用很不够;各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工作发展不平衡,会员登记和会员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各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及秘书处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需要改善等等。这些问题和困难,既影响学会工作发展,也是今后工作的潜力所在,需要今后一个时期继续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使学会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我会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要求,按照“为国服务”的工作方针和“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紧紧围绕中国科协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做出贡献。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010年10月27日

下载中国老科协“十一五规划”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老科协“十一五规划”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观赏石协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观赏石协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观赏石协会是经民政部批准的全国性社团组织,起着联系政府与观赏石企业、事业单位和爱好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

    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讨论稿)“十一五”时期,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二十一世纪初叶是我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 院明确指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农发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农发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农发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农发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加快有效发展,构建和谐银行,支持......

    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纲要

    《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08-5-7] 阅读次数:[12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纲要

    《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08-5-7] 阅读次数:[12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文章标题:*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谐我市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促进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复旦十一五规划纲要

    复旦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本网发布时间:2010-11-02 浏览次数: 一、“十五”成绩与当前形势 “十五”期间,全校师生员工紧紧抓住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明确创建世界一......